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廢水污水 > 雞場污水溝雨水溝怎麼排水

雞場污水溝雨水溝怎麼排水

發布時間:2022-06-12 16:20:53

❶ 養殖場污水怎樣處理需要什麼設備

最主要的是來降低污水有機物,先用自養殖氨蛋酶實驗,看處理效果 ,再決定設計與普通污水設備。養殖氨蛋酶預處理後 一般可以進大地生態處理,同時消除臭味 氨味 ,分解了大部分有機物,處理不徹底的 ,上點污水處理小設備

❷ 請教標准化養豬場排水溝和排糞溝的如何設計得

1、首先如下:

(1)首先,你要知道水文情況,比如降雨量,集水面積,然後求控制多少年一遇的洪水量,設計標准,然後根據洪水量推求過水面積,根據水力計算公式試算,最優的斷面,流速要滿足不淤積及不沖刷的流速。排水溝的布置需要綜合考慮綠化,水景,場地標高,等等,給排水專業可以作為提資和復核,比如排水是否能滿足要求,哪些地方需要布置排水溝(不光是雨水,可能還有噴淋泄水等,這些是建築不知道的)。

(2)排水溝設計(design of drainage ditch)按照排水系統工程布局和工程標准,確定田間排水溝深度和間距,並分析計算各級排水溝道和建築物的流量、水位、斷面尺寸和工程量。 田間排水網排水溝間距和斷面尺寸由排水要求和機耕要求確定。除澇排水溝的農溝間距一般為100一400米。溝深一般為1米左右。

(3)設計排水溝,一方面要使溝道能通過排澇設計流量,使澇水順利排入外河;另一方面還要滿足控制地下水位等要求。 排水溝的設計水位可以分為排漬水位和排澇水位兩種,確定設計水位是設計排水溝的重要內容和依據,需要在確定溝道斷面尺寸(溝深與底寬)之前,加以分析擬定。

❸ 排水溝與排水管的連接

1室外的排水溝就直接埋管接入雨水檢查井好了,埋個DN150的管接到檢查井
2室內的排水溝連接到檢查井的話要做水封井,就是溝道水封井,然後再到檢查井,順序,規范上有

❹ 養雞廢水怎麼處理

雞場採用清潔生產工藝,每天排放的雞糞人工清除至干雞糞池,堆漚發酵後作為農田有機肥。每天處理排放的沖洗污水由污水溝匯集於集水池中,經過機械初步固液分離後,再經氣浮,分離出的糞渣並入收集的干糞中,作有機肥料;經氣浮處理後的污水中SS大大降低、同時起到一定的脫氮作用。污水進入水解池,在水解池,兼性微生物將復雜的有機物降解為簡單有機物,水解池同時可調節水量,使後續生化處理單元的水量穩定。經水解處理後的污水再泵入UASB反應器進一步厭氧處理。厭氧池出水自流進入沉澱池。沉澱出水進入中間水池,一部分用作液態肥料澆灌菜地,一部分進入SBR池進行進一步處理,SBR池出水經過紫外線消毒和自然氧化塘處理後達標排放。沉澱水解池、厭氧池、厭氧沉澱池和SBR池產生的污泥進入污泥濃縮池濃縮後,進入貯泥池暫時貯存,濃縮後污泥經過板框壓濾機脫水後並入收集的干糞中,作有機肥料。

❺ 污水排雨水管怎麼處理

1.要看當地有沒有相關的管理制度及排放標准 2.要看你的污水廠的處理水的水質情況 3.一般情況下,雨水管道是直接把雨水排入天然水體的。 4.生活污水經處理達標後,也是多排放水體的。

❻ 養殖場廢水怎麼處理 養雞場廢水處理

養殖場糞便等污染不經處理,隨排放或處置不當,污染地面、土壤和地下水。糞便污水 對水體和土壤的污染主要是有機污染物和氮、磷等營養物質所帶來的危害。


1、有機污染物


糞便中含有大量含碳化合物、含氨化合物等腐敗有機物,進入水體後,嚴重首先使水質渾濁,水色變黃,氣味變臭。在微生物作用下,大量消耗水中的溶解氧時,溶解氧被耗盡,有機物進行厭氧分解,產生多種惡臭物質,水體變黑發臭,水質惡化,不能飲用。


