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廢水知識 > 沙田廢水處理公司

沙田廢水處理公司

發布時間:2025-07-28 17:59:38

❶ 東莞九江的水去那裡了

隨長江流入了東海。
九江市整個區域都屬於長江流域,包括大大小小的河流,小溪都最終匯入鄱陽湖或者是長江。另外九江市各個縣區的用水也來自長江,或者是長江支流,或者是鄱陽湖。用完之後的廢水經過處理後排入到長江。所以說九江的水都隨長江流入了東海。
東莞市主要河流有東江、石馬河、寒溪水。市境96%屬東江流域,東江幹流自東北角惠州市惠城區、博羅縣之間入境後,沿北部邊境自東向西行至橋頭鎮新開河口。有發源於深圳市寶安區的石馬河流入,至企石鎮有企石河流入。至石龍鎮分出東江南支流後,東江北幹流續流至石灘,與來自增城市的支流匯流,經石碣鎮、高_鎮、中堂鎮、麻涌鎮的大盛村注入獅子洋;東江南支流斜向西南,在峽口社區接納來自市境中部的寒溪水,峽口以下有三支較小的支流牛山水、蛤地水和小沙河,自東向西匯,入流經石碣鎮、莞城街道、道_鎮、厚街鎮、沙田鎮於泗盛注入獅子洋。東江北幹流與南支流之間為東江三角洲的河網區。

