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廢水知識 > 山海關污水處理廠招標

山海關污水處理廠招標

發布時間:2025-08-12 08:21:43

⑴ 秦皇島經濟技術開發區的投資優勢

秦皇島經濟技術開發區始終堅持三為主、一致力的發展方針,招商引資和項目建設取得了重大突破,實現了區域經濟社會的協調可持續發展。截至到2004年8月,開發區已累計批准各類項目3672個,其中外資企業594個,投資總額36.47億美元,合同利用外資24.18億美元,實際到位
外資11.45億美元;引進內資項目3078個,實際引進內資115.66億元。建區以來累計實現工業銷售收入526億元,GDP
累計199億元,財政收入30億元,出口創匯14.4億元。目前已有美國、德國、韓國等3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客商在開發區投資置業,吸引了日本伊藤忠、日本旭硝子、韓國LG、韓國CASTEC、美國ADM公司、美國GE、美國美鋁、德國德瑪格、泰國正大、英國TI和中國中信、中糧、中油、哈動力、保變等一批國際知名公司到開發區投資興業。2003年9月,設立國家級出口加工區,規劃面積2.5平方公里。
秦皇島開發區投資環境日益完善,城市載體功能不斷增強。2001年6月開發區通過了ISO14000環境體系認證,並被國家環保總局批准為ISO14000國家示範區,成為河北省首家、全國第六家ISO14000國家示範區。2002年5月被省政府授予環境保護模範區稱號。
秦皇島開發區實行項目審批一條龍服務體系、項目建設全方位服務體系和投產後經常化服務體系,推行首問責任制、公開承諾制、過錯追究制和客商評議制;成立項目建設服務中心,組建企業110,專門負責受理、咨詢、協調和監督等工作,實行零缺陷服務,努力營造親商、安商、富商環境,使開發區成為投資成本的凹地、項目聚集的高地、企業發展的福地。
目前,秦皇島經濟技術開發區的優勢日趨突出,已經進入了項目大開發、經濟大提速、各項社會事業協調發展的新時期,成為整個環渤海地區中最為引人注目的投資發展區域之一。 秦皇島地處河北省東北部,南臨渤海,北依燕山,東接遼寧省葫蘆島市,西近京津,位於最具發展潛力的環渤海經濟圈中心地帶,是東北與華北兩大經濟區的結合部。秦皇島市轄北戴河、山海關、海港區三個城市區和撫寧、昌黎、盧龍、青龍滿族自治縣四個縣,總面積7812.4平方公里,人口292萬。
秦皇島交通便捷,通訊發達。秦沈高速鐵路、京哈、京秦、大秦四條鐵路干線和京秦高速公路、102、205國道貫穿全境。從北京、沈陽到秦皇島只需兩個多小時。民航開通了至上海、廣州、杭州、大連、黑河等國內數十條航線。海上客運開通了至大連、煙台和韓國仁川等城市的航線。發達的通訊網路系統,可與全國各地和世界上230多個國家、地區直接通話,銀線連五洲,秦皇島與世界宛若比鄰。
秦皇島是中國3G網路的試點城市.基站率先部署完畢,秦皇島也被確定為基站及相關網路設備必須最早到貨及安裝的城市,對供貨的要求最高。截止到目前,秦皇島的TD-SCDMA基站已經全部裝完,目前正在進行網路優化。總容量45萬戶,當前的覆蓋范圍為秦皇島全城,重點覆蓋旅遊場所和奧運賓館等.
秦皇島是中國重要的港口城市,是華北、東北和西北地區重要的出海口。已有百年歷史的秦皇島港水深港闊,不凍不淤,以煤炭、石油等能源輸出為主,兼營雜貨和集裝箱運輸,是一個多功能綜合性的現代化港口。年貨物吞吐量突破1.5億噸,躋身世界大港之列,與世界130多個國家和地區有貿易往來。秦皇島港是世界第一大能源輸出港,是我國「北煤南運」大通道的主樞紐港,擔負著我國南方「八省一市」的煤炭供應,佔全國沿海港口下水煤炭的50%。 秦皇島是一個新興的工業城市。糧油食品、機械製造、玻璃建材和金屬壓延為四大支柱產業。工業產品1000多種,其中30多種達到國際先進水平,170多種達到國內先進水平。這里擁有中國最大的玻璃工業基地、中國最大的橋梁製造集團、亞洲最大的單線復合肥生產企業、中國最重要的鋁加工基地、中國最大的汽車輪轂製造廠,是中國著名的干紅葡萄酒生產基地,目前正在成為中國最重要的燃氣輪機製造基地和各類資源
