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耗材問題 > 常溫下液態樹脂

常溫下液態樹脂

發布時間:2023-03-28 17:32:02

⑴ 機械上用的樹脂配件是什麼材料製成的

一、塑料的定義
塑料是以樹脂為主要成分,在一定溫度和壓力下塑造成一定形狀,並在常溫下能保持既定形狀的高分子有機材料。
樹脂是指受熱時通常有轉化或熔融范圍,轉化時受外力作用具有流動性,常溫下呈固態或半固態或液態的有機聚合物,它是塑料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成分。廣義地講,在塑料工業中作為塑料基本材料的任何聚合物都可稱為樹脂。
二、塑料的分類
塑料目前尚無確切的分類,一般分類如下:1.按塑料的物理化學性能分熱塑性塑料:在特定溫度范圍內能反復加熱軟化和冷卻硬化的塑料。如聚乙烯塑料、聚氯乙烯塑料。
熱固性塑料:因受熱或其它條件能固化成不熔不溶性物料的塑料。如酚醛塑料、環氧塑料等。
2.按塑料用選分
通用塑料: -般指產量大、用途廣、成型性好、價廉的塑料。如聚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等。
工程塑料: -般指能承受一定的外力作用,並有良好的機械性能和尺寸穩定性,在高、低溫下仍能保持其優良性能,可以作為工程結構件的塑料。如ABS、尼龍、聚礬等。
特種塑料: -般指具有特種功能(如耐熱、自潤滑等),應用於特殊要求的塑料。如氟塑料、有機硅等。
3.按塑料成型方法分
模壓塑料:供模壓用的樹脂混合料。如一般熱固性塑料。
層壓塑料:指浸有樹脂的纖維織物,可經疊合、熱壓結合而成為整體材料。
注射、擠出和吹塑塑料: -般指能在料筒溫度下熔融、流動,在模具中迅速硬化的樹脂混合科。如一般熱塑性塑料。
澆鑄塑料:能在無壓或稍加壓力的情況下,傾注於模具中能硬化成一定形狀製品的液態樹脂混合料。如MC尼龍。
反應注射模塑料:一般指液態原材料,加壓注入模腔內,使其反應固化製得成品。如聚氨脂類。
4.按塑料半製品和製品分
模塑粉:又稱塑料粉,主要由熱固性樹脂(如酚醛)和填料等經充分混合、按壓、粉碎而得。如酚醛塑料粉。
增強塑料:加有增強材料而某些力學性能比原樹脂有較大提高的一類塑料。
泡沫塑料:整體內合有無數微孔的塑料。
薄膜:一般指厚度在O.25毫米以下的平整而柔軟的塑料製品。
三、塑料的基本性能
1.質輕、比強度高。塑料質輕,一般塑料的密度都在0.9~ 2.3克/厘米3之間,只有鋼鐵的1/8~1/4、鋁的1/2左右,而各種泡沫塑料的密度更低,約在0.01~ O.5克/厘米3之間。按單位質量計算的強度稱為比強度,有些增強塑料的比強度接近甚至超過鋼材。

⑵ 常溫固化,耐高溫環氧樹脂

環氧樹脂是一種高分子聚合物,分子式為(C11H12O3)n,是指分子中含有兩個以上環氧基團的一類聚合物的總稱。它是環氧氯丙烷與雙酚A或多元醇的縮聚產物。由於環氧基的化學活性,可用多種含有活潑氫的化合物使其開環,固化交聯生成網狀結構,因此它是一種熱固性樹脂。雙酚A 型環氧樹脂不僅產量最大,品種最全,而且新的改性品種仍在不斷增加,質量正在不斷提高。
環氧樹脂具有仲羥基和環氧基,仲羥基可以與異氰酸酯反應。環氧樹脂作為多元醇直接加入聚氨酯膠黏劑含羥基的組分中,使用此方法只有羥基參加反應,環氧基未能反應。
普通液態環氧樹脂外觀
用酸性樹脂的、羧基,使環氧開環,再與聚氨酯膠黏劑中的異氰酸酯反應。還可以將環氧樹脂溶解於乙酸乙酯中,添加磷酸加溫反應,其加成物添加到聚氨酯膠黏劑中;膠的初黏;耐熱以及水解穩定性等都能提高還可用醇胺或胺反應生成多元醇,在加成物中有叔氮原子的存在,可加速NCO反應。
用環氧樹脂作多羥基組分結合了聚氨酯與環氧樹脂的優點,具有較好的粘接強度和耐化學性能,製造聚氨酯膠黏劑使用的環氧樹脂一般採用EP-12、EP-13、EP-16和EP-20等品種。
改性方法
1. 選擇固化劑;
2. 添加反應性稀釋劑;
3. 添加填充劑;
4. 添加特種熱固性或熱塑性樹脂;
5. 改良環氧樹脂本身。

