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農村污水處理施工中斷找哪個部門投訴
農村污水處理施工中斷請找鄉鎮政府反映,他們和承包單位是有聯系的。
2. 村污水處理不到位,該如何申訴
這個可以聯系你們村的負責人呀,村長和書記。
3. 如何舉報村委會修路破壞環境
可向當地的縣級人民政府投訴。
《農村公路建設管理辦法》第五條 縣級人民政府應當按照國務院有關規定落實本行政區域內農村公路建設的主體責任,對農村公路建設質量、安全負責,落實財政保障機制,加強和規范農村公路建設管理,嚴格生態環境保護,扶持和促進農村公路綠色可持續發展。
鄉級人民政府負責本行政區域內鄉道、村道建設管理工作。
村民委員會在鄉級人民政府的指導下,可以按照村民自願、民主決策的原則和一事一議制度組織村道建設。
(3)大路修路污水不處理好怎麼投訴擴展閱讀
農村道路建設的」豆腐渣工程「可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農村公路建設管理辦法》
第四十六條 違反本辦法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有關交通運輸主管部門或者由其向地方人民政府建議對責任單位進行通報批評,限期整改;情節嚴重的,對責任人依法給予行政處分:
(一)在籌集農村公路建設資金過程中,強制單位和個人集資,強迫農民出工、備料的;
(二)擅自降低征地補償標准,或者拖欠工程款、征地拆遷款和農民工工資的。
第四十七條 違反本辦法規定,農村公路建設資金不按時支付,或者截留、擠占、挪用建設資金的,由有關交通運輸主管部門或者由其向地方人民政府建議對責任單位進行通報批評,限期整改;情節嚴重的,對責任人依法給予行政處分。
第四十八條 違反本辦法規定,農村公路新建項目未經交工驗收合格即開放交通的,由有關交通運輸主管部門責令停止使用,限期改正。
4. 怎麼投訴修路沒修好
法律分析:1、到當地市長信箱向市長寫信反映;2、到當地城管部門,投訴噪音擾民,希望出關能出面協調;3、找當地媒體,希望媒體介入並關注此事,督促施工方做出調整。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一千零三十一條 民事主體享有榮譽權。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非法剝奪他人的榮譽稱號,不得詆毀、貶損他人的榮譽。獲得的榮譽稱號應當記載而沒有記載的,民事主體可以請求記載;獲得的榮譽稱號記載錯誤的,民事主體可以請求更正。
5. 鄉村道路施工不合理投訴電話
直接撥打12345投訴電話,反映情況,要求處理。
6. 修路一直修不好去哪投訴
法律分析:可以向報社、電視台反映。可以向信訪投訴。
法律依據:《信訪條例》 第三條 各級人民政府、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工作部門應當做好信訪工作,認真處理來信、接待來訪,傾聽人民群眾的意見、建議和要求,接受人民群眾的監督,努力為人民群眾服務。
各級人民政府、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工作部門應當暢通信訪渠道,為信訪人採用本條例規定的形式反映情況,提出建議、意見或者投訴請求提供便利條件。
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打擊報復信訪人。
7. 農村修路不合格,投訴哪個電話
如果是村村通,屬於所屬縣區交通局管理,如果修路不合格可以像交通局投訴舉報,也可以直接向縣區政府投訴舉報.或者搜索小程序訴求馬上辦,在上面把這個說清楚也會有人來幫忙看看怎麼解決這個問題。
8. 農村污水處理投訴找誰
首先找村支書反應
根據《水污染防治法》和其他法律法規規定,環保部門對水污染防治實施統一監督管理;海事管理機構對船舶污染水域的防治實施監督管理,包括海洋污染事故(非漁業)的調查處理等;水行政(水務)部門對水資源、河道治理實施監督管理;美國進口普衛欣天 貓有效防霧霾出門做好防護國土資源部門對地下水污染防治實施監督管理;漁政部門負責漁業污染事故調查處理;海洋部門負責海洋工程、海洋傾廢管理等的監督管理
9. 修路影響出行如何投訴
一是到當地市長信箱向市長寫信反映;
二是到當地城管部門,投訴噪音擾民,希望出關能出面協調;
三是找當地媒體,希望媒體介入並關注此事,督促施工方做出調整。
一、路面不好怎麼投訴
歸城市建設市政管理部門管。所以,當發現城市道路有破損影響交通安全時,也可通過撥打12319城建服務熱線進行報修。該電話服務內容涵蓋了建設系統中的供水、市政、供氣、排水防汛、房地產開發與管理、園林綠化、城市交通、市容環衛、建築建材業管理、城管監察等7個相關職能部門的多種行業。其中的市政方面就包括高速公路、市管道路、城市道路、橋梁及附屬設施、地下通道、地面道路、高架道路等方面的投訴、咨詢、建議及報修。而如果是國道、省道的道路破損則由交通部門管理。
根據《城市道路管理條例》第六條規定,國務院建設行政部門主管全國城市道路管理工作;省、自治區人民政府城市建設行政主管部門主管本行政區域內的城市道路管理工作;縣級以上城市人民政府市政工程行政主管部門主管本行政區域內的城市道路管理工作。不同區域的路面由不同的管理單位進行管理。有的土地產權歸物業和業主的,路面維修也由物業和業主管理;而城市道路紅線范圍內的城市道路破損,則屬於市政相關部門管理。
二、發生道路交通事故怎麼投訴
道路交通事故可以到事故發生地的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的報案。
《道路交通事故處理程序規定》第十二條規定:當事人未在道路交通事故現場報警,事後請求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處理的,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應當按照本規定第十條的規定予以記錄,並在三日內作出是否受理的決定。經核查道路交通事故事實存在的,公安機關交通管道理部門應當受理,並告知當事人;經核查無法證明道路交通事故事實存在,或者不屬於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管轄的,應當書面告知當事人,並說明理由。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一百八十條 不可抗力是指不能預見、不能避免且不能克服的客觀情況。
第五百九十條 當事人一方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的,根據不可抗力的影響,部分或者全部免除責任,但是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