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提高廢水的可生化性有哪些途徑
加水解酸化池,或加物化進行預處理,如果水量小電解法也可以,或微電解法,加碳源,控制CN比.
『貳』 若廢水可生化性不好改怎麼辦
可生化性不好有幾種可能
1. 大分子量的COD偏多, 生化處理不容易降解
2. 有機物含量偏少, 這種廢水最好和市政污水混合後再一起處理
3. 廢水的溫度過高或過低
『叄』 廢水可生化性怎麼提高
廢水可生化性可以通過投加碳源,如葡萄糖、麵粉、甲醇等,也可以結合污水站周邊情況,加一些可生化性較強的有機廢水,如垃圾滲濾液等。
『肆』 提高污水可生化性的途徑有哪些
東莞廢水處理設備萬川環保告訴你們:可生化性是指廢水制中污染物被微生物降解的難易程度。廢水的可生化性取決於廢水的水質,即廢水所含污染物的性質。若污水的營養比例適宜,污染物易被生物百降解,有毒物質含量低,則廢水的可生化性強。適於微生物生長的廢水可生化度性強,不適於微生物生長的廢水可生化性差。
用BOD/COD的比值來判斷
BOD/COD大於0.3時,一般認為抄該廢水具有可生化性。
方法:
1.BOD5/CODcr比值法。這是目前比較廣泛採用而且算是最簡單的一種方法了吧。不過這種方法會導致一些誤差,BOD容易因為環境因素而測量數值低,COD容易因為Cr的強氧化性使有機懸浮物成為COD值,因此通常比較低。結果粗糙,百相對簡易可行。
2.瓦勃呼吸儀測定法。用瓦呼儀就可以了。利用瓦勃氏呼吸儀(簡稱瓦呼儀)測定廢水的生化呼吸線是一種較有效的方法之一,結果相對精確點。
3.微生物呼吸速率法。度通過繪制微生物呼吸耗氧過程線,可問以測定污水中有毒物質對污水微生物分解性的抑制,進行污水可生化性分析。
4.脫氫酶活性法。因為測定微生物的脫氫酶活性可以表徵微生物收到外界毒性物質影響的情況,判斷微生物是否已經被馴化或死亡,從而達到評價廢水可生化性的目的。
5.亞甲基藍毒性測定法。亞甲基藍作指示劑答,通過褪色時間測定,判斷可生化性。
『伍』 可生化性不好,污水該用什麼方法處理
可以加一些營養質,如麥麩、麵粉,在用生化工藝處理
『陸』 污水處理厭氧後生化性不好怎麼辦
啊哦,是垃圾滲濾液哦。。業界難題,呵呵。
首先,你用的是UASB法,反應機理來看,反應完全的話是有機物轉化為甲烷,氫氣,CO2等,可生化部分的COD優先被微生物利用了,出水B/c=0.29已經不錯了,說明還是有部分難降解的物質被分解成小分子。
其次,接觸氧化池的負荷計算,容積負荷的選取是不是市政水的選項,我沒查手冊,不知道。
最後,垃圾滲濾液確實含有很多難降解的物質,通常工藝UASB--AO--MBR--超濾--反滲透。。。
依我做了多年垃圾滲濾液的經驗來說,氨氮問題不大,中轉站的滲濾液屬於初期的滲濾液,相對來說,高COD,低氨氮。國內很多工程MBR出水基本在700--1200的COD,很難繼續降解,因為其中含有腐殖酸等無法降解的物質。另外,我們還做過相關實驗,各種傳統的提高生化性的方法均無效。。。我們反滲透的濃縮液加雙氧水,可以提高有限的生化性,微乎其微。。。
垃圾滲濾液的處理,相當復雜。。2010年出來了相關的指導規范。
最後,我第一次看到用接觸氧化法處理垃圾滲濾液的。。。如果沒記錯的指導規范上也沒有用到。。。。有兩年沒接觸垃圾滲濾液啦,暫時就說這么多吧。但願對你有幫助。
PS:為啥要稀釋10倍處理呢- - 3W多COD直接上厭氧可以的。。
『柒』 污水處理中的厭氧池可以提高污水的可生化性嗎具體原理呢看到一個工業污水COD=40000,BOD=350.
是的, 污水處理中的厭氧池可以提高污水的可生化性.
其原理主要是在厭氧版池中通過厭氧菌將污水權中的有機污染物(主要是大分子量的有機污染物)降解成小分子量的有機污染物, 同時將一部分有機污染物降解生成甲烷,H2S等氣體從而降低污水處理中好氧曝氣池的負荷.
『捌』 請問用什麼方法可提高廢水處理的生化性回答滿意再加分
一般提到提高可生化性就是用水解酸化工藝,
通過水解-酸化-乙酸化-甲烷化幾個回過答程或是其中頭兩個過程把水中大分子物質如脂類等變為小分子,把水中難降解有機物變為易降解有機物。
關於氣浮池提高可生化性的說法本人才疏學淺從來沒有聽說過...
希望樓主或者高人指點。
『玖』 生化性低的污水,如何提高可生化性
一般考慮廢水的B/C,如果在0.3以上,可認為可生物處理,如果低於0.2,基本可不用考慮生化處理,在0.2~0.3之間嘗試如何提高B/C吧——水解酸化,高級氧化等 廢水的可生化性(Biodegradability),也稱廢水的生物可降解性
『拾』 怎麼提高污水廠的可生化性
氨氮不達標,說明好氧部分沒有開好,氨氮的去除主要是通過氧化成硝態版氮的。你的C/N比是什麼樣子的,進水時什麼水質(工業污水和生活污水的比權例問題),水解酸化的是目的是將不易被微生物吸收的轉化成小分子碳源。我建議:先從進水水質查起,比較再做決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