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常寧的常寧市2014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
2014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全市人民緊緊圍繞爭當縣域經濟發展排頭兵的目標,堅持打基礎、抓改革、創環境、促發展、惠民生,經濟社會發展穩中有進、穩中提質。
一、綜 合
初步核算,全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GDP)244.88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增長9.8%,增幅在七縣市中位列第二位。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43.53億元,增長4.4%;第二產業增加值106.08億元,增長8.1%;第三產業增加值95.27億元,增長14.5%。一、二、三產業對全市經濟增長貢獻率分別為7.8%、38.2%、54%,分別拉動GDP增長0.8、3.8、5.3個百分點。按常住人口計算,人均地區生產總值29665元,增長8.4%。全社會用電量達為11.93億千瓦時,增長1.5%;工業用電達9.3億千瓦時,增長8.5%。
全市三次產業比為17.8:43.3:38.9。與上年相比,一、二產業佔比分別下降0.4、1.6個百分點,三產業佔比提高2個百分點。其中,工業增加值佔GDP比重為41.4%,較上年下降1.4個百分點,對經濟增長貢獻率為37.7%,拉動GDP增長3.7個百分點,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佔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為7.6%,較上年提升1.6個百分點。
年末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5%以內;完成城鎮新增就業9271人、實現失業人員再就業5040人、援助就業困難對象再就業1503人;購買公益性崗位1063個,「零就業家庭」動態援助率和純農戶家庭就業高校畢業生動態就業援助率100%;新增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7100人。
二、農 業
全市農林牧漁業總產值完成71.9億元,增長4.4%。其中,農業產值24.2億元,林業產值9.5億元,牧業產值31.8億元,漁業產值4.6億元,農林牧漁服務業產值1.6億元。堅持以糧食生產為重點。農作物總播種面積181.97萬畝,增長1.1%。其中:糧食播種面積100.88萬畝,增長1.9%,糧食總產40.67萬噸,增長3.5%,連續兩年躋身全省糧食生產標兵縣行列;出欄肉豬121.66萬頭,增長2%;出欄牛2.91萬頭,增長1.7%;出欄羊9.6萬頭,下降16.2%;出籠家禽1707.95萬羽,增長3%;水產品產量3.18萬噸,增長4%;蔬菜種植面積11.63千公頃,增長0.9%。「兩油兩葉」加快發展。新造油茶林4.6萬畝,全市油茶林面積達81.4萬畝。「常寧茶油」獲批為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央視《走遍中國》欄目進行專題報道。油菜種植40萬畝,打造了宜潭、洋泉等萬畝示範片。落實烤煙種植面積5.09萬畝,收購煙葉8.6萬擔,連續三年評為全省現代煙草農業建設優秀單位。新建高山有機茶基地3000畝,塔山山嵐茶先後榮獲省茶博會金獎和湘茶大賽金獎。扎實開展「三年綠化攻堅」行動,全年完成造林7.3萬畝,造林工作連續三年評為省先進。
完成23座小(二)型水庫除險加固,廣濟水庫正在抓緊壩基工程和上壩公路施工。扎實推進「一流轉五服務」,完成農村土地確權登記頒證試點,率先建立農村產權交易中心,啟動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抵押貸款,被評為全省農村土地仲裁和流轉先進單位。新型農業經營主體不斷壯大,全市農民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達484個,分別新增63個、83家;新增省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1家,星級休閑農庄8家,其中五星級1家;建設農民專業合作社省級示範社1個。與湖南農大開展校地合作,加強農業科技對接。
三、工業和建築業
