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噴漆廢水為什麼含有重金屬
噴漆廢水為什麼含有重金屬
在塗裝工藝生產中產生的廢水主要分前處理廢水、電泳塗漆廢水和噴漆廢水。
前處理廢水來自漆前表面處理的脫脂、磷化表面等工序,含有乳化油、表面活性劑、磷酸鹽、重金屬離子填料、溶劑等等。電泳塗漆廢水產生於塗件上附著的浮漆和槽液的清洗過程,一般包括往離子洗水和超濾液;其成分與槽液成分相同,含有水溶性樹脂(如環氧樹脂、酚醛樹脂等),顏料(如炭黑、氧化鐵紅、鉛汞等),填料(如鈦白粉、滑石粉等),助溶劑(如三乙醇胺、丁醇等)和少量重金屬離子。
濕式噴塗室用水洗滌噴漆室作業區空氣,空氣中漆物和有機溶劑被轉移到水中形成了廢水;廢水中含有大量的漆物顆粒,其水質由所用漆料(以硝基漆、氨基漆、醇酸漆和環氧漆為主)和溶劑(如乙醇、丙酮、脂類、苯類等),助溶劑而定。
塗裝廢水特徵
1.塗裝廢水種類多,水質因使用的材料而異,僅脫脂液就有多種配方、塗料種類則更多。
2.排放無規律,除部分水洗水連續溢流排放外,塗裝線廢水或廢液多為間歇集中排放。
3.水質水量變化大,無規律可循。
2. 陰離子表面活性劑 廢水怎麼處理
表面活性劑廢水的處理需兼顧去除廢水中的表面活性劑和降低COD、BOD等指標。不同類型的表面活性劑廢水採用不同的處理方法。泡沫分離法是較早應用的物理方法,通過向含有表面活性劑的廢水中通入空氣,產生大量氣泡,使廢水中的表面活性劑吸附於氣泡表面,形成泡沫,從而達到凈化效果。研究表明,使用微孔管布氣,氣水比為6:1至9:1,停留時間為30至40分鍾時,泡沫分離法對廢水中LAS的去除率可達90%以上。宋沁的研究表明,當進水LAS濃度低於70mg/L時,經處理後的出水LAS濃度L,平均去除率>90%。韋幫森採用泡沫分離技術處理廢水10天,進水COD平均濃度783.14mg/L,出水COD平均濃度為49.02mg/L,COD平均去除率為93.15%,表明處理效果良好。
吸附法利用吸附劑的多孔性和大的比表面積,將廢水中的污染物吸附在表面,從而達到分離目的。常用的吸附劑有活性炭、吸附樹脂、硅藻土、高嶺土等。丁娟的研究表明,聚合氯化鋁對表面活性劑廢水的混凝效果最佳。但活性炭再生能耗大,且再生後吸附能力有所下降。天然的粘土礦物類吸附劑應用較多,為了提高吸附容量和吸附速率,需改善吸附性能、加工條件和表面改性等。吸附法優點是速度快、穩定性好、設備佔地小,但主要缺點是投資較高、吸附劑再生困難、預處理要求較高。
混凝法不僅能去除廢水中膠體顆粒和吸附在膠體表面上的表面活性劑,還能與溶解在水相中的表面活性劑形成難溶性的沉澱。常用的混凝劑有鐵鹽、鋁鹽及其聚合物和各種有機混凝劑。丁娟的研究表明,聚合氯化鋁為處理表面活性劑廢水循環利用的最佳混凝劑。盡管混凝法處理成本低、工藝成熟,但佔地面積大、葯劑用量大,並產生大量廢渣與污泥,常需與其他處理方法聯合使用,才能達到完全去除的目的。宋爽利用混凝法預處理了洗滌劑生產廢水中大量的SS、油脂類物質及表面活性劑,具有較好的效果,對保證後續處理達標有重要作用。
