㈠ 污水管網和排水溝有什麼區別
當然有區別污水管網的污水是直接流進污水廠進行凈化處理的。而排水溝的話是屬於自然水是可以直接排放的,不需要凈化!
㈡ 600污水管道溝槽開挖工作面是多少
1500—3000。
調查研究,並應把握管道沿線的以下情形資料 現場地形、地貌、建築物、各類管線的情形。
管溝也叫地下管線共同溝,是指可以容納兩種或兩種以上市政公用設施管線(包括給水、中水、熱力、電力、電信等)的一種集約化、集成化的市政公用基礎設施。
㈢ 明溝與地溝、排水溝有什麼區別
地溝:用於排水的溝,一般設在房子周圍,常用鋼筋混凝土砌成,也有用磚砌的回。建築上,地溝是指屋面答雨水管接到散水上後在散水邊做的排水溝或者電纜、管道等鋪設的管道。
地漏:露天下水道。是靠近勒腳下部設置的排水溝。防止因積水滲入地基而造成建築物的下沉。一般在衛生間、廚房等地常見到的,形似漏斗,可以在衛生間地面上看到有孔的排水的鐵件,在鐵件下面就有地漏。
排水溝可分為明溝和暗溝根據斷面大小,分套以上兩類。
1、明溝:是散水坡邊沿的雨水溝,定額中包括砌溝,抹面層的所需工料,但不包括挖土和鋪墊層。
2、地溝(暗溝):一般指敷設水管,電線等管道,斷面比雨水溝大,應按構造套相應定額。
㈣ 市政檢查井裡面的流槽是什麼
流槽就是為了水流經管道轉角或者介面的時候有一個完美過渡的裝置。當然,這個流槽不是水管,而是做井的時候砌築或混凝土澆築而成。都是做成"U"型。
作用是:傳遞材料,排污,排泄而設置的一種溝槽,一般自上而下布置。
(4)市政管網污水管道挖溝叫什麼擴展閱讀
槽高度=管道中心標高-井底標高
施工前,進行平面及水準控制測量及復測,保證井中心位置高程及井距符合設計要求,並定出中心點,劃上砌築位置及標出砌築高度,便於操作人員掌握。
砌築檢查井應校核內徑,收口段要每皮磚檢查有無偏移,且要事先確定收口段的高度,可按規定每皮磚縮入2cm,砌一皮磚即縮入4cm。在井下部干管伸入處,特別是管底兩側,要用砂漿碎磚搗插密實,其餘則要每層鏨磚砌包妥當,務使不滲漏,且要避免上下層磚同縫。
當檢查井深度少於3m時,井徑不小於1.2m,深度大於4.5m時,井徑不少於1.4m。雨水檢查井內外都用1:2水泥砂漿抹面2cm,井底設置磚砌流槽。雨水管檢查井,當D≥600時,井內設流槽;D<600,不設流槽,井底澆築20厚砼。
流槽採用與井牆一次砌築的磚砌流槽,如改用砼時,澆築前應先將檢查井的井基、井牆洗刷干凈,以保證共同受力。
長方形井壁必須互相垂直,井形方正,並且井身的長軸線應與側平面平行;磚墊井壁必須灰縫飽滿、平整,抹灰應平順密實,不得有空鼓、裂縫等現象。
井砌築完畢及時裝上井蓋,井蓋按設計要求放置平衡。
㈤ 挖溝在施工上叫什麼
放線。通過查詢知乎得知,挖溝在施工上叫放線。建築施工是指工程建設實施階段的生產活動,是各類建築物的建造過程。
㈥ 市政污水管道工程的所有工序是什麼
市政污水管道工程的所有工序順序為
市政污水管道工程遵循的基本順序是:先地下,後地上;先深後淺。按照這個順序,正常的施工順序為基礎處理、排水管道(涵)施工(雨、污水)、道路基層(常見的為水泥穩定碎石基層)、道路面層(水泥混凝土、瀝青混凝土)、站卧石施工、配套設施施工(電力、電信、公安、交管、園林、路燈。配套設施施工由相關單位負責施工)、人行道施工。
基礎處理主要是因為道路土基承載力不滿足設計承載力要求,而採取一系列工藝進行處理。處理方法常見的有開挖換填法、堆載預壓法、深層攪拌樁固結法、強夯法等。開挖換填法根據換填方式的不同可分為:換填土、拋石擠淤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