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油畫塑形膏使用前需要先塗別的底料嗎如GESSO
先塗底料的,塑形膏使用別太厚,否則也容易出問題,說實話我自己基本不用的
❷ 丙烯底塗料(GESSO)製作的底子是什麼解釋解釋。
畫油抄畫用丙烯做底子很正常。
因為它不吸油。而且乾的很快。
一般用白色,或者根據你作畫的特殊需要用其他的一些顏色
用法是直接拿丙烯顏料用大排刷,加適量的水 均勻地塗在油畫布上
干後 對著陽光看看那畫布上有沒有小氣孔 『
如果有 再刷一遍
❸ 丙烯底料怎麼塗
現在很多畫油畫的都是用丙烯做底料的,我的意思是你大可以直接在布面上用丙烯顏料做底然後再畫。 當然也有專用的底料Gesso 可以讓顏料看起來更有光澤或是減低顏料的光澤增加穩定性,或者是產生裂縫效果。Gesso就是使用壓克力顏料時的打底劑。在布,纖維板,瓦楞板,水泥上色前,要先塗一層Gesso底色。這樣顏料才不會受到素材本身顏色的影響,不但可以方便上色,而且還可以充分表現顏料顏色。 GESSO成品底塗料 GESSO義大利語意是灰泥或熟石膏,是成品底塗料,可直接塗於綳好的畫布上。傳統的GESSO由兔皮膠、大白粉與白顏料(鈦白或鋅白)混合而成。現代合成膠(丙烯類)與填充材料合成的丙烯GESSO,既可以用於丙烯畫,也可以用於油畫。它幹得快、不開裂, 操作簡便。市場上出售的成品底塗料有白色、土紅色和銀灰色。 在布上畫的話用水或者松節油應該都可以把,也有用甘油的,底子不好的話畫布吸水容易變形,這樣來說用松節油或甘油可能更好一點。市場上也有丙烯顏料專用的調色劑,效果不太清楚。 丙烯顏料的輔助劑有很多,可以輔助丙烯顏料達到各種不同的效果,摻油的話可能會乾的慢一點,但是建議最好別摻油畫用的亞麻油之類乾性油的,這類油乾燥的時間非常的慢似乎不可能與丙烯結合。緩干劑的成分和油是不同的,似乎是一種乳液,效力也很有限,一般的溫度能維持個3-4小時不幹就不錯了,還是很快呀。
❹ 畫油畫,油畫底料和塑型膏,白乳膠有什麼區別,操作步驟是什麼
畫油畫用的油畫底料、抄塑型膏和白乳膠有如下的區別和操作方法。
一、白乳膠即聚醋酸乙烯酯簡稱PVA,醋酸乙烯酯經聚合生成的聚合物。是無定形聚合物,外觀透明、溶於苯、丙酮和三氯甲烷等溶劑。白乳膠主要用於製作油畫底料之用。
二、油畫底料
1、用於製作畫布底子的膠類有:動物膠(骨膠、皮膠等)、植物性樹脂乳膠、白乳膠等合成膠。把膠和立德粉(大白粉)加水攪拌而成,再塗上畫布作油畫底料。
2、用於製作油質畫布底子的油類有:松節油、亞麻仁油、上光油等媒介劑。把油劑和立德粉(大白粉)加水攪拌而成,再塗上畫布作油畫底料。
3、GESSO成品底塗料,「GESSO」義大利語意是灰泥或熟石膏,是成品底塗料,可直接塗於綳好的畫布上。傳統的GESSO由兔皮膠、大白粉與白顏料(鈦白或鋅白)混合而成。
三、油畫塑形膏,主要作用是定型,也可以根據作品的需要做出肌理,表現手法很多,可以用油畫刀刮在畫布上面,形成需要的肌理形式,展現不同的表現手法,也可以附著後,再用油畫刀沾取,塑造形成一些小尖,這樣可以增加油畫的厚重感,也可以表現粗糙的質感,但不適合用得太多太密集,也不能太厚。另外用了這樣肌理的的地方,顏料不能很好畫上去了。
❺ 畫布底料如何配比
GESSO是一種非常好的丙烯專用底料,用於丙烯畫的繪制基底是非常好的,而且最好是回直接使用,沒有必要答和其他畫材合並使用。白乳膠對於濕空氣過於敏感(比如下雨天會使畫布變松),而加入粉質材料會使GESSO變脆,在GESSO中加入以上兩種材料會加大底子和顏色龜裂的風險。所以最好是使用刮刀直接將GESSO刮刀畫布上,兩到三層都可以。還有一種丙烯專用底料PRIMER(全透明底料)在刷一層就更好了。我沒有見到具體畫布是什麼樣子,但是最好選用相對光滑的那面。
畫布綳得不緊當然可以畫,但是在畫時由於畫布抖動畫時不太方便,另外對於畫的保存不太好!!!