❷ 廣東省中山市三角鎮位於哪個省哪個市

屬於:廣東省中山市三角鎮
三角鎮位於中山市北部偏東,北通廣州番禺區,東連民眾鎮,西接黃圃鎮,南與港口鎮隔河相望,總面積70.32平方公里。轄7個村民委員會和1個社區居民委員會,戶籍人口56062人,非戶籍人口43004人。京珠高速公路貫通鎮域南北,設有大型出入口,省道南三公路呈東西向橫穿鎮境。鎮內有文化廣場1個,三星級酒店2間,四星級酒店1間,一級甲等醫院1間,11萬伏變電站3座,自來水廠、工業水廠各1間,污水集中處理廠2間。2006年,三角鎮堅持經濟社會協調發展,加快實施構建和諧三角戰略,經濟建設和社會各項事業快速發展。全年實現生產總值29.12億元,比上年增長12.3%;工農業總產值96.8億元,增長17.75%。
【經濟發展概況】
工業:在建設用地指標緊缺、工業原材料價格上漲等情況下,實行「綠色招商」和「零用地招商」。通過市東部開發招商推介會等招商引資活動引導企業增資擴產,擴大投資規模。全年引進項目17項,佔地570畝,投資額3.7億元;增資項目14個,合同增資5322萬美元;出口創匯40791萬美元。有自主品牌、在國內外享有聲譽的紅牌電器集團落戶三角鎮。加快產業集聚發展,電子、紡織制衣、化工、五金等四大支柱產業全年實現總產值67.15億元,占工業總產值的75.19%。加大力度建設工業園區,投資3000萬元建設高平、金鯉2個工業區的交通、供電、供水、綠化等配套設施。積極推進名牌戰略和質量興鎮戰略,加大力度培育品牌,申請廣東省著名商標企業5家,其中金三角成衣有限公司被評為國家著名商標;申請技改貼息企業6家。全年實現工業總產值92.03億元,比上年增長17.72%。
農業:加快推進農業產業化和現代化,優化農業結構,提高農業經濟效益。全年糧食種植面積11721.7畝,年總產量4577.3噸;水產養殖面積19342畝,水產品總產量19980噸;香蕉種植面積7435畝,總產量18580噸;全年生豬上市3.25萬頭,存欄1萬頭;「三鳥」上市109.5萬羽,存欄30.1萬羽。按照科技興農發展思路,全年出版《三角農情》8期5萬份。舉辦青皮冬瓜標准化生產、蝦類養殖、水魚養殖、香蕉種植、安全使用農葯等各種培訓班10期,培訓4000多人次。推廣艮花占、金華軟占、美香占、南美白對蝦、中華草龜、巴西龜等優良品種。推廣先進農業生產機具,農業機械總動力26328千瓦。開展「紅盾護農」行動,加強對化肥、農葯、種子的銷售管理。建設農村「五項工程」,投資870萬元重建福龍和東關水閘,投資800萬元加固東西干堤達標,加高培厚內河支堤。全年鋪設農路5公里,新建農橋8座,改造低產魚塘1200畝。種植落羽杉3萬棵,荔枝、龍眼等果樹3000棵,草皮綠地超2萬平方米。加強農村經營管理,鑒證農村承包合同367宗,標的金額近3.3億元。全鎮籌集農村合作醫療資金450.7萬元,將人均年報銷上限提高為8000元,50078人參保,參保率達99.77%。全年實現農業總產值4.77億元,比上年增長18.36%。
第三產業全鎮有企業558戶,其中集體50戶,私營(含公司、個人獨資、合夥)389戶,外資119戶;個體工商戶2670戶,集貿市場5個,星級酒店3家。2006年,第三產業從業人員15455人,總銷售額13.8億元,生產總值5.98億元。
城鎮建設編制《三角鎮2006~2010年近期規劃》,修編高平工業區園B區二期23公頃用地和工業生活配套區控制性詳細規劃。6月沙欄村被定為市新農村建設試點村,規劃面積9平方公里,人口6300人。全年受理報建項目605宗,面積37萬平方米,驗收面積19萬平方米。全面整治違章建築,查處南三公路沿線和中心區主要路段違章建築72宗,清拆面積2.6萬平方米。鎮0工程投資4500萬元,實施公共及市政工程30項,建成道路8公里,改造並重建橋梁19座,鋪設市政排水管道2公里,增建三角小學新教學樓。全年報建住宅施工194宗,面積8萬平方米;商住樓房56宗,面積12萬平方米;工業廠房30宗,面積15600萬平方米。房地產業發展迅速,除東潤華庭商住小區200畝外,6.8萬平方米的國宇豪庭、3.5萬平方米的旭日華庭商住小區相繼動工。
財政稅收在財政政策性減收壓力較大的情況下,加強稅源分析,加大力度稽查稅務,強化稅收征管,挖掘非稅收入潛力。對公建配套、土地轉功能、土地閑置、沙石堆放、廢品收購、市政管道、城市戶外廣告、道路佔用及特種行業經營許可等公共資源的佔有、開發、使用和特許(壟斷)經營項目,通過拍賣或招標方式有償轉讓,將收入納入財政專戶管理。健全徵收績效考評、徵收統計、票據管理等非稅收入征管制度,確保財政收入穩定增長。2006年,全鎮稅收收入2.73億元,比上年增長32.52%;非稅收入6652萬元,增長19%;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1.16億元,增長28.89%;財政總支出1.67億元,增長7%。全面規范部門預算,編制全部鎮級預算單位的部門預算,定員定額審批預算經費,單列采購預算,細化基建預算,試行績效預算和復式預算。推行0采購制度,由單純采購貨物擴大到采購工程和服務,實現0采購的預算管理和采購資金的集中支付。全年0采購項目121宗,實際采購金額2978萬元,節約財政資金295萬元,節支率9%。
人民生活2006年,全鎮在崗職工工資年人均10820元,比上年增加118元,增長1.1%。農民人均年純收入7268元,增加668元,增長10.12%。城鄉居民儲蓄存款余額年人均19715元,增加4714元,增長31.42%。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即城鄉居民社會購買力)年人均13133元,增加234元,增長1.81%。全鎮城鄉居民人均居住面積38平方米,增加2平方米,增長5.56%。全鎮城鄉居民生活用電總量3582萬千瓦時,增加613萬千瓦時,增長20.65%。固定電話用戶32325戶,增加3463戶,增長12%。行動電話用戶44120戶,增加1800戶,增長9.42%。全鎮有汽車2650輛,摩托車10350輛。全鎮參加社會基本養老保險22362人,醫療保險23369人,失業保險21997人,工傷保險22105人。
【社會事業發展概況】
教育全鎮有中學2所、小學6所,在校中小學生10245人,教師510人,幼兒園8所,在園幼兒2100人。全鎮學前三年教育普及率93%,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100%,初中入學率100%。新高平小學建成使用,三角小學增建設工程啟動。制定《三角鎮教育名師管理辦法》,明確名師義務和年度考評細則。開展「-」在身邊徵文活動,在清明、「六一」、「十一」等節日分別組織師生進行祭掃烈士墓、演講比賽、國慶徵文等德育活動。強化青少年的法紀教育,8所中小學校聘請法制副校長和法制輔導員,設置校園警務室,舉辦法制講座20場。制定《三角鎮關於切實做好學校幼兒園托兒所安全工作的意見》,舉辦校車駕駛員學習培訓班,全部校車辦理學生接送車標志。10月3~6日,全國英語人才選拔活動於北京舉行,三角小學的學生梁朝發、周可雲、吳欣鍵分別獲英語口語小學B組銀獎、銅獎和小學A組優秀獎,吳鳳嬌、黃曉施獲優秀輔導老師獎。
宣傳文化以鎮電視站及《新三角》報宣傳為主,宣傳報道東部組團開發、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清理清拆違法建設、防禦強台風暴雨等。製作《沙田明珠,投資寶地》、《周日法律專欄》、《周日安全知識專欄》、《新農村建設系列》、《農村富餘勞動力就業》等系列報道,播出各類自采新聞1100條,製作播出各類公益廣告130條。《新三角》由雙月刊改為月刊,全年發行10萬份。以文化廣場為主陣地,豐富群眾的文化生活。9月,舉辦迎東部開發招商推介會書法比賽,參加市第四屆少兒花會1項攝影作品及書法作品獲銀獎,1項書法作品獲金獎。11月,承辦由國家文化部、中國移動通信集團公司聯合主辦的「新農村·新文化·新信息」大型公益巡演活動。舉辦迎中秋賀國慶暨陽光女孩頒獎晚會、慶祝僑聯換屆暨首屆烹飪比賽頒獎晚會、文明公民巡迴演出、中小學生安全出行巡迴演出,粵劇演出、重大節日的游園會等。全年舉辦群眾性文化體育活動75場次,觀眾25萬人次。電影隊在文化廣場、行政村、學校、工廠免費為群眾、學生放電影45場。凈化文化市場,-全鎮文化市場,特別加強監管網吧、游戲游藝機室和卡拉OK歌廳等行業,查處收繳非法音像製品9000張,收繳非法出版物3000本,查處非法演出13宗。
體育開展群眾性體育活動。3月,舉行小學生羽毛球團體賽。4月,舉行三角鎮0杯男子籃球邀請賽,邀請浙江省女子籃球隊和廣東省女子籃球隊到三角鎮進行友誼比賽。5月,舉行小學生乒乓球團體賽「環保杯」男子籃球賽。6月,舉行首屆慶六一暨和諧家庭趣味運動會和全鎮幼兒運動會及「環保杯」自行車環鎮游。12月,在三角中學舉辦全鎮中小學田徑運動會。
衛生全鎮有一級甲等醫院1間、社區衛生服務站5個、村級衛生站所8個。全年診療4.7萬人次,常住人口兒童「六苗」計劃免疫接種率98.4%。做好除「四害」工作,每季度滅鼠1次,滅蚊2次,鼠跡監測陽性率為2.44%。搞好環境衛生,全鎮有保潔人員230人。完善保潔制度,制定分片包干措施,實施12小時保潔負責制,落實門前「三包」措施,新增「門前三包」專職監督員30名。10月,東南村通過驗收,創建成為市衛生村。
計劃生育貫徹執行《人口與計劃生育法》和《廣東省人口與計劃生育條例》,加強人口控制,提高計劃生育水平。2006年,戶籍人口出生447人,出生率7.98‰,計劃生育率92.23%,人口性別比114:100,人口自然增長率1.55‰。開展形式多樣的計生宣傳,舉辦「陽光女孩」才藝大賽,開設新婚夫婦學習班12期,451對夫婦參加,參加率95.34%。落實《廣東省農村部分家庭計劃生育獎勵辦法》,發放計劃生育獎勵金給170戶。
環境保護加強治理污染和建設環保設施,高平工業區採取「產業園區+污水處理廠+生產企業」的模式,分別於2003年和2004年建成織染污水和電鍍污水兩大專業污水處理廠,分別設計處理量為1萬噸/天,集中收集、集中處理污水,引進德國污水在線檢測設備,自動采樣、在線檢測,監控每個企業。其中,高平電鍍污水處理廠是廣東省處理量最大、工藝最先進的電鍍污水處理廠,同時也是電鍍行業「統一規劃、統一定點」示範單位。全年完成審批建設項目270宗,現場環境監察720次,其中污染源現場監察81次。全年受理環保信訪投訴104宗,處理101宗。環保投訴對象多為接近居民的部分規模小、污染大的企業,主要是廢氣、廢水和噪音污染。加強環保宣傳,開展「環保小天使」評選活動,舉辦「環保杯」男子籃球邀請賽和首屆環保法律法規知識競賽。
民政2006年,舉行慈善萬人行活動共籌款98萬元,為韶關、潮州等地百年一遇的暴雨、山體滑坡等自然災害籌集善款7萬元。擴大紅十字會基層群眾服務力量,全部村民委員會、居委會均成立紅十字會員小組和志願者義工服務隊,共有290人。全鎮有510戶1405人納入最低生活保障線,比上年增加103戶327人,全年市、鎮、村三級共發放保障金152.81萬元。免收低保對象50元以下的診療費,按50%比例收取超出50元部分的費用。社會福利服務中心贍養90名「五保」老人,給160名自居的「五保」老人發放生活費共32.32萬元,人均每月260元。發放家庭暫時困難臨時救濟金46萬元。發放優待金26.25萬元給現役軍人家屬、烈屬、孤老復員軍人56人。鎮0出資改造86戶低保戶危房,建築面積4310平方米,建築和修繕資金281.8萬元。鎮社會福利服務中心二期建設工程竣工。全年辦理結婚登記手續341對、離婚手續53對,補辦結婚手續32對。
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堅持「打防結合、預防為主」方針,構建打防一體化治安體系,開展打擊「兩搶」、「圍剿街面犯罪」、「粵鷹2」、「打擊-破壞電力設施」等專項行動和「嚴打整治百日行動」。全年立刑事案件276宗,破145宗;刑事拘留213人,批捕143人。查處各類治安案件357宗,處理各類違法人員719人。消防接警出動63次,滅火47次,挽回經濟損失49.86萬元。查糾各類交通違法行為3767宗,扣留交通違法車輛862輛,治安拘留嚴重交通違法行為人12人。年內發生道路交通事故76宗,造成8人死亡、75人受傷。
信訪有信訪信息員20人,實行幹部駐村、領導下訪制度,加強排查工作。全年受理群眾來信(電)15宗,來訪40宗,立案47宗,結案45宗;較大規模的-事件為6月份高平村高平10社村民反映工業區污染嚴重而集體-的事件。開通網上投訴中心,受理投訴300件。信訪主要反映征地、環境污染、勞資糾紛及外嫁女權益等問題。
武裝落實基幹民兵應急分隊、預備役、專業技術分隊編制。8月,組織三角中學和沙欄中學初一級新生進行為期7天的軍事訓練,提高中學生國防意識、個人體能和組織紀律性。做好冬季徵兵工作,發動全鎮適齡青年1614人報名,報名率達95%,初檢合格56人,挑選19人入伍。對-實行一次性就業安置補助3000元,妥善安置19名-就業。
【廣東省教育收費規范鎮】
全鎮中小學校依法治校,規范收費,勤儉辦校。2004年鎮0建立治理教育亂收費聯席會議制度,由教科文衛辦指定專人負責日常工作,每學期派出檢查組監督收費工作。健全學校領導責任制,對全鎮中小學實行亮證收費和收費公示制度。學校收費報市教育局和鎮物價部門備案。鎮0保障教育經常收入,鎮財政對學校收費資金實行收支兩條線管理,及時定額返撥學校收費資金。免收農村人均年收入1500元以下困難家庭子女的義務教育階段書雜費。2月7日,廣東省教育廳、廣東省0糾風辦、廣東省監察廳、廣東省物價局、廣東省財政廳、廣東省審計廳、廣東省新聞出版局等7個省治理教育收費廳際聯席會議成員單位授予三角鎮「2003~2005年度廣東省教育收費規范鎮」稱號,成為全市唯一獲此殊榮的鎮。
【移動信息化示範村
特色農業村三角村佔地面積6000多畝,人口近7000人,主要種養香蕉和四大家魚及蝦。中國移動中山分公司把三角村定為移動信息化示範村,為農民群眾提供農業政策、新品種、新技術、病蟲害防治通報和農資產品市場價格、氣象及災情預報、勞動招工等信息,向村民普及與傳播「信息富農」的知識和技術,幫助完善建設農村通信基礎設施,加快發展農村移動通信。11月28日,在三角村舉行揭牌儀式。中國移動中山分公司向三角村贈送「農信通」軟體禮包,提供免費安裝、調試及使用培訓等服務。當晚,在三角鎮文化廣場舉行由國家歌舞團、中央民族樂團等演出的以「新農村·新文化·新信息」為主題的大型公益巡演。
【暴雨防災】
5月21~22日,三角鎮連降暴雨,烏沙水文亭錄得近年最高降雨量達363毫米。由於地勢低、暴雨大,造成受浸作物面積大、受浸房屋多的災情,全鎮受浸面積20661畝,受浸房屋479間,直接損失420萬元,有5處山體滑坡,未造成房屋倒塌和人員傷亡。
【參加市東部開發招商推介會】
8月28日,市東部開發招商推介會在火炬開發區臨海工業園舉行,並分別在南朗、三角、民眾等鎮設立分會場。市領導及嘉賓1000人出席推介會。此次招商推介會,三角鎮共簽約項目6個,投資金額16.7億元人民幣;動工項目31個,投資額達25億元人民幣。
附:2006年三角鎮黨委、人大、0主要領導名單
書記:黃國慶(5月止) 侯奕斌(5月起)
副-:關健祥 黃澤科 蘇潤娥(5月止) 周長甫(9月止)
主席:黃國慶(5月止) 侯奕斌(12月起)
副主席:黎金柱
鎮長:關健祥
副鎮長:宋建柱 吳坤科(12月起) 梁國豪(12月起)盧侶南 阮儉航(12月止)
2020年9月1日,阿里研究院公布2020年淘寶鎮,三角鎮榜上有名。
2020年8月24日,廣東省農業農村廳公布第二批廣東省「一村一品、一鎮一業」專業鎮名單,三角鎮榜上有名(雜交鱧)。
2020年7月29日,全國愛國衛生運動委員會重新確認三角鎮為2020年國家衛生鄉鎮(縣城)。
三角山公園
來到三角山公園門樓前,「三江匯聚花果山山靈水秀,角力傳揚麒麟舞舞動歌歡」這副對聯格外醒目,字里行間讓人不自覺聯想到一幅詩意融合的新三角畫卷。拾級而上,兩旁綠樹蔥郁、繁花爭艷、鳥兒歡歌,清新的詳情>>
三角鎮特產與美食三角沙欄雞
三角沙欄雞是廣東省中山市三角鎮的特產。沙欄雞又名三角雞,也稱石岐雞。是廣東省優質地方雞種之一,特點是雞其個體大,胸肉較厚,肌體豐滿,以雞肉味鮮、香滑、骨脆而馳名中外。早在20世紀20年代就銷往港澳地區
沙欄雞
沙欄雞又名三角雞,也稱石岐雞。主產於廣東省中山市三角鎮,為廣東省優質地方雞種之一,因其做成的白切雞皮薄、肉嫩、油少、色靚而聞名,早在20世紀20年代就銷往港澳地區。 廣東及港澳地區喜食具有三黃(黃羽、
三角鎮民俗文化三角麒麟舞
三角鎮位於中山市東北部,地處珠江三角洲中下游的沖積平原地帶,歷史上,村民以捕魚和耕種為主。麒麟舞是三角鎮先民根據當地的生活習俗和圖騰崇拜而發展起來的一種歲時習俗民間舞蹈。從清末開始,每年農歷年底前,三
三角鎮名人何訓昌
民國31年(1942)10月出生,三角和平村人。1968年廣州中醫學院本科畢業。市中醫院主任中醫師、內科主任,廣州中醫葯大學兼職教授,碩士生導師,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突出中醫特色,中醫葯治療率各項
崔國潮
1954年5月出生,三角沙欄村人,高中學歷,中共黨員。1973年10月至1975年4月,任中山縣港口、黃圃公社中共基本路線教育工作隊隊員、副隊長。1975年4月後,任中山縣三角公社(區、鎮)黨委副書記
楊根遠
民國26年(1937)6月出生,三角蟠龍村人。1956年7月在中山縣第一中學考入中國人民解放軍西安第四軍醫大學醫療系,1961年畢業留校任教。1975年調到廣州第一軍醫大學任生化教研室科主任兼黨支部書
翟漢球
民國34年(1945)3月出生,三角居安村人。中共黨員。北方交通大學經濟系本科畢業。中山電視台副台長、高級、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曾任中央人民廣播電台和中國國際廣播電台記者16年。獲廣播電視新聞、專

