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在沒有沖水馬桶和凈水系統的古代,古人是如何處理廢水和污穢物的
不同的朝代在處理糞便的問題上是不一樣的。在說明古人如何處理污穢物之前,我建議,如果大家穿越了,想好好的上廁所,那麼清選擇漢代包括漢代之後。漢代以前請不要隨意穿越。
不過,不是所有的糞便和污水都會成為肥料,大部分還是順著排水管流向了河。一般古代人會選擇一條河流作為污水河,什麼垃圾都會在河裡出現。不過排水做的好城市衛生狀況會好很多。至於不好的。嗯,如果大家有心,可以參考一下印度的恆河水。就可以知道古人是怎麼處理污水和糞便的了。
② 參觀江山污水處理廠的感受
到達目的後,我看到的江山污水處理廠要比我心裡想像的好得多,地面干凈整潔,四周綠樹成蔭,我們參觀了整個污水處理流程,這次看到了污水轉變成中水的過程,也了解了細菌在污水處理過程中所發揮的作用。下面我談一下參觀污水處理廠的心得體會。
中國是一個乾旱缺水嚴重的國家。淡水資源總量為28000億立方米,佔全球水資源的6%,僅次於巴西、俄羅斯和加拿大,居世界第四位,但人均只有2200立方米,僅為世界平均水平的1/4,美國的1/5,在世界上排名121位,是全球13個平均水資源最貧乏的國家之一。它主要體現在分布不均上面:我國是季風性氣候,降水集中在夏季,冬季非常乾旱,尤其是在北方。
水是自然資源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所有生物的結構組成和生命活動的主要物質基礎。從全球范圍講,水是連接所有生態系統的紐帶,自然生態系統既能控制水的流動又能不斷促使水的凈化和循環。因此水在自然環境中,對於生物和人類的生存來說具有決定性的意義。隨著人口的增長,工農業生產的不斷發展,造成了水資源供需矛盾的日益加劇。從本世紀初以來,到70年代中期,全世界農業用水量增長了7倍,工業用水量增長了21倍。中國用水量增長也很快,至70年代末期全國總用水量為4700億立方米,為建國初期的4.7倍。其中城市生活用水量增長8倍,而工業用水量(包括火電)增長22倍。北京市70年代末期城市用水和工業用水量,均為建國初期的40多倍,河北、河南、山東、安徽等省的城市用水量,到70年代末期都比建國初期增長幾十倍,有的甚至超過100倍。因而水資源的供需矛盾就異常突出。由於水資源供需矛盾日益尖銳,產生了許多不利的影響。首先是對工農業生產影響很大,例如1981年,大連市由於缺水而造成損失工業產值6億元。
在中國15億畝耕地中,尚有8.3億畝沒有灌溉設施的乾旱地,另有14億畝的缺水草場。全國每年有3億畝農田受旱。西北農牧區尚有4000萬人口和3000萬頭牲畜飲水困難。其次對群眾生活和工作造成不便,有些城市對樓房供水不足或經常斷水,有的缺水城市不得不採取定時、限量供水,造成人民生活困難。其三,超量開采地下水,引起地下水位持續下降,水資源枯竭,在27座主要城市中有24座城市出現了地下水降落漏斗。最近這些年南方也頻頻出現乾旱的情況,比如去年發生在我們雲南的50年不遇的特大乾旱。它導致了許多地方農作物和牲畜因乾旱而死。昆明的許多地方也出現乾旱導致的種種問題。在這種情況下,水資源的回收再利用,水資源的循環就顯得非常重要。現在,昆明以把新建污水處理廠,提高水資源利用率作為今後環境發展的重要環節。
保護水資源:首先,要樹立惜水意識,開展水資源警示教育。長期以來,大多數人們普遍認為水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聚寶盆」,使用中揮霍浪費,不知道自覺珍惜。其實,地球上水資源並不是用之不盡的,尤其是我國的人均水資源量並不豐富,地區分布也不均勻,而且年內變化莫測,年際差別很大,再加上污染嚴重,造成水資源更加緊缺的狀況,黃河水多處多次斷流就是生動體現。國家啟動「引黃工程」、「南水北調」等水資源利用課題,目的是解決部分地區水資源短缺問題,但更應引起我們深思:黃河水枯竭時到哪裡「引黃」?南方水污染了如何「北調」?所以說,富達凈水材料廠家參觀後,心裡想,一定要讓大家建立起水資源危機意識,把節約水資源作為我們自覺的行為准則。
