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中國功能陶瓷的研究及生產現狀分析
陶瓷生產流程
原料
采礦→初級破碎→中級破碎→雷蒙粉碎→裝袋出廠
原料精製
配料(釉料)→球磨→過篩除鐵(三次)
成型
配料(泥料)→攪拌→過篩除鐵→榨泥→真空練泥→陳腐→真空練泥→壓坯→乾燥→脫模→乾燥→磨坯→補水→施內釉→施外釉→取釉(挖底)→掃灰檢驗
窯具生產工藝(略)
燒成
裝匣→進窯(裝窯車)→燒煉→出窯(揀瓷)
裝飾
選瓷→彩繪裝飾→烤花→選瓷→包裝進倉
傳統上陶瓷是指所有以粘土為主要原料與其它天然礦物原料經過粉碎、成型、煅燒等過程製成的各種製品.
廣義上陶瓷是用陶瓷生產方法製造的無機非金屬固體材料和製品的通稱.
一、陶瓷分類
特種陶瓷:用於現代工業和尖端科學技術所需的陶瓷製品
1、結構陶瓷:耐磨耐熱耐沖擊
2、功能陶瓷:電磁光生物化學陶瓷
陶 器:坯體結構較疏鬆,緻密度較差的陶瓷製品。用於日用器皿,缸器,建築衛生裝飾用品。
瓷 器:坯體緻密,基本上不吸水,半透明,斷面呈石狀或貝殼狀。瓷質細膩,玻化程度高。用於日用餐茶具,陳設瓷及部份工業瓷。
炻器:介於陶器與瓷器之間的一種陶瓷品種,用於日用器皿,建築衛生用品,工業用品。
二.瓷器分類
1、長石質瓷:以長石作助熔劑的「長石—石英—高嶺土」三元系統瓷。
特點:瓷質潔白,薄層呈半透明,斷面呈貝殼狀,不透氣,吸水率很低,瓷質堅硬,機械強度高,化學穩定性好。適於餐具 茶具 陳設 藝術瓷。
2、絹雲母質瓷:以絹雲母為助熔劑的「絹雲母—石英—高嶺土」系統瓷。
特點:具有長石質瓷特點,且透明度更高,有「白里泛青」的傳統特點。
3、骨 灰 瓷:以磷酸鈣為助熔劑的「磷酸鹽—高嶺土—石英—長石」系統瓷。
特點:白度高,透明度好,瓷質軟,光澤柔和,但瓷質較脆,熱穩定性差。
4、鎂 質 瓷:晶相以「氧化鎂—氧化鋁—二氧化硅」三元系統瓷
特點:有良好的電學性能,高的機械強度及熱穩定性,用於電工陶瓷材料及高級日用陶瓷,白度好﹑色調柔和。
5、鋰 質 瓷:用鋰輝石或其它含鋰原料代替坯料中長石所制的陶瓷。
特點:具有高熱穩定性,用於耐熱器皿及耐熱廚房用具。
特種陶瓷
二氧化鋯陶瓷二氧化鋯(ZrO2)是一種耐高溫、耐磨損、耐腐蝕的無機非金屬材料。隨著電子和新材料工業的發展,除傳統應用於耐火材料和陶瓷顏料外,作為電子陶瓷、功能陶瓷、結構陶瓷和人造寶石的主要原料,在高技術領域的應用日益擴大。
氧化鈹陶瓷氧化鈹陶瓷(鈹陶瓷)是核反應堆、電子儀器等領域中有效的工程材料,在國防、航大、激光等方面有廣泛的用途。由氧化鈹原料為主體,加入添加劑,在壓力為20千巴,溫度1200℃,保溫半小時,即可燒製成半透明體材料。這種材料具有極高的耐熱震性,熱導性和金屬鋁相似,電絕緣性能優良,高度化學惰性,但原料昂貴,有毒。可作為高溫原子能反應堆的中子減速劑和反射劑,微波輸出窗,以及飛機、火箭的高溫部件。
氟化鑭陶瓷氟化鑭陶瓷是熱壓紅外光學陶瓷之一。化學式:LaF3。它是在真空中,於825-875℃的溫度下,經2480-3100公斤/厘米的壓力下熱壓而成的。紅外波段的折射率為1.5左右。具有很好的耐熱震和耐高溫性能。可用於導彈。
氟化鈣陶瓷一種能透過紅外光線的陶瓷材料。主晶相為螢石型(CaF2型)。一般是把氟化鈣摻雜改性,使其特性除能透過紅外光線外,還有「光色」作用,例如摻入Ce、Gd等雜質,在光線未照射前,呈藍色,照射時呈粉紅色,停照可退光。如果摻入Eu、Sm等雜質,則照射時呈綠色,它是一種「光色」材料。可用熱壓工藝製成。一類具有螢石型(CaF2型)晶體結構的氧化物陶瓷,屬於RO2型氧化物,典型代表是:ZrO2、ThO2、UO2、CeO2等。此類陶瓷,其晶體結構堆疊緊密,穩固,所以熔點高。例如二氧化鋯陶瓷熔點約2700℃,二氧化釷陶瓷熔點3050℃,多屬高溫陶瓷材料。
