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廢水知識 > 污水處理的生物菌

污水處理的生物菌

發布時間:2025-10-13 11:36:30

污水處理厭氧菌有哪些

水處理厭氧菌主要包括以下幾種:


1. 厭氧桿菌


厭氧桿菌是污水處理中的常見厭氧微生物之一。它們可以在無氧環境下進行發酵反應,分解有機物質並產生沼氣等產物。這些細菌在污水處理中起到了重要的角色,能夠降解多種有機物,減輕後續處理負荷。


2. 產甲烷菌


產甲烷菌是一類特殊的厭氧菌,在污水處理過程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它們能夠將污水中的有機物進一步分解,產生甲烷等氣體。這些氣體是生物氣的一種,可以作為能源使用,有助於實現污水的資源化利用。


3. 硫酸鹽還原菌


硫酸鹽還原菌是一類能夠利用硫酸鹽作為電子受體的厭氧微生物。在污水處理過程中,它們能夠將硫酸鹽還原成硫化氫,同時降解有機物。這類細菌對於含有硫酸鹽的工業廢水處理尤為重要。


厭氧桿菌:是污水處理中的基礎厭氧微生物之一。它們能夠在無氧環境下通過發酵作用分解有機物質,處理污水中的有機物。這些細菌對於減輕污水後續處理的負荷起著關鍵作用。在污水處理廠的厭氧反應區,厭氧桿菌的活性對於污水的初步凈化十分重要。


產甲烷菌:它們在污水處理過程中的作用是將已分解的有機物轉化為甲烷和二氧化碳等氣體。這不僅有助於進一步降解有機物,而且產生的甲烷氣體具有潛在的經濟價值,可以被收集和利用。這類細菌對於污水處理的後期凈化以及資源化利用起到了關鍵作用。


硫酸鹽還原菌:這類細菌在無氧環境下能夠以硫酸鹽為電子受體進行代謝活動,將硫酸鹽還原為硫化氫,同時降解有機物。在含有硫酸鹽的工業廢水中,硫酸鹽還原菌的活性對於廢水的處理至關重要,因為它們能夠幫助去除廢水中的硫酸鹽和其他有害物質。

② 污水處理廠生物膜菌有哪些

污水處理廠生物膜菌有哪些?

污水處理廠生物膜菌是指一類能夠吸附在污水處理設備上,並通過代謝反應將有機物和無機物轉化為其生物質的微生物生態系統。常見的生物膜菌包括以下幾類:

1. 好氧生物膜菌:好氧生物膜菌是指在膜面上形成生物膜的微生物,它們能夠利用有機物將其代謝分解成無機物,包括硝化菌和硝化古菌等。

2. 厭氧生物膜菌:厭氧生物膜菌是指在低氧條件下生長的微生物,包括硝化菌、好氧菌和氨氧化菌等,這些生物能夠利用有機物將其代謝分解成無機物。

3. 好氧-厭氧微生物膜菌:這是一類能夠同時在好氧和厭氧條件下生長的微生物生態系統,包括硫酸還原菌、甲烷生成菌和好氧菌等。

4. 硫化菌:硫化菌主要生長在生物膜中,它們能夠利用硫化物轉化為硫酸鹽和其他硫化物。

5. 脫氮菌:脫氮菌是一類生長在污水處理系統中的微生物,在膜上形成生物膜,能夠利用氧和有機質將氮氣轉化為氮。

總之,污水處理廠生物膜菌包括了多種能夠分解有機物質和無機物質的微生物生態系統。這些微生物能夠利用不同的代謝途徑,將有害的物質轉化為無害的物質,從而使污水得到處理和凈化。

甘度-硝化菌、反硝化菌是生物膜菌嗎?

甘度-硝化菌和反硝化菌是水處理領域中的兩種微生物,它們在污水處理廠的生物膜反應器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但它們並不常被認為是典型的生物膜菌。

