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在合成脲醛樹脂時候為什麼要用氫氧化鈉和氨水調pH至7-7.5
可以一直在鹼性下合成,這個PH值是為了得到的分子鏈比較長。
合成過程一般分三段:鹼酸鹼,分子鏈長,而且甲醛含量低
最成成7-7.5是為了能長期儲存,一般是8-9
2. 脲醛樹脂在制備、存儲和應用過程中PH有何變化
脲醛樹脂在制備過程中PH值是人為的進行高及低的調整的,一般一鹼酸鹼。存儲過程中一般PH值是緩慢降低的,應用中的PH值是下降的。
希望對你有幫助。
3. 脲醛樹脂用什麼固化能成膜嗎
脲醛樹脂用脲醛樹脂膠為酸固化能成膜余桐。根據相關公開信息查詢顯示:脲醛樹脂膠為酸固化膠種,脲醛樹脂加固化劑量弱酸性(pH4.56)條件下耐枝,對昌毀敏人造板膠合強度最為理想,且縮短膠凝時間。隨著原膠pH值升高延長了固化時間。
4. 脲醛樹脂的PH值如何測量 還有固體含量如何測量
將脲醛樹脂製成溶液,然後再使用ph試紙就可以測量了.
PH試紙使用方法:檢驗溶液的性質:取一小塊試紙在表面皿或玻璃片上,用沾有待測液的玻璃棒或膠頭滴管點於試紙的中部,觀察顏色的變化,然後藉助標准比色卡比對,判斷溶液的性質.
固體含量可以用燃燒法來測定:
分別採用氧瓶燃燒法和氧彈燃燒法處理樣品,然後以離子色譜分析技術,測定含量.通過比較兩種樣品處理方法的測定結果,發現用氧彈法處理樣品時,燃燒更為充分、有效,且測定結果接近實際值.
5. 在脲醛樹脂合成時尿素和甲醛兩種原料哪種對PH值影響最大,為什麼
甲醛是中性的,不電離出氫離子,
尿素是弱酸性的,會對反應過程中前期的ph值調節有一定影響。
具體PH值調節對反應進程的影響請參考:
加成反應階段
1)
pH值在7~9時,在中性至弱鹼性介質中,尿素與甲醛生成穩定的羥甲基脲。F/U摩爾比小於1時,生成一羥甲基脲白色固體,溶於水;F/U摩爾比大於1時,除生成一羥甲基脲外,還生成二羥甲基脲白色結晶體,在水中溶解度不大。如果甲醛過量很多,也可生成三羥甲基脲和四羥甲基脲,後者的存在還只有間接的證明。
2)
pH值在4~6時,在酸性介質中反應生成的羥甲基脲,進一步脫水縮聚生成次甲基脲和次甲基醚鍵連接的低分子化合物。因此,尿素與甲醛一直在弱酸性介質中進行加成和縮聚反應也是一種製造脲醛樹脂的工藝,這種工藝可以節省鹼和酸的用量,縮短反應時間。
3)
pH值在3以下時,在酸性介質中生成的一羥甲基脲和二羥甲基脲立即脫水,生成次甲基脲,採用特殊的合成工藝在pH值為1條件下也可以合成脲醛樹脂。並且這種樹脂的次甲基鍵含量遠高於羥甲基鍵,次甲基醚鍵的含量極低,固化後樹脂的游離甲醛釋放量也極低。
縮聚反應階段
在鹼性條件下,反應停止在羥甲基脲階段。為了有利於縮聚反應進行,將反應介質的pH值轉為酸性。
在酸性條件下,一羥甲基脲和二羥甲基脲與尿素及甲醛進行縮聚反應,主要生成次甲基鍵和少量醚鍵連接的低分子化合物。在pH值較低的的情況下,樹脂縮聚反應速度快,易生成不含羥甲基的聚次甲基脲不溶性沉澱,使樹脂的溶解性降低。縮聚反應速度激烈樹脂粘度增長很快,而且控制不好,樹脂容易凝膠。所以縮聚階段pH值的高低,應根據F/U摩爾比的大小、甲醇含量高低而定。一般pH值在4~6之間。
6. 在脲醛樹脂合成中,尿素和甲醛哪個對ph影響最大 為什麼
甲醛是中性的,不電離出氫離子,
尿素是弱酸性的,會對反應過程中前期的ph值調節有一定影響。
具體PH值調節對反應進程的影響請參考:
加成反應階段