氟化鍶陶瓷又稱熱壓氟化鍶陶瓷。是熱壓多晶紅外光學陶瓷之一。化學式:SrF2。用熱壓法制備,熱壓溫度650℃,壓力約2500公斤/厘米。在5微米波長處透過率大於80%,作紅外透光材料之用。又稱熱壓氟化鋇陶瓷。是一種熱壓多晶紅外光學陶瓷。化學式:BaF2用熱壓法制備,熱壓溫度600℃,壓力2400公斤/厘米。常作紅外透光材料用。
碲化鎘陶瓷又稱熱壓碲化鎘陶瓷。是一種Ⅲ-Ⅵ族化合物半導體陶瓷,化學式CdTe。克氏硬度40公斤/毫米,密度5.85克/厘米,熱膨脹系數5.9x10/℃,不溶於水。折射率很高,在5微米波長處達2.7,用熱壓法制備,其透射波段為2-30微米,在整個透射波段沒有吸收帶。反射損失較大。可供8-30微米波段內工作的紅外系統使用。
鋁陶瓷鋁陶瓷作為一種高溫工程陶瓷,廣泛用於電子部件與機械部件。鋁陶瓷純度高達百分之九十九以上,但其白度不理想。近日,日本研製成功一種高純度白色鋁陶瓷。這種鋁陶瓷是用鋁純度在百分之九十九、比重為百分之三點八五以上的鋁陶瓷在一千攝氏度的高溫中燒成。採用這種生產工藝生產鋁陶瓷,不僅可保持原有高純度,而且不泛黃。
砷化鎵陶瓷砷化鎵陶瓷是一種Ⅲ-Ⅴ族化合物半導體陶瓷,化學式:GaAs。立方晶系,熔點1240℃,密度5.31克/厘米,達理論密度的99.8%,不溶於水,透射波段1-18微米,透過率比同樣厚度的單晶低1/4,8-15微米波段范圍的折射率2.73-3.34,用熱壓法制備,熱壓溫度900-1000℃,壓力600-3000公斤/毫米,可用作紅外窗口等。
透紅外陶瓷是用陶瓷製備工藝製造的,具有透紅外特性的多晶材料。如MgF2,ZnS,CaF2,MgO,Al2O3,CaAs,SrF2,BaF2,ZnSe,LaF3等。多數多數採用熱壓法制備,由於透紅外陶瓷材料不僅性能良好,而且可以制備大尺寸及較復雜開關的產品,彌補了紅外單晶材料、紅外玻璃強度較低、透光范圍狹窄及大尺寸製品不易制備等缺陷。廣泛用於紅外透過窗、導彈整流罩等方面。
紅外輻射陶瓷是在一定紅外波段范圍內有較高輻射率和較高輻射強度的陶瓷材料。一般在陶瓷基體中加入黑色添加物如鐵、錳、鈷、鎳氧化物等或選用紅外區全輻射率或單色輻射率較高的金屬氧化物、碳化物、氮化物經配料,粉碎,成型燒結而成。也有在陶瓷坯體上噴塗或塗刷一層紅外輻射塗層,廣泛應用於乾燥,烘烤,熱處理醫療等方面。
透明鎂鋁尖晶石陶瓷又稱半透明燒結MgAl2O4。用Mg-Al 氫氧化物的共沉澱物或Mg-Al的鹽類熱分解產物為原料,添加少量CaO以促進液相燒結,在真空中經1800-1900℃或濕氫中1700℃左右燒結成半透明狀態。半透明燒結MgAl2O4的相對密度為理論密度的99.7-100%。在0.3-6.5微米范圍的線性光透射大於10%,可見范圍的總透射為67-78%。可用於高溫電嘩密封外殼、天線窗、紅外透射裝置等。
透明氧化釷陶瓷由氧化釷為原料,添加CaO、Y2O3、ZrO2等穩定劑。在氫氣氛中,2000-2300℃高溫下燒制出透明體。立方晶系,熔點3300℃,熱膨脹系數為7.1x10/℃,透光率為50-70%(波長0.4-7微米,厚度1.5毫米),可作為高溫環境的紅外窗整流罩。
透明氧化釔陶瓷以高純度氧化釔(99.9%)為原料,添加8-10摩爾%的ThO2,在氫氣中於2000℃以上高溫燒成的透明多晶聚集體。也有添加LiF或ThO2後在1300-1500℃和350-500公斤/厘米壓力下用真空熱壓燒結法製成。屬立方晶系,熔點大於2400℃,介電常數12-20,介持損耗在1兆赫時為1x10,透明性好,即使在遠紅外區仍有約80%透射率。是一種優良的高溫紅外材料和電子材料,主要用於紅外導彈的窗口和整流罩、天線罩、微波基板、絕緣支架、紅外發生器管殼、紅外透鏡及其它高溫窗等。也可在Y2O3-ThO2中添加少量Eu2O、DyO、Tb2O3、Nd2O3等氧化物,製成透明陶瓷,供激光技術上應