❻ 馬利GESSO畫材底料是不是油畫膠底啊
不是油畫膠底,馬利的底料成分是丙烯。用於油畫底料的丙烯都含版有一定的雜質如碳酸鈣,但權這些雜質卻能夠很好的「抓住」油畫顏料,使色層比較穩固。
丙烯底料是可以直接塗在未經處理坯布上的。膠底的作用是把畫布和有腐蝕性的物質隔離,而丙烯並不會對畫布造成腐蝕,因此可以直接塗在坯布。
(6)gesso底料與醇酸樹脂底料擴展閱讀:
丙烯顏料
1,丙烯顏料是用一種化學合成膠乳劑(含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酯、丙烯酸、甲基丙烯酸,以及增稠劑、填充劑等)與顏色微粒混合而成的新型繪畫顏料,屬於人工合成的聚合顏料。
2,丙烯顏料發明於20世紀50年代,是顏料粉調和丙烯酸乳膠製成的,可用於手繪牆畫的繪制上,以及其他的裝飾繪畫。丙烯顏料即溶於水,又可以方便的溶於油畫,是一種非常好的手繪顏料。
3,主要用途:可用於手繪牆畫的繪制上,以及其他的裝飾繪畫。丙烯顏料即溶於水,又可以方便的溶於油畫,是一種非常好的手繪顏料。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_丙烯顏料
❼ 油畫底料的製作方法
【基礎】油畫底料的特點及製作方法畫布
為什麼要做底子?
以亞麻布等紡織品作畫布,必須經過預先處理方能使用。所謂「處理」就是「做底子」。理由是:
(1)填充紡織物紋理之間的孔隙,創造一個既節省顏料又適宜繪畫的紋理表面。紡織物孔隙多,對於較精緻的繪畫作品來說,直接在上面作畫,既浪費時間又浪費材料。只有在做好底子的畫布上作畫,才能有效地控制油畫顏料的使用。
(2)使支承材料與顏料色層隔離開,以免顏料中的油侵蝕纖維,同時防止色層受到從畫布後面滲透潮氣的損害。油畫顏料中的酸性物質能使畫布變臟,而潮氣又會氧化色層中的油分子,使之老化。所以畫布底子的處理與作品的壽命長短有直接關系。
(3)良好的畫布底子,能保證著色層的明亮度與鮮艷度。不合格的底子或沒有做底子的畫布,著色後會使畫麵灰暗。
(4)亮底子能夠提高畫面顏色的鮮明度。
(5)做過底子的油畫或坦培拉繪畫一旦支承材料遭到腐蝕,可以通過「換背術」,將色層從舊支承材料上移植到新的支承材料上去。
古典油畫的底子類型
古典油畫無論在木板或畫布上作畫,都需要進行塗刷底子,底子使用的材料有粘結材料和填充材料兩類。根據不同的材料,古典油畫有八種制底方法。
(1)膠底。古代大師常使用動物膠,如骨膠、兔膠等。最好的是羊皮紙膠,可用清水浸泡、加熱熔化。
(2)白堊底子。白堊(碳酸鈣)粉、鋅白粉、膠溶液各一份混合而成。
(3)半白堊底子。白堊粉、膠溶液各一份混合。再加入半份熟亞麻籽油,使用這種底料之前,先用7%的水膠塗底層。
(4)酪素底子。自古代有美術記載起,畫家就使用酪素。酪素是一種易碎而柔軟的物質,作底子時需要用水稀釋,並溶入少量碳酸銨。
(5)雞蛋底子。雞蛋黃能增加底子的柔軟性。蛋黃底作為最後塗層使用時,可以產生最好的結果。蛋清蛋黃都可以作白堊底子的添加劑。
(6)石膏底子。石膏(硫酸鈣)也稱輕晶石。通常在木板上作底子使用。具有異常的明度,製法與白堊底子方法相同。
(7)油性底子。跟製作半白堊底子一樣,只是增加了油的含量(兩份熟亞麻籽油)。
(8)有色底子。在已完成的白堊、半白堊和油底子上,根據畫家的需要,薄塗各種透明色來製作色底子。魯本斯曾把木炭、白顏料、結合劑混合後塗在石膏底子上做成銀灰底子。
做油畫底子的材料有哪些?
