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乾酪根如何判斷有機質類型
乾酪根是Kerogen的譯音,是指存在於沉積岩和沉積物中不溶於含水的鹼性溶液,也不溶於普通有機溶劑中的有機質,因此也稱為不溶有機質。它是由雜原子鍵和脂族鏈連接的縮合環狀核所形成的大分子有機化合物,也是岩石中分布最普遍、數量最多的一類有機質。
(1)乾酪根的顯微鏡下鑒定。
乾酪根顯微鏡下鑒定是煤岩學中顯微鏡組分鑒定技術在乾酪根研究中的應用。將制好的乾酪根濕樣塗在薄片上,並製成薄片。在自然光和熒光下對乾酪根顆粒進行鏡下形態、組構觀察和辨認,配合熒光發光特徵和強度可以確定不同的有機顯微組分,它可以直接提供關於原始有機質的生源組成。因此,它是分析有機質類型的一個重要手段。通過顯微鏡下觀察可將乾酪根分為以下四個組分。
①腐泥組:在鏡下為無定型,邊緣輪廓不清,呈絮狀、團粒狀、蜂窩狀或雲霧狀,一般為黃—淺黃色。其原始母質主要為低等水生生物,包括藻類。該組分在化學成分上富含氫,一般H/C原子比大於1.5以上,是優質母源的重要組成部分。值得特別注意的是,近幾年來,國內外許多學者,在陸相烴源岩乾酪根中發現高等植物的木質素或纖維素由細菌改造而成的貧氫無定型組分,一般出現在過渡型或腐殖型有機母質中。在我國陸相地層中,強還原環境下的鹽湖相沉積中較普遍出現。這種組分具有一定生油能力,但並不是最好的生油母質,在熒光顯微鏡下觀察呈弱熒光或不發熒光,元素分析H/C原子低。
②殼質組:這種組分包括孢子、花粉、植物皮層、角質體、樹脂、木栓質體及草本。主要來源於陸生植物的某些組織器官。具有一定的外形,比較規則,具有明顯的結構特徵,顏色較為多樣,有淺黃、桔黃、淺棕、黃棕色。該組分的化學組分亦相對富氫,類脂組成分相對含量較高,是混合型母質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成烴貢獻較大。
③鏡質組:這種組分在鏡下具有明顯規則的外形輪廓,形態完整,如細胞纖維結構等,源於高等植物的木質體或纖維素。顏色較為復雜,從淺紅到紅棕色、黑色均有。還有一種鏡質體,沒有明顯的植物殘體結構,可能是植物組織凝膠化作用形成,呈塊狀或膠粒狀。鏡質體含氫很少,對生油貢獻不大,能生成部分天然氣,是腐殖型乾酪根的重要組成部分。
④惰質組:該組分由高等植物木質體以絲碳化作用緩慢氧化而形成,以及森林焚燒遺留下來的碳質體,對生油幾無貢獻,是Ⅲ型乾酪根的重要組成部分,在高成熟及過成熟的腐殖型母質中佔有絕對優勢。
在我國烴源岩乾酪根的組分研究中,極少見到單一組分的母質類型,絕大部分是上述四種組分不同比例的混合。鑒於各組分對油氣貢獻不同,可以通過測定各組分的相對百分含量,用類型指數T值來劃分有機質類型。分類標准見表1—5。
表1—5 乾酪根鏡檢分類表
式中A——無定型組分百分含量;B——殼質組分百分含量;C——鏡質組百分含量;D——惰質組百分含量。
(2)乾酪根元素組成分類。
①乾酪根元素分析。
乾酪根中碳、氫、氧、氮、硫元素是用元素分析儀進行測定的。碳、氫、氮、硫元素同時測出,而氧元素單獨測定。其基本原理是:碳、氫、氮、硫元素分析,在燃燒管中高溫通入氧氣,使有機質被氧化成二氧化碳、水和氮的氧化物,通過還原管,氧化氮被還原成氮,生成的二氧化碳和氮由色譜柱或硅膠柱分離,熱導檢測器測定,用外標法確定碳、氫、硫、元素含量。氧元素測定原理是:將樣品在裂解管中高溫裂解,用色譜柱分離熱解氣體混合物,熱導檢測器或紅外檢測器直接測定熱解氣體混合物中的一氧化碳。用外標法確定氧元素含量。
②乾酪根元素組成劃分類型。
