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隧道施工過程中處置漏水的方法有幾種
一、襯表面滲、漏水處理
1.滲水處理(1)對麻面滲水採用梅花型針孔注漿法壓注低粘度耐水耐潮濕型改性環氧灌漿料,然後塗刷兩層水泥基滲透結晶型防水塗料,厚度不小於2mm。(2)對無法注漿的微細縫隙滲漏部位,可塗刷兩層水泥基滲透結晶型防水塗料,厚度不小於2mm。
2.漏水處理(1)首先疏通縱向排水管,使防水板背後的排水暢通,然後進行加固修復處理。(2)先對漏水范圍進行鑽眼,鑽眼深度25~30cm,使用水泥漿和改性聚氨酯進行深層堵水,然後進行淺層混泥土加固,灌注低粘度耐水耐潮濕型改性環氧灌漿料,最後用水泥基滲透結晶型防水塗料刮塗兩層,增強結構的抗滲效果。
二、邊牆部位施工縫、變形縫滲水處理
1、滲水一般地段,採用在襯砌內鑿楔形槽填充「滲克寶」等瞬間堵漏劑進行堵水,表面噴塗兩層水泥基滲透結晶型防水塗料,厚度不小於2mm。
2、滲水嚴重地段,採用沿施工縫從滲水源頭將襯砌鑿開6cm(寬)×10cm(深)倒梯形溝槽,埋設φ50半圓形PVC管引排至側溝,埋管以後採用「滲克寶」等瞬間堵漏劑進行封堵處理,兩側打設水泥釘鋪設鋼絲網、採用抗滲強度高的砂漿回填密實,再刮塗滲透結晶型防水塗料兩層。
3、滲水的部位在邊牆底部,用A80鑽桿打孔至二襯背後,埋設φ50盲管將襯砌背後積水引出,排放至側溝內,盲管周圍採用抗滲性能高的水泥砂漿充填密實。
三、隧道仰拱或找平層滲、冒水處理
1、先按照裂縫針孔法堵漏工藝,向施工縫滲水部位兩側進行灌注1:1水泥漿及丙烯酸鹽灌漿,鑽孔深度0.3~1.0m。
2、在滲水、冒水范圍內進行開槽處理,將仰拱或鋪底頂面鑿開15cm(寬)×15cm(深)倒梯形溝槽接通至隧道中心排水溝內,槽內坡度≥2%,槽內清理干凈,安裝土工布及直徑50mm透水盲管,出水部位採用PVC管形成圓口,溝槽內部設支撐點、溝槽表面安設槽鋼(增強結構剛度)、兩側鋪設鋼絲網、採用抗滲強度高的砂漿回填密實,再在表面塗刷一層改性聚胺酯。
⑵ 怎麼處理好防水混凝土的施工縫
防水混凝土的施工縫的處理方法如下:
一、遇水膨脹水條固定方法
通常在施工縫處固定膨脹止水條的難點主要有兩個,第一是在固定止水條時。下層混凝土強度已經非常高了,釘鋼釘非常困難;第二是在固定止水條時上部牆體鋼筋已經綁紮成型,用錘子固定不易操作。解決方法非常簡單,就是在下層混凝土剛剛澆築完成時,將鋼釘插入混凝土,待固定止水條時只要用力一按,就可以固定牢固了。具體操作時應注意以下幾點。
(1)鋼釘間距在800-1000mm之I司,不宜過大。埋設時釘尖應該向上。
(2)鋼釘應埋人新澆混凝土面以下10mm左右。因為施工處理時須將下層混凝土表面浮漿及松動石子剔鑿掉,浮漿層厚度為30-50mm。剔鑿後鋼釘田U好露出30mm左右。鋼釘長度應在70mm以上,以保證足夠的埋深,在剔鑿時不易脫落。
(3)止水條遇到雨水或施工用水會自然膨脹,建議止水條在牆體模板拼裝前固定。
二、
鋼板止水帶固定方法
鋼板止水帶固定難點在於牆體中部沒有鋼筋,止水帶無處固定。即使做了臨時支撐.在澆築混凝土時也易產生位移。解決方法就是在止水帶中間兩側各焊一個「T」形鋼筋支架,間距是牆體豎向或水平鋼筋間距的倍數,但不超過800mm,在牆體水平與豎向鋼筋交點處將支架與節點綁扎牢固。為防止出現返銹現象,其長度為牆體厚度減去2倍保護層的厚度。
⑶ 排水溝施工時留設施工縫防水怎麼做
排水溝每15m設一道伸縮縫,伸縮縫採用瀝青麻筋充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