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起訴噪音擾民花多少錢
法律分析:起訴噪音擾民花多少錢地區不同,收費是不一樣的。晚上10點到早上6點之間可以算是擾民的,你是可以報警處理的,然後警察會檢測是不是真的存在擾民的情況,如果存在的話,是會讓他們改正的。
法律依據:《訴訟費用交納辦法》第十三條 案件受理費分別按照下列標准交納:
(一)財產案件根據訴訟請求的金額或者價額,按照下列比例分段累計交納:
1.不超過1萬元的,每件交納50元;
2.超過1萬元至10萬元的部分,按照2.5%交納;
3.超過10萬元至20萬元的部分,按照2%交納;
4.超過20萬元至50萬元的部分,按照1.5%交納;
5.超過50萬元至100萬元的部分,按照1%交納;
6.超過100萬元至200萬元的部分,按照0.9%交納;
7.超過200萬元至500萬元的部分,按照0.8%交納;
8.超過500萬元至1000萬元的部分,按照0.7%交納;
9.超過1000萬元至2000萬元的部分,按照0.6%交納;
10.超過2000萬元的部分,按照0.5%交納
(二)非財產案件按照下列標准交納:
1.離婚案件每件交納50元至300元。涉及財產分割,財產總額不超過20萬元的,不另行交納;超過20萬元的部分,按照0.5%交納。
2.侵害姓名權、名稱權、肖像權、名譽權、榮譽權以及其他人格權的案件,每件交納10元至500元。涉及損害賠償,賠償金額不超過5萬元的,不另行交納;超過5萬元至10萬元的部分,按照1%交納;超過10萬元的部分,按照0.5%交納。
3.其他非財產案件每件交納50元至100元。
(三)知識產權民事案件,沒有爭議金額或者價額的,每件交納500元至1000元;有爭議金額或者價額的,按照財產案件的標准交納。
(四)勞動爭議案件每件交納10元。
(五)行政案件按照下列標准交納:
1.商標、專利、海事行政案件每件交納100元;
2.其他行政案件每件交納50元。
(六)當事人提出案件管轄權異議,異議不成立的,每件交納50元至100元。
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可以結合本地實際情況在本條第(二)項、第(三)項、第(六)項規定的幅度內制定具體交納標准。
『貳』 餐館風機我家樓下噪音擾民打官司得多少錢
不用打官司,派出所管。
『叄』 噪音擾民打官司費用
你的這種情況就屬於噪音侵權糾紛。
按照《物權法》規定,相鄰各方不得製造噪音妨礙鄰居的生活。對因相鄰一方製造噪音影響另一方生活而引起的糾紛,被侵害方有權要求停止侵害。侵害方應及時處理、消除妨礙。在日常生活中,相鄰一方因需要,不得不發出一定的噪音,另一方應給予諒解。但行為人應該積極採取措施,避免噪音過大。
遇到相鄰權受到侵犯時,首先應該向物業公司或業主委員會反映,請求調解,無法調解的,可向法院起訴要求排除妨礙並賠償損失。向法院提起訴訟,要提供證據,由相關部門對樓下傳出的噪音做出鑒定,證實噪音確實已經影響到他人的生活。你就可採取上述方法解決問題。
『肆』 在杭州請一個律師打官司需要多少錢,問題是這樣的,我今年31歲,在一家單位工作七年,因為廠里噪音超標
估計得3萬左右
『伍』 建築噪音擾民怎麼補償
建築噪音擾民基本都是投訴之後讓施工單位整改,要求補償的話就比較復雜了,應該是要打官司的。
河南遠航隔音集團為你解答,做隔音,找遠航隔音集團!