其次,必須合理開發水資源,避免水資源破壞。水資源的開發包括地表水資源開發和地下水資源開發。水在開采地下水的時候,由於各含水層的水質差異較大,應當分層開采;對已受污染的潛水和承壓水不得混合開采;對揭露和穿透水層的勘探工程,必須按照有關規定嚴格做好分層止水和封孔工作,有效防止水資源污染,保證水體自身持續發展。
城市開發利用污水資源,發展中水處理,污水回用技術。城市中部分工業生產和生活產生的優質雜排水經處理凈化後,可以達到一定的水質標准,做為非飲用水使用在綠化、衛生用水等方面,強化保護水資源,節約用水的法制建設和宣傳工作,增強全民的節水意識,使人們自覺認識到水是珍貴的資源,擯棄「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陳腐觀念,一個珍惜水資源、節約水資源和保護水資源的良好社會風尚開始形成。
這次參觀污水處理廠讓我做為河南鞏義富達凈水材料廠家www.gyfuda.com的一名小編,真真感受到了水資源的缺乏與保護水資源的重要性。保護水資源,首先要全社會動員起來,改變傳統的用水觀念。要使大家認識到水是寶貴的,每沖一次馬桶所用的水,相當於有的發展中國家人均日用水量;夏天沖個涼水澡,使用的水相當於缺水國家幾十個人的日用水量;水龍頭沒有擰緊,一個晚上流失的水則相當於非洲或亞洲缺水地區一個村莊的居民日飲用水總量這絕不是聳人聽聞,而是聯合國有關機構多年調查得出的結果。因此,要在全社會呼籲節約用水,一水多用,充分利用循環水。參考資料:
③ 污水場所產生的氣味 對人體有害嗎
長期的話有一定危害。
會刺激眼睛、咽喉、肺,長期吸入會麻痹人體相關嗅覺細胞,影響視力、肺活量;
如果是此類職業個人,要經常在閑暇時間換換地方如公園、森林、廣場活動活動,變個環境條件一下。
④ 屠宰廢水的處理概況,排放概況,處理方法(SBR法)
用SBR法處理屠宰廢水
http://www.chinaenvironment.com 2008-1-16 中國環保網
吉林柳河華龍集團公司宰雞廠位於吉林柳河縣,屠宰廢水排放量為360m3/d,該廠總排口的廢水COD為1300~1700mg/L,SS約500mg/L,pH值>9.0。廢水中含大量的油血,但雞毛有回收設施。
柳河華龍公司決定該廢水處理工程分兩期完成,一期治理規模為120m3/d,達標後再進行二期工程的設計,本工程為一期。
1 工藝流程
採用以SBR為主體的處理工藝,其流程如圖1。
1.1 隔油沉澱池
兼具隔油、沉澱、調節三重作用,地下式,鋼混結構,廢水重力流入,加蓋保溫且可防止臭味散逸。雙廊道式:2×(2.5 m×12.0 m×2.5 m),設計規模兼顧二期工程,於第二廊道中部設擋板隔油,擋板位置:水下0.5 m,水上0.1 m,可有效隔除雞油。該池蓋板設三處人孔,可定期清除表層浮油等雜物。廊道末端設潛水泵,將廢水經格柵泵入SBR池,廊道前端下部設潛污泵,將沉澱污泥等泵入污泥濃縮池。
1.2 格柵
尺寸:1.0 m×1.0 m,柵隙:5 mm,用以截留大的顆粒物質,設於處理間內。
1.3 SBR池
尺寸為6.0 m×4.0 m×5.5 m,鋼結構,有效水深為4.5 m,最大潷水深度為1.75 m。下部進水,以便於快速混合。潷水器為虹吸式,位於進水口對側。排泥管位於距底平面0.5 m處,穿孔管排泥。採用羅茨風機曝氣,氣水比為15:1。曝氣頭採用膜片式曝氣器,服務面積為0.8m2。
1.4 濃縮池
直徑為2.0 m,高為3.0 m,鋼結構。SBR池的剩餘污泥靠重力流入,隔油沉澱池的污泥用潛污泵泵入。靜止沉澱後,上清液返回隔油沉澱池,濃縮後污泥重力流入附近煤場,暫摻煤燒掉,待二期工程投產後,再進行脫水處置。不另設置貯泥池。
控制櫃可自動和手動控制污水泵、污泥泵、水位控制器、虹吸式潷水器、羅茨鼓風機等的啟閉,並可自動或手動控制SBR系統的各個運行時段。
2 處理效果
2.1 工程調試