生物陶瓷
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賦於了陶瓷新的「生命」,它不僅僅作為傳統的生活用品,而且在工業、航空、醫學等領域都大顯身手。生物陶瓷是用來達到特定的生物或生理功能的陶瓷材料。它包括:接近惰性的材料;能完全被吸收的陶瓷;可控製表面活性的陶瓷。由於生物陶瓷具有優良的生物相容性,因此被廣泛地用於人工牙齒、人工骨、人工關節、固定骨折用的器具、人工心臟瓣膜、人工眼等。
磁性陶瓷在「磁療」中的作用更是婦孺皆知;尤其令人稱絕的是一種敏感陶瓷,它能使醫生在患者的醫學參數測定中做到深入、廣泛,從而為診治提供更科學的依據。
古老的陶瓷與新興的科學技術的結合為人類創造了福音,生物陶瓷在未來的歲月中還會有更廣闊的發展前景!
人體器官和組織由於種種原因需要修復或再造時,選用的材料要求生物相容性好,對肌體無免疫排異反應;血液相容性好,無溶血、凝血反應;不會引起代謝作用異常現象;對人體無毒,不會致癌。目前已發展起來的生物合金、生物高分子和生物陶瓷基本上能滿足這些要求。利用這些材料製造了許多人工器官,在臨床上得到廣泛的應用。但是這類人工器官一旦植入體內,要經受體內復雜的生理環境的長期考驗。例如不銹鋼在常溫下是非常穩定的材料,但把它做成人工關節植入體內,三五年後便會出現腐蝕斑,並且還會有微量金屬離子析出,這是生物合金的缺點。有機高分子材料做成的人工器官容易老化,相比之下,生物陶瓷是惰性材料,耐腐蝕,更適合植入體內。
氧化鋁陶瓷做成的假牙與天然牙齒十分接近,它還可以做人工關節用於很多部位,如膝關節、肘關節、肩關節、指關節、 髖關節等。ZrO2陶瓷的強度、斷裂韌性和耐磨性比氧化鋁陶瓷好,也可用以製造牙根、骨和股關節等。羥基磷灰石[Ca10(PO4)6(OH)2]是骨組織的主要成分,人工合成的與骨的生物相容性非常好,可用於頜骨、耳聽骨修復和人工牙種植等。目前發現用熔融法製得的生物玻璃,如CaO-Na2O-SiO2-P2O5,具有與骨骼鍵合的能力。生物玻璃在和骨結合時,先在植入體表面形成富硅凝膠,然後轉化成磷灰石晶體,這時在結合面形成有機和無機的復合層,保持很高的結合強度。
陶瓷材料最大的弱點是性脆,韌性不足,這就嚴重影響了它作為人工人體器官的推廣應用。陶瓷材料要在生物工程中佔有地位,必須考慮解決其性脆問題。
無機陶瓷膜分離技術處理乳化油廢水
機械加工行業的廢水,如金屬清洗液、金屬切削液、潤滑液等通常成分都比較復雜,主要為油脂、表面活性劑、懸浮雜質和水,雖然廢水量不大,但污染嚴重且處理困難。此類廢水的特點是:COD、磷、油等污染物的含量都較高,且油處於乳化狀態,油滴直徑在1μm以下。對一般的含油廢水,目前採用氣浮方法,除油率可達70%、油水分離器除油率可達80%,而對含有大量表面活性劑的金屬切削液難以達到理想的處理效果。
膜分離過程是一個新興的多學科交叉高新技術。高分子超濾膜已在含油廢水處理中獲得廣泛應用,但高分子超濾膜存在不耐高溫、機械強度低、孔徑分布寬、易堵塞、易水解、pH值適用范圍小等不足。
無機陶瓷膜具有耐高溫、耐強酸強鹼和有機溶劑、耐微生物侵蝕、機械強度高等特點,發展十份迅速,已佔膜市場的10%,並以年增長35%的速度發展著,可在低於1000℃下穩定使用;化學穩定性好,能抗微生物降解,耐有機溶劑,耐高壓,有良好的耐磨、耐沖刷性能;孔徑分布窄、分離性能好、滲透量大;可清洗性強,可反復清洗、再生;使用壽命長。與有機膜相比,在許多方面擁有應用優勢。該技術工藝簡單,操作方便,勞動強度低,出水水質好、擴建方便、正常工作時不消耗化學葯劑、不產生新的污泥以及回收油質量比較好、生產效率高,連續操作,自動化程度高,性能穩定,工程投資少,設備佔地面積小。
