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取決於進水鹼度,鹼度高,可適當加入氨水/氫氧化鈉,調節ph到8-8.3左右即可;也可以使用除碳器進行脫碳,從而不需要加葯二級產水調節ph,主要為了防止腐蝕外輸管道。
2. 我公司上一套水處理設備是超濾+二級反滲透+EDI,請問除碳器是否需要用的原水是自來水
可不必設置除碳器。一級反滲透出水中投加強鹼,使游離態CO2轉變為HCO3¯,從而在內下一級裝置容中除去,另外加鹼也有利於SiO2、TOC的去除。根據pH與HCO3¯、CO2的關系,投加的強鹼量以保證下一級裝置進水中pH在8.3左右,這時水中CO2幾乎都轉變成HCO3¯二級裝置出水中游離態CO2 僅為進水的1%~2%, 這樣CO2殘余濃度對後續工藝影響不大了
3. 我廠的制水工藝是反滲透膜後加陰陽床,不知誰設計的把除碳器加在反滲透膜後。陰床出水電導為5.0,PH值9.28
除碳器必須放在反滲透後面,不然水中的二氧化碳生成碳酸,PH值較低,影響陰陽床的處理效果。
4. 化學制水一級反滲透後面加除碳器的作用是什麼了呢
除碳風機的作用是除去水中的二氧化碳。在離子交換系統中起到降低鹼度的作用,在除版鹽系統中,減權輕陰離子交換器的負擔,降低鹼量消耗,並有利於硅酸根的消除。
硅酸鹽指由硅和氧組成的化合物(SixOy),有時亦包括一或多種金屬和或氫。它亦用以表示由二氧化硅或硅酸產生的鹽。在地質學和天文學上,硅酸鹽指一種由硅和氧組成的岩石(通常為SiO2或SiO4),有時亦包括一或多種金屬和或氫。此類岩石包括花崗岩及輝長岩等。地球及其他類地行星的大部分地殼均以硅酸鹽組成。
5. 求教純水處理工程的工藝設計大致流程
這個問題應該需要分為幾部分來進行:
1、根據水質水量以及用戶的要求來確定工藝流程。
根據用戶的水量、原水水質以及產水水質來確定工藝,比如工藝用水、鍋爐用水等等,採用工藝形式也有多種,這個跟用戶要求和投資有關。一般確定工藝流程之後就可以根據工藝來選擇設備。
2、預處理對選擇。
預處理的形式有多種多樣,簡單舉個例子,比如鍋爐補給水100噸/小時,採用的是自來水,採取了多介質+活性炭+阻垢劑+保安過濾器+反滲透+除碳器+混床+加氨調PH值的工藝流程,其中反滲透回收率75%。則系統總進水133噸/小時。
(1)多介質設計9米/小時流速(一般10米/小時以內),選擇直徑3200mm過濾器,則單台過濾器產水72噸/小時,系統配套3台過濾器並列運行,順序反洗。
(2)活性炭設計10米/小時流速(一般12米/小時以內),選擇直徑3000mm(也可選擇3200以保持一致),可以選擇2台以降低成本,也可以選擇3台並列運行。
(3)保安過濾器選擇直徑800mm,內填72-80根5um濾芯,單台產水量能達到150噸/小時;
(4)阻垢劑投加量根據計算為3ppm,每小時投加400克,稀釋5倍則每小時投加2升,選擇3.8升/小時加葯泵;
2、反滲透裝置
(1)高壓泵選擇卧式或立式,進口或國產,一般揚程選擇140米左右(需要根據膜計算書按照水質和水溫進行模擬),大流量的可以選擇1台,小流量的可以選擇兩台並列運行,一般不需要備用。
(2)反滲透裝置需要選膜,選膜殼,並通過模擬計算得出膜數量(這個膜廠商可以提供服務),簡單地講,設計時按照0.9噸/膜計算,100噸產水則需要108隻或114隻(膜數量一般是6的整數倍),還有進水慢開門、濃排閥、產水排污閥、沖洗閥以及儀器儀表等等。
