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高分求2011年水處理運營人員工作計劃,急,明天交
(一)繼續抓好工程建設及管理,嚴格執行污水處理費支付制度,提高污水處理廠管理和運營效率。具體措施包括:一是推進建設大瀝工業廢水處理廠,確保該廠在2011年底前建成投產;二是督促各鎮(街道)確保各污水處理廠在2011年運行負荷率達到任務書的要求,盡快完成環保試運行和環保驗收工作。三是抓好已投產小型污水處理裝置的運營管理工作。四是加強污水處理廠規范運營和制度管理,細化和落實各項管理制度,繼續完善中控系統建設,並按「6項制度」抓好落實。
(二)加強排水許可有關工作的業務培訓和指導,確保排水管網設施不受廢水影響,保障污水處理廠正常運行。
(三)繼續完善各級截污管網建設,推進雨水泵前截污工作,做到源頭治理,將排入雨水管網的污水納入污水處理廠進行處理,確保已投產污水處理廠滿負荷運行。
2. 以果凍為主的食品廢水如何處理
水處理,無需投資,按噸收費,高新技術設備上門先處理後付費,整包託管轉移法律風險;熱線電話:400-6655-288
註:各組數據均為10次檢測結果的平均值。
4.2 處理成本
(1)工程用電設備共計26台(套),總裝機容量為131.39 kW,實際水處理系統正常運行功率 86.29 kW,若電價按0.60元/(kW·h)計,則每天電費994.06元。
(2)污水處理廠採用四班三運轉工作制,定員5人(其中污水站站長1名、技術員、化驗人員由站長兼、操作工4名),人均日工資按60元計,則每日人工工資300元。
(3)工程每日絮凝劑消耗費用為250元。以上合計,本工程每日運行直接費用為1 544.06元,摺合噸水處理直接成本為1.54元。具體參見http://www.dowater.com更多相關技術文檔。
5 結論
運行結果表明,採用預處理+厭氧+好氧工藝來處理以果凍為主的食品生產有機廢水可行,系統處理效果明顯,各項指標去除率高,COD總的去除率為97%,BOD5總去除率為98.5%,SS總去除率94.9%,氨氮總去除率為85.7%,油脂總去除率為93.4%。出水水質優於《污水綜合排放標准》(GB 8978—1996)二級排放標准。
從運行實踐來看,該工藝具有較高的抗沖擊負荷能力,運行穩定,盡管車間排出水的水質水量起伏大,但出水水質始終能滿足排放要求。
工程投資較低,運行費用合理。該工程總投資為235萬元,運行費用為1.54元/m3。該工藝對同類廢水的處理有一定的借鑒意義。
由於沒有採用自控加葯系統,葯劑的投加不能根據進水水質的變化及時調整,運行中存在葯劑浪費現象。厭氧產生的沼氣經測量每天可達300 m3左右,工程中只是簡單引入鍋爐燃燒,沒有高效利用。如果在上述方面加以改進,運行費用會有大幅降低。
3. 聯邦制葯的內蒙古公司
作為負責任的企業,聯邦制葯(內蒙古)公司在建廠初期最先完工並通過驗收的,不是辦公大樓,不是生產車間,而是最費錢最復雜的環保處理中心。在1000多畝的廠區面積上,環保中心佔地近1/4,投入金額達4.3億元人民幣。與此同時,聯邦制葯還採用了世界上一流的生化環保技術,確保把生產環境的污染降到最低。
聯邦制葯(內蒙古)公司一、二期污水處理系統運行情況良好,污水排放均符合國家標准和環評的各項要求。2007年11月花巨資設立了COD在線監測系統,這個系統能夠把總排水口的各項生物指標准確的測量出來,並將數據傳輸到市環保局監測中心,以確保水質達標。 目前,聯邦制葯擁有6家生產基地,聯邦制葯(內蒙古)有限公司是聯邦制葯在國內興建的第五個分公司,也是聯邦制葯投資最大的生產基地,而且正在不斷擴大生產規模,四、五期工程正在上馬,之後將成為全球最大的青黴素原料葯生產基地。
事實上,作為巴彥淖爾市的納稅大戶,聯邦制葯在當地很受重視。據了解,當年在該地區投資建廠的原因是當地盛產玉米,量很大,農民不好銷售,聯邦制葯去了以後用玉米作為原料,帶動了他們致富。
盡管是納稅大戶,但是當地政府因為環境污染的問題曾發文件對聯邦制葯進行了批評。在內蒙古巴彥淖爾市臨河區《關於下達2009年污染源限期治理任務的決定》(臨政發[2009]6號)文件中可以看到以下文字:「聯邦制葯、巴山澱粉廠兩家企業在保障污水設施正常運轉的情況下,要汲取全國同行業先進經驗,認真開展工業廢氣污染治理,有效解決惡臭氣體污染擾民問題。」 為了全面貫徹《國務院關於落實科學發展觀,加強環境保護的決定》 ,認真落實中共中央宣傳部、國家環保總局、國家教育部聯合頒布實施的《全國環境宣傳教育行動綱要》精神,樹立綠色財富理念,倡導生態文明,促進公司綠色生產與綠色消費,堅持科學發展觀,走新型工業化道路,從源頭控制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加快生態建設步伐,推動公司節約資源、保護環境,聯邦制葯內蒙公司從建廠開始,就把環保放在首位,環保處理設施先於生產車間三個月開始建設,並提前調試。聯邦制葯內蒙公司污水處理中心全部採用物化、生化(含厭氧、水解、CASS、接觸氧化四個工段)處理工藝,在國內屬先進,均由環保部水污染治理中心教授級高級工程師任立人設計,採用:氣浮系統→水解酸化→厭氧系統→好氧系統(CASS)→接觸氧化→二沉池→計量槽的工藝,工藝設計合理,每個處理單元均達到了最佳的運行效果。聯邦制葯內蒙公司環保累計投資為9.8億(一至三期4.3億元,四五期5.5億元),總佔地面積485畝,總池容量近75萬m³(一期項目環保系統佔地110畝,設計日處理能力1.2萬m³污水,實際日處理污水5700 m³污水,一至三期環保總池容量共計29萬m³,四五期項目環保系統佔地285畝,總池容量約為46萬m³,日處理能力為2.4-4萬m³污水)。聯邦制葯內蒙公司的環保系統是國內同行業配置比較完善、投資比例較高的處理系統,是集生化、物化、好氧、厭氧為一體的大型的綜合污水治理中心。
