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您好 請問導磁材料和磁性材料是一種說法么很急 謝謝您
你好!
不是一種東西。比如鐵是導磁材料,不充磁就不是磁性材料
希望對你有所幫助,望採納。
2. 導磁材料的技術
生物晶元(Bio-chip)是指能對生物分子及其所攜帶的信息進行集約化、並行化快速處理和分析的微型固體器件或集成系統。以高通量信息分析為特點的基因晶元可廣泛應用於基因表達、突變檢測、基因組多態性分析、基因文庫作圖、雜交測序、疾病診斷、葯檢、法醫鑒定、環境監測等領域,是堪與計算機晶元媲美,又一具有劃時代意義的革命性技術.
華中科技大學98年開始生物晶元研究開發。學校生物晶元研究開發中心由電子科學與技術系、同濟醫學院分子生物學中心、環境衛生系、中-加聯合腫瘤早期診斷中心、同濟醫學院免疫中心、同濟醫院肝病研究所、協和醫院檢驗科、生命科學與技術學院、化學系等相關學科的研究人員組成,現有近20名具有博士學位的教師,其中35歲以下的青年教師占教師總人數的三分之二以上。有從德國海德堡大學、Max-Planck生化研究所、美國耶魯大學醫學院、Genomic Solution 公司、香港大學、香港中文大學專門從事生物晶元及Si-MEMS技術研究的留學回國博士,已經形成了由博士生導師、教授、副教授、博士、博士後、博士生、碩士生組成的研究開發梯隊。具備了集成電路晶元CAD設計、微電子及Si-MEMS加工、基因克隆與探針制備、納米粒子分子識別、生化反應與分析、DNA測序、基片表面修飾、晶元檢測及分析、臨床診斷等技術優勢。在基因克隆與探針制備、納米探針修飾、疾病診斷DNA晶元制備、基片表面修飾、信號檢測分析等方面的理論與實驗研究中取得重要進展。 2000年9月,我校與清華大學、中國醫學科學院、中國軍事醫學科學院等單位共同組建生物晶元國家工程研究中心,並發起組建了北京博奧生物晶元有限公司。主要研究開發實用型中、低密度重大疾病(如肝炎、性病、結核、腫瘤、遺傳性疾病等)臨床診斷與分析基因晶元。 自麥克斯韋創立電磁波理論以來, 電磁波已在移動通信、廣播、雷達、電子加熱、磁療等很多領域內得到應用。用作國際間的遠距離通信、調頻廣播、電視廣播、數字式便攜電話(800MHz)的MHz頻段的電磁波。用在多信道、大容量傳輸信息衛星廣播、無線電LAN通信等頻率高達GHz的波段。開發高速率、高質量且能夠在全世界范圍內使用的新一代移動通信系統IMT-2000(國際移動電信2000), 該系統將使用新的頻率〈2GHz, 帶寬230MHz〉。另一方面, 隨著計算機的發展與更加普及, 正在開發無線電LAN、多媒體都可以用的移動通信系統MMAC(多媒體移動訪問通信)系統, 即在室內利用毫米波電磁波的大容量傳送無線電LAN, 在室外用微波(360 GHz)電磁波可以25~30Mbps傳送信息的系統。電磁波給人類生活帶來了方便〕但與此同時, 用電磁波傳送信息, 以信號向空間傳播, 可能會變成干擾電磁波。特別是因數字電路成為主流的電子機器, 和原來使用模擬電路的電子機器相比,干擾電磁波更容易產生。此外, 除了用電磁波發生源有意發射的電磁波之外, 還存在電子設備、通信線路泄漏的電磁波, 開關電源開關時產生的瞬時電磁波, 這些不需要的電磁波, 將會妨礙其他電子機器的正常工作, 甚至使機器遭到破壞。最近的電子計算機, 隨著處理速度的提高, 時鍾脈沖頻率增加, 它所產生的高次諧波雜訊頻率可達GHz波段。由電話網、電視網和計算機網組成的三網合一寬頻網, 對環境電磁工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為了改善電磁環境, 世界上許多國家都制訂頒布了多種電磁兼容(EMC)標准。