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加熱固化型基托樹脂的使用及熱處理方法
1.模型准備充填基托樹脂膠料前,石膏陰模腔需塗一層分離劑。
2調和牙托粉與牙托水通常牙托粉與牙托水調和比例為3:1(體積比)或2:1(重量比)。可按需要量先將定最的牙托水置於清潔的玻璃或瓷質調杯中,再將牙托粉撒入其中,直至牙托粉完全被牙托水所浸潤但又看不出多餘的牙托水,即為合適的比例,然後用不銹鋼調刀調和均勻,加蓋,等待調和物變為面團狀可塑物。
3.調和後的變化材料調和以後,牙托水逐步滲入牙托粉內,其滲入過程,按其宏觀現象,人為地分為以下六個階段:
(1)濕砂期:牙托水尚未滲入牙托粉內,存在於牙托粉顆粒之間,看上去好像水少粉多。此時調和阻力小,無粘性,觸之如濕砂狀。
(2)稀糊期:牙托粉表層逐漸被牙托水所溶脹,顆粒擠緊,粒間空隙消失,調和物表面顯得牙托水多,調和時無阻力。
(3)粘絲期:牙托水繼續溶脹牙托粉,牙托粉顆粒進一步結合成為粘性的整塊,此時易於起絲。易粘著手指及器械,不宜再調和,要密蓋以防牙托水揮發。
(4)面團期:又稱可擔期。牙托水基本與牙托粉結合,已無多餘牙托水存在,粘著感消失,呈可塑面團狀。此期為填塞型盒最適宜時期。
(5)橡膠期:調和物表面牙托水揮發成痴,內部則還在變化,呈較硬而有彈性的橡膠狀。
(6)堅硬期:調和物繼續變化,牙托水進一步揮發,形成堅硬脆性體。其中的牙托水並未聚合,牙托粉的顆粒間僅依靠吸附力結合在一起。
上述變化是一連續物理變化過程,最後形成的硬性脆性體並不是所期望的聚合體,其強度是很低的。
面團期是充填型盒的時期。對於一般材料來說,在室溫下。按照常規粉、水比,開始調和至面團期的時間是20min左右,在面團期歷時約5min.臨床上必須掌握好以上兩個時間,以便能從容地充填型盒。影響面團期形成時間的因索如下:
(1)牙托粉的粒度:粒度愈大,達到面團期所需時間愈長,反之亦然。
(2)粉液比:在一定范圍內,粉液比大,則材料容易達到面團期,粉液比小,則需花較長時間才能達到面團期。當然,不能為了調整面團期形成時間而人為地改變粉液比,否則將影響基托的質量。
(3)濕度:窒溫高。面團期形成時間縮短;室溫低。面團期形成時間延長。
為了加快或延緩面團期形成時間,可通過改變溫度來進行。在夏天,為了延緩面團期形成時間及面團期持續時聞,可將調和物放入低溫的冰箱中;在冬天,可將調和物用溫水浴來加快面團期的形成,但不可在火焰上加熱,因單體的液體或蒸氣具有可燃性。在用溫水加熱時,注意不要讓水接觸到調和物,溫度不可超過55%,以免引發聚合,而且調和物易變得較硬而無法充填型盒。
4.填塞應在面團期內完成。調和物經加壓納人型盒內。務必使其充滿整個型腔。
5.熱處理熱處理是對填塞好的樹脂進行加熱聚合的過程,使其中的單體聚合,完成義齒基托的固化成型。熱處理通常採用水浴加熱法,目前,常用的水浴熱處理方法有如下兩種:
(1)將型盒置於70~75℃水浴中恆溫90min,然後升溫至煮沸並保持30~60min.
(2)將型盒置於溫水中,在1.5~2h內(視充填樹脂的體積大小而定)緩慢勻速升溫至沸
點,保持30~60mm.