2、氮、磷營養物質污染


氮、磷是養雞排泄物的主要營養物質污染物。在有機分解過程中,有機物氮、磷還要被礦化為無機的氮、磷。多數含氮化物被氧化成硝酸鹽,其中一部分滯留在表土層,另一部分則滲入地下,日積月累則會污染地下水源。含磷過多的污水流入河溝和池塘,使水體富營養化,可使藻類等浮游生物大肆繁殖瘋長,導致水中溶解氧含量降低並產生多種毒素,直接影響魚類生長。由於藻類大量繁殖,加大了水的渾濁度,使水生植物和藻類的光合作用發生障礙而死亡,死亡的藻體和水生植物在厭氧條件下腐爛分解,導致水體惡化,從而危害生態環境。


3、礦物質元素污染


在畜禽養殖行業,為增強畜禽的食慾,往往在飼料中加入食鹽,這導致糞尿鹽分含量增多,直接影響動物健康和畜產品的食用安全,污染土壤,對農作物的生長不利。該項目的實施,將有助於改善畜禽糞便對土壤和水體的污染。


雞糞中含砂量較高,特別是種雞糞,飼料中砂礫與貝殼的添加量就有8%,經過消化道帶入糞便中。且雞糞中含有較多的雞毛,特別是換羽期。

❼ 如何正確排水

一、地下室排水系統的正確設計方式,通常的排水做法有兩種:

在地下室地面下設一個集水坑,將衛生潔具的污水收集到一起後,用潛污泵提升排至室外地下式污水泵井。

將衛生間的污水都自流排入室外地下式污水泵井,用潛污泵提升排入泵井附近的污水檢查井。

二、地下室排水管安裝方法:

室內排水管安裝

(1)管材管件與管道:管材和管件應符合設計要求和施工規范的規定。管道穿越地下室外牆或地下構築物的牆壁處,應採取防水措施, 設置防水套管。

(2)管道應避免布置在可能受重物壓壞處。排水管道的坡度應符合設計要求,正負誤差不得超過設計要求 的三分之一。排水管道的橫管與橫管的連接,應採用 45 度三通或 45 度四通 和 90 度斜四通,也可以採用順水三通。立管與排出和管端部的連接, 宜採用二個 45 度彎頭或彎曲半徑不小於四倍管徑的 90 度彎頭。

地下室排水管檢查口

在生活污水管道的立管上,每層設置一個檢查口,但在最低層和有衛生器具的最高層必須設置檢查口。在連接 2 個及 2 個以上大便器或 3 個以上衛生器具的污水橫管 應設置清掃口。在轉角小於 135 度的污水橫管上,應設置檢查口或清掃口。在污水橫管的直線管段上,應按"施工規范"規定的距離設置檢查口。埋設在地下或地板下的排水管道的檢查口,應設在檢查井。並底面標高應與檢查口的法蘭相平,井底表面應有 0.05 的坡度坡向檢查口的法蘭。

地下室排水管注意事項

(1)埋地排水鑄鐵管,當設計無要求時,應刷兩遍瀝青防腐。排水管道上的吊鉤或卡箍應固定在承重結構上。固定件間距: 橫管不得大於 2M,立管不得大於 3M,層高小於或等於 4M 時,立管 可安裝一個固定件。

(2)暗裝或埋地的排水管道,在隱蔽前必須做好灌水試驗,其灌 水高度應不低於底層地面高度。在滿水 15 分鍾後,再灌滿延續 5 分鍾, 液面不下降為合格。雨水管道安裝後應做灌水試驗灌水高度必須到每 根立管最上部的雨水漏斗。

三、地下室排水系統設計,地下室排水,指地下室明溝(或暗溝)排水、集水坑排水。

集水坑

(1)技術規定

① 集水坑設置數量、位置應滿足使用功能、設計要求;

③ 集水坑的深度應滿足設計要求和使用功能、排污泵安裝高度要求(排污泵通常是立式安裝);