中國首批優秀旅遊城市秦皇島,素有「京津後花園」之美譽。擁有長城、濱海、生態等良好的旅遊資源。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山海關、避暑勝地北戴河、南戴河旅遊度假區、昌黎黃金海岸等40多個旅遊景區獨具魅力,每年吸引上千萬海內外遊客慕名而至。秦皇島境內山巒起伏,萬里長城橫亘全境,是長城最精華地段之一。老龍頭、天下第一關、長壽山、角山長城、孟姜女廟等長城系列游備受遊人青睞。馳名中外的旅遊勝地北戴河,山清水秀,風光旖旎。這里空氣中對人體有益的負氧離子含量高達每立方厘米7000個以上,為國內其他城市的數十倍。在曲徑通幽的林蔭路上漫步,如同倘徉在天然氧吧之中,令人心曠神怡,流連忘返。
物產資源豐富的秦皇島。境內發現各類礦產56種,其中煤炭、黃金、鐵、銅、鋅、鋁石、石灰岩、花崗岩、大理石等金屬和非金屬礦藏儲量可觀。全市森林覆蓋率達34.45%,昌黎、青龍兩縣和山海關區分別被國家林業局授予「中國葡萄之鄉」、「中國蘋果之鄉」和「中國大櫻桃之鄉」的稱號。全市海岸線長126.4公里,盛產對蝦、海參、海蜇、螃蟹等海產品。境內水系發達,水資源總量7.49億立方米,是華北地區水資源最豐富的城市之一。秦皇島是一個極具發展活力的城市。這里科研、教育機構集中,智力資源充裕。擁有國家建材局秦皇島設計研究院、黑色冶金礦山設計院等國家部屬科研單位。全市有各類學校1168所,其中燕山大學、東北大學秦皇島分校等14所國家或省重點高等院校,在校大學生8萬多人。秦皇島衛生事業發展迅速,能夠滿足人民群眾的醫療衛生需求。
秦皇島是中國首批14個沿海開放城市之一,已躋身全國投資硬環境40優城市,在中國綜合競爭力百強城市中名列第29位。這里擁有河北省唯一的國家級秦皇島經濟技術開發區、出口加工區和燕山大學科技園。良好的基礎條件和投資環境,使秦皇島成為外商投資的理想之地,已有53個國家和地區的客商在這里投資置業,美國GE、ADM、雷諾茲,英國TI集團,德國曼內斯曼·德馬格,日本旭硝子、伊藤忠、丸紅,韓國LG、科泰,泰國正大,新加坡豐益等國際知名公司,紛紛來秦皇島拓展事業,並獲得豐厚的回報。秦皇島對外友好交往和文化交流日趨活躍。已與美國、義大利、日本、韓國、南非等國家20多個城市締結了友好交流關系。通過這些友好渠道,與海外廣泛開展了經貿、文化、藝術、教育、科技、體育等領域的交流與合作。作為2008年北京奧運會協辦城市和環渤海地區重要城市,秦皇島具有廣闊的發展前景。現在,這里的人民正在以迎接2008年北京奧運會足球分賽為契機,全力打造「綠色秦皇島」、「和諧秦皇島」「活力秦皇島」和「魅力秦皇島」,努力把秦皇島建成「園林式、生態型、現代化濱海名城」。
秦皇島市的綠化建設基本達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圍繞「園林式、生態型、現代化濱海城市」的發展目標,整合旅遊資源,打造長城文化游、海濱休閑度假游、自然生態游、商務會展旅遊等特色旅遊品牌,實施海岸線生態恢復景觀、森林濕地公園、植物園等重點園林工程,塑造了秦皇島現代濱海都市風格。秦皇島作為中國首批優秀旅遊城市,森林覆蓋率達到了40.40%;城市區園林綠地面積45,765畝,建城區公共綠地10,701畝,綠地率36.90%,綠化覆蓋率43.20%;人均公共綠地9.2平方米。全年空氣質量二級及以上天數達360天,跨入國家級園林城市行列。便捷的交通
秦皇島市是中國少有的同時擁有鐵路運輸、公路運輸、管道運輸和海運、空運等五大運輸的地級市。 秦皇島是中國華北地區淡水資源較為豐富的地區,可滿足投資者的用水需求。
秦皇島地區的電力供應比較充足,即使在目前中國大部分地區出現電力緊張的情況下,仍能較好地為企業提供電力供應。 秦皇島開發區按照高起點規劃、高強度開發、高標准配套、高效能管理的思路,完善基礎配套,強化功能服務,配套條件日臻一流。開發區內交通四通八達,水、電、熱、氣全線貫通,承接大項目、發展大產業的條件十分優越。為打造高標準的投資環境,啟動山海關港續建、鐵路擴能改造、東區直供水、凈水廠等一批大型專項配套工程,基礎設施建設提升到產業配套的新層次。
1、供水
秦皇島市淡水資源豐富,水資源總量16.40億m3,是中國北方少有的不缺水城市。
秦皇島開發區西區由開發區水廠供給(供水能力5萬m3/d,遠期規模10萬m3/d),並有湯河水廠與海港區水廠為開發區備用水源(供水能力3.5萬m3/d)。東區由山海關水廠供給,供水能力5萬m3/ d。開發區現有原水加壓泵站一座(10萬m3/d),可以供給價格較為低廉的原水。