乾酪根的H/C原子比、O/C原子比集中地反映了乾酪根的化學性質,因此是劃分乾酪根類型的基本指標。對於乾酪根類型的劃分,最好是在標志著乾酪根主要類型和演化途徑的「范克雷維倫(Van Krevelen)類型圖解」上,也即是說將H/C原子比和O/C原子比制在一個圖版上,用圖版來確定乾酪根類型。因為乾酪根的元素組成不僅取決於原始有機質的品質,而且也與演化程度有關。在這種類型圖上,突出了有機質的演化途徑,各種類型的乾酪根沿著各自的演化曲線演變。但在很深的演化階段所有點就合在一起了。所以對於演化程度較深的階段,難以給出乾酪根類型的特定劃分界線。
近年來經過我國有機地球化學工作者的艱苦努力,已經建立了我國有機質類型的劃分標准。據乾酪根元素組成劃分有機質類型的標准見表1—6。
表1—6 據乾酪根元素組劃分有機質類型表(3)乾酪根碳同位素值判別有機質類型。
成烴母質的碳同位素組成含有原始母質類型輸入的信息。乾酪根穩定碳同位素組成研究表明,在一般淡水或微鹹水沉積環境下,有機質中陸生高等植物有機質含量越高,則其更富含13C同位素,而低等水生生物等富含類脂體的有機質則12C同位素更豐富。據研究,乾酪根碳同位素的熱敏性差,從未成熟階段到成烴液態窗階段,再到濕氣—凝析油階段甚至干氣階段,乾酪根中δ13C值的變化幅度僅為1‰左右。因此,δ13C值在一定的成烴演化階段范圍內(Ro=0.4%~1.60%),尤其在較高演化階段又成為判別原始母質類型的有效參數。
根據研究,乾酪根δ13C小於-28‰為I型有機質,大於-25‰為Ⅲ型有機質,介於其間為過渡型有機質。其中δ13C為-28‰~-26.5‰為Ⅱ1型有機質,-26.5‰~-25‰為Ⅱ2型有機質。
(4)乾酪根紅外光譜特徵。
乾酪根是一種復雜的有機集合體,通過紅外光譜分析可確定其官能團組成。目前國內使用儀器主要為傅立葉紅外光譜儀。乾酪根紅外光譜譜圖見圖1—2。
在圖1—2中2920cm-1、2860cm-1、1460cm-1附近的吸收峰反映屬於脂肪族烷基的C—H對稱及不對稱伸縮振動,1700cm-1附近吸收峰反映羰基C行內圖:10007502127348010004_0014_0002.jpg" />
2614O(醛、酮)羧基COOH(酸、酯)等含氧官能團的收縮振動,1600cm-1附近吸收峰是芳環中的—C=C—伸縮振動及變形振動。因此上述吸收峰的相對強度代表了乾酪根中三種主要化學基團。這三種主要化學基團的組成反映了乾酪根的母質類型。應注意的是同一類乾酪根這些吸收峰強度都與成熟度有關,研究成熟度較高的生油岩時要同其它指標綜合考慮。
圖1—2 乾酪根紅外光譜圖根據楊志瓊的研究成果,乾酪根2920cm-1大於0.3光密度/毫克者,為低等浮游生物組成的優質母質(Ⅰ型),而小於0.1光密度/毫克者為高等陸源生物組成的腐殖型母質(Ⅲ型),介於其間為過渡型母質(Ⅱ型)。
近年來許多研究人員在紅外光譜應用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提出了紅外光譜劃分乾酪根類型的方法和指標。採用2920cm-1、1600cm-1、1700cm-1三種吸收峰強度進行歸一,其中2920cm-1大於75%為I型有機質,小於50%為Ⅲ型有機質,介於50%~75%之間為過渡型有機質。這個標准大多數地區應用效果還是比較好的。
『貳』 食品袋需要用什麼材料合適
食品包裝材料常見的主要有PE聚乙烯、PP聚丙烯、PS聚苯乙烯等。不同的材料有不同的特點,使用時要依據食品自身的特點進行選擇。
(一)PE聚乙烯:主要是成分是聚乙烯樹脂,加少量的潤滑劑、搞老化劑等添加物。聚乙烯是無臭、無毒、外現呈乳白色的蠟狀固體。製作的包裝袋錶面光澤度、透明度不高。可塑性能良好。
1.阻隔性能良好:有效防止水、濕氣的浸入,但是阻隔空氣的性不是太好。
2.化學穩定性強:常溫狀態下,與酸、鹼不起反應,但耐油性較差。
3.機械性能:抗拉伸強度、撕裂強度及柔韌性能良好。
4.耐高溫、低溫:耐低溫性能較好,可以用於食品冷藏,但是耐高溫性能較差,不能隨經常高溫蒸煮。
5.衛生安全性:符合食品安全標准,可以直接接觸食品。
(二)PP聚丙烯:主要成分是聚丙烯樹脂,光澤度、透明度高,熱封性較PE差,但優於其它塑料材質。