抗EMC的具體辦法有: 用金屬包復電子機器, 屏蔽不需要的電磁波發生源, 優化電路設計, 減少迴路面積, 盡量減少雜訊, 在機器內部和傳輸線路上使用電磁干擾(EMI)濾波器、抑制器, 吸收或屏蔽發射雜訊和傳導雜訊。然而,在估計今後用量將增加的GHz頻段, 電路尺寸和電磁波的波長相同電路本身將變成天線, 發射電磁波, 或者接收的機率增大, 如只採用金屬屏蔽和電路元件, 要減少EMI是很困難的。基於這種情況, 研製片狀電磁波吸收體, 就顯得愈加重要, 特別是高效抗GHz EMI電磁波吸收體的開發, 已成為高度信息化社會發展中的一個重大課題。
電子系在吸波與抗電磁干擾技術領域作出了較大成績,歡迎有志青年加入該領域的研究
3. 樹脂是不是非導磁性材料
一般來說,樹脂是石油提煉的高分子聚合物。
正常的樹脂是沒有磁性的,除非有特別的添加物(非純樹脂)。
4. 什麼材料導磁性好
其實導磁性最好的材料是純鐵!所以磁性能測試儀上的兩個電磁鐵極頭均採用純鐵。
軟磁材料種類繁多,通常按成分分為:
①純鐵和低碳鋼。含碳量低於0.04%,包括電磁純鐵 、電解鐵和羰基鐵。其特點是飽和磁化強度高,價格低廉,加工性能好;但其電阻率低、在交變磁場下渦流損耗大,只適於靜態下使用,如製造電磁鐵芯、極靴、繼電器和揚聲器磁導體、磁屏蔽罩等。
②鐵硅系合金。含硅量 0.5% ~ 4.8%,一般製成薄板使用,俗稱硅鋼片。在純鐵中加入硅後,可消除磁性材料的磁性隨使用時間而變化的現象。隨著硅含量增加,熱導率降低,脆性增加,飽和磁化強度下降,但其電阻率和磁導率高,矯頑力和渦流損耗減小,從而可應用到交流領域,製造電機、變壓器、繼電器、互感器等的鐵芯。
③鐵鋁系合金 。含鋁6%~16%,具有較好的軟磁性能,磁導率和電阻率高,硬度高、耐磨性好,但性脆,主要用於製造小型變壓器、磁放大器、繼電器等的鐵芯和磁頭、超聲換能器等。
④鐵硅鋁系合金。在二元鐵鋁合金中加入硅獲得。其硬度、飽和磁感應強度、磁導率和電阻率都較高。缺點是磁性能對成分起伏敏感,脆性大,加工性能差。主要用於音頻和視頻磁頭。
⑤鎳鐵系合金。鎳含量30%~90%,又稱坡莫合金,通過合金化元素配比和適當工藝,可控制磁性能,獲得高導磁、恆導磁、矩磁等軟磁材料。其塑性高,對應力較敏感,可用作脈沖變壓器材料、電感鐵芯和功能磁性材料。
⑥鐵鈷系合金。鈷含量27%~50%。具有較高的飽和磁化強度,電阻率低。適於製造極靴、電機轉子和定子、小型變壓器鐵芯等。
⑦軟磁鐵氧體。非金屬亞鐵磁性軟磁材料。電阻率高(10-2~1010Ω·m ),飽和磁化強度比金屬低,價格低廉,廣泛用作電感元件和變壓器元件(見鐵氧體)。
⑧非晶態軟磁合金。一種無長程有序、無晶粒合金,又稱金屬玻璃,或稱非晶金屬。其磁導率和電阻率高,矯頑力小,對應力不敏感,不存在由晶體結構引起的磁晶各向異性,具有耐蝕和高強度等特點。此外,其居里點比晶態軟磁材料低得多,電能損耗大為降低,是一種正在開發利用的新型軟磁材料。
⑨超微晶軟磁合金。20世紀80年代發現的一種軟磁材料。由小於50納米左右的結晶相和非晶態的晶界相組成,具有比晶態和非晶態合金更好的綜合性能,不僅磁導率高、矯頑力低、鐵損耗小,且飽和磁感應強度高、穩定性好。現主要研究的是鐵基超微晶合金。
5. 什麼材料的導磁性比較好
其實導磁性最好的材料是純鐵!所以磁性能測試儀上的兩個電磁鐵極頭均採用純鐵。
鐵鈷系合金。鈷含量27%~50%。具有較高的飽和磁化強度,電阻率低。適於製造極靴、電機轉子和定子、小型變壓器鐵芯等。
軟磁鐵氧體。非金屬亞鐵磁性軟磁材料。電阻率高(10-2~1010Ω·m ),飽和磁化強度比金屬低,價格低廉,廣泛用作電感元件和變壓器元件(見鐵氧體)。
