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廢水污水 > 碳源污水處理怎麼測

碳源污水處理怎麼測

發布時間:2023-01-06 22:47:06

污水處理中的碳源和鹼度是什麼

碳源是給細菌輸送養分的物質
鹼度是指水的PH值

⑵ 污水處理中投加葡萄糖碳源的計算

尿素的投加量計算:氮的計算(*0.05) 磷的計算(*0.01)

日處理水量m3 * 進入生化池COD的值* B/C值 /1000* 碳氮磷比值/100 / 尿素的含量
5000 45mg/L 0.4 mg換算kg 100:5:1 0.46
例:4500m3*45mg/L*0.2/1000*0.46=18.63kg
日處理量:5000噸/d
生化COD: 45mg/L
BOD值 : 0.4
尿素含量: 46%
磷酸含量 ; 85%

葡萄糖的值如下:
COD 0.6 BOD 0.53, 生物降解性能很好

⑶ 污水處理碳源補充量怎麼掌握

按你說的「進水cod 100左右,氨氮60左右」,你沒提到總氮,氨氮60,總氮不得70~80吧,一級A總氮要達到15,也能達標么?出水能夠達標,不容易。
漂泥嚴重,污泥沉降不好,如果漂泥是棕黃色,可能是污泥老化造成的,可以加強排泥,適當的減少曝氣。當然要保證氨氮的達標基礎上降低曝氣。
由進水數據推斷,要降低總氮,是需要投加碳源,甲醇、乙醇、乙酸等都可以,看看當地的價格,選擇增加成本最少的較好。投加量按需要去除的總氮計算,在網路上多查查資料吧。

⑷ 污水處理中的碳源是什麼有什麼作用

正常碳源指的污水中有機物,若污水中有機物含量過低,一般投加額外碳源,比如乙酸鈉、工業葡萄糖等。
因為污水處理主要靠微生物的生命活動降解污染物,碳源就是微生物重要的營養物質,如果碳源不足(污水有機物濃度太低),微生物就無法生長繁衍,污水處理效果就差。為了保證微生物的生長繁衍,就需要「投喂」碳源。

