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請問各位,市政污水污水處理中的硝化和反硝化的工藝原理有沒有通俗的解釋方法謝謝!
污水中有機氮先轉化為氨氮,氨氮在好氧狀態下發生硝化反應生成硝酸鹽氮、亞硝酸鹽氮;硝酸鹽氮、亞硝酸鹽氮通過反硝化轉化成氮氣,達到脫氮的目的
㈡ 污水生物脫氮的原理是什麼
首先你要明確反硝化的原理:硝態氮——亞硝態氮——no——n20——n2,因為你無法得到回亞氮之答後的數據,所以你可以間接的以亞氮的數據去分析n2o的數值。
但從你得到的數據來看,想把你原來的課題講清楚看來是很難的,參照你現在得到的實驗數據你可以和你老是商量下,分析反硝化過程中亞氮積累對反硝化的影響還是可以說清楚的,比如講你的亞氮很低,這就說明反硝化過程沒有亞氮的積累,說明反硝化效果是好的,如果你的亞氮比較多,說明你反硝化的進程不好,存在抑制因素。
我只提下我的建議,希望有幫助。還有,本科答辯不比過多再議,能把事情說清楚就可以了,沒要必要非做出來什麼效果。
㈢ 污水處理廠AQUALOGIC控制原理是什麼
AQUALOGIC®是一種針對污水廠軟體調控系統,利用模糊邏輯來調控復雜的污水生物處理過程,為污水廠節省人力、能耗和葯耗等運行成本,保證污水穩定達標排放。在國外污水廠已有廣泛的應用。
德國-維爾黑姆斯多夫污水廠案例如下:
項目概況
工藝:前置反硝化
業主:ZVA Oberes Zenntal
污水廠服務人數:13000PE
控制系統投入時間:2006年
目標
提高污水廠的效率,包括預防污泥膨脹及大幅減少污泥負荷。使出水硝酸鹽濃度穩定降低至5 mg/L以下。
AQUALOGIC®安裝
該廠於2006年由貝爾芬格公司測試安裝了基於模糊邏輯的AQUALOGIC®控制系統,根據污水中的溶解氧濃度和氧化還原電位測量值,優化控制曝氣量及曝氣間歇時間。
成果
污泥質量及污泥沉降性能大大改善,二沉池的可見深度現不低於2米。平均總氮(TN)減少了57%,總磷(TP)減少了36%。現在出水的總氮(TN)值持續穩定在5mg/l以下,不再需要為TN超標而付費。該廠之前3年所繳納的污水費用被退還了回來。
更多案例可見:
http://wenku..com/view/8bf3f88cbed5b9f3f80f1c70?fr=prin
http://wenku..com/view/77e8d7a6cfc789eb162dc870?fr=prin
http://wenku..com/view/8c80f78dbed5b9f3f80f1c22?fr=prin
㈣ 污水中氨氮去除的最好方法是什麼
您好,很高興為您解答:
廢水中氨氮的去除的方法
吹脫法
氨汽提技版術將水的pH值提高到權10.5~11.5的范圍,在汽提塔內反復形成水滴。通過塔內大量空氣循環,氣體與水接觸,氨逸出。該方法廣泛應用於處理中高濃度氨氮廢水,經常需要加入石灰,吹走後可以回收氨。
離子交換法
離子交換實際上是不溶離子化合物(離子交換劑)上的可交換離子與溶液中其他同性離子之間的交換反應。用離子交換法去除氨氮時,常用離子交換劑沸石、活性炭等,也研究採用合成樹脂。
生物處理法
目前,生物生物方法是目前在實際應用中應用最廣泛的方法,在處理低濃氨氨氮廢水的低濃氨氮廢水的實際應用中應用最廣泛的方法。生物脫氮是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將有機氮和氨氮轉化為N2和NxO氣體的過程,包括硝化和反硝化。
膜處理法
膜分析是用膜分離水溶液中某些物質的總稱。隨著膜技術的成熟,膜吸收法、液膜法和膜生物法處理氨氮廢水的研究不斷取得進展。
化學法
在污水處理過程中,直接添加氨氮去除劑,這種去除劑是一種具有特殊骨架結構的大分子無機化合物,能去除90%以上的氨氮,不會造成二次污染。
㈤ 好氧池硝化過程原理、缺氧池反硝化原理、厭氧池的主要工作原理。