無機陶瓷膜分離技術是基於多孔陶瓷介質的篩分效應進行物質分離的新技術。採用高效的「錯流」過濾方式,即流體介質在壓力驅動下以一定的速度在膜管內流動,小顆粒物質沿與流體流動的垂直方向透過膜,大顆粒物質被截流從而達到分離、濃縮和純化的目的。用無機陶瓷膜分離技術對乳化油廢水的處理結果顯示:處理後的油去除率為98%以上,證實此技術是可靠的。在某製造公司水處理中心替代法國進口高分子膜,經過3年的使用證實,水處理效果和處理能力均滿足用戶要求,並超過原高分子膜;降低了設備維修率,提高了設備的運轉率,生產運行費用得到有效的降低。
「綠」是自然界的主色調,象徵著自然、生命、健康、舒適和活力,象徵著我們的生活生機勃勃。隨著生態運動此起彼伏,席捲全球,與保護環境、維持生態有關的事物通常冠以「綠色」的美譽, 「綠色意識」、「綠色生產」、「綠色標志」、「綠色技術」、「綠色產品」、 「綠色消費」和「綠色奧運」等一批概念應運而生,代表人類對環保的嚮往、對健康的追求。
「綠色」陶瓷是「綠色材料」中的一種,用以指那些具有最小的環境負擔和最大的再生利用能力的材料,簡而言之,「綠色」可以歸納為八個字「環保、健康、安全、節能」。現代人的「衣、食、住、行」都無一例外地貼上了綠色標簽,「衣」有環保服飾,「食」有綠色食品,「住」有綠色材料,「行」有綠色燃料,「綠色」正在悄然改變人們的消費觀念與行為。生活的質量來自健康,長壽的秘籍源於保健。採用氧化鉻、氧化鎂、氧化鋯等遠紅外線陶瓷微粉及纖維製成的遠紅外保健紡織品,可以吸收太陽光等的遠紅外線並轉換成熱能,也可有效吸收人體自身向外散發的能量,並反射給人體最需要的遠紅外線,從而有效地促使血流微循環,改善新陳代謝,加強免疫力。將紫外線屏蔽劑加入合成纖維或人造纖維中,經過熔融紡絲可製成具有抗紫外線的衣服。從「安居」到「康居」,中國人的居住理念和生活質量正產生著巨大變化。 在建築塗料中添迦納米二氧化鈦光催化劑,吸收陽光中的紫外線後,形成活性氧類的超氧化物,可捕捉、殺除空氣中的浮游細菌。在微晶玻璃陶瓷復合板的瓷磚表面,能夠長期保持亮麗的色彩。遠紅外釩鈦瓷磚,能有效地促進人體血液循環,還具有優良的抗靜電功能,可起到改善居室環境和促進人體健康的作用。以人工林木材為基材,陶瓷或陶瓷纖維為增強體製成的木材/無機非金屬復合材料,不僅保留了木材的天然特性,而且賦予木材高強度、高模量、耐磨、阻燃、抗菌耐腐及尺寸穩定性高等優良性能,是新一代的「綠色」建材。聽說過在夜裡能自己發光的陶瓷磚嗎?這就是藉助於稀土鋁酸鹽蓄光性發光粉的綠色環保型蓄光陶瓷,光照幾分鍾後,可保持較亮發光1~2小時,其吸光、蓄光、發光過程可無限循環,長久使用,堪稱絕好的「綠色能源」。
為了有效杜絕「病從口入」,含納米羥基磷灰石的牙膏具有比含氟牙膏更好的防齲齒功效。日用瓷產品中使用納米氧化鋅,鋅離子在與細菌接觸時緩慢釋放出來,與細菌細胞膜及膜蛋白結合,破壞其結構,達到殺菌目的。在殺滅細菌後,鋅離子又可從細胞內游離出來,達到抗菌持久的作用。羥基負離子陶瓷球以多孔特殊陶瓷基材料為載體,具有雙效功能,水經過過濾使大分子水變成小分子水,同時產氧、抗菌,對空氣和水有凈化作用。如今含有多種營養成分的蘆薈倍受人們的青睞,但未經提取過的蘆薈不易被吸收,而陶瓷膜卻能完成蘆薈提取這一重任。 隨著納米技術的悄然崛起,人類利用資源和保護環境的能力也得到拓展,這樣的例子不勝枚舉。經納米鈦酸鈷催化的石油中硫的含量小於0.01%。活性碳作為載體、納米鋯銫氧化物粉體用於汽車尾氣催化,在氧化一氧化碳的同時還原氮氧化物,使它們轉化為對人體和環境無害的二氧化碳和氮氣。