採用間歇進水、非限制性曝氣方式,曝氣:6 h,沉澱:1 h,排水:1 h。取吉化公司污水廠迴流污泥約4 m3打入SBR池,同時啟動污水泵使SBR池達到設計水位,曝氣後不斷觀察SBR池混合液及澄清液現象,3d內澄清液內含細碎懸浮物,5 d後消失,同時混合液由灰色轉褐色,7 d後為明顯褐色。靜沉時出現明顯污泥層,上清液澄清,視為培養馴化結束。
2.2 運行效果
本系統從試運行至今,已歷時3年多時間,期間泥水分離狀況良好,污泥層界面非常清晰,出水清澈,瓶裝條件下與市售純凈水比較竟難於區分。整個系統運行也一直非常穩定,未發生過故障。當地環保部門曾進行了若干次測定,其結果如表1所示。
表1 處理系統的進、出水水質監測情況 mg/L 時間 指標 進水 隔油池出水 出水 去除率(%)
1998年7月6日 CODCr 1658 896 58 96.5
BOD5 761.5 416.5 16.5 97.8
SS 570 87 0
NH3-N 15.41 44.14 2.60 83.1
1998年7月10日 CODCr 1300 73 94.4
999年3月27日 CODCr 1420 729 67 65.3
1999年3月28日 CODCr 1352 702 58 95.7
1999年3月29日 CODCr 1463 720 38 97.4
999年3月30日 CODCr 1569 841 62 96.0
1999年4月1日 CODCr 1611 832 62 96.2
1999年4月2日 CODCr 1705 922 75 95.6
2000年1月8日 CODCr 1652 63 96.2
BOD5 990 25 97.5
SS 621 28 95.5
從表中數據可見,宰雞廢水經本系統處理,COD去除率為94.4%~97.5%,大多在95%以上,出水COD均低於75 mg/L;BOD去除率為97.5%以上;SS去除率為95.5%以上;NH3-N去除率為83.1%。運行表明,pH值為9.60的鹼性廢水進入隔油沉澱池後,其出水pH值降至6.96,產生酸化作用,這可能也是隔油沉澱池去除率高的一個原因。而此過程中,NH3-N明顯升高,證實了確已發生生化反應。
3 經驗與體會
①對宰雞廢水,以8 h為一周期,藉助本系統就可獲得良好且穩定的處理效果。
②將隔油、沉澱、調節三功能集於一池,不僅可節省佔地和投資,且可獲得良好的運行效果。
③對北方的宰雞廢水,細格柵一定要置於隔油池後。否則,其柵隙將為易凝固的雞油堵塞,嚴重時運行10 min就可全部堵死,廢水無法通過。
第一章 概述
1.1. 項目概述
1.1.1. 項目名稱、地點
項目名稱:某縣定點屠宰場廢水治理項目
項目地點:某縣水東
1.1.2. 項目概況
屠宰過程中將產生一定量的廢水,廢水主要來自屠宰後清洗、解體沖洗、內臟清洗和地面沖洗以及牲畜糞便廢水等廢水。廢水中含有大量的有機物質,主要成分有:動物糞便、血液、動物內臟雜物、畜毛、碎皮肉和油脂等有機物,屬於高濃度有機廢水。廢水呈褐紅色,具有較強的腥臭味。這些廢水中的脂肪、蛋白質等物質不經過處理,直接排入水體,將對其周圍水體造成嚴重富營養化,嚴重破壞水體的自盡能力,造成水體發黑變臭,影響環境和農業灌溉。信豐縣定點屠宰場為了正常生產和持續發展,保護周圍水體環境,非常重視廢水污染環境問題,決心對廢水進行治理,並委託南昌中冠環境工程有限公司制訂治理方案。南昌中冠環境工程有限公司在得知信豐縣定點屠宰場廢水需要治理信息後到屠宰場了解情況。針對該屠宰場廢水性質和排放要求,南昌中冠環境工程有限公司從降低廢水處理工程造價和運行成本目標出發,採用先進廢水治理技術和設備。本著此原則擬定了本治理方案文件,供企業和有關部門領導審議。
1.1.3. 項目范圍
主要包括從治理工程的進水口至出水口的工藝、構築物、設備、電氣、儀表等的設計、圖紙、工程報價、運行費用分析等技術文件等。
1.2. 設計依據
1.2.1. 編制依據
信豐縣定點屠宰場提供的資料和數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 (1989年12月)