④ 深度大於1.5m應設置檢修鋼爬梯;

⑤ 集水坑蓋板應為壓花鋼蓋板或高分子復合樹脂蓋板。

(2)施工規定

幾何尺寸方正;內壁光滑、平整;垂直度不得大於5mm;坑內干凈,不得有建築垃圾、雜物、污泥等。

排水溝

(1)技術規定

①根據圖紙要求負二層排水溝明溝暗溝寬度均為300mm,負一層排水溝寬度為100mm;;

② 排水溝縱向應考慮不低於2~3‰的坡度(車道上排水溝內坡度按設計施工),並排向集水坑;

③ 下地下室汽車(含自行車、摩托車等)坡道終點交匯線處應設置截水排水溝。此溝應為暗溝,溝面應蓋高分子復合樹脂蓋板(汽車道上應為重型蓋板)。

(2)技術措施

① 根據施工圖紙確定排水溝定位點。

② 以延長米的方式由地面施工作業人員根據定位點安裝槽鋼。

③ 槽鋼安裝高度參地面厚度,拉線校正並加固。

(3)施工規定

① 排水溝應通長順直、寬窄一致、坡向正確(不倒坡、不積水);

② 溝內抹面光滑,弧度一致;

③ 溝蓋板鋪設應順直、平整,安裝穩固,無破損;