全年完成全部工業增加值101.3億元,增長8.4%,比去年同期回落2.9個百分點。規模工業增加值增長8.6%,增幅在七縣市居第二位。其中:大中型工業企業增長8.5%,省級及以上產業園區(含集中區)增長9.5%。從輕重工業分:輕工業增長8.3%,重工業增長8.9%。從經濟類型來看,外商和港澳台投資企業保持較快增長,增速為15.6%。規模工業的重點行業中,有色金屬冶煉及壓延業增長8.8%;化學原料及化學製品製造業增長8.4%;非金屬礦物製品業增長8.7%。全市新增規模工業企業9家。
全市規模工業企業累計實現工業銷售產值307.72億元,同比下降24.5%,工業產品銷售率為99.3%,比上年下降0.3個百分點。主要工業產品產量有升有降,具體情況如下表:
金銅項目是全市的「一號工程」,2013年以來市本級財政累計投入4.6億元,完成1298.5畝建設用地的報批及土地平整,完成廠區和安置小區房屋拆遷534戶,確保金銅項目核心工程按期開工,2015年內一期工程建成試產。依託金銅項目發展銅壓延加工,成功躋身全省特色縣域經濟重點縣,連續三年可獲省財政每年6000萬元的專項扶持。水口山經濟開發區強力引進和推進有色化工企業入園,志輝冶化已投產,金翼粗鉛、華興冶化、宏興化工、大宇鋅業、一品新能源5個入園企業完成拆遷126戶,平整土地521畝,全面啟動廠房建設。水口山有色循環產業園被評為省級循環化改造示範試點園區,現有有色冶煉、深加工和化工企業58家。宜陽工業園加快升級。天衡公司在「新三板」成功上市,實現全市上市公司零的突破。浙江北高峰碳酸鈣、廣州喜寶鞋業、溫州富羅迷鞋業等企業先後入駐。
全市建築業總產值11.9億元,增長1.25 %;全市建築業增加值4.78億元,增長2.5%。新增質資建築業企業3家,全市共有質資建築業企業14家,其中,二級質資建築業企業2家。
四、固定資產投資
全市固定資產投資134.37億元,增速雖有回落,但仍保持24%的高速增長,比衡陽市平均水平快1.1個百分點,比全省平均水平快4.6個百分點,比全國平均水平快8.3個百分點。其中:城鎮以上固定資產投資完成129億元,同比增長25.6%。國有投資81.5億元,增長85.3%。全市製造業投資39億元,增長10.7%;電力、燃氣及水的生產供應業投資12.4億元,增長97.8%。
全市房地產投資完成5.4億元,下降5.4%。我市商品房銷售依然處於下降態勢。1-12月,商品房銷售面積19.44萬平方米,下降44.7%。
年內新開工項目個數140個,增長16.7 %。開工建設重點項目80個(衡陽市重點項目39個),已累計完成投資185.56 億元。茶常高速常寧段完成前期工作。省道214松柏至車田段改建完成路基工程,進行路面油化。三白、蔭煙、富大、常板、田鹽5條骨幹縣道完成大修。青市車站開工建設。土谷塘航電樞紐移民工程、松柏千噸級碼頭建設進展順利。南門湖、宜水新城加快建設,歌劇院主體工程竣工。塔嶺水廠擴建工程正式通水。衡陽至水口山天然氣長輸管道工程加快建設。城區污水處理廠二期、松柏工業污水處理廠、生活污水處理廠全部建成啟用。
五、國內貿易
全市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66.39億元,增長12.4%。從行業看,零售市場仍主導消費品市場。批發業5.18億元,增長12.4%,占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7.8%;零售業51.59億元,增長15%,占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77.7%;住宿業0.47億元,增長7.2%,占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0.7%;餐飲業9.15億元,增長17.9%,占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3.8%。分地區看,城鎮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額56.56億元,增長12.7%,其中城區為48.79億元,增長13.6%;鄉村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額9.83億元,增長10.9%。
限額以上批發零售企業實現零售額3.36億元,增長11.5%。在限額以上批發零售企業零售額中,家用電器和音響類下降6.3%,文化辦公用品類增長37.9%,汽車類增長31.1%,日用品類增長28.3%,服裝鞋帽針紡絲品類增長15.5%,化妝品類增長18.2%,書報雜志類下降0.4%,中西葯品類增長4.2%。
六、對外經濟和旅遊