⑸ 污水處理中碳源投加量計算為什麼以COD或BOD代表碳的量

廢水之所以稱之為廢水,主要是由於COD、BOD的含量高,廢水中往往含有幾十種甚至上百種有機物。而所有的有機物有兩個共性:一是它們至少都是有碳氫組成;二是絕大多數的有機物能夠被化學氧化或被微生物氧化成為二氧化碳和水。不過無論是化學氧化還是生物氧化,都需要消耗氧,廢水中的有機物越多,則消耗的氧也愈多。通常由COD和BOD來表徵廢水中有機物的含量。
定義
COD:化學需氧量,是利用化學氧化劑將水中可氧化物質氧化分解,然後根據殘留的氧化劑的量計算出氧的消耗量。氧化劑一般有高錳酸鉀和重鉻酸鉀。
由於一般還原性物質主要是有機物,所以通常以COD作為表徵水體中有機物含量的綜合性指標。實際上,CODB並不是單單表示水中的有機物質,它還能表示水中具有還原性質的無機物質。
BOD:生化需氧量,一般指五日生化學需氧量,說明水中有機物等需氧污染物由於微生物的生化作用進行氧化分解,使之無機化或氣體化時所消耗水中溶解氧的總數量。表示水中有機物等需氧污染物質含量的一個綜合指標。
區別
COD是用化學方法測定的,基本上可以表徵水中所有有機物的濃度,包括可被生物降解和不可被生物降解的。
而BOD表徵的是水中可被生物降解的有機物濃度。
一般來說,同一份水樣,COD肯定大於BOD。在廢水處理工程中,可以用BOD/COD來表徵污水的可生化性,其比值大於0.3說明污水可生化性好。
去除方法
COD的去除方法有很多種,像混凝沉澱、厭氧水解、接觸氧化、臭氧氧化等都可以去除COD,要根據廢水中有機物的濃度選擇技術可行經濟合適的方法。
生化法
在工業廢水處理中*常用的當屬生化法。
當BOD/COD大於0.3時,可生化性好,採用好氧生物處理如活性污泥法好氧處理(SBR法)和生物膜法(生物接觸氧化)等。好氧處理一般適用於COD濃度在1000-1500mg/L,COD去除率一般在50%-80%。好氧處理不僅應用於中低濃度有機廢水的處理,還應用於厭氧處理的後續處理。
而厭氧生物處理法主要包括UASB(升流式厭氧污泥床)、AF(厭氧濾池)、AFB(厭氧流化床)等,一般處理高濃度、生物難降解的有機廢水,COD濃度約為4000-10000mg/L。
實際工作中,往往把好氧和厭氧生化法結合起來利用,例如A/O、A2/O法等。A/O(厭氧好氧工藝法):A就是厭氧段,主要用於脫氮除磷;O就是好氧段,主要用於去除水中的有機物。它不僅可以去除廢水中的有機污染物外,還可同時去除氮、磷。對於高濃度有機廢水及難降解廢水,在好氧段前設置水解酸化段,可顯著提高廢水可生化性。
化學混凝法
對於生化處理後中低濃度或者是可生化性差的有機廢水科採用化學混凝法。向廢水中投加絮凝劑,利用絮凝劑的吸附架橋,壓縮雙電層及網捕作用,使水中膠體及懸浮物失穩、相互碰撞和凝聚轉而形成絮凝體,再用沉澱或氣浮工藝使顆粒從水中分離出來從而達到凈化水體的方法。使用化學葯劑的氧化作用分解有機物,分解效率高,處理時間快,操作簡單,無二次污染。
吸附法
可以通過活性炭、大孔樹脂、膨潤土等活性吸附材料,吸附處理污水裡的顆粒有機物、色度,可以作為前處理,降低比較容易處理的COD。
臭氧氧化法
臭氧具有強氧化性,在常規凈水工藝前增設臭氧工藝,可用來去除COD和BOD。O3/UV聯合氧化技術是一種在可見光或紫外光作用下進行的光化學過程,因其反應條件溫和(常溫、常壓)、氧化能力強而迅速發展,主要用於處理廢水中有毒有害且無法生物降解的物質。
電化學法
實質就是直接或間接的利用電解作用,把水中污染物去除,或把有毒物質變成無毒或低毒物質。按照去除對象以及產生的電化學作用來區分,又可分為電化學氧化,電化學還原,電氣浮等法。
電化學氧化還原法是指電解質溶液在電流的作用下,在陽極和電解質溶液界面上發生反應物粒子失去電子的氧化反應、在陰極和電解質溶液界面上發生反應物粒子與電子結合的還原反應的電化學過程。電化學的氧化原理分為兩類:一種是直接氧化,即讓污染物直接在陽極失去電子而發生氧化,在含氰化物、含酚、含醇、含氮的有機廢水處理中,直接電化學氧化發揮了十分有效的作用;另一種則是間接氧化,即通過陽極反應生成具有強氧化作用的中間產物或發生陽極反應之外的中間反應來氧化污染物,*終達到氧化降解污染物的目的。這種方法佔地面積少、易操作;但是效率低,影響的因素多。
微電解法
微電解技術是目前處理高濃度有機廢水的一種理想工藝,又稱內電解法。它是在不通電的情況下,利用填充在廢水中的微電解材料自身產生1.2V電位差對廢水進行電解處理,以達到降解有機污染物的目的。當系統通水後,設備內會形成無數的微電池系統,在其作用空間構成一個電場。該工藝用於難降解高濃度廢水的處理可大幅度地降低COD和色度,提高廢水的可生化性,同時可對氨氮的脫除具有很好的效果。
反滲透
反滲透法指的是在半透膜的原水一側施加比溶液滲透壓高的外界壓力,原水透過半透膜時,只允許水透過,其他物質不能透過而被截留在膜表面的過程。該法原理是利用只允許溶劑透過,不允許溶質透過的半透膜,可以從水中除去90%以上的溶解性鹽類和99%以上的膠體微生物及有機物等,主要用海水淡化。

⑹ 復合碳源的cod測定值是什麼

碳源COD當量可以理解為單位體積或單位質量的碳源完全氧化後所需的氧的毫克數,單位為毫克/升、毫克/克或毫克/千克。有兩種碳源:固體和液體。對於固體碳源,我們通常以單位質量計算,通常以克或千克為單位。比如1kg乾粉葡萄糖的COD當量是1kg,換算成100萬mg/kg。

當然,碳源的cod當量並不是一個評價指標。利用率、性價比、脫氮效率、碳源殘留等。應該考慮,所以COD當量低的不一定是好的碳源!比如醋酸鈉是公認的良好碳源,但其干劑cod當量只有78萬mg/kg,液體醋酸鈉只有30萬mg/L左右,其cod當量小於葡萄糖,價格是葡萄糖的幾倍,但確實是公認的比葡萄糖更好的碳源。