④ 溝蓋板在轉角處、異形處或不符合模數處等應進行定製,嚴禁機械切割拼裝。

地(樓)面排水要求

(1)技術規定

負二層地(樓)面厚度200mm,負一層地(樓)面厚度100mm,應設置排水坡度,當無設計要求時,宜為1~2℅坡向周邊排水溝。

(2)施工規定

地(樓)面表面平整,無空鼓開裂,色澤基本一致和表面無脫皮、起砂現象,分格合理和滿足規范、標准要求(不大於36㎡),坡向正確、表面無積水和倒坡。

(3)要求

①施工前應做好技術交底工作,並做好交底記錄。

② 施工前應提前做好樣板,樣板驗收合格後方可進行大面積施工。樣板驗收施工單位、監理單位、甲方項目部各個專業工程師應全部參與。

③材料進場應做好檢查驗收工作,驗收合格後方可用於工程上。

④ 每道工序完成後應報項目部、監理單位、甲方項目部檢查驗收,驗收合格後,方可進行下道工序施工。

❽ 養殖污水如何處理需要哪些設備

畜禽養殖場污水主要包括尿、部分糞便和沖洗水,屬高濃度有機污水,而且懸浮物和氨氮含量大。我公司擁有一套完整的處理工藝系統,通過厭氧反應來降低COD、BOD的濃度,再通過有效的脫氮除磷工藝來降低氮磷的濃度,從而達到安全排放。
畜禽養殖污水對環境的危害:
隨著我國畜牧業的迅速發展,畜禽養殖規模越來越大,規模化養殖場每天排放的廢水量大、集中,並且廢水中含有大量污染物,屬於富含大量病原體的高濃度有機廢水,直接排放進入水體或存放地 點不合適,受雨水沖洗進入水體,將可能造成地表水或地下水水質的嚴重惡化。如重金屬、殘留的獸葯和大量的病原體等,因此如不經過處理就排放於環境或直接農用,將會造成當地生態環境和農田的嚴重污染。
畜禽養殖場污水處理工藝介紹:
目前國內用於處理畜禽養殖場廢水的厭氧工藝很多,其中較為常用的有以下幾種:厭氧濾器(AF)、上流式厭氧污泥床(UASB)、復合厭氧反應器(UASB+AF)、兩段厭氧消化法和升流式污泥床反應器(USR)等。
畜禽養殖業污水處理方法:
好氧處理是指利用好氧微生物處理養殖廢水的一種工藝。好氧生物處理法可分為天然好氧處理和人工好氧處理兩大類。
天然好氧生物處理法是利用天然的水體和土壤中的微生物來凈化廢水的方法,亦稱自然生物處理法,主要有水體凈化和土壤凈化兩種。前者主要有氧化塘(好氧塘、兼性塘、厭氧塘)和養殖塘等;後者主要有土地處理(慢速滲濾、快速法濾、地面漫流)和人工濕地等。自然生物處理法不僅基建費用低,動力消耗少,該法對難生化降解的有機物、氮磷等營養物和細菌的去除率也高於常規的二級處理,部分可達到三級處理的效果。此外,在一定條件下,該法配合污水灌溉可實現污水資源化利用。該法的缺點主要是佔地面積大和處理效果易受季節影響等。但如果養殖場規模小且附近有廢棄的溝塘和灘塗可供利用時,應盡量選擇該方法以節約投資和處理費用。
人工好氧生物處理是採取人工強化供氧以提高好氧微生物活力的廢水處理方法。該方法主要有活性污泥法、 生物濾池、生物轉盤、生物接觸氧化法、序批式活性污泥法(SBR)、厭氧/好氧(A/O)及氧化溝法等。就處理效果來講,接觸氧化法和生物轉盤的處理效果要好於活性污泥法,雖然生物濾池的處理效果也很好,但易於出現濾池堵塞現象。氧化溝、SBR和A/O工藝均屬於改進的活性污泥法。氧化溝出水水質好、產生泥量少,也可對污水進行脫氮處理,但其處理的BOD負荷小、佔地面積大、運行費用高。SBR法自動化控製程度高,能夠對污水進行深度處理,但其缺點是BOD負荷較小,一次性投資也大。A/O體是一種兼有去除BOD和脫氮雙重作用的活性污泥處理工藝,其投資雖然偏大,但經該法處理後的水易於達標排放。因此對於那些養殖規模大、廢水產生量多且有較強經濟能力的養殖場可選擇A/O法,而對於中等規模的養殖場可選擇接觸氧化和生物轉盤等好氧處理工藝。

❾ 養殖場污水處理方法是

根據養殖污水的特點,先去除懸浮物與色度,採用混凝沉澱工藝,而污水中的有機物、氨氮、有機磷等污染物濃度高,可採用生化處理。

首先,污水經過收集進入格柵,去除大顆粒的懸浮物,然後進入物化反應沉澱池,去除懸浮物、色度及部分COD。初沉池出水進入厭氧池,主要是將大分子有機污染物降解成小分子污染物,小分子污染物在接觸氧化池內徹底降解。二沉池出水進入清水消毒池,通過消毒達到殺菌效果。

工藝流程

1、污水處理

污水首先經過收集進入格柵,去除大顆粒的懸浮物,然後進入物化反應沉澱池,去除懸浮物、色度及部分COD。初沉池出水進入厭氧池,主要是將大分子有機污染物降解成小分子污染物,小分子污染物在接觸氧化池內徹底降解。二沉池出水進入清水消毒池,通過消毒達到殺菌效果。

2、污泥處理與處置

系統的污泥產生於初沉池、二沉池,主要為有機污泥,通過板框壓濾機壓榨後可作為肥料。

❿ 肉雞養殖基地都需要什麼 怎麼做 從廠房到養殖都需要什麼

1范圍

為了整體提升肉雞養殖小區的基礎設施,實現商品肉雞飼養的良性循環,保證養殖戶的根本收益,特製定本標准;

本標准規定了出口肉雞養殖小區的基本條件和要求;

2引用標准

國質檢食[2003]212號關於印發《出口禽肉及其製品檢驗檢疫要求(試行)》的通知以及《出口肉禽飼養場備案的基本條件和要求》、

《畜禽飲用水水質標准》、《畜禽飲用水中農葯限量指標》;

3定義

3.1五統一

即統一供應雛雞,統一供應飼料,統一使用葯物,統一防疫消毒,統一收購屠宰;

3.2空舍期

從上一批雞只出欄徹底清洗、消毒工作完畢到下一批開始飼養的間隔時間;

空舍期一般為15—21天;