全市進出總額1100萬美元,增長138.7%,提前超額完成年計劃849萬美元,其中:加工貿易185萬美元,增長2118.3%;對外勞務及工程項目經濟合作完成665萬美元;境外投資500萬美元;對外勞務輸出504人。全市有業績的外貿進出口企業10家,其中新增破零進出口企業3家;倍增進出口企業2家。引進項目65個,引進資金37.97億元,其中:引進外資項目12個,引進外資7600萬美元,增長16.9%;引進內資項目53個,引進資金33.41億元,增長10.7%。
全市實現旅遊總收入3.9億元,增長12%,接待遊客156萬人次,增長13%;年末全市共有等級旅遊區(點)7個。水口山工人運動陳列館評為國家2A級景區。
七、交通和郵電
全年實現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增加值7.72億元,增長5.8%。全市民用車輛保有量達到7.95萬輛。完成貨物周轉量28.6億噸公里,增長14.6%;完成客運周轉量25.02億人公里,增長12.9%。
全市郵電業務總量(按不變價計算)3.73億元,增長6.3%,其中:電信業務總量3.29億元,增長4.1%;郵政業務總量0.44億元,增長20.5%。年末固定電話用戶10.47萬戶,下降2.1%。行動電話用戶49.43萬戶,增長15.2%。年末互聯網寬頻用戶數11.84萬戶,增長13.7%。
八、財政、金融和保險
全市財政總收入累計完成14.11億元,增長3.5%。增幅較上年下降12.7個百分點,低於衡陽市平均水平7.5個百分點,低於全省平均水平6個百分點。其中:一般預算收入10.79億元,增長12.7%。上劃中央收入完成2.52億元,下降21.7%;上劃省級收入完成0.8億元,增長1.3%。稅收收入下降明顯。全年累計完成稅收收入9.02億元,下降8.3%,稅收收入占財政總收入比重為63%,較上年下降9.1個百分點。一般預算支出38.64億元,增長14.5%;其中公共安全、科學技術、社會保障和就業、交通運輸、資源勘探電力信息等事務和住房保障支出六大類支出大幅增長,分別增長3.3%、97.1%、-14.7%、8.8%、102.3%和40.6%。財政收入佔GDP的比重5.8%,比上年下降了0.5個百分點。
年末全市金融機構本外幣各項存款余額175.1億元,增長14.2%。存款增量在衡陽市各縣市中排名第四、增速排名第三。其中:單位存款27.07億元,增長4%;個人存款144.5億元,增長15.6%。金融機構本外幣各項貸款余額65.27億元,同比增長23.8%,貸款增量、增幅在衡陽市各縣市中均位列第二。票據融資和中長期貸款增勢強勁。全市短期貸款余額25.43億元,同比下降3.9%;票據融資余額4.48億元,同比增長570.22%;中長期貸款余額35.35億元,同比增長38.1%。
全市保險保費收入2.93億元,增長22.9%。其中,財產險保險保費收入0.83億元,增長25.5%;人身險收入2.1億元,增長23.5%。
九、教育和科學技術
全市共有各類民辦教育機構165所。全市學校(包括公辦、民辦)共有在職教職工6972人,在校學生120989萬人。全市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為100%,畢業生升學率為90%,其中小升初100%、初升高85%。高中階段在校生15684人,高中階段毛入學率為77.6%。全年中職招生人數達到1464人。2014年財政對教育投入達7億元。全年再補充教師370名,其中本市招聘教師150名,到位特崗教師185名,安排免費師范生35名,緩解了教師隊伍人員緊缺狀況;教師管理更加規范,教師素質不斷提高,師德師風明顯好轉。全市共完成118所合格學校(園)建設任務,完成7所鄉鎮公辦幼兒園、23所中心幼兒園建設任務。各級各類學校開展創建「平安校園」活動,建立了校園綜合管理群防群控體系,聯合整治校園周邊環境。2014年,全市高考實現了「考紀考風和教育質量」雙豐收,高考上線人數取得新突破。本二以上上線人數達1318人同,較去年凈增69人,其中600分以上人數凈增34人。初三學業水平考試總平均分為571.36分(按實際參考人數計算),比去年高出6.15分;全市的直升率、合格率較去年均有所提升,合格率在衡陽市排名第三。
全年完成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10.57億元,下降13.6%,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佔GDP比重4.3%。申報國家、省、市級各類科技計劃項目7項,其中沿江鋅業有限公司獲國家科技部中小企業創新基金支持。申請專利120件,增長10%,授權專利33件,其中發明專利授權17件。新建省級「12396」星火科技服務站點8個,為全市各農業專業戶服務30餘次;科技宣傳活動3次;開展科技培訓3期,培訓3000多人次,發放技術資料2600餘份,科技人員進村入戶73人次;開展多形式的地震科普宣傳3次,繼續完善地震應急預案。