⑶ 樹脂在常溫下的狀態是以什麼形式存在的

樹脂在常溫狀態下 可以以固態和液態形式存在

⑷ 桶裝樹脂是危險品嗎

桶裝樹脂是危險品。
桶裝的樹脂一般都是液體樹脂,所以桶裝樹脂同樣有危險性,如果包裝泄露、沒有密封、包裝破損等都有可能造成樹脂的燃燒。所以桶裝樹脂屬於危險品中的第三類易燃液體。
樹脂的包裝主要根據其具體的形態而不同,樹脂分為固態和液體,固體是純樹脂不具有危險性,多是使用專用的紙類包裝袋。液體樹脂一般是使用塑料桶或者鐵桶進行包裝密封以提高其儲存和運輸的安全性。

⑸ 樹脂是不是塑料

樹脂不是塑料,樹脂通常是指受熱後有軟化或熔融范圍,軟化時在外力作用下回有流動傾答向,常溫下是固態、半固態,有時也可以是液態的有機聚合物。廣義地講,可以作為塑料製品加工原料的任何聚合物都稱為樹脂。

樹脂有天然樹脂和合成樹脂之分。天然樹脂是指由自然界中動植物分泌物所得的無定形有機物質,如松香、琥珀、蟲膠等。合成樹脂是指由簡單有機物經化學合成或某些天然產物經化學反應而得到的樹脂產物。

按用途分:工業級;食品級;分析級;核子級;雙層床用樹脂;高流速混床用樹脂;移動床用和覆蓋過濾器用樹脂等類。

2,當有些樹受傷的時候,它會分泌出一種厚厚的,有點粘粘的物質,有的時候還是固體的,這個就是樹脂(Resins)。我們常常會接觸到的安息香(Benzoin)就是一種樹脂。

天然的樹脂是有很高的理療價值的,但是在使用的時候相當困難,因為它們非常厚而且很粘的。所以在芳香療法中,我們都會利用溶劑或者是酒精把天然樹脂加工成可以使用的液態樹脂。

樹脂不僅能保護和封閉自身的創傷,還有許多其他妙用。比如說做香料,用作葯材以及加工塗料等等。樹脂在醫葯中更是一寶,它能調和五臟,除去腹中的疾病。楓香樹的根、葉和果實也可入葯,能祛風通經胳。

⑹ 請問有些產品中使用到樹脂材料,那樹脂是什麼

樹脂通常是指受熱後有軟化或熔融范圍,軟化時在外力作用下有流動傾向,常溫下是固態、半固態,有時也可以是液態的有機聚合物。廣義地講,可以作為塑料製品加工原料的任何聚合物都稱為樹脂。
樹脂有天然樹脂和合成樹脂之分。天然樹脂是指由自然界中動植物分泌物所得的無定形有機物質,如松香、琥珀、蟲膠等。合成樹脂是指由簡單有機物經化學合成或某些天然產物經化學反應而得到的樹脂產物。