4養殖小區選址

4.1自然條件因素

4.1.1地形地勢

養殖小區應選擇在地勢較高、乾燥平坦、排水良好和向陽背風的地方。平原地區建場應選擇比較平坦、開闊、利於排水,地下水位應低於雞舍地基深度0.5米以下;山區建場應選擇稍平緩坡,坡面向陽,總坡度不超過25%,建築區坡度應在25゜以內;靠近河流、湖泊地區建場應選擇比當地水文資料中最高水位高1-2米處;從防疫的角度,養殖小區應充分利用自然地形地物,如利用原有林帶樹木、山嶺、河川、河谷等作為天然屏障。土質未被有機物和病原微生物污染,沒有地質化學環境性地方病,以砂壤土類地區較為理想。

4.1.2水源水質

水源充足,供水能力能夠滿足養殖小區生產、生活、消防用水需求,應具有獨立的自備水源(井);養殖小區水源應具有國家有關部門出具的物理、化學和生物污染等方面的檢驗報告,飲用水水質必須符合國家《畜禽飲用水水質標准》
4.1.3氣候因素

雞舍的建築方位、朝向、間距、排列次序等應考慮當地風向、風力、日照等情況;防暑、防寒措施以及建築結構等應考慮當地常年平均氣溫、絕對最高與最低氣溫、土壤凍層深度、降雨量與積雪厚度(雪載)、最大風力(風載)、常年主風向和風頻率等常年氣象變化情況;

4.2社會條件因素

4.2.1地理位置

為保障交通和運輸方便,養殖小區場外應通有公路,但不能與主要交通線路交叉。為確保防疫衛生要求,避免雜訊對雞群健康和生產性能的影響,養殖小區與主要交通幹道應保持適當距離:距國道、省際公路1000米;距市、區(縣)公路500米;距鄉鎮公路500米;距村級及一般公路(土路或石子路)500米;

4.2.2疫情環境

為防止養殖小區受到周圍環境污染或污染周圍環境,選址時應遠離村莊、居民區、家禽屠宰場、化工廠、製革廠、種禽、蛋禽飼養場、獸醫站和集貿市場,如養殖小區選址在上述場所附近應至少保持2000米以上的安全距離,且不應位於上述容易產生污染企業(屠宰場、化工廠、製革廠等)的下風向;

4.2.3其他

養殖小區選址必須符合當地農牧業總體發展規劃、土地利用開發規劃和城鄉建設發展規劃的用地要求。以下地區或地段不宜選址建場:規定的自然保護區、生活飲用水水源保護區、風景旅遊區;受洪水或山洪威脅及有泥石流、滑坡等自然災害多發地帶;自然環境污染嚴重的地區;

5規劃和布局

5.1按功能分區

養殖小區應由飼養區(生產區)、隔離區和辦公生活區三大部分組成。飼養區設有飼養員居住室和飼料存放室;辦公生活區設有辦公室、庫房、食堂、傳達室(門衛)、飼養員專用更衣室和休息間;隔離區設有獸醫工作室、病禽隔離飼養區和屍體、糞便、污水集中處理設施。隔離區應位於全場常年主導風向的下風處和全場場區最低處,隔離區內的糞便污水處理設施應與其他功能區保持適當的衛生距離。按功能分區及規劃應參照圖1所示。

5.2規劃布局

5.2.1雞舍應按功能分區原則和生產工藝流程順序排列布局,其朝向、間距合理。以雞舍檐口高度(H)為基準,通風與防疫間距要求不得小於3-5H,一般應為10-15米,以有效降低雞舍間相互感染機會。

5.2.2人員、飼料、疫苗、獸葯、墊料等生產生活物資的運輸通道(凈道)應與雞糞、病死雞、廢舊墊料、場內垃圾等運輸通道(污道)嚴格分開。

5.2.3生產區、生活區分開。

5.2.4雞舍布局形式應採用單列式或雙列式,詳見圖2和圖3。

5.2.5每個養殖小區雞舍棟數在8—10個棟,每個棟飼養量在4000—5000隻,每個養殖小區飼養量在40000—50000隻/批;

5.2.6 雞舍內寬9.2-10米,中間留1.2米的走道,兩邊設棲架,棲架高0.8-0.9米;雞舍內長60-70米;凈道一側建設飼料貯藏間。

6雞場建築及設備設施

6.1雞舍的基本結構

6.1.1基礎和地基

基礎應具備堅固、耐久、抗機械作用能力和防潮、抗震、抗凍能力。基礎的防潮層應設在基礎牆的頂部,舍內地坪以下60毫米(加強基礎保溫對改善雞舍環境有重要意義);