2、供電
秦皇島市由供電充裕的華北電網直供,供電穩定可靠,未出現過拉閘限電現象。
秦皇島開發區西區現有一座220kV變電站,供電能力36萬 KVA;110KV變電站4座,供電能力44萬KVA;10KV中配室15座,供電能力15萬KVA。東區現有110KV變電站一座,主變容量為3×50000KVA,規劃建設110KV變電站一座,主變容量為3×50000KVA。
3、排水
秦皇島開發區排水體制為雨污分流制,鄱陽湖路以東污水均排入北戴河東部污水處理廠(規模7萬m3/d)。擴區范圍內採用分散處理的形式,已建成富士康污水處理廠(近期1萬m3/d,遠期10萬m3/d,),東海道污水處理廠(4500萬m3/d),鄱陽湖路污水處理廠(1500萬m3/d)。
4、供熱
秦皇島開發區西區現有熱源為同和電廠與動力公司,同和電廠供熱能力122MW,動力公司供熱能力239MW,在建煙台山鍋爐房128MW。東區由動力公司供熱,供熱能力63MW。
5、燃氣
秦皇島開發區已實現天然氣供應,現由華燊燃氣與市煤氣公司經營,供氣量1.1萬m3/d。規劃建設壓縮天然氣站,規模10萬m3/d。永清-唐山-秦皇島輸氣管道工程正在建設中。
6、電信
秦皇島市是中國最早開通移動通訊和3G網路服務的地級市之一,已建成市話本地網、移動通訊網、數字數據網,可提供六大類五十餘種業務服務,並成功完成了2008年北京奧運會秦皇島賽區的通信服務任務。
秦皇島開發區現有中國電信與中國網通兩家公司經營固定電話業務,中國網通交換局交換容量為20000門,中國電信交換局交換容量為30000門,有中國聯通、中國電信與中國網通三家公司共同經營寬頻網路業務。 秦皇島經濟技術開發區與母城秦皇島市隔河相望,是距離母城最近的國家級開發區,因而可以充分利用母城的賓館、醫療和娛樂健身館等資源。同時秦皇島經濟技術開發區還為投資者興建了外國專家公寓等生活設施,創辦了可供外國人子女就學的雙語學校。
二十一世紀,環渤海地區不僅是中國經濟發展的新熱點地區,而且也是世界經濟發展最活躍的地區。秦皇島經濟技術開發區所處的環渤海中心地帶的戰略位置,在推動中西部合作、融入世界經濟一體化中將發揮重要作用。 20年來,秦皇島開發區累計完成基礎設施和城市建設投資近40億元,投資環境日益完善,城市載體功能不斷增強。2001年6月,開發區通過了ISO14000環境體系認證,並被國家環保總局批准為ISO14000國家示範區, 2002年5月被省政府授予環境保護模範區稱號。開發區實行
項目審批「一條龍」服務體系、項目建設全方位服務體系和投產後經常化服務體系,推行公開承諾制、首問責任制、過錯追究制和客商評議制;成立項目建設服務中心,組建企業「110」,專門負責受理、咨詢、協調和監督等工作,實行「零缺陷」服務,建設了可供外國人子女就讀的雙語學校和外國專家公寓,努力營造安商、親商、富商環境,使開發區成為投資成本的凹地、項目聚集的高地、企業發展的福地。
隨著環渤海經濟圈的崛起,特別是2008年北京奧運會的日益臨近,秦皇島作為奧運會的協辦城市,正蘊育著無限商機。面對著一歷史機遇,開發區全體員工,將進一步解放思想、迎難而上、凝心聚力、率先發展,以加倍的熱誠和努力,為投資者營造一個更加完善的現代化、國際化的良好環境,與海內外工商企業界各位朋友攜手共創美好的未來。
二十多年來,在秦皇島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秦皇島開發區堅持三為主,二致力,一促進的發展方針,堅持走統一規劃、分步實施、滾動發展和開發一片、建成一片、收益一片的開發道路。經過基礎建設、起步發展、擴區開發、二次創業、跨越式發展等幾個階段,從無到有,由小到大,經濟實力顯著增強,在秦皇島市經濟總量中的比重逐步提高,成為秦皇島市經濟發展最具活力的增長極,一個經濟發達、功能完備、環境優雅,充滿生機和活力的現代化工業園區正在形成。秦皇島開發區在區域經濟發展中發揮了窗口、示範、輻射、帶動作用。2007年,完成地區生產總值127.07億元,佔全市的比重由2000年的8%增至19.1%。規模以上工業主營業務收入達到348.5億元,佔全市的43.6%。實際利用外資1.82億美元,佔全市的53.5%;到位內資48.76億元,佔全市的88.5%。