❸ 治理河湖的作文400字

1湖泊流域水質總體穩定,水環境依然脆弱
1.1.1柘林湖水質整體處於III類,部分入湖支流相對較差由《2000-2011年柘林湖水質狀況報告》的監測數據可知,近10年來柘林湖湖體水質由2003年的I類水質下降到Ⅱ類;再從2004年開始下降到Ⅲ類水質,持續到目前一直保持在Ⅲ類水質。其中高錳酸鹽指數、氨氮、總磷和總氮4項指標的變化趨勢圖如圖1和圖2所示,總磷和總氮維持穩定在Ⅲ類,高錳酸鹽指數和氨氮穩定在Ⅱ類〔5〕。由於柘林湖湖泊水面積較大,水質空間分布差異較大,總體水質較好的情況下,沿岸帶及部分庫灣水質明顯差於湖心和壩上處水質,局部入湖水域還存在一定污染問題,水環境依然脆弱。
1.1.2柘林湖水體整體呈中營養狀態,但在部分季節局部湖灣水體中藍藻成為次優勢類群之一,局部湖灣生態安全問題需引起重視在2010-2011年的調查中發現在枯水期和平水期,湖區的浮游植物類群從硅藻門演替為當前局部湖區藍藻門占優勢。柘林湖部分湖灣的浮游植物群落中藍藻門藻類成為次優勢類群之一,表明柘林湖部分湖灣水體呈現一定的富營養化趨勢。湖區的浮游植物類群從河流特徵的硅藻門演替為當前局部湖區藍藻門占優勢,表明柘林湖湖區外源輸入的增加,水質的惡化,水體富營養化風險凸顯。因此,需要在流域尺度上降低入湖負荷,開展流域生態安全的保護與湖泊生態治理,阻止局部湖灣富營養化趨勢的蔓延,逐步維護湖泊生態系統穩定。
1.2飲用水水源地規范化建設有待加強、飲水安全存在隱患柘林湖湖區范圍目前共有3個湖庫型飲用水源地,分別為源口水庫取水口和東渡取水口和柘林大壩三附壩取水口飲用水源地,主要供應武寧縣城區、共青城市和德安縣的居民供水,「十二五」期間也將作為南昌市和九江市的備用飲用水源地,因此柘林湖水源涵養功能的保護顯得尤為突出重要。但是目前柘林湖飲用水水源地處於開放狀態,隔離防護設施落後,水源地自動監測、應急預警和規范化建設能力相當薄弱,飲水安全存在很大隱患,因此,亟需在流域治理的基礎上以預防污染為主,確保飲水安全。
1.3漁業發展尚未規范,水生生物多樣性遭到破壞
1.3.1過量發展網箱養殖已給生態環境帶來危害近年來,網箱水產養殖呈現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態勢,據調查柘林湖庫區內副壩附近、武寧縣湖區境內共有22000餘箱網箱,345座養魚庫灣,柘林湖湖區網箱養殖面積共6593.13hm2,養殖面積佔全湖區水面面積的20%,且無證養殖的個體戶屢禁不絕,存在個體戶將化肥和養豬廢渣投入網箱進行水產養殖的現象。
1.3.2非法捕撈屢禁不絕,水生生物多樣性遭到破壞據漁業聯合執法隊調查,湖區非法捕撈形式包括扳罾燈光誘捕、拖網捕撈、非法漁具捕撈等。非法捕撈造成漁業資源減少,水生動物多樣性破壞。2003年前,用傳統方式每天每船可捕撈柘林湖湖魚200kg之多;2008年每天每船的捕撈量已經降到50kg以內,且魚的種類比較單一。另據漁業部門在柘林湖的不同水域進行竹排銀魚燈光試捕,結果顯示:永修水域每網只捕到幾尾,武寧水域每網僅捕獲0.25kg銀魚,與往年試捕的每網5~10kg相差甚遠。
1.4旅遊發展加速,污染風險增大近年來柘林湖流域人類活動強化,旅遊發展與環境保護的矛盾日益突出。2010年旅遊接待人數共80.77萬人次,其中國內旅遊人數達到79.5萬人次。2011年9月西海高速全線通車後,柘林湖的旅遊人數成倍增加,帶來的環境問題日益突出。因此,加快柘林湖生態保護和污染治理對提高柘林湖生態系統抗干擾能力至關重要。柘林湖東岸的廬山西海是一個新開發和正在規劃建設中的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各種投資項目紛至沓來,中信集團將投資150億元用於中信廬山西海開發建設項目,建設生態度假地,項目的建設將使原本自然的森林生態系統破碎化,且今後還將發展水上旅遊產業,污染風險突增。水環境保護和旅遊開發二者之間的矛盾亟須通過系統的保護規劃和實踐來進行解決。
1.5人為侵佔湖濱帶嚴重、緩沖能力下降湖泊自然帶普遍受到人為干預,沿湖濱帶人為侵佔現象嚴重,開發與保護矛盾日益突出。沿河湖鎮區段建設了很多居民房,特別是武寧縣縣城污水處理廠和工業園區就在湖邊,生活污水和工業廢水直排入湖;沿湖一百多公里建設了很多農田,農葯和化肥直接排入湖中,沒有相應緩沖帶的攔截,對水土影響較大。此外風景名勝區周邊建設了柘林湖賓館、北戴河賓館和清水山莊等賓館,廢水只經過簡單的微動力和化糞池後也直排入湖,因此湖濱緩沖帶緩沖能力下降,亟需對湖濱帶進行生態修復建設。
1.6水土流失較嚴重、礦山徑流污染大城鎮開發建設和礦山開采產生的水土流失等已成為水土流失的新問題。盡管近幾年來修河流域水土流失治理方面取得了較大進展,但由於積重過深,林分質量下降,森林保土蓄水能力降低,水土流失仍然比較嚴重。流域存在礦產資源的開采,不但排放大量采礦廢水(井坑涌水、廢水堆淋溶水、選礦廢水、尾礦庫溢流水),而且破壞地表植被以及產生大量固體廢棄物。柘林湖湖區內強度流失區主要分布在武寧縣城、武寧縣工業園、魯溪鎮316國道兩側;中、輕度流失主要分布在石渡、新寧鎮、官蓮、巾口、澧溪等鄉鎮。
1.7流域環境基礎設施尚未到位,歷史欠賬多
1.7.1生活和工業污水收集與處理系統缺乏柘林湖湖區總人口為38.9萬人,每天產生生活污水量近3萬t。湖區范圍僅武寧縣建設了城市生活污水處理廠,目前一期1萬t/d處理規模已建成投運,由於污水管道建設尚未完善,只接納了城區周邊部分生活污水,沿湖分散居民生活污水大部分未能全部進入污水處理系統,污水直排入湖,未經處理及脫磷脫氮的廢水給柘林湖帶來極大的壓力。此外武寧縣工業園區和太陽升項目園區的工業污水處理廠還未建設,工業廢水集中處理率較低。
1.7.2生活垃圾收運及處理系統存在缺陷目前柘林湖從垃圾收集到處理還沒有完善的運行機制。柘林湖流域范圍內的垃圾清運范圍局限於老鎮區和旅遊接待區,由於距離分散和資金缺乏等原因其它沿湖和沿河村落生活垃圾尚未得到有效收集,鄉鎮垃圾轉運系統亟待完善。部分鄉鎮由於缺乏轉運系統,收集的垃圾就地選擇一處位置進行簡易填埋,未進行無害化處置,未經過處理的垃圾滲濾液直接影響地表水和地下水環境。部分鄉鎮由於沒有合適的垃圾填埋場,就地對垃圾進行簡易焚燒,焚燒的煙氣對周邊及湖區環境污染很大。
1.8管理機制體制尚未理順,流域綜合管理迫在眉睫
1.8.1環境監測執法,生態觀測及科研能力建設嚴重滯後柘林湖流域內環境監測能力建設十分滯後,無自動監測能力和應急監測能力,且監測裝備條件較差,缺乏常規的監測儀器和現場快速監測儀器,無法對柘林湖生態環境實施有效的監控。同時區內修河流域和柘林湖的生態觀測與科研工作較為薄弱,尚未科學全面地掌握柘林湖區域目前陸生、水生生態系統結構狀況及其變化趨勢。因此亟需對湖區投入強有力的環境監測能力建設,對生態服務功能的現狀及其恢復情況進行長期跟蹤觀測,以及對柘林湖湖泊生態系統健康與安全進行深入地調查評估。
1.8.2環境管理存在「斷裂帶」柘林湖流域管理缺乏統一的管理機構,由於流域范圍涉及修水、武寧、永修及廬山西海風景名勝區管委會區域,在環境保護過程中存在交叉管理,重復管理,職權不明確等各種體制問題,導致許多生態保護工作不能很好的深入開展。
2柘林湖面臨的主要形勢
2.1經濟社會發展形勢流域正處於工業化中期階段,既要解決做大產業規模與調整產業結構之間的矛盾,又要解決日益加大的資源環境壓力與保護生態環境的矛盾。目前柘林湖流域范圍的修水縣和武寧縣經濟發展正處於結構調整階段,農業逐步走向規模化,工業新老企業更新,流域內各縣近幾年經濟發展較為迅速,尤其以工業發展最為迅速。隨著經濟體制改革進一步深入,內外投資環境的不斷改善,基礎設施投入的增加,產業結構繼續調整和優化,集體經濟和個體私營經濟快速發展,第三產業的興起,將步入穩定增長階段,社會經濟保持快速健康發展是完全有可能的,因此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的矛盾突出,生態環境保護的壓力加重。
2.2生態環境保護形勢柘林湖流域內主要河流的水質目前基本穩定在《地表水環境質量標准》中的Ⅱ~Ⅲ類標准,但流域內的生態環境保護亟需轉變觀念,需從水質保護向水生生態保護轉變,從污染治理向防治並舉轉變,從點源控制向非點源控制轉變。三方面轉變難度加大,生態環境保護形勢不容樂觀,因此,在這些方面相關部門還要付出不懈的努力。
2.3環境風險防範形勢目前柘林湖景區開發活動加快,網箱養殖及化肥投料威脅到飲用水源安全,線源(流動源)尤其是船舶增加了水污染事故發生的風險。
3柘林湖生態環境保護的科學對策
對於柘林湖的水污染防治與保護工作,應以控源與強化管理為首要措施,湖泊水體以保育為主,輔加治理。同時,流域產業結構調整十分重要,這正是與其它類型湖泊治理思路的核心不同之處。因此,對柘林湖水污染防治採取「分區保水、上游活水、湖邊治水、湖面管水」為主要內涵的柘林湖保護與綜合防治的新理念。
3.1以湖泊生態安全為核心,保證湖區水質柘林湖目前處於水質良好和中營養狀態階段,經過對柘林湖進行水環境容量分析,除總磷現狀負荷接近III類環境容量值外,其它指標現狀污染物遠小於III類環境容量值,因此影響流域經濟發展和柘林湖水體水質的主要制約因子為總磷,其主要污染來源於居民生活、水產養殖、畜禽養殖和化肥流失。因此,今後需要開展湖面網箱水產養殖取締工程,取締網箱養殖改為清水放養各種濾食性魚類;實施清水入湖工程,加快建設工業園污水處理廠和沿湖鄉鎮生活污水處理設施及管網建設,提高污水接管率和處理率;結合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三清六改四普及」,即清垃圾、污泥、路障;改水、改廁、改房、改欄、改路、改環境;普及電話、沼氣、有線電視和太陽能),重點對沿柘林湖兩岸鄉鎮和沿修河兩岸鄉鎮進行農村環境連片綜合整治;對湖區周邊畜禽養殖採取污染治理措施,並大力推廣測土配方施肥,建立測土配方施肥示範區;加大廬山西海風景名勝區周邊的環境綜合整治力度,對賓館飯店污水實行回用與零排放工程,降低旅遊業對水域的環境脅迫。採用以上措施能有效減少氮磷及其他污染物入湖負荷,避免湖體局部富營養化,使柘林湖水體水質達到功能要求。
3.2以柘林湖入湖河流生態保育為重點,削減入湖污染負荷柘林湖主要入湖河流有13條,在對柘林湖湖區治理的同時,需加強對入湖河流的生態保育和污染負荷削減,對污染較重的主要入湖河流,如沙田河、修河上游、橫路河、盤溪河等河流實施生態保育工程,對入湖河段緩沖帶進行生態護岸及內河清淤、疏浚整治工程,並配套相關景觀樹木和景觀石,岸線旁邊種植水生植物,配置宣傳標識牌樹木的種類可以根據當地氣候和景觀需要配備,主要以常年青的灌木喬木為主,在岸線水域周邊種植荷葉、紫根水葫蘆、菖蒲、美人蕉等水生植物。工程的實施能有效加快河流流速,提高河濱區的水體自凈功能,種植的水生植物也能攔截一定的污染入湖負荷,對水質起良好凈化作用。
3.3嚴格區域排放標准,協調經濟社會發展與湖泊保護的關系「十一五」期間,我國水環境管理實施從目標總量控制向容量總量控制轉變,從單純化學污染控制向水生態系統保護的方向轉變,迫切要求進一步完善和發展現有水質標准體系。近年來,我國已經開始著手於水質基準、標准和流域污染物總量控制方面的研究,並取得了初步成果〔6,7〕。然而,目前我國保護和管理湖泊水體的唯一標準是《地表水環境質量標准》(GB3838-2002),與富營養化相關的水質指標僅總氮和總磷2項,利用這些指標難以解決湖泊水華和生態退化問題。尤其缺少度量生態響應和初級生產力的指標,如表徵初級生產力的葉綠素和生物量等指標。因此,建立科學的營養物基準,制定適合的環境質量標准與排放標准等,基於水環境承載力提出適於柘林湖流域的環境優化和經濟增長模式,是有效解決柘林湖湖泊生態環境問題,保護生物多樣性的關鍵舉措。
3.4優化產業結構,轉變經濟增長方式在流域土地資源調控方面,湖區范圍內嚴格劃定「三線」。根據柘林湖湖區不同區域生態環境敏感程度、土地開發利用程度、經濟社會發展特點以及湖區產業布局等因素,將柘林湖區劃分為紅線保護區、黃線控制區和藍線優化控制區3類功能區,嚴格執行「三線」環境保護措施。在產業結構調整方面,分不同產業實施資源利用調控。在農業方面,需要重點關注規模化畜禽養殖和種植等農業面源對湖泊的污染威脅,充分發揮區域內良好生態環境和特色農業資源優勢,促進高效生態農業發展。在工業方面,需嚴格環境准入,優化布局,以工業園區為平台,以骨幹企業為依託,推廣循環經濟發展模式,推進節能減排降耗,針對柘林湖流域的鎢礦、銻礦和煤礦等主要礦產發展綠色礦業經濟。在第三產業方面,需要以生態旅遊和發展現代物流產業為重點,大力發展第三產業,依託柘林湖豐富的旅遊資源,突出柘林湖的生態特色,展示當地民俗文化,通過景點基礎設施的不斷完善,景區知名度的不斷提高,遊客的快速聚集,形成以觀光、覽勝、度假為主的游賞項目框架,把風景區建成「江西最熱、中部叫響、國內一流、世界知名」的旅遊目的地。
3.5強化自動監控,創新管理方式湖泊的保護離不開流域有效的監管,因此按照「控源+強化管理」的思路,在外源控制的同時,開展柘林湖全流域環境監管與綜合管理。由於湖泊面積大,監管難度大,因此必須優化監測網路、加強湖區水質和水生生態自動監控能力建設,並在管理方式上有所創新,促進柘林湖湖泊生態環境保護良性循環和可持續發展

