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環氧樹脂與塑料的區別
環氧樹脂與塑料的是兩個不同的材料。二者在概念上,特點上,成分上,分類上有區別。
1、概念不同
環氧樹脂是指分子中含有兩個以上環氧基團的一類聚合物的總稱。
塑料是以單體為原料,通過加聚或縮聚反應聚合而成的高分子化合物(macromolecules)。
2、特點不同
環氧樹脂軟化劑應用有形式多樣,固化方便,粘附力強,收縮性低,力學性強,化學性穩定,尺寸穩定,耐黴菌的特性。
塑料有耐化學侵蝕, 具光澤,透明或半透明,良好絕緣體, 質量輕且堅固, 加工容易可大量生產,價格便宜,用途廣泛、效用多、容易著色、部分耐高溫的特點。
3、成分不同
環氧樹脂環氧氯丙烷與雙酚A或多元醇的縮聚產物。
我們通常所用的塑料並不是一種單一成分,它是由許多材料配製而成的。其中高分子聚合物(或稱合成樹脂)是塑料的主要成分,此外,為了改進塑料的性能,還要在高分子化合物中添加各種輔助材料,如填料、增塑劑、潤滑劑、穩定劑、著色劑、抗靜電劑等,才能成為性能良好的塑料。
4、分類不同
根據分子結構,環氧樹脂大體上可分為縮水甘油醚類環氧樹脂;縮水甘油酯類環氧樹脂;縮水甘油胺類環氧樹脂;線型脂肪族類環氧樹脂;脂環族類環氧樹脂。
根據各種塑料不同的使用特性,通常將塑料分為通用塑料、工程塑料和特種塑料三種類型。
(1)環氧樹脂與環氧氨基擴展閱讀:
環氧工程塑料主要包括用於高壓成型的環氧模塑料和環氧層壓塑料,以及環氧泡沫塑料。環氧工程塑料也可以看作是一種廣義的環氧復合材料。環氧復合材料主要有環氧玻璃鋼(通用型復合材料)和環氧結構復合材料,如拉擠成型的環氧型材、纏繞成型的中空回轉體製品和高性能復合材料。
② 環氧基與氨基的反應可否在水相中進行
環氧樹脂硬化反應的原理,目前尚不完善,根據所用硬化劑的不同,一般認為它通過四種途徑的反應而成為熱固性產物。
(1)環氧基之間開環連接;
(2)環氧基與帶有活性氫官能團的硬化劑反應而交聯;
(3)環氧基與硬化劑中芳香的或脂肪的羥基的反應而交聯;
(4)環氧基或羥基與硬化劑所帶基團發生反應而交聯。
不同種類的硬化劑,在硬化過程中其作用也不同。有的硬化劑在硬化過程中,不參加到本分子中去,僅起催化作用,如無機物。具有單反應基團的胺、醇、酚等,這種硬化劑,叫催化劑。多數硬化劑,在硬化過程中參與大分子之間的反應,構成硬化樹脂的一部分,如含多反應基團的多元胺、多元醇、多元酸酐等化合物。
③ 環氧樹脂胺固化和酸酐固化的區別
下午好,兩種體系不同不能互相替換。胺固化是使用芳香胺、脂肪胺或者多乙烯多胺版的鹼性溶劑,權使環氧組份中的環氧單體在鹼性條件下開環交聯的。酸酐是比較古老的方式,它使用酸性體系使環氧單體加速催化遷移,確切的說,酸酐其實不是用來交聯環氧的而是催化相,所以,你可見酸酐體系都必須要在加強熱或者高溫環境中才能硬化(酸酐加入後,一直都是不凝固的黏稠液體),它使用外部能量來迫使環氧單體進行開環聚合的——看似都是固化環氧,它們的酸鹼性完全相反,目前符合市場需求的絕大多數都是胺固化,操作簡便能耗低無腐蝕。希望能幫你解惑。
④ 環氧樹脂與胺如何固化
首先你要說出作什麼之用,環氧樹脂與胺的固化方式應該幾種方式。我想應該有人知道…。