非晶態軟磁合金。一種無長程有序、無晶粒合金,又稱金屬玻璃,或稱非晶金屬。其磁導率和電阻率高,矯頑力小,對應力不敏感,不存在由晶體結構引起的磁晶各向異性,具有耐蝕和高強度等特點。此外,其居里點比晶態軟磁材料低得多,電能損耗大為降低,是一種正在開發利用的新型軟磁材料。
超微晶軟磁合金。20世紀80年代發現的一種軟磁材料。由小於50納米左右的結晶相和非晶態的晶界相組成,具有比晶態和非晶態合金更好的綜合性能,不僅磁導率高、矯頑力低、鐵損耗小,且飽和磁感應強度高、穩定性好。現主要研究的是鐵基超微晶合金。
6. 高導磁材料有哪些
項目簡介:本項目研製出廉價的高導磁(Fe Si B)98(Cu Nb)2非晶合金,晶成分優選及最佳熱處理工藝, 退火後材料的磁性能達到昂貴的坡莫合金IJ79的國家標准。
技術狀況:該材料除具有IJ 79合金的高導磁性外,飽和磁感應強度較IJ79顯著提高。本材料研製的飽和型內正反饋放大器的輸入輸出特性優於IJ79合金製成的該類磁放大器,主要表現在輸入輸出特性曲線的工作區斜率大、特性曲線的負向在較大的負信號區域沒有翹起,接近磁放大器輸入輸出特性的理想曲線。用本材料研製的磁感應加熱器熱效率高,可在250kHz的高頻電源下使用。
效益分析及轉讓方式:這種磁感應加熱器實際使用的功率很低,主要用於金屬的局部加熱、異形件的非接觸加熱,推廣應用後可節約大量能源。轉讓及合作方式面議。
新信息功能陶瓷與現代科學技術進步、國民經濟發展及人民生活的提高均有著非常密切的關系。在電子信息領域被廣泛用作感測器材料、電阻材料、大容量電容材料、特種電感材料等。先進信息功能材料不僅是消費類電子產品的基礎,同時也為國防現代化提供了可靠保障。一些功能元器件常常決定了軍事電子裝備和系統的特殊和關鍵功能,如精度、壽命、以及自動化、智能化的程度,故稱為關鍵件、致命件。所以美國將一些頻率器件、高導磁材料、微波器件、電池、激光器件等列入其出口商品控制清單。
電子科學與技術系是國內最早創建該專業的四所高校之一(西安交大、天津大學、成都電子科技大學及我校)。也是最早被批準的博士點之一。在信息功能材料領域取得了大批研究成果,研究水平及產業化方面居國內領先地位。電子科學與技術系目前從事的研究方向主要有:
表面貼裝片式元器件(SMC):表面安裝技術(SMT)使電子工業中的一個革命,SMT技術已成為電子信息行業不可阻擋的發展潮流,表面貼裝元件(SMC)的製造是SMT的。主要研究片式電阻、片式敏感、特種片式元器件等。 敏感陶瓷:主要研究熱敏、電壓敏、光敏、磁敏、氣敏、濕敏陶瓷感測材料等。
微波介質陶瓷:主要研究移動通信用微波介質濾波器、微波接受機發射機用大功率耦合器、衛星直播電視技術用高頻振盪器等。
新型鐵電壓電陶瓷:主要研究新型弛豫鐵電體、、高性能壓電馬達、壓電陶瓷濾波器、電致伸縮材料及器件、微位移執行器、大功率壓電換能器、壓力感測器及壓電陀螺和慣性器件等。
先進磁性材料:主要研究磁致致伸縮材料、靜磁波延遲線、超高頻Co2-Z型六角晶系材料、鐵氧體光環行器等。
光電信息功能材料:主要研究電光陶瓷光調制器、氧化物及硫化物電致發光材料、非製冷紅外焦平面感測器等。歡迎有志學子加入信息功能材料及器件的研究隊伍,共創美好未來
生物晶元技術
生物晶元(Bio-chip)是指能對生物分子及其所攜帶的信息進行集約化、並行化快速處理和分析的微型固體器件或集成系統。以高通量信息分析為特點的基因晶元可廣泛應用於基因表達、突變檢測、基因組多態性分析、基因文庫作圖、雜交測序、疾病診斷、葯檢、法醫鑒定、環境監測等領域,是堪與計算機晶元媲美,又一具有劃時代意義的革命性技術.