❹ 東莞有哪些全國之最

東莞之最(發展的成就)
工業之最
[全球最大的電腦設備生產基礎]
全市有2800多家企業從事電腦資訊產業,能配齊一台整機電腦95%以上的零配件。
[世界電腦機箱的最大產區]
清溪鎮生產電腦機箱1500萬台,佔全球份額的30%,居世界各產區之首。

電腦設備生產基地
[8種電腦資訊產品的產量居世界第一]
石碣鎮生產電源供應器(年產量6960萬台)、電腦鍵盤(年產量1800萬台)、碎紙機(年產量229萬台)、變壓器(年產量3.89億個)、軸向引線瓷質電容器(年產量80億個)、圓柱型電阻器(年產量100億個)、壓敏變阻器(年產量20億個)、多層片狀電感器(年產量40億個)。

[全國最大的外資傢具製作基地]
大嶺山鎮外資企業傢具出口總值達12億美元,約佔全國外資企業傢具出口總值的五分之一。
[全國唯一能生產偏光片企業]
廣東福地日合偏光器件有限公司是全國唯一能生產偏光器件的企業。

[全國最大的敷銅板專業生產廠]
廣東生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年產能力和產量約佔中國大陸敷銅板總量的四分之一.
生益敷銅板

毛紡織廠 [全省最大的毛織生產基地和毛織市場]
大朗鎮年產毛衣近億件套,銷往全國30多個大中城市,出口歐美、俄羅斯、日本、香港等十多個國家、地區.
[亞洲發泡膠產量最大的企業]
2000年東莞華通發泡膠有限公司的發泡膠產量9000噸,居亞洲首位。
[世界生產、出口保險粉最多的企業]
2000年中成化工有限公司保險粉總生產能力達19萬噸,佔世界的40%,是世界規模最大、出口最多的企業。
[全國首家對外來料加工企業]
1978年9月15日全國首家對外來料加工企業――東莞太平手袋廠投產。該廠第一年就獲得加工費100萬元,為國家賺取外匯60多萬港元。在東莞乃至全國改革開放過程中,曾起過積極的示範推動作用。