現已建成投產的一、二、三期工程項目和正在建設的四、五期項目生產運行良好。現將項目進展情況說明如下:一、企業採取的污染防治措施
污水處理方面。聯邦制葯內蒙公司污水處理採用預處理系統—水解酸化—厭氧菌系統(UASB)—好氧系統(CASS)—接觸氧化—二沉池—計量槽的工藝,並配有相應的技術員對工藝進行管理,最大程度地保證環保設施每天24小時連續正常運轉。2007年9月投資36萬元配套完成COD在線監測系統,同年12月中旬投入運轉,並與巴彥淖爾市環保局聯網,總排水口COD在線監測數據顯示出水水質滿足污水處理廠接水要求。(引用自內蒙古自治區西部環境保護督查中心文件:內環西督發【2011】27號文件)。
廢氣處理方面。聯邦制葯內蒙公司一、二、三期項目環保中心厭氧反應器所產生的沼氣處理方式是通過管道收集,經過脫硫後高空排放,沒有充分回收利用。二、三期工程竣工環保驗收時,專家提出制定沼氣綜合利用方案,根據這一意見,聯邦制葯經過考察相關企業沼氣利用情況,實施了沼氣收集、燃燒、利用系統,完成了環保部門要求實現沼氣能源化、無害化的要求。項目完成後,通過了市環保局批復和驗收,目前運行情況良好,日可節約標煤15T左右,達到了節能減排循環利用的目的。 二、環保設施建設情況 聯邦制葯內蒙公司一期項目於2007年5月10日通過自治區環保局(內環審【2007】53號)批復和自治區發改委(內發改工字【2007】1013號)核准,同年11月建成投產,環保工程與主體工程同步施工,環保工程佔地110畝,總水池容量12萬立方米,日處理1.28萬立方米污水,配套的廢氣、廢渣水處理設施也同步完成。項目建設過程中全面落實《環評》及批復要求,執行了三同時制度,一期已建成處理構建物主要有:四效蒸發3套、厭氧菌反應器8座、廢酸水調節池1座、綜合廢水調節池1座、格柵集水池1座、厭氧曝氣沉澱池1座、水解酸化池2座、CASS池8座、接觸氧化池4座、二沉池2座、中心控制室1座、除臭系統1套、沼氣脫硫系統1套。2008年2月20日通過自治區環保局組織的竣工環保驗收(內環監驗【2008】16號)。
聯邦制葯內蒙公司二、三期年產3000噸6-APA擴建工程聯產阿莫西林原料葯制劑項目,於2008年3月27日通過自治區環保局批復(內環審【2008】51號),同月自治區發改委對該項目進行了核准,2009年4月建成,環保工程與主體工程同步實施、同步完成,二、三期環保工程設計總水池容量10萬立方米,佔地90畝,處理能力為每天10000立方米。項目建設過程中,全面落實了《環評》及批復要求,執行了三同時制度,二、三期已建成處理構建物主要有:厭氧菌反應器8座、廢酸水調節池1座、綜合廢水調節池1座、格柵集水池1座、水解酸化池5座、CASS池8座、中心控制室1座、除臭系統1套,2010年6月8日通過自治區環保局組織的竣工環保驗收(內環監驗【2010】47號)(引用自內蒙古自治區西部環境保護督查中心文件:內環西督發【2011】27號文件)。 三、聯邦制葯四五期進展情況 聯邦制葯內蒙公司四、五期項目於2010年、2011年進行項目審批獲得自治區經信委、環保廳等相關部門的批復和核准,各種手續齊備,項目進展順利。四期年產12000噸6-APA工程2011年自治區經信委對該項目進行了備案(內經信投規字【2011】267號)並取得環評批復(內環審【2011】217號)後,主體工程、環保工程及輔助工程開始施工建設,目前已接近完工,環保、動力、倉儲等配套工程同步施工,也已進入最後的安裝調試階段。五期年產1600噸克拉維酸鉀(原料)項目2012年自治區經信委對該項目進行了備案(內經信投規字【2012】106號)並取得環評批復(內環審(2012)265號),2013年即將開工建設。
四期年產12000噸6-APA工程項目環評批復建設4台210t/h循環流化床鍋爐,批復不久,聯邦制葯又與市政府簽訂了五期1600噸克拉維酸鉀(原料)項目投資協議,綜合考慮一至五期工程生產、供暖用汽及行政辦公、生活用汽;經過測算需要5×260t/h鍋爐(開四備一)才能滿足需要,建設6台3200m3/min空壓機組用蒸汽拖動,替代電拖動運行模式,達到了節能減排的目的。在這種情況下,聯邦制葯(內蒙古)有限公司委託內蒙古環境科學研究院編制了供熱變更項目環評報告書,並取得了自治區環保廳的批復(內環審(2013)3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