樹脂的分類
樹脂的分類方法很多,除按樹脂來源可將其分為天然樹脂和合成樹脂外,還可按合成反應和主鏈組成來進行分類。
1、按樹脂合成反應分類
按此方法可將樹脂分為加聚物和縮聚物。加聚物是指由加成聚合反應製得的聚合物,其鏈節結構的化學式與單體的分子式相同,如聚乙烯、聚苯乙烯、聚四氟乙烯等。
縮聚物是指由縮合聚合反應製得的聚合物,其結構單元的化學式與單體的分子式不同,如酚醛樹脂、聚酯樹脂、聚醯胺樹脂等。
2、按樹脂分子主鏈組成分類
按此方法可將樹脂分為碳鏈聚合物、雜鏈聚合物和元素有機聚合物。
碳鏈聚合物是指主鏈全由碳原子構成的聚合物,如聚乙烯、聚苯乙烯等。
雜鏈聚合物是指主鏈由碳和氧、氮、硫等兩種以上元素的原子所構成的聚合物,如聚甲醛、聚醯胺、聚碸、聚醚等。
素有機聚合物是指主鏈上不一定含有碳原子,主要由硅、氧、鋁、鈦、硼、硫、磷等元素的原子構成,如有機硅。

⑺ 什麼是B階段環氧樹脂

1. 半固化片中所用樹脂次要為熱塑性樹脂如環氧樹脂,雙馬來醯亞胺—三嗪,聚醯亞胺等多個種類,相應的黏結片為FR-4、BT、PI等不同品牌,其物感性能和電氣功能都不盡相反,黏結片在消費進程中其樹脂通常分為如下三個階段。 A階段:在室溫下可以完全活動的液態樹脂,這是玻纖布浸膠時形態。 B階段:環氧樹脂局部交聯處於半固化形態,在加熱條件下,又能恢復到液體形態。 C階段:樹脂全部交聯為C階段,在加熱加壓下會硬化,但不能再成為液態,這是多層板壓制後半固化片轉成的最終形態。 2. 多層印製板的層壓技術是指應用半固化片(由玻璃布浸漬環氧樹脂後,烘去溶劑製成的一種片狀資料)。其中的樹脂處於B階段,在溫度和壓力作用下,具有活動性並能迅速地固化和完成黏結,將導電圖形在低溫、高壓下黏合起來的技術。 3.覆樹脂銅箔RCC(Resin Coated Copper,塗樹脂銅箔或背膠銅箔)是在極薄的電解銅箔(厚度普通不超越18μm)的粗化面上精細塗覆上一層或兩層特殊的環氧樹脂或其他高功能樹脂(樹脂層厚度普通60~80μm),經烘箱枯燥脫去溶劑、樹脂半固化到達 B階段 構成的。 RCC在HDI多層板的製造進程中,取代傳統的黏結片與銅箔的作用,作為絕緣介質和導電層,可以採用傳統多層板成型工藝與芯板一同積層(Build—up)壓製成型,採用非機械鑽孔技術(通常為激光成孑L等新技術)構成微孔,到達電氣互連,從而完成印製板的高密度化。作為製造HDI的一種最次要的基材,RCC在國外已有十餘年的開展歷史,其消費製造與使用技術在日本等印製板技術先進的國度或地域曾經十分成熟,並隨著HDI技術的迅速開展而在高端電子產品,如挪動電話、手持電腦、PDA等范疇失掉了普遍的使用。 RCC產品技術不但需要高技術含量的樹脂配方,而且也需求公用的精細塗覆與後加工等製造與處置設備。同時,設備技術高新,需求出口,投資宏大。因而,過來只要日本、歐美等多數國外電子資料製造廠家才幹消費出RCC產品,中國國際是空白;國際印製板企業開發製造HDI所需的RCC產品完全依賴出口,價錢高,交貨時間長,不利於國際HDI的開展。2002年8月中國際地第一條RCC公用消費線在廣東生益建成並投入批量消費,成功消費出高程度的RCC產品。RCC是超薄銅箔的粗化面上塗覆一層可以滿足特定功能要求的高功能樹脂組合物,然後經烘箱枯燥半固化,在銅箔的粗化面上構成一層厚度平均的樹脂膜而構成。RCC根本製造流程可分為塗消費和後加工處置兩大局部。其中RCC塗覆消費由RCC樹脂膠液制備零碎、精細塗覆零碎及樹脂枯燥半固化零碎構成。 4. 酚醛樹脂的固化可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A階段)熱固性酚醛樹脂是體型縮聚控制在一定水平內的產物,在適宜的反響條件下可促使體型縮聚持續停止,固化成體型高聚物,在這一階段生成線型、支鏈少的低分子混合物,該樹脂的均勻絕對分子質量較低,在300—1000范圍內,表現出可溶性質,即易溶於乙醇(酒精)、丙酮等溶劑中。常溫下具有活動性,加熱後能變成B、C階段。第二階段又稱B階段,是由第一階段樹脂經過熱處置或酸催化進一步縮聚而成,在加熱時具有橡膠似的彈性,能拉成絲,不粘手;常溫下不溶於乙醇和丙酮之中,僅能溶脹,或加熱時局部溶解,這是樹脂固化的兩頭形態,具有加熱變軟的特點。第三階段又稱C階段,是二階樹脂經過加熱或酸催化進一步縮分解體型網狀構造的樹脂,屬於不溶、不熔的固體物質,是加熱固化的最終形態。 5. B階段的構造與固化物的性質像酚醛樹脂、環氧樹脂這類的熱固性樹脂,人們很早就懂得應用B階段樹脂製品或許參加補強資料後製成預浸料。這種B階段樹脂成型時只需採用加熱加壓就行,它的消費效率要比直接從樹脂成型高得多,在短時期內就可以失掉製品。但是經過B階段所失掉的製品和直接從樹脂相比擬在構造和物性等方面的差異不是非常分明,另內在儲存進程中B階段樹脂在構造和物性方面有無變化?為理解決這些問題,異樣也用上述的樹脂和固化劑(工匕工一卜828和DDM)試製成B階段樹脂,其中未添加促進劑。將它們儲存1—6個月,每一個月從中抽出樣品固化後與相反條件下直接從樹脂固化的試樣一同作物性測定。其拉伸強度,彎曲強度,斷裂伸長,沖擊強度都處在同一個程度上。即用直接辦法固化的環氧樹脂與處於B階段形態的樹脂儲存1一6個月之後的固化物其力學功能根本上是相反的。 6. 環氧樹脂是一個開展很快的樹脂種類,目前品種很多,並且不時有新種類呈現。環氧樹脂的分類辦法很多。 按其化學構造和環氧基的結合方式大體上分為五大業。這種分類辦法有利於理解和掌握環氧樹脂在固化進程中的行為和固化物的功能。(1)縮水甘油醚類,(2)縮水甘油酯類,(3)縮水甘油胺類,(4)脂肪族環氧化合物,(5)脂環族環氧化合物。此外,還有混合型環氧樹脂,即分子構造中同時具有兩種不同類型環氧基的化合物。例如:TDE—85環氧樹,AFG-90環氧樹脂。也可以按官能團(環氧基)的數量分為雙官能團環氧樹脂和多官能團環氧樹脂。對反響性樹脂而言,官能團數的影響是十分重要的。還可以按室溫下樹脂的形態分為液態環氧樹脂和固態環氧樹脂。這在實踐運用時很重要。液態樹脂可用作澆注料、無溶劑膠粘劑和塗料等。固態樹脂可用於粉末塗料和固態成型資料等。這里所說的固態環氧樹脂不是己到達,b階段的環氧樹脂固化體系,也不是到達C階段的環氧樹脂固化物(已固化的樹脂),而是絕對分子質量較大的單純的環氧樹脂,是一種熱塑性的固態低聚物。

