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固體廢物的特徵和分類
9.2.1.1 固體廢物的概念
從廣義上講,根據物質的形態,廢物可劃分為固態廢棄物、液態度棄物和氣態廢棄物三種。不能排入水體的液態廢物和置於容器中的氣態廢物,由於大多具有較大的危害性,在我國歸入固體廢物管理體系。因此,固體廢物不只是指固態物質和半固態物質,還包括部分液態物質和氣態物質。
我國於2004年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將固體廢物定義為「在生產、生活和其他活動中產生的喪失原有利用價值或者雖未喪失利用價值但被拋棄或者放棄的固態、半固態和置於容器中的氣態的物品、物質,以及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納入團體廢物管理的物品、物質」。同時規定「液態廢物的污染防治,適用本法」。
9.2.1.2 固體廢物的特徵
固體廢物具有鮮明的時間性、空間性和持久危害性。
(1)時間性
隨時間的推移,任何產品經過使用和消耗後,最終都將變成廢物,如投入使用的食品船頭盒、飲料瓶等,平均幾個星期就變成了廢物;家用電器和小汽車平均7~10a就變成廢物;建築物使用期限雖長,但經過數十年至數百年後也將變成廢物。所謂「廢物」僅僅相對於目前的科技水平和經濟條件而言。隨著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礦物資源的日漸枯竭,生物資源滯後於人類需求,昨天的廢物將可能成為明天的資源。例如。煤矸石長期以來是無用的廢物,現在可以利用煤矸石供發電廠發電;硫鐵礦生產硫酸產生的廢渣經過處理後現在可以作為煉鐵原料等。
(2)空間性
廢物僅僅相對於某一過程或某一方面沒有使用價值,而並非在一切過程或一切方面都沒有使用價值。某一過程的廢物,往往可用做另一過程的原料,因此,廢物具有空間性特徵。如粉煤灰是發電廠產生的廢棄物,但粉煤灰是生產水泥的原料,對水泥產來說,它是一種優質的原材料;鹼性廢渣可以用做酸性土壤的土壤改良劑;冶金業產生的高爐渣可用來生產建築用的水泥;電子廢物可以回收各種金屬,包括昂貴的重金屬。
(3)持久危害性
固體廢物絕大部分是呈固態、半固態的物質,不具有流動性,而且進入環境後,難以被與其形態相同的環境體接納。因此,它不可能像廢水、廢氣那樣可以遷移到大容量的水體或大氣中,通過自然界中物理、化學、生物等多種途徑進行稀釋、降解和凈化。固體廢物可以通過釋放滲濾波和氣體進行「自我消化」處理,而這種「自我消化」的過程是長期、復雜和難以控制的。因此,通常固體廢物對環境的污染危害比廢水和廢氣更持久,從某種意義上講,污染危害更大。如堆放的城市生活垃圾一般要經過10~30a的時間才可趨於穩定,而其中的廢塑料、薄膜等即使經歷更長的時間也不能完全消化掉。在此期間,垃圾會不停地產生滲濾液和釋放有害氣體,污染周邊的地下水、地表水和空氣,受污染的地域還可擴大到存放地之外的其他地方。而且即使其中的有機物穩定化了,大量的無機物仍然會停留在堆放處,破壞土地結構,並導致持久的環境問題。
固體廢物還具有一些其他特性,如產生量大、種類繁多、性質復雜、來源分布廣泛,並且一旦發生了固體廢物所導致的環境污染,其危害就具有潛在性、長期性和難以恢復性。
9.2.1.3固體廢物的來源
固體廢物主要來源於人類的生產活動和消費活動,各種生產活動不可能使原料達到100%的利用,在其過程中必然會產生一定量的廢物,在自然資源的開采和人類對產品的消費過程中,也會產生各種各樣的廢物。任何產品經過使用和消耗後,最終都將變成廢物。進入生產和生活體系中的物質,僅有10%~15%以建築物、工廠、裝置、器具等形式積累起來,其餘都變成了廢物。從宏觀上講,可把固體廢物的來源分成兩個方面:一是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副產物(包括殘次品、下腳料),稱為生產廢物;二是產品使用消費後產生的放棄物,稱為生活廢物。
