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小分子量轉膜條件
您好,小分子量轉膜是一種利用半透膜將小分子從高濃度溶液轉移到低濃度溶液的技術。在進行小分子量轉膜脊辯洞時,需要考慮以下條件:
1.半透膜的選擇:半透膜應該是具有高選擇性的,可以阻止大分子的通過,同時允許小分子的通過。常用的半透膜有纖維素膜、聚醯胺膜等。
2.轉膜條件的控制:轉膜時需要控制溶液的濃度和溫度,以保證小分子能夠順利地通過半透膜。一般來說,轉膜的溫度應該在室溫下進行,同時需要控制溶液的pH值和離子濃度。
3.轉膜時間的控制:轉膜時間應該根據所需的小分子量和半透膜的選擇來確定,一般來說,轉膜時間越長,轉移的小分子量就越多。
4.轉膜設備的選擇:轉膜設備應該具有高效的轉膜能力,同時需要能夠控制溶液的溫度和pH值,以保證轉膜的質量。
總之,小分子櫻枯量轉膜是一種非常有用的技術,在生物醫學和化學領域都灶兄有廣泛的應用。通過控制轉膜條件,可以實現高效、准確地轉移小分子,為科學研究和工業生產提供了重要的技術支持。
② 水分子的膠質能吸收嗎
水膠體敷料是一類在臨床中得到廣泛應用的新型創面敷料,為傷口癒合提供濕性癒合環境。其主要成分為羧甲基纖維素鈉( CMC) 合成彈性體、醫用粘合劑、合成增塑劑和表層聚氨酯( PU) 半透膜。這種敷料與創面滲出液接觸後,能吸收滲液並形成一種凝膠,避免敷料與創面粘著;同時,表面的半透膜結構可以允許氧氣和水蒸氣進行交換,但又對外界顆粒性異物具有阻隔性。
No2
水膠體和水膠體潰瘍貼是一種敷料嗎?
水膠體敷料有水膠體透明貼和水膠體潰瘍貼。潰瘍貼比透明貼增加了藻酸鹽,增加了吸收功能。
水膠體敷料的優點:
1.保持創面濕潤,保留創面本身釋放的生物活性物質,除了能為創面提供一個最佳的微環境外,還可以加速創面的癒合;
2.具有清創作用;
3.形成凝膠,保護暴露的神經末梢,減輕疼痛,撕脫時不易留下痕跡;
4.具有自粘性,使用方便;
5.具有良好的順應性,使患者感覺舒適,而且外觀隱蔽;
6.可減少換葯次數,減輕護理人員的工作量,節省費用。
No3
水膠體敷料能固留置針嗎?
水膠體敷料在壓瘡預防和治療中的應用已被廣泛應用於臨床。但水膠體透明貼能否代替留置針敷貼也是臨床護士較為關注的話題:
筆者認為,水膠體敷料可以用於留置針的固定,但不建議代替留置針常用的透明薄膜敷料,主要原因還是因為費用問題。
水膠體透明貼每片22元,相對於透明薄膜敷料3-4元一片的價格就顯得有點貴。如可以在特殊情況下考慮選擇使用,如敏感肌膚、嬰幼兒皮膚以及預防輸注刺激性葯物引起的靜脈炎和葯物外滲時。
文獻報道,當輸入高滲液體或刺激性較強的液體之前,在外周靜脈留置針上方貼水膠體敷料可有效預防靜脈炎的發生。當靜脈炎發生後,將透明貼貼敷於患處,抬高患肢,每3~5天更換1次,一般30 min 後患者主訴疼痛緩解,7d 基本治癒。
當使用水膠體敷料用於預防靜脈炎時,筆者的方法是:用水膠體敷料固定在穿刺點沿靜脈走向的上方,再用透明薄膜敷料固定留置針,這樣可增加留置針固定的牢度。見下圖。
No4
水膠體敷料多長時間更換一次?
我國靜脈治療行業標准中規定,留置針使用透明薄膜敷料固定時至少7天更換一次,紗布敷料至少2天更換一次,當有滲液、滲血、卷邊、出汗及污染等情況下需要隨時更換。
那麼,水膠體敷料應該多久更換一次呢?
按照水膠體敷料說明書上規定,至少7天更換一次。對於有滲液的傷口,要視滲出面積進行更換。具體請參照所使用品牌的產品說明書。
值得注意的是,當水膠體敷料用於預防靜脈炎或治療葯物外滲等情況時,一定要基於評估的基礎上進行更換。也就是說即使敷貼無卷邊、無污染,還要詢問患者是否疼痛加重,局部紅腫是否減輕,根據評估結果決定治療方案,切不可「一貼了之」。
如下圖中的氯化鉀外滲使用水膠體治療案例,筆者認為光是使用水膠體透明貼是不夠的,而一周更換更是不可以。
建議:局部皮膚用聚維酮碘消毒後,待干,再用生理鹽水將破潰處的消毒劑清洗干凈;如局部壞死,建議用清創膠清創,銀離子藻酸銀敷料覆蓋創面,視滲液多少選擇水膠體透明貼或者泡沫貼固定。
No5
消毒時可以省略生理鹽水嗎?