⑺ 我是做污水處理的,現在進水水源碳源不足,打算添加麵粉,不知道麵粉投加量如何計算,請高手支招,謝謝

基本可以用澱粉的COD值做參考,澱粉的:COD=1:1.18,最好現場做小試,取1克溶解後,測版COD值,這樣最准確。再通權過要加入的COD確定麵粉投加量,一般調試期cod從200調到600都可以。如果是調試期,可以先進生活污水再逐步加入需處理的工業廢水,用麵粉太浪費,可以通過糞便代替(雞,牛等等都行)加多少靠經驗通過觀察水質外觀確定大概COD就行。有條件的話可以加一定的量到清水中化驗下來確定。
另外麵粉最好別直接投加到好氧池或反硝化池,否則,泥就成漿糊狀。應該水解後利用才好。

⑻ 污水處理中碳源氮源磷的投加如何計算

水處理中常說的C:N:P=100:5:1,通常情況下認為,C就是COD(實際上C是指BOD,但BOD比較難測,周期長,等到測回出來的時候答都快一個星期過去了 呵呵 早就營養不良了 ),N就是水中氨氮,P就是總磷,100:5:1就是指的濃度比,根據水質分析結果,看C:N:P是不是大致按照100:5:1比例,如果不是就根據這個比例為基準,可算出需要N和P(記得要減去水中的含N和P量哦,一般這兩個值可忽略),一般投加尿素和磷酸。算的時候一定也要考慮尿素和磷酸中N、P的實際含量。

⑼ 1噸污水加多少碳源

1噸污水加碳源:每噸水要加的pac:高色度、高濃度廢水處理時每噸水需要添加700-900g的pac。處理溴氨酸活性染料生產廢水時,當PAC的投加量2kg每噸。

這個要看懸浮物濃度,通常的加葯量是3%左右加葯量400L/H,將固體溶於水,以液體形式經計量加入准備處理的水中(3%~5%),攪拌均與,加入量以實驗確定, PH=6-9之間處理最佳,用量少,效果好,與有機高分子絮凝劑配合使用,效果會更好。

測算方法

碳源排放量測算的方法研究目前,對碳源的測算主要採用3種方法:實測法、物料衡演算法和排放系數法。這3種方法各有所長,互為補充。但對於不同的碳源,所採用的方法也不盡相同。

實測法主要通過監測手段或國家有關部門認定的連續計量設施,測量排放氣體的流速、流量和濃度,用環保部門認可的測量數據來計算氣體的排放總量的統計計算方法。實測法的基礎數據主要來源於環境監測站。

⑽ 如何根據c/n c/p比選污水處理工藝

C是碳源,是BOD,也就是微生物可利用的那部分有機物的量。好氧處理的C:N:P:Fe=100:5:1:0.5COD是化學需氧量。專氧化池上清液和進水都有一屬個不同的COD值。一般BOD/COD值比較穩定就可以通過測COD推出BODN=進水的BOD×5÷100

閱讀全文

與碳源污水處理怎麼測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玻璃鋼樹脂皺紋 瀏覽:751
松下的凈水器是哪裡產的 瀏覽:998
凈水器十一個濾芯質量如何 瀏覽:171
濾芯怎麼看是新的 瀏覽:964
超濾膜為什麼能除熱源 瀏覽:332
五菱空調濾芯怎麼樣 瀏覽:728
沁園飲水機怎麼弄冰水 瀏覽:494
反滲透設備怎麼調 瀏覽:684
污水排雨水管去哪裡舉報 瀏覽:433
洗滌廢水處理及回用 瀏覽:609
反滲透凈水系統設計摘要 瀏覽:367
飲水機開水閥不出水是什麼原因 瀏覽:397
污水測cod用什麼儀器 瀏覽:541
外掛水泵濾芯怎麼換 瀏覽:647
發動機連接空氣濾芯是什麼管子 瀏覽:383
硝酸銨與分子篩離子交換 瀏覽:244
14款帝豪空調濾芯怎麼安裝 瀏覽:289
離子交換層次純化血清蛋白質 瀏覽:247
經過超濾的水能直飲嗎 瀏覽:805
家用凈水濾芯哪個品牌好 瀏覽: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