膜分離法利用膜的高滲透選擇性來分離溶液中的溶劑和溶質。常見的膜分離技術有反滲透、超濾、微濾、電滲析和納濾,其中超濾膜和納濾膜對表面活性劑廢水有很好的處理效果。王錦利用聚丙烯、聚丙烯腈和聚碸3種不同材質超濾膜處理洗滌污水,發現聚丙烯腈膜較優,能有效去除濁度、懸浮物、油脂等污染物,一定程度保留了游離陰離子表面活性劑,長期循環洗滌對衣物的白度無不良影響。薛罡令洗浴廢水經微絮凝纖維過濾-超濾組合工藝處理後,使原水中超標的COD、濁度、LAS得到有效降低,工藝流程簡單、佔地面積小、運行操作簡易,實現了洗浴廢水的簡易物化處理。
催化氧化法是對傳統化學氧化法的改進與強化。常用的Fenton處理法就是催化氧化法的一種,處理時,鐵鹽濃度較高時,LAS的去除主要靠絮凝作用;濃度低時,則主要靠氧化作用而去除。近年來出現了多相催化氧化法和光催化氧化法。王效成等用多相催化氧化法處理COD為840mg/L、LAS為360mg/L的廢水,處理後COD去除率為84.8%,LAS去除率為88.3%,去除率隨反應溫度升高而降低,pH的變化對去除率沒有影響。光催化氧化法是在光與催化劑的作用下,利用反應過程中產生的HO·等自由基離子來氧化分解表面活性劑。單建國以TiO2/GAC作光催化劑,用太陽光作光源對洗滌劑模擬廢水進行光催化降解,結果表明1g TiO2/GAC可將120mg左右、起始質量濃度為150mg/L的LAS降至20mg/L。光催化降解速率與表面活性劑的分子結構、離子電荷、吸附性能有很大關系。
生物法降解表面活性劑是目前研究得最多的一種方法,已被一些污水處理廠採用。該法可以分為活性污泥法、厭氧消化法和利用土壤的自凈作用的方法,均是利用微生物可以將表面活性劑作為唯一碳源加以利用的特性來完成對表面活性劑的降解。研究發現假單胞菌的許多菌屬,包括溝槽假單胞菌屬、孔雀尾假單胞菌屬、德阿昆哈假單胞菌屬、膜狀假單胞菌屬、小田假單胞菌屬、克羅斯韋假單胞菌屬等和克雷伯氏菌屬、無色細菌屬、黃桿菌屬、微球菌屬等都可以降解表面活性劑,但對於高濃度的表面活性劑廢水,這些細菌的降解活性會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
3. 如何處理電泳塗漆廢水
電泳塗裝廢水分兩部分,一部分是電泳前處理清洗工件產生的廢水,裡面含大專量的油污,表屬面活性劑,酸或者鹼;第二部分是電泳後水洗產生的廢水,裡面含有電泳漆樹脂,少量溶劑和色粉。兩部分廢水最好分開處理,前處理廢水已經有成熟的工藝,電泳後產生的廢水,要經過絮凝等工藝,把樹脂和色粉分離出來,需要專門的設備,市場上有專門做電泳廢水處理設備的公司,比如深圳的泓和順
4. 中性清洗劑,內含表面活性劑廢水排放
你好,中性清洗劑,內含表面活性劑廢水排放洗滌劑的主要成分是專表面活性劑,表面活性劑是屬分子結構中含有親水基和親油基兩部分的有機化合物。一般是根據表面活性劑在水溶液中能否分解為離子,又將其分為離子型表面活性劑和非離子型表面活性劑的兩大類。離子型表面活性劑和兩性離子表面活性劑三種。
實踐證明,在織物的水洗中只有陰離子表面活性劑和非離子型表面活性劑,對織物去污能夠起到正面有效的作用。因此這兩種表面活性劑就成了衣物洗滌劑的主要材料。