農業之最
[全國最大的孢子粉生產企業]
東莞宏遠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於1996年成立,其生產的微生物制劑――孢子粉,年設計生產能力達1000噸,是全國最大的孢子粉生產企業。

原糖萬噸倉 [全國最大的原糖加工基地]
東糖集團公司從2000年起調整結構,從甘蔗製糖轉向加工原糖,一舉由國內最老的機製糖廠之一成為國內最大的原糖加工基地,2001年生產量達40多萬噸,居全國第一。
[國內最大的酵母抽提物生產基地]
東莞市東糖實業集團公司屬下的省級高新技術企業――廣東一品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從1994年開始開發國家級重點新產品――酵母抽提物。從1997年底起,年生產能力達4000噸,目前是國內最大酵母抽提物生產基地。
東糖酵母廠
[全國交易量最大的蔬菜集散地]
2000年虎門富民農副產品批發市場日蔬菜成交量突破4000噸,是全國交易量最大的蔬菜集散地、「北菜南送」的最大中轉站。
[全國最大的個體荔枝生產大戶]
至2000年止,大朗鎮的葉欽海通過自辦、合辦形式建成荔枝科普基地13公頃,生產基地1066公頃,分布在東莞、廣州、惠州、瓊山,成為全國最大的荔枝生產大戶。
[華南地區最大的糧食批發市場]
1996-2000年樟木頭鎮投資10多億元興建大型農貿市場10個,並建成佔地面積10萬多平方米的鐵路貨場,形成華南地區最大的糧食批發市場,亦是全省30個重點批發市場之一。

[番鴨苗產量居全省第一]
2000年道滘鎮產番鴨苗1144萬只,銷往廣西、浙江和省內各地,成為全省之最。
[全省最大規模的中華鱉養殖基地]
位於虎門鎮的廣東綠卡實業發展有限公司於1987年7月建成中華鱉良種場,養殖面積2100畝,2000年產鱉苗350萬只,商品鱉400噸,專用鱉飼料2000噸,為全省最大規模的中華鱉養殖基地。

虎門富民服裝商場 第三產業之最
[全國第一個鎮級主辦的國際性服裝交易會]
中國(虎門)國際服裝交易會每屆成交額均超10億元,為虎門鎮爭得"中國服裝名城".
[全國最大的醫葯連鎖店]
東莞市國葯葯業連鎖公司發展成全國最大的醫葯連鎖店,屬下31家醫療經營企業擁有的網點超過400個,遍布各鎮區的主要街道、村、工業區、集貿市場。
[全國最多五星級酒店的地積市]
東莞市的五星級酒店有6家,居全國地級市之首。
[全國首批「購物放心一條街」]
2001年3月21日,城區西正路——市橋路獲全國首批「購物放心一條街」稱號,這是全省5個單位之一。

基建之最
[全國跨度最大的鋼箱梁懸索公路橋]
虎門大橋於全長15.76公里,主跨達888米,單跨達270米.
[全國公路密度最大的地級市]
2000年底,東莞市公路通車里程2519公里,每百平方公里擁有等級公路98.6公里
[全國最早由地級市政府投資興建的高速公路]
莞深高速公路於1997年3月8日動工,至2000年9月28日全線竣工通車,全長41公里,總投資17.4億元,是全國第一條由地級市自行規劃、自籌資金、自行建設的高速公路。
[全國最大、最繁忙的二線車輛檢查場]
東莞市鳳崗口岸新的港澳貨運車輛檢查場,最高峰日車次為3984車次,日平均車次達2443車次,是全國最繁忙的二線車檢場。
[華南地區最大的內陸港口]
新沙港位於麻涌鎮,是華南地區最大的內陸港口,可停泊3.5萬噸級輪船,的泊位10個。
[全國南方規模最大的新沙港糧庫]
2001年10月30日位於麻涌鎮的新沙港國家儲備糧庫工程項目通過國家驗收,這是全國儲備糧庫建設重點項目,總投資3.5億元。建成後的新沙港糧庫總倉容達3.6萬噸,年中轉能力150萬噸,成為全國南方規模最大的新型現代化港口糧庫。
[全國最早實行以橋養橋的地方公路橋梁]
高埗大橋於1981年動工興建,1984年1月竣工通車,總投資220萬元,全長169米,為鋼筋混凝土雙曲拱橋。實行「集資建橋,收費通車」,這是全國最早實行以橋養橋的地方公路橋梁。
[全國首家村級污水處理廠]
鳳崗雁田污水處理廠於1997年建成投入使用,整個工程造價為5624萬元人民幣,日處理生活廢水、工業污水3萬立方米,是我國第一座村級「城市二級污水處理廠」
[廣九線及全省第一個兼具客貨運動功能的鐵路口岸]
1994年10月28日東莞市開通鐵路客運口岸,1997年1月開通貨運口岸。東莞鐵路口岸是廣九線及全省第一個兼具客貨運功能的鐵路口岸,東莞鐵路口岸所在地――常平鎮,亦成為全國唯一有兩個大型客運站和鐵路口岸的鎮區。
[全省最早由鎮級自籌投資興建的水質凈化廠]
塘廈水質凈化廠於1996年初正式投入生產,投資3000多萬元。是全省最早由鎮級自籌投資興建的水質凈化廠。

外貿之最

[全國外貿出口總額最多的地級市]
1996-2001年東莞市外貿出口總額849.18億美元,連續六年居深圳、上海之後,在全國排名第三,在全國地級市中排名第一。
[全國最大的一宗電子商務交易]
2000年10月13日第二屆中國東莞電博會上,偉易達公司和美國AAT公司通過電子網路交易成功,交易額1500萬美元,為全國最大的一宗電子商務交易。

社會發展之最

[全國最大的台商協會]
東莞市台商協會於1993年10月29日成立,2000年有團體會員2833家,是全國最大的台商協會。
[全國第一個舉辦國家級比賽的民營體育場]
2001年9月21~28日,九運會飛碟射擊比賽在厚街國際飛碟射擊俱樂部舉行,這是全國首次將國家級比賽安排在民營體育場舉辦。該射擊場佔地2.5萬平方米。所在賽區亦被評為九運會「優秀賽區」。

[全國鄉鎮首屈一指的公共圖書館]
2001年建成的長安圖書館是長安鎮投資近億元建造的現代化圖書館,佔地面積1.79萬平方米,建築面積2.95萬平方米,計劃藏書40萬冊,已有藏書2萬種5萬多冊,報刊雜志1000多種,是全國鄉鎮一級規模最大、設施最好、自動化程度最高的現代化公共圖書館。
[全國參賽人數最多、獎金最高的服裝設計大賽]
2000年11月,第五屆中國(虎門)國際服裝交易會舉辦「虎門杯」國際青年女裝設計大賽,參賽選手有1100名,其中外國選手300多名,是國內同類大賽中人數最多、獎金最高的大賽。
[全省第一部鄉鎮環境保護規劃]
1995年長安鎮政府專門撥款17萬元,委託國家環保局華南環科所編制了《長安鎮環境規劃》,這是全省第一部環境保護規劃。
[全省第一個國家級農村兒童文化公園示範點]
大朗兒童文化公園於1997年建成,是廣東省和東莞市落實國家「蒲公英計劃」的重點項目,是廣東省興建國家級農村兒童文化公園的第一個示範點。
[全省首個鎮區法律援助機構]
2000年11月29日,東莞市法律援助中心樟木頭辦事處成立,這是廣東省首個鎮區法律援助機構。

信息化建設之最

[世界首個免下載的中文域名注冊系統]
2000年廣東福地巨龍科技有限公司在第二屆中國東莞國際電腦資訊產品博覽會上推出世界首個免下載的中文域名注冊系統――「網路中文交互系統」
[全國最早建成城鄉數字程式控制電話交換網]
1987年建成全國第一個城鄉數字程式控制電話交換網,當年長途電話可直拔國內250多個大中城市和海外150多個國家、地區。
[電信業務收入居全國地級市首位]
2000年東莞市電信業務收入3634億元,居全國地級市之首。
[在全國率先實現平函分檢一次到段]
2000年東莞市信函自動分揀系統投入使用,在全國率先實行平函分檢一次到段。
[全國第一個擁有程式控制電話交換機突破一百萬的地級市]
2000年東莞市成為全國第一個擁有程式控制電話交換機容量突破一百萬門的地級市。
[全國最早開展互聯網業務的地級市]
東莞市於1996年3月開展國際互聯網路業務,是全國最早開展該業務的地級市。
[全國第一個擁有行動電話用戶超過百萬的地級市]
截止2000年12月21日,東莞市擁有行動電話用戶突破一百萬,是全國第一個移動用戶百萬的地級市。

