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現在抄採用超濾膜或襲RO膜作為過濾介質的比較多。當然,這兩樣過濾膜出來的水都是可以達到無菌的,因為他們的過濾孔徑都是比細菌小10倍以上,細菌經過膜的時候,是沒辦法鑽過過濾孔的,這個原理就跟家裡的蚊帳一樣,因為蚊帳的孔一般都小於蚊子,這樣蚊子就沒辦法進入裡面,
2. 超濾 能否去除 熱源,內毒素之類的
那就要看產品選擇的超濾膜是什麼樣的型號了。
一般比較好的超濾,會選擇膜透過回孔徑為5000道爾頓,這樣的膜答能絕對去除微生物、熱源、內毒素,因為這些雜質最小的也在20000以上。
但是有的產品超濾膜選擇20000道爾頓,這樣或多或少會有極少量的微生物物質遺漏。
3. 除蛋白後PALL中空纖維膜清洗去除內毒素方法具體操作
建議分離蛋白溶液的之後,可以採用分解酶 來進行清洗,在用酸性溶液清洗!
內毒素的過濾一般建議採用6000道爾頓的 超濾膜進行過濾
4. 0.22除菌級濾膜能不能除去細菌內毒素
能去除一部分,0.22微米的濾膜孔徑是正態分布的不是絕對的過濾孔徑,因此會有一些內毒素會透過!建議採用6000道爾頓的超濾膜來去除
5. 超濾膜的去除大腸桿菌率是多少
大腸桿菌(Escherichia coli,E.coli) 革蘭氏陰性短桿菌,大小0.5×1~3微米。超濾膜的截版留分子量為1000~500000道爾頓或者截權留溶質尺寸大小為0.005~0.1微米左右。因此,超濾膜幾乎能截留溶液中所有的細菌、病毒及膠體微粒、蛋白質、大分子有機物。
6. 超濾膜能截留哪些細菌,請問有知道的嘛
中空纖維超濾膜
可以截留
大腸桿菌,鞭毛蟲、螺旋菌,病毒等
超濾膜如果要截留細菌,那麼選擇 對應的分子量才可以達到截流的效果
一般選擇 10萬道爾頓
7. 細菌內毒素引入途經及消除方法
細菌內毒素主要來自於細菌污染。也有可能是采購的原料被污染後滅菌處理殘留。
消除的方法一般是高溫處理,玻璃器皿250度或者180度處理。如果是樣品珍貴的,也可以用去除內毒素的凝膠顆粒吸附。
8. 細菌內毒素精密過濾器有什麼要求
精密過濾是採用成型的濾材,原液通過濾材,濾渣留在濾材壁上,濾液透回過濾材流出,從答而達到過濾的目的。成型的濾材有:濾布、濾網、濾片、燒結濾管、線繞濾芯、熔噴濾芯、微孔濾芯及多功能濾芯。因濾材的不同,過濾孔徑也不相同。保安精密過濾是介於砂濾(粗濾)與超濾之間的一種過濾,過濾孔徑一般在0.1-120μm范圍。同種形式的濾材,按外形尺寸又分為不同的規格。
過濾細菌內毒素對精密過濾器的要求主要在濾芯精度上,常規精密過濾器精度在5μm,細菌內毒素精密過濾器要求精度需要小於5μm,因此需要選擇對應精度的濾芯,具體濾芯精度和濾芯材質的選擇需要參考水質參數。
9. 超濾膜能過濾掉水中的細菌和病毒嗎
超濾膜能過濾掉水中的細菌和病毒
超濾膜是一種孔徑規格一致,額定孔徑范圍為0.001-0.02微米版(即權1——20納米)的微孔過濾膜。在膜的一側施以適當壓力,就能篩出小於孔徑的溶質分子,以分離分子量大於500道爾頓、粒徑大於2~20納米的顆粒。
細菌的大小因種類而差別很大,球菌大小以直徑表示;桿菌、螺菌用長度和寬度表示。螺菌的長度一般以菌體兩端的距離計算,但按螺旋的直徑和圈數計算才是螺菌的真正長度。測量細菌大小一般用顯微鏡測微尺,常用的單位是微米(micrometer,μm,1μm=10-3mm)。最小的細菌只有0.2微米,最大的可長達80微米,但最常見的多數細菌為:球菌0.5~1微米,桿菌0.2~1.0×0.7~3微米,螺菌0.3~10×1.0~50微米。
病毒比細菌小得多。直徑在20~40納米之間。大的如痘病毒,大小為200×250-350納米,與小的細菌相近;小的如口啼疫病毒,直徑只有22納米
10. 聽說常用的超濾膜有Pan和PVC的,哪一種好呢
晚上好,這個來要看具體過濾什麼自,PAN的耐溶劑性能不如PVC,如果你過濾的是水相那兩者都差不多,PAN的使用時間比PVC要短一些。如果過濾有機相那還是PVC的好因為它僅溶於二氯甲烷、THF和環己酮等極少數溶劑中對絕大多數有機溶劑都有優良耐性的。我用的是PP因為耐溶劑性能更好,要是預算充足你可以用頂級的PVDF或者PTFE,請酌情參考(只從材質講,超濾和普通濾膜僅僅是孔徑大小區別罷了,其他都相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