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水泵效率計算
水泵的效率是指;水泵實際做的功率與電機給水泵提供的功率之比。
理論上是20M3,但一般要看水泵的曲線,如果在額定流量處的曲線較平緩那麼比較靠普,可直接按額定流量取,反之則誤差較大。
水泵的工作效率=理論所需功率/設備實際功率
即=200.9*1000*9.8*74/3600000/645=53.7%
水泵效率下降原因
1、由於水流的沖刷,水泵流道內壁和葉輪過水面變得粗糙不平,水泵內流道的摩阻系數增大,再加上水在泵內的流速很大,水頭損失增加。水力效率降低。
2、由於在泵前投加葯物或水質等原因,使泵殼內嚴重積垢或腐蝕。泵殼內積垢嚴重的可以使泵殼壁厚增加2ram左右,而且水泵內壁形成垢瘤,使泵體容積縮小、抽水量減少、並且流道粗糙,水頭損失增加。客積效率和水力效率都降低。
3、由於水泵加工工藝造成的鑄造缺陷、汽蝕、磨蝕、腐蝕和化學浸蝕等原因造成泵流道內產生空洞或裂縫,水流動時產生旋渦而造成能量損失。水力效率降低。
4、葉輪表面的氣蝕。由於葉片背水面運行時產生負壓,當壓力Pk<Pva時,產生汽穴和蜂窩表面後,在電化學腐蝕作用下,使泵葉汽蝕。
5、容積損失和機械損失。由於泵使用時間長,機械磨損產生漏失和阻力增大,使容積效率和機械效率降低。
以上原因,使水泵性能變差。運行效率降低2~5%,嚴重的可以使水泵效率降低10%以上。
㈡ 離心泵的效率怎麼計算
一、離心泵的效率計算
泵的功率N(KW)=揚程(m)×流量(m3/s)×1000(水的重度Kg/m3)÷102(功率轉換系數)÷η(泵的效率),由此可求得泵的效率。如能實測電流、電壓(可計算得泵的功率),通過測量流量、揚程,泵的效率便可求得。
二、離心泵
1、離心泵是利用葉輪旋轉而使水發生離心運動來工作的。水泵在啟動前,必須使泵殼和吸水管內充滿水,然後啟動電機,使泵軸帶動葉輪和水做高速旋轉運動,水發生離心運動,被甩向葉輪外緣,經蝸形泵殼的流道流入水泵的壓水管路。
2、結構組成
離心泵的基本構造是由六部分組成的分別是葉輪,泵體,泵軸,軸承,密封環,填料函。
1、葉輪是離心泵的核心部分,它轉速高出力大,葉輪上的葉片又起到主要作用,葉輪在裝配前要通過靜平衡實驗。葉輪上的內外表面要求光滑,以減少水流的摩擦損失。
2、泵體也稱泵殼,它是水泵的主體。起到支撐固定作用,並與安裝軸承的托架相連接。
3、泵軸的作用是借聯軸器和電動機相連接,將電動機的轉矩傳給葉輪,所以它是傳遞機械能的主要部件。
4、滑動軸承使用的是透明油作潤滑劑的,加油到油位線。太多油要沿泵軸滲出,太少軸承又要過熱燒壞造成事故!在水泵運行過程中軸承的溫度最高在85度,一般運行在60度左右。
5、密封環又稱減漏環。
6、填料函主要由填料、水封環、填料筒、填料壓蓋、水封管組成。填料函的作用主要是為了封閉泵殼與泵軸之間的空隙,不讓泵內的水流流到外面來也不讓外面的空氣進入到泵內。始終保持水泵內的真空!當泵軸與填料摩擦產生熱量就要靠水封管住水到水封圈內使填料冷卻!保持水泵的正常運行。所以在水泵的運行巡迴檢查過程中對填料函的檢查是特別要注意!在運行600個小時左右就要對填料進行更換。
3、基本構造
離心泵的基本構造是由八部分組成的,分別是:葉輪,泵體,泵蓋,擋水圈,泵軸,軸承,密封環,填料函,軸向力平衡裝置。
1、 葉輪是離心泵的核心部分,它轉速高輸出力大。
2、 泵體也稱泵殼,它是水泵的主體。起到支撐固定作用,並與安裝軸承的托架相連接。
3、 泵軸的作用是借聯軸器和電動機相連接,將電動機的轉矩傳給葉輪,所以它是傳遞機械能的主要部件
4、 密封環又稱減漏環。
5、 填料函主要由填料,不讓泵內的水流流到外面來也不讓外面的空氣進入到泵內。始終保持水泵內的真空!當泵軸與填料摩擦產生熱量就要靠水封管注水到水封圈內使填料冷卻!
6、軸向力平衡裝置,在離心泵運行過程中,由於液體是在低壓下進入葉輪,而在高壓下流出,使葉輪兩側所受壓力不等,產生了指向入口方向的軸向推力,會引起轉子發生軸向竄動,產生磨損和振動,因此應設置軸向推力軸承,以便平衡軸向力。
㈢ 怎麼算出水泵的效率
1、水泵的功率可以用比例定律求出,即同一台離心式水泵,當葉輪直徑不變時,軸功率,流量,揚程與轉速之間的關系式:
式中:
Q1、H1、Pal-轉速為n1時的流量、揚程、軸功率;
Q2、H2、Pa2-轉速為n2時的流量、揚程、軸功率。
2、你給出的條件「水泵銘牌流量是650立方/小時,揚程17米,實際上揚程16米,流量850立方/小時」不夠,應補上水泵的額定效率,代入上面的公式,就算出該工況下的水泵效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