⑵ 秦皇島市排水有限責任公司是事業單位嗎

是企業

⑶ 錦州市 七里河工業區

七里河工業區
那裡已經有很多家企業在那裡落戶了
錦州七里河工業園區順應遼西北開發戰略成立於2003年,2006年遼寧省委、省政府提出打造「五點一線」沿海經濟帶的戰略構想,依託錦州港,為打造錦州灣臨港加工基地,在省市領導的關心支持下,錦州七里河工業園區成功列為省重點支持園區。

一、區位交通
七里河工業園區地處山海關外,勃海之濱,座落於義縣七里河鎮,居於錦州與義縣城區之間。園區東臨錦阜高速公路,設有七里河出入口。錦義公路和新義鐵路穿區而過,25公里范圍內擁有七里河、八角台、義縣、錦州等火車站點。園區距錦州港50公里,距錦州機場30公里,通過公路、高速公路30分鍾車程都可順利抵達。園區所在區域東通大連、北連沈陽,南接京津,特別是背靠東北老工業基地,身居環渤海經濟圈,交通便利,區位優勢明顯。
二、規劃布局
七里河工業園區東西寬3.37公里,南北長9.3公里,總規劃面積21平方公里(31500畝),其中:工業用地18450畝,居住用地3300畝,公共設施用地600畝,倉儲用地1890畝,道路廣場用地4785畝,對外交通150畝,市政公用設施用地315畝,綠地1335畝,河道675畝。
按照總體規劃方案,園區推行「一心兩片」發展結構,以大定河流域為中心生活區,南北兩片為工業區。生活區將規劃建設住宅區、商業中心、興建托兒所、幼兒園、小學、中學、職業學院等教育設施,以及金融服務設施、文化衛生設施及運動休閑設施等。
三、產業分區
園區規劃兩個產業園,
一是電力電器產業園,主要布局於園區的錦義公路以西,包括新義鐵路以西部分,總規劃面積為6.4平方公里。起步區佔地2平方公里。該園區以錦州義興鐵塔有限公司為龍頭,由生產各種電力設備的企業組成,主要招引電線電纜、電線塔桿、變壓器及配件、高低壓開關櫃、發電機及配件和電源啟動器等,形成品種齊全、相互配套、相互拉動的電力設備產業集群。
二是健康食品產業園,主要布局於錦義公路以東,總規劃面積為4.5平方公里。起步區佔地1平方公里。依託義縣豐富的農業、畜牧、蔬菜、水果、林木等資源,建設綠色無公害農產品精深加工產業、食品產業、保健產業、醫葯產業基地。
四、基礎設施
1、道路修建
目前錦阜公路穿過起步區,道路寬度36米,控制紅線100米,兩側各有30米綠帶。起步區採用三級道路系統,主幹道36米,控制紅線56米,採用一橫兩縱一環的布置方式。次幹道24米,控制紅線40米。支路小於18米,控制紅線30米。廠區中心廣場佔地2公頃。起步區道路修建年內完成。
2、供水
因園區地下水充足,地下水位在10米左右,近期企業可打深井解決水源,遠期計劃建設由紅旗水庫供水的供水系統。近期工程施工中預留供水管路鋪設管位。
3、排水
在起步區的東南部設1座污水處理廠,規劃用地5公頃,達到日處理污水2萬噸規模。起步區同步鋪設污水處理管道和雨水收集管道,污水管道、雨水管道年內鋪設完成,污水處理廠明年春季交付使用。
4、供電
在繼續使用三家子變電所二次變供電的同時,正在申請新建6萬6二次變電所一座,以實施雙路電源供電。區內採用1萬中壓配電,380/220低壓供電。 園區為入園項目提供電力線路至廠區。
5、通訊
園區為入園項目鋪設通訊線路至廠區
6、集中供熱
從園區南四公里的八角台熱電廠引進熱水管線,實現集中供熱。
7、標准廠房
園區管委會今年將興建標准廠房5萬平方米,標准廠房採用30Х90、36Х120、48Х96米的不同尺寸,分為帶天吊和不帶天吊兩種,採用鋼結構。同時可以根據投資者的不同要求進行興建。

⑷ 中冶華天工程技術有限公司下邊各個省市的污水處理廠算央企嗎

中冶華天工程技術有限公司是央企三級子公司,下邊各公司算四級央企。

⑸ 河北秦皇島市城市環境怎樣

秦皇島市:目前重點工業企業污染治理得到不斷加強。港務集團公司投資5932萬元實施濕式除塵和防塵網工程建設;投資秦皇島發電有限公司23250萬元完成了1#、2#機組脫硫工程,實現減排二氧化硫13257噸;全年共取締燃煤鍋爐140台,玻璃熔窯油改天然氣工程全面啟動。完成了20家企業限期治理;城市空氣環境質量達到二級標准以上天數為353天,空氣綜合污染指數比上年下降4%,秦皇島城市空氣環境質量為全省各城市中最優。河流水環境質量進一步提升,「七河」治理工程,推進盧龍縣西洋河甘薯加工廢水及飲馬河、賈河深度曝氣處理工程;完成治理項目達37項,洋河等河流水質有了較明顯改善。城市污水處理能力達到30萬噸/日,處理率達到89.2%。昌黎污水處理廠建成投產,青龍、盧龍、撫寧和山海關污水處理已運行,污染物排放總量得到有效控制。減排化學需氧量1000噸,安裝在線監控設施企業達到38 家,45台(套),在線監控管理,建立了污染減排監控系統,城市生態環境建設方面取得新突破。

⑹ 山深線1625公里在哪兒啊

1,山深線1625公里是屯溪往歙縣。

2,205國道(或「國道205線」、「G205線」)是中國的一條國道,起點為河北秦皇島市山海關區,終點為廣東深圳,全程3160千米。205國道經過河北、天津、山東、江蘇、安徽、浙江、福建和廣東8個省份(直轄市)。
3,山深線即「山海關-深圳」段,以前稱205國道,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准「GB/T917-2009」,現統一稱山深線。

⑺ 中冶建設高新工程技術有限責任公司業務簡介

中冶建設高新工程技術有限責任公司,在房地產開發領域,專注於國家政策支持的保障性住房與城鄉統籌項目,同時,利用自身投資與區域優勢,進行商業與住宅項目的綜合開發。至今,公司已成功開發多個標志性項目,包括重慶金觀音廣場、重慶「中冶·重慶早晨」項目、天津和苑保障性住房項目、秦皇島城鄉統籌項目、天津靜海大邱庄經濟適用房項目等。



在水務工程方面,中冶建設通過採取BOT、TOT和整體收購等模式,不斷擴大在供水和污水處理領域的業務范圍,形成了新的產業支柱。目前,公司運營著包括秦皇島山海關、撫寧污水處理廠、石家莊橋西污水處理廠在內的多個水處理項目。