利用納米柱撐蒙脫石或羥基磷灰石等製作的材料,對葯品起到緩釋作用,延長葯物的半衰期,減少用葯劑量。陶瓷的「綠色」化貫穿產品的生產和消費全過程,不僅包括產品的綠色化設計,還包括生產過程的綠色化、清潔生產和資源再生利用。以前通常可用作大規模集成電路基片的氧化鈹陶瓷因有劇毒,大量吸入後會導致急性肺炎,長期吸入會引起慢性鈹肺病,因此逐漸被停止使用,取而代之的是氮化鋁陶瓷;鋯鈦酸鉛等傳統的鐵電、壓電陶瓷都含有大量的鉛,現在則使用鈦酸鉍鈉基無鉛壓電陶瓷系列。無機磷酸鹽陶瓷材料能降解,有利於材料的循環利用。利用工業廢渣和廢陶瓷等燒制的孔梯度透水型陶瓷鋪路磚,下雨時,雨水能迅速透過地表,留住寶貴的水資源;雨後,磚下的雨水會緩慢自動蒸發,降低了地表的溫度,穩定了空氣的濕度,消除城市「熱島現象」。陶瓷性能上的深度發掘、近凈尺寸形狀的陶瓷產品的開發及水基溶劑取代易燃有毒且價格不菲的有機溶劑,為節約自然資源提供了可能的途徑,順應了國際上工業「綠色化」的趨勢。
人類是自然之子,大地是人類的母親,自然是人類賴以生存的基礎,是人類生息的搖籃。今天,「綠色」概念已經前所未有地滲透於人類社會的各個領域,凝聚著人類越來越濃重的「綠色情結」,廣泛而深刻地影響著人類的思維方式與行為選擇。自然從哪裡融入,藝術將在那裡開始,我們有理由相信,在新世紀里,「綠色」陶瓷將不再只是一個話題,而是變成人類的自覺行動,陶瓷「綠色」科技掀起的革命,必將把人類從工業文明帶入「綠色」文明的新時代。
景德鎮四大傳統名瓷
青花瓷:青花瓷、粉彩瓷、顏色釉瓷和玲瓏瓷。青花瓷是應用料在瓷胎上繪畫,然後上透明釉,在高溫下一次燒成的釉下彩瓷器,花面呈藍色花紋,幽倩美觀,明凈素雅,呈色穩定,不易磨損,而且沒有鉛溶出等弊博清代龔在他的《陶歌》中這樣稱贊青花瓷:「白釉青花一火成,花從釉里透分明。可參造化先天妙,無極由來太極生」。青花瓷是元代時期景德鎮瓷工的創造發明,當時燒制就已經十分成熟,至明代,景德鎮青花瓷就更以胎釉精細、青花濃艷、造型多樣而負盛名。清代唐、雍、乾年間的青花瓷燒造成就更加顯著。新中國成立後,青花器皿由過去的單件為主,發展成以配套為主,畫面更加精美。人民瓷廠生產的「青花梧桐餐具「因為質量文超,且有傳統風格和民族特色,除多次在國內獲全獎外,還在法國萊比錫、捷克布爾諾和波蘭茲南連獲3塊國際博覽會金質獎章。
青花是我國陶瓷裝飾中發明較早的方法之一。在窯器"以青如尚",單色青釉為主的基礎上,景德鎮的陶工們創造性地吸收了外地經驗,改革了色釉,並且不滿足於刻花,印花紋飾.他們丟掉了使用過許多多世紀的刻花刀,印花模, 把我國人民最善於駕馭的毛筆用到瓷器上,使它顯示出獨特的功能.歷史上,在景德鎮勞動人民所創造的豐富多採的陶瓷裝飾中,尤以「青花」的影響為大。 它是中國瓷器中突出的產品,在陶瓷工藝美術史上佔有一定的地位。
青花瓷的出現據說是陶工們曾用毛筆彩繪了黑花和釉黑紅,經過辛勤的勞動實踐, 找到了鈷土礦, 陶工們又用毛筆把它彩繪在坯件上, 再在繪了花紋的坯件上罩了一層白釉。這樣,比以往的印,刻花更鮮明的「青花」,就在景德鎮特有的瓷器上出現了, 這就是青花瓷器。
青花所用的鈷青料, 最初是一種自西域輸入的稱作「Smalte」的含鈷的琉璃色的玻璃,後來才改用一種天然出產的黑禍色礦物 (即鈷土礦,我國叫它作「珠明料」 ,日本稱作「吳須」),把這種原料磨得極細加茶水使其成為墨汁般的烏黑東西,然後在坯上繪畫。