城鎮之最

[全國房地產樓盤最多、外銷最好的鎮區]
樟木頭鎮從1992年以來引進外資70多億港元,投入資金60多億元,建成低層樓宇1068幢,高層樓宇240幢(含11層以上),房地產有建築面積750多萬平方米,在香港推出花園樓盤80多個,銷售商品房(含鋪位)35000多套,向國家貢獻稅金35500萬元,是一級房地產中樓盤最多的鎮,亦是全國商品房外銷業績最好的鎮。
[「全國鄉鎮企業出口創匯十強鄉鎮」最多的城市]
國家農業部、國家對外貿易經濟合作部據2000年的統計,評出「全國鄉鎮出口創匯十強鄉鎮」,其中東莞市佔據4席:長安鎮、清溪鎮、虎門鎮、厚街鎮,且長安鎮雄據榜首。在「本國出口創匯二十強鄉鎮企業」中,長安鎮的東莞福安紡織印染公司名列第二;在500家「全國出口創匯先進鄉鎮企業」中,東莞市佔據11個席位。
[財政收入居全國之首的鎮區]
1996-2000年虎門鎮財政收入連續五年居全國鎮區之首,2000年達17.38億元。
[中國出口創匯第一鎮]
長安鎮1998年躋身於「全國鄉鎮企業出口創匯五強鎮」之首,2000年再次榮登「全國鄉鎮企業出口創匯十強鄉鎮」榜首,被稱為中國出口創匯第一鎮。
[全國鄉鎮第一間五星級酒店]
2000年在樟木頭鎮建成的三正半山酒店是全國鄉鎮第一間五星級酒店
[全國文化廣場密度第一的鎮區]
在6平方公里的樟木頭鎮有鎮、村二級文化廣場16個,近50萬平方米,密度居全國鎮區之首。
[全國唯一榮獲「全國創建文明的村鎮工作先進市」的地級市」]
1999年9月,東莞市被中央精神文明建設委員會評為「全國創建文明的村鎮工作先進市」,是全國唯一獲此殊榮的地級市。
[全國首創「城鎮論壇」]
石龍鎮從1998年3月起開辦全國首個「城鎮論壇」,廣開群眾監督言路。基本上在每月的最後一個星期五於鎮中山公園舉行,由鎮主管領導主持,群眾自由參加,按預先選定的主題展開面對面的直接對話,對群眾關心的城市管理、交通管理、社會治安、醫療服務等社會熱點、難點問題各抒己見,暢所欲言。群眾參加踴躍,少則1000人,多則2000人,反應熱烈。

科教文體之最

[新中國首個體育世界紀錄]
1956年6月,莞籍運動員陳鏡開在上海舉行的中蘇舉重友誼賽上打破最輕量級挺舉世界紀錄,這是新中國首個體育世界紀錄。
[全國第一個「游泳之鄉」]
1958年,東莞被譽為全國第一個「游泳之鄉」。

石龍舉重訓練
[中國第一枚亞運會游泳金牌]
1982年11月,東莞運動員葉潤成在第九屆亞運會100米蛙泳項目上為我國奪得第一枚亞運會游泳金牌。
[全國第一座鎮區現代化體育館]
1986年6月全國第一座鎮區興建的現代化體育館――常平體育館落成。
[全國第一家由單項協會與地方政府合作的俱樂部]
1993年5月10日成立的中國舉重俱樂部石龍訓練基地是中國第一家由全國單項協會與地方政府合作的俱樂部。
[國內最早成立的籃球俱樂部]
宏遠籃球俱樂部成立於1993年底,是國內最早成立的籃球俱樂部,亨有「華南虎」稱譽的宏遠男籃,也是活躍在中國籃壇的一支勁旅,奪得1998年全國「籃協杯」冠軍。
[全國目前唯一一家擁有兩個甲級俱樂部的企業]
廣東宏遠集團公司擁有兩個甲級俱樂部――廣東宏遠男籃俱樂部和廣東宏遠足球俱樂部。
[全國第一個「龍舟之鄉」]
2000年1月,中國龍舟協會授予沙田鎮全國第一個「龍舟之鄉」稱號,表彰沙田鎮多次代表國家參加國際龍舟賽,屢創佳績。
[中國大陸第一所台商子弟學校]
1999年11月東莞市中堂鎮潢涌村興建東莞台商子弟學校,2000年9月2日隆重開學。從小學六年到初中,實行與台灣課程同步教學;教材基本沿用台灣全日制教學版本,教師七成來自台灣,與台灣教育體制接軌。這是中國大陸第一所台商子弟學校。
[全國第一個青少年素質培訓基地]
位於篁村區的廣東省青少年素質訓練(東莞)基地成立於1997年6月,由省青聯和市青聯主辦,是面向國內及港澳台、海外華僑的廣輻射的教育基地,是全國第一個青少年素質培訓基地。
[全省第一個民辦教育實驗基地]
東莞市群英學校位於中堂鎮,建於1995年,總投資近2億元,佔地13.5公頃,建築面積7萬平方米,開設從幼兒園到高中三年級的課程,這是省第一個民辦教育實驗基地。

中塘群英學校
[全省唯一連續三次獲「全國科教興市先進市」稱號的城市]
東莞市於1995年、1997年、1999年連續三次獲「全國科教興市先進市」稱號,是目前全省唯一連續三次獲此殊榮的城市。

社會醫療與保險之最

[全省第一所創傷急救中心]
位於廣深高速公路和107國道旁的虎門創傷急救中心,創辦於1989年5月,是全省第一所創傷急救中心,在事故高發的交通要道,十幾年如一日24小時待命,接到呼救3分鍾即能奔赴現場實施院前搶救,至2000年每年搶救危重傷病員300多人,搶救成功率達90%以上,被省交通廳譽為「廣深線上的救命中心」。
[全省唯一獲全國「巾幗文明示範崗」的地級市婦幼保健院]
2000年東莞市婦幼保健院榮獲全國「巾幗文明示範崗」稱號,成為目前全省唯一獲此殊榮的地級市婦幼保健院。
[全省第一家中外合資綜合醫院]
東華醫院於1993年12月成立,1996年5月被國務院社會經濟發展研究中心評定為廣東省第一家中外合資綜合醫院。
[全省面積最大的鎮級醫院]
塘廈人民醫院於1998年建成,由塘廈鎮政府投資1億多,佔地面積5.3萬平方米,建築面積3.7萬平方米,在目前全省鎮級醫院中,佔地面積最大,建築面積最大,首家設有中醫住院部、治療康復中心的三等甲級綜合性醫院。
[全國首個全面建立農民基本養老保險制度的地級市]
2000年12月25日,東莞市16.2萬農村老人喜領首筆養老金,此舉標志著東莞市農民基本養老保險制度宣告成立,東莞市成為全國首個建立農民基本養老保險制度的地級市。改革開放20年,東莞農村基本實現了工業化,為解決無田可耕的農民養老問題,市委、市政府從財政撥款10億元,作為農民養老保險的基礎資金。保險費實行社會統籌和個人賬戶相結合,參保對象為滿20周歲以上的農民,當年全市參保人口58萬多人。推行農民養老保險制度,為東莞的持續發展打下堅實基礎。

❺ 農村環境衛生整治總結

總結 要注意總結的受眾,即總結的閱覽者或使用者。總結的第一受眾是總結的寫作者本人,這將首先幫助作者本人認識所總結的 經驗 與教訓,成績與過失。下面我給大家帶來農村環境衛生整治總結,希望大家喜歡!

農村環境衛生整治總結1

為認真貫徹落實中央、省、市、區關於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工作的安排部署,我街道結合自身實際,將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工作作為當前鄉村振興及美麗鄉村建設工作,以開展改善農村人居環境集中整治活動為抓手,統籌安排,深入推進,取得顯著實效,現將工作開展情況匯報如下:

一、加強組織領導,健全工作機制

(一)以實現全域無垃圾為工作核心。以鞏固全國文明鎮、全國環境優美鄉鎮創建成果為抓手,從治理「臟、亂差入手,深入開展人居環境綜合整治活動。結合我街道實際,制定了《20__年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攻堅行動 實施方案 》,細化量化整治內容、整治標准和整治時限,確保環境衛生整治工作有力有序推進。進一步強化督查,確保實現「視線內見不到垃圾」的目標,各社區確定了一名保潔員,一名垃圾清運員,共80名的義務監督員,嚴格按照責任區劃分,共層層傳導壓力、步步靠實工作責任。

(二)狠抓輿論宣傳,營造濃厚氛圍。在先前全域無垃圾工作的基礎上,繼續把加大宣傳 教育 作為深入推進人居環境綜合整治的宣傳主陣地。按照「邊整治、邊宣傳、邊引導的工作思路,通過懸掛橫幅、發放致廣大農民朋友的一封信、廣泛宣傳人居環境綜合整治工作的意義,今年已發放宣傳資料數量2600餘份,張貼宣傳 標語 數量25條。街道分管領導先後多次召開人居環境整治工作推進會,使廣大群眾參與全域無垃圾專項整治工作,激發了群眾主動參與、共建美好家園的積極性,以及開展「黨員固定日」等活動,全力推進人居環境整治工作。

(三)創新工作舉措,強化責任意識。以生態文明建設思想和踐行新發展理念的重要抓手,將人居環境治理與黨建先鋒引領、創建文明城市、精準扶貧政策落實、環境保護和國土綠化、河長制責任落實、全域旅遊美麗鎮村建設、「廁所革命」實施、校園教育、道路交通巡查、各類生產經營工作相融合。以改善人居環境治理行動為契機,著力發揮農民在改善農村人居環境中的主體作用,注重改善環境與營造文明相結合,注重環境衛生整治工作與環境保護相結合,健全戶前三包責任制,保潔員獎懲機制,健全垃圾清運機制,健全完善村規民約突出「五抓」 措施 ,抓組織領導,靠實工作責任。抓輿論宣傳,調動全民參與。抓示範引領,弘揚新風正氣。抓「分片包干」,確保全面覆蓋。抓考評機制,加強監督檢查。

(四)建立考評機制,加強監督檢查。在鞏固環境整治成效的基礎上,進一步建立和完善人居環境綜合整治專項行動的責任機制、保障機制和激勵機制,切實解決部分社區和單位工作不扎實、整治不到位等突出問題,成立了人居環境專項督查組,定期檢查轄區各社區整治工作開展情況,督辦整改突出問題。對工作扎實的村進行紅榜表揚,對「臟亂差」問題突出的晾曬照片並進行曝光。

二、存在的問題

(一)群眾思想認識不到位,保護環境的意識較低。人居環境綜合整治群眾是主力軍,各社區雖然在宣傳動員上做了一些工作,但參與環境綜合整治工作主動性和參與度不夠。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我街道在人居環境綜合整治工作中做了大量的卓有成效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也還存在一些不足之處,針對這些問題,在下階段的工作中,為了繼續抓好此項工作,重點從以下三個方面入手:

(一)進一步強化組織領導,確保工作抓細抓實,抓到位。進一步加強對人居環境綜合整治的組織領導,按照既定工作方案,對人居環境綜合整治進行再安排再部署,對目標任務再細化再分解,對環境整治責任再明確再靠實。

(二)進一步加強宣傳教育力度,確保全域無垃圾觀念深入人心繼續通過發放致廣大農民朋友的一封信、懸掛橫幅標語等形式,利用微信、微信公眾號、QQ群等新媒體平台,廣泛宣傳人居環境工作的重大意義、積極倡導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三)進一步堅持問題導向,把治理工作向精細化發展。各社區要堅持把工作重心放在房前屋後、背街小巷等整治難度大的區域,集中力度整治易臟地方。同時對當前取得的成績要繼續保持,防止出現反彈。

農村環境衛生整治總結2

20__年,在縣委、縣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在縣環保局的指導下,我們圍繞從源頭抓起,從基礎抓起,嚴格控制,重點治理,全面達標的總體要求,著力抓好鄉村環境、生態環境和企業環境建設,全鄉環保工作取得一定成績,為加快全鄉經濟和各項社會事業發展做出了應有的'貢獻。現總結如下:

一、強化領導,建立健全環保工作機制

年初,鄉黨委、政府召開了班子會專題研究部署環保工作,成立了由政府鄉長__任組長,主抓鄉企的副鄉長__為副組長(10月後由副鄉長__為副組長),安辦、司法所、經聯社人員參加的環保工作領導小組,並指定副鄉長__為主管領導,具體負責全鄉的環境保護工作。制訂了《__鄉環保工作實施意見》,實行目標管理,狠抓落實,分別與有關單位和各村簽訂了目標責任狀,實行一級抓一級,一級對一級負責,嚴格考核,把環保工作真正落到實處

二、統一思想,提高認識,加大環保宣傳力度

鄉黨委、政府高度重視環保工作,結合節能減排工作,充分利用廣播、宣傳單、標語等多種形式,加大對環保工作的宣傳力度,年內,出動宣傳車20次,發放宣傳單600張,寫標語12條,塗刷牆體宣傳標語15處,努力提高全民環保意識,充分調動群眾積極性,讓群眾全身心的參與到保護環境、創建綠色家園的行動中來,營造了良好的輿論氛圍,使環保工作達到「家喻戶曉」的目標,全鄉廣大幹部群眾的環保意識明顯加強。以實現環保工作和經濟建設的同步、協調發展。

三、創收節支,加大環保投入力度

環境的好壞,直接影響到人民群眾的身心健康和生產生活狀況,影響到鄉村經濟發展,同時也是一個地區的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衡量標准。我鄉針對實際情況,一方面認真掌握各稅源單位的基本情況,生產動態,防止稅源流失;另一方面,積極做好協稅護稅工作,在全鄉范圍內進行一次全面的普查登記,為我鄉加大環保投入奠定了物質基礎。同時,把環保投入資金納入到年度鄉財政預算,作為一項重要的經濟指標,參加年終考評。

四、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建設綠色環保項目

項目建設是經濟發展的載體,沒有項目建設,經濟發展就無從說起。為此,我鄉今年把項目建設與環保工作緊密結合起來,營建綠色企業。圍繞從「源頭抓起,重點治理,全面達標」的總體要求,在引進項目時,嚴格審查,不符合環保的項目堅決不予引進,對新上項目嚴格把關,引導幫助辦理環保影響評估手續,確保各個項目的「三同時」執行率達100%,年內,新上農業項目3個,工業項目1個,基礎設施建設方面2個,新上項目的全部通過環保驗收。

五、以文明生態村創建設為契機,積極開展環境優美鄉村創建活動

___村為今年我鄉文明生態村創建村。在上級幫扶單位的大力幫助和支持下,通過鄉村兩級共同努力,創建活動成效顯著:村內主幹道2800米全部得到硬化,在主幹道安裝路燈41盞,張貼宣傳標語136條,塗 文化 牆50平方米,修建垃圾池7個,公共廁所8處,建400平方米村民文化廣場一處。創建村「兩室一欄」建設規范、內容齊全,「六簿三冊」記錄規范,檔案齊全。圓滿完成創建任務,達到了優化人居環境,美化家園的目的,有效帶動了其餘各村的村容村貌建設。此外榆樹溝村被市委宣傳部評為優秀文明生態村。

六、嚴歷打擊環境污染行為,妥善解決環境污染問題

積極督導轄區內各個企業加強污染防治,確保「三廢」達標排放。加大檢查力度,年內,對全鄉各企業進行6次全面而有針對性的檢查,對發現的問題及時給予處理,使我鄉一年來環境污染問題沒有出現一次反彈,沒有引發一次群眾因環境污染而越級上訪事件。

七、加強農村污染治理,搞好生態家園建設

積極與縣農業局聯系,引進先進的農業生產技術,實現科學種田,合理使用農葯、化肥和地膜,即提高經濟效益,又有利於環保。大力開展農村廢棄物綜合利用,新建沼氣池800個。

一年來,我鄉在環境保護工作方面作出了較大的努力,並取得一定的實效,但是我們也清楚地認識到,我們的工作正處在起步階段,還有許多不足之處有待今後工作中加以解決,尤其是衛生環境,重點企業的排污等方面的問題,有可能出現反彈現象,因此,我們將進一步加強組織領導,加強各項措施的落實。圍繞全鄉環保工作與經濟、社會事業協調發展全面推進,不斷開創我鄉環保工作新局面。

農村環境衛生整治總結3

市環保局:

為積極落實國家、省、市農村環境工作會議精神,切實改善我區農村地區人民生活環境質量,20__年以來,我區以落實《_生態市建設區長目標 責任書 (20__—20__)》為契機,舉全區之力,加大對農村地區人力、物力、財力等投入,力爭使_環境環境保護工作再上新台階,使全區農村環境面貌有質的改變。

一、領導重視,措施得力環境保護是一項基本國策,是一件關系人民群眾切身利益的大事,做好環境保護工作,特別農村環境保護工作已經被提到日常議事日程。20__年以來,_區委、區政府牽頭,並組織環保、公安、建設、水利、經信等相關單位專門研究部署農村環境保護工作,並以「讓人民群眾喝上放心的水、呼吸到新鮮的空氣」為出發點,多次開展農村地區環境保護專項執法檢查,在檢查中嚴格執行環境保護等國家相關法律法規,嚴格控制污染物排放濃度和排放總量,杜絕污染企業濫排偷排。從畜禽養殖、生活垃圾、秸稈禁燒、農村飲用水源地等方面入手,對污染嚴重的村莊進行集中或連片整治,對秸稈焚燒嚴重區域24小時巡查,對違法企業依法嚴肅處理,確保了我區農村地區廣大人民的生存環境、生命財產安全。同時,_以生態示範區建設為契機,以「綠色興區、生態強區、旅遊旺區」為發展思想,以「建設生態工程,創立生態品牌,發展生態經濟」為總體目標,立足_自身資源優勢、生態環境特點及經濟技術基礎,通過優化區域經濟結構和國土布局,光、熱、水、土、氣綜合利用,農、水、林、田、路綜合整治,控制水土流失,治理環境污染,改善環境質量,加強自然保護,提高生態系統活力,增強環境系統對經濟和社會發展的支撐能力,實現國民經濟的可持續增長和生態環境的有效保護,使我區農村地區生態環境得到了明顯改善,環境質量逐年提高,經濟、社會、生態環境逐步走向了良性發展軌道。

_政府按照節能減排的要求,對農村地區涉水、涉氣等重點企業實行強制性清潔生產,建立清潔生產管理體系和推進機制,大力實施以「節水、降耗、減污和資源循環利用」為核心的清潔生產,提高資源、能源利用效率,倡導廢棄物回收和綜合利用,發展循環經濟,提高全區經濟、社會和環境的綜合效益。

二、分類指導,成效顯著 1、_畜禽養殖業在全區經濟發展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為遏制全區由於發展畜禽養殖業帶來的環境污染問題,_先後建設了_沙土鎮穆解庄行政村畜禽養殖污染綜合治理項目、菏澤旺達畜禽養殖有限公司畜禽養殖污染綜合治理項目、_牡丹辦事處朱管庄行政村畜禽養殖污染綜合治理項目等工程,對畜禽養殖過程中產生的糞便、廢水等污染物集中治理,副產物用於農業生產,不形成二次污染。

2、全區鄉鎮政府或涉農辦事處均用一直素質較高的清潔隊伍,對轄區內產生的生活垃圾及時清理並托運到集中存儲場所儲存,定期交由環衛部門統一收集、處理。目前,沙土鎮壓縮式垃圾中轉站、胡集鎮壓縮式垃圾中轉站正在著手建設,為解決_農村地區垃圾收集、轉運問題開辟了新途徑,另外,離城較近的萬福、牡丹等辦事處生活污水基本可以進入城市污水管網進行處理,沙土鎮污水處理站、胡集鎮污水處理站正在著手建設,離城較遠,人口較少的鄉鎮生活污水產生量也較少,基本形不成徑流,對環境造不成威脅。

3、近年來,為落實省、市環保部門關於加強秸稈秸稈禁燒工作精神,我區成立了以環保局長為組長、分管局長為副組長、相關業務科室負責人為成員的秸稈禁燒工作領導小組,並制定了秸稈禁燒工作實施方案,各鄉鎮辦事處均成立了由鄉鎮長、主任為組長、分管鄉鎮長、主任為副組長,經委、安辦等單位負責人為成員的秸稈禁燒工作小組,實行宣傳光碟、宣傳條幅、宣傳車等方式加大宣傳力度,實行鄉鎮幹部包村、村幹部包地塊的方式全天候巡查秸稈禁燒工作情況,確保了我區秸稈焚燒點降到了最低。