在工程總承包領域,中冶建設全面承接了中冶集團的輝煌業績,憑借集團完整的產業鏈、良好的企業知名度,參與並正在建設一系列具有重要影響和良好經濟效益的大項目,如長沙、長春等六個沃爾瑪購物廣場、北京西西工程太運大廈、北京大鍾寺現代商城、北京英藍國際金融中心、北京碧河花園工程、南海石化辦公樓群、北京金融街F1、B3大廈、北京矽谷亮城、唐山港陸1250mm熱軋BT工程、成都彭州災後重建項目等。多項工程榮獲省、部級優質工程獎及項目評比獎,其中,北京金融街B3大廈項目榮獲2008年度工程建設最高榮譽「魯班獎」,贏得了業界的一致好評,充分體現了公司一流的技術水平和強大的綜合實力。


(7)山海關污水處理廠招標擴展閱讀

中冶建設高新工程技術有限責任公司(簡稱:中冶建設)於2005年12月正式成立。公司是原中國冶金建設集團國內工程分公司與中冶高技術工程有限公司通過合並重組,按照現代企業制度成立的股本多元化、管理科學化、運作規范化的現代企業,現已逐步形成了以水務工程(包括供水和污水處理)為主,以適度進行房地產開發為輔,以工程總承包為支撐的新的產業機構,是一個「管理密集、技術密集、資本密集、信息密集」的新型建築企業。

⑻ 石家莊政府網122號文件

河北省人民政府

印發關於加快沿海經濟發展

促進工業向沿海轉移實施意見的通知

冀政〔2010〕122號2010年10月22日

各設區市人民政府,各縣(市、區)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門:

《關於加快沿海經濟發展促進工業向沿海轉移的實施意見》已經2010年10月20日省政府第70次常務會議研究通過,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執行。

關於加快沿海經濟發展促進工業向沿海轉移的實施意見

根據中央領導指示精神,為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加快轉變發展方式,調整優化經濟結構,充分發揮我省沿海地區優勢,加快工業向沿海轉移,推動沿海經濟帶加速崛起,實現沿海與腹地優勢互補、協調發展,特製定本實施意見。

一、區域范圍和產業定位

(一)區域范圍。在秦、唐、滄沿海487公里的海岸線上實施11縣(市、區)、8區、1路、1帶的發展思路。

11縣(市、區):即山海關區、海港區、北戴河區、撫寧縣、昌黎縣、樂亭縣、灤南縣、唐海縣、豐南區、黃驊市、海興縣。

8區:即秦皇島北戴河新區、唐山曹妃甸新區、樂亭新區、豐南沿海工業區、蘆漢新區、滄州渤海新區,以及在滄州沿海和唐山曹妃甸分別設立的冀中南、冀東北工業集聚區。

1路:即濱海公路沿線。全長303公里(不含天津段約60公里),途經秦、唐、滄3市11個縣(市、區),形成沿濱海公路的經濟帶。

1帶:即沿海經濟帶。充分發揮區位優勢,努力打造沿海產業帶、城市帶、人口帶和濱海旅遊帶。

(二)產業定位。結合資源稟賦、產業基礎等條件,積極推進工業向沿海轉移,重點發展港口物流、精品鋼鐵、石油化工、裝備製造、能源、旅遊等特色優勢產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

1.11個濱海縣(市、區)的產業定位。

山海關區:船舶修造及配套、鐵路器材、風電設備、核電裝備、港口物流、休閑旅遊等產業。

海港區:旅遊業、港口物流、裝備製造、生物制葯、電子信息、玻璃及深加工、糧油食品精深加工、新材料、新能源等產業。

北戴河區:高端旅遊、休閑度假、觀光旅遊、會展商務、總部經濟、文化創意、高新技術等產業。

撫寧縣:裝備製造、金屬壓延、建材、服務外包、現代物流、休閑旅遊、農副產品深加工等產業。

昌黎縣:葡萄酒、商貿流通、海洋經濟、特色種植、機械加工、畜禽養殖等產業。

樂亭縣:精品鋼鐵、裝備製造、煤化工、新型能源、現代物流、濱海旅遊等產業。

灤南縣:農副產品與海產品加工、制鹽、化工、食品、電子等產業。

唐海縣:環保設備、裝備製造、新材料、港口物流、休閑旅遊等產業。

豐南區:鋼鐵深加工、裝備製造、精品陶瓷、現代物流等產業。

黃驊市:石油化工、裝備製造、電力能源、港口物流、海水養殖及海產品加工等產業。

海興縣:鹽化工、臨港物流、裝備製造、新能源、輕工食品等產業。

2.8個臨港聚集區的產業定位。

北戴河新區:高端旅遊、科技開發、商務會展、娛樂休閑、文化創意、總部經濟、高新技術等產業。

樂亭新區:精品鋼鐵、煤化工、裝備製造、港口物流、濱海生態旅遊等產業。

曹妃甸新區:港口物流、精品鋼鐵、石油化工、鹽化工、新型重型裝備、新型建材、電力能源等產業。

豐南沿海工業區:鋼鐵深加工、裝備製造、新材料、新型建材、現代服務業等。

蘆漢新區:高新技術、信息服務外包、高端服務業等。

渤海新區:港口物流、石油化工、鹽化工、精細化工、鋼鐵新材料、裝備製造、電力能源、濕地旅遊等產業。

冀東北工業區、冀中南工業區:主要承接我省內陸9市和晉、蒙、魯、豫等腹地產業轉移。

二、總體思路和主要目標

(一)總體思路。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以轉方式、調結構為抓手,堅持規劃指導、政策引導、發揮優勢、開放帶動,不斷提升對資金、項目、技術和人才的吸納力和承載力,引導產業項目加速聚集,努力把我省沿海地區建設成為臨港工業強大、現代物流發達、旅遊產業興旺、內外貿易繁榮、生態環境良好的東北亞地區產業聚集新高地。

