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廢水污水 > 地下污水渠作業需佩戴哪些防護品

地下污水渠作業需佩戴哪些防護品

發布時間:2023-01-06 22:41:01

Ⅰ 在作業場所中,哪種防護用品不是必須要佩戴的

手套。手套的優先順序沒有安全帽、安全帶、工作服、工作鞋、防毒口罩、防塵口罩、防護鏡、焊工面罩高。防護用品,是指保護勞動者在生產過程中的人身安全與健康所必備的一種防禦性裝備,對於減少職業危害起著相當重要的作用。

Ⅱ 井下人員要配備哪些勞保用品呢

煤礦下井工作具有很高的危險性,因此要求用人單位打起精神,嚴防死守一切安全隱患。為保障生產安全,入井人員必須嚴格佩戴防護用品,下面就讓我們說說,煤礦工人入井必須佩戴哪些物品。煤礦入井工人佩戴物品-礦燈礦燈是礦工必須攜帶的照明工具,被稱為礦工的「眼睛」。礦燈有多種類型,包括手提燈和頭燈(或帽燈)。頭燈對在地下工作的礦工來說是最方便的。《規程》規定:「礦燈應能連續使用至少11小時。」煤礦入井工人佩戴物品-礦燈從燈室領取礦燈後,入井人員應進行如下檢查:(1)電池盒上是否有安全標志「ma」和統一編號。(2)電池盒是否破裂或通風蓋是否泄漏。(3)燈線是否損壞,燈線、電池和燈座的連接是否牢固,燈線兩端進出口密封是否完好,燈線長度應在1m以上。(4)燈頭圈是否松動,燈頭外殼是否損壞,燈面玻璃是否破碎。(5)燈座上的開關完好可靠。(6)燈鎖是否鎖緊,有沒有松動。(7)光線是否明亮。煤礦入井工人佩戴物品-礦帽也就是礦工和地下工程師佩戴的保護頭部的安全帽、由鋼或類似材料製成的淺圓頂帽。前端有帶礦燈的框架,後端有固定礦燈線的按鈕。礦用安全帽應具有阻燃、抗靜電、抗沖擊、電絕緣、耐熱和耐化學腐蝕等性能。佩戴前,檢查頭盔的配件是否損壞,裝配是否牢固,帽襯的調節部分是否卡緊,插口是否牢固,繩索是否緊固等。如果帽襯和帽殼之間的距離不在25到50毫米之間,則應使用頂繩調節到規定的范圍。使用前確保所有零件完好。煤礦入井工人佩戴物品-防靜電服在煤礦安全生產中,應將煤礦工人的個體防靜電問題納入煤礦防爆管理范圍。因此,為井下作業人員配備防靜電服是目前我國煤礦安全生產必須實施的一項工作。煤礦入井工人佩戴物品-防靜電服礦用工作服一般採用厚棉帆布,顏色為活性染料製成的深藍色。這種布料結實耐磨,柔軟舒適,吸濕透氣,具有特別好的安全防護效果。此外,還可以加工成各種高檔防靜電棉工作服(因為井下濕度低容易產生靜電),可以適應一般的工作環境和有特殊要求的工作環境。最後,一定要注意,千萬不要穿普通化纖工作服,避免靜電。煤礦入井工人佩戴物品-自救器自救器是井下發生火災、瓦斯、煤塵爆炸。煤與瓦斯突出時,入井人員隨身攜帶的一種防止有害氣體中毒或缺氧窒息的呼吸防護用品。自救器是一種小巧輕便的保護個人呼吸器官的裝置。主要目的是當煤礦發生事故時,礦工可以戴著它通過充滿有害氣體的巷道快速離開災區。注意事項:1、佩戴自救器撤離災區時要注意口鼻夾一定要咬緊夾緊,決不能中途摘下口鼻夾。2.制氧劑產生的氧氣比環境空氣溫度高,但對人體無害。3.佩戴時不要壓縮氣囊,以免損壞和漏氣。4、佩戴自救器要求操作準確、迅速,使用者必須事先經過培訓,並經考試合格後方可配備。以上就是關於,煤礦工人入井必須佩戴物品的相關介紹,希望對您有所幫助。五洲之星長期從事,高性能防靜電工作服套裝定製業務,工藝成熟、質檢嚴苛。如果您單位最近有這方面的需要,歡迎與我們聯系。

