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廢水污水 > 奶牛養殖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廢水如何處理

奶牛養殖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廢水如何處理

發布時間:2025-07-13 02:03:17

⑴ 奶牛場蒼蠅怎麼治理呢

養牛場必須要面對的養殖帶來的環保問題

在過去,養牛場感覺跟環保關系不大,因此許多牛場幾乎沒有環保設施。大現在只要養殖幾十頭以上圈養的牛場,幾乎每天都需要清掃牛糞、沖洗欄舍,臭味、蒼蠅、牛糞、污水這些問題讓很多養牛人頭疼。

專業的高溫菌種能夠大大縮短發酵時間

步驟二、第一次發酵牛糞需要將含水量超過80%的牛糞與一些草料(腐草最好,也可以採用粉碎的秸稈、干牛糞等)簡單混合或者1層牛糞1層草料的方式,使其含水量在60%左右,能夠堆成1米左右高,1.2-1.5米寬的條狀,牛糞與草料混合過程中灑入激活菌種,低溫季節覆蓋薄膜或草料。一般24小時左右會升溫到70-75℃,甚至80℃,72小時左右溫度會下降,這時候臭味基本消除,繼續發酵到10-15天完成發酵。如果在發酵第5天翻堆1次效果更好。發酵完成的牛糞就變成了含水40%以下的有機肥。

步驟三、發酵完成的牛糞除可以做正常的有機肥使用外(也可以養殖蚯蚓等),還是新牛糞發酵的母糞和含水量過多牛糞的吸附劑。有了發酵完成的牛糞後,再次發酵新牛糞時,先在底部鋪墊1層30-50厘米厚的母糞,倒入新牛糞上去,把激活菌種灑在新牛糞上(還是需要加入專業發酵菌種的,因為母糞中有不少菌種因為高溫等而死亡了,但可以減少使用量),將新牛糞與母糞混合,堆積成1米左右高度、寬1.2米左右即可發酵,一般7天左右就發酵完成了。

⑵ 奶牛場養殖廢水出水水質范圍是多少

300m3/d計。水量、侍纖沖水質及出水標准根據養殖規模、清糞方式,以及該場實際生產運營情況,廢水處理量按300m3/d計,24小時連續運行。奶牛養殖是豎猛一個嚴重依賴土地資源的行業,需要土地建設牛舍,更需要大量土老殲地消納糞水。

