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滲透平衡,半透膜兩側存在濃度差,液面高度為什麼不會變化
膜兩側溶液水分子進出的速率相等則滲透平衡,但由於滲透作用膜可能使膜兩側液面高度不同產生滲透亞,所以盡管滲透平衡了,但膜兩邊濃度一般不同
『貳』 為什麼當滲透平衡是,半透膜膜兩側存在高度差,則液面高的滲透壓高
這很簡單啊,滲透平衡時,本來兩邊不存在高度差的,但是你往一邊加濃度高的液體,另一邊就過滲透過來稀釋!造成液面高,它的滲透壓自然高
『叄』 一個U形管中間是半透膜左邊是濃度為0.1的葡萄糖 右邊是0.1 的蔗糖,開始時液面等高,一段時間後液面變化
蔗糖分子體積大於葡萄糖,所以葡萄糖能透過半透膜到達右邊,所以一段時間後左邊液面降低,右邊升高
『肆』 如圖1表示滲透作用裝置,一段時間後液面上升的高度為h,其中半透膜為膀胱膜,裝置溶液A、a起始濃度分別用
(1)圖來1中,開始時Ma>MA,則漏斗內液面上源升,但由於漏斗內液柱壓力的作用,當液面不再上升時,則MA小於Ma;圖2中的1細胞膜、3液泡膜、5兩者之間的細胞質組成的原生質層,相當於半透膜.
(2)圖2中,植物細胞吸水和失水達到平衡後,MB等於Mb.
(3)圖1漏斗液面上升過程中,半透膜兩側的濃度差越來越小,水分子擴散速度逐漸減慢;圖2細胞質壁分離過程中,細胞液的濃度越來越大,細胞吸水能力逐漸增強,圖1中的半透膜與圖2中的細胞膜在功能上有何區別:細胞膜能主動轉運物質而半透膜不可以.
故答案為:
(1)小於原生質層1、3、5
(2)等於
(3)減慢增強細胞膜能主動轉運物質而半透膜不可以
『伍』 滲透 半透膜面積 蔗糖溶液濃度 高度 公式
(1)由分析可知,實驗一和實驗二分別探究的是蔗糖溶液濃度和半透膜面積對滲回透裝置中漏斗液面上答升高度的影響.
(2)實驗二的自變數為半透膜的面積,則無關變數應保持相同且適宜,則根據實驗一中數據可知,所用蔗糖溶液的濃度最好是0.5 g/mL.
(3)實驗一表格數據顯示,蔗糖溶液濃度越大,液面上升的高度就越大,即影響蔗糖溶液液面上升高度的因素是蔗糖溶液濃度;而在不同時間點記錄液面上升高度,由此確定實驗中探究的另一因素影響的是液面上升的速率.
(4)實驗二的測量與記錄過程存在不足之處,在5min記錄的數值有的已達到最大,應縮短記錄的間隔時間.
(5)如果不用蔗糖溶液,而改用NaCl溶液做實驗,由於鈉離子和氯離子可以通過半透膜,因此與上述實驗結果會不相同.
故答案為:
(1)蔗糖溶液濃度和半透膜面積
(2)0.5 g/mL
(3)蔗糖溶液濃度速率
(4)縮短記錄的間隔時間
(5)結果不會相同,原因是鈉離子和氯離子可以通過半透膜
『陸』 半透膜速率為什麼與膜面積呈正相關與吸水的多少有什麼關系為什麼
我這樣給你解釋吧。
一個半透膜,裡面放上蔗糖溶液,再把它放在清版水中,開始時液權面不斷上升,過一段時間液面就不再上升。這個現象你應該知道吧。(如果不知道就沒必要往下看了)。
為什麼液面不再上升了呢,從高中的角度說,半透膜裡面和外面有一個液面的高度差,這外高度差要產生一個壓強,這個壓強的壓力要抵消,由於半透膜內外濃度差不同而造成的,水由外往內走而產生的壓力。
『柒』 滲透壓和液面高度差有關系嗎
滲透壓:將溶液和水置於U型管中,在U型管中間安置一個半透膜,以隔開水和溶液,可以見到水通過半透膜往溶液一端跑,假設在溶液端施加壓強,而此壓強可剛好阻止水的滲透,則稱此壓強為滲透壓,滲透壓的大小和溶液的重量摩爾濃度、溶液溫度和溶質解離度相關,因此有時若得知滲透壓的大小和其他條件,可以反推出溶質分子的分子量。
私以為 跟液面高度沒啥關系 不過可以用液面高度差理解 其實還是位能的關系 咩哈哈
『捌』 半透膜的表面積大小為什麼可以影響玻管內液面高度變化速率
用表面積/體積可以視為是一個球體
所以體積越大,速率越慢
這也是細胞不能無限增大的原因
『玖』 同濃度的蔗糖和葡萄糖用半透膜隔開後一段時間後液面變化
這里的同濃度指的是質量濃度還是摩爾濃度?
如果是質量濃度相同:葡萄專糖一側先屬上升,然後逐漸下降,最終穩定時蔗糖一側液面高於葡萄糖一側
如果是摩爾濃度相同:蔗糖一側上升,葡萄糖一側下降,最終穩定時蔗糖一側高於葡萄糖一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