地基必須具備足夠的承重能力,足夠的厚度,壓縮性(下沉度)不超過2-3厘米;抗沖刷能力強、膨脹性小;地下水位在2米以下,無侵蝕作用;雞舍主體為玻璃鋼結構的,地下部分必須有寬為37厘米、高為30厘米的地基,地上部分有寬24厘米、高30厘米的支撐牆體,支撐牆體以上部分為玻璃鋼;

6.1.2牆體

牆體必須具備堅固、耐久、抗震、耐水、防火、抗凍;便於清掃和消毒;具有良好的保溫與隔熱性能(牆體散熱占整個雞舍總失熱量

的35%-40%)。外牆四周必須做好水泥散水(寬為30厘米、厚為5厘米)和水泥排水溝(直徑為40厘米的半圓型),散水和排水溝為水泥一體;能夠將清洗雞舍的污水不滲漏的排出雞場做無害化處理;支撐牆體內外表面用水泥沙漿粉抹;玻璃鋼牆體厚度為10-15厘米。

兩側牆體在距地面高1.2米的位置,設置長0.5-1.0米,寬0.4米的換氣窗,換氣窗間距3米,南北兩側相互交錯。換氣窗以木框、木窗為宜,窗與框以下邊為連接,窗向里開啟。

6.1.3屋頂

屋頂必須具備結構輕便、防水、防火、防風和保溫性能(屋頂散熱占整個雞舍總失熱量的60%-65%);屋頂最好使用100-150mm厚防火聚苯作保溫層[λ<0.23w/(m?K)],屋頂形式可採用單坡式、雙坡式、聯合式、拱頂式、平頂式等(見下圖)。

脊高3-3.5米,檐高2米;在屋頂的脊線上,設置直徑為0.3米的換氣口,換氣桶高出雞舍外屋頂0.5米,換氣桶上面做防雨帽;換氣口內做可調節換氣大小的調節板。換氣桶間隔6米。南北兩側每間隔3米處開一個地窗,地窗長30厘米,高20厘米。

6.1.4地面

地面應堅實、緻密、平坦、防滑;有利於消毒和排污;保溫、不冷、不滲水、不返潮,一般應採用混泥土地面;厚度為3-10厘米;

地面也可以設計為中間低(雞舍正中間),側牆兩邊高(有3-5度的傾斜),便於清理雞糞,中間低的方向以操作間(人員活動區)高,臟道一端(風機端)低為宜,一般有5-8度的傾斜,其作用是將清洗雞舍的污水全部排除,雞舍以外有相連接的不滲漏的管道或明溝排出圍牆外,做無害化處理。

6.2雞舍類型

雞舍類型主要依據當地氣候條件、飼養階段和飼養方式確定。根據北京及周邊地區氣候類型和特點,比較適宜的雞舍類型為:

6.2.1密閉式雞舍

也稱無窗雞舍,舍內環境條件完全依靠人工調節。須配置容易操控、自動化、機械化程度高的設備。此種雞舍適合於四季溫度變化明顯的地區。北京及周邊地區屬於溫帶大陸性氣候,因此密閉式雞舍應為首選。

6.2.2有窗式雞舍

是通過牆體、窗戶和屋頂等維護結構形成全封閉狀態的雞舍形式,也具有較好的保溫隔熱能力,便於人工控制舍內環境條件。此種雞舍的特點是防寒較易、防暑較難、舍內溫度分布不均勻(頂部較高,地面較低)。適於北京及周邊山區或丘陵地區。

6.3設施

6.3.1防護設施

雞場場界劃分明確。並有與外界的隔離設施,如構築圍牆、拉鐵絲網、沿雞場四周掘防疫溝或採取其他有效隔離措施。場區大門口設有隔離、消毒設施;人員專用道設有消毒液噴淋裝置和鞋底消毒池。進出飼養區應分別設有車輛消毒液噴淋裝置、車輪消毒池和人員更衣、消毒通道;每棟禽舍門口設有消毒池或消毒墊。消毒設施、消毒液必須保證其有效性。