華中科技大學98年開始生物晶元研究開發。學校生物晶元研究開發中心由電子科學與技術系、同濟醫學院分子生物學中心、環境衛生系、中-加聯合腫瘤早期診斷中心、同濟醫學院免疫中心、同濟醫院肝病研究所、協和醫院檢驗科、生命科學與技術學院、化學系等相關學科的研究人員組成,現有近20名具有博士學位的教師,其中35歲以下的青年教師占教師總人數的三分之二以上。有從德國海德堡大學、Max-Planck生化研究所、美國耶魯大學醫學院、Genomic Solution 公司、香港大學、香港中文大學專門從事生物晶元及Si-MEMS技術研究的留學回國博士,已經形成了由博士生導師、教授、副教授、博士、博士後、博士生、碩士生組成的研究開發梯隊。具備了集成電路晶元CAD設計、微電子及Si-MEMS加工、基因克隆與探針制備、納米粒子分子識別、生化反應與分析、DNA測序、基片表面修飾、晶元檢測及分析、臨床診斷等技術優勢。在基因克隆與探針制備、納米探針修飾、疾病診斷DNA晶元制備、基片表面修飾、信號檢測分析等方面的理論與實驗研究中取得重要進展。 2000年9月,我校與清華大學、中國醫學科學院、中國軍事醫學科學院等單位共同組建生物晶元國家工程研究中心,並發起組建了北京博奧生物晶元有限公司。目前主要研究開發實用型中、低密度重大疾病(如肝炎、性病、結核、腫瘤、遺傳性疾病等)臨床診斷與分析基因晶元。
吸波與抗電磁干擾技術
自麥克斯韋創立電磁波理論以來, 電磁波已在移動通信、廣播、雷達、電子加熱、磁療等很多領域內得到應用。用作國際間的遠距離通信、調頻廣播、電視廣播、數字式便攜電話(800MHz)的MHz頻段的電磁波。用在多信道、大容量傳輸信息衛星廣播、無線電LAN通信等頻率高達GHz的波段。最近, 開發高速率、高質量且能夠在全世界范圍內使用的新一代移動通信系統IMT-2000(國際移動電信2000), 該系統將使用新的頻率〈2GHz, 帶寬230MHz〉。另一方面, 隨著計算機的發展與更加普及, 正在開發無線電LAN、多媒體都可以用的移動通信系統MMAC(多媒體移動訪問通信)系統, 即在室內利用毫米波電磁波的大容量傳送無線電LAN, 在室外用微波(360 GHz)電磁波可以25~30Mbps傳送信息的系統。電磁波給人類生活帶來了方便〕但與此同時, 用電磁波傳送信息, 以信號向空間傳播, 可能會變成干擾電磁波。特別是因現在數字電路成為主流的電子機器, 和原來使用模擬電路的電子機器相比,干擾電磁波更容易產生。此外, 除了用電磁波發生源有意發射的電磁波之外, 還存在電子設備、通信線路泄漏的電磁波, 開關電源開關時產生的瞬時電磁波, 這些不需要的電磁波, 將會妨礙其他電子機器的正常工作, 甚至使機器遭到破壞。最近的電子計算機, 隨著處理速度的提高, 時鍾脈沖頻率增加, 它所產生的高次諧波雜訊頻率可達GHz波段。由電話網、電視網和計算機網組成的"三網合一"寬頻網, 對環境電磁工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為了改善電磁環境, 世界上許多國家都制訂頒布了多種電磁兼容(EMC)標准。抗EMC的具體辦法有: 用金屬包復電子機器, 屏蔽不需要的電磁波發生源, 優化電路設計, 減少迴路面積, 盡量減少雜訊, 在機器內部和傳輸線路上使用電磁干擾(EMI)濾波器、抑制器, 吸收或屏蔽發射雜訊和傳導雜訊。然而,在估計今後用量將增加的GHz頻段, 電路尺寸和電磁波的波長相同電路本身將變成天線, 發射電磁波, 或者接收的機率增大, 如只採用金屬屏蔽和電路元件, 要減少EMI是很困難的。基於這種情況, 研製片狀電磁波吸收體, 就顯得愈加重要, 特別是高效抗GHz EMI電磁波吸收體的開發, 已成為高度信息化社會發展中的一個重大課題。