Ⅲ 進入污染區作業需要幾級防護

法律分析:污染區:按照二級防護要求,應佩戴醫用防護口罩、一次性帽子、醫用防護服、醫用手套、護目鏡或防護面屏(2選1)、一次性鞋套。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 第六十二條 船舶及有關作業單位從事有污染風險的作業活動,應當按照有關法律法規和標准,採取有效措施,防止造成水污染。海事管理機構、漁業主管部門應當加強對船舶及有關作業活動的監督管理。

污水處理廠哪些地方存在有毒有害氣體

(1)污水處理廠的進水渠(管道)中,各種清水池、濃縮池、地下污水、污泥閘門井、不流動的污水池內以及消毒設施內都能產生或存在有毒有害氣體。這些有毒有害氣體雖然種類繁多成份復雜,但根據危害方式的不同,可將它們分為有毒氣體(窒息性氣體)、腐蝕性氣體和易燃易爆氣體三大類。
①有毒氣體是通過人的呼吸器官在人體內部對人體內部其它組織器官造成危害的氣體,如硫化氫、氰化氫、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等氣體。由於這些氣體在人體內部一般起的作用是抑制人體內部組織或細胞的換氧能力,引起肌體組織缺氧而發生窒息性中毒,因此也叫窒息性氣體。
②腐蝕性氣體一般是消毒氣體如氯氣、臭氧氣體、二氧化氯氣體等發生泄露時,對體的呼吸系統起腐蝕作用產生毒害。
③而易燃易爆氣體則通過與空氣混合產生一定比例時遇明火引起燃燒甚至爆炸而造成危害,如甲烷、氫氣等。
(2)在以上分析到污水處理廠內產生有毒有害的氣體部位設置通風裝置和檢測報警裝置,並給到上述工作人員配備個人防護器具,如空氣呼吸器、防酸、鹼工作服、靴、防毒氣的呼吸濾罐等。
(3)必須對職工長期不間斷地進行防硫化氫等毒氣的安全教育,讓每一個人都熟知毒氣的性質、特徵,泄露後或報警後採取正確的有保護的搶險措施和中毒後自救或他救的正確方法。避免蠻干、盲目的不帶保護器具的搶險,導致傷亡事件擴大,由於措施不正確造成更大的損失。另外,還要用已經發生過的、全國各地都有的硫化氫事故教育職工更是必不可少的。

Ⅳ 急!施工現場安全防護用具包括哪些謝啦

安全帽,安全帶,安全網,安全眼鏡(防護鏡),絕緣手套,絕緣鞋(工作防護鞋),移動式防護欄桿,防墜器(象汽車安全帶防突然下墜的),安全警示帶,工作服(如果也算的話)。

在生產現場,為防止意外重物墜落擊傷、生產中不慎撞傷頭部,或防止有害物質污染,工人應佩戴安全防護頭盔。防護頭盔多用合成樹脂類橡膠等製成。我國國家標准GB2811-81對安全頭盔的形式、顏色、耐沖擊、耐燃燒、耐低溫、絕緣性等技術性能有專門規定。

根據用途,防護頭盔可分為單純式和組合式兩類。單純式有一般建築工人、煤礦工人佩帶的帽盔,用於防重物墜落砸傷頭部。機械、化工等工廠防污染用的以棉布或合成纖維製成的帶舌帽亦為單純式。組合式的主要有電焊工安全防護帽、礦用安全防塵帽、防塵防雜訊安全帽。



防雜訊用具

耳塞:為插入外耳道內或置於外耳道口的一種栓,常用材料為塑料和橡膠。按結構外形和材料分為圓錐形塑料耳塞、蘑菇形塑料耳塞、傘形提籃形塑料耳塞、圓柱形泡沫塑料耳塞、可塑性變形塑料耳塞和硅橡膠成型耳塞、外包多孔塑料紙的超細纖維玻璃棉耳塞、棉紗耳塞。