9.2.1.4固體廢物的分類
固體廢物的分類方法有多種,按其組成可分為有機廢物和無機廢物;按其形態可分為固態廢物、半固態廢物、液態廢物和氣態廢物;按其對環境和人類健康的危害程度可分為一般廢物和危險廢物;通常按其來源的不同分為工業廢物、城市生活垃圾和農業廢物。表9.1列出了各類主要產生源產生的主要固體廢物;圖9.10為固體廢物的分類體系。
表9.1固體廢物的分類、來源和組成
續表
Ⅱ 如何區分固體廢物廢水廢氣
固體廢物是固態和半固態的污染物質,包括容器內的液體和氣體。
廢水是液內態的污染容物質,其主要成分是水,其中的固體物質是廢水的一部分,用懸浮固體表示。
廢氣是指含有污染物的煙氣尾氣等。
這三種污染物常常共存,例如固體垃圾的堆積會污染水體,形成廢水,也會散出惡臭氣味,污染大氣。
Ⅲ 何謂固體廢棄物,什麼叫危險廢物,他們對環境有何危害,
一、固體廢物物
1、含義:
固體廢棄物是指人類在生產、消費、生活和其他活動中產生的固態、半固態廢棄物質(國外的定義則更加廣泛,動物活動產生的廢棄物也屬於此類),通俗地說,就是「垃圾」。
主要包括固體顆粒、垃圾、爐渣、污泥、廢棄的製品、破損器皿、殘次品、動物屍體、變質食品、人畜糞便等。有些國家把廢酸、廢鹼、廢油、廢有機溶劑等高濃度的液體也歸為固體廢棄物。
2、危害
固體廢棄物產生源分散、產量大、組成復雜、形態與性質多變、可能含有毒性、燃燒性、爆炸性、放射性、腐蝕性、反應性、傳染性與致病性的有害廢棄物或污染物、甚至含有污染物富集的生物。
有些固體廢棄物難降解或難處理、排放(固體廢棄物數量與質量)具有不確定性與隱蔽性,這些因素導致固體廢棄物在其產生、排放和處理過程中對資源、生態環境、人民身心健康造成危害,甚至阻礙社會經濟的持續發展。
二、危險廢物
1、含義:
危險廢物是指列入國家危險廢物名錄或者根據國家規定的危險廢物鑒別標准和鑒別方法認定的具有危險特性的固體廢物。
2、危害:
(1)破壞生態環境。隨意排放、貯存的危廢在雨水地下水的長期滲透、擴散作用下,會污染水體和土壤,降低地區的環境功能等級。
(2)影響人類健康。危險廢物通過攝入、吸入、皮膚吸收、眼接觸而引起毒害,或引起燃燒、爆炸等危險性事件; 長期危害包括重復接觸導致的長期中毒、致癌、致畸、致變等。
(3)制約可持續發展。危險廢物不處理或不規范處理處置所帶來的大氣、水源、土壤等的污染也將會成為制約經濟活動的瓶頸。
(3)如何區分固體廢物高濃度廢水擴展閱讀
對於固體廢棄物的處理方法如下:
1、一般防治固體廢物污染方法首先是要控制其產生量,例如,逐步改革城市燃料結構(包括民用工業)控制工廠原料的消耗,定額提高產品的使用壽命,提高廢品的回收率等;
2、開展綜合利用,把固體廢物作為資源和能源對待,實在不能利用的則經壓縮和無毒處理後成為終態固體廢物,然後再填埋和沉海,主要採用的方法包括壓實、破碎、分選、固化、焚燒、生物處理等。
對於危險廢物的處理方法如下:
1、物理處理:物理處理是通過濃縮或相變化改變固體廢物的結構使之成為便於運輸、貯存、利用或處置的形態,包括壓實、破碎、分選、增稠、吸附、萃取等方法。
2、化學處理:化學處理是採用化學方法破壞固體廢物中的有害成分,從而達到無害化,或將其轉變成為適於進一步處理、處置的形態。其目的在於改變處理物質的化學性質,從而減少它的危害性。這是危險廢物最終處置前常用的預處理措施,其處理設備為常規的化工設備。