1.阻隔性能優於PE,強度、硬度、剛性高於PE;
2.衛生安全性高於PE
3.耐高溫優良,可以100~200攝氏度的溫度下長期使用,但是耐低溫性能較PE差,達到-17攝氏度時性能變脆。
聚丙烯主要製成薄膜材料的食品包裝袋,耐水、阻濕比PT好,材料質透明,耐撕裂,但是印刷性較PT差,成本較低,可用於糖果、點心的扭結包裝。還可製成熱縮薄膜,用於食品熱收縮包裝,如食品真空包裝袋等復合包裝袋。
(三)PS聚苯乙烯:主要成分為苯乙烯單體的聚合物。材質透明,光澤性好。
1.阻濕氣性較PE差,化學穩定性一般,具有較高的剛硬性能,但脆性大。
2.耐低溫性能良好,但是耐高溫性能較差,不能高於60~80攝氏度。
...展開食品包裝材料常見的主要有PE聚乙烯、PP聚丙烯、PS聚苯乙烯等。不同的材料有不同的特點,使用時要依據食品自身的特點進行選擇。
(一)PE聚乙烯:主要是成分是聚乙烯樹脂,加少量的潤滑劑、搞老化劑等添加物。聚乙烯是無臭、無毒、外現呈乳白色的蠟狀固體。製作的包裝袋錶面光澤度、透明度不高。可塑性能良好。
1.阻隔性能良好:有效防止水、濕氣的浸入,但是阻隔空氣的性不是太好。
2.化學穩定性強:常溫狀態下,與酸、鹼不起反應,但耐油性較差。
3.機械性能:抗拉伸強度、撕裂強度及柔韌性能良好。
4.耐高溫、低溫:耐低溫性能較好,可以用於食品冷藏,但是耐高溫性能較差,不能隨經常高溫蒸煮。
5.衛生安全性:符合食品安全標准,可以直接接觸食品。
(二)PP聚丙烯:主要成分是聚丙烯樹脂,光澤度、透明度高,熱封性較PE差,但優於其它塑料材質。
1.阻隔性能優於PE,強度、硬度、剛性高於PE;
2.衛生安全性高於PE
3.耐高溫優良,可以100~200攝氏度的溫度下長期使用,但是耐低溫性能較PE差,達到-17攝氏度時性能變脆。
聚丙烯主要製成薄膜材料的食品包裝袋,耐水、阻濕比PT好,材料質透明,耐撕裂,但是印刷性較PT差,成本較低,可用於糖果、點心的扭結包裝。還可製成熱縮薄膜,用於食品熱收縮包裝,如食品真空包裝袋等復合包裝袋。
(三)PS聚苯乙烯:主要成分為苯乙烯單體的聚合物。材質透明,光澤性好。
1.阻濕氣性較PE差,化學穩定性一般,具有較高的剛硬性能,但脆性大。
2.耐低溫性能良好,但是耐高溫性能較差,不能高於60~80攝氏度。
3.安全系數良好。
主要製成食品盒、水果盤、餐具、冷飲杯等。
此外食品包裝袋材料常見有由PE聚乙烯、PP聚丙烯、PS聚苯乙烯、三聚氰胺等不同種類的塑料的復合薄膜,多層、層壓薄膜等復合材料製作的復合包裝袋等,這些材質根據不同的特性以及不同的加工工藝可以製作出不同種類的包裝袋如大米真空包裝袋、狗糧自立拉鏈袋、調味品塑料包裝袋、茶葉包裝袋等。收起
『叄』 乾酪根顯微組分鑒定及類型劃分
方法提要
將制好的乾酪根試樣塗在玻璃薄片上,製成薄片。對乾酪根的顯微組分進行顯微鏡下形態、組構的觀察、鑒定、計數。對不同顯微組分採用不同的加權系數,經數理統計得到乾酪根試樣的類型指數(ITI),並據此將乾酪根劃分為Ⅰ、Ⅱ1、Ⅱ2和Ⅲ型。
儀器和設備
生物顯微鏡具透射白光和藍光激發熒光功能、照相功能、網形測微尺和十字絲。
載玻片75mm×25mm×1.2mm。
蓋玻片18mm×18mm,20mm×20mm。
尖頭鑷。
棕色滴瓶。
玻璃棒。
描筆。
試劑和材料
無水乙醇。
丙三醇。
聚乙烯醇。
乳膠。
無熒光黏結劑。
試樣要求及製片
選取粗粒徑乾酪根試樣。試樣應潮濕,對於干樣需用蒸餾水浸泡24h後,進行30min超聲波處理,再離心富集。
製片。先用無水乙醇將載玻片和蓋玻片洗凈擦乾,在載玻片上標明試樣的編號等信息。用丙三醇製片法或聚乙烯醇製片法製片。製成的薄片應試樣分布均勻,顯微組分顆粒基本無重疊。
丙三醇製片法。用玻璃棒蘸取適量含有丙三醇的乾酪根試樣於載玻片上,塗布均勻,用尖頭鑷夾蓋玻片從一邊壓在樣品上,輕壓擠出氣泡,用描筆蘸適量乳膠,塗劃在蓋玻片和載玻片接觸處,晾乾後備用.