對於耳塞的要求為:應有不同規格的適合於各人外耳道的構型,隔聲性能好、佩戴舒適、易佩戴和取出,又不易滑脫,易清洗、消毒、不變形等。

Ⅵ 污水池,污水井內作業時需防什麼中毒

在進入污水井、排水管道、集水井、化糞池等地下有限空間從事施工檢查或養護等作業時,施工人員必須遵守以下程序:
1.作業前應查清作業區域內管徑、井深、水深及附近管道的情況。
2.下井作業前,必須在井周圍設置明顯隔離區域,夜間應加設閃爍警示燈。若在城市交通主幹道上作業佔用一個車道時,應按《佔道作業交通安全設施設備技術要求》在來車方向設置安全標志,並派專人指揮交通,夜間工作人員必須穿戴反游標志服裝。
3.作業前由現場負責人明確作業人員各自任務,並根據工作任務進行安全交底,交底內容應具有針對性。新參加工作的人員,實習人員和臨時參加勞動的人員可隨同參加工作,但不得分配單獨作業的任務。
4.作業人員應採用風機強制通風或自然通風,機械通風應按管道內平均風速不小於0.8m∕s選擇通風設備,自然通風時間至少30mm以上,作業過程中持續通風。
5.下井前進行氣體檢測時,應先攪動作業井內泥水,使氣體充分釋放出來,以測定井內氣體實際濃度。檢測井下的空氣含氧量應不得低於19.5%,常見有毒有害物質職業接觸限值見表4-3.
6.如氣體檢測儀出現報警,則需要延長通風時間,直到氣體檢測儀檢測合格後方可下井作業。若因工作需要或緊急情況必須立即下井作業時,必須經單位領導批准後佩戴正式空氣呼吸器或長管式呼吸器下井。
7.作業人員必須穿戴好勞動防護用品,並檢查所使用的儀器、工具是否正常。
8.下井前必須檢查踏步是否牢固。當踏步腐蝕嚴重、損壞時,作業人員應使用安全梯或三腳架下井。下井作業期間,作業人員必須系好安全帶、安全繩的另一端在井上固定,監護人員做好監護工作,工作期間嚴禁擅離職守。
9.下井作業人員禁止攜帶手機等非防爆類電子產品或打火機等火源,必須攜帶防爆照明、通訊設備。作業現場嚴禁吸煙,未經許可嚴禁動用明火。
10.當作業人員進入管道內作業時,井室內應設置專人呼應和監護。作業人員進入管道內部時攜帶防爆通訊,隨時與監護人員保持溝通,若信號中斷必須立即返回地面。
11.對於污水管道、合流管道和化糞池等地下有限空間,作業人員進入時,必須穿戴供壓縮空氣的正式式防護裝具,嚴禁使用過濾式防毒面具。
12.佩戴隔離式防護裝具下井作業時,作業人員須隨時掌握呼吸器壓值,判斷作業時間和行進距離,保證預留足夠的空氣返回,作業人員聽到空氣呼吸器的報警音後,必須立即撤離。
13.對作業人員進入管內進行檢查、維護作業的管道,其管徑不得小於0.8m,水流流速不得大於05∕s,水深不得大於0.5m,充滿度不得大於50%,否則,作業人員應採取封堵、導流等措施降低作業面水位,符合條件時方可進入管道。
14.作業過程中,必須不少於兩人在井上監護,並隨時與井下作業人員保持聯絡。工作期間嚴禁擅離職守,嚴禁一人獨自進入有限空間。
15.上下傳遞作業工具和提升雜物時,應用繩索系牢,嚴禁拋扔,同時下方作業人員應躲避,防止墜物傷人。
16.井內水泵運行時嚴禁人員下井,防止觸電。
17.作業人員每次進入井下連續作業時間不得超過一小時。
18.當發現潛在危險因素時,現場負責人必須立即停止作業,讓作業人員迅速撤離現場。
19.發生事故時,嚴格執行相關應急預案,嚴禁盲目施救,防止導致事故擴大。
20.作業現場應配備必備的應急裝備、器具,以便在非常情況下搶救作業人員。
21.作業完成後蓋好井蓋,清理好現場後方可離開。

Ⅶ 清理污水池要注意哪些防護措施

1、污水池進行清理前應關閉污水進口閥門,並將池中污水盡量排凈,保持自然通風24小時以上。能夠採用機械清污的盡量不採取人工清污。

2、下池作業人員必須身體健康、神志清醒。未滿十八周歲人員和有呼吸道、心血管、過敏症或皮膚過敏症的人員,以及女性不得從事本工種。

3、下池前必須使用多功能氣體檢測儀進行有害氣體檢測,作業場所空氣中的含氧量應為19.5%~23%,若空氣中含氧量低於19.5%,應有報警信號。有毒物質濃度應符合GBZ 2.1和GBZ 2.2規定。確定危險氣體未超標報警的,由安全員現場負責監督,同時報請第一安全責任人簽字後,方可下池作業。