(二)主要目標。到2015年,沿海地區生產總值比2010年翻兩番,由2010年的2184億元增加到8736億元,年均遞增32�9%;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由2010年的908�1億元增加到3630億元,年均遞增32%;全部財政收入由2010年的270億元增加到1080億元,年均遞增31%以上;城鎮人口由2010年的159萬人增加到630萬人,城鎮化率由2010年的30%增加到56%,年均增長5�2個百分點。

到2020年,在2015年的基礎上再翻一番,地區生產總值達到17500億元,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達到7200億元,全部財政收入達到2150億元,城鎮人口1200萬人,城鎮化率達到65%。

三、支持政策

(一)給予建設用地支持。對符合國家產業政策、向沿海轉移的重大工業項目,優先安排用地指標,屬於戰略新興產業的項目按照企業繳納的土地出讓金數額給予支持;國家在「十二五」期間下達我省的土地利用計劃中,50%的未利用地指標安排給秦、唐、滄三市;除列入國家和省重點的單體建設項目外,圍填海計劃指標原則上全部用於重點區域。到2020年,安排唐山、秦皇島、滄州市規劃建設用地規模和新增建設用地59�25萬公頃(888�8萬畝)和6�24萬公頃(93�6萬畝),分別佔全省的31%和27%。

(二)實施財稅激勵政策。鼓勵市、縣在沿海地區「飛地」開發建設,對向沿海轉移的工業企業,實現稅收全額分享。落實企業研發投入稅前抵扣政策。沿海地區建設項目除國家規定的收費外,免收各種行政事業性費用。

(三)降低工商注冊門檻。在國家法律、法規、規章許可條件下,堅持非禁即入,允許企業經營范圍按國民經濟行業中類申請核定,減免登記類、證照類等有關行政事業收費的省級留成部分;對符合國家產業政策的項目,允許企業注冊資金部分到位,剩餘資金可分期劃入賬戶。

(四)下放行政審批許可權。除國家規定必須由省級或市級審批的事項及高耗能、高排放項目審批外,其他事項全部下放到沿海縣(區)或產業新區、工業園區管委會。簡化環評程序和內容,除可能對環境造成重大影響的建設項目外,均由所在地環保部門進行環評審批。

四、推進措施

(一)建立推進機制。省政府成立以常務副省長為組長,省有關部門、各設區市政府主要負責同志為成員的領導小組,秦、唐、滄三市分別設立前線指揮部,形成上下聯動、高效運轉的工作推進機制。

(二)強化規劃指導。結合國家產業政策,高質量編制沿海地區總體規劃、沿海地區產業發展規劃及其他配套性規劃。沿海地區重點發展項目,優先列入省「十二五」總體規劃、專項規劃和區域規劃,優先列入省重點建設計劃。

(三)健全支撐體系。加快發展科技、教育、文化、衛生、旅遊、就業和社會保障等各項社會事業,優化資源配置,增強公共服務能力;建立健全通信、交通、信息、社保、金融、生活服務和臨港物流集散等支撐體系,不斷提高專業配套服務能力,增強沿海地區對產業發展的吸納力和承載力。

(四)提升港口功能。加強口岸設施和功能建設,推動海關、邊檢、海事、檢驗檢疫等查驗機構實施便捷通關服務,支持保稅區、保稅港區、出口加工區、保稅物流中心等海關特殊監管區域建設,大力發展港口物流業。到2015年,港口生產性泊位由2010年的116個增加到167個,港口吞吐能力由2010年的4�9億噸增加到8億噸,港口吞吐量由2010年的6億噸增加到10億噸。到2020年,港口生產性泊位達到200個,港口吞吐能力達到11億噸,港口吞吐量達到12億噸。

(五)優化發展環境。進一步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加快政府職能轉變,在人才引進、金融支撐、融資擔保等方面建立配套服務機制,為推動工業向沿海聚集提供保障。

附:1�渤海新區冀中南工業聚集區開發建設方案

2�曹妃甸新區冀東北工業聚集區開發建設方案

附1

渤海新區冀中南工業聚集區開發建設方案

為充分發揮渤海新區綜合比較優勢,為石家莊、衡水、邯鄲、邢台、保定、廊坊市及腹地工業向沿海轉移提供平台和載體,推進冀中南地區經濟發展,制定本方案。

一、選址理由

(一)區位交通優勢。東區距黃驊港20公里、距天津濱海新區100公里,西區背靠黃驊新城,周邊緊鄰沿海高速、石黃高速、津汕高速、307國道、朔黃鐵路和建設中的邯黃鐵路。