聚乙烯醇製片法。將聚乙烯醇和蒸餾水按 (1 + 9) 配製成聚乙烯醇溶液; 用玻璃棒蘸取試樣於蓋玻片上,加適量聚乙烯醇溶液,將其充分混合,並均勻塗滿蓋玻片,室溫下自然風干; 在已風乾的蓋玻片上加適量的無熒光黏合劑,立即翻蓋到載玻片上,待完全固結,備用。
鏡下鑒定
調整好生物顯微鏡。將載玻片上的乾酪根試樣放大 400~600 倍,用透射白光和落射熒光進行鑒定。乾酪根顯微組分的分類命名是以煤岩顯微組分分類命名方法為基礎,結合烴源岩中有機質顯微組分特徵而確定的。在鑒定過程中,對所測試樣顆粒的典型特徵要拍攝彩色照片。
各組分的特徵如下:
腐泥無定形體。主要由低等水生生物藻類等遺體在還原環境下,由於微生物的介入並經腐泥化作用而形成的產物。其外形多呈棉絮狀、雲霧狀或團粒狀等,有的可見藻體的痕跡; 輪廓線呈不規則圓滑曲線,表面紋飾粗,中間部分一般比邊緣厚; 顏色為棕黃色、黃棕色、褐棕色、褐色以至深褐色,透明至不透明; 大小可以從幾十微米至幾百微米不等。藍光激發下熒光呈亮黃色、乳黃色、黃色、深黃色直至暗褐色。
藻類體。具有一定結構的單細胞或多細胞。有時以集合體出現,有的含細胞核,有的具各式各樣的突起和外形,外壁一般較薄; 顏色多為淡黃色至棕黃色; 大小從十幾微米到幾百微米。藍光激發下熒光呈亮黃色直至褐色。
腐泥碎屑體。約 5μm 的具腐泥無定形體特徵的碎屑顆粒。
樹脂體。呈大小不一圓形、橢圓形個體或集合體,比較均一,輪廓線清晰平滑。亦可見彌漫狀細粒或充填於結構鏡質體或絲質體的胞腔中。顏色呈淺黃色至橙紅色,富有光澤。藍光激發下熒光呈亮黃色、黃色、褐黃色。
孢粉體。包括草本、木本、水生和陸生的孢子花粉,形態各異,有圓形、橢圓形、梭形、多角形、三角形等單體,集合體少見。不同種屬的孢粉具有不同的孔、溝、縫等萌發器官。表面具有各種紋飾或突起,顏色為淡黃色至褐色,隨變質程度呈正相關加深。藍光激發下熒光呈黃色、褐黃色至褐色。
木栓質體。具有多層細胞腔和細胞壁的結構體,外形薄片狀,輪廓線平直。細胞有長方形、方格形、鱗片狀、疊瓦狀等,細胞間隔為單層,顏色為黃色至褐黃色,藍光激發下熒光呈黃色、褐黃色、褐色。
角質體。通常由一層沒有間隙的扁平細胞彼此緊密相連而成,呈不同形態的鋸齒、波紋或多角形輪廓。有時帶有表皮細胞組織的印痕或氣孔等,質地感柔軟,常有褶皺。顏色為淡黃色至褐黃色。藍光激發下熒光呈黃色、褐黃色、褐色。
菌胞體。個體大小不一,一般為 5~ 100μm,有單胞孢和多胞孢,多節,形態多樣,有的無孔,有的多孔、壁厚、不易破碎,顏色多為棕至暗棕色,絕大部分無熒光顯示。
殼頂碎屑體。約 5μm 的具樹脂體、孢粉體、木栓質體、角質體、菌胞體的殼質組分特徵的碎屑顆粒。
腐殖無定形體。主要由高等植物 (陸生或水生) 的表皮組織、維管組織或基本組織(亦可含少量低等生物) 、經微生物完全降解作用形成的異於腐泥無定形體的一種顯微組分。一般較薄、多褶皺、無特定形態,有的可隱約見到尚未完全降解的植物組織殘跡,並且常有較多的殼質碎屑或孢粉等。顏色為淡黃至黃褐色不等。藍光激發下熒光呈黃褐色至褐色。
結構鏡質體。具有較清晰的木質結構。細胞腔圓形、橢圓形、梯形、長管狀、條紋狀、環紋狀、網狀以及纖維狀結構等。細胞壁較厚、間隔多層,較復雜、顏色棕黃色至棕褐色,沒有熒光顯示。
無結構鏡質體。沒有植物細胞結構。質地均一、邊緣平直。常呈塊狀、條帶狀。顏色由淺棕紅色至深紅棕色,沒有熒光顯示。
絲質體。顏色為純黑色,沒有熒光顯示。
顯微組分質量分數 (%) 統計
在 40 倍物鏡下統觀試樣,以該視域作為 1 個統計單位。確定該視域中的代表性粒徑,使大於該粒徑的顆粒含量在 50% 以上。以視域中心點作為被鑒定統計的固定坐標,根據視域中顆粒的透射光、落射熒光特徵和粒徑單位進行鑒定統計。然後依次等距離地移動視域,進行下一個統計單位的鑒定。測定時至少要鑒定統計 300 個單位,然後按各組分的單位數計算其質量分數。
表72.7 乾酪根顯微組分分類命名
類型指數計算及類型劃分
根據乾酪根顯微組分質量分數統計結果,用各顯微組分的加權系數(見表72.7),按下式計算其類型指數的ITI值:
岩石礦物分析第四分冊資源與環境調查分析技術
式中:ITI為乾酪根類型指數;a為腐泥組的質量分數;b1為樹脂體的質量分數;b2為孢粉體、木栓質體、角質體、殼質碎屑體、腐殖無定形體、菌孢體的質量分數;c為鏡質組的質量分數;d為惰性質的質量分數。
根據乾酪根類型指數,按表72.8劃分乾酪根類型。