靜脈導管(PICC/CVC等)常規消毒時,一般是酒精3遍、碘伏3遍。
但當水膠體用於治療傷口問題時該如何消毒和清潔傷口,也是臨床護士說困惑的問題:
文獻報道,當局部皮膚有濕疹、過敏及破潰等問題時,建議不再使用酒精消毒,以免酒精對破損皮膚造成刺激;當使用銀離子敷料預防和控制傷口感染時,建議用生理鹽水將碘消毒劑清洗干凈,以免碘離子與銀離子結合發生化學反應,影響療效並對傷口造成刺激。
如果水膠體作為預防性使用,如用於預防靜脈炎、壓力性損傷等,可以省略生理鹽水,採用碘伏3遍、酒精3遍的順序進行皮膚消毒,固定前一定要等消毒劑自然乾燥,免得影響水膠體與皮膚的固定牢度。
No6
濕疹使用水膠體敷料有文獻支持嗎?
該問題來自於@王**的留言:
牛曉桂撰寫的《水膠體敷料治療嬰幼兒濕疹60 例效果觀察及護理》,探討水膠體敷料治療嬰幼兒濕疹的臨床效果及護理方法。其方法是:將120 例嬰幼兒濕疹患兒隨機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各60 例,對照組採用醫院自製不含激素的呋鋅膏在濕疹部位塗抹,治療組採用水膠體敷料治療,均給予精心護理,比較兩組治療效果及濕疹消退時間。結果:兩組治療效果及濕疹消退時間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 P <0.01) 。得出結論: 水膠體敷料治療嬰幼兒濕疹效果較好,療程短,護理簡單方便,值得推廣應用。
筆者將水膠體潰瘍貼用於PICC/CVC留置期間所致的皮膚濕疹,取得較好的療效。下圖中,為一頸內靜脈置管並發濕疹的患者,在使用水膠體潰瘍貼2天以後的皮膚情況。
同樣需要注意的是,皮膚消毒時使用碘伏消毒,不要使用酒精,待干後用生理鹽水棉球清潔局部,完全乾燥後再進行固定。
No7
穿刺點滲血可以選用水膠體敷料嗎?
來自於@羅*的留言:
水膠體敷料也不是萬能的,當穿刺點有滲血時,建議選擇藻酸鹽敷料、明膠海綿,或者是紗布敷料,外用透明薄膜敷料進行固定。不建議使用水膠體敷料進行固定。
筆者曾遇到一例PICC有滲血的患者(最初並不是為了吸收滲血而用),在使用水膠體敷料後發生穿刺點感染:
後改為銀離子藻酸鹽敷料,局部感染得以控制。
當然,如果PICC置管後發生的皮下瘀斑,則可以選擇水膠體透明貼/潰瘍貼進行處理。如下圖中的患者,既有皮下瘀斑,又有導管壓力性損傷,局部選擇水膠體潰瘍貼進行處理,既促進滲血吸收,有緩解局部發癢、疼痛等症狀。
小結:
水膠體敷料是在濕性癒合原理指導下發展起來的一類新型敷料。水膠體敷料可應用於多種不同傷口的治療,特別是對於慢性難愈性傷口如壓力性損傷、靜脈性潰瘍具有顯著療效。水膠體自身的特點,使其達到理想敷料的基本要求。當然水膠體敷料仍具有再發展的空間,如提高吸收性和增強抗菌能力等。在臨床工作中,醫務人員要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恰當的使用敷料,使其發揮最大的作用,減少患者的痛苦,減輕患者的經濟負擔,促進護患關系的發展。
參考文獻:
1、牛曉桂.水膠體敷料治療嬰幼兒濕疹60 例效果觀察及護理. 齊魯護理雜志,2013,19(1).
2、周宏偉. 康惠爾水膠體透明敷料在臨床中的應用. 臨床合理用葯,2017 ,10(3A).
3、石妍,張慧瑛,等. 水膠體敷料在臨床傷口護理中的應用進展.護理學報,2016,23(22).
4、王澤紅,於金華,等. 康惠爾透明帖防治化療後靜脈炎的效果觀察. 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2006,27(11).
5、王建華,余蓉,等. PICC置管術後常見並發症的探討. 中外醫學研究,2018,16(9).
作 者 / 董明芬 來 源 / 華醫網
No1
水膠體是一種什麼敷料?
