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醫療污水處理池中淤泥如何處理
用壓濾機壓干,外運或填埋。
B. 醫療污水處理工藝有哪些
我國的污水處理發起步晚、發展快,污水處理採用的工藝主要是生化處理,常見工藝有接觸氧化法、AB法、A/O法、氧化溝、SBR、曝氣生物濾池、導流曝氣生物濾池等。
導流曝氣生物濾池是我國自主知識產權的污水處理新工藝,根據後續處理工藝的不同,它又分為:水解-導流曝氣生物濾池、厭氧-導流曝氣生物濾池、氣浮-導流曝氣生物濾池、快沉-導流曝氣生物濾池、超超聲波-導流曝氣生物濾池、微波-導流曝氣生物濾池、臭氧-導流曝氣生物濾池等。
導流曝氣生物濾池在舊污水處理工程升級改造、脫氮除磷、中水回用方面與其它工藝結合,發展出AB法-導流曝氣生物濾池;A/O法-導流曝氣生物濾池;A2/O法-導流曝氣生物濾池;氧化溝-導流曝氣生物濾池;SBR-導流曝氣生物濾池;生物接觸氧化-導流曝氣生物濾池等多種深度處理工藝。
導流曝氣生物濾池充分借鑒了曝氣生物濾池法、接觸氧化法、生物膜法、間隙曝氣法、人工快濾法、沉降分離法、硝化返硝化法、給水快濾法等八者設計手法,並結合二級或三級污水處理工藝而研製出來的污水處理新工藝、新技術。2005年獲得國家專利。
導流曝氣生物濾池在我國的北京、山東、河北、貴州、山西、四川、內蒙古、黑龍江、江蘇、吉林、河南、湖北、天津、新疆等地已有工程實例,案例涉及生活、醫院、化工、屠宰、食品、亞麻、酒精、制葯、榨菜等領域的污水處理。大量的應用證明:出水水質CODcr一般在20mg/L以下,最低5.95mg/L;BOD5一般在10mg/L以下,最低3.50mg/L;SS一般在20mg/L以下,最低6.55mg/L。
導流曝氣生物濾池使污水在同一個處理池內,完成兩次曝氣,兩次沉澱、兩次過濾,解決其它污水處理需要四個池子才能完成的工藝流程,特別是在連續進水條件下,實現間隙曝氣,活性污泥迴流,整個運行沒有閑置,其優點較處理其它方法較為突出,處理效果尤為顯著。2009年被列為「創新項目」;同年12月又被列為「國家鼓勵發展的環境保護技術」;2010年被列為「國家重點新產品」;12年又被列為十二五期間,國家加大投入在城鎮、村鎮、農村、工業、養殖、以及城市污水處理廠的升級改造、脫氮除磷、中水回用等領域中推薦使用、鼓勵發展的環境保護技術。主要用於以下領域:
⑴、小區生活污水、小城鎮生活污水、城鎮污水的處理及回用等
①、城鎮、村鎮、農村、住宅小區及開發區生活污水;
②、賓館、飯店、療養院、醫院、學校、商場及辦公樓生活污水;
③、車站、空港、碼頭等污水。
⑵、工業廢水的處理及回用
①、亞麻廢水處理;
②、牛奶場和養殖場廢水處理;
③、澱粉廢水處理;
④、煙廠生產生活污水處理
⑤、化工廠高氨氮廢水處理;
⑥、酒精廢水處理;
⑦、食品廢水處理 ;
⑧、屠宰廢水處理;
⑨、醫葯廢水處理。
⑶、污水處理廠升級改造及有特殊要求的污水處理
①、城鎮污水處理廠升級改造及中水回用工程
②、有脫氮除磷要求的廢水處理
③、要求深度處理的廢水,不增加三級處理設施,出水可達到回用水標准。
C. 醫療污水處理方式有哪些
醫療污水處理有機物氨氮含量高,採用缺氧好氧A/O生物接觸氧化工藝處理,即生化池需分為A級池和O級池兩部分。
D. 醫療污水處理的余氯含量多少算是達到環保指標有沒有什麼簡單的方法(如比色卡)就能測出來的
根據《醫療機構水污染物排放標准》總氯排放限值值為0.5mg/L(日均)。