表72.8 乾酪根類型指數
『肆』 做芝士蛋糕吉利丁可以用卡拉膠代替嗎
你要做的應該是凍芝士吧,可以代替的,他們都能起凝固的作用
卡拉膠(Carrageenan),又稱為鹿角菜膠、角叉菜膠。卡拉膠是從某些紅藻類海草中提煉出來的親水性膠體,它的化學結構是由半乳糖及脫水半乳糖所組成的多糖類硫酸酯的鈣、鉀、鈉、銨鹽。由於其中硫酸酯結合形態的不同,可分為K型(Kappa)、I型(Iota)、L型(Lambda)。製作卡拉膠的原料 卡拉膠的利用起源於數百年前,在愛爾蘭南部沿海出產一種海藻,俗稱為愛爾蘭苔蘚(Irish Moss),現名為皺波角藻(Chondrus crispus),當地居民常把它采來放到牛奶中加糖煮,放冷凝固後食用。18世紀初期,愛爾蘭人把此種海藻製成粉狀物並介紹到美國,後來有公司開始商品化生產,並以海苔粉(sea moss farina)的名稱開始銷售,廣泛用於牛奶及多種食品中。19世紀美國開始工廠化提煉卡拉膠,到19世紀40年代卡拉膠工業才真正在美國發展起來。我國在1973年在海南島開始有卡拉膠生產。
化學結構
由硫酸基化的或非硫酸基化的半乳糖和3,6-脫水半乳糖通過α-1,3糖苷鍵和β-1,4鍵交替連接而成,在1,3連接的D半乳糖單位C4上帶有1個硫酸基。分子量為20萬以上。
膠體化學特性
● 溶解性:不溶於冷水,但可溶脹成膠塊狀,不溶於有機溶劑,易溶於熱水成半透明的膠體溶液.(在70℃以上熱水中溶解速度提高;
● 膠凝性:在鉀離子存在下能生成熱可逆凝膠;
● 增稠性:濃度低時形成低粘度的溶膠,接近牛頓流體,濃度升高形成高粘度溶膠,則呈非牛頓流體。
● 協同性:與刺槐豆膠、魔芋膠、黃原膠等膠體產生協同作用,能提高凝膠的彈性和保水性;
● 健康價值:卡拉膠具有可溶性膳食纖維的基本特性,在體內降解後的卡拉膠能與血纖維蛋白形成可溶性的絡合物。可被大腸細菌酵解成CO2、H2、沼氣及甲酸、乙酸、丙酸等短鏈脂肪酸,成為益生菌的能量源。
在食品中的應用
冰淇淋(雪糕):預防乳清分離、延緩溶化。 甜果凍、羊羹:膠凝劑。 肉製品:增稠保水、肪止脫液收縮,粘結劑,提高產品的切片性、彈性。 巧克力牛奶:懸浮,增加質感。 果汁飲料:使細小果肉粒均勻,懸浮,增加口感。 膠脂牛乳:滑潤,增加質感。 軟糖:優良膠凝劑。 煉乳:乳化穩定。 麵包:增加保水能力,延緩變硬 加工乾酪:防止脫液收縮。 餡餅:糊狀效應,增加質感。 嬰兒奶粉:防止脫脂和乳漿分離。 調味品:懸浮劑,賦形劑,帶來亮澤感覺。 牛奶布丁:膠凝劑,增加質感。 罐裝食品:膠凝,穩定脂肪。 冷凍發泡糕點:防止脂肪分離和脫液收縮現象,不易變形。 奶昔:懸浮,增加質感。 啤酒工業:澄清劑,穩定劑。 酸化乳品:增加質感,滑膩 牙膏:粘結 卡拉膠(也稱鹿角菜膠或鹿角藻膠)是從紅藻中提起的天然多糖植物膠,廣泛應用於食品工業、化學工業及生化、醫學研究等領域中。卡拉膠具有形成親水膠體,凝膠、增稠、乳化、威膜、穩定分散等特性,因而被廣泛應用於乳製品、冰淇淋、果汁飲料、麵包、水凝膠(水果凍)、肉食品、調味品、罐頭食品等方面。可調配成果凍粉、軟糖粉、布丁粉、愛玉粉、西式火腿調配粉等。其獨特性能是不能被其它樹脂所代替,使得卡拉膠工業迅速發展,現在世界卡拉膠的年總產量已遠遠超過瓊脂的產量。卡拉膠的水溶性很好,在70度開始溶解,80度則完全溶解。乾的粉狀卡拉膠很穩定,長期放置不會很快水解,比果膠或褐藻膠等糖的穩定性好的多。卡拉膠在中性和鹼性溶液中也很穩定,即使加熱也不水解。由於卡拉膠的諸多物理化學特性,令人滿意的彈性,透明度及溶解性能擴展了卡拉膠應用范圍;安全無毒的特性已被聯合國糧農組織和世界衛生組織食品添加劑聯合專家委員會(UECFA)所確認。因此近年來,卡拉膠在國內外發展迅速,需求量大增
『伍』 電木是如何發明的
1906年,美國化學來家貝克蘭正在研自究一種新的有機物質——酚醛樹脂。這是一種半透明的液體。只是這里的老鼠猖獗,他要想法逮老鼠,以防它們搗亂。
一天晚上,貝克蘭為了引老鼠上鉤,特意在捕鼠器里放進了一些香噴噴的乳酪。第二天清早,他走進實驗室一看,頓時大吃一驚。一瓶酚醛樹脂被打翻了,捕鼠器不但沒有捕到老鼠,連裡面的乳酪也變了樣,變得像石頭一樣堅硬。
「哎,這是誰搞的鬼呢?」貝克蘭惱怒了。「咪」的一聲打斷了他的思路,一隻貓從他的腳跟下溜掉了,原來是一隻懶貓闖的禍。
貝克蘭可是個善於追根究底的人,這意外的現象使他立刻產生了疑問:「捕鼠器里糨糊似的乳酪為什麼變硬了呢?