十、文化、衛生和體育
全市擁有6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30處市級文物保護單位,共登記在冊的可移動文物7660 件。水口山鉛鋅礦冶遺址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填補全省工業遺址「國保」單位空白。爭取國家資金1500萬元對廟前中田古民居進行維修。第三次被國家文化部命名為「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2014年,《五月鄉情》、《山歌好比春江水》、《春江水暖》、《夢開始的地方》、《微笑不再》等作品在國家、省、市獲獎。小歌劇《瑤寨情》再獲湖南省中青年演員摺子戲和新創小戲比賽一等獎。在首次全國鄉鎮文化站評估定級中,宜潭、新河兩個文化站被評為一級站。全市共有22個鄉鎮都組建了廣場文藝活動隊伍,隊伍達到158支,人數達到3122多人。全年市圖書館新辦借書證485個(含少兒),讀者流通人次65216人次,外借冊次49683冊次。2014年訂報刊241種,新購圖書11000餘冊,收集地方文獻18種65冊,讀者滿意率達95%。2014年,組織放映隊26個,投入放映設備28台,在全市所有的鄉鎮行政村、社區、廣場開展公益電影放映。共放映了免費公益電影8571場次,其中:長片8471場、科教短片3583場。
全市有電視台1個,廣播電台1個,電視綜合人口覆蓋率99.8%;有線電視用戶8.63萬戶,增長10.6%。
全市擁有各級各類衛生機構864所,其中市直二級醫療機構3所,包括二級綜合醫院2所、中醫院1所、婦幼保健院1所、鄉鎮衛生院22所、社區衛生服務中心4所、村級衛生室708個、民辦門診部43所、其他各類各種機構80所(包括分院、廠礦醫務室等)。衛生技術人員3698人,其中執業醫師和執業助理醫師1207人,注冊護士1104人。各級各類醫療機構總床位3246張。全市「五苗」全程接種率99.83%,流動人口「五苗」全程接種率91.36%;全市新增居民健康檔案45812人,累計建檔人數69.62萬人,其中電子建檔61萬餘人,老年人健康管理88982人,規范化管理68324人。2014年全市活產數8190人,住院分娩率99.98%,孕產婦系統管理率74.40%。全市7歲以下和3歲以下兒童保健管理率89.98%、84.97%。新生兒疾病篩查、聽力篩查、產前篩查率分別為90.04%、80.93%、20.37%。全年農村孕產婦住院分娩補助171.315萬元。全年共培訓葯劑、信息、護理等專業人員370人,基層公共衛生人員業務培訓256人,舉辦3期鄉村醫生培訓班,對全市778名鄉村醫生進行業務培訓。市中醫院骨傷科被列為湖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省中醫葯管理局將「南詹正骨」作為中醫特色絕技收集整理,向全省推廣。
群眾體育漸成格局,全年舉辦具有規范性、示範性的大型群眾體育活動10餘次。全市基本形成 「以全民健身中心為基點,公共體育設施為網點,農村為重點」的發展格局。財政出資200萬元對體育館進行翻修改造,改造完成後,場館面積將增加100餘平方米;在泉峰公園、西嶺鎮平安村等場所修建了全民健身路徑;在76個行政村實施了「農民體育健身工程」,全部配備了乒乓球台,修建了籃球場。競技體育成績斐然,衡陽市青少年跳水錦標賽獲團體總分第二名;衡陽市中學生田徑運動會獲團體總分第三名;省十二屆運動會上,運動員詹妮獲女子跆拳道冠軍,雷靜獲女子摔跤銅牌;衡陽市氣排球比賽獲二等獎。加強體育人才培養,全年培訓重點運動員有100人,目前在訓人員有350人。體育產業再上新台階。新增3個體彩專營店,全年體育彩票銷售額為909.43萬元,增長117.4%。
十一、城市建設、環境保護和安全生產
城市建設進一步提速。全年共實施城建項目50多個,其中,年內投資500萬元以上的有13個,年內竣工項目30多個,共完成投資約3.49億元,無論是項目數量,還是投資額,都創造了近年來的新高。主支幹道破損路面維修年內實施了三期,補修面積達12000平方米;完成新街橫巷、市委大院及財政局道路油化、消防隊側邊人行道改造等;泉峰東路改建完成雨污分流及道路工程並通車;常蔭路降坡改造工程完成土石方工程。推進拓城建設開發。東一環路一期工程完成主幹道及部分支路路基;衡桂高速連接線工程完成南三環綠化一期工程、將軍西路及其安置地的道路路基建設;西一環南段完成清淤1萬m3,土方回填7000 m3,石方回填3000 m3,西一環大橋完成8根樁基及附屬圍堰工程;北一環東段年內完成石方開挖10萬m3、土方開挖20多萬m3;北一環路西段完成雨污分流、路基建設及路面精加工;北一環宜水大橋完成橋面鋪裝。南門湖建設工程完成湖區擋土牆和二、三號橋建設以及文虎路、李虎路瀝青鋪裝;宜水新城風光帶防洪堤建設完成80%工程量。新建供氣管網50多公里,燃氣新立戶6000多戶,累計立戶10000多戶,燃氣使用戶7000餘戶,日均用氣量達1萬m3。城區供水管網年內新建及改造28.4公里;塔嶺水廠提質擴建工程完成土建主體90%工程量及設備招標采購,農歷年前可通水;松柏垃圾填埋場工程完成電力設施搬遷、場內清表及拆遷50%工作量;松柏污水處理廠、市污水處理廠二期建設兩個污水治理項目已在12月先後通水試運行;市污水處理廠全年處理污水總量507.88萬噸,減排任務落實到位;雨污分流改造完成泉峰東路、車站路等兩條主幹道。