好氧池的硝化原理就是在氧氣濃度>2mg/L時,硝化菌將氨氮轉化成硝態氮(硝酸鹽和亞硝酸鹽);缺氧池反硝化原理就是在氧氣濃度>0.5mg/L,反硝化菌將硝態氮還原成氮氣,排出系統;厭氧池的功能是去磷,在沒有硝態氮和氧氣的情況下,除磷菌能釋磷,在體內儲存大量的能源物質,以便在後續有氧氣的條件下過量吸磷,然後通過排出含磷污泥的方式最終排磷。
㈥ 污水處理如何控制總氮超標
1、化學法去除總氮,先測試總氮的濃度,如果濃度差值不大,建議直接用氨氮去除劑處理,這樣氨氮處理下來了,總氮也會隨之降低(PS:氨氮去除劑只適用於去除總氮中的氨氮,而總氮和氨氮的比例會根據水質不一樣而有所不同,所以使用的處理效果不一,也根據實際情況判斷)
2、污水廠內的生物脫氮反應是一個兩段式反應過程,在每一段進行合理的工藝控制,從而使出水總氮合格達標。這也是總氮的控制難點,在污水廠中實現總氮的控制達標,首先要了解生物脫氮的反應機理,然後有選擇的進行工藝管控。
比較常見的就是AO工藝,還有增加了除磷的AAO工藝,也有SBR工藝及其變種,還有各類氧化溝工藝,利用時間和空間上的交替實現的總氮處理。
(6)污水處理過程硝態氮控制原理擴展閱讀:
控制總氮的排放的原因
水中氮元素的過量排放會引起水體富營養化,使藻類大量繁殖,出現水華赤潮,當水中總氮含量大於0.3mg/L時,即達到富營養化的標准;另外,硝酸鹽本身對人無害,但在體內會被還原為亞硝酸鹽。
一方面,亞硝酸鹽會與血紅蛋白反應生成高鐵血紅蛋白,影響氧的傳輸能力,特別對於嬰兒,易導致高鐵血紅蛋白症(藍嬰病);另一方面,亞硝酸鹽過高,會與蛋白生成亞硝胺,屬於強致癌物質,對健康危害極大。
㈦ 污水處理中脫氮原理反硝化、硝化的順序,不明白,(我是個外行)
在污水處理中按脫氮原理,或者說要達到脫氮的目標,順序是先硝化細菌在好氧環境下進行硝化作用,把污水污泥中的氮轉化為硝酸鹽和亞硝酸鹽,然後在缺氧條件下反硝化細菌進行反硝化反應,把硝酸鹽和亞硝酸鹽氮轉化為氮氣,以達到脫氮的目的。
但是,污水處理中,不僅要脫氮,而且還要除磷,而磷在好氧條件下才聚磷,厭氧和缺氧要在好氧之前。但這對脫氮影響不大,因為污水處理中的經過好氧處理的大部分污泥還要迴流利用,所以厭氧——缺氧——好氧是個循環的過程,經過循環過程,氮在缺氧去除,磷在好氧去除。
(7)污水處理過程硝態氮控制原理擴展閱讀:
A2/O工藝(AAO工藝、AAO法:厭氧-缺氧-好氧),是一種很常用的二級污水處理工藝,具有脫氮除磷的作用,用於二級污水處理或者三級污水處理,後續增加深度處理後,可作為中水回用,具有良好的脫氮除磷效果。
首先,污水與迴流污泥進入厭氧池進行混合,經一定時間厭氧分解作用,去除部分BOD,並使部分含氮化合物轉化成氮氣(反硝化作用)而釋放,迴流污泥中的聚磷微生物(聚磷菌等)釋放出磷,滿足細菌對磷的需求。
然後,污水流入缺氧池,池中的反硝化細菌以污水中的含碳有機物為碳源,將好氧池內通過內循環迴流進來的硝酸根和亞硝酸根還原為氮氣而釋放。
接下來,污水流入好氧池,水中的氨氮進行硝化反應生成硝酸根或亞硝酸根,同時水中的有機物氧化分解供給吸磷微生物能量,微生物從水中吸收磷,則磷富集在微生物內,最後經沉澱分離後以富磷污泥的形式從系統中排出。
網路:A2O
㈧ 在水處理中哪些方面能夠控制亞硝態氮的積累
主要靠迴流反硝化反應處理這些離子!
㈨ 水處理A/O法中A段、B段的具體原理及處理效果
A/O法是通過缺來氧好氧交替變化的環源境完成生物脫氮和去除有機物的一種處理工藝,
在缺氧條件下,反硝化菌利用污水的有機物作為電子供體,以硝酸鹽作為電子受體,進行「無氧呼吸」,將迴流混合液中的硝態氮還原成N2釋放出來。
在完成反硝化過程的同時,污水中的有機物繼續得以去除。
在好氧條件下,一方面,好氧菌分解有機物,將之轉換成能量、二氧化碳和水,並完成增殖;另一方面硝化菌把污水中的氨氮氧化成硝酸鹽,再向缺氧池迴流,為脫氮作好准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