貝克蘭為了搞清楚這個問題,又繼續做實驗,發現把乳酪和酚醛樹脂攪和在一起,立刻會變得堅硬和光滑起來。他還發現,將酚醛樹脂添加木屑加熱、加壓也可使其變得非常堅硬、光滑,不怕酸和鹼,耐燒又耐燙,這就是電木。
『陸』 打了狂犬疫苗可以吃含有辣椒樹脂的餅干嗎,我買了點芝士餅干,裡面含
引用狂犬病吧中的一個帖子,對狂犬疫苗忌口的事情說得非常清楚。
網路狂犬病吧
樓主:峯敭
為什麼要忌口:
其實有很多狂犬病疫苗的產品說明書上也有提到忌口,這些說明書上為什麼要寫忌口呢?因為以前的疫苗說明書是由國家葯典委員會統一制定的,說明書中的「注意事項」:「忌飲酒、濃茶等刺激性食物及劇烈運動等。」都來自於《中華人民共和國葯典》。我國1980年之前,狂犬病疫苗是用動物腦組織生產的,接種針次多,接種劑量大,加上那時候的疫苗沒有純化,雜質含量多,所以副作用很大,飲酒和劇烈運動等行為可能會加大副作用,所以當時的疫苗說明書明確規定:「不可飲酒、喝濃茶及吃有刺激性食物,應避免受涼感冒或劇烈運動或勞動 」(引自1979年衛生部《生物製品規程》)。隨著技術的進步,現在的狂犬病疫苗都是用細胞培養,並經過濃縮和純化,不良反應率已經大大降低,但是2015版葯典和一些廠家的說明書還延續著以前的內容,雖然沒有任何實驗依據說明當前使用的狂犬病疫苗還應當保留關於飲食和運動方面的上述禁忌。
WHO的相關文件中有忌口的說法嗎?
國外生產的狂犬病疫苗的說明書中就沒有這些禁忌。如曾經進口的狂犬病疫苗「維爾博」和雞胚細胞狂犬病疫苗(瑞必補爾)的中文和英文說明書中,都沒有提到飲食和運動方面的禁忌,(唯一提及的禁忌是「接種期間應避免使用免疫抑制劑和抗瘧葯」)。WHO的狂犬病相關文件里,也從來沒有提到過飲食和運動方面的禁忌,搜素國內外現有文獻資料,也找不到規定上述飲食或運動限制的科學依據。因此我們可以認為,這些飲食和運動的禁忌並不是必要的。
我們應該怎麼對待飲食和運動的禁忌?
對於接種狂犬病疫苗後的這些飲食和運動禁忌,我們可以遵守,但是也不用太過於看重。接種疫苗後,咱不喝酒,飲食清淡一點,不劇烈運動,這樣當然挺好,沒什麼問題。但是如果我們已經喝酒了,或者吃火鍋吃辣椒,劇烈運動什麼的,也沒必要擔心,這些事兒並不會造成免疫失敗,接種了疫苗,還是正常的生活就行了。
直接說吧,喝酒都行,別說辣椒了,放心好了。
『柒』 棒棒乳酪沒冷藏會變質嗎
會!市面上售賣的棒棒乳酪更多的是魚鱗膠(使用樹脂)和糖分等添加劑。不冷藏絕對會變質。
『捌』 聚氨基甲酸乙酯樹脂是什麼
聚氨基甲酸乙酯樹脂(英語:Polyurethane,IUPAC 縮寫為 PUR,一般縮寫為PU)是指主鏈中含有氨基甲酸酯特徵單元的一類高分子。這種高分子材料廣泛用於黏合劑,塗層,低速輪胎,墊圈,車墊等工業領域。在日常生活領域聚氨酯被用來製造各種泡沫和塑料海綿。聚胺酯還被用於製造避孕套(對乳膠避孕套過敏的人適用)和醫用器材和材料。由於聚氨酯具有非常低的導熱系數。所以聚氨酯材料為基礎的新型牆體保溫材料是一種新型的牆體材料,在歐美等西方國家已經發展的比較成熟了,在中國這方面牆體保溫材料的推廣還在繼續進行中,所以在中國的發展市場非常具有潛力。
研究開發的歷史
聚氨酯的研究開發最初是由Otto Bayer和他的同事合作於1937年在德國勒沃庫森的I.G.Farben實驗室開始的。他們通過實驗應用加成聚合原理,利用液態異氰酸酯和液態聚醚或二醇聚酯生成一種有別於當時已發現的聚烯烴和縮聚生成塑料的新型塑料---聚氨酯。新的單體混合物也不同於Wallace Carothers 已取得的對於聚酯的專利。起初,應用僅限於纖維和軟質泡沫。隨後其發展受二次世界大戰影響(期間PU只小范圍用於航空座椅),直到1952年異氰酸酯才開始可以通過商業途徑購買到。1954年,開始使用甲苯二異氰酸酯(TDI)和聚酯多元醇生產用於商業用圖的軟質聚氨酯泡沫。這種泡沫(起初被發明者稱作仿製的瑞士乳酪)的發明歸功於把水加入到反應體系當中,這些物質也用來生產硬質泡沫,粘膠和彈性體。線性纖維是由六亞甲基二異氰酸酯(HDI)和1,4-丁二醇(BDO)反應生成的。