6.3.2道路

道路包括雞場與外界聯系的場外主幹道和場區內部道路。場外主幹道其路面最小寬度應能保障拉料車和拉雞車正常通過。最佳寬度為6-7米(保障兩輛中型運輸車順利錯車)。場內道路應根據使用功能分為凈道:人員、運輸飼料、雛雞等;臟道:運輸糞便、廢舊墊料、病死雞等。

凈道是場區內的主幹道,路面最小寬度應保障飼料運輸車輛的通行,寬度3.5-6米,宜用水泥混凝土地面或碎石渣土地面,以便開展常規環境消毒。路面橫坡1.0%-1.5%。無出入口處,道路與雞舍或場內其他建築物外牆應保持1.5米最小間距;有出入口處應為3.0米。

6.3.3給排水設施

飼養場應有自備水源(井),且水源充足、衛生,保證雞只飲用水符合國家制定的(無公害食品)畜禽飲用水衛生標准或符合國家(人)飲用水衛生標准。

飼養場周圍應設排水明溝,各棟雞舍周圍應有排污暗溝或明溝,並與場外明溝相連。暗溝長度超過200米,中間應設沉澱井。在設計排污溝大小時應考慮最大排水量(流量),如雨雪水、生活污水、生產污水等。場內明溝尺寸大小為:深30厘米,上口寬30-60厘米,溝底坡度1%-2%。

6.3.4採暖

供暖系統可採用集中供暖、分散供暖和局部供暖。集中供暖由鍋爐房、熱水輸送管道和散熱設備組成,全場形成一個完整的供暖系統;分散供暖是指每棟雞舍自行安全供暖設備,如熱風爐、空氣加熱器、暖風機、自製或磚砌爐子、火牆等;局部供暖由育雛傘、紅外線燈和加熱地板等。集中供暖能保證全場供暖均衡、安全和方便管理,適用於大型養雞場;分散供暖系統投資較小,適用於中小型雞場;局部供暖適用於育雛前期。

6.3.5電力電訊

飼養場應有穩定的電力供應,其供電設施應與場內用電負荷相匹配。大型養雞場應有自備發電機。飼養場應有市話網路或無線通訊網路。

6.3.6糞便、污水處理設施

飼養場應具備與生產能力(飼養規模)相適應的糞便、污水集中處理設施。雞糞必須採用干法清掏,日產日清,並將雞糞運至指定地點堆放,發酵。雞糞堆放區域要注意滲漏或雨淋流失。雞糞堆放出處應位於雞場下風向至少50米的地方,根據發酵時間和每日產糞量合理計算堆糞廠面積。一般來講,每採食1.2-1.4噸飼料,產生1立方米的雞糞。

沖洗雞舍、設備和日常生活、生產污水,未經無害化處理不得直接排出雞場。

6.4飼養設備

6.4.1喂飼設備

應配有自動飲水系統,如普拉松飲水器或乳頭飲水器,飲水位置與雞群規模相匹配。喂料系統可使用料桶(人工)或鏈式、盤式自動喂料系統。

6.4.2通風設備

每棟雞舍根據飼養規模大小、該地區的氣候類型以及極端溫度值等因素考慮通風量大小和風機數量。一般4000-5000隻規模的標准化雞舍應安裝扇葉直徑為125厘米的風機至少兩台(依據夏天最大通風量公式M3/小時=入舍雞只數×只重×0.155×60)。

6.4.3降溫設備

雞舍應安裝降溫設備。常用的降溫設備有濕簾-風機降溫系統和噴霧降溫系統。濕簾安裝應根據風機數量和排風量大小,計算出該雞舍安裝濕簾的最小需要面積=(風機排風量×風機數量/3600)/過簾風速。