(3)化學清洗裝置配清洗泵、清洗箱、清洗保安過濾器、清洗流量計等,在一些場合可能還需要電加熱裝置(一般的可以用廠里蒸汽進行加熱);
3、後處理
(1)除碳器按照60米/小時流速選擇除碳器的直徑,然後根據直徑查產品樣本;
(2)混床按照40-50米/小時流速選擇混床的直徑,然後根據直徑查產品樣本;
(3)混床再生系統,一般選酸鹼儲罐、酸鹼計量箱、酸鹼噴射器、再生泵等;
(4)加氨系統可以選擇10升/小時左右的計量泵,如果需要自動調節的話,可以根據情況選擇具有自動控制信號的泵和PH儀表等。
4、配電系統
根據系統控制要求看是否需要上位機,如果不需要則直接選用PLC控制,然後根據水泵的流量、揚程等來查詢水泵的型號及功率,從而確定控制點數和控制櫃的數量。
5、其它說明
一個系統的設計涉及到方方面面很多,很難定量地講清楚,如果能有相應的項目,參考一些成熟的資料,然後自己在順著這條路去摸索、探究,抓住一個問題就把一個問題搞懂搞透,每天都進步一點,都記住一個知識點,我想也會很快,如果有人帶帶的話,可能入門就更加快了。
因水處理的東西比較多,因此無法很詳細地全面描述清楚,還請抱歉!
謝謝!
6. 反滲透用的軟化水,用樹脂罐好還是阻垢劑好
硬度5mmol/L,流量6T/H,正確配置是直徑600的罐,如果用單罐罐高度用2.20米的內,如果採用容一用一備罐高度用1.85米的
現在你用容積500L的罐,罐直徑是多少? 160KG樹脂是國產的還是合資的?
如果是普通的國產樹脂6T/H至少也是4.5小時以後失效,合資好一點的樹脂要6小時才會失效,你3個小時就失效了是不正常的,要麼罐直徑小了,要麼就是樹脂質量問題
至於作為反滲透的預處理,加阻垢劑還是用樹脂軟化,要看你的最終水用途,如果反滲透後面還有混床或EDI作精處理,那麼最好還是用樹脂軟化,因為這樣可以使RO連續產水更穩定,防止頻繁換膜影響生產
如果對反滲透產水要求不是太嚴格,也可以選用加阻垢劑的方法
你可以這樣理解:加阻垢劑是治標,軟化是治本
如果選擇軟化的話最好還是選用一用一備的,這樣整套反滲透設備就可以做成全自動了,每個罐用的樹脂量也比單罐系統少很多(單罐必須多加樹脂,要不就出現你的情況很短的時間就要再生),所以造價上不是高很多
打了這么多字,希望能幫到你
7. 啟動反滲透時為什麼要先啟除碳器
有除碳器說明你的原水水質里游離二氧化碳含量較多容易影響產水水質的PH和電導率,因為反滲透膜對鹽的脫除率為99%以上對氣體沒有脫除效果,一般需要增加其他的措施。
8. 水處理中脫氣設備有那些
您所指的水處理脫氣是指像電廠水處理中脫氧、脫碳設備。具體名稱應該是除氧器和除碳器。我不知道自己理解的對不對,所以沒有展開來介紹這些設備。
9. 你好。反滲透阻垢劑屬於酸性還是中和性呀。反滲透阻垢劑會不會造成混
反滲透阻垢劑一般為酸性的,少數是鹼性的,例如美國科氏反滲透阻垢劑K-75的PH值為4-5.反滲透版阻垢劑的投加量很少,權一般每噸進水添加為2-5克反滲透阻垢劑,這嘛少的加入量不會改變進水的PH值。但是,反滲透系統過濾後的產水一般為酸性,PH值4.4-7.因為反滲透膜對氣體不過濾,全透過。二氧化碳透過膜形成碳酸。所以反滲透產水要經過除碳器後,在進混床。因科盛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