洗滌劑要具備良好的潤濕性、滲透性、乳化性、分散性、增溶性及發泡與消泡等性能這些性能的綜合就是洗滌劑的洗滌性能。洗滌劑的產品種類很多,基本上可分為肥皂、合成洗衣粉、液體洗滌劑、固體狀洗滌劑及膏狀洗滌劑幾大類。
5. 電鍍廢水含什麼成分,一般怎麼處理
從電鍍生產工藝可將電鍍廢水分為前處理廢水、鍍層漂洗廢水、後處理廢水以及廢鍍液、廢退鍍液等四類。
一、前處理廢水
除油過程中常用鹼性化合物如NaOH、Na2CO3、Na3PO4、Na2SiO3等,對於油污特別嚴重的零件有時還用煤油、汽油、丙酮、甲苯、三氯乙烯、四氯化碳等有機溶劑除油,再進行化學鹼性除油。為去除某些礦物油,通常在除油液中加一定量的乳化劑,如OP乳化劑、AE乳化劑、三乙醇胺油酸皂等。因此除油過程中產生的清洗廢水以及更新廢液都是鹼性廢水,常含有油類及其它有機化合物。 酸洗除銹常用的有鹽酸、硫酸,為防止鍍件基體的腐蝕,常加入某些緩蝕劑如硫脲、磺化煤焦油、烏洛托品聯苯胺等。酸洗除銹過程產生的清洗水一般酸度都較高,含有重金屬離子及少量有機添加劑。 前處理廢水是電鍍廢水處理中的重要組成部分,約占電鍍廢水總量的50%,廢水中含有一定的鹽份、游離酸、有機化合物等,組分變化很大,隨鍍種、前處理工藝以及工廠管理水平等而變。
二、鍍層漂洗水
鍍層漂洗水是電鍍作業中重金屬污染的主要來源。電鍍液的主要成分是金屬鹽和絡合劑,包括各種金屬的硫酸鹽、氯化物、氟硼酸鹽等以及氰化物、氯化銨、氨三乙酸、焦磷酸鹽、有機膦酸等。除此之外,為改善鍍層性質,往往還在鍍液中添加某些有機化合物,如作為整平劑的香豆素、丁炔二醇、硫脲,作為光亮劑的有糖精、香草醛、苄叉丙酮、對甲苯磺醯胺、苯磺酸等。因此鍍件漂洗廢水中除含有重金屬離子外,還含有少量的有機物。漂洗廢水的排放量以及重金屬離子的種類與濃度隨鍍件的物理形狀、電鍍液的配方、漂洗方法以及電鍍操作管理水平等諸多因素而變。特別是漂洗工藝對廢水中重金屬的濃度影響很大,直接影響到資源的回收和廢水的處理效果。
三、鍍層後處理廢水
鍍層後處理主要包括漂洗之後的鈍化、不良鍍層的退鍍以及其他特殊的表面處理。後處理過程中同樣產生大量的重金屬廢水。一般來說,常含有Cr6+ 、Cu2+、Ni2+、Zn2+、Fe2+等重金屬;H2SO4、HCl、H3BO3、H3PO4、NaOH、Na2CO3等酸鹼物質;甘油、氨三乙酸、六次甲基四胺、防染鹽、醋酸等有機物質。總的來說,這類鍍層後處理廢水復雜多變,水量也不穩定,一般都與混合廢水或酸鹼廢水合並處理。
四、電鍍廢液
電鍍、鈍化、退鍍等電鍍作業中常用的槽液經長期使用後或積累了許多其他的金屬離子,或由於某些添加劑的破壞,或某些有效成分比例失調等原因而影響鍍層或鈍化層的質量。因此許多工廠為控制這些槽液中的雜質在工藝許可的范圍內,將槽液廢棄一部分,補充新溶液,也有的工廠將這些失效的槽液全部棄去。這些廢棄的各種濃度液一般重金屬離子濃度都很高,積累的雜質也很多,不僅污染物的種類不同,而且主要污染物的濃度、其他金屬雜質離子的濃度以及溶液介質也都往往有較大的差異。這些差異決定了這些廢水的處理技術上的多樣性和工藝上的特殊性。
電鍍廢水處理設備由調節池、加葯箱、還原池、中和反應池、pH調節池、絮凝池、斜管沉澱池、廂式壓濾機、清水池、氣浮反應,活性炭過濾器等組成。
電鍍廢水處理主要有以下幾種方法。