⑻ 如何加速使液體樹脂快速凝固且不變形無氣泡

配方工藝調整下,固化用量很關鍵

不飽和聚酯樹脂中阻聚劑及其他添加劑的影響
為了不飽和聚酯樹脂的穩定,常在其中加入阻聚劑或緩聚劑。這是一種能與鏈自由基反應形成非自由基或不能再引發的低活性自由基,使交聯固化速率降低為零的物質。因此,低反應活性的樹脂有可能因為其中加入的阻聚劑量很少而顯得反應活性很高,而高反應活性的樹脂也可能因其中加入了過量的阻聚劑而變得不甚活潑。另外其他添加劑例如:阻燃劑、色漿、低收縮劑、各種填料的加入,引入了磷、鹵、金屬離子或其他因素,都會影響樹脂交鏈反應活性。
(6)固化劑、阻聚劑用量的影響
用JX-196樹脂作固化實驗,不同固化劑、阻聚劑用量的影響如下:
組號 BPO TBC HQ N-Cu 凝膠時間min 放熱峰溫度℃ 固化時間min
1 0.3 0 0 0 3.7 178 1.7
2 0.3 0.02 0.07 0.07 12.9 143 3.05
3 0.3 0.02 0.07 0.02 12.3 167 2.7
4 0.3 0.04 0.04 0.04 11.3 164 2.6
5 0.6 0.02 0.07 0.07 8.3 181 1.7
6 0.6 0.02 0.07 0.02 6.4 184 1.5
7 0.6 0.04 0.04 0.04 7.6 185 1.3
8 0.9 0.04 0.04 0.04 4.2 191 1.2