全面完成省定減排任務,重金屬污染明顯減輕,湘江松柏斷面水質不斷好轉,區域環境質量持續改善。空氣質量達標率為97.6%,地表水質達標率為100%,城鎮污水處理率76%,農村垃圾集中處理率96.9%。投入1.58億元興建了水口山危險固廢無害化處置工程,一期工程去年8月已建成投入運行,可消化38萬噸危險固廢物,目前已處置危險廢渣26860噸。實施松漁鎘污染治理工程,對8萬噸廢渣進行了科學處置;加大重金屬重度污染場地治理,對水口山重金屬污染最重的500多畝土壤進行了深度處理。對曾家溪和康家溪底泥污染進行整治,加大了河道清淤力度。通過對水、氣、渣等立體治理,全面提高了污染物去除率,消除了重金屬流入湘江的隱患,降低了對水體的二次污染風險。在城區生活污水處理廠一期已建成運行的基礎上,投入4000萬元實施了二期工程。在水口山,投入9500萬元興建了工業污水處理廠,投入4200萬元興建了松柏生活污水處理廠。水口山有色金屬集團有限公司也投入6000萬元,興建了重金屬廢水綜合治理循環利用工程,這幾個污水處理廠已如期建成運行,日處理污水5萬噸,圓滿通過了「國考」、「省考」。在城郊投入7500萬元建設的仙嶺垃圾填埋場已投入使用。在水口山投入8100萬元新建垃圾填埋場和建築垃圾臨時填埋場,同時,近三年我市累計投入達5500萬元,在各鄉鎮新建了簡易垃圾填埋場、垃圾中轉站等設施,添置了垃圾清運車、灑水車等設備,有力夯實了污染防治的硬體基礎。在所有水源地設置了保護標牌,基本實現小(二)型以上水庫無化肥養魚,關閉、搬遷湘江幹流500米范圍內規模養殖場93家,用一年時間圓滿完成了省定兩年完成的養殖場搬遷任務。
全市共發生各類安全生產事故30起。死亡10人,比去年增長11.1%;重傷10人,比去年下降84.4%。直接經濟損失313.3萬元,比去年下降6.6%。各項指標均在控制范圍以內。億元GDP生產安全事故死亡率0.041;工礦商貿企業十萬從業人員生產安全事故死亡率0.329;道路交通萬車死亡率1.132。
十二、人口、人民生活和社會保障
2014年,全市常住人口82.86萬人,常住戶數21.45萬戶。城鎮化率47.4%。據市計生委統計,全市出生嬰兒11923人,人口出生率為12.7‰,其中政策內出生8599人,符合政策生育率72.1%,總性別比為111.6:100。死亡人口6261人,死亡率6.7‰。人口自然增長率6.04‰。
全年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238元,增長9.8%;農村居民可支配收入11740元,增長12.3%。增幅分別居七縣市第一、第二位,分別高於衡陽市平均水平0.5、0.8個百分點。居民人均文教娛樂服務支出1532元,居民文教娛樂服務支出占家庭消費支出比重為13.2%,較上年提高了4.1個百分點。人均住房使用面積52.5平方米。
社會保障工作穩步推進。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參保單位215個,在職參保人員24601人,完成全年任務的135%,征繳養老保險基金16691萬元,完成全年任務的151%,共為6715名離退休人員發放養老金20232萬元。企業養老保險參保人數39802人,共征繳基金3.395億元,完成全年任務的235%;完成了養老金「十年調」,人均月增發養老金177元,共為23433名退休人員發放養老金3.779億元。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參保人數46萬餘人,享受待遇人數10.5萬人,發放待遇6606.03萬元。征繳2014年度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基金2855.34萬元。被征地農民社會保障參加養老保險2649人,其中483人參加被征地農民生活保障。失業保險參保總人數60023人,征繳基金1492.12萬元。工傷保險參保單位546個,參保人數54307人(其中農民工人數20626人),征繳基金1182萬元,為890名工傷職工支付工傷保險待遇1150萬元。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參保人數58058人,征繳基金7215萬元,享受待遇人數24013人,統籌基金支出10750萬元。城鎮居民醫療保險參保人數119675人,征繳基金3563萬元,享受待遇15905人次,待遇支出2695萬元。生育保險參保人數31002人,征繳基金323萬元,享受待遇人數193人,發放待遇295萬元。新農合參合人數744509人,參合率99.86%。參合農民全年累計報銷封頂線為12萬元,全市實際住院補償率(受益度)為62.63%,其中縣鄉兩級政策范圍內住院補償率(受益度)為75.09%。繼續推行參合五保戶不設起付線。