1.氣浮法 氣浮法是向水中通入空氣,產生微小氣泡,由於氣泡與細小懸浮物之間黏附,形成浮選體,利用氣泡的浮升作用,上浮到水面,形成泡沫或浮渣,從而使水中的懸浮物質得以分離。按照氣泡產生方式的不同,可分為充氣氣浮、溶氣氣浮和電解氣浮三類。 氣浮法是代替沉澱法的新型固液分離手段,1978年上海同濟大學首次應用氣浮法處理電鍍重金屬廢水處理獲得成功。隨後,因處理過程連續化,設備緊湊,佔地少,便於自動化而得到了廣泛的應用。 氣浮法固液分離技術適應性強,可處理鍍鉻廢水、含鉻鈍化廢水以及混合廢水。不僅可去除重金屬氫氧化物,而且可以去除其他懸浮物、乳化油、表面活性劑等。氣浮法用於處理鍍鉻廢水的原理是:在酸性的條件下硫酸亞鐵和六價鉻進行氧化還原反應,然後在鹼性條件下產生絮凝體,在無數微細氣泡作用下使絮凝體浮出水面,使水質變清。
2.離子交換法 離子交換法主要是利用離子交換樹脂中的交換離子同電鍍廢水中的某些離子進行交換而將其除去,使廢水得到凈化的方法。 國內用離子交換技術處理電鍍廢水是從20世紀60年代開始進行試驗研究的,到70 年代末,因為迫切需要解決環境污染問題,這一技術得到了很大發展,目前已成為處理電鍍廢水和回收某些金屬的有效手段之一,也是使某些鍍種的電鍍廢水達到閉路循環的一個重要環節。但是採用離子交換法的投資費用很高,系統設計和操作管理較為復雜,一般的中小型企業難以適應,往往由於維修、管理等不善而達不到預期的效果,因此,在推廣應用上受到了一定的限制。 當前,國內對含鉻、含鎳等電鍍廢水採用離子交換法處理較為普遍,在設計、運行和管理上已有較為成熟的經驗。經處理後水能達到排放標准,且出水水質較好,一般能循環使用。樹脂交換吸附飽和後的再生洗脫液經電鍍工藝成分調整和凈化後能回用於鍍槽,基本實現閉路循環。另外,離子交換法也可用於處理含銅、含鋅、含金等廢水。
3.電解法 電解法主要是使廢水中的有害物質通過電解過程在陽、陰兩極上分別發生氧化和還原反應,轉化成無害物質;或利用電極氧化和還原產物與廢水中的有害物質發生化學反應,生成不溶於水的沉澱物,然後分離除去或通過電解反應回收金屬。國內在20世紀60年代開始用電解法處理電鍍含鉻廢水,70年代末對含銀、銅等廢水進行實驗研究,回收銀、銅等金屬,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電解法處理電鍍廢水一般用於中、小型廠,其主要特點是不需投加處理葯劑,流程簡單,操作方便,占生產場地少,同時由於回收的金屬純度高,用於回收貴重金屬有很好的經濟效益。但當處理水量較大時,電解法的耗電較大,消耗的鐵極板量也較大,同時分離出來的污泥與化學處理法一樣不易處置,所以現在已較少採用。
4.萃取法 萃取法是利用一種不溶於水而能溶解水中某種物質(稱溶質或萃取物)的溶劑投加入廢水中,使溶質充分溶解在溶劑內,從而從廢水中分離除去或回收某種物質的方法。萃取操作過程包括混合、分離和回收三個主要工序。
6. 酸洗磷化廢水有什麼特點
酸洗磷化廢水具有以下幾個特點:
處理難度大且再生性有限:
排放缺乏規律性,水量水質不穩定:
成分復雜,污染物濃度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