從上述實驗可以看出:三組不同固化劑用量固化結果形成三個階梯,用量越大,固化越快,放熱峰越高。不同的阻聚劑和不同的用量固化效果也為不相同。因此在樹脂製造和使用過程中,掌握好阻聚劑、固化劑的合理匹配十分重要。
2 不飽和聚酯樹脂固化網路結構分析
2.1不飽和聚酯樹脂交聯網路結構
不飽和聚酯中的雙鍵與交聯劑中的雙鍵聚合形成不溶不熔的交聯網路結構,網路中含有兩種聚合物分子鏈結構。網路主體由不飽和聚酯分子鏈的無規線團組成,苯乙烯共聚分子鏈穿插其中,將不飽和聚酯分子鏈連接和固定起來,形成一個巨大的網。在網中不飽和聚酯分子鏈平均分子量為1000-3000。連接在不飽和聚酯分子鏈間苯乙烯分子鏈的長度為1-3個,而從某個引發點開始,聚酯分子 → 苯乙烯 鏈 → 聚酯分子 → 苯乙烯鏈 → 這樣的連續重復,最多也只有7-8個交替,這樣苯乙烯共聚物分子鏈平均分子量可達8000-14000。整個網路結構平均分子量為10000-30000。如果網路分子量小於10000會直接影響製品的力學性能 ,如強度、彈性和韌性等。
2.2 不飽和聚酯樹脂交聯網路的長壽命自由基
不飽和聚酯樹脂交聯網路在固化過程中,不飽和聚酯和苯乙烯各自雙鍵的聚合進程及殘留率的變化具有一定的特色。實驗表明不管聚酯樹脂交聯網路完善與否,都會產生一些自由基無法終止的空間位阻的死點,形成長壽命自由基。這些長壽命自由基又只會存在於不飽和聚酯鏈上,而不會出現在只有兩個官能度的小分子的交聯劑上。由於長壽命自由基的存在,不飽和聚酯樹脂固化後交聯反應仍能進行。溫度的升高,特別是接近樹脂玻璃化溫度時,分子的可動性大大增加,長壽命自由基得以活動,可以和殘余的交聯劑單體繼續進行交聯反應,這就是樹脂後固化可以提高固化度的原因。
2.3 聚酯樹脂網路結構中的微相分離現象
實驗分析表明,在交聯良好的不飽和聚酯樹脂中也存在著一種微相分離結構。這種微相分離很可能是在聚合過程中,由於不同分子鏈的相互排斥作用,聚酯鏈和交聯劑以某種方式分別斂集在一起而產生了分相。固化初期的放熱峰使兩相相互溶合在一起,這是不飽和聚酯樹脂形成均勻網路的重要條件。但放熱峰後相分離的過程又在隨著時間的延續不斷進行和發展。低溫的處理可加速該微相分離的發展,相反,熱處理可以消除這種微相分離。當溫度升高時首先可以使斂集較松的分相區破壞,溫度再升高又可使斂集較緊的分相區破壞,最後,玻璃化溫度以上的高溫就可使所有分相區消除。相區一經破壞,再重新聚集分相就不象聚合時單體運動、排列自如,而要受到網路的限制。而在兩相玻璃化溫度以上的高溫處理導致在網路均勻狀態下進一步的聚合和交聯,可從根本上消除這種微相分離。
微相分離現象的存在對材料的性能有相當大的影響。實驗表明,同一條件下聚酯澆鑄體樣品,25℃室溫固化30天,固化度達到90.2%,其巴柯硬度為38.5。而經高溫處理後,雖然固化度提高不大為92.6%,但由於消除了相分離的影響,巴柯硬度竟達到44.4。可見微相分離對樹脂的硬度影響很大。同時也可以理解高溫後處理試樣剛度大大超過室溫固化試樣的原因所在。因此,我們要十分強調不飽和樹脂玻璃鋼製品,尤其是防腐蝕、食品用等玻璃鋼設備,一定要經過高溫後處理,消除微相分離現象再投入使用。
2.4交聯劑對網路結構的影響