粉彩瓷 粉彩瓷又叫軟彩瓷,是景德鎮四大傳統名瓷之一。粉彩瓷在工藝上是在陶瓷顏料中調入「玻璃白」因此使畫面具有粉質感,立體感也很強,所繪圖表現力強,融匯中國工筆重彩的構圖與技法,畫面濃淡相間,陰陽襯托,形象生動,線條工細流暢,色彩清麗粉潤,而且色彩柔和,細膩,雅緻,不論山水景物,人物故事,花卉鳥獸、草木蟲魚以及靜物圖案均可入畫,極富詩情畫意。早在清朝康熙後期,景德鎮的粉彩瓷就已問世,雍正時相當精緻,乾隆年間達到很高的藝術水平。「珠山八友」留下很多粉彩畫的瓷器珍品,其領袖人物王琦,將一般的繪瓷方法應用於繪瓷板人物像,畫持精深,畫風新穎,被人們稱為「神技」。新中國成立後,粉彩瓷更有長足的發展,許多具有健康、清新、大方特色的新作琳琅滿目。藝術瓷廠生產「福壽牌」粉彩瓷獲國家金獎。
玲瓏瓷 玲瓏瓷是在瓷器坯體上通過鏤雕工藝,雕鏤出許多有規則的「玲瓏眼」,然後 以釉燒成後這些洞眼成半透明的亮孔,十分美觀,被喻為「卡玻璃的瓷器」。因為「玲瓏」的本義就是靈巧,明徹、剔透,所以以玲瓏稱這種瓷器是非常確切的。玲瓏瓷也有很悠久的歷史,所以也是景德鎮的四大傳統名瓷之一。玲瓏瓷往往配以青花圖案,叫青花玲瓏瓷。這種瓷器既有鏤雕藝術,又有青花特色,既呈古樸、又顯清新。解放後的玲瓏瓷得到迅速發展,產品除中西餐具、茶具、具、咖啡具、文具等日用瓷外,又精製成各種花瓶、各式燈具等陳設瓷。近幾年來,更發展為彩色玲瓏、薄胎玲瓏皮燈等非常精美的工藝美術瓷。光明瓷廠、紅光瓷廠生產的青花玲瓏瓷產品曾多次獲國家金獎、優質獎,產品暢銷東南亞、日本、歐美、港澳等100多個國家和地區。
顏色釉瓷 如果用「萬紫千紅」來形容景德鎮四大傳統名瓷之一的顏色釉,那是非常恰當的。不僅紅紫,不論什顏色都可燒制,紅為火焰,綠為春水,藍似青天,黑為墨炭,是瓷器中最富神秘色彩的藝術品。 顏色釉瓷突起色釉瓷。有許多種類別:通體一色者稱單色釉,多色相間者稱花釉,燒成溫度在1200度以上的叫高溫顏色釉,1000度以下的叫低溫顏色釉。釉料中含粘土、石英和助熔劑。著色劑主要有含銅、鐵、鈷、錳等化合物。低溫顏色釉大多以自然界中的景物、動植物命名,為象牙窯紅等。明、清兩代的顏色釉瓷色彩就十分豐富,再經新中國成立後50餘年的發展,更是無色不備,除恢復傳統色釉56種外,又創新各種色釉60多種。為鳳凰衣釉、彩虹釉等等。色彩非常豐富,產品暢銷全世界。
⑵ 活化沸石的作用是什麼與沸石的區別
1、活化沸石在作用上與天然沸石無區別,只是活化沸石的某些性能和效果比天然沸石更好。
2、活化沸石是天然沸石經過多種特殊工藝活化而成,其吸附性能比天然沸石更強,離子交換性能也更好,不僅能去除水中的濁度、色度、異味,而且對水中有害的重金屬,如:鉻、鎘、鎳、鋅、汞、鐵離子及有機物:酚、六六六、滴滴涕、三氮、氨氮、磷酸根離子等物質具有吸附交換作用,也有利於去除水中各種微污染物且水浸出液不含有毒,有害人體物質,去除水中鐵、氟效果更為顯著。因此活化沸石是工業給水、廢水處理及自來水過濾的新型理想濾料。
採用沸石作為濾料的BAF可使紡織廢水的COD去除率達86%~92%、BOD去除率達99%,色度去除率在77%-79%,這是由於自然鞏義海江沸石濾料的比表面積大於砂濾料,宜於微生物的附著,且沸石濾料的離子交換能力強,能夠吸附水中的NH4+,而適宜環境的硝化菌的大量生長,使NH4+轉化為硝酸鹽。 粒徑可根據需要製作,水流流態好、過濾周期長、反沖洗容易進行、截污能力強。 沸石是一種硅酸鹽礦物質,經火山爆發而發生的結晶體,它具有孔隙發達,吸咐強,是一種無機物離子交換劑,對NH4-N(氮氮)有良好的去除作用,在水中還可與其Ca+.mg+Cs+k+Na+等均衡量重金屬陽離子進行交換以降低水的總硬度,另外它還有較高的機械強度,比表面積大,內部靜電強,使你的水質能達到排放和飲用水質達標的理想產品,目前天然的凈水沸石有白色、紅色和灰墨色三種。
⑶ 汽車前擋玻璃外側被污水污染,採用多種方式無法清除徹底,求助
一、水污染防治基礎理論知識
(一)水與水體污染
1、 水與水循環
(1)熟悉水環境保護
採取限制或消除排入水體和水域的污染物的措施,使河流、湖泊、海洋、水庫等水體和水域維持其應有的正常功能.