電子系在吸波與抗電磁干擾技術領域作出了較大成績,歡迎有志青年加入該領域的研究
集成電路設計
微電子技術是微小型電子元器件和電路的研製、生產、以及用它們實現電子系統功能的技術。在這個領域中,最關鍵的是集成電路(IC)技術,集成電路晶元的集成度正以三年四倍或兩年三倍的速度提高。目前,集成電路製造技術的特徵尺寸已達到亞微米深度,2001年將實現0.18技術的生產。同時,隨著系統向高速度、低功耗、網路化、移動化方向的發展,系統集成晶元(SOC)技術正在迅猛發展。
電子科學與技術系在集成電路設計方面的工作目前已取得了較大進展,學校投資500萬元組建了"集成電路設計中心",為華為等國內大型企業設計了相關晶元,並與台灣等地的研究機構建立了合作關系,預計今後將會取得更大發展。
7. 什麼樣的材料是導磁材料,有何特性
導磁材料 項目簡介:本項目研製出廉價的高導磁(Fe Si B)98(Cu Nb)2非晶合金,晶成分優選及最佳熱處理工藝, 退火後材料的磁性能達到昂貴的坡莫合金IJ79的國家標准。
技術狀況:該材料除具有IJ 79合金的高導磁性外,飽和磁感應強度較IJ79顯著提高。本材料研製的飽和型內正反饋放大器的輸入輸出特性優於IJ79合金製成的該類磁放大器,主要表現在輸入輸出特性曲線的工作區斜率大、特性曲線的負向在較大的負信號區域沒有翹起,接近磁放大器輸入輸出特性的理想曲線。用本材料研製的磁感應加熱器熱效率高,可在250kHz的高頻電源下使用。
效益分析及轉讓方式:這種磁感應加熱器實際使用的功率很低,主要用於金屬的局部加熱、異形件的非接觸加熱,推廣應用後可節約大量能源。轉讓及合作方式面議。
新信息功能陶瓷與現代科學技術進步、國民經濟發展及人民生活的提高均有著非常密切的關系。在電子信息領域被廣泛用作感測器材料、電阻材料、大容量電容材料、特種電感材料等。先進信息功能材料不僅是消費類電子產品的基礎,同時也為國防現代化提供了可靠保障。一些功能元器件常常決定了軍事電子裝備和系統的特殊和關鍵功能,如精度、壽命、以及自動化、智能化的程度,故稱為關鍵件、致命件。所以美國將一些頻率器件、高導磁材料、微波器件、電池、激光器件等列入其出口商品控制清單。
電子科學與技術系是國內最早創建該專業的四所高校之一(西安交大、天津大學、成都電子科技大學及我校)。也是最早被批準的博士點之一。在信息功能材料領域取得了大批研究成果,研究水平及產業化方面居國內領先地位。電子科學與技術系目前從事的研究方向主要有:
表面貼裝片式元器件(SMC):表面安裝技術(SMT)使電子工業中的一個革命,SMT技術已成為電子信息行業不可阻擋的發展潮流,表面貼裝元件(SMC)的製造是SMT的。主要研究片式電阻、片式敏感、特種片式元器件等。 敏感陶瓷:主要研究熱敏、電壓敏、光敏、磁敏、氣敏、濕敏陶瓷感測材料等。
微波介質陶瓷:主要研究移動通信用微波介質濾波器、微波接受機發射機用大功率耦合器、衛星直播電視技術用高頻振盪器等。
新型鐵電壓電陶瓷:主要研究新型弛豫鐵電體、、高性能壓電馬達、壓電陶瓷濾波器、電致伸縮材料及器件、微位移執行器、大功率壓電換能器、壓力感測器及壓電陀螺和慣性器件等。
先進磁性材料:主要研究磁致致伸縮材料、靜磁波延遲線、超高頻Co2-Z型六角晶系材料、鐵氧體光環行器等。
光電信息功能材料:主要研究電光陶瓷光調制器、氧化物及硫化物電致發光材料、非製冷紅外焦平面感測器等。歡迎有志學子加入信息功能材料及器件的研究隊伍,共創美好未來
生物晶元技術
生物晶元(Bio-chip)是指能對生物分子及其所攜帶的信息進行集約化、並行化快速處理和分析的微型固體器件或集成系統。以高通量信息分析為特點的基因晶元可廣泛應用於基因表達、突變檢測、基因組多態性分析、基因文庫作圖、雜交測序、疾病診斷、葯檢、法醫鑒定、環境監測等領域,是堪與計算機晶元媲美,又一具有劃時代意義的革命性技術.