3、生物處理:生物處理是利用微生物分解固體廢物中可降解的有機物,從而達到無害化或綜合利用。生物處理方法包括好氧處理、厭氧處理和兼性厭氧處理。與化學處理方法相比,生物處理在經濟上一般比較便宜應用普遍但處理過程所需時間長,處理效率不夠穩定。
Ⅳ 《中華人民共和國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中如何區別固體廢物、廢水和廢氣
1、《中華人民共和國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的固體廢物的概念,在該法規定:所謂固體廢物是指在生產建設、日常生活和其他活動中產生的污染環境的固態、半固態廢棄物質。
2、如何區分固體廢物、廢水和廢氣:
(1)最有效的區分方法的看廢棄物質(廢水、廢氣、廢渣)的形態:固體廢物的形態是固態、半固態廢棄物質;而廢氣是氣態、廢水是液態;
(2)固態廢物的存在,具有相對固定性;而廢水、廢氣具有流動性、擴散性;
(3)固態廢物的比重大於2kg/m3,;而廢水的 比重略大於1kg/m3、廢氣的 比重則更低;
3、固體廢物是相對於有用的固體物質而言的,它只是相對於某一個方面或某一個過程沒有使用價值,但有可能是另一個過程或方面的原料,因此,這樣的廢物可以成為「放錯地方的原料」而不是廢物。這就是廢物資源化的問題。
4、固體廢物在該法定義中給出來源,由此可以對固體廢物 進行分類:工業固體廢物、礦業固體廢物、城市垃圾、農業固體廢物和放射性固體廢物。
5、固體廢物本身是污染物,所以存在固體廢物污染。它主要是指進入大氣水體的固體廢物,就會造成大氣污染、水體污染。所以將固體廢物資源化、無害化的處理,就是防止固體廢物造成大氣污染、水體污染的最好途徑。
Ⅳ 固體廢物的來源有哪些如何進行分類
一、來源
固體廢物主要來源於人類的生產、消費和環境污染治理過程。人們在開發資源、製造產品的過程中必然產生廢物;任何產品經過使用和消耗後,最終也都將變成廢物。
(1)生產過程。現代社會建立在生產系統的基礎之上,基本的生產過程包括原料的獲取、工農業生產,在此過程中會產生固體廢物,如尾礦、廢石、冶煉渣、秸稈、畜禽糞便等。
(2)消費過程。消費過程同樣也產生固體廢物,如剩飯、剩菜、果皮類廢物;廢包裝、舊報紙和雜志等。超過使用期後被廢棄的衣報、鞋帽等;家用電器、照明燈具、交通工具以及建築物等報廢後也成為固體廢物。
(3)環境污染治理過程。在廢水、廢氣、廢渣的治理與再利用過程中同樣也產生固體廢物,如染水處理產生的污泥,電廠煙氣脫硫產生的脫硫渣,垃圾焚燒產生的灰渣等。
二、分類
固體廢物的分類方法有多種,按其組成可分為有機機廢物和無機廢物;按其形態可分為固態廢物、半固態廢物和液態(氣態)廢物;按其污染特性可分為危險廢物和一般廢物等;按其來源可分為礦業的、工業的、城市生活的、農業的和放射性的。
此外,固體廢物還可分為有毒和無毒的兩大類。有毒有害固體廢物是指具有毒性、易燃性、腐蝕性、反應性、放射性和傳染性的固體、半固體廢物。
(5)如何區分固體廢物高濃度廢水擴展閱讀
固體廢物的主要特徵
(1)雙重性。固體廢物具有污染環境和再生利用的雙重特性,具有鮮明的時間和空間特徵,是在一定時間和地點被丟棄的物質,可以說是放錯地方的資源。例如,粉煤灰是發電廠產生的廢棄物,但可用來制磚,對建築業來說,它又是一種有用的原材料。
(2)復雜多樣性。固體廢物種類繁多、成份也非常復雜。例如,一部廢手機,就含有塑料、金屬、玻璃等多種成份;廢舊電視機含有玻璃、塑料、金屬、熒光粉等。
(3)危害的潛在性和長期性。固體廢物的污染物遷移轉移緩慢,所產生的環境污染常常不易被察覺,容易發生人身傷害等災害性事件,環境污染後恢復時間長。例如,美國臘芙運河污染治理前後花費了21年。
Ⅵ 固體廢物的分類有哪些
咨詢TA