甘度-硝化菌是一種伴隨著硝化過程而出現的厭氧微生物。這種微生物能夠將污水中的氨氮轉化為亞硝酸鹽和硝酸鹽,從而完成污水中的氮素除去。

反硝化菌則是在體系中一類能使硝酸鹽還原為氮氣、亞硝酸鹽以及氮氣氧化物。這種微生物是在低氧或者無氧條件下生長的,常常出現在污泥顆粒表面,形成固定化的反硝化顆粒。

雖然甘度-硝化菌和反硝化菌不是典型的生物膜菌,但是它們可以在化學反應器或者生物膜反應器等污水處理設備中形成生物膜,從而更好地發揮它們在氮素去除中的作用。

③ 如何用生活污水處理廠生物泥培養生物菌

有生活污水處理生物菌
培菌方法:
1、所謂活性污泥培養,就是為活性污泥的微生物提供一定的生長繁殖條件,即營養物,溶解氧,適宜溫度和酸鹼度。
(1)營養物:即水中碳、氮、磷之比應保持100∶5∶1。
(2)溶解氧:就好氧微生物而言,環境溶解氧大於0.3mg/l,正常代謝活動已經足夠。但因污泥以絮體形式存在於曝氣池中,以直徑500µm活性污泥絮粒而言,周圍溶解氧濃度2mg/l時,絮粒中心已低於0.1mg/l,抑制了好氧菌生長,所以曝氣池溶解氧濃度常需高於3-5mg/l,常按5-10mg/l控制。調試一般認為,曝氣池出口處溶解氧控制在2mg/l較為適宜。
(3)溫度:任何一種細菌都有一個最適生長溫度,隨溫度上升,細菌生長加速,但有一個最低和最高生長溫度范圍,一般為10-45ºC,適宜溫度為15-35ºC,此范圍內溫度變化對運行影響不大。
(4)酸鹼度:一般PH為6-9。特殊時,進水最高可為PH 9-10.5,超過上述規定值時,應加酸鹼調節。
2、培菌法:
(1)生活污水培菌法:在溫暖季節,先使曝氣池充滿生活污水,悶曝(即曝氣而不進污水)數十小時後,即可開始進水。引進水量由小到大逐漸調節,連續運行數天即可見活性污泥出現,並逐漸增多。為加快培養進程,在培菌初期投加一些濃質糞便水或米泔水等,以提高營養物濃度。特別注意,培菌時期(尤其初期)由於污泥尚未大量形成,污泥濃度低,故應控制曝氣量,應大大低於正常期曝氣量。
(2)干泥接種培菌法:最好取水質相同已正常運行的污水系統脫水後的干污泥作菌種源進行接種培養。一般按曝氣池總溶積1%的干泥量,加適量水搗碎,然後再加適量工業廢水和濃糞便水。按上述的方法培菌,污泥即可很快形成並增加至所需濃度
(3)數級擴大培菌法:根據微生物生長繁殖快的特點,仿照發酵工業中菌種→種子罐→發酵罐數級擴大培菌工藝,分級擴大培菌。如某工程設計為三級曝氣池,此時可先在一個池中培菌,在少量接種條件下,在一個曝氣池內培菌,成功後直接擴大至二三級。
(4)工業廢水直接培菌法:某些工業廢水,如罐頭食品、豆製品、肉類加工廢水,可直接培菌;另一類工業廢水,營養成分尚全,但濃度不夠,需補充營養物,以加快培養進程。所加營養物品常有:澱粉漿料、食堂米泔水、面湯水(碳源);或尿素、硫氨、氨水(氮源)等,具體情況應按不同水質而定。
(5)有毒或難降解工業廢水培菌:有毒或難降解工業廢水,只能先以生活污水培菌,然後再將工業廢水逐步引入,逐步馴化的方式進行。
(6)直接引進種菌種培菌:有些特殊水質菌種難於培養,還可利用當地科研力量,利用專業的工業微生物研究所培養菌種後再接種培養,如PVA(聚乙烯醇)好氧消化即有專門好氧菌。此法,投資大,周期長,只有特殊情況才用。

3、馴化:在培菌階段後期,將生活污水和外加營養物量,逐漸減少,工業廢水比例逐漸增加,最後全部轉為受納工業廢水,這個過程稱為馴化。理論上講,細菌對有機物分解必須有酶參與,而且每種酶都要有足夠數量。馴化時,每變化一次配比時,需要保持數天,待運行穩定後(指污泥濃度未減少,處理效果正常),才可再次變動配比,直至馴化結束。

閱讀全文

與污水處理的生物菌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純水機400加侖的多少錢 瀏覽:299
達源凈水器濾芯多少錢 瀏覽:923
飲水機420瓦一天多少度電 瀏覽:512
純水泥漿擦縫套什麼定額 瀏覽:20
凈水機被騙了怎麼退貨怎樣取證 瀏覽:368
飲水機發什麼快遞優惠 瀏覽:800
飛利浦空氣凈化器濾芯怎麼洗 瀏覽:48
200噸反滲透設備方案 瀏覽:858
冷芯砂樹脂組成 瀏覽:125
直飲水機出水量少怎麼調 瀏覽:996
ro反滲透使用時間 瀏覽:365
劣質反滲透ro膜 瀏覽:317
間苯二胺為什麼適合做反滲透 瀏覽:343
多效空調濾芯怎麼樣 瀏覽:923
判斷樹脂失效看什麼 瀏覽:267
石油樹脂的基礎原料 瀏覽:645
養魚過濾器如何補氧 瀏覽:131
污水處理的生物菌 瀏覽:470
新疆不飽和聚酯樹脂項目 瀏覽:882
次氯酸鈉和樹脂反應嗎 瀏覽:9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