⑤ 油漆氨基 環氧 聚氨酯等等 什麼意思和作用 區別
氨基油漆主要由兩部分組成,其一是氨基樹脂組分,主要有丁醚化三聚氰胺甲醛樹脂、甲醚化三聚氰氨甲醛樹脂、丁醚化脲醛樹脂等樹脂。其二是羥基樹脂部分,主要有中短油度醇酸樹脂、含羥丙烯酸樹脂、環氧樹脂等樹脂。
環氧漆和聚氨酯漆都是一類油漆的統稱。
從用途上來講:環氧漆多用作底漆,中間漆,也有面漆品種,因為環氧漆的附著力最佳,添加適當的防銹顏料,可做出高性能防銹防腐底漆。
聚氨酯漆則大多用於面漆。聚氨酯漆具有良好的裝飾性,豐富的表面效果,顏色可精確定製。
從耐腐蝕性能上講:環氧漆耐鹼性好,聚氨酯耐酸性好。環氧漆的耐濕熱性能略優於聚氨酯漆。
從漆膜的外觀上講:聚氨酯漆的外觀鮮亮,比環氧漆裝飾性要好。
從油漆的缺點來講:環氧漆室外使用易粉化。
聚氨酯漆容易黃變。(丙烯酸聚氨酯漆,脂肪族聚氨酯漆等不存在這個問題。)
從以上對比可以看出,普通室內環境的機械設備等,用聚氨酯漆更好些,但在室內潮濕、濕熱等環境下,可以用環氧面漆。而無論是使用環氧面漆,還是聚氨酯面漆,用環氧底漆做底漆都是最佳選擇。
⑥ 聚先胺環氧樹脂膠和環氧樹脂膠起化學反應嗎
美國陶氏dow固體環氧樹脂der671
性能概述:低分子量固體環氧樹脂,用於防腐塗料、管版道和貨桶襯權里,修補和船舶罩面漆。
環氧當量(g/eq.):475-550
粘度cps@150℃:400-950
軟化點(℃):75-85
顏色(鉑鈷比色法):<90
⑦ 環氧樹脂與聚胺基樹脂反應的方程式是什麼
環氧樹脂和聚醯胺反應就是環氧基和氨基的反應,有機書上找得到
這個反應沒有氣體產生,如果施工過程中有氣體,要麼是樹脂裡面有溶劑,要沒事聚醯胺吸潮變質
⑧ 一般環氧樹脂和乙二胺比例是多少
乙二胺分子量60,含四個活潑氫,因此活潑氫當量為15,100gE51環氧樹脂乙二胺理論用量為:0.51×15=7.65g,如果常溫固化則需在理論用量的基礎上增加10%,一般按100:8-9使用。
⑨ 求助:環氧與伯胺反應條件
環氧樹脂硬化反應的原理,目前尚不完善,根據所用硬化劑的不同,一般認為它通過四種途徑的反應而成為熱固性產物。(1)環氧基之間開環連接;(2)環氧基與帶有活性氫官能團的硬化劑反應而交聯;(3)環氧基與硬化劑中芳香的或脂肪的羥基的反應而交聯;(4)環氧基或羥基與硬化劑所帶基團發生反應而交聯。不同種類的硬化劑,在硬化過程中其作用也不同。有的硬化劑在硬化過程中,不參加到本分子中去,僅起催化作用,如無機物。具有單反應基團的胺、醇、酚等,這種硬化劑,叫催化劑。多數硬化劑,在硬化過程中參與大分子之間的反應,構成硬化樹脂的一部分,如含多反應基團的多元胺、多元醇、多元酸酐等化合物。1、胺類硬化劑胺類硬化劑—般使用比較普遍,其硬化速度快,而且黏度也低,使用方便,但產品耐熱性不高,介電性能差,並且硬化劑本身的毒性較大,易升華。胺類硬化劑包括;脂肪族胺類、芳香族胺類和胺的衍生物等。胺本身可以看作是氮的烷基取代物,氨分子(NH3)中三個氫可逐步地被烷基取代,生成三種不同的胺。即:伯胺(RNH2)、仲胺(R2NH))和叔胺(R3N)。由於胺的種類不同,其硬化作用也不同:(1)伯胺和仲胺的作用含有活潑氫原子的伯胺及仲胺與環氧樹脂中的環氧基作用。