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碘量法測定水體中的溶解氧含量,那些水體不適合
你好,現在還有人用碘量法測量水體中DO含量我表示敬佩,我們都是用測量儀器直接讀回取數據,目前國內答「三信」公司在這方面還不錯,不是做廣告,我們一直在用,雖然有些小問題,但是那邊售後還行,國產貨要求不要太高。我的意思是能用儀器測量的盡量用儀器測,減少人工勞動,至於你的問題,什麼水體不合適,這個嘛,我個人覺得,適用於任何水體。因為每種水質化學分析方法都有自己的最適檢出范圍,在此范圍內比較精確,超出的話誤差較大,而你說的是國標法,只要你准備測量的水樣在此范圍內就可以,具體看你准備測量的水體水質如何了,如果像特別黑臭的水(相當於無氧水)或者溶氧特別高的水(一直曝氣的水)可能會超出檢測范圍,一般情況下,國標法也就是碘量法都能勝任,祝測量順利。
⑵ 碘量法測溶解氧的反應式誰知道。。告訴下。謝謝
碘量法
碘量法
碘量法是氧化還原滴定法中,應用比較廣泛的一種方法。這是因為電對I2-I-的標准電位既不高,也不低,碘可做為氧化劑而被中強的還原劑(如Sn2+,H2SO4,H2S)等所還原;碘離子也可做為還原劑而被中強的或強的氧化劑(如H2SO4,IO3-,CrO72-,MnO4-等)所氧化。
碘量法
一.
方法概要
1.
原理:碘量法是利用的I2氧化性和
I-的還原性為基礎的一種氧化還原方法.
基本半反應:I2
+
2e
?
2
I-
I2
的
S
小:20
℃為
1.33′10-3mol/L
而I2
(水合)
+
I-?I3-
(配位離子)
K
=
710
過量I-存在時半反應
2.
滴定方式
(1)直接滴定法——碘滴定法
I2
是較弱的氧化劑,凡是E0』(
E0
)
<
的物質都可用標准溶液直接滴定:
S2-、S2O32-、SO32-、As2O3、Vc等
滴定條件:弱酸(HAc
,pH
=5
)弱鹼(Na2CO3,pH
=8)性溶液中進行。
若強酸中:
4I-
+
O2(空氣中)
+
4H+?
2I2
+
H2O
若強鹼中:
3I2
+
6OH-?IO3-+
5I-
+
3H2O
(2)間接碘量法——滴定碘法
I-是中等強度的還原劑。主要用來測定:
E0』(
E0
)
<的氧化態物質:
CrO42-、Cr2O72-、H2O2、
KMnO4、IO3-、Cu2+、NO3-、NO2-
例:Cr2O72-
+
6I-
+14H+
+6e
?
2Cr3+
+3I2
+7H2O
I2
+
2
S2O32-?
2
I-
+
S4O62-
在一定條件下,用I-還原氧化性物質,然後用
Na2S2O3標准溶液滴定析出的碘。
(此法也可用來測定還原性物質和能與
CrO42-
定量生成沉澱的離子)
間接碘量法的反應條件和滴定條件:
①酸度的影響——
I2
與Na2S2O3應在中性、弱酸性溶液中進行反應。
若在鹼性溶液中:S2O32-+
4I2
+
10
OH-?
2SO42-+
8I-
+
5H2O
3I2
+
6OH-?IO3-+
5I-
+
3H2O
若在酸性溶液中:S2O32-+
2H+?
2SO2
+
Sˉ+
H2O
4I-
+
O2
(空氣中)
+
4H+?
2I2
+
H2O
②防止
I2
揮發
i
)
加入過量KI(比理論值大2~3倍)與
I2
生成I3-,減少
I2揮發;
ii
)
室溫下進行;
iii)
滴定時不要劇烈搖動。
③防止I-
被氧化
i)
避免光照——日光有催化作用;
ii)
析出
I2後不要放置過久(一般暗處5
~
7min
);
iii)
滴定速度適當快。
3.