4、下池作業時必須有現場安全員在場全程監督安全措施的落實,指定2人以上的監護人。

5、下池人員必須配戴相應的防護用品(手套、安全帽、安全帶、安全繩、背好氧氣罐和有毒氣體報警器),由現場安全員進行作業前安全措施檢查

6、污水池清理作業必須填寫《污水池清理作業單》。由安全責任人指定現場安全人員。作業單必須由現場安全員對清污作業人員做技術和安全交底,交底雙方應在《污水池清理作業單》上簽字。

7、經多功能氣體檢測儀進行氣體檢測,確定危險氣體超標報警時,採用鼓風機強制通風15分鍾後再使用多功能氣體檢測儀進行檢測,經檢測危險氣體未超標報警則按第6條執行。

8、在採用鼓風機進行機械通風後,經多功能檢測儀監測還超標報警,立即通知安全主管部門派人到現場進行安全措施檢查,由分管生產的廠長簽字同意後,佩戴好手套、安全帽、安全帶、安全繩、隔離呼吸面具,方可下池作業,並做好下池作業記錄,下池作業時間不得超過30分鍾。

9、下池後,工具、配件必須使用工具袋吊接,嚴禁拋扔。作業井周圍一米范圍內不得有石塊、磚頭等有可能造成打擊傷害的物體。池上人員為下池人員做好一切安全保障工作。

10、施工作業區地面要劃出禁區,懸掛施工作業標志,防止閑雜人等入內,池邊設置安全梯。

11、下池作業嚴禁煙火,不得攜帶易燃易爆物品下池作業,如需動火作業且具備動火條件時,必須使用通風設備,同時配備消防器材,並到安全主管部門開具動火許可證,方可下池作業。

12、存在可燃氣體的清污場所內不允許使用明火照明和非防爆設備。

13、生產經營單位不具備清理作業條件的,應將作業項目發包給具備相應資質的施工單位,簽訂發包合同及安全生產協議。

14、清污作業如需時間較長,應輪流下池,如池下作業人員有頭暈、腿軟、憋氣、惡心等不適感,必須立即離池休息。

15、清污操作時,現場安全員和監護人員必須堅守崗位,精力集中,不得從事其他作業,保持與井下作業人員聯系,注意觀察、辨別井下作業人員的狀態,及時發現問題,避免安全事故的發生。

16、發生作業險情,應立即搶救作業人員離開現場救護,同時通知安全主管部門和相關領導。

Ⅷ 建築安全防護用具包括哪些

防護鞋、防護手套、面罩和護目鏡、安全帽、安全帶、防酸鹼用品。

個人防護用品是指在勞動生產過程中使勞動者免遭或減輕事故和職業危害因素的傷害而提供的個人保護用品,直接對人體起到保護作用;與之相對的是工業防護用品,非直接對人體起到保護作用。

簡介

頭部防護:佩帶安全帽,適用於環境存在物體附落的危險環境存在物體擊打的危險。附落防護:系好安全帶,適用於需要登高時(2米以上)有跌落的危險時。

眼睛防護:佩戴防護眼鏡、眼罩或面罩,適用於存在粉塵、氣體、蒸氣、霧、煙或飛屑刺激眼睛或面部時,佩戴安全眼鏡、防化學物眼罩或面罩(需整體考慮眼睛和面部同時防護的需求)焊接作業時,佩載戴焊接防護鏡和面罩。

閱讀全文

與地下污水渠作業需佩戴哪些防護品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玻璃鋼樹脂皺紋 瀏覽:751
松下的凈水器是哪裡產的 瀏覽:998
凈水器十一個濾芯質量如何 瀏覽:171
濾芯怎麼看是新的 瀏覽:964
超濾膜為什麼能除熱源 瀏覽:332
五菱空調濾芯怎麼樣 瀏覽:728
沁園飲水機怎麼弄冰水 瀏覽:494
反滲透設備怎麼調 瀏覽:684
污水排雨水管去哪裡舉報 瀏覽:433
洗滌廢水處理及回用 瀏覽:609
反滲透凈水系統設計摘要 瀏覽:367
飲水機開水閥不出水是什麼原因 瀏覽:397
污水測cod用什麼儀器 瀏覽:541
外掛水泵濾芯怎麼換 瀏覽:647
發動機連接空氣濾芯是什麼管子 瀏覽:383
硝酸銨與分子篩離子交換 瀏覽:244
14款帝豪空調濾芯怎麼安裝 瀏覽:289
離子交換層次純化血清蛋白質 瀏覽:247
經過超濾的水能直飲嗎 瀏覽:805
家用凈水濾芯哪個品牌好 瀏覽: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