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用某一經緯儀測量水平角,一測回觀測中誤差為±15〃欲使測角精度達到±5〃,需要測 個測回。
根據誤差傳播定律,15除以根號n等於5,可求出n為9,9個測回
2. 山大題求解3. 用6"經緯儀觀測某角4測回,已知觀測值中誤差為 ,求其算術平均值中誤差。
第三題
6秒錶示一測回測角中誤差,所以平均值中誤差為6/根號4 ,等於版3秒
第四題你說的不權夠明確
第五題
H=(2488-2046)*cos(3°15′)² (H表示平距,斜距的話不需平方)
h=48.76+1.45+(2488-2046)*cos(3°15′)*sin(3°15′)-2.267
不過第五題我感覺你說的有問題,如果你說的是讀取的水準尺,水準儀,怎麼會有豎角呢?
如果用的是三角高程測量,就不應該有上中下絲啊,因為三角高程測量用的是棱鏡。
難道你用的是經緯儀么?似乎沒有這種測量方法吧?
3. 用經緯儀觀測某水平角4個測回
根據誤差傳播定律 n個9的平方相加 再開方 再除以n 即為最後的觀測誤差 所以 n大於3 至少需觀測4個測回
魚在水裡生活的八大要素
魚的形態特徵
1.身體分部:請學生觀察水槽中的鯽魚,找出身體各部分的界限。然後告訴學生正確的身體分部。
2.魚的體形:魚的體形象什麼?學生仔細觀察,並提問這樣的體形對水生生活有何意義呢?引導學生聯系船隻、艦艇的造型特點進行思考並得出魚的體形呈梭形,有利於減小游泳時的阻力。
3.魚的體色:請兩位同學配合觀察魚的背面和腹面,發現了什麼?背深腹淺。這樣的體色與水生生活有何關系?通過分析得出背深腹淺的體色有利於保護自己,不易被敵害發現。體現了生物適應環境的特性。
4.魚的體表:引導學生用手觸摸魚的體表,較粘滑。因為魚體表覆蓋鱗片,上有粘液。鱗片和粘液對魚的身體有保護作用,粘液可減小游泳時的阻力。
5.魚的側線:魚如何感覺外界的各種變化呢?請同學們仔細觀察魚的兩側,發現了什麼?原來有兩條線(學生會顯得非常驚奇,因為平時不會去注意)。如果用放大鏡仔細看,還會發現它們由鱗片上的小孔組成。這兩條線是魚的側線,它們與神經相連, 有測定方向和感知水流的作用
4. 用DJ3型光學經緯儀測量某水平角4個測回,各測回的觀測值分別為248°32′18″,248°31′54″,248°31′42
四個角度源的平均值,即它的期望E(x)=248°32′00″。
所以方差D(△)=(1/n) * Σ[xi-E(x)]²=1/4 * (18²+6²+18²+6²)=180
中誤差a=根號D=3*根號5.
算術平均值θ=Σ(|△i|/n)=8
算術平均值中誤差b=θ*根號(π/2)≈10
5. 已知經緯儀一測回的測角中誤差,怎麼求五個測回平均值的中誤差
中誤差計算公式:m(算)=m(中)/根號n。
誤差預計中的各項中誤差,原則上採用本礦積累和分析的實際數據。現根據我礦××采區的同類測量導線的角度閉合差,求取井下測角中誤差mβ,並進行相關誤差分析,以提出適合於本礦(區)的井下測角中誤差,為今後如何提高井下經緯儀導線測量精度做好一定的准備工作。
選取的閉合導線數原則上為8~10個,並為同精度,施測的條件大致相同。××采區經緯儀導線採用蔡司010B經緯儀配合50 m大鋼尺測邊。以測回法進行角度測量,導線精度利用為15秒級。因各導線的所有角度是等精度觀測,其閉合差fβ是內角和的真誤差。
全站儀測角中誤差及控制方法
全站儀測角包含測量水平角,水平角的中誤差包含操作中誤差和儀器本身中誤差值與外界對測量的影響。施工中需要保證測量的精度,必須按照相應的規范及設計技術文件規定的測角和測距精度要求,選用測量所用的儀器。
全站儀極坐標法放樣點點位中誤差MP由測距邊邊長S(m)、測距中誤差ms(m)、水平角中誤差mβ(″)和常數ρ=206265″共同構成。而水平角中誤差mβ(″)包含了儀器照準誤差、整平對中誤差、目標偏心誤差、儀器本身的測角精度以及外界的影響等。
6. 用經緯儀觀測水平角,每測回的觀測中誤差為±6″,今要求測角精度達到±3″,需要觀測幾個測回
如果一次的標准差為a,n次的實驗標准差就是a/根號n。所以答案是4次。
7. 經緯儀測量中,水平角觀測,一測回角差怎麼算什麼是一測回角差
測回法,上半測回角值與下半測回角值相差多少秒,稱為一個測回角度相差。這個作用就是檢查讀書誤差大小的,誤差大於規定,那麼你觀測的數據就沒有用了。
8. 用經緯儀觀測水平角,一測回的中誤差m=±5″,若使測角精度達到m=±5″,需觀測幾個測回
一測回方向觀測中誤差9″,那麼一測回測角中誤差為5*根號2=12.728″,根據算術平均值的中誤差公式:回mx=m/√n得:12.728/√n=5″,n=(12.728/5)*(12.728/5)=6.48,故需答要7個測回.
9. 所示,在O點安置經緯儀對A、B兩方向採用測回法進行水平角觀測,一測回的觀測數據均注於圖中,請將觀測
盤左半測回角值是71°06′06 ″;盤右半測回角值是71°05′54″ 。全測回平均角值是71°06′00 ″。
10. 設某經緯儀一測回方向觀測中誤差為±9″,欲使其一測回測角精度達到±5″,需要測多少個測回。
一測回測角中誤抄差(精度)=半測襲回方向值中誤差,一測回方向值中誤差(你的觀測中誤差)的平方=測角中誤差的平方÷2,所以首先,你的2個誤差順序應該反過來。其次,測回次數跟一測回方向值中誤差無關,各測回方向值中誤差(該角精度)的平方=n一測回方向值中誤差的平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