固體廢棄物的分類有: 1、按其危險狀況可分為有害廢物和一般廢物; 2、按其形狀可分為固體的塊狀廢物、粒狀廢物、粉狀廢物和泥狀的污泥; 3、按其化學性質可分為有機廢物和無機廢物; 4、按其管理可分為:工業固體廢物、城市固體廢物(城市垃圾)和危險固體廢物(有害固體廢物)三大類。 5、按其來源(歐美等國)可分為工業固體廢物、礦業固體廢物、城市固體廢物(城市垃圾)、農業固體廢物和放射性固體廢物等五類。 法律依據:《環境保護法》第三十四條 國務院和沿海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對海洋環境的保護。向海洋排放污染物、傾倒廢棄物,進行海岸工程和海洋工程建設,應當符合法律法規規定和有關標准,防止和減少對海洋環境的污染損害。
Ⅶ 危廢與一般固廢檢測標准有哪些哪個單位可以做危廢固廢鑒別
危險廢物≠一般固體廢棄物
根據《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規定,危險廢物是指列入《名錄》或國家規定的危險廢物鑒別標准和鑒別方法認定的具有危險特性的固體廢物;而一般固體廢棄物是指喪失原有利用價值或被人們拋棄的,但不具備危險特性的物品。
危廢與一般固廢的處理方式也大不相同,其檢測標准可參考以下幾點:
《危險廢物鑒別標准-通則》(GB5085-2007)
《固體廢物鑒別標准-通則》(GB34330-2017)
《固體廢物鑒別導則》(試行)
《危險廢物鑒別標准通則》(GB5085.7-2007)
《危險廢物鑒別標准易燃性鑒別》(GB5085.4-2007)
《危險廢物鑒別標准反應性鑒別》(GB5085.5-2007)
《危險廢物鑒別標准腐蝕性鑒別》(GB5085.1-2007)
《危險廢物鑒別標准急性毒性鑒別》(GB5085.2-2007)
《危險廢物鑒別標准浸出毒性初篩》(GB5085.3-2007)
《危險廢物鑒別標准毒性物質含量鑒別》(GB5085.6-2007)
《危險廢物鑒別技術規范》(HJ/T298-2007)
《工業固體廢物采樣制樣技術規范》(HJ/T20-1998)
另外,做危廢鑒別,固廢鑒定需要找有CMA、CNAS資質的第三方檢測機構進行
Ⅷ 固體廢物的分類有哪些
1、工業固體廢物
工業固體廢物是在工業生產和加工過程中產生的,排入環境的各種廢渣、污泥、粉塵等。工業固體廢物如果沒有嚴格按環保標准要求安全處理處置,對土地資源、水資源會造成嚴重的污染。
2、危險固體廢物
危險固體廢物特指有害廢物,具有易燃性、腐蝕性、反應性、傳染性、毒性、放射性等特性,產生於各種有危險廢物產物的生產企業。
3、醫療廢物
醫療廢物,是指醫療衛生機構在醫療、預防、保健以及其他相關活動中產生的具有直接或者間接感染性、毒性以及其他危害性的廢物。
4、城市生活垃圾
城市生活垃圾指在城市日常生活中或者為城市日常生活提供服務的活動中產生的固體廢物。包括:有機類,如瓜果皮、剩菜剩飯;無機類,如廢紙、飲料罐、廢金屬等;有害類,如廢電池、熒光燈管、過期葯品等。
(8)如何區分固體廢物高濃度廢水擴展閱讀:
固體廢物危害
固體廢物是環境的污染源,除了直接污染外,還經常以水、大氣和土壤為媒介污染環境。
浪費資源
固體廢物不像廢氣、廢水那樣到處遷移和擴散,必須佔有大量的土地。城市固體廢物侵佔土地的現象日趨嚴重,我國堆積的工業固體廢物有60億噸,生活垃圾有5億噸,預計每年有1000萬噸固體廢物無法處理而堆積在城郊或公路兩旁,幾萬公頃的土地被它們侵吞。
嚴重污染
土壤是植物賴以生存的基礎。長期使用帶有碎磚瓦礫的「垃圾肥」,土壤就嚴重「渣化」;未經處理的有害廢物在土壤中風化、淋溶後,就滲入土壤,殺死土壤微生物,破壞土壤的腐蝕分解能力。
導致土壤質量下降;帶有病菌、寄生蟲卵的糞便施入農田,一些根莖類蔬菜、瓜果就把土壤中的病菌、寄生蟲卵吸進或帶入體內,人們食用後就會患病。