第一種商業生產的聚醚多元醇,聚(四亞甲基醚)乙二醇,是由杜邦於1956年用四氫呋喃聚合生成的。BASF和陶氏化學在隨後的1957年推出比較便宜的聚烷烴二元醇。這些聚醚多元醇表現出了技術和商業上的優勢,如:低成本,易處理,優異的水解穩定性;而且在制備聚氨酯時可以快速取代聚酯多元醇。其他的PU推進者還有Union Carbide和Mobay Corporation, 一家Monsanto/Bayer 合資創辦的公司。1960年軟質聚氨酯泡沫的產量達到四萬五千噸。經過十多年的發展,隨著氯氟烷烴鼓泡劑的出現,便宜的聚醚多元醇,和二苯基甲烷二異氰酸酯(MDI)的出現推動了硬質聚氨酯泡沫在高性能的隔熱材料的運用。基於聚合MDI(PMDI)的硬質聚氨酯泡沫比基於TDI的材料有更好的熱穩定性和燃燒性能。
1967年,氨基甲酸乙酯改性的聚異氰酸酯硬質泡沫被生產出來了,生產出來的低密度隔熱材料顯示出更好的熱穩定性和阻燃性。也是在60年代,汽車的內部安全組件如儀表盤和門的面板開始使用熱塑性塑料回填半硬質泡沫製成。
在1969年,Bayer AG在德國的杜塞爾多夫展出了一輛全塑料車。汽車的有些部件是利用一種叫做RIM(反應注塑成型)的新工藝製造而成。RIM技術是用高壓注入液態組分然後快速注入反應組分至模腔內。大的部件如汽車儀表盤和面板,也可以用同樣的方法注塑成型。聚氨酯的RIM包括許多不同的產品和工藝。利用二元氨鏈增長劑和氨基甲酸、異氰酸酯和聚脲的三聚工藝,加入添加劑,如研磨過的玻璃、雲母,加工過的纖維等,就是所謂的RRIM。可以改善彎曲模量和熱穩定性。1983年美國利用這種技術生產出來汽車塑料車身。在模穴內預先加入玻璃纖維,可以進一步改善彎曲模量,這就是所謂的SRIM或叫結構RIM。
從二十世紀80年代初,水吹微孔柔性聚氨酯泡沫被用於汽車面板和輪胎密封空氣過濾器的模型墊圈。 此後,由於能源價格上升、以及減少PVC在汽車中使用的要求日增,聚氨酯的市場份額不斷增加。昂貴的原料價格因部件重量的減輕,如金屬蓋和過濾器外殼的減少而得到補償。高填充的聚氨酯彈性體和未填充的聚氨酯泡沫現在被用於高溫油過濾器當中。
生產聚氨酯泡沫(包括泡沫橡膠)時,要往反應混合物中加入少量揮發性物質,叫做鼓泡劑。這些簡單的物質賦予聚氨酯優異的隔熱性能。20世紀90年代初,為了減少對臭氧層的影響,蒙特利爾協議限制使用部分含氯的鼓泡劑。如三氯氟甲烷(CFC-11)。其它的鹵代烷,如氯氟烴,1,1-二氯-1-氟乙烷(HCFC-141b)被1994年的IPPC溫室氣體指令和1997年的歐盟有機揮發性氣體指令列為逐漸被淘汰的物質。到90年代末期,雖然還有部分發展中國家使用含鹵鼓泡劑,北美和歐洲已越來越多地使用二氧化碳、戊烷,1,1,1,2-四氟乙烷(HFC-134a)、1,1,1,3,3-五氟丙烷(HFC-245fa)作為鼓泡劑。
基於已有的聚氨酯噴塗技術和聚醚氨化學理論,聚氨酯的噴塗彈性材料在二十世紀九十年代得到迅猛的發展。它們的快速反應和對潮濕相對不敏感的特性使得它們成為大面積項目的塗裝的首選塗料。 如次級安全外殼,人孔和通道塗層,罐的內襯。經過適當的打底和表面處理後,對混凝土和鋼有很好的粘結力。 在相同時期,新的雙組分聚氨酯和聚氨酯聚脲共混彈性體技術被運用於現場施工的負載床襯墊.這種對小卡車和其它運載貨箱的塗裝技術創造出一種耐用,耐摩擦的復合金屬材料。熱塑性塑料內襯彌補了金屬在易腐蝕和脆性方面的缺陷。
『玖』 (四)利用孢粉玻片劃分乾酪根類型
孢粉玻片是一個豐富多採的微觀世界,可在顯微鏡下展示出各種類型的有機質組分,它代表了沉積岩中不溶於有機試劑的有機質,通稱「乾酪根」。作為孢粉玻片以往所觀察的內容僅僅局限於孢粉和藻類化石,其它有機質組分往往一覽而過,無人問津。後來,在杜朗主編的《乾酪根——沉積岩中不溶有機質》一書中,提出了「孢粉相」的概念,運用「孢粉相」這一概念進行微相分析,研究有機質的顯微組分,辨別各類組分的形態特徵,觀測它們的光學特徵(顏色、半透明度、反射率、熒光)以及各自的相對含量。根據以上這些參數就可以鑒別岩石內有機質組分的豐度、類型和成熟度,確定有機質的來源,描述有機質的沉積環境,推測成岩作用對有機質的影響及變化等等。無疑這在生油理論與石油地質研究中是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的。