水膠體敷料是一類在臨床中得到廣泛應用的新型創面敷料,為傷口癒合提供濕性癒合環境。其主要成分為羧甲基纖維素鈉( CMC) 合成彈性體、醫用粘合劑、合成增塑劑和表層聚氨酯( PU) 半透膜。這種敷料與創面滲出液接觸後,能吸收滲液並形成一種凝膠,避免敷料與創面粘著;同時,表面的半透膜結構可以允許氧氣和水蒸氣進行交換,但又對外界顆粒性異物具有阻隔性。
No2
水膠體和水膠體潰瘍貼是一種敷料嗎?
水膠體敷料有水膠體透明貼和水膠體潰瘍貼。潰瘍貼比透明貼增加了藻酸鹽,增加了吸收功能。
水膠體敷料的優點:
1.保持創面濕潤,保留創面本身釋放的生物活性物質,除了能為創面提供一個最佳的微環境外,還可以加速創面的癒合;
2.具有清創作用;
3.形成凝膠,保護暴露的神經末梢,減輕疼痛,撕脫時不易留下痕跡;
4.具有自粘性,使用方便;
5.具有良好的順應性,使患者感覺舒適,而且外觀隱蔽;
6.可減少換葯次數,減輕護理人員的工作量,節省費用。
No3
水膠體敷料能固留置針嗎?
水膠體敷料在壓瘡預防和治療中的應用已被廣泛應用於臨床。但水膠體透明貼能否代替留置針敷貼也是臨床護士較為關注的話題:
筆者認為,水膠體敷料可以用於留置針的固定,但不建議代替留置針常用的透明薄膜敷料,主要原因還是因為費用問題。
水膠體透明貼每片22元,相對於透明薄膜敷料3-4元一片的價格就顯得有點貴。如可以在特殊情況下考慮選擇使用,如敏感肌膚、嬰幼兒皮膚以及預防輸注刺激性葯物引起的靜脈炎和葯物外滲時。
文獻報道,當輸入高滲液體或刺激性較強的液體之前,在外周靜脈留置針上方貼水膠體敷料可有效預防靜脈炎的發生。當靜脈炎發生後,將透明貼貼敷於患處,抬高患肢,每3~5天更換1次,一般30 min 後患者主訴疼痛緩解,7d 基本治癒。
當使用水膠體敷料用於預防靜脈炎時,筆者的方法是:用水膠體敷料固定在穿刺點沿靜脈走向的上方,再用透明薄膜敷料固定留置針,這樣可增加留置針固定的牢度。見下圖。
No4
水膠體敷料多長時間更換一次?
我國靜脈治療行業標准中規定,留置針使用透明薄膜敷料固定時至少7天更換一次,紗布敷料至少2天更換一次,當有滲液、滲血、卷邊、出汗及污染等情況下需要隨時更換。
那麼,水膠體敷料應該多久更換一次呢?
按照水膠體敷料說明書上規定,至少7天更換一次。對於有滲液的傷口,要視滲出面積進行更換。具體請參照所使用品牌的產品說明書。
值得注意的是,當水膠體敷料用於預防靜脈炎或治療葯物外滲等情況時,一定要基於評估的基礎上進行更換。也就是說即使敷貼無卷邊、無污染,還要詢問患者是否疼痛加重,局部紅腫是否減輕,根據評估結果決定治療方案,切不可「一貼了之」。
如下圖中的氯化鉀外滲使用水膠體治療案例,筆者認為光是使用水膠體透明貼是不夠的,而一周更換更是不可以。
建議:局部皮膚用聚維酮碘消毒後,待干,再用生理鹽水將破潰處的消毒劑清洗干凈;如局部壞死,建議用清創膠清創,銀離子藻酸銀敷料覆蓋創面,視滲液多少選擇水膠體透明貼或者泡沫貼固定。
No5
消毒時可以省略生理鹽水嗎?
靜脈導管(PICC/CVC等)常規消毒時,一般是酒精3遍、碘伏3遍。
但當水膠體用於治療傷口問題時該如何消毒和清潔傷口,也是臨床護士說困惑的問題:
文獻報道,當局部皮膚有濕疹、過敏及破潰等問題時,建議不再使用酒精消毒,以免酒精對破損皮膚造成刺激;當使用銀離子敷料預防和控制傷口感染時,建議用生理鹽水將碘消毒劑清洗干凈,以免碘離子與銀離子結合發生化學反應,影響療效並對傷口造成刺激。
如果水膠體作為預防性使用,如用於預防靜脈炎、壓力性損傷等,可以省略生理鹽水,採用碘伏3遍、酒精3遍的順序進行皮膚消毒,固定前一定要等消毒劑自然乾燥,免得影響水膠體與皮膚的固定牢度。
No6
濕疹使用水膠體敷料有文獻支持嗎?