《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 (1984年5月)
《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實施細則》 (1989年7月)
《肉類加工工業水污染物排放標准》 (GB13457-1992)
《污水綜合排放標准》 (GB8978-1996)
《室外排水設計規范》 (GBJ14-87(1997版))
其餘各專業規范等
同類行業同規模水質資料;
1.2.2. 設計規范、標准
(1)J14-87《室外排水設計規范》(修訂本)
(2)GB8978-2001《污水綜合排放標准》
(3)GB50069-2002《給水排水工程結構設計規范》
(4)GB50010-2002《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
(5)GB50052-95《工業與民用供配電系統設計規范》
(6) GB50062-92《電力裝置的繼電保護和自動裝置設計規范》
(7) GB50054-95《低壓配電裝置及線路設計規范》
1.2.3. 設計水量、水質
設計水量:根據某縣定點屠宰場提供數據,每屠宰一頭生豬的用水量為0.4噸左右,現在排放廢水量不超過80t/d,為了考慮到廢水的波動性以及可持續發展設計廢水量為100t/d。
水質:由於甲方未提供水質數據,參照同行業內廢水的水質特性做參考,確定設計廢水水質如下:
項目 廢水水質(mg/L)
CODcr 2500
BOD 1000
SS 1500
NH3-N 30
pH 7--8
油脂 300
總P 18
大腸菌群 36x1012(個/100ml)
表中單位均以mg/l計,PH除外。
1.2.4. 污水排放標准
表二 國家一級排放標准
項目 廢水水質(mg/L)
CODcr 100
BOD 20
SS 70
色度 50
pH 6-9
NH3-N 15
動植油 15
大腸菌群數(個/L) 5000
表中單位均以mg/l計,PH除外。
第二章 污水處理設計原則
2.1. 污水處理系統設計原則
認真貫徹國家關於環境保護工作的方針和政策,使設計符合國家的有關法規、規范、標准。
綜合考慮廢水水質、水量的特徵,選用的工藝流程技術先進、穩妥可靠、經濟合理、運轉靈活、安全適用。
污水處理系統平面布置力求緊湊,減少佔地和投資。
妥善處置污水處理過程中產生的污泥和其它柵渣、沉澱物,避免造成二次污染。
污水處理過程中的自動控制,力求管理方便、安全可靠、經濟實用。
高程布置上應盡量採用立體布局,充分利用地下空間。平面布置上要緊湊,以節省用地。
嚴格按照廠方界定條件進行設計,適應項目實際情況要求。
2.2泥處理系統設計原則
系統產生的污泥經濃縮後運輸至垃圾填埋場處理。
工藝設計盡量減少系統污泥產生。
第三章 污水處理系統工藝
3.1廢水屬性分析及工藝路線的確定:
屠宰廢水含有大量的污血、油塊和油脂、毛、肉屑、骨屑、內臟雜物、未消化的食物和糞便等污染物,帶有令人不適的血紅色和使人厭惡的血腥味。
屠宰廢水是一種高濃度有機污染廢水,成分復雜。屠宰廢水具有以下特點:
1、具有一定血紅色,主要是由豬血造成;
2、具有血腥味,主要是由豬血和蛋白質分解造成;
3、含有大量的懸浮物,主要由豬毛、肉屑、骨屑、內臟雜物、未消化的食化和糞便等形成;
4、含有較高動物油脂;
5、含有大量大腸桿菌。
根據廢水特點及處理出水要求,該廢水處理工藝採用物化+生化處理工藝是必需的。廢水CODcr與色度較高,廢水中油脂濃度超過40mg/l時,油脂粘附於生物膜表面,阻斷廢水與生物膜的接觸,使生化去除效率下降;廢水中含有的大量豬毛、肉屑、骨屑、內臟雜物、未消化的食化和糞便等也不易生化,因此該廢水必需採取必要的預處理及物化處理,盡量降低進入生物處理構築物的懸浮物和油脂含量,再進行生化處理,確保生化處理的正常運行。南昌中冠環境工程有限公司工程師到信豐縣定點屠宰場收集數據,根據現場情況,屠宰場已經具備了前端化糞池,經化糞池出水廢水呈現黑色並且帶有部分油脂,但所含懸浮物較少。屠宰廢水除了濃度高,色度高外,還有胺氮,總磷超標比較難處理,因此在設計過程中應該考慮到它們的去除。因為屠宰場屠宰主要集中在夜間,在廢水的排放特點、廢水的屬性、以及現在有構築物的前提下,現擬定以下工藝:
擬定污水處理工藝流程:
污水線路
污泥線路
3.2廢水工藝流程簡介:
由於屠宰廢水中含有一定量的大塊漂浮物(血污、毛皮、雜物 染
物等),因此先用格柵予以攔截下來,以保證後續設備的正常運行,此設施屠宰場現在已經具有。因為屠宰廢水中含有血污、油脂等大分子有機物存在,直接進入好氧將很難降解,因此格柵出水進入化糞池。屠宰場現有化糞池能夠起到一定的處理效果,但現有出水濃度依然很高並且夾帶部分油脂,為了減輕後續處理設施的負荷,因此考慮在前端加一座隔油池以去除油脂。屠宰場因為工作時間的因素,它的排水周期跟其它廢水排放周期不同,它主要集中在夜間排放,因此必須設置一個較大的調節池來調節水質水量以保證整套設施的正常運行,減輕對後續設施帶來的沖擊負荷,廢水經調節池收集然後通過泵泵入後續處理設施。廢水經過前端化糞池處理後,廢水中依然含有大部分大分子有機污染物,因此需要進一步對其降解為小分子物質,為後續好氧生化做准備,並且考慮到廢水中氨氮和總磷的超標,因此必須設施好氧—缺氧的交替運行環境來達到硝化—反硝化的交替運行來達到脫氮除磷的效果,此處通過設置水解酸化池將後續好氧處理出水部分迴流至水解酸化池來實現。廢水經過水解酸化池後進入好氧池,此處將好氧池分為兩段,它的好處在於在不同的好氧段,微生物根據環境不同而呈現空間的分布,具備針對性,有著更好的去除效果。廢水經過前端各個生化處理設施處理後,有機污染負荷很大程度得到降解。但廢水中色度依然難以達標,為了對色度的去除,並同時考慮對COD的降低和氨氮及總磷的降低,因此此處設置混凝沉澱池並且投加針對性的葯劑。沉澱池出水,進入消毒池,然後最終達標排放。
3.3污染物指標去除措施及去除率預測
本方案中主要污染物的去除措施如下:
CODcr/BOD5的去除:主要通化糞池、水解酸化、好氧等生物降解法達到去除CODcr/BOD5的目的。
SS的去除:主要通過前端現有的設施沉澱達到去除SS的目的。
NH3-N的去除:主要通過生化時的消化及反消化作用達到去除NH3-N的目的。但由於本工程NH3-N含量相對較高,在進水水質偏高及溫度偏低時出水的NH3-N含量會略高於排放標准,此時超標部分通過化學來去除。因此在生化池後設置混凝沉澱池,剩餘的氨氮通過投加MgCl2和NaH2PO4, 生成難溶復鹽MgNH4PO4•6HzO(簡稱MAP)結晶,通過重力沉澱,使之從廢水中分離。從而最終保證了出水的氨氮常年達到去除的目的。
動植物油的去除:主要通過隔油池達到去除動植物油的目的,並且部分通過厭氧降解的方法去除。
大腸桿菌群的去除:通過後續消毒池消毒去除。
各單元處理效率預測一覽表(單位:mg/L)
項目 進水COD
mg/l 去除效率
% 進水BOD
mg/l 去除效率
% 進水SS
mg/l 去除效率
%
格柵 2500 1000 300
化糞池 2500 35 1000 30 300 80
隔油池 1625 10 700 5 60
調節池 1463 5 665
兼氧池 1390 30 665 25
好氧Ⅰ 973 70 499 85
好氧Ⅱ 292 65 75 80
混沉池 102 20 15
消毒池 82 10
出水 74
標准 100 20 70
第四章 污水處理系統構築物、設備
4.1格柵、化糞池
為防止毛皮、碎肉、內臟雜物等大顆粒雜質進入後續設施沉積在其後設置粗、細兩格柵,以保證後續設備的正常運行。柵渣定期清除,作垃圾處理。化糞池即是簡易的厭氧裝置,它是在厭氧的條件下通過厭氧菌或者兼性菌的作用將污水或者污泥中的有機物分解成為CH4和CO2,使有機物得到降解,污泥得到穩定的過程,此工程中它能起到降低污染負荷並分解大分子無染物的作用。本工程中利用屠宰場原有設施。
4.2隔油池
雖然前端設置了化糞池,但出水中仍然含有油脂物質,因此此處增設隔油池。隔油池此處採用折流式簡易結構,該池的設置主要是強化預處理的作用,其功能主要是隔除水中的浮油、浮渣,減輕後續處理負荷。