上面已經說到,兩種單體交聯固化時,競聚率在影響不飽和聚酯樹交聯網路的均勻性方面起著關鍵性的作用。因此在選擇交聯劑時必須注意競聚率,使交聯劑與不飽和聚酯能很好的交替共聚,形成均勻的網路結構。此外交聯劑分子量要小一點,官能度要低,與聚酯要有優良的相容*聯劑用量的選擇上,一般說來交聯劑用量過少,不飽和聚酯的雙鍵不能完全反應,用量過多又必然形成大量的塑性鏈,這兩種情況都不能使樹脂形成均勻緊密地網路。實驗表明,交聯劑苯乙烯的用量通常為35%左右,即與聚酯雙鍵之比在1:1.6-2.4之間。
2.5不飽和聚酯分子量對交聯網路的影響
聚酯分子量越大,分子鏈越長,分子量越小,分子鏈越短。實驗表明,隨著聚酯分子量的增加,形成完整網路的概率也越大,分子量小,形成完整網路就較困難。隨著分子量增加,網路中端基減少,節點增加,耐熱性越好。因此分子量大的樹脂耐熱性能較高。
2.6 不飽和聚酯分子結構對網路性能的影響
不飽和聚酯交聯點間分子結構對網路熱性能有直接的影響。不飽和聚酯分子結構單元由雙鍵、酯鍵、醚鍵、亞甲撐、芳環類等集團組成。一般情況下,雙鍵之間的鏈節越短,樹脂的熱變性溫度就越高。雙鍵間鏈節延長會使熱變性溫度降低。
彎曲強度是材料拉伸強度和抗壓強度的綜合體現,是材料性能重要的指標。樹脂的交聯密度越高,承受負荷的分子鏈越多,彎曲強度也應越高。但有時實際上卻非如此。這是因為樹脂網路是極不均勻的,而且均勻*聯密度的增加而下降。因此在外力的作用下,各分子鏈的受力也不均勻。再有,高交聯密度樹脂其分子張緊而難以運動,變性量很小,在外力作用下寧折不彎。可見高交聯樹脂由於均勻性差,分子鏈難以鬆弛雙重原因會造成他們彎曲強度不高。一個有高溫使用價值的樹脂,其理想的分子結構應該是在雙鍵間主鏈中引入一連串非對稱的芳雜環結構,最好能帶有少量的極性鍵。
2.7 引發劑及固化條件對樹脂網路結構的影響
(1)引發劑種類不同 ,樹脂交聯固化性能也不同。以過氧化環己酮(HCH)/環烷酸鈷(CoN)和過氧化苯甲醯(BPO)/二甲基苯胺(DMA)兩種氧化-還原體系為例進行固化實驗可以看到:以BPO/DMA體系引發以苯乙烯為交聯劑的樹脂,固化達80h的過程中用丙酮萃取的百分率緩慢下降至24.9%,而以HCH/CoN體系引發同樣以苯乙烯為交聯劑的樹脂固化至4.5h後即下降至24.5%,可見以HCH/CoN體系引發固化不飽和聚酯樹脂要比BPO/DMA體系引發更為有效。同時發現,以HCH/CoN引發體系固化的樹脂網路中長壽命自由基的數量10個月後仍然不低於固化80天後的數量。相比之下,以BPO/DMA引發體系固化的樹脂網路中長壽命自由基的數量卻很快消失殆盡了,充分說明該體系對樹脂網路的形成有很大影響。尤其固化後期要達到較高的固化程度比較困難。
(2)固化條件不同樹脂固化網路的性能也將有很大差異。以天津巨星公司JX-196樹脂為例:取JX-196樹脂,加入HCH/CoN引發體系後分成兩份,分別置於25℃恆溫水浴和25℃空氣浴中,記錄下每一試樣在固化過程中溫度的變化情況。可以看到,在固化前期樹脂的溫度情況水浴與