上述方法中,第1種速度最快,第2種最簡便。
熱處理過程是單體的聚合過程。MMA在聚合過程中,鏈引發階段是吸熱反應,當水溫達到70℃以上時,型盒中的樹脂調和物的溫度達到60℃以上,引發劑BP0吸收熱量分解產生自由基,引發MMA聚合。在鏈增長階段,聚合反應在極短的時間內放出大量的熱量,由於樹脂被包在石膏之中,石膏是熱的不良導體,樹脂溫度會急劇上升。若此時型盒外水浴溫度又很高,型盒內外不能形成較大的溫差,型盒內熱量不能有效散發,樹脂的溫度會迅速超過甲基丙烯酸甲酯的沸點,甚至達到135℃。這么高的溫度會使未聚合的MMA大量蒸發,最終在聚合的基托中形成許多氣泡,結果將嚴重影響基托的質量,因此,對熱處理的加熱速度應進行控制。
Ⅱ 義齒基托樹脂最常用的熱處理方式是
水浴加熱法。
義齒基托樹脂最常用的熱處理方式是水浴加熱法。即樹脂初步固化後,連同模型一起置於60℃熱水浸泡30分鍾,可以促進固化完全,冷卻後適當調磨咬合升源慶、打磨、拋光。
室溫化學固化型義齒裂中基托樹脂又叫自凝型義齒基托樹脂,簡吵握稱自凝樹脂。
Ⅲ 加熱固化型基托樹脂使用及熱處理方法
在製作加熱固化型基托樹脂的過程中,准備工作十分重要。首先,石膏陰模腔需要塗抹一層分離劑,以便後續樹脂的順利分離。
調和牙托粉與牙托水是關鍵步驟,通常按照3:1或2:1的比例進行。先在潔凈的容器中加入定量的牙托水,然後撒入牙托粉,直到牙托粉完全被水浸潤,但表面看不出多餘水分,這時的混合物狀態就是適宜的。調和時,使用不銹鋼調刀將兩者均勻混合,蓋上蓋子,等待其變成有可塑性的面團狀。
調和後的牙托粉與牙托水會經歷六個階段的變化:濕砂期、稀糊期、粘絲期、面團期、橡膠期和堅硬期。其中,面團期是理想的充填階段,一般材料在室溫下約25分鍾達到,持續5分鍾左右。面團期的形成受粒度、粉液比和溫度影響,可以通過調整這些因素來控制。
在面團期內,需將調和物充滿型盒,然後進行熱處理,這是樹脂聚合並固化的過程。常見的熱處理方法包括:將型盒置於70~75℃恆溫水浴中90分鍾,再升溫至沸騰並保持一段時間,或者在溫水中緩慢升溫至沸點,保持一定時間。但要注意,過快的加熱可能導致樹脂過熱,產生氣泡,影響基托質量。
因此,熱處理時,控制加熱速度至關重要,既要確保樹脂聚合,又要避免過高的溫度導致樹脂質量受損。整個過程需要精細操作,以確保基托樹脂的最終固化效果。
Ⅳ 牙托粉的義齒基托樹脂微波熱處理法
微波是一種波長小於10cm的電磁波,具有一定的穿透性。具有極性分子結構或極性基團的材料吸收微波後,分子被激發,互相摩擦產生大量熱量,使材料內部溫度迅速升高。MMA為極性分子,容易吸收微波而最終聚合,因此,用微波進行義齒基托樹脂熱處理是一種快速的方法。
微波熱處理需要用特製的玻璃鋼型盒,因為金屬型盒對微波具有屏蔽作用。微波熱處理過程是:將填好膠的型盒用特製的玻璃鋼螺釘加壓固定,然後放入微波爐內進行微波照射。一般先照射義齒組織面,然後反轉型盒,照射另一面,以550W微波爐為例,每面照射1.5-2.0min。
採用微波熱處理的基托樹脂,其力學性能與常規水浴熱處理法基本相同。微波熱處理法具有處理時間短、速度快、所制基托組織面的適合性好、固化後基托樹脂與石膏分離效果好等優點。
二、室溫化學固化型義齒基托樹脂
室溫化學固化型義齒基托樹脂(room temperature curing denture base resin)又稱自凝型義齒基托樹脂,簡稱自凝樹脂(self-curing resin)。所謂「自凝」,乃是相對加熱固化而言的,是指在室溫下能夠固化,不必額外加熱的意思。 、
(一)組成
自凝樹脂是由粉劑和液劑兩部分所組成。粉劑又稱自凝牙托粉,主要是PMMA均聚粉或共聚粉,還含有少量的引發劑BPO和著色劑(如鎘紅、鈦白粉)。液劑又稱自凝牙托水,主要是MMA,還含有少量的促進劑、阻聚劑及紫外線吸收劑。