因為屠宰廢水集中排水主要夜間,按照加工8小時,廢水量為總排水量的80%為例,則平均每小時排水為10立方,在晚間最大流量時隔油沉澱池設計停留時間HRT=1.7h,有效容積V有效=18m3(L×W×H=4.0m×1.0m×4.5m,有效水深4.3m),採用鋼筋混凝土結構。因為前端具備化糞池,進水中含渣量很少,因此不專門配置排污泵。
4.3調節池
由於排水的周期性與水質的不均勻性,來自各時的水質、水量均不一樣,一般高峰流量為平均處理量的2~8倍,並且屠宰場主要在夜間工作,因此為保證後續處理設施的正常運行和達到設計的出水水質,同時調節水量和均化水質,所以設置一座調節池。
調節池設計停留時間HRT=12h,有效容積V有效=50m3(L×W×H=4m×3m×4.5m,有效水深4.2m),採用鋼筋混凝土結構,半地埋式結構。污水由一台潛污泵泵入至水解酸化池中。潛污泵型號WQ10-15-1.5,流量Q=10m3/h,揚程H=15mH2O,功率N=1.5kW。
4.4生化處理部分
生化處理採用A2/O/O法處理工藝。由於廢水中有機物濃度較高,且含有大量大分子污染物,直接採用好氧處理會使處理效率偏低。生化處理前段採用厭氧處理工藝,利用厭氧反應可使屠宰廢水中大分子難降解有機物轉化為水分子易降解的有機物,出水的可生化性能得到改善,這使得好氧處理部分的停留時間小於傳統處理工藝。與此同時,懸浮物被水解為可溶性物質,使污泥得到穩定處理。結合現場情況以及降低一次性投資成本,因為本工程中化糞池容積較大,因此不專門設置厭氧池,但考慮到硝化反硝化運行的條件,後續增加一個水解酸化池。
調節池出水泵入水解酸化池內,通過無機氧化物中的氧替代分子氧進行生物氧化作用,進一步將有機物分解,並且後續沉澱的污泥及部分好氧出水通過迴流進入前端水解酸化池,近一步通過反硝化作用去除氨氮。
利用活性污泥法處理肉類加工廢水在技術上很成熟,國內外應用普遍,都取得較理想的效果。
活性污泥法是由曝氣池、沉澱池、污泥迴流和剩餘污泥排除系統所組成,此工程中為了提高處理效果,我們將採用活性污泥和生物接觸氧化法組合使用。前端水解酸化池出水進入曝氣池,通過曝氣設備充入空氣,空氣中的氧溶解入污水使活性污泥混合液產生好氧代謝反應。曝氣設備不僅傳遞氧氣進入混合液,且使混合液得到足夠的攪拌而呈懸浮狀態。這樣,污水中的有機物、氧氣同微生物能充分接觸反應,在微生物的新陳代謝功能的作用下,污水中有機污染物得到去除,污水得到凈化。
由於污水的生化性比較好,採用成熟的活性污泥和生物接觸氧化組合的生化方法處理較合理。該工藝具有容積負荷高,耐沖擊負荷能力強,不易產生污泥膨脹,運行穩定,操作管理方便,運行費用低等優點。水中呈溶解態、膠體態的有機成份在此能得到最大程度的降解。
★A2/O/O工藝具有如下特點:
(1)、具有多種凈化功能,可有效去除有機污染物。
(2)、對沖擊負荷有較強的適應能力,出水水質好且穩定,動力消耗相對較低。
(3)、操作簡單、運行方便、易於維護管理。
(4)、污泥產生量少,污泥顆粒大,易於沉澱。
好氧池中採用彈性填料,其比表面積大,水流特性優越,不易堵塞,表面易掛膜,有利於提高生物膜的活性與生物量。好氧池採用羅茨曝氣機,並且在池底安裝微孔曝氣頭,它能夠有較高的氧傳遞效率,曝氣均勻,並且使污水在池內不斷循環,確保污水與生物膜充分接觸。型號為NSR50,排出壓力49KP,進氣量為2.43m3/min。
曝氣處理後硝化液迴流至前端水解酸化池內進一步脫氮,在缺氧菌的作用下,使污水中的硝酸鹽和亞硝酸鹽還原成N2和H20,曝氣池是一種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法組合的生物處理裝置,通過低噪音的羅茨鼓風機提供氧源,通過放置填料,鼓風曝氣,設迴流系統,對、氮BOD5、磷的去除有顯著的效果。
該系統的脫氮原理:
污水中的氨氮(HN3—N)95%以上是以NH4+形色存在,經鼓風曝氣,首先有亞硝酸菌將氨氮轉化為亞硝酸鹽:
(亞硝酸菌)
NH4++1.5O2 NO2-+2H++H2O
然後再由硝酸菌將亞硝酸鹽轉化為硝酸鹽:
硝酸菌
NO2+0.5O2 NO3-
總的反應為:
NH4-+2O2 NO3+2H++H2O
以上反應在好氧段內進行,在水解酸化段,硝酸鹽和亞硝酸鹽通過兼氧微生物或厭氧微生物(如產鹼桿菌、假單胞菌、無色桿菌等)進行反硝化脫氮,反消化菌利用NO3中的氧(又稱為化合態氧或硝態氧),繼續分解代謝有機污染物,去除BOD5,同時將NO3中的氮轉化為氮氣N2 ,這個過程可用下式表示:
反消化菌
NO3-+有機物 N2 +N2O+OH
該系統的除磷原理:
厭氧段、水解酸化段占優勢的非絲狀儲磷菌把儲存的聚磷酸鹽進行分解,並提供能量,大量吸附水中的BOD5,並釋放出正磷酸鹽,使厭氧段的BOD5下降,含磷量上升。污水進入好氧段後,好氧微生物利用氧化分解獲得的能動量,大量吸收狀況釋放的正磷和原水中的磷,完成磷的過渡積累,從而達到去除BOD5和除磷的目的。
厭氧池:厭氧池用現有的化糞池代替,不增加新的設施。
水解酸化池:設計停留時間HRT=8.0有效容積V有效=33.6m3(L×W×H=4.0m×2.0m×4.5m,有效水深4.0m),採用鋼筋混凝土結構。
配套設施: 彈性填料 填料架 布水管
一段好氧池:設計停留時間11.5h,有效容積為V有效=48m3 (L×W×H=4.0m×3.0m×4.5m,有效水深4.0m),採用鋼筋混凝土結構。
配套設施: 彈性填料 填料架 曝氣頭 曝氣支架 曝氣機
二段好氧池: 設計停留時間11.5h,有效容積為V有效=48m3 (L×W×H=4.0m×3.0m×4.5m,有效水深4.0m),採用鋼筋混凝土結構。
配套設施: 彈性填料 填料架 曝氣頭 曝氣支架 曝氣機
⑤ 大規模養殖鴨子,如何處理鴨糞
第一個方案:用作生產沼氣的原料。
禽糞一直被認為是製取沼氣的好原料,據報導每千克禽糞可產沼氣0.094-0.125m3。前進農場是全國沼氣使用最大的一個單位,全場共擁有沼氣地下發酵池105隻,地面池
2隻,池容量達5756m3;貯氣罐55隻,計1100m3;輸氣管道35KM,用戶達1620
戶;日供氣夏天1300m3,冬天1600m3,年供氣46萬m3以上(不含輸送損耗)。現採用的產氣原料主要是檸檬酸下腳料,輔以牛糞、釀造漿水等。目前這些原料是由南通、上海、崇明等地購進的,每年耗資35萬元以上,是農場沼氣化中一大負擔,曾多次尋找原料新出路。百萬只肉鴨場的建成,就能提供5000噸凈鴨糞,這是沼氣工程的福音。按每噸鴨糞產氣100M3計算,就可滿足全場用氣的需要鴨糞經過沼氣發酵,不僅能生產廉價方便的能源——沼氣,而且發酵後的殘留物是一種優質的有機肥料。
第二個方案:用作水產養殖的飼料。
據水產隊實踐,在草、鯿、鯉魚等飼料中搭配以一定比例的鴨糞,可降低飼料成本30%左右。這是鴨糞再利用中最簡便有效的出路之一。例如養殖水面為700畝,每畝塘以每年施用禽糞1噸為最適宜,可消耗百萬只鴨場所產鴨糞的14%。
第三個方案:用作肥料。
鴨糞是N、P、K含量豐富、迅速見效的優質肥料,用於農田能起到改良土壤,增加有機質,提高土壤肥力的作用。在農場種植業現代化生產情況下,能解決鴨糞的堆集、粉碎和機械撒施的技術,其應用前景和效果就會更顯著。設想把鴨場定期收集的純鴨糞運至田頭堆場,用塑料薄膜密封,發酵滅蠅,於夏種、秋播前用機械粉碎,然後用施肥機撒施於大田,作為水稻和麥子的基肥。但這一方案沒有發揮其再利用的作用。
據測定,一隻鴨平均每天排出鮮糞100克,每萬只鴨每天產糞達1噸。按肉鴨飼養周期50天計算,就要產出50噸。一個年上市量100萬只鴨的鴨場,每年就要產糞5000噸。這些源源不斷排出的糞便,是現代化禽畜場發展中必須探討的問題。 目前,採用傳統地面墊草飼養和舍外散養相結合的飼養方式,對糞便的處理還停留在傳統的墊草返田的方法上。將含有墊草的鴨糞堆漚發酵,而後作為臘肥施於麥田或用作稻田基肥。
傳統的糞便處理方法,帶來諸多問題:
1、需要大面積堆場;
2、需要大量墊草;
3、臭氣沖天,蚊蠅孳生,污染空氣,影響鴨場防疫;
4、鴨糞淋刷流淌,嚴重污染周圍;
5、增加糞便往返運輸量,影響經營效益;