由原國家環境保護局批准、原國家環境保護局和國家技術監督局聯合發布的《污水綜合排放標准》(GB8978-1996)中,已經對醫院、獸醫院及其他醫療機構的污水排放要求做出規定。
自該標准生效之日起,代替包括《醫療機構污水排放標准(試行)》(GBJ48-1983)在內的18項國家污染物排放標准。因此,自1998年1月1日起,《醫療機構污水排放標准(試行)》GBJ48-1983已經作廢。
(1)水質樣品的採集、運輸、保存嚴格按照《地表水和污水監測技術規范》(HJ/T 91-2002)、《水質 采樣技術方案設計技術指導》(HJ 495-2009)、《水質 采樣技術導則》(HJ494-2009)和《水質采樣 樣品的保存和管理技術規定》(HJ 493-2009)的技術要求進行。分析方法為認證有效方法。
(2)所有監測人員持證上崗,嚴格按照質量管理體系文件中的規定開展工作。
(3)所用監測儀器通過計量部門檢定並在檢定有效期內。
(4)各類記錄及分析測試結果,按相關技術規范要求進行數據處理和填報,並進行三級審核。
E. 醫療污水處理採用什麼設備處理
醫療廢水處理工藝還可以說,至於設備就不太好說了,一般是根據工藝和水質水量選擇設備型號
醫療廢水主要採用的三種工藝有:加強處理效果的一級處理、二級處理和簡易生化處理。
工藝選擇原則為:醫療廢水處理設備
傳染病醫院必須採用二級處理,並需進行預消毒處理。
處理出水排入自然水體的縣及縣以上醫院必須採用二級處理。
處理出水排入城市下水道(下游設有二級污水處理廠)的綜合醫院推薦採用二級處理,對採用一級處理工藝的必須加強處理效果。
對於經濟不發達地區的小型綜合醫院,條件不具備時可採用簡易生化處理作為過渡處理措施,之後逐步實現二級處理或加強處理效果的一級處理。
加強處理效果的一級處理工藝
對於處理出水最終進入二級處理城市污水處理廠的綜合醫院,應加強其處理效果,提高SS的去除率,減少消毒劑用量。加強一級處理效果宜通過兩種途徑實現:對現有一級處理工藝進行改造以加強去除效果和採用一級強化處理技術
醫院廢水處理裝置主要工藝:
集水池-提升泵-高位水池-次氯酸鈉發生器-虹吸定量池-接觸池-合格排放
不知次氯酸鈉發生器是不是你所謂的設備
F. 醫療廢水的特性,以及處理方式
醫院廢水是醫院產生的含有病原體、消毒劑、有機溶劑、重金屬、酸鹼及放射性物質的廢水。主要來源包括:診療室、化驗室、病房、洗衣消毒房、X光沖洗、手術室;醫院行政部,診療部和住院部排放的生活污水;不同科室排放的醫療廢水等。
醫院廢水成分復雜,含有病原微生物、有毒有害物、化學污染物及放射性污染物等,具有空間污染、急性傳染和潛伏性傳染等特徵,需要嚴格控制與管理。
醫院污水處理方法要根據醫院性質、規模、和污水排放去向,以及各地客官情況決定。
主要工藝方法有三種:加強處理效果的一級處理;二級處理;簡易生物處理。
工藝選擇的原則:1、傳播病醫院必須採用二級處理,並需要進行預處理。
2、處理出水排水入自然水體的縣、縣級以上醫院必須採用二級處理。
3、處理出水排入城市下水道(下游設有二級污水處理廠)的綜合醫院推薦採用二級處理,對於採用一級處理工藝的必須加強管理。
4、對於不發達地區的小型綜合醫院,條件不具備一級處理工藝的可以採用簡易生物處理作為過渡處理措施,之後逐漸實現二級處理或一級處理工藝。
根據《醫療機構水污染排放標准(GB18466-2005)》的要求:
1、縣、縣級以上醫院或20張床位及以上的綜合醫療機構或其他醫療機構污水排放需執行GB中標2標准,其中直接或間接排入地表水體和海域的污水執行排放標准,排入終端建有正常運行的城鎮二級污水處理廠的下水道的污水執行預處理標准;縣級以下或20張床位以下的綜合醫療機構或其他醫療機構污水經過消毒處理後方可排放。
2、帶傳染病房的綜合醫療機構應將傳染病房污水和非傳染病房的污水分開,傳染病房的污水經過預處理後方可和其他污水合並處理。
3、採用含氯消毒劑進行消毒的醫療污水,若要排入地表水或海域,應進行脫氯處理,使余氯小於0.5ml/L。
時間尚早睡不著順便附上一綜合性醫院污水工藝流程圖:
醫院污水------格柵------集水井-----調節池-----射流曝氣池-----沉澱池----接觸池-----沉澱池----計量井------市政管道(接觸池--CLO2發射器)
G. 處理一立方的醫療廢水需要用多少自來水
處理醫療廢水,要看污水的排放指標,醫療污水處理過程中消耗自來水主要是消毒過程需要用自來水稀釋消毒劑,用水量很小,正常情況下300噸醫療污水採用1噸自來水
H. 次氯酸鈉液用於醫院污水處理的比例
你好老師,我們醫院的污水每月是45噸,每天約1.5噸,1.5噸需投放次氯酸鈉多少克?
I. 醫療污水處理工藝有哪些
雖然醫院廢水的大體情況是差不多的,但是處理工藝還是要根據處理目標而定:
(一)傳統工藝——活性污泥法(實例)
1 格柵井
功 能:放置格柵。污水中含有大量較大的懸浮物和漂浮物,格柵的作用是截留並去除上述物質,對水泵和後續處理單元起保護作用。
設計思路:格柵井位於提升井的正上方,採用鋼砼結構與調節池合建一體,格柵井的上方建有格柵間一座,防止柵渣傳播病毒,為協調周圍環境,可對格柵井外面作美化處理。操作人員可定期對柵渣消毒、清理、外運,作為醫療垃圾焚燒掉。為減輕操作人員的勞動強度,和改善工作環境,保證污水除渣的效果,格柵井內設置1台機械格柵和1台提籃格柵。機械格柵和提籃格柵採用不銹鋼材料製成,具有耐腐蝕,機械格柵自動從污水中清理柵渣,管理方便,故障少、維修率低。
主要設備:機械格柵,柵條間距5mm。
提籃格柵,φ500mm。
結構尺寸: 4.2m×2.0m×3.0m。
2、提升井
功 能:提高水位,提高調節池的利用率,減少土地開挖量,較少投資。
設計思路:提升井採用地下封閉鋼砼結構,與其它處理單元合建在一起,節省基建投資,池頂上覆土,為檢查維修方便,在提升井的邊角處設有檢查孔,可定期對提升井進行維護。
結構類型:地下式鋼筋混凝土結構。
結構尺寸:4.0×3.0×4.5m
主要設備:一級提升泵 100WQ85-10-4.0
Q=85m3/h,H=10m P=4.0Kw
數 量 2台,1用1備
3、 調節池
功 能:調節污水水質水量。
設計思路:調節池採用地下封閉鋼砼結構,與其它處理單元合建在一起,節省基建投資,池頂上覆土,為檢查維修方便,在調節池的邊角處設有檢查孔,可定期對調節池進行維護;調節池中設有潛水攪拌機,定期攪拌,防止懸浮顆粒沉澱。
結構類型:地下式鋼筋混凝土結構。
結構尺寸:9.9×9.3×4.5m
主要設備:二級提升泵 80WQ40-7-2.2
Q=40m3/h,H=7m P=2.2Kw
數 量 2台,1用1備
潛水攪拌機 QJB0.85 P=0.85Kw
數 量 2台
4 、絮凝沉澱池
功 能:用於去除污水中的懸浮污染物,減少了懸浮物對消毒劑的干擾,節省消毒劑的用量,並為余氯在線自動監測提供良好的環境。