『陸』 噪音擾民補償多少錢
法律分析:具體的賠償標准,法律暫無明確的規定,具體根據當事人的損失,雙方協商來進行。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雜訊污染防治法》第六十一條 受到環境雜訊污染危害的單位和個人,有權要求加害人排除危害;造成損失的,依法賠償損失。
賠償責任和賠償金額的糾紛,可以根據當事人的請求,由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或者其他環境雜訊污染防治工作的監督管理部門、機構調解處理;調解不成的,當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訴。當事人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訴。
具體的賠償標准,法律暫無明確的規定,具體根據當事人的損失,雙方協商來進行。
『柒』 噪音擾民律師打官司
法律分析:1、首先需要確認被告是誰。2、其次你要寫民事訴訟狀,說明事實與理由,以及你要對方賠償損失的依據。3、准備就緒後,就向法院立案庭提交訴訟狀和證據。4、到了開庭時間,應准時到庭。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 第五十八條 違反關於社會生活雜訊污染防治的法律規定,製造雜訊干擾他人正常生活的,處警告;警告後不改正的,處200元以上500元以下罰款。
『捌』 噪音污染的官司應該怎麼打啊勝訴的可能性大嗎
需要出具雜訊檢測報告,該報告可以委託當地環保局檢測站出具,但需要支付相應的監測費用,樓上說50元是不可能的……費用標准不一樣,大都是幾百元,至於雜訊標準是採用的《聲環境質量標准》,白天雜訊60分貝一下,夜間50分貝以下為達標,希望能對你有所幫助
『玖』 噪音擾民起訴,可以根據家中有多少人來索要賠償金額嗎
肯定沒有根據家裡有多少人來索要賠償金額的說法。
但是凡是因住在屋裡而受到干擾的人都是權利人。
法律依據是《物權法》
第九十條 不動產權利人不得違反國家規定棄置固體廢物,排放大氣污染物、水污染物、雜訊、光、電磁波輻射等有害物質。
第九十二條 不動產權利人因用水、排水、通行、鋪設管線等利用相鄰不動產的,應當盡量避免對相鄰的不動產權利人造成損害;造成損害的,應當給予賠償。
問題關鍵在於,噪音的大小、持續時間長度是不是已經達到了擾民的程度。還有就是是否因此而受到損失。
若不能證明以上兩點,很難成功。當讓不能要到賠償,起碼也可以要求停止侵害。
可以聯合本樓棟的或小區的集體訴訟。
『拾』 樓上噪音溝通沒用,法院上訴。如果贏了法院會怎麼判還有會不會投入太大,得不償失
「溝通沒用」是指私底下溝通還是物業溝通,還是通過生態環境主管部門、環境雜訊污染防治工作部門溝通?
另外,「法院上訴」不是嚴謹的用法,應該是「起訴至法院」,上訴是相對於一審而言的。
根據訴訟請求,法院予以回復,因此不是「贏了法院怎麼判」,而是「我的訴訟請求能否得到支持」。
費用不高,不會得不償失。
法律分析
不同區域的雜訊標准值不同,在居住區,一般需要控制在白天60分貝,晚上50分貝以下,根據生活經驗,大聲說話的聲音在60分貝左右,如果樓上的聲音蓋過了人說話的聲音,一般就構成雜訊污染。從提問來看,樓上如果因此干擾了他人正常生活、工作和學習,構成環境噪音污染,當然是違法的,提問者可以要求行政人員履行職責,對其進行行政處罰,當然,可以在生態環境主管部門或者其他環境雜訊污染防治工作的監督管理部門、機構處進行調解,和平處理,調解不成的再起訴。
請求行政部門監督職責一般不會造成費用支出,並且請求停止雜訊妨害的,因為標的額不大,案情比較簡單,通常適用簡易程序,案件受理費為25元,且相關的費用由敗訴方承擔,因此不會造成太大的投入。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雜訊污染防治法》第四十六條 使用家用電器、樂器或者進行其他家庭室內娛樂活動時,應當控制音量或者採取其他有效措施,避免對周圍居民造成環境雜訊污染。
《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雜訊污染防治法》第四十七條 在已竣工交付使用的住宅樓進行室內裝修活動,應當限製作業時間,並採取其他有效措施,以減輕、避免對周圍居民造成環境雜訊污染。
《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雜訊污染防治法》第六十一條 受到環境雜訊污染危害的單位和個人,有權要求加害人排除危害;造成損失的,依法賠償損失。
賠償責任和賠償金額的糾紛,可以根據當事人的請求,由生態環境主管部門或者其他環境雜訊污染防治工作的監督管理部門、機構調解處理;調解不成的,當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訴。當事人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