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反滲透膜進水流道厚度的概念是什麼對運行的影響
1、反滲透膜在卷制的過程中,滲透側有較細的格網防止膜片粘粘,濃水側有較粗專的格網,屬這個格網的厚度就是進水流道的厚度,如400ft2的膜,其進水流道厚度在28mil(約合0.7mm),而365ft2的膜,其進水流道厚度在31mil(約合0.8mm);也有些特種分離膜,其流道厚度比31mil還要大。
2、原則上流道厚度較大的膜具有較好的抗污染性能,抗污染膜一般為31密耳或34密耳;
3、選購時要根據水質、水型選擇膜,如果水質不是太好的話,則盡量選擇寬流道的膜,水質比較好的話,則選擇窄流道的膜。
不當之處請指正!
謝謝!
補充:mil是一個長度單位,1mil相當於1/1000英寸。1英寸為25.4mm。詳詢濟南因科盛華環保科技公司。
Ⅱ RO膜規格如4040、4021、8040等,有何區別,劃分依據是什麼
前面的40和80是膜元件截面的直徑,分別是至4英寸和8英寸。後面的40、21、40是膜元件的長度,分別指40英寸、21英寸、40英寸。
沒有什麼劃分依據,像是慣例,都用習慣了。
Ⅲ 反滲透膜進水流道厚度的概念是什麼 對運行的影響選購時的注意事項
全自動卷制技術才能製造出高度一致的、膜面積精確的元件。全自動技術不需要犧牲進水流道厚度,就可以製造出最高膜面積的元件。
Ⅳ 進口ro膜多少層
2.反滲透的原理: 首先要了解「滲透」的概念.滲透是一種物理現象.當兩種含有不同鹽類的水,如用一張半滲透性的薄膜分開就會發現,含鹽量少的一邊的水分會透過膜滲到含鹽量高的水中,而所含的鹽分並不滲透,這樣,逐漸把兩邊的含鹽濃度融合到均等為止.然而,要完成這一過程需要很長時間,這一過程也稱為滲透壓力.但如果在含鹽量高的水側,試加一個壓力,其結果也可以使上述滲透停止,這時的壓力稱為滲透壓力.如果壓力再加大,可以使方向相反方向滲透,而鹽分剩下.因此,反滲透除鹽原理,就是在有鹽分的水中(如原水),施以比自然滲透壓力更大的壓力,使滲透向相反方向進行,把原水中的水分子壓力到膜的另一邊,變成潔凈的水,從而達到除去水中雜質、鹽分的目的. 3.RO反滲透的由來: 1950年美國科學家DR.S.Sourirajan有一回無意發現海鷗在海上飛行時從海面啜起一大口海水,隔了幾秒後,吐出一小口的海水,而產生疑問,因為陸地上由肺呼吸的動物是絕對無法飲用高鹽份的海水的.經過解剖發現海鷗體內有一層薄膜,該薄膜非常精密,海水經由海鷗吸入體內後加壓,再經由壓力作用將水分子貫穿滲透過薄膜轉化為淡水,而含有雜質及高濃縮鹽份的海水則吐出嘴外,此即往後反滲透法的基本理論架構;並在1953年由University of Florida應用於海水淡化去除鹽份設備,在1960年經美國聯邦政府專案支助美國U.C.L.A大學醫學院教授Dr.S.Sidney Lode配合DR.S.Soirirajan博士著手研究反滲透膜,一年約投入四億美元經費研究,以運用於太空人使用,使太空船不用運載大量的飲用水升空,直到1960年投入研究工作的學者、專家越來越多,使之質與量更加精進,從而解決了人類欽用水中的難題. 4.RO反滲透純凈水機的工作原理: 它是將原水經過精細過濾器、顆粒活性碳過濾器、壓縮活性碳過濾器等,再通過泵加壓,利用孔徑為1/10000μm(相當於大腸桿菌大小的1/6000,病毒的1/300)的反滲透膜(RO膜),使較高濃度的水變為低濃度水,同時將工業污染物、重金屬、細菌、病毒等大量混入水中的雜質全部隔離,從而達到飲用規定的理化指標及衛生標准,產出至清至純的水,是人體及時補充優質水份的最佳選擇.由於RO反滲透技術生產的水純凈度是目前人類掌握的一切制水技術中最高的,潔凈度幾乎達到100%,所以人們稱這種產水機器為反滲透純凈水機.參考資料:飲水知識