(2)熟悉水循環基本原理
定義1水循環是指水由地球不同的地方透過吸收太陽帶來的能量轉變存在的模式到地球另一些地方,例如:地面的水份被太陽蒸發成為空氣中的水蒸汽。定義2在太陽能和地球表面熱能的作用下,地球上的水不斷被蒸發成為水蒸氣,進入大氣。水蒸氣遇冷又凝聚成水,在重力的作用下,以降水的形式落到地面,這個周而復始的過程,稱為水循環。定義3水循環是指大自然的水通過蒸發,植物蒸騰,水汽輸送,降水,地表徑流,下滲,地下徑流等環節,在水圈,大氣圈,岩石圈,生物圈中進行連續運動的過程。
水循環的主要作用表現在三個方面:
① 水是所有營養物質的介質,營養物質的循環和水循化不可分割地聯系在一起;
② 水對物質是很好的溶劑,在生態系統中起著能量傳遞和利用的作用;
③ 水是地質變化的動因之一,一個地方礦質元素的流失,而另一個地方礦質元素的沉積往往要通過水循環來完成。
地球上的水圈是一個永不停息的動態系統。在太陽輻射和地球引力的推動下,水在水圈內各組成部分之間不停的運動著,構成全球范圍的海陸間循環(大循環),並把各種水體連接起來,使得各種水體能夠長期存在。海洋和陸地之間的水交換是這個循環的主線,意義最重大。在太陽能的作用下,海洋表面的水蒸發到大氣中形成水汽,水汽隨大氣環流運動,一部分進入陸地上空,在一定條件下形成雨雪等降水;大氣降水到達地面後轉化為地下水、土壤水和地表徑流,地下徑流和地表徑流最終又回到海洋,由此形成淡水的動態循環。
水循環是多環節的自然過程,全球性的水循環涉及蒸發、大氣水分輸送、地表水和地下水循環以及多種形式的水量貯蓄
降水、蒸發和徑流是水循環過程的三個最主要環節,這三者構成的水循環途徑決定著全球的水量平衡,也決定著一個地區的水資源總量。
蒸發是水循環中最重要的環節之一。由蒸發產生的水汽進入大氣並隨大氣活動而運動。大氣中的水汽主要來自海洋,一部分還來自大陸表面的蒸散發。大氣層中水汽的循環是蒸發-凝結—降水—蒸發的周而復始的過程。海洋上空的水汽可被輸送到陸地上空凝結降水,稱為外來水汽降水;大陸上空的水汽直接凝結降水,稱內部水汽降水。一地總降水量與外來水汽降水量的比值稱該地的水分循環系數。全球的大氣水分交換的周期為10天。在水循環中水汽輸送是最活躍的環節之一。
徑流是一個地區(流域)的降水量與蒸發量的差值。多年平均的大洋水量平衡方程為:蒸發量=降水量+徑流量;多年平均的陸地水量平衡方程是:降水量=徑流量+蒸發量。但是,無論是海洋還是陸地,降水量和蒸發量的地理分布都是不均勻的,這種差異最明顯的就是不同緯度的差異。
中國的大氣水分循環路徑有太平洋、印度洋、南海、鄂霍茨克海及內陸等 5個水分循環系統。它們是中國東南、誤南、華南、東北及西北內陸的水汽來源。西北內陸地區還有盛行西風和氣旋東移而來的少量大西洋水汽。
陸地上(或一個流域內)發生的水循環是降水-地表和地下徑流-蒸發的復雜過程。陸地上的大氣降水、地表徑流及地下徑流之間的交換又稱三水轉化。流域徑流是陸地水循環中最重要的現象之一。
水循環系統是多環節的龐大動態系統,自然界中的水是通過多種路線實現其循環和相變的。其范圍可由地表向上伸展至大氣對流層頂以上,地表向下可及的深度平均約1000米。全球性的水循環稱為大循環,由海洋、陸地和一系列大小區域的水循環所組成。水循環按其發生的空間又可以分為海洋水循環、陸地水循環(包括內陸水循環)。因此,水循環的尺度大至全球,小至局部地區。從時間上劃分,可以是長時期的平均,也可以是短時段的狀況。相應的,研究水循環時,研究的區域可大至全球、某一流域,也可小至某一地域內的土壤或地下含水層內的水循環,時間也可長可短。