水污染
許多國家把大量的固體廢物直接向江河湖海傾倒,不僅減少了水域面積,淤塞航道,而且污染水體,使水質下降。固體廢物對水體的污染,有直接污染地表水,也有的下滲後污染了地下水。
Ⅸ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的界定,如何區分固體廢物、廢水和廢氣
1、最有效的區分方法的看廢棄物質(廢水、廢氣、廢渣)的形態:固體廢物的形態是固態、半固態廢棄物質;而廢氣是氣態、廢水是液態。
2、固態廢物的存在,具有相對固定性;而廢水、廢氣具有流動性、擴散性。
3、固態廢物的比重大於2kg/m3,;而廢水的 比重略大於1kg/m3、廢氣的 比重則更低。
(9)如何區分固體廢物高濃度廢水擴展閱讀:
一、廢物分類
1、工業廢物
是指在工業交通等生產活動中產生的固體廢物,其對人體健康或環境危害性較小,如鋼渣、鍋爐渣、粉煤灰、煤矸石、工業粉塵等。
2、生活垃圾
是指在城市日常生活中或者為城市日常生活提供服務的活動中產生的固體廢物以及法律法規規定視為城市生活垃圾的固體廢物。通過調查研究、城建統計等方式可以得到城市生活垃圾的各種信息。
3、危險廢物
是指列入國家危險廢物名錄或者根據國家規定的危險廢物鑒別標准和鑒別方法認定的具有危險特性的廢物,即指具有毒性、腐蝕性、反應性、易燃性、浸出毒性等特性之一。
由於其數量、濃度、物理化學性質或易傳播性引起死亡率增加。無法治癒的疾病發病率增高或者對人體健康或環境造成危害的固體、半固體、液體廢物等。
二、廢物國內管理
1、《中華人民共和國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2003年,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開展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執法檢查工作,並啟動了該法的修訂工作。
2、《醫療廢物管理條例》。2003年6月16日,國務院頒布《醫療廢物管理條例》。
3、《醫療廢物分類目錄》。為配合《醫療廢物管理條例》實施,國家環保總局與衛生部聯合發布。
4、國家環境保護總局制定並發布了《醫療廢物集中處置技術規范》、《醫療廢物專用包裝物、容器標准和警示標識規定》、《醫療廢物轉運車技術要求》、《醫療廢物焚燒爐技術要求》等標准和規范。
5、《全國危險廢物和醫療廢物處置設施建設規劃》。2003年,國家發改委和國家環保總局制訂,經國務院批准後印發各地實施。《規劃》要求用3年時間建設綜合性危險廢物集中處置設施31座,醫療廢物集中處置設施300座,基本實現全國危險廢物、醫療廢物和放射性廢物的安全處置。規劃總投資150億元。
6、《關於實行危險廢物處置收費制度,促進危險廢物處置產業化通知》經國務院同意,2003年11月18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員會、國家環保總局、衛生部、財政部、建設部聯合發布。
Ⅹ 危險廢物鑒定
你好,參照《危險廢物鑒別標准通則》中危險廢物的定義,我們首先判斷該情況並非固體廢物,可將其定性為廢水。
但如果將一瓶廢酸倒如固體廢物中,我們可以根據GB 5085.1-2007《危險廢物鑒別標准 腐蝕性鑒別》進行鑒別。如符合下列條件之一的固體廢物,屬於危險廢物:
1、 按照GB/T15555.12-1995制備的浸出液,pH值≥12.5,或者≤2.0;
2、在55℃條件下,對GB/T 699中規定的20號鋼材的腐蝕速率≥6.35mm/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