華中科技大學98年開始生物晶元研究開發。學校生物晶元研究開發中心由電子科學與技術系、同濟醫學院分子生物學中心、環境衛生系、中-加聯合腫瘤早期診斷中心、同濟醫學院免疫中心、同濟醫院肝病研究所、協和醫院檢驗科、生命科學與技術學院、化學系等相關學科的研究人員組成,現有近20名具有博士學位的教師,其中35歲以下的青年教師占教師總人數的三分之二以上。有從德國海德堡大學、Max-Planck生化研究所、美國耶魯大學醫學院、Genomic Solution 公司、香港大學、香港中文大學專門從事生物晶元及Si-MEMS技術研究的留學回國博士,已經形成了由博士生導師、教授、副教授、博士、博士後、博士生、碩士生組成的研究開發梯隊。具備了集成電路晶元CAD設計、微電子及Si-MEMS加工、基因克隆與探針制備、納米粒子分子識別、生化反應與分析、DNA測序、基片表面修飾、晶元檢測及分析、臨床診斷等技術優勢。在基因克隆與探針制備、納米探針修飾、疾病診斷DNA晶元制備、基片表面修飾、信號檢測分析等方面的理論與實驗研究中取得重要進展。 2000年9月,我校與清華大學、中國醫學科學院、中國軍事醫學科學院等單位共同組建生物晶元國家工程研究中心,並發起組建了北京博奧生物晶元有限公司。目前主要研究開發實用型中、低密度重大疾病(如肝炎、性病、結核、腫瘤、遺傳性疾病等)臨床診斷與分析基因晶元。
吸波與抗電磁干擾技術
自麥克斯韋創立電磁波理論以來, 電磁波已在移動通信、廣播、雷達、電子加熱、磁療等很多領域內得到應用。用作國際間的遠距離通信、調頻廣播、電視廣播、數字式便攜電話(800MHz)的MHz頻段的電磁波。用在多信道、大容量傳輸信息衛星廣播、無線電LAN通信等頻率高達GHz的波段。最近, 開發高速率、高質量且能夠在全世界范圍內使用的新一代移動通信系統IMT-2000(國際移動電信2000), 該系統將使用新的頻率〈2GHz, 帶寬230MHz〉。另一方面, 隨著計算機的發展與更加普及, 正在開發無線電LAN、多媒體都可以用的移動通信系統MMAC(多媒體移動訪問通信)系統, 即在室內利用毫米波電磁波的大容量傳送無線電LAN, 在室外用微波(360 GHz)電磁波可以25~30Mbps傳送信息的系統。電磁波給人類生活帶來了方便〕但與此同時, 用電磁波傳送信息, 以信號向空間傳播, 可能會變成干擾電磁波。特別是因現在數字電路成為主流的電子機器, 和原來使用模擬電路的電子機器相比,干擾電磁波更容易產生。此外, 除了用電磁波發生源有意發射的電磁波之外, 還存在電子設備、通信線路泄漏的電磁波, 開關電源開關時產生的瞬時電磁波, 這些不需要的電磁波, 將會妨礙其他電子機器的正常工作, 甚至使機器遭到破壞。最近的電子計算機, 隨著處理速度的提高, 時鍾脈沖頻率增加, 它所產生的高次諧波雜訊頻率可達GHz波段。由電話網、電視網和計算機網組成的"三網合一"寬頻網, 對環境電磁工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為了改善電磁環境, 世界上許多國家都制訂頒布了多種電磁兼容(EMC)標准。抗EMC的具體辦法有: 用金屬包復電子機器, 屏蔽不需要的電磁波發生源, 優化電路設計, 減少迴路面積, 盡量減少雜訊, 在機器內部和傳輸線路上使用電磁干擾(EMI)濾波器、抑制器, 吸收或屏蔽發射雜訊和傳導雜訊。然而,在估計今後用量將增加的GHz頻段, 電路尺寸和電磁波的波長相同電路本身將變成天線, 發射電磁波, 或者接收的機率增大, 如只採用金屬屏蔽和電路元件, 要減少EMI是很困難的。基於這種情況, 研製片狀電磁波吸收體, 就顯得愈加重要, 特別是高效抗GHz EMI電磁波吸收體的開發, 已成為高度信息化社會發展中的一個重大課題。