Ⅳ RO膜是一層類似塑料薄膜的東西嗎
RO是英文 Reverse Osmosis membrane 的縮寫,中文意思是(逆滲透),一般水的流動方式是由低濃度流專向高濃度,水一旦加屬壓之後,將由高濃度流向低濃度,亦即所謂逆滲透原理:由於 RO 膜的孔徑是頭發絲的一百萬分之五( 0.0001 微米) , 一般肉眼無法看到,細菌、病毒是它的 5000 倍,因此,只有水分子及部分有益人體的礦物離子能夠通過,其它雜質及重金屬均由廢水管排出,所有海水淡化的過程,以及太空人廢水回收處理均採用此方法,因此 RO 膜又稱體外的高科技人工腎臟
Ⅵ 日本東麗的ro膜比陶氏的膜好在哪裡
東麗的RO膜不是比陶氏膜好,而是東麗膜的性價比要比陶氏的高,因為東麗在國內有自己的內生產工廠,所以價格的低一容些,而陶氏膜需要從美國進口,所以價格會比較高,其實沒有說哪個好,哪個就不好,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比如你需要價格比較實惠的,那麼肯定購買東麗的比較好,如果對水的質量要求比較高的,建議使用陶氏的RO膜。詳細可以點擊藍膜水處理了解。
Ⅶ 反滲透膜殼的壁厚怎麼計算的
你不必要知道膜殼的壁厚計算方法,你要做膜殼的話,只能通過試驗,制殼方法不一樣,厚度也不一樣。
Ⅷ 什麼叫RO膜
RO(反滲透)起源於美國20世紀60年代的航天研究,至今為止,都是一項非常成熟的膜分離技術,在一定的壓力下,溶液中的溶劑(水就是溶劑)與溶質(雜質及重金屬等)通過RO膜實現分離與截留的過程,RO膜的英文全名是「REVERSE
OSMOSIS
MEMBRANE」,後逐漸轉化為民用,目前已廣泛運用於科研、醫葯、食品、飲料、海水淡化等領域。
RO膜孔徑小至納米級(1納米=10-9米),在一定的壓力下,H2O分子可以通過RO膜,而源水中的無機鹽、重金屬離子、有機物、膠體、細菌、病毒等雜質無法通過RO膜,從而使可以透過的純水和無法透過的濃縮水(就是我們常說的廢水或者凈化水)嚴格區分開來。一般性的自來水經過RO膜過濾後的純水電導率5μs/cm(RO膜過濾後出水電導=進水電導×除鹽率,理論上來講,反滲透膜脫鹽率都能在99%以上,5年內運行能保證97%以上。對出水電導要求比較高的,可以採用2級反滲透,再經過簡單的處理,水電導能小於1μs/cm),
符合國家實驗室三級用水標准。再經過原子級離子交換柱循環過濾,出水電阻率可以達到18.2M
.cm,超過國家實驗室一級用水標准(GB
6682—92)。
RO膜是不能經受長期高壓力滲透的,壓力過大,RO膜膜片會受損很嚴重,這樣一來,會導致RO膜脫鹽率降低,RO膜壽命降低,因此,實際應用中,不能將水泵的壓力全部作用到RO膜上,如此一來,打開廢水口卸掉一部分壓力就成了非常好的做法,但又不能全部打開,全部打開就不能產生純水,所以經過我們工程師的仔細研究與測算,在純水與廢水比率達到1:3時,效果最佳。所以在純水機正常使用中,我們常可以看到會有一個300CC的廢水比,或者廢水比與電磁閥綁在一起的組合閥,這樣的做法既可以保證出得了純水,又可以保證RO膜壽命高於3年以上。另外,在凈水器行業中,我們安裝的沖洗電磁閥,可以讓停留在RO膜內的雜質得到定時的沖洗,家頤美凈水器設置的沖洗時間是開機後18秒。通過這些措施,RO膜的壽命足可以順利地保證。
經過水泵增壓的水流經RO膜,RO膜殼上有兩個出水口,一個廢水口,一個純水口,記得要將RO膜帶有兩個膠圈的一端塞進RO膜殼裡面,RO膜殼中間出的水是純水。
具體請參考:
http://www.sz-joyme.com/proctshow.asp?ID=1967
Ⅸ RO膜的特性誰知道
一、RO膜的脫鹽特性
1、脫鹽率與壓力正相關,工作壓力越高、脫鹽率越高,凈水TDS越低; 2、脫鹽率與濃水比例正相關,在一定工作壓力下,濃水比例越高,脫鹽率越高,凈水TDS越低;