(二)基礎設施優勢。庫容6000萬立方的楊埕水庫和日處理5萬噸海水淡化裝置投入運營,日處理20萬噸海水淡化即將啟動;5萬噸污水處理廠已運營,尚有10萬噸在建。

(三)產業基礎優勢。聚集區內已形成500萬噸煉油、23萬噸PVC、8萬噸TDI以及冶金和裝備製造生產能力。

(四)土地資源優勢。東區60平方公里大部分為建設用地,西區40平方公里中建設用地和未利用地達32�7平方公里。

二、發展構想

(一)功能定位:冀中南和朔黃鐵路沿線地區產業轉移的重要載體和開發開放的「橋頭堡」,區域經濟合作與發展、大規模產業聚集的平台,拉動冀中南板塊快速崛起的新引擎。

(二)發展重點:石化、煤化、鹽化、精細化工、重型裝備製造、非金屬製品及精密模具、電子信息、輕工、食品等。

(三)空間布局:聚集區面積100平方公里,分東西兩個片區,東區為石化和重型裝備製造產業區,西區為先進裝備製造業以及電子信息、五金製品、輕工、食品等都市型工業。

(四)發展目標:2011年完善主幹道路、水、電、氣、通信等基礎設施,具備產業聚集條件;2012年基礎設施基本完成,產業項目實現聚集;2013年引進建設投資50億元以上的重大項目20個以上,聚集區初具規模;2015年聚集區整體開發建設基本完成,投資完成2000億元,力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4000億元、利稅600億元,實現港口、港產、港城協調發展。

三、支持政策

(一)土地政策。聚集區單獨下達新增建設用地計劃,新增建設用地有償使用費省級留成部分全額返還渤海新區,戰略新興產業項目按照企業繳納的土地出讓金數額給予支持。

(二)財政政策。對省內腹地轉移到本區內的工業企業上繳的增值稅、營業稅、所得稅省、市兩級留成部分,5年內全額支持聚集區。對入區項目,除國家規定的相關收費外,免收各種行政事業性費用。冀中南6市政府主導遷入項目,以搬遷企業前3年上繳稅收入庫平均值為基數全部返還遷出地,超基數部分和渤海新區按6∶4比例分享。自2011年至2015年,省政府每年在產業發展專項資金中安排5000萬元,滄州市政府每年安排5000萬元,用於入區企業建設項目貸款貼息、基礎設施建設補助。

(三)環評政策。聚集區發展規劃環評完成後,簡化入區項目環評內容,重點加強施工期現場監管和「三同時」驗收。區內建設項目,除可能對環境造成重大影響的建設項目外,其他行業的項目,由所在地環保部門進行環評審批。

(四)投融資政策。鼓勵聚集區建立投融資平台,進行土地前期開發,多渠道籌集建設資金,渤海新區安排專項資金向聚集區投融資公司注入資本金。鼓勵將聚集區開發建設後所形成的基礎設施存量資產以及財政歷年投入所形成的實物資產,通過劃轉、授權注入投融資公司。鼓勵在聚集區設立創新創業投融資機構,支持技術研發、成果轉化和企業發展。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成立省政府領導為組長,省有關部門、滄州市政府、渤海新區管委會主要負責同志為成員的領導小組,統籌解決開發建設中的重大問題,並成立渤海新區冀中南工業聚集區管委會,具體負責組織實施工作。

(二)強化規劃指導。加快聚集區總體規劃、產業發展規劃和控制性詳規的編制工作,制定項目准入標准,確保聚集區高水平建設。聚集區重大項目列入省「十二五」規劃。

(三)創新招商方式。探索行業招商、中介招商、園區招商、品牌招商、特色資源招商等新模式,優先引進戰略型企業家和重點產業龍頭項目。鼓勵實施產業鏈招商、產業集群招商,重點引進產業集群核心企業、產業鏈關鍵企業。

(四)加大建設力度。以黃驊港綜合港區起步工程為龍頭,加快聚集區內基礎設施建設;以「九通一平」為目標,加強「三路」(鐵路、公路、公共管廊配套)、「三氣(汽)」(天然氣、工業蒸汽、工業氣體供應配套)和「兩水一電」(供水管網、污水管網、電力設施配套)建設,進一步優化投資硬環境。

在省政府領導下,滄州市政府負責組織實施。

附2

曹妃甸新區冀東北工業聚集區開發建設方案

為充分發揮曹妃甸新區的綜合比較優勢,為唐山、秦皇島、承德、張家口等市提供臨港「窗口」和橋頭堡,加快工業向沿海轉移,推進冀東北地區經濟發展,制定本方案。

一、選址理由

(一)選址區位優勢明顯。曹妃甸冀東北工業聚集區南距曹妃甸港區20公里,北距唐山市中心45公里,西距天津濱海新區(天津港)80公里,東距秦皇島港150公里,能夠廣泛承接京津及冀東北區域產業轉移。

(二)交通運輸網路完善。初步形成以唐山機場、唐曹高速、沿海高速和遷曹、灤曹高等級公路、遷曹鐵路和正在建設的張唐鐵路以及規劃中的京津唐地區城際鐵路,集港口、鐵路、公路、航空、管道等運輸方式為主的立體現代綜合交通體系。

(三)土地開發潛力較大。聚集區規劃范圍內,建設用地佔16%,未利用地佔51%,一般農田和養殖水面用地佔33%。同時區內人口較少,地表附著基本為農作物,開發成本較低。

(四)周邊產業基礎較好。聚集區毗鄰曹妃甸國際生態城、唐海縣城、曹妃甸工業區和中日唐山曹妃甸生態工業園等。到2009年底,聚集區規劃范圍內已有入園企業73家,實現主營業務收入30�8億元,具備了較好的產業基礎。