使環氧基開環生成羥基,生成的羥基再與環氧基起醚化反應,最後生成網狀或體型聚合物。(2)叔胺的作用與伯胺、仲胺不同,它只進行催化開環,環氧樹脂的環氧基被叔胺開環變成陰離子,這個陰離子又能打開一個新的環氧基環,繼續反應下去,最後生成網狀或體型結構的大分子。2、酸酐類硬化劑酸酐是由羧酸(分子結構中含有羧基—COOH)與脫水劑一起加熱時,兩個羧基除去一個水分子而生成的化合物。酸酐類硬化劑硬化反應速度較緩慢,硬化過程中放熱少,使用壽命長,毒性較小,硬化後樹脂的性能(如力學強度、耐磨性、耐熱性及電性能等)均較好。但由於硬化後含有酯鍵,容易受鹼的侵蝕並且有吸水性,另外除少數在室溫下是液體外。絕大多數是易升華的固體,而且一般要加熱固化。酸酐和環氧樹脂的硬化機理,至今尚未完全闡明,比較公認的說法如下:酸酐先與環氧樹脂中的羥基起反應而生成單酯,第二步由單酯中的羥基和環氧樹脂的環氧基起開環反應而生成雙酯,第三步再由其中的羥基對環氧基起開環作用,生成醚基,所以可得到既含醚鍵,又含有酯基的不溶不熔的體型結構。除了上述反應之外,第一步生成的單酸中的羧基也可能與環氧樹脂分子上的羥基起酯化反應,生成雙酯。但這不是主要的反應。3、樹脂類硬化劑含有硬化基團的一NH一,一CH2OH,一SH,一COOH,一OH等的線型合成樹脂低聚物,也可作為環氧樹脂的硬化劑。如低分子聚醯胺.酚醛樹脂,苯胺甲醛樹脂,三聚氰胺甲醛樹脂,糠醛樹脂,硫樹脂,聚酯等。它們分別能對環氧樹脂硬化物的耐熱性,耐化學性,抗沖擊性,介電性,耐水性起到改善作用。常用的是低分子聚醯胺和酚醛樹脂。(1)低分子聚醯胺不同於尼龍型的聚醯胺。它是亞油酸二聚體或是桐油酸二聚體與脂肪族多元胺,如乙二胺、二乙烯三胺反應生成的一種琥珀色粘稠狀樹脂。由於原材料的性質,反應組分的配比和反應條件不同,低分子聚醯胺的性質差別很大。它們的分子量在500~9000之間,有熔點很高,胺值很低的固態樹脂,也有胺值為300的液態樹脂。其中胺值是低分子聚醯胺活性的描述,胺值高的活性大,與環氧樹脂反應速度快,但可使用期短,胺值低的活性小,與環氧樹脂反應速度慢,但可使用期長。(2)酚醛樹脂酚醛樹脂與環氧樹脂的相互作用比較復雜,熱固性酚醛樹脂中的羥甲基與環氧樹脂中的羥基及環氧基起反應及酚醛樹脂中的酚羥基與環氧基起開環醚化反應所以酚醛樹脂能把環氧樹脂從線型變成體型,環氧樹脂也能把酚醛樹脂從線型變成體型,彼此相輔相成,最後形成相互交聯的不溶不熔的體型大分子。
⑩ E-44環氧樹脂與胺類固化時有類似阻聚劑的東西嗎
下午好,胺固化機理和酸酐相似都是不斷開環和活性氫反應進一步加成和聚合的過程,直接購買到的商品化E-44和各種脂肪胺和芳香胺之間沒有任何阻聚劑存在。只是短時間把誘導期延長可以使用一部分弱反應能力的胺做潛伏性固化劑比如雙氰胺和三乙醇胺稀釋來削弱親電效應,或者用對苯二酚和腰果酚利用環氧體系自己來產生阻斷。一般很少這么做畢竟要完全交聯,據說一些可以束縛環氧自由基的受阻胺化合物也能實現類似效果不過我沒試過不好評價,建議你用一下對苯二酚吧,這個加入極少量就能明顯降低反應活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