⑶ 養殖場糞污該怎麼處理

我認識的一個朋友,他的奶牛場產生的糞便被撒上了菌種,做成了有機肥,糞污處理成本低,還有經濟效益。

⑷ 發達國家畜禽糞污如何管理

畜禽養殖業環境污染是世界各國都面臨的問題,各個國家都經過先污染後治理這個階段。許多發達國家在長期的環境污染防治管理過程中,對畜禽養殖業環境污染防治管理已比較成熟。發達國家中大體分為四類,以美國、加拿大為代表的農田利用,以歐洲國家為代表的立法限養,以日本為代表的達標排放和以新澳為代表的草原限養。 (1)美加模式一—農田利用美國為了從源頭治理畜禽糞污污染,主要通過嚴格細致的立法來防治養殖業污染。立法將養殖業劃分點源性污染和非點源性污染進行分類管理。在1977年的 《清潔水法》(Cleaning Water)里將工廠化養殖業與工業和城市設施一樣視為點源性污染,排放必須獲得國家污染減排系統許可。明確規定超過一定規模的畜禽養殖場建場必須報批,獲得環境許可,並嚴格執行國家環境政策法案。非點源性污染(散養戶)主要是通過採取國家、州和民間社團制定的污染防治計劃、示範項目,推廣良好的生產實踐、生產者的教育和培訓等綜合措施科學合理地利用養殖業廢棄物。同時,美國還十分注重利用農牧結合來化解養殖業的污染問題。通過制定綜合營養管理制度,十分重視種植業與養殖業的緊密聯系,養殖業規模決定著種植業結構的調整,種植業面積反過來調節養殖數量,使得養殖業與種植業之間在飼草飼料、農作物和肥料3個物質經濟體系形成相互促進、相互協調,養殖場的動物糞便或通過輸送管道或直接乾燥固化成有機肥歸還農田,既防止環境污染又提高了土壤的肥力。
(2)歐盟模式——農田限養20世紀90年代,歐盟各成員國通過了新的環境法,規定了每公頃動物單位(載畜量)標准、畜禽糞便廢水用於農用的限量標准和動物福利(圈養家畜和家禽密度)標准,鼓勵進行粗放式畜牧養殖,限制養殖規模的擴大,凡是遵守歐盟規定的牧民和養殖戶都可獲得養殖補貼。從1984年起,荷蘭不再允許養殖戶擴大經營規模,並通過立法規定每公頃2.5個畜單位,超過該指標農場主必須交納糞便費。為了讓畜禽糞便與土地的消化能力相適應,英國限制建立大型畜牧場,規定1個畜牧場最高頭數限制指標為奶牛200頭、肉牛1000頭、種豬500頭、肥豬3000頭、綿羊1000隻和蛋雞7000隻。德國則規定畜禽糞便不經處理不得排入地下水源或地面。凡是與供應城市或公用飲水有關的區域,每公頃土地上家畜的最大允許飼養量不得超過規定數量:即牛3~9頭、馬3~9匹、羊18隻、豬9~15頭、雞1900~3000隻、鴨450隻。 (3)日韓模式——達標排放在20世紀70年代日本養殖業造成的環境污染十分嚴重,此後日本便制定了《廢棄物處理與消除法》、《防止水污染法》和《惡臭防止法》等7部法律,對畜禽污染防治和管理做了明確的規定。如《廢棄物處理與消除法》規定,在城鎮等人口密集地區,畜禽糞便必須經過處理,處理方法有發酵法、乾燥或焚燒法、化學處理法、設施處理等。《防止水污染法》則規定了畜禽場的污水排放標准,即畜禽場養殖規模達到一定的程度(養豬超過2000頭、養牛超過800頭、養馬超過2000匹)時,排出的污水必須經過處理,並符合規定要求。《惡臭防止法》中規定畜禽糞便產生的腐臭氣中8種污染物的濃度不得超過工業廢氣濃度。為防治養殖業污染,日本政府還實行了鼓勵養殖企業保護環境的政策,即養殖場環保處理設施建設費50%來自國家財政補貼,25%來自都道府縣,農戶僅支付25%的建設費和運行費用。 (4)新澳模式——草原限養紐西蘭和澳大利亞擁有豐富的草地資源,主要飼養奶牛、肉牛和羊,養殖方式為自然放牧和圍欄養殖,同時為了保護草地資源,紐西蘭和澳大利亞實行草場限養和輪牧,以保證草場資源的可持續利用,降低因過度放牧造成的荒漠化風險。由於實行了限養,草食動物產生的糞便直接排泄在草地上,直接回歸於草地土壤。

⑸ 養殖廢水是否屬於污染環境罪的有害物質

當然是。
奶牛養殖場廢水主要包括奶牛活動區牛尿及沖洗水、擠奶廳沖洗水等。2012年我國奶牛存欄數約為1440萬頭,按每頭成年奶牛日排糞量為25 kg、排尿量為30 kg計算,全國奶牛養殖場每年廢棄物排放量近8萬噸。畜牧場養殖廢水是繼工業廢水、生活污水後的第三大污染源,是一種難處理的高濃度有機廢水,這些廢水脂肪含量高,同時具有較高濃度的化學需氧量(COD)、生化需氧量(BOD)、氮磷、致病菌和懸浮物(TSS),直接排入或隨雨水沖刷進入江河湖庫,使水體變黑發臭,惡化周圍生活環境,長時間滲入地下,會污染地下水。因此將這些養殖廢水進行收集處理再排放是很有必要的。

⑹ 河北省奶業條例

第一章總則第一條為促進奶業發展,規范奶業生產經營活動,保障生鮮牛奶和乳製品質量安全,維護奶業生產經營者、消費者合法權益,根據有關法律法規,結合本省實際,制定本條例。第二條在本省行政區域內從事奶牛養殖,生鮮牛奶生產、收購、加工、銷售,及對奶業生產經營活動的監督、管理和服務,適用本條例。第三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根據當地資源條件和市場需求,制定奶業發展規劃,納入本級人民政府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安排奶業發展資金,支持奶牛良種繁育,加強奶業基礎設施建設,推動奶業產業化經營,促進奶業持續健康發展。第四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畜牧獸醫行政主管部門是本行政區域的奶業行政主管部門,負責組織實施本條例。其他有關行政主管部門,按照職責分工,依法做好奶業發展的監督、管理和服務工作。第五條奶業生產經營者可以依法成立和自願加入奶業協會、奶業合作組織,建立風險共擔、利益共享、互惠互利、長期穩定的協作關系。