設計思路:為減小佔地面積,採用豎流式沉澱池,採用地埋式鋼筋混凝土結構,與其它處理單元合建在一起,池頂上覆土,為檢查維修方便,在絮凝沉澱池的邊角處設有檢查孔,可定期對調節池進行維護。污泥沉積在泥斗中,通過污泥泵定期經污泥管排入污泥濃縮池中,出水自流入消毒接觸池。
水力負荷:1.8m3/m2.h。
結構類型:地埋式鋼筋混凝土結構。
結構尺寸:5.0×5.0×4.5m 1座
主要設備:污泥提升泵 50WQ10-10-0.75
Q=10m3/h,H=10m P=0.75Kw
數 量 1台
5 、消毒接觸池
功 能:沉澱池出水進入消毒接觸池,使污水與消毒劑保持一定的接觸停留時間,保證消毒劑有效地殺死水中細菌,出水排放至市政管網。
設計思路:根據《醫療機構水污染物排放標准》(GB18466-2005)要求傳染病醫院污水接觸時間不宜小於1.5小時,綜合醫院污水接觸時間不宜小於1.0小時。北京*****醫院是含有傳染科的綜合醫院,所以,接觸池的水力停留時間採用1.5小時。採用地埋式鋼筋混凝土結構,與其它處理單元合建在一起,節省基建投資,池頂上覆土,為檢查維修方便,在接觸氧化池的邊角處設有檢查孔,可定期對調節池進行維護。接觸池內設置導流牆,避免短流,在接觸池的出口設置余氯自動監測設備,以便及時調節消毒劑的投加量。
停留時間:1.5h
結構尺寸:5.0m×4.5m×4.5m 1座
結構類型:地埋式鋼筋混凝土結構。
6 、污泥儲池
功 能:收集並儲存絮凝沉澱池產生的污泥,定期向池內加入石灰對污泥進行消毒,污泥脫水後,干污泥外運,濾液迴流至調節池。
設計思路:採用地埋式鋼筋混凝土結構,與其它處理單元合建在一起,節省基建投資,池頂上覆土,為檢查維修方便,在污泥儲池的邊角處設有檢查孔,可定期對調節池進行維護。污泥儲池中設有潛水攪拌機,以利於污泥加葯消毒時進行攪拌。
結構尺寸:4.0m×2.9m×4.5m 1座
結構類型:地下式鋼筋混凝土結構。
主要設備:潛水攪拌機 QJB0.85 P=0.85Kw
數 量 2台
7、 值班室
結構尺寸:3.9m×3.0m×3.0m 1間
設計思路:採用磚混結構,對房屋的外觀作美化處理。
8 、電控室
結構尺寸:3.9m×2.1m×3.0m 1間
設計思路:採用磚混結構,對房屋的外觀作美化處理。
主要設備:電器控制櫃 1套
9 、消毒室
結構尺寸:3.9m×4.2m×3.0m 1間
設計思路:採用磚混結構,對房屋的外觀作美化處理。
10 、加葯室
結構尺寸:3.6m×2.0m×3.0m 1間
設計思路:採用磚混結構,對房屋的外觀作美化處理。
主要設備:加葯裝置 BT-J300 4套
11、 儲葯間
結構尺寸:2.0m×1.2m×3.0m 1間
設計思路:採用磚混結構,對房屋的外觀作美化處理。
12 、操作間
結構尺寸:7.5m×5.0m×3.0m 1間
設計思路:採用磚混結構,對房屋的外觀作美化處理。
主要設備:旋流反應器 XL-1200 1套
離心脫水機 TS-250 1套
消毒供水泵 TQL32-125 1台
改進工藝:
由於現在污水排放標准越來越嚴格,我們知道醫療污水中氨氮等有機物的含量很高所以在中間主要的生物處理單元做了一些改進,如:
(二)生物接觸氧化法;
(三)同步硝化反硝化(SND)生物接觸氧化工藝;
(四)膜-生物反應器;
(五)曝氣生物濾池工藝。
重點推薦:生物接觸氧化處理工藝
《SND型生物接觸氧化工藝處理醫療污水》——流雋;《生物接觸氧化法在醫療污水處理設施中的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