該問題來自於@王**的留言:
牛曉桂撰寫的《水膠體敷料治療嬰幼兒濕疹60 例效果觀察及護理》,探討水膠體敷料治療嬰幼兒濕疹的臨床效果及護理方法。其方法是:將120 例嬰幼兒濕疹患兒隨機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各60 例,對照組採用醫院自製不含激素的呋鋅膏在濕疹部位塗抹,治療組採用水膠體敷料治療,均給予精心護理,比較兩組治療效果及濕疹消退時間。結果:兩組治療效果及濕疹消退時間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 P <0.01) 。得出結論: 水膠體敷料治療嬰幼兒濕疹效果較好,療程短,護理簡單方便,值得推廣應用。
筆者將水膠體潰瘍貼用於PICC/CVC留置期間所致的皮膚濕疹,取得較好的療效。下圖中,為一頸內靜脈置管並發濕疹的患者,在使用水膠體潰瘍貼2天以後的皮膚情況。
同樣需要注意的是,皮膚消毒時使用碘伏消毒,不要使用酒精,待干後用生理鹽水棉球清潔局部,完全乾燥後再進行固定。
No7
穿刺點滲血可以選用水膠體敷料嗎?
來自於@羅*的留言:
水膠體敷料也不是萬能的,當穿刺點有滲血時,建議選擇藻酸鹽敷料、明膠海綿,或者是紗布敷料,外用透明薄膜敷料進行固定。不建議使用水膠體敷料進行固定。
筆者曾遇到一例PICC有滲血的患者(最初並不是為了吸收滲血而用),在使用水膠體敷料後發生穿刺點感染:
後改為銀離子藻酸鹽敷料,局部感染得以控制。
當然,如果PICC置管後發生的皮下瘀斑,則可以選擇水膠體透明貼/潰瘍貼進行處理。如下圖中的患者,既有皮下瘀斑,又有導管壓力性損傷,局部選擇水膠體潰瘍貼進行處理,既促進滲血吸收,有緩解局部發癢、疼痛等症狀。
小結:
水膠體敷料是在濕性癒合原理指導下發展起來的一類新型敷料。水膠體敷料可應用於多種不同傷口的治療,特別是對於慢性難愈性傷口如壓力性損傷、靜脈性潰瘍具有顯著療效。水膠體自身的特點,使其達到理想敷料的基本要求。當然水膠體敷料仍具有再發展的空間,如提高吸收性和增強抗菌能力等。在臨床工作中,醫務人員要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恰當的使用敷料,使其發揮最大的作用,減少患者的痛苦,減輕患者的經濟負擔,促進護患關系的發展。
參考文獻:
1、牛曉桂.水膠體敷料治療嬰幼兒濕疹60 例效果觀察及護理. 齊魯護理雜志,2013,19(1).
2、周宏偉. 康惠爾水膠體透明敷料在臨床中的應用. 臨床合理用葯,2017 ,10(3A).
3、石妍,張慧瑛,等. 水膠體敷料在臨床傷口護理中的應用進展.護理學報,2016,23(22).
4、王澤紅,於金華,等. 康惠爾透明帖防治化療後靜脈炎的效果觀察. 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2006,27(11).
5、王建華,余蓉,等. PICC置管術後常見並發症的探討. 中外醫學研究,2018,16(9).
作 者 / 董明芬 來 源 / 華醫網
免責聲明· 我要投稿
靜脈炎膠體敷料濕疹創面局部滲液傷口潰瘍
17
打賞
③ 皮膚是半透膜嗎
皮膚不是半透膜。
把手插入濃鹽水中,短時間內手並不會析出水分。
但是泡久了,手上的角質層破壞,真皮層露出接觸鹽水,就出問題了。
④ 半透膜滲透作用問題
選C
首先,水和葡萄糖分子可以通過半透膜,蔗糖分
子不能。
由於葡萄糖溶液與蔗糖溶液溶質的質量相同,所
以剛開始葡萄糖一側溶液濃度較大。此時由於水
的滲透作用,會使得右側的水滲透到左邊,此時
甲高於乙。(水的滲透比葡萄糖分子快得多)
此時葡萄糖開始緩慢向右側透過,由於左側溶液
濃度的降低和右側濃度升高,水會隨著葡萄糖一
起向右側滲透。
由於蔗糖無法到左邊來,而葡萄糖會到右邊去
(溶質會自由向溶劑中均勻分布,所以右邊的蔗
糖不會抑制葡萄糖移動),所以右邊溶液濃度會
逐漸超過左邊,此時水會向右側滲透。當濃度差
引起的水向右滲透的動力等於液面高度差引起的
水向左滲透的動力相等時,滲透相對靜止,此時
乙高於甲。
(你還學習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