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地下室外牆根部滲水,咋處理
一:是把地下室外牆部分土方開挖後重新做地下室外剪力牆的防水,在原來剛性防水(專抗滲砼屬)的基礎上,再做兩遍柔性防水,如SBC等。但上述這個施工條件很難做到,再就是從地下室內牆注漿堵漏了,要多做幾次,才能達到預期的效果,這是目前最常有的方法。
二:地下室剪力牆豎向施工縫滲漏應該是豎向後澆帶處的砼澆築後,在防水施工完成後產生沉降後造成防水層破壞而漏水的吧,也只能注漿堵漏了。
㈡ 地下室混凝土底板滲水如何處理
地下室滲漏是較難處理的,最好採用注漿處理。首先查明滲漏地點,然後最好是先進行降地下水位,比如用輕型井點等方式降低地下水位,使地下水位比施工處低0.3-0.5米,再進行注漿,等注漿完成後且注漿強度達到設計要求後可停上降水位工作,降地下水時應採取抽灌相結合的方法,一邊抽一邊灌,使地下水動態平衡,防止降水造成地基的變形損壞。
於原地坪上鋪設單面凸台排水板(附後),凸面朝下滿鋪,依照規范要求搭接,原排水溝保留和排水板連接並保持貫通,以助於滲水從排水板到排水溝入集水井。往排水板上澆築100厚C25細石砼面層,內配2Φ6@200單層雙向鋼筋,每4M設分格縫,表層拉毛。
原地坪已打鑿位置現打鑿與排水溝連通,運用卵石回填平原地面,表層用細鋼絲網鋪設後澆築砼面層(砼做法同上)。
內牆面1100高位置鏟除白灰層,貼200*400白色牆面瓷磚。
(2)混凝土後澆帶的滲水處理擴展閱讀:
設備安裝需要穿過地下室結構的通道周圍的漏水。設備安裝穿過地下室結構時,都會做預埋套管,預埋套管均設止水環。套管與結構混凝土之間結合是緊密的,一般不會漏水,但防水層與套管的細部做法不當,使設備管與套管之間產生漏水通道,主要是柔性防水層與套管結合不合理,或設備管道與套管之間不嚴密產生穿水通道。
澆帶施工縫和沉降縫的施工構造不當引起的漏水。建築的後澆帶施工縫和沉降縫的構造方法要依地下室大小、深度、平面形狀、地下水壓力及周圍土質而定,該部位的構造不當引起漏水的原因多是構造造型不當,用料不符,施工過程的質量控制不嚴引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