奶業合作組織以其成員為主要服務對象,提供信息、技術、營銷、培訓等服務,定期向社會發布牛奶生產經營信息,引導奶牛養殖場、養殖小區、養殖戶和乳製品加工企業按市場需求組織生產經營,依法維護奶業生產經營者的合法權益。第六條任何組織和個人有權對違反本條例的行為進行舉報或者投訴;受理舉報或者投訴的有關行政主管部門應當及時調查處理。第二章奶牛良種繁育第七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畜牧獸醫行政主管部門應當制定並實施奶牛良種繁育計劃,指導奶牛養殖場、養殖小區、養殖戶,採用先進技術,加快奶牛良種繁育速度,增加高產奶牛數量。第八條從事奶牛卵子、冷凍精液、胚胎等遺傳材料生產經營和專業從事人工授精配種的單位和個人,應當依法取得種畜禽生產經營許可證。申請人持種畜禽生產經營許可證,依法辦理工商登記,取得營業執照後,方可從事生產經營活動。第九條申請奶牛卵子、冷凍精液、胚胎等遺傳材料的生產經、營許可證,應當具備下列條件:

(一)具有國家規定的實驗室、低溫保存和運輸條件;

(二)有與生產經營規模相適應的畜牧獸醫技術人員;

(三)符合國家規定的種奶牛數量和質量要求;

(四)體外受精取得的胚胎、使用的卵子來源明確,供體奶牛符合國家規定的種奶牛健康標准和質量要求;

(五)符合國務院畜牧獸醫行政主管部門規定的其他技術要求。第十條省人民政府畜牧獸醫行政主管部門所屬的畜牧獸醫技術推廣機構,可以組織開展種奶牛的生產性能測定和優良個體登記,並向社會公布優良種奶牛信息。第三章奶源基地建設和奶牛養殖第十一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根據當地的產業布局,鼓勵和支持農村集體經濟組織、農民專業合作組織、企業和個人投資建設奶牛養殖場、養殖小區,發展規模化、標准化養殖,鼓勵無公害產地認定和無公害產品認證。第十二條各級人民政府應當根據奶業發展規劃,加強奶源基地建設和規范管理,扶持奶牛養殖專業小區、專業村、專業鄉(鎮)的發展,並健全完善服務體系,提高養殖者的經營管理水平。第十三條鄉(鎮)土地利用總體規劃應當根據本地實際情況安排奶牛養殖用地。農村集體經濟組織、農民專業合作組織和農民按照鄉(鎮)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建立的奶牛養殖場,其用地與農業用地同等對待。第十四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畜牧獸醫行政主管部門及其畜牧獸醫技術推廣機構,負責向奶牛養殖場、養殖小區、養殖戶提供養殖技術培訓、良種推廣、疫病防治等服務,將產奶奶牛納入政府良種補貼范圍;鼓勵乳製品加工企業和其他相關生產經營者為奶牛養殖場、養殖小區、養殖戶提供服務。第十五條奶牛養殖場、養殖小區應當具備下列條件:

(一)有獨立的養殖場區、圈舍和配套設施;

(二)有健全的生產操作規程和管理制度;

(三)其防疫條件符合法律、法規規定;

(四)有為其服務的畜牧獸醫人員或專業技術人員;

(五)有健全的養殖檔案和奶牛系譜;

(六)具備必要的清潔消毒設備;

(七)有對奶牛糞便、廢水和其他固體廢棄物進行綜合利用或者其他無害化處理的設施;

(八)有機械化擠奶設施和牛奶冷卻冷藏設備。

閱讀全文

與奶牛養殖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廢水如何處理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污水處理竣工驗模板 瀏覽:774
蒸餾和沸點的測定實驗裝置圖怎麼畫 瀏覽:153
污水廠油過多會影響sv30嗎 瀏覽:670
再生樹脂時有氨水味 瀏覽:910
聚醯亞胺廢水 瀏覽:820
煤油吸附樹脂 瀏覽:78
南京水處理單位 瀏覽:377
醫院污水一立方米等於多少噸 瀏覽:937
污水處理員工安全 瀏覽:955
小型屠宰廠污水處理設備多少錢 瀏覽:208
一桶環氧樹脂能用多久 瀏覽:472
960升廢水相當於多少噸 瀏覽:39
硅藻土在污水處理中的用量 瀏覽:991
三星空氣凈化器濾芯怎麼清理 瀏覽:636
海德能反滲透膜材質 瀏覽:687
污水處理如何實現雙碳 瀏覽:766
有機廢水污泥每立方多少公斤 瀏覽:300
沃克飲水機和直飲機有什麼區別 瀏覽:383
edi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 瀏覽:602
奶牛養殖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廢水如何處理 瀏覽: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