備註:濕簾厚10厘米,過簾風速為1.5米/秒;濕簾厚15厘米,過簾風速為2米/秒。

因此,4000-5000隻規模的標准化雞舍,應在雞舍縱向進風口(前端)每側安裝1.8米×4米的水簾降溫設施。

6.4.4棲架

除非能夠做到舍內環境完全自動控制,否則肉雞應採用網上飼養方式。在離舍地面0.8米高處,設兩排棲架,架上鋪放塑料墊網,兩排棲架之間留1-1.2米通道。

7畜牧制度

7.1監督管理

7.1.1養殖小區自願接受公司的監督和「五統一」管理方式,承認公司對其擁有管理權,願意與公司簽訂飼養合同。

7.1.2養殖小區同意公司派出的專職獸醫對其飼養全過程的疫病控制、用葯和動物保健進行管理。

7.1.3在養殖小區進雞後能夠,並且願意實行封閉管理。在一個飼養周期內做到飼養人員不出場。除檢驗檢疫人員、畜牧獸醫人員外,其他人員不得進入禽舍。

7.1.4在同一養殖小區內,不飼養其他品種禽類或其他動物(護衛犬除外)。

7.1.5養殖小區在養殖期間不得從公司、中介以外的地方購入獸葯、疫苗;也不得從場外購入包括墊料在內的任何可能影響雞群健康的物品。

7.1.6每批雞出欄後,養殖小區需配合公司對場內的飼料、獸葯、消毒葯等統一清點,逐項登記,進行封存並統一消毒。

7.1.7養殖小區必須接受公司或檢疫檢驗機構人員定期到場進行疫病監測及殘留物質監控。配合檢驗檢疫機構人員作好雞群出欄前的疫情、用葯情況的檢查和評估。

7.1.8在過去6 個月內,養殖小區及周圍半徑50公里范圍內未發生禽流感、過去3個月內周圍10公里范圍內未發生新城疫及其他烈性傳染病。

7.2飼養管理

7.2.1建立規范的飼養日誌,內容包括飼養過程中使用的疫苗、飼料、飼料添加劑、獸葯、停葯期、病死禽處理等情況。做到每日如實填寫,不得補記。由專職獸醫負責監督檢查並簽字。

7.2.2具有健全的衛生防疫制度,建立完善的專職獸醫工作記錄(如每日的觀察記錄、剖檢情況、送檢記錄、治療記錄、診斷結果和處理措施)和飼養管理制度及管理手冊。

7.2.3飼料由公司統一供應,不得從其他渠道購入。

7.2.4用葯管理方面,用葯採用獸醫處方制度,不得使用違禁葯物、疫苗、興奮劑和激素等;宰前14天不得使用任何葯物,宰前30天不得使用新城疫活疫苗;嚴禁使用禽流感疫苗。飼養全過程必須符合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2002年第37號公告的有關規定。

7.2.5嚴格遵守空舍時間。每批雞空舍間隔不得少於15天。同一場內的所有雞舍必須做到全進全出。

7.2.6每批雞出欄後,要對雞舍內外徹底清洗和消毒(包括頂棚、地面、牆壁、各類飼養器具及舍外環境),空舍期間至少要進行3次消毒。

閱讀全文

與雞場污水溝雨水溝怎麼排水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過濾過程的推動力 瀏覽:415
ps怎麼把污水處理成清澈 瀏覽:418
湖工飲水機怎麼用 瀏覽:590
松原開發區污水處理廠 瀏覽:851
污水管道100的混凝土管怎麼安裝 瀏覽:304
怎樣擦玻璃的水垢 瀏覽:604
日產新騏達空調濾芯怎麼換 瀏覽:738
礦物質濾芯什麼品牌好 瀏覽:497
160的污水管怎麼接中間一段 瀏覽:190
中水回用尺寸 瀏覽:59
醫院里飲水機怎麼接水 瀏覽:944
大慶生活污水去哪裡了 瀏覽:970
卡特307提升器加工 瀏覽:386
nf超濾 瀏覽:298
勁牌酒業污水處理招標 瀏覽:363
熱水回用烘乾設備 瀏覽:898
污水坑抽水泵要多少瓦 瀏覽:615
純水機怎麼樣換電機 瀏覽:143
浙江pvc樹脂瓦 瀏覽:234
電廠廢水零排放包括哪些廢水 瀏覽:7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