電子系在吸波與抗電磁干擾技術領域作出了較大成績,歡迎有志青年加入該領域的研究
集成電路設計
微電子技術是微小型電子元器件和電路的研製、生產、以及用它們實現電子系統功能的技術。在這個領域中,最關鍵的是集成電路(IC)技術,集成電路晶元的集成度正以三年四倍或兩年三倍的速度提高。目前,集成電路製造技術的特徵尺寸已達到亞微米深度,2001年將實現0.18技術的生產。同時,隨著系統向高速度、低功耗、網路化、移動化方向的發展,系統集成晶元(SOC)技術正在迅猛發展。
電子科學與技術系在集成電路設計方面的工作目前已取得了較大進展,學校投資500萬元組建了"集成電路設計中心",為華為等國內大型企業設計了相關晶元,並與台灣等地的研究機構建立了合作關系,預計今後將會取得更大發展。</CN>
8. 什麼是導磁膠粘劑
導磁膠指具有一定的粘接強度,並具有良好導磁性能的膠粘劑,主要有羰基鐵粉導磁膠等。 (1)組成:與導熱膠的組成類似,導磁膠一般也主要是以粘接性能較好的環氧類膠粘劑作為基體材料,另外加入固化劑、增韌劑、羰基鐵粉等配製而成;也可以用高分子材料(如聚苯乙烯、聚乙烯、聚丙烯可醇溶性酚醛樹脂)等,加入粉狀鐵氧體、羰基鐵粉配製而成。 (2)用途:磁性元器件是由磁性材料製成的。膠粘劑在磁性材料中主要作為磁介質中的介質材料,其作用有兩點,粘接和絕緣。粘接是凈粉狀鐵氧體粘接成型;絕緣是將鐵粉顆粒互相隔離,在交變磁場作用下,減少磁介質的渦流損耗,提高品質因數。導磁膠主要應用於無線電和儀器儀表等行業,粘接導磁性元器件,如變壓器、磁校友會、線圈的鐵芯等。小型磁性天線以及數字磁帶機磁頭(鐵鎳鈮坡莫合金片)的製造是關鍵工藝之一,除需要精密加工、精密裝配工藝之外,就是必須採用導磁膠的粘接與密封工藝。磁頭的粘接要求粘接牢固、耐磨、應力小、電阻率高,對溫度變化不敏感。此外也可用此膠粘劑提高元器件的導磁性能。
9. 能夠導磁的材料有哪些
導磁材料很多,門捷列夫元素周期表有55個元素有順磁性。
我估計你想了解的是軟磁材料,軟磁材料的基本特徵是磁導率高,磁選設備上常用的軟磁材料有工程純鐵、導磁不銹鋼和低碳鋼等等,
具體說有純鐵、純鐵(DT1)、純鐵(DT2)、純鐵(DT3)、硅鋼(熱扎)、硅鋼(冷扎晶粒取向)、45坡莫合金、78坡莫合金、超坡莫合金等等。
還有一種就是相對昂貴的超導材料,目前已發現幾十種超導金屬元素,幾千種超導合金和化合物。超導材料基本分成這兩類(超導合金和超導化合物),已被廣泛使用的有:鈮-鈦合金,超導化合物鈮三錫(Nb3Sn),釩三鎵(V3Ga),此處兩個數字3為下標。
優元選礦,至誠服務!
10. 如何使塑料導磁
塑料帶有磁性是用鐵氧體磁粉作為填料來進行擠出成型的
成型以後用充磁機充磁
磁性能的高低與磁粉的性能有關
上海 浙江有這樣的工廠
我們有生產磁性橡膠材料 磁性彩色橡膠顆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