(1)膠類
用於製作畫布底子的膠類有:動物膠(骨膠、皮膠等)、植物性樹脂乳膠、白乳膠等合成膠。
(2)油類
用於製作油質畫布底子的油類有:松節油、亞麻仁油、上光油等媒介劑。
(3)支承材料
軟支承材料:純亞麻布、半亞麻布、棉布帆布等。
硬支承材料:木板、膠合板、纖維板、紙板、金屬板等。
(4)填充材料
大白粉,又稱白堊粉、西班牙白、巴黎白、白土等,主要成分是碳酸鈣。市場上出售的大白粉為60%碳酸鈣與40%碳酸鎂的混合物。做底料時只能與膠結合,若與油結合會變成油膩子。可用大理石粉替代大白粉。
鉛白粉(碳酸鉛):中國古稱官粉、胡粉。古代歐洲畫家多用它製作底子或白顏料。因有毒,現代畫家已很少使用。
石膏粉(硫酸鈣):做底子多用天然的水合地石膏或熟石膏。比白堊密實、明亮,但柔韌性差。在木板等硬質支承材料上做石膏底子效果更佳。
鈦白粉(二氧化鈦):有較強的覆蓋性,常與大白粉混合使用。
立德粉(硫化鋅與碳酸鋇):學名為鋅鋇白。有的材料專家不主張單獨使用立德粉,可與大白粉混合使用。
(5)GESSO成品底塗料
「GESSO」義大利語意是灰泥或熟石膏,是成品底塗料,可直接塗於綳好的畫布上。傳統的GESSO由兔皮膠、大白粉與白顏料(鈦白或鋅白)混合而成。現代合成膠(丙烯類)與填充材料合成的丙烯GESSO,既可以用於丙烯畫,也可以用於油畫。它幹得快、不開裂,操作簡便。市場上出售的成品底塗料有白色、土紅色和銀灰色。
(6)輔助材料
甘油式蜂蜜:添加少許能增加粘合劑的彈性。
明礬:一公斤膠液中加入10克明礬,能防潮。
甲醛:用4%的甲醛溶液噴塗畫布的兩面,能防腐、防蟲、抗濕。
有色底子的特點及製作方法
製作有色繪畫底子大概在哥特時代就有了。用紅玄武岩土製作紅色畫布,從16世紀一直流行到19世紀庫爾貝時代。有的在膠質底子上加塗含油與樹脂的顏色隔離層,有的油質底子在塗最後一層時加入吸收性強的紅土顏料。這樣做不僅能減弱油質底子的油膩感,有利於色層速干,更主要的是有利於畫家對畫面整體色調的把握。
魯本斯曾把硬木炭、白顏料和結合劑(可能是膠)混合在一起用海綿迅速塗於白石膏底子上,產生一種帶紋理的銀灰色層,使隨後的著色層呈現輕松、愉快而又充滿活力的效果。
下面介紹兩種有色底子的製作方法:
(1)在白堊底子上,用丙烯顏料加松節油和少量調色油塗於白色底層上,所用丙烯顏料根據畫家需要自己配製,常用的有白、褐、赭、土色等。
(2)在油質或半油質底子上,用調色油加速干劑加少許鐵紅粉(氧化鐵)薄塗一層或隨意塗一遍,保留刷痕會產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3)在有素描稿的底子上用松節油調油畫顏料薄薄塗一層與最後色調相反的色層。比如天空是藍色的,可先薄塗一層土紅色。
有色底子必須是在白色底層上用薄塗罩染的方法製作。目的是為了保證畫面色彩的透明性。無論隨後的著色層有多厚,底色都會對畫面產生影響。