指示劑——澱粉——影響因素
(1)適用
pH
:
2
~
9;
(2)直鏈澱粉;
(3)50%
乙醇存在時不變色;
(4)T
-?靈敏度ˉ;
(5)間接法滴定時近終點加入。
⑶ 碘量法測溶解氧,滴定過程中澱粉溶液為什麼要在溶液呈淡黃色後加入
1、碘量法測溶解氧,滴定過程中澱粉溶液要在溶液呈淡黃色後加入的內原因,是使終點容准確。
2、澱粉溶液是碘量法的指示劑。其原理是微量的碘(顯黃色)和澱粉能夠形成顯藍色的碘澱粉「復合物」,同時也存在脫附碘,使藍色褪去,顯示滴定終點。
3、如果在滴定有較多的碘(顯紅色、棕紅色)的溶液里加入澱粉溶液,就存在強烈的吸附碘,顯很深的藍色,再脫附碘,就很不容易,造成在終點時,產生嚴重的「拖後現象」,而不能准確指示終點。即滴定操作失敗。
4、碘量法測溶解氧,原理是水中的溶解氧可以氧化二價錳為四價錳,四價錳氧化碘化鉀後測定等當量的碘。碘被被硫代硫酸鈉標准溶液滴定,在滴定過程中,碘的含量逐漸減少,顏色由深紅色逐漸變淺,到鮮黃色時加入澱粉溶液,滴定到藍色剛好褪去,即為滴定終點。
5、正確的操作:碘量法必須在接近滴定終點(約需滴定的體積是1ml標准溶液)時(剩餘很少量的碘,顯黃色),才可以加入3ml左右的澱粉指示劑。
⑷ 碘量法測定水中溶解氧時,水體中含有還原物質,可產生_________ 。
選A 還原性物質可以消耗氧化劑 或者是還原生成的單質碘 消耗的硫代硫酸鈉增多 所測的溶解氧值增大 所以是產生正干擾 相反 水中含有氧化性物質會產生負干擾
⑸ 碘量法測定溶解氧的基本原理
在水樣中加入硫酸錳溶液和鹼性碘化鉀溶液,水中的溶解氧將二價錳氧化成四價錳,並生成氫氧化物沉澱。加酸後,沉澱溶解,四價錳又可氧化碘離子而釋放出與溶解氧相當的游離碘。以澱粉為指示劑,用硫代硫酸鈉標准溶液滴定釋放出來的碘,可計算出溶解氧的含量。
正好復習環境監測。。。。。
給分吧。。。
⑹ 碘量法測定水中溶解氧實驗數據
標定方法如下來:
於250mL碘量瓶中自, 加入100mL水和1gKI, 加入10.00mL 0.02500mol/L重鉻酸鉀(1/6K2Cr2O7)標准溶液、5mL(1+5)硫酸溶液,密塞,搖勻。 於暗處靜置5分鍾後,用待標定的硫代硫酸鈉溶液滴定至溶液呈淡黃色,加入1mL澱粉溶液,繼續滴定至藍色剛好褪去為止,記錄用量。
K2Cr07十6KI十7H2S04=4K2S04十Cr2(S04)3十3I2十7H20
CNa2S203=15.00×0.0250/VNa2S203
式中:C—硫代硫酸鈉溶液的濃度(mol/L)。
V—滴定時消耗硫代硫酸鈉溶液的體積(mL)
⑺ 碘量法測溶解氧的困惑
應該是加入試劑之後,將碘量瓶反復搖動數次,靜置,當沉澱物降至瓶高一半時,內再顛倒搖容動一次。繼續靜置,帶沉澱物下降至瓶底後,輕啟瓶塞,加入濃硫酸,蓋好瓶塞,顛倒搖勻,若沉澱溶解不完全,則繼續加入少量濃硫酸至溶液澄清且呈黃色或棕色,至於暗處5min。
⑻ 碘量法測定溶解氧時,哪些操作會影響測定結果
針對碘量來法中反應試源劑硫酸錳溶解緩慢、實驗周期較長並伴有大量沉澱的現象,進行了氯化錳和硫酸錳對比實驗,結果證明,採用氯化錳替代硫酸錳作反應試劑較好。對影響碘量法測定結果的因素進行了研究,控制適量的氯化錳和硫酸加入量,可提高碘量法的准確度。
⑼ 碘量法測定溶解氧的基本原理
在水樣中加入硫酸錳溶液和鹼性碘化鉀溶液,水中的溶解氧將二價錳氧化成四價內錳,並生成氫氧化物容沉澱。加酸後,沉澱溶解,四價錳又可氧化碘離子而釋放出與溶解氧相當的游離碘。以澱粉為指示劑,用硫代硫酸鈉標准溶液滴定釋放出來的碘,可計算出溶解氧的含量。
正好復習環境監測。。。。。
給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