1.乾酪根顯微組分分類與鑒定
岩石中的有機組分包括可溶的和不可溶的兩部分。不可溶的部分稱為乾酪根。乾酪根的組分大致又可分為三部分:一是定型部分;二是無定型部分;三是再沉積部分。再沉積部分一般佔10%左右,它是指老地層中的有機質經風化、剝蝕、搬運後再沉積下來的,在統計、鑒定乾酪根組分時應排除在外。前兩部分定形的和無定形的乾酪根,其組分的詳細分類,採用的是勝利油田分類方案。首先將乾酪根的顯微組分分為4個組,每個組內又詳細劃分若干個組分(表 22)。
表22乾酪根顯微組分分類描述表
(1)腐泥組:包括藻質體和無定形兩類。這里所指無定形主要指由藻類的遺體經腐泥化作用而形成的呈棉絮狀或雲霧狀的物質,不包括其它無定形物質(如細胞組織或生命活動的分泌物)等。
(2)殼質組(或稱脂質體):包括孢粉體、角質體、樹脂體、木栓體等。
(3)鏡質組(或稱腐殖體):包括結構鏡質體和無結構鏡質體兩類。
(4)惰質組:這里只列入絲質體一類,在煤的顯微組分分類中,還有半絲質體、粗粒體、微粒體、菌類體、碎屑惰質體等。
2.乾酪根類型的劃分
乾酪根的分類方法很多,但主要為三種,即元素法、熱解指數法和鏡下觀察法。本文採用鏡下觀察法,它與乾酪根分析鏡下觀察法基本一致,只是樣品中提取乾酪根的方法有所不同。其過程是對每個樣品乾酪根的顯微組分進行准確鑒定統計,一般需統計300個顆粒,然後根據各組分的數量代入公式,進行加權平均值的計算,得出類型指數T值:
松遼盆地白堊紀石油地層孢粉學
式中a、b、c、d分別代表腐泥組、殼質組、鏡質組、惰質組。加權系數的選擇主要根據各顯微組分對生油量貢獻大小而定。本文採用腐泥質(+100)、殼質組(+50)、鏡質組(-75)、惰質組(-100)。T值的大小反映了乾酪根產油氣的性能,是分類的定量依據。
根據T值的大小劃分乾酪根類型,各單位意見不一(見表 23)。
美國埃克森石油公司劃分的標准要寬一些。有的單位如北京石油勘探開發研究院,主張將混合型乾酪根進行細分,他們認為我國是以陸相沉積為主的產油國家,乾酪根的來源以陸源為主,在湖盆中心以水生生物為主,所以一般乾酪根多以混合型出現,腐泥型很少。有的國家,如日本只統計無定型的百分含量,來劃分乾酪根的類型。表22中各單位劃分標准,是針對乾酪根分析的鏡下鑒定而言的。我們認為孢粉分析畢竟不同於乾酪根分析,有它的特殊性,孢粉玻片中乾酪根的富集程度不夠高,尤其是無定型組分顯得更少一些,因此劃分標准必須寬一些。本書根據實際情況:通過大量的統計對比,新擬訂了一套劃分標准,即T值:+100~0為腐泥型(I);0~-15為腐殖腐泥型(Ⅱ1);-15~-30為腐泥腐殖型(Ⅱ2);-30~-100為腐殖型(Ⅲ)。採用這套標准進行實際劃分,並與乾酪根鏡下鑒定的劃分結果進行比較,基本上是一致的。
表23乾酪根類型劃分標准表
3.海拉爾盆地乾酪根類型
海拉爾盆地是近幾年油氣勘探的重點探區之一,我們在對該區最早的兩口探井——海參1井、海參 4井進行孢粉分析的同時,利用孢粉玻片進行了乾酪根類型的劃分(表 24)。
表24海拉爾盆地乾酪根類型劃分表
海參1井位於盆地內烏爾遜凹陷的南部,海參4井位於北部。從這兩口井的乾酪根類型看有以下特點:
(1)總體看以 Ⅲ類乾酪根為主,但從生油岩樣品看以Ⅱ類乾酪根為主,Ⅰ類很少。
(2)烏爾遜凹陷的南部和北部類型有差別,北部以大磨拐河組類型較好,而南部以伊敏組類型較好。
(3)從縱向上看,伊敏組的類型好於大磨拐河組,在平面上看南部類型好於北部。
利用孢粉玻片劃分乾酪根類型是孢粉分析的副產品。孢粉樣品多,縱向上可進行系列評價,經濟、快速、有效,是一種值得推廣的好方法。
『拾』 哪個品牌自流平找平不含乾酪素
地平寶就是不含乾酪素的品牌自流平找平,是一種聚合物水泥綠色環保的地面找平材料,即無毒、無味、無輻射,它可以說是室內裝修的必備產品,因為它還有著施工簡單、方便快捷、耐磨、不易開裂等優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