全市共清退低保對象3342人,新增低保對象1611人。年末共有農村低保18930戶、29611人、發放低保金7451.2萬元,城市低保8425戶、9054人、發放低保金2885.7萬元,月人均補差水平分別達120元/月/人、253元/月/人。繼續提高了五保供養標准。分散供養提高到2640元/年/人,集中供養提高到6480元/年/人,全年累計為6683名五保老人發放五保供養金1534萬元。全年累計發放醫療救助金1100萬元。全年為860名90歲以上的高齡老人發放高齡補貼87.6萬元;啟動了基本養老服務補貼,為3000餘名符合補貼條件的失能半失能老人發放養老服務補貼資金72萬元,基本養老服務補貼覆蓋率53.4%。為569名孤兒發放生活補貼438萬元,並跟每一個孤兒的監護人簽好合同,確保發放的每一分錢都用到孤兒的教養上。
Ⅱ 常寧市醫保中心主任
醫保報銷情來況說明範文自如下:
尊敬的領導:
我叫×××,是×××學校的一位老師,今年38歲。
我於20XX年11月份在×××學校打排球時不慎扭傷左足,當時腳有點痛,後自行購買雲南白葯噴霧劑外用,疼痛較前稍好轉,後未予以重視未曾就診治療。20XX年2月13日曾就診常寧市中醫院門診部,查左足正側位未見明顯異常,未予以其他特殊處理,後自行觸摸發現左足跟一腫塊,大小約2cm,行走疼痛加劇,後到南華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檢查,檢查結果顯示:左足跟腱改變,左踝關節積液,需住院進行手術。
為了醫療費的報銷問題,我和我的家人先後多次來到醫保中心和保險公司,但兩處都不予授理,我病情越來越重,左腳行走也頗感吃力,醫生也告誡我應盡早治療,否則,有後顧之憂,萬般無奈之下,我住進了醫院,動了手術,個人自己結清了所有費用。
我是一名在編教師,每年都按國家要求交納醫療保險,為此,我懇請領導根據我市職工醫療保險條例及有關規定,落實我的醫療費的報銷,本人及全家不勝感激。
此致
敬禮
申請人:×××
20XX年9月28日星期日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Ⅲ 湖南省各市縣區污水處理廠的聯系方式和具體地址
長沙市:
嶽麓污水處理廠
開福污水處理廠
長善垸污水處理廠
新開鋪污水處理廠
花橋污水處理廠
望城污水處理廠
衡陽市:
衡陽市污水處理廠
邵陽市:
邵陽市污水處理廠
婁底市:
婁底市污水處理廠
懷化市:
懷化市污水處理廠一期
湘潭市:
湘潭市河東污水處理廠
湘潭縣易俗河污水處理廠
岳陽市:
平江縣工業園污水處理廠;
湘西自治州:
吉首市乾州污水處理廠
長沙市:
寧鄉污水處理廠
星沙北污水處理廠(一期)
株洲市:
株洲自來水公司
株洲霞灣污水處理廠
株洲市龍泉污水處理廠(二期)
株洲市河西污水處理廠
醴陵市污水處理廠
茶陵縣污水處理廠
攸縣污水處理廠
株洲縣污水處理廠
湘潭市:
湘潭河西污水處理廠(二期)
湘鄉市污水處理廠
韶山市污水處理二廠
湘潭縣污水處理廠
衡陽市:
耒陽市污水處理廠
常寧市污水處理廠
祁東縣污水處理廠
衡陽縣污水處理廠
衡東縣污水處理廠
衡陽市南嶽區污水處理廠
衡山縣污水處理廠
岳陽市:
岳陽南津港污水處理廠(二期)
汨羅市污水處理廠
湘陰縣城污水處理廠
君山區污水處理廠
華容縣污水處理廠
常德市:
常德市德山污水處理廠
津市市老城區污水處理廠
澧縣污水處理廠
桃源縣污水處理廠
石門縣污水處理廠
臨澧縣污水處理廠
安鄉縣污水處理廠
益陽市:
益陽市城北污水處理廠
沅江市污水處理廠
桃江縣污水處理廠
南縣污水處理廠
張家界市:
武陵源區索溪峪污水處理廠(二期)
張家界市城市污水處理廠(擴建)
婁底市:
漣源市城建處理廠
冷水江市污水處理廠
新化縣污水處理廠
雙峰縣污水處理廠
邵陽市:
武岡市城市污水處理廠
隆回縣污水處理廠
邵陽縣污水處理廠
邵東縣污水處理廠
新寧縣污水處理廠
洞口縣污水處理廠
新邵縣城市污水
懷化市:
懷化市污水處理有限公司
洪江市污水處理廠
靖州縣污水處理廠
洪江區污水處理廠
漵浦縣污水處理廠
麻陽縣污水處理廠
郴州市:
郴州市污水處理廠(擴建)
桂陽縣城污水處理廠
汝城縣污水處理廠
嘉禾縣污水處理廠