二、發展構想

(一)功能定位:唐、秦、承、張等地開發開放「橋頭堡」、新型工業化示範「窗口」、區域合作發展重要載體。

(二)產業方向:裝備製造、電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現代物流及面向曹妃甸工業區和國際生態城開發的配套產業。

(三)空間布局:聚集區規劃面積110平方公里,由唐、秦、承、張4市開發建設臨港工業園。南部為唐山臨港工業園區,規劃面積60平方公里;北部為秦皇島臨港工業園區,規劃面積20平方公里;中部為承德臨港工業園區,規劃面積20平方公里;東部為張家口臨港工業園區,規劃面積10平方公里。每個園區可結合實際,分別劃定5至10平方公里起步區。

(四)發展目標:到2011年,起步區的路、水、電、暖、氣、通信等初步完善,基本具備產業聚集條件。2011年開始,力爭每年引進項目總投資超億元以上重點項目40個以上;2011至2015年集聚區累計投資爭取達到2000億元,2015年聚集區主營業務收入爭取實現4000億元、利稅600億元。

三、支持政策

(一)土地政策。在區內建設的符合國家產業政策和我省生產力布局的重大項目,優先提供用地指標,戰略新興產業項目,按企業繳納的土地出讓金數額給予支持;新增建設用地有償使用費省級留成部分,全額返還聚集區。

(二)財稅政策。以2010年為基數,企業上繳的增值稅、營業稅、所得稅省級留成超基數部分,5年內全額支持聚集區。對入區項目,除國家規定相關收費外,免收各種行政事業性費用。2011年,在省產業發展專項資金中支持聚集區起步建設資金1億元,唐、秦、承、張4市分別安排聚集區起步建設資金3000萬元;2012至2015年,省產業發展專項資金每年安排5000萬元,唐、秦、承、張4市每年分別安排1000萬元,用於入區項目建設貸款貼息、基礎設施建設投資補助等。

(三)實行異地投資稅收分享。自園區建成投產之日起,5年內企業上繳增值稅、營業稅、所得稅省級以下留成部分,分歸工業園區;自第6年起,以前5年上繳稅收額年平均值為基數,增長部分由秦、承、張3市臨港工業園區與唐山市當地財政按6∶4比例分成;中央、省和唐山市稅收返還收入,全額納入唐、秦、承、張臨港工業區地方財政收入分享基數;秦、承、張3市原有企業整體遷入各自所屬臨港工業園區的,以搬遷企業前3年上繳稅收入庫平均值為基數,留給遷出地財政,超基數部分由秦、承、張3市臨港工業園區與唐山市當地財政按6∶4比例分成。

(四)環評政策。聚集區發展規劃環評完成後,簡化入區項目環評內容,重點加強施工期現場監管和「三同時」驗收;對區內的建設項目,除可能對環境造成重大影響的建設項目外,其他行業的項目,由所在地環保部門進行環評審批。

(五)投融資政策。鼓勵聚集區建立投融資平台,進行土地前期開發,多渠道籌集建設資金。鼓勵將聚集區開發建設後所形成的基礎設施存量資產以及財政歷年投入所形成的實物資產,通過劃轉、授權注入投融資公司。鼓勵在聚集區設立創新創業投融資機構,支持技術研發、成果轉化和企業發展。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成立以省政府領導為組長,省發展改革委等省主管部門以及唐、秦、承、張4市政府主要負責同志為成員的「冀東北曹妃甸工業聚集區開發建設領導小組」,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省發展改革委。唐、秦、承、張4市政府具體組織推進聚集區的開發建設,並參照省級開發區(園區)機構編制管理模式,聯合成立聚集區管理委員會。唐、秦、承、張4市臨港工業園可分別組建各自的管理委員會。

(二)盡快完善規劃。唐山市政府會同秦、承、張3市政府,盡快編制聚集區總體規劃、控制性詳細規劃和產業發展規劃,加快制定入區項目准入標准,確保聚集區高水平建設。

(三)完善基礎設施。以起步區為重點,加快路、水、電、暖、氣、通信等基礎設施建設,做好與區外基礎設施的對接和配套,盡早實現「九通一平」。

在省政府領導下,唐山市政府負責組織實施。

閱讀全文

與山海關污水處理廠招標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過濾飲水機黑科技 瀏覽:230
電子廠廢水有什麼好處 瀏覽:523
反滲透清洗水箱為什麼要循環 瀏覽:739
新生兒回抽胃液用多大空針 瀏覽:91
如何打開霍尼韋爾濾芯 瀏覽:736
工業廢水處理工報名多少錢 瀏覽:106
更換ro膜教程 瀏覽:787
不插電的ro膜 瀏覽:211
水泥罐車怎麼清理污水 瀏覽:160
吳茱萸鹼含量測試用什麼濾芯過濾 瀏覽:289
離子交換樹脂制備去離子水的院里 瀏覽:812
dnf90級用什麼回ap 瀏覽:363
明天回學校用英語怎麼翻譯成英語 瀏覽:658
污水處理廠一次能產生多少廢水 瀏覽:217
直飲水機溫度多少適合喝 瀏覽:27
溫度對廢水處理效果的影響 瀏覽:260
樹脂灌裝溫度不超過 瀏覽:621
pvc超濾膜毒性 瀏覽:388
樹脂促進劑原理 瀏覽:771
社區直飲水機吱吱響是什麼情況 瀏覽: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