空氣浴基本一致,但是在凝膠以後,在空氣浴中固化樣品放熱峰較高,而在水浴中固化樣品放熱峰溫度比前者要低20-30℃。再將兩種樣品進行後固化處理以後測定,在空氣浴中固化的試樣各種性能參數都明顯優於在水浴中固化的試樣。這說明同一樹脂在經歷不同固化條件時,起始的固化度有明顯差別。雖然只要有足夠的引發劑存在並經高溫後處理,最終固化度將趨於一致,可是固化性能卻有顯著差別。這就是說,初始的固化條件奠定了交聯網路結構基礎,因而也就在相當大的程度上確定了材料的物性。所以在固化工藝中有一種所謂成夾生飯無法再煮熟之說。樹脂固化以後分子就難以穿插運動了,因此影響網路結構的關鍵時刻是凝膠時刻的一段時間,在這段時間,為了保證樹脂網路結構的均勻性和連續性,要求交聯劑繼續滲透和溶脹,而此時出現的放熱峰起到了這種作用,雖然交聯產物最終固化度未見得更高,但性能卻要比無放熱峰者為好。
JX-196樹脂在空氣浴與水浴中固化性能比較
凝膠時間min 放熱峰溫度℃ 巴柯硬度 彎曲強度KPa
空氣浴℃ 9.7 184 43 211
水浴℃ 11.6 163 30 188

⑼ 找一種熱固性樹脂:常溫下較長時間保持粘稠的液態,加熱後迅速固化,形成有一定韌性不溶不熔的固體。

到是有一種 常溫是固體 加熱100度熔化 一分鍾就固化

⑽ 環氧樹脂是非晶態物質嗎

環氧樹脂是熱固性樹脂,是由不同分子量、結構相似的環氧樹脂分子組成,本身是一種混合物,屬於非晶態物質。
環氧樹脂有液態的也有固態的,低分子量的環氧樹脂是液態,隨著分子量的增大狀態逐漸變化為玻璃態、固態。以最常用也是產量最大的雙酚A型環氧樹脂為例,低分子量的E44、E51環氧樹脂在常溫條件下是液態的。分子量比較大的E20環氧樹脂在常溫條件下則是固態的。其實E44、E51常溫情況下也屬於過冷液體,在室溫下這些樹脂應當呈固體狀態,它們的晶體大約在42攝氏度左右時融化。
環氧樹脂結晶是物理變化,是可逆過程。而環氧樹脂的固化是化學變化,是不可逆過程。由於環氧樹脂屬於熱固性樹脂,固化後加熱是不可以在融化的。
環氧樹脂膠通常情況下是兩組分的,分為A、B兩份組份。A組份是環氧樹脂組份;B組份是固化劑組份。因此環氧膠又成為AB膠。也有單組份的環氧膠,比如用於電子封裝的高溫固化單組份液體環氧膠。不管是單組份還是雙組份的環氧膠,都是加入了固化劑的。沒加固化劑的只能稱之為環氧樹脂原料,加了固化劑才能稱之為環氧樹脂膠。

閱讀全文

與常溫下液態樹脂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離子交換系統再生步驟 瀏覽:408
沙缸過濾器加葯 瀏覽:272
飲水機洗完後忘記斷電怎麼辦 瀏覽:2
銷售餐飲油煙凈化器需要多少錢 瀏覽:244
軟水機離子交換樹脂 瀏覽:575
樹脂工藝品收藏 瀏覽:682
漯河松江區污水處理廠環評 瀏覽:974
怎麼打開家用污水提升器蓋子 瀏覽:596
腹透增加超濾 瀏覽:830
邯鄲工業純水設備多少錢 瀏覽:98
反滲透裝置加甲醛 瀏覽:90
那種過濾形式的凈水器好 瀏覽:188
哪個品牌的凈水器使用成本低 瀏覽:70
超濾芯為什麼有水 瀏覽:519
工業廢水回用水cod標准 瀏覽:649
qq密碼過濾器 瀏覽:856
樹脂工師傅招聘 瀏覽:670
要得到純水用什麼 瀏覽:334
三角洲凈水器增壓泵怎麼樣 瀏覽:424
污水處理廠怎麼解說 瀏覽: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