(1)白色底子能夠最大限度地表現顏色的豐富性,在白色底子上,色彩顯得明確而肯定。各種顏色在白色底子上很難恰當地有機結合,只能*彼此相調和產生的灰色來調節,所以在白色底子上作畫需要豐富的灰色。在用色上,冷暖對比要恰如其分,也要避免著色過於濃艷。白色底子適合透明畫法和半透明畫法,運用這種技法可以產生多種「視覺灰色」,這種視覺灰色曾被古代大師倫勃朗、凡·代克等畫家採用。這種灰色比調出來的灰色具有更加誘人的魅力。
(2)灰色底子有泥土氣息,常被許多畫家採用,它對人體膚色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灰色底能使各種色彩產生和諧、統一的效果。銀灰色底子介於白色與灰色之間,具有兩種底色的共有特性。灰綠色底能減弱暖色,土紅、赭石色底能使藍綠色調減弱而使色彩趨於和諧。用色與底色形成的冷暖對比可獲得極其微妙的效果。現在許多畫家利用亞麻布原色——淺棕、褐色作底色,減少了做底色的麻煩,方便實用,但僅適用於細亞麻布和中密度亞麻布。粗紋理亞麻布需要填充材料(立德粉、大白粉等)填充布紋孔。
(3)在深色底子上作畫會使畫面產生暗淡的效果。一切淺顏色都會變暗,所以使用深色底子時要考慮到這一變化。深色底多為暖色,比如褐色、鐵紅色等。畫家一般不用黑色底子,但象牙黑加白色的底子常被採用。
膠質底子的特點及製作方法
膠質底子的製作,用料與程序都較簡單造價底,所需時間短,著色牢固,柔韌性強,最適於表現性較強的厚塗畫法。膠底畫布是現代畫家寫生與創作的理想材料,它不僅適於油畫,也適合坦培拉、蠟畫、丙烯以及其它混合媒介繪畫。曾風行於古典透明油畫技法時代,後來又被印象派畫家所採用。
膠質底子的缺點是不抗潮,在潮濕的環境下,畫布易鬆弛;不具備石膏底子那鮮明、耐久的白色;不及純油底子有彈性。
古代歐洲畫家採用動物皮膠(兔皮、羊皮、鹿皮等)。皮膠須用冷水浸泡,然後加熱溶解。動物膠液的濃度可根據加水的多少來調整,用於作底的膠液一般採用45~80克動物膠加一升水。
乳膠底子的做法
乳膠有植物樹脂乳膠和合成樹脂乳膠兩類。以水作溶劑,干後膠膜有彈性且透明,是製作畫布底子的合格材料。目前商店出售的白乳膠屬合成樹脂乳膠——乙烯膠。最適宜作繪畫材料的白乳膠為聚醋酸乙烯乳液,這種膠濃度高,干後膠膜光亮,透明度高,有韌性,不開裂。
乳膠的質量對於畫布底子至關重要。膠底干後,用手在畫布背面按一下,若有開裂聲,說明乳膠質量不好。購買乳膠時,應打開盒蓋察看其濃度,濃度越高越好,兌水的乳膠不易保存。若盒蓋的邊緣有干透的乳膠皮,檢查其透明度和柔韌性,堅硬易斷者不能使用。
但是實際上,你不是大師的話,誰有空在乎這個呢?你去店裡買一瓶就OK了,實在想省錢,可以用立德粉混合乳膠漆,根據你用的布料特點制定比例就OK.