1) pH值在7~9時,在中性至弱鹼性介質中,尿素與甲醛生成穩定的羥甲基脲。F/U摩爾比小於1時,生成一羥甲基脲白色固體,溶於水;F/U摩爾比大於1時,除生成一羥甲基脲外,還生成二羥甲基脲白色結晶體,在水中溶解度不大。如果甲醛過量很多,也可生成三羥甲基脲和四羥甲基脲,後者的存在還只有間接的證明。
2) pH值在4~6時,在酸性介質中反應生成的羥甲基脲,進一步脫水縮聚生成次甲基脲和次甲基醚鍵連接的低分子化合物。因此,尿素與甲醛一直在弱酸性介質中進行加成和縮聚反應也是一種製造脲醛樹脂的工藝,這種工藝可以節省鹼和酸的用量,縮短反應時間。
3) pH值在3以下時,在酸性介質中生成的一羥甲基脲和二羥甲基脲立即脫水,生成次甲基脲,採用特殊的合成工藝在pH值為1條件下也可以合成脲醛樹脂。並且這種樹脂的次甲基鍵含量遠高於羥甲基鍵,次甲基醚鍵的含量極低,固化後樹脂的游離甲醛釋放量也極低。
縮聚反應階段
在鹼性條件下,反應停止在羥甲基脲階段。為了有利於縮聚反應進行,將反應介質的pH值轉為酸性。
在酸性條件下,一羥甲基脲和二羥甲基脲與尿素及甲醛進行縮聚反應,主要生成次甲基鍵和少量醚鍵連接的低分子化合物。在pH值較低的的情況下,樹脂縮聚反應速度快,易生成不含羥甲基的聚次甲基脲不溶性沉澱,使樹脂的溶解性降低。縮聚反應速度激烈樹脂粘度增長很快,而且控制不好,樹脂容易凝膠。所以縮聚階段pH值的高低,應根據F/U摩爾比的大小、甲醇含量高低而定。一般pH值在4~6之間。
7. 為什麼脲醛樹脂的稀溶液(2%)pH先升高後降低
脲醛樹脂固化原理和條件 脲醛樹脂膠中存在游離甲醛,加入固化劑氯回化銨即與脲醛樹脂中游離醛發生答反應。氯化銨與水反應及氯化銨熱分解分別放出鹽酸,以上3個反應為可逆反應。使脲醛樹脂膠PH值迅速下降,實現弱酸固化,分子量逐漸增大,最後形成體型網狀結構樹脂。1.脲醛樹脂膠固化時間影響因素1.1脲醛樹脂膠固化溫度和濕度(1)調制後脲醛樹脂的固化時間與環境溫度、熱壓溫度有關。環境溫度越高,生活力越短,固化時間越短,及之亦然。其原因從反應機理得知溫度會影響膠液pH值降低的速度,從而影響膠液的活性期及脲醛樹脂膠固化時間。為此,在不同生產季節應考慮選擇不同類及不同量的固化劑,以提高膠合質量。當氯化銨溶液加入量小於3%時,固化時間迅速縮短。此外,在熱壓工藝中熱壓溫度對時間也會造成一定的影響,調膠後若固化時間較長可適當提高熱壓溫度,加速樹脂固化,縮短生產周期。反之,若調服後固化時間過短,可適當降低熱壓溫度,以防脲醛樹脂提前固化而影響產品質量〉
8. 脲醛樹脂膠加成反應ph值為什麼下降
與終點控制有直接關系。反應終點多用粘度來測定,反應過程中的溫度,pH值,原料質量等對粘內度產生影響容,特別是酸性階段二次加尿素時縮聚反應控制不當導致粘度突然增加,出現不能流動並且有彈性的凝膠。
另外有些工藝將反應終點定pH值定得較低或二次投料點F/U過低,造成假粘度,結果樹脂1~2天後便失去流動性而變成膏體狀。
(8)脲醛樹脂ph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使用之前在膠料中最好加入氯化銨,其作用是使膠料凝固速度加快,但要注意用量適當,加少了固化時間太長,不利施工操作。
加多了膠會發脆,膠接質量就不好。根據經驗,以100克脲醛樹脂而言,在氣溫10℃以下時,一般應加2.5-3克的氯化銨,而在30℃的氣溫時,只要加入1歷就夠了。
在膠合木板時,有時在膠料中還加入5-10%的黃豆粉或麵粉(粉料不能有粒狀,要過100目篩),目的是增加粘稠度,防止過量的膠液滲入木材,使膠液的粗粘性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