6、鴨糞堆肥是農田的優質有機肥料,但傳統的處理方法,使堆肥機械鋪撒技術難廣,不適應農業現代化需要。如為圖方便,就近農田施肥過多,則禽類中氮氧化物所產生硝酸鹽也會造成水源污染。所以規模經營的養禽場必須要有相適應的現代化禽糞處理設備和技術。
近年來,國內外已有許多處理禽糞的報導,其中不乏成功的實例。對禽類的處理途徑不外乎三種:用作能源、飼料和肥料。據測定,禽糞中含氮1.64%、磷1.54%、0.85%,是養分均衡、含量較高的有機肥;含有各種有機物25.5%,可作為能源原料;含粗蛋白質7.94%,其中蛋氨酸0.11%、賴氨0.43%、胱氨酸0.1%,可作用飼料。
規模化禽場的禽類處理,首先必須對傳統的養鴨棚舍設施、飼養工藝進行改革,增加飼
養密度達到集約化生產,創造禽糞機械搜集條件,提高經濟效益。
改革的途徑可以設想為:
一是將開放式舍外散養改為關閉式舍內飼養。把鴨糞集中於棚舍內,便於搜集,同時又能減少沖洗污水的處理量,減輕對環境的污染;
二是飼養中由容器喂水或長流水給水改為全方位乳頭式飲水。把傳統飼養工藝的耗水量壓低到20%以下,保持棚舍乾燥,降低糞便含水量,是鴨糞機械搜集的重要前提;
三是由傳統的地面墊草飼養改為全網板飼養。
⑥ 怎麼樣處理豬糞會污染魚塘水
為推動發展循環經濟,本版從今天起推出「『循環』的故事」欄目,沿著那些發展循環經濟先行者的腳步,講述他們的喜憂故事,介紹他們的經驗、教訓,供大家參考。
在嘉興市南湖區新豐鎮竹林村,村民楊生觀養了300頭豬,這是他一年最主要的收入來源。過去最讓他頭痛的事,就是這些生豬排泄物的處理問題,晴天惡臭熏天,雨天糞水四溢。
現在,他的養豬場定期有人來清走豬糞,家裡也用上了利用豬尿和沖洗污水制出的沼氣。雖然每年要花5000元來為豬糞污染「買單」,但楊生觀說:「送走了污染,換來了清潔的環境和能源,這個錢掏得值!」
竹林村的豬糞污染曾經是最讓人頭痛的難題。這里是遠近聞名的生豬養殖中心,年出欄規模達30萬頭。每天全村要產生200噸豬糞,1300噸左右的豬尿及沖洗水。村黨支部書記胡文慶說:「分散型、高密度的生豬養殖模式給環境帶來了災難性的影響。」一些村民指著村中的小河告訴記者,除了一小部分豬糞挑到田裡做肥料,過去村裡的豬糞和沖豬圈水都排放到小河裡,豬糞把河道都堵塞了,臭得不得了。「往河裡扔一根火柴,河面上就能燒起來!」
事實上,不僅僅是一個小小的竹林村,整個嘉興地區都已被豬糞污染問題困擾多年。嘉興農經局統計資料顯示,去年嘉興全市共養生豬722萬頭,出欄460萬頭。據調查統計,每年有20萬噸畜禽糞便和200萬噸棚舍沖洗污水未經處理而直接排放。
嘉興市農經局副局長李海明說,生豬養殖是當地農民的一大增收門路,但一頭豬的排泄物相當於一個人的7倍,環境承載壓力不堪重負。水環境總磷、總氮含量居高不下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農村大量禽畜糞便被直排河道。
畜禽養殖污染已經成為擺在嘉興人面前的一道難題。多年來,嘉興各有關部門積極探索,終於找到一條化「污」為「肥」、化「廢」為「寶」、化「害」為「利」的防治之路。
鄢太平是個投資者。在別人眼中臭不可聞的豬糞,在他眼中卻是上好的有機肥原料。正是看中了嘉興集中的豬糞資源,他與政府部門合作,專門從事豬糞的收集處理。記者在竹林村豬糞收集處理中心看到,村豬糞收集隊收集來的豬糞,加入鋸末、菌種後堆積發酵,再研磨成顆粒。記者抓起一把,在手心還有點溫熱,聞一聞也沒有臭味。這樣的有機肥,可根據客戶的需要添加各種有效肥分,在市場上賣到七八百元一噸。類似的豬糞處理中心,目前在嘉興已經建成18個,年產有機肥10萬噸。
豬尿和污水被沼氣池通通「吃進」。南湖區余新鎮余西村8組平傳興家院子里就建了一個全封閉式的沼氣池,緊靠豬圈和廁所。雖然豬圈裡養了200多頭豬,但房前屋後沒有了四處流淌的豬糞污水,過去堆滿柴草、又臟又亂的廚房也由於用上了沼氣而變得干凈整潔。
沼氣建設工程不但能處理畜禽糞便,使農民得到潔凈的生活能源,而且還能以沼氣為紐帶,把養殖業和種植業聯系在一起,形成一條生態鏈。由於沼液、沼渣都是高效的有機肥,因此,農民直接把沼