❽ 油畫底料怎麼用
(1)膠類
用於製作畫布底子的膠類有:動物膠(骨膠、皮膠等)、植物性樹脂乳膠、白乳膠等合成膠。
(2)油類
用於製作油質畫布底子的油類有:松節油、亞麻仁油、上光油等媒介劑。
(3)支承材料
軟支承材料:純亞麻布、半亞麻布、棉布帆布等。
硬支承材料:木板、膠合板、纖維板、紙板、金屬板等。
(4)填充材料
大白粉,又稱白堊粉、西班牙白、巴黎白、白土等,主要成分是碳酸鈣。市場上出售的大白粉為60%碳酸鈣與40%碳酸鎂的混合物。做底料時只能與膠結合,若與油結合會變成油膩子。可用大理石粉替代大白粉。
鉛白粉(碳酸鉛):中國古稱官粉、胡粉。古代歐洲畫家多用它製作底子或白顏料。因有毒,現代畫家已很少使用。
石膏粉(硫酸鈣):做底子多用天然的水合地石膏或熟石膏。比白堊密實、明亮,但柔韌性差。在木板等硬質支承材料上做石膏底子效果更佳。
鈦白粉(二氧化鈦):有較強的覆蓋性,常與大白粉混合使用。
立德粉(硫化鋅與碳酸鋇):學名為鋅鋇白。有的材料專家不主張單獨使用立德粉,可與大白粉混合使用。
(5)GESSO成品底塗料
「GESSO」義大利語意是灰泥或熟石膏,是成品底塗料,可直接塗於綳好的畫布上。傳統的GESSO由兔皮膠、大白粉與白顏料(鈦白或鋅白)混合而成。現代合成膠(丙烯類)與填充材料合成的丙烯GESSO,既可以用於丙烯畫,也可以用於油畫。它幹得快、不開裂,操作簡便。市場上出售的成品底塗料有白色、土紅色和銀灰色。
(6)輔助材料
甘油式蜂蜜:添加少許能增加粘合劑的彈性。
明礬:一公斤膠液中加入10克明礬,能防潮。
甲醛:用4%的甲醛溶液噴塗畫布的兩面,能防腐、防蟲、抗濕。
❾ 泰倫斯油畫/丙稀底料1001talens gesso 1000ml荷蘭進口怎麼使用
首先來說說你那個底料~
我自己從來不用成品底料,所以關於泰倫斯的資料也是收集整理以後告訴你的~
進口的底料應該會比國產的要好,不過使用流程差不多,用羊毛平刷或者刮刀往綳好油畫布的油畫框上塗/刮就行~
可以根據你自己的需要加水調整底料干稀程度,想讓底料容易刷上去就稀一些,不加也可以。只 要注意,你用刷子或者刀蘸一些底料,底料能比較好地附著在工具上,但是又能往下流,濃度就差不多了。
按照這個產品的描述,應該不用加什麼水就能達到要求了,因為這個底料應該不是傳統的油畫底料…成分應該已經調整到一個比較理想的狀態,所以直接用了再說,用了才知道合適不。
再說你上底的工具,羊毫平刷,最好用寬一些的那種。另外注意,用手輕輕順著毛扯一下,毛掉得少甚至不掉的最好,用前用水沖一下把散毛沖走。不然當毛脫落在底子里粘在畫布上很惡心。
用刮刀上也可以,油畫調色刀,形狀要盡量接近才長方形,我自己刮60*80幅面的一般用拇指寬的型號。挑你順手的。畫布平放底料倒適當上去,刮刀刀面與畫布保持45°左右斜角從畫布一端刮至另一端。例如,如果你從左往右刮,刀面就往右邊傾斜。
最後注意事項
無論是筆塗還是刀刮,等到第一遍底乾燥不沾手以後要重復上若干遍,假如你第一遍是橫著上的,第二遍就豎著上,交替進行。只要乾燥之後最終你的底料能完全覆蓋畫布原本的顏色,呈現底子原有的白色就算可以了。
讓底子在通風的地方自然乾燥。切忌:暴曬,火烤,熱烘乾。
如果上底子以後畫布鬆掉了,先按照上述步驟把底子上完,最好改用刮刀稍微用力去刮底子,等底子乾燥完成再重新綳過。
最後,如果你是畫在其他材質上,我不熟悉油畫以外的材料,只能告訴你這樣的底料用在乾燥木頭、金屬、布面都可以,但是前提是表面最好是乾燥的,使用前擦乾凈灰塵。
還有疑問可以私信問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