永興縣污水處理廠
安仁縣污水處理廠
臨武縣污水處理廠
桂東縣污水處理廠
永州市:
永州市冷水灘下河線污水處理廠
道縣污水處理廠
東安縣污水處理廠
新田縣污水處理廠
寧遠縣污水處理廠
藍山縣污水處理廠
江永縣污水處理廠
湘西自治州:
吉首市污水處理廠二期(老城區)
古丈縣污水處理廠
保靖縣污水處理廠
我收集了好久 那號碼真難找 除非自己去跑 大部分是新建的 難。。
Ⅳ 常寧市醫保局的電話是不是0734-7397337
常寧市醫保局的電話
各地醫保中心電話 不同, 需要在當地打114查詢或者可 撥打人力資源及社保電話「區號 +12333」咨詢。
Ⅳ 常寧市在哪裡打徵信報告
查詢個人信用報告,推薦招行專業版,方便快捷。若沒有申請專業版,可以登錄人民銀行徵信中心(點此進入網頁鏈接)查詢列印。目前,我行部分城市的櫃台也可以查詢列印信用報告,北京、上海、廣州、深圳、武漢客戶也可登錄手機查詢。通過招行查詢的具體方式如下:
1、櫃台:暫時只有以下城市開通招行網點代理查詢徵信報告的服務,如需前往查詢,請提前致電客服熱線或通過在線客服咨詢對應城市的辦理規則等具體信息(工作日才能辦理):深圳、蘇州、北京、南寧、徐州、柳州、南京、成都;
2、專業版:您登錄招行專業版後,點擊「一卡通→賬戶管理→個人信用報告查詢」就可以查詢徵信報告了,比較方便。
溫馨提示: ①查詢的卡片必須是之前在櫃台關聯到專業版的。
②通過專業版查詢列印的徵信報告沒有印章。
3、手機銀行:您登錄手機銀行進入首頁-城市服務-個人信用報告點此進入查詢,可查詢個人信用報告,如需下載,填寫郵箱地址就可以了,試點分行為:北京、上海、廣州、深圳、武漢,其他分行暫未開展。
溫馨提示:點擊「查詢記錄」,還能查詢一年內通過招行查詢個人信用報告的記錄。
(應答時間:2020年5月3日,最新業務變動請以招行官網為准)
Ⅵ 衡陽市常寧市醫保中心官網
保險小編幫來您解答,更多疑問源可在線答疑。
地址=====湖南省衡陽市
郵政編碼=====421000
=========================
421000湖南省衡陽市蒸湘區
421000湖南省衡陽市雁峰區
421000湖南省衡陽市珠暉區
421000湖南省衡陽市石鼓區
421000湖南省衡陽市南嶽區
421100湖南省衡陽市衡南縣
421200湖南省衡陽市衡陽縣
421300湖南省衡陽市衡山縣
421400湖南省衡陽市衡東縣
421500湖南省衡陽市常寧市
421600湖南省衡陽市祁東縣
421800湖南省衡陽市耒陽市
Ⅶ 求常德市污水處理廠聯系方式
長沙市:
嶽麓污水處理廠
開福污水處理廠
長善垸污水處理廠
新開鋪污水處理廠
花橋污水處理廠
望城污水處理廠
衡陽市:
衡陽市污水處理廠
邵陽市:
邵陽市污水處理廠
婁底市:
婁底市污水處理廠
懷化市:
懷化市污水處理廠一期
湘潭市:
湘潭市河東污水處理廠
湘潭縣易俗河污水處理廠
岳陽市:
平江縣工業園污水處理廠;
湘西自治州:
吉首市乾州污水處理廠
長沙市:
寧鄉污水處理廠
星沙北污水處理廠(一期)
株洲市:
株洲自來水公司
株洲霞灣污水處理廠
株洲市龍泉污水處理廠(二期)
株洲市河西污水處理廠
醴陵市污水處理廠
茶陵縣污水處理廠
攸縣污水處理廠
株洲縣污水處理廠
湘潭市:
湘潭河西污水處理廠(二期)
湘鄉市污水處理廠
韶山市污水處理二廠
湘潭縣污水處理廠
衡陽市:
耒陽市污水處理廠
常寧市污水處理廠
祁東縣污水處理廠
衡陽縣污水處理廠
衡東縣污水處理廠
衡陽市南嶽區污水處理廠
衡山縣污水處理廠
岳陽市:
岳陽南津港污水處理廠(二期)
汨羅市污水處理廠
湘陰縣城污水處理廠
君山區污水處理廠
華容縣污水處理廠
常德市:
常德市德山污水處理廠
津市市老城區污水處理廠
澧縣污水處理廠
桃源縣污水處理廠
石門縣污水處理廠
臨澧縣污水處理廠
安鄉縣污水處理廠
益陽市:
益陽市城北污水處理廠
沅江市污水處理廠
桃江縣污水處理廠
南縣污水處理廠
張家界市:
武陵源區索溪峪污水處理廠(二期)
張家界市城市污水處理廠(擴建)
婁底市:
漣源市城建處理廠
冷水江市污水處理廠
新化縣污水處理廠
雙峰縣污水處理廠
邵陽市:
武岡市城市污水處理廠
隆回縣污水處理廠
邵陽縣污水處理廠
邵東縣污水處理廠
新寧縣污水處理廠
洞口縣污水處理廠
新邵縣城市污水
懷化市:
懷化市污水處理有限公司
洪江市污水處理廠
靖州縣污水處理廠
洪江區污水處理廠
漵浦縣污水處理廠
麻陽縣污水處理廠
郴州市:
郴州市污水處理廠(擴建)
桂陽縣城污水處理廠
汝城縣污水處理廠
嘉禾縣污水處理廠
永興縣污水處理廠
安仁縣污水處理廠
臨武縣污水處理廠
桂東縣污水處理廠
永州市:
永州市冷水灘下河線污水處理廠
道縣污水處理廠
東安縣污水處理廠
新田縣污水處理廠
寧遠縣污水處理廠
藍山縣污水處理廠
江永縣污水處理廠
湘西自治州:
吉首市污水處理廠二期(老城區)
古丈縣污水處理廠
保靖縣污水處理廠