3、脫鹽率與原水TDS負相關,原水TDS越高,脫鹽率越高,凈水TDS越高; 4、脫鹽率與凈水側的背壓負相關,背壓越高,脫鹽率越低,凈水TDS越高; 5、脫鹽率在pH為6-8時最高,原水過高或過低的pH值都會影響脫鹽率。
6、脫鹽率與溫度負相關,溫度越高,脫鹽率越低,凈水TDS越高。
二、RO膜的膜通量特性
膜通量是指單位時間內透過RO膜的凈水產量,常用單位為GPD(每天加侖)、㎥/d(每天立方米)和L/h(每小時升)。
50GPD = 0.189㎥/d = 7.9L/h
1、膜通量與壓力正相關,工作壓力越高,膜通量越大;
2、膜通量與濃水比例正相關,在一定工作壓力下,濃水比例越高,膜通量越大;
3、膜通量與進水溫度正相關,進水溫度升高或降低1度,膜通量增加或減少3%左右;
4、膜通量與原水TDS負相關,原水TDS越高,膜通量越小; 5、膜通量與凈水側的背壓負相關,背壓越高,膜通量越小;
6、膜通量與pH值正相關,pH值越高,膜通量越大,pH值越低,膜通量越小。
由於原水TDS、進水溫度的不同,同樣50G的RO機,凈水產量相差會非常大。特別是在高TDS的北方地方,在冬季,50G RO機的產水量可能不到每小時4升
Ⅹ 什麼是RO膜
2.反滲透的原理: 首先要了解「滲透」的概念.滲透是一種物理現象.當兩種含有不同鹽類的水,如用一張半滲透性的薄膜分開就會發現,含鹽量少的一邊的水分會透過膜滲到含鹽量高的水中,而所含的鹽分並不滲透,這樣,逐漸把兩邊的含鹽濃度融合到均等為止.然而,要完成這一過程需要很長時間,這一過程也稱為滲透壓力.但如果在含鹽量高的水側,試加一個壓力,其結果也可以使上述滲透停止,這時的壓力稱為滲透壓力.如果壓力再加大,可以使方向相反方向滲透,而鹽分剩下.因此,反滲透除鹽原理,就是在有鹽分的水中(如原水),施以比自然滲透壓力更大的壓力,使滲透向相反方向進行,把原水中的水分子壓力到膜的另一邊,變成潔凈的水,從而達到除去水中雜質、鹽分的目的. 3.RO反滲透的由來: 1950年美國科學家DR.S.Sourirajan有一回無意發現海鷗在海上飛行時從海面啜起一大口海水,隔了幾秒後,吐出一小口的海水,而產生疑問,因為陸地上由肺呼吸的動物是絕對無法飲用高鹽份的海水的.經過解剖發現海鷗體內有一層薄膜,該薄膜非常精密,海水經由海鷗吸入體內後加壓,再經由壓力作用將水分子貫穿滲透過薄膜轉化為淡水,而含有雜質及高濃縮鹽份的海水則吐出嘴外,此即往後反滲透法的基本理論架構;並在1953年由University of Florida應用於海水淡化去除鹽份設備,在1960年經美國聯邦政府專案支助美國U.C.L.A大學醫學院教授Dr.S.Sidney Lode配合DR.S.Soirirajan博士著手研究反滲透膜,一年約投入四億美元經費研究,以運用於太空人使用,使太空船不用運載大量的飲用水升空,直到1960年投入研究工作的學者、專家越來越多,使之質與量更加精進,從而解決了人類欽用水中的難題. 4.RO反滲透純凈水機的工作原理: 它是將原水經過精細過濾器、顆粒活性碳過濾器、壓縮活性碳過濾器等,再通過泵加壓,利用孔徑為1/10000μm(相當於大腸桿菌大小的1/6000,病毒的1/300)的反滲透膜(RO膜),使較高濃度的水變為低濃度水,同時將工業污染物、重金屬、細菌、病毒等大量混入水中的雜質全部隔離,從而達到飲用規定的理化指標及衛生標准,產出至清至純的水,是人體及時補充優質水份的最佳選擇.由於RO反滲透技術生產的水純凈度是目前人類掌握的一切制水技術中最高的,潔凈度幾乎達到100%,所以人們稱這種產水機器為反滲透純凈水機.參考資料:飲水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