自凝樹脂所用的引發劑一般為過氧化苯甲醯(BPO),其含量一般為聚合粉重量的1%左右。促進劑的種類較多,主要有兩類,一類是有機叔胺,另一類為對甲亞磺酸鹽。
有機叔胺促進劑主要有N、N.二甲基對甲苯胺(DMT)、N、N一二羥乙基對甲基胺(DHET)。促進劑的含量一般為牙托水重量的0.5%~0.7%。
常用的對甲苯亞磺酸鹽有對甲苯亞磺酸(TSA)、對甲苯亞磺酸鈉鹽(TSS)和鉀鹽(TSP),用此類促進劑聚合的樹脂,色澤穩定性好。
(二)聚合原理
自凝樹脂的聚合過程與熱固化型樹脂相似,所不同的是鏈引發階段產生自由基的方式不同。BPO需在60~800C溫度下才能分解出自由基,欲使其在常溫下分出自由基,需要叔胺作為促進劑。BPO與叔胺在常溫下就能發生劇烈的氧化還原反應,釋放出自由基, 所釋放的自由基可以打開MMA分子結構中的雙鍵,引發其聚合。
(三)性能
由於自凝樹脂是在常溫下通過氧化還原反應引發聚合,快速固化而成,比熱固化型樹脂,分子量小、殘留單體量多、機械強度低、容易產生氣泡和變色等缺點。
1.平均分子量 自凝牙托粉的分子量低,約為8萬~14萬,而且MMA經氧化還原引發體系引發聚合後所形成的聚合物的平均分子量也較熱固化型的低,聚合物分子為短鏈狀結構。因此,自凝樹脂固化後的平均分子量低於熱固化型樹脂。
2.殘余單體(resial monomer) 與熱固化型相比,自凝樹脂的殘余單體含量較多,而且殘余單體量與聚合所用促進劑的種類有關。
殘余單體在基托中起著增塑劑的作用,既降低了強度,又加劇了氧化變色,還可能導致基托扭曲變形。
3.聚合收縮(polymerization shrinkage) 線性收縮約為0.43%,與熱固化型樹脂相近,它的尺寸准確性與形態穩定性近似於熱固化型樹脂。
4.色澤穩定性(color stability) 自凝樹脂的顏色穩定性不如熱固化型樹脂,其原因主要是樹脂中殘留的促進劑叔胺和阻聚劑的繼續氧化,變色的程度與促生劑和阻聚劑的種類及用量有關。
5.聚合熱 自凝樹脂在聚合反應過程中伴隨有反應熱的產生,產熱量除與塑料體積大小有關外,還與促進劑或引發劑含量多少有直接關系。促進劑含量高,則反應熱也多。高反應熱反過來也促使聚合的進行。反應熱的大小與聚合時的環境溫度也有關系。在一般情況下,環境溫度高,反應熱愈大,固化愈快。
6.機械性能 自凝樹脂的機械性能整體上不如熱固化型樹脂,韌性較差,脆性較大,剛性較好。採用MMA—EA—MA三元共聚粉可以改善自凝樹脂的韌性,綜合性能也有所改善。
(四)應用
自凝樹脂主要用於製作正畸活動矯治器、齶護板、牙周夾板、個別托盤、義齒重襯及暫時冠橋等,也可用來製作簡單義齒的急件。
自凝樹脂應用時,一般先將牙托水加入調杯內,然後再加牙托粉於杯內,粉液比為2:1(重量比)或5:3(容量比),稍加調和後,加蓋放置。待調和物呈稀糊時,可用糊塑法直接在濕模型上塑形,樹脂固化前可適當加壓。初步固化後連同模型一起置於60℃熱水浸泡30分鍾,以促進固化完全,冷卻後適當調磨咬合、打磨、拋光。
自凝樹脂調和後,所允許的操作時間是有限的。一般在糊狀期塑形,此期流動性好,不粘絲、不粘器具,容易塑形。若塑形過早,調和物流動性太大,不易塑形;若塑形過遲,調和物已進入絲狀期,易粘器具,不便操作,也容易帶入氣泡。
自凝樹脂在口腔內直接重襯或修補時,單體會使患者感到辛辣,而聚合時所放出的熱甚至會灼傷粘膜,特別是大面積重襯時尤應注意。在接觸自凝樹脂的軟組織表面最好事先塗布液體石蠟或甘油,可起到一定的保護作用。此外,自凝樹脂在個別情況下有過敏現象,症狀為接觸處有蟻走感、發癢、灼熱及刺痛等感覺,局部可見有丘疹、水腫等症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