水循環周期表
水體名稱 : 更新周期/年 大氣水 : 0.025~0.03 年 河水(外流): 0.03~0.05年 湖泊淡水: 10~100年 地下水: 100~1 000年 海洋水: 約5 000年 冰川: 約10 0005年。水循環的形成和影響因素。
形成水循環的內因是水在通常環境條件下氣態、液態、固態易於轉化的 特性,外因是太陽輻射和重力作用,為水循環提供了水的物理狀態變化和運動的能量。地球上的水分布廣泛,貯量巨大,是水循環的物質基礎。由於地球上太陽輻射的強度不均勻,不同地區的水循環的情況也就不相同。如在赤道地區太陽輻射強度大,降水量一般比中緯地區多,尤其比高緯地區多。
2、廢水的來源與污染物
(1)掌握廢水的來源與特性
1、點污染源
工業廢水
各種企業在生產過程中排出的廢水,包括工藝過程用水、冷卻水、煙氣洗滌水、設備、場地清洗水以及生產廢液等
特點:
一、排放量大,污染范圍廣,排放方式復雜
二、廢水成分復雜且不易凈化
三、帶有顏色或異味
四、污染物排放後遷移變化規律差異大
五、污染物質毒性強,危害大
生活污水
主要來自家庭、商業、學校、旅遊服務業及其他城市公用設施,包括廁所沖洗水、廚房洗滌水、洗衣機排水、沐浴排水及其他排水等。
生活污水中99.9%是水,固體物不到0.1%
特點:含氮、磷、硫高,成分主要為纖維素、澱粉、糖、蛋白、脂肪、尿素
2、面污染源
農業面源污染
特點:含氮、磷高,成分主要為微生物、化肥、農葯、不溶解固體和鹽分
城市徑流污染
分類 特點
生活廢水 含氮、磷、硫多,細菌多,用水量具有季節變化規律
工業廢水 具有面大、量大、成份復雜、毒性大、不易凈化、難處理
農業廢水 面廣、分散、難於收集、難於治理的特點
(2)掌握污染物種類及水質指標
廢水中的污染物:固體污染物、需氧污染物、營養性污染物、酸鹼污染物、有毒污染物、油類污染物、生物污染物、感官性污染物、熱污染等。水體中的污染物主要有無機有害物質(水溶性氰化物、硫酸鹽、酸、鹼等無機酸、鹼、鹽中無毒物質、硫化物)、無機有害物(鋁、汞砷、鉻鎘、氟化物等重金屬元素及無機有毒化學物質)、耗氧有機物(碳水化合物、蛋白質、油脂、氨基酸等)、植物營養物(銨鹽、磷酸鹽和磷、鉀等)、有機有毒物(酚類、有機磷農葯、有機氯農葯、多環芳烴、苯等)、病原微生物(病菌、病毒、寄生蟲等)、放射性污染(鈾、鍶、銫等)、熱污染(含熱廢水)。
水質指標——水和其中所含雜質共同表現出來的物理、化學和生物學的綜合特性。各項水質指標表示水中雜質的種類、成分和數量,是判斷水質的具體衡量指標。分為物理的、化學的和生物學三類。
物理性水質指標:
①感官物理性指標:溫度、色度、嗅和味、渾濁度、透明度等。
②其他物理性水質指標:如總固體、懸浮固體、溶解固體、可沉固體、電導率等。化學性水質指標
①一般化學性水質指標:如pH值、鹼度、硬度、各種陰(陽)離子、總含鹽量、一般有機物質。
②有毒的化學性水質指標:如各種重金屬、氰化物、多環芳烴、各種農葯等。
③氧平衡指標:如溶解氧(DO)、COD、BOD、TOD。
生物學水質指標
包括細菌總數、總大腸菌群數、各種病源細菌、病毒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