我收集了好久 那號碼真難找 除非自己去跑 大部分是新建的 難。。
Ⅷ 常寧市醫保中心官網
醫保報銷情況說明範文如下:
尊敬的領導:
我叫×××,是×××學校內的一位老師,容今年38歲。
我於20XX年11月份在×××學校打排球時不慎扭傷左足,當時腳有點痛,後自行購買雲南白葯噴霧劑外用,疼痛較前稍好轉,後未予以重視未曾就診治療。20XX年2月13日曾就診常寧市中醫院門診部,查左足正側位未見明顯異常,未予以其他特殊處理,後自行觸摸發現左足跟一腫塊,大小約2cm,行走疼痛加劇,後到南華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檢查,檢查結果顯示:左足跟腱改變,左踝關節積液,需住院進行手術。
為了醫療費的報銷問題,我和我的家人先後多次來到醫保中心和保險公司,但兩處都不予授理,我病情越來越重,左腳行走也頗感吃力,醫生也告誡我應盡早治療,否則,有後顧之憂,萬般無奈之下,我住進了醫院,動了手術,個人自己結清了所有費用。
我是一名在編教師,每年都按國家要求交納醫療保險,為此,我懇請領導根據我市職工醫療保險條例及有關規定,落實我的醫療費的報銷,本人及全家不勝感激。
此致
敬禮
申請人:×××
20XX年9月28日星期日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Ⅸ 湖南省衡陽市常寧市
1.常寧市歷史
常寧歷史悠久,早在舊石器時代,境內就有原始人類生息繁衍。戰國時期,楚人開始移居這里。漢代境內居民已掌握采礦和提煉銀的簡單技術。三國初期,這里為吳蜀爭奪之地。吳太平二年(公元257年),析耒陽縣舂陵水以西置新寧、新平二縣。東晉太元二十年(公元39 5年)並新平入新寧,始奠定今市之基廓。唐天寶元年(公元742年)改名常寧縣。1996年11月1 9日,經國務院批准,撤銷常寧縣設立常寧市。
2.位置/地貌
常寧市位於湖南省南部,衡陽市西南部,湘江中游南岸。東隔舂陵水與耒陽市為界,南與桂陽縣相連,西與祁陽縣接壤,北瀕湘江與祁東、衡南二縣相望。地處北緯26°07′---26°36′,東經112°07′---112°41′。市區中心位於北緯26°24′,東經112°23′。常寧市地勢南高北低,大致呈兩級階梯分布,南部是南嶺山簇余脈的塔山和大義山,分別呈北東、南北走向,兩山之間夾有廟前——西湖的低平谷地,成為常寧市與桂陽縣交通孔道。海拔1000米以上的山峰有16座,800——1000米的山峰63座,群峰巍峨,構成南部的天然屏障,為第一級階梯。北部的平原。丘陵交錯,海拔大約在200米以下,地形起伏,為第二階梯。地貌類型以崗地、山地、平原為主,山地佔總面積25.56%,丘陵佔17.01%,崗地佔27.78%,平原佔25.41%,水面佔4.24%。
3.交通
市區北距湖南省第二大城市——衡陽市75公里,東距京廣鐵路、107國道、京港澳高速公路各50公里,「三南公路」(湘南、贛南、閩南)東西橫穿境內,京港澳復線衡武高速公路縱橫南北、益(陽)婁(底)衡(陽)高速公路連接西北,三南高速貫穿東西,衡昆高速公路常寧連接線已於2003年底建成通車,1811省道東西縱橫市境,1807省道南北貫穿全市,形成了以市區為中心的公路干線網路,全市各鄉村均有公路通達,湘江沿市區北部流過,水路運輸可達長江和沿海口岸。
4.歷史沿革
常寧歷史悠久,據清同治《常寧縣志》記載:周朝以前屬荊,戰國時屬楚,秦漢時屬耒陽縣,三國吳孫亮析耒陽西南地置新寧、新平二縣,東晉太元二十年(396年)並新平於新寧縣,唐天寶元年(公元742年)改新寧為常寧,屬衡州。五代及宋屬衡州。元十九年(1282年)升為州,無領地,屬湖廣行省領北湖南道。明洪武三年(1370年)三月降為縣,屬湖廣布政使司衡州府。清屬湖南衡永郴桂道衡州府。民國元年(1912年)廢府,屬衡陽道。民國11年(1922年)廢道,直屬湖南省。民國26年(1937年)屬湖南省第五行政督察區。1949年10月12日常寧和平解放,人民政府建立,屬湖南省衡陽專區。1952年4月改屬湖南行政區。1954年7月仍屬衡陽專區。1983年7月屬衡陽市。1996年11月26日經國務院批准,撤銷常寧縣,設立常寧市,由衡陽市代管。
1996年,西嶺、廟前、勝橋先後撤鄉設鎮,並各增設1個居委會。是年未,全縣下轄7個鄉、16個鎮:宜陽鎮、三角塘鎮、白沙鎮、松柏鎮、羅橋鎮、板橋鎮、官嶺鎮、柏坊鎮、洋泉鎮、鹽湖鎮、煙洲鎮、蔭田鎮、新河鎮、西嶺鎮、廟前鎮、勝橋鎮、大堡鄉、蘭江鄉、江河鄉、宜潭鄉、彌泉鄉、蓬塘鄉、蒲竹瑤族鄉。村、組、居民小組無變動。
常寧市轄16個鎮、6個鄉、1個民族鄉。2000年,根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全市總人口795223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