4、對涉及菏澤城市供水的黃河水廠、高庄水庫等設立菏澤市飲用水源地保護區,在保護區內杜絕新上排污口等措施確保了我區飲用水安全;大力發展綠色農業,全區化肥使用強度及農葯使用強度均達到了全市最低水平。

5、鄉鎮環保機構。全區21個鄉鎮辦事處均成立了環保所,實行市環保局_分局及鄉鎮政府、辦事處雙重管理,明確任務和責任。每個環保所平均配備3—4人,對鄉鎮、辦事處進行時時監察,發現問題及時上報並解決,有效的遏制了農村環境污染事故發生。

三、下步 工作計劃

我區在農村環境保護工作上雖然做了一些工作並取得了一定成效,但離上級要求還相差甚遠。下一步_委、區政府將繼續加大對農村環境保護工作的支持和幫組,並聯合環保、建設、水利、公安等部門共同出擊,及時解決農村地區遇到的環境保護工作重點、難點問題,同時配合上級「以獎代補」、「以獎促治」等形式加大區級環保資金投資力度,為農村環保問題解決後顧之憂,為使我區農村環境更好、更快的改善奠定基礎。

農村環境衛生整治總結4

為掌握農村環境衛生健康危害因素水平動態變化,客觀評價農村環境衛生狀況,反映我國農村環境衛生綜合整治工作成果,為制訂政策措施提供基礎依據。按照《2015廣東省農村環境衛生監測項目技術方案》的要求,對我縣5個鄉鎮,20個行政村,100戶家庭和10所學校進行農村環境衛生監測工作。於_年9月20日順利完成了此項目的前期准備、現場調查、土壤採集、數據整理、錄入工作。現將此次 工作總結 如下:

一、組織與實施

中心抽調了5名業務骨幹組成了由張裕新科長任組長的調查小組,分別負責現場調查、土壤採集、數據整理、數據錄入工作。中心對項目參與人員進行了學習實施方案,調查技巧、表格填寫、土壤採集、數據錄入的再培訓。

二、范圍與對象

監測縣按照東、西、南、北、中5個不同地理位置,選擇5個鄉鎮(不含城關鎮),每個鄉鎮選擇4個行政村作為監測點,每個監測點選擇5戶家庭作為監測戶,每個鄉鎮選擇初中、小學各一所學校進行學校衛生狀況監測。

三、調查結果

(一)全縣基本情況

全縣總人口數:36.81萬人,總戶數:12.82萬戶,其中農村人口數:21.04萬人,農村戶數:5.94萬戶。全縣鄉鎮數9個,行政村102個。全縣上一年度GDP330.12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5301.7元。全縣有垃圾處理廠一個,設計日處理能力800噸/天,覆蓋人口:縣城15.77萬人,縣城以外人口21.04萬人。全縣9個行政村建有污水處理廠12個,處理工藝為三級處理。

(二)監測點

本次調查5個鄉鎮(永湖、鎮隆、沙田、良井、平潭)20個監測點,共有:10111戶,常住人口:41899人,戶籍人口:45291人。其主要經濟來源:55%為 種植 業,35%為外出務工;平均人均收入:10651.55元;村民飲用水類型以集中式供水為主佔70%;監測點一年死亡人數為188人;50%對生活污水進行處理;80%生活垃圾定點堆放,80%以填埋方式處理生活垃圾,20%以焚燒方式處理生活垃圾;所有監測點都有專職保潔員;80%開展過滅鼠工作,75%開展過滅蠅工作,80%開展過滅蚊工作,65%開展過滅蟑螂工作。

(三)入戶調查情況

1、基本情況

調查顯示:監測戶主要收入來源51%為農業,41%為外出務工;上一年度家庭收入平均為32337.37元,醫療費用平均支出為4588.5元;家庭飲用水類型66%為集中式供水;96%飯前便後有洗手習慣。

2、廁所與糞便無害化處理

家庭廁所類型:75%三格式,21%是完整下水道水沖,8%有臭味,13%有蠅蛆。

3、垃圾、污水

家庭生活垃圾產生量平均2.727公斤/天,72%的生活垃圾丟棄在垃圾箱/池內;生活污水排放方式84%為管道排放,污水排放點12%為河流,20%為坑塘,11%為污水處理廠。

4、農葯使用

71%的家庭有購買使用農葯,60%的家庭在使用農葯時有使用防護措施,47%的農葯存放在雜屋內。

5、病媒生物

房屋周圍以雞/鴨/鵝圈為主要病媒生物滋生地為主,其次是垃圾投放點;廚房內四害密度較高,68%家庭發現蟑螂成蟲。

(四)農村學校衛生調查

經過調查:10所學校共有學生:8743人,其中男生:4664人,女生:4079人;教職工620人。學校學生主要飲水方式為學校提供開水和學生自帶水;獨立式公廁14座,獨立式公廁衛生廁所14座,衛生廁所類型80%為三格式。

(五)土壤採集與檢測結果

在20個村級監測點,共採集20份土壤,檢測項目有PH值、蛔蟲卵、鉛、鎘、鉻含量。土壤樣品均沒有檢出蛔蟲卵;鉛含量在20mg/kg~39mg/kg的佔50%,40mg/kg~60mg/kg的佔40%;鉻含量在0mg/kg~20mg/kg的佔65%;鎘含量在0.1mg/kg~0.30mg/kg的佔85%。

四、存在問題

通過對監測點的環境衛生調查和樣品檢測結果,發現存在以下問題:

1、生活污水不經處理直接排放至河流、坑塘等地。

2、生活垃圾未進行處理,堆放點多有臭味和成蠅,造成較大的環境負擔。

3、家庭廁所衛生狀況差,有蠅蛆,有臭味,糞便未經處理進入排水系統,衛生廁以三格式為主。

4、在使用農葯過程中未使用防護措施,發生口乾的症狀,廢棄包裝葯瓶(袋)多放於田邊或垃圾堆。

5、居民環境衛生意識差,房屋周圍較多病媒生物滋生地,廚房四害密度較高。

農村環境衛生整治總結5

一年來,我村把環境衛生整治工作與「轉作風、解難題、促發展、惠民生」主題教育活動相結合,建立長效機制等措施,扎實開展各項工作,使我村容村貌發生了較大的變化,現將我村一年開展環境衛生整治工作匯報如下:

一、思想上高度重視、行動上積極主動

為了進一步做好今年的農村環境衛生整治工作,對今年的工作作了具體的安排,成立環境衛生整治工作領導小組,組長:龔高德,副組長:馮江,成員村支兩委各村民組長,確保環境衛生取得好的成效。

二、加大宣傳力度,營造輿論氛圍

一年來,為了讓群眾能夠樹立衛生健康生活觀念,養成文明衛生生活習慣,我村大力度開展宣傳教育工作,努力引導群眾理解支持並進而參與到農村環衛工作中來,使環境衛生整治工作由群眾的被動接受轉變為主動改變。

三、突出整治重點、強化整治措施

一年來,為了進一步加快農村環境整治工作步伐,我村對重要路段、重點區域和人群密集地的環境衛生進行了集中整治,全力推進各項目標任務。改善了村民的生活生產環境。

在過去的工作里,我村環境衛生整治工作雖然取得了一些成績,但對照上級的要求和先進鄉鎮的經驗,仍有不小差距。存在農民素質還有待進一步提高;個別組思想認識還不到位;保潔人員隊伍力量薄弱,環衛設施仍存在缺口;整治經費不足等問題。

今後,我們將在完善管理機制,加大整治力度、強化檢查考核下功夫,我們相信政府有關部門的支持下,在全村幹部群眾的共同努力下,我們將更加扎實的開展農村環境衛生工作,不斷改善我村的環境衛生面貌,為把我村建設成為經濟繁榮、環境優美、社會安定、群眾安居的和諧幸福而努力工作!

農村環境衛生整治總結相關 文章 :

★ 衛生工作總結5篇

★ 環境整治調研報告範文【精選5篇】

★ 鄉村環境衛生整治方案2022版本

★ 環衛個人年終工作總結報告2022

★ 衛生工作總結(精選10篇)

★ 農村環境衛生整治方案

★ 專項整治工作開展情況總結報告五篇

★ 專項整治活動工作總結(5篇通用)

★ 清潔鄉村活動總結

★ 2020最新鄉鎮環境保護工作總結6篇

閱讀全文

與沙田廢水處理公司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武威污水什麼時候可以排放 瀏覽:969
印染污水pva廢冰怎麼處理好 瀏覽:100
什麼叫有情飲水機 瀏覽:130
污水池怎麼接液位浮球 瀏覽:653
橡膠製品企業廢水 瀏覽:956
小米空氣凈化器怎麼看是否換過 瀏覽:904
水泵吸水過濾器 瀏覽:422
什麼自來水要收商鋪污水費 瀏覽:43
歐邁龍凈水器是哪裡產的 瀏覽:373
飛利浦空氣凈化器怎麼開關 瀏覽:772
共混改性脲醛樹脂 瀏覽:596
廢舊機油濾芯怎麼處理 瀏覽:575
空氣濾芯分為什麼 瀏覽:515
陶瓷過濾器怎麼換濾芯 瀏覽:885
清理飲水機用什麼消毒 瀏覽:471
機油濾芯沒密封圈會怎麼樣 瀏覽:802
聚合氯化鋁在污水中有什麼用 瀏覽:607
活性炭加超濾膜加紫外線 瀏覽:536
餐廚沼液廢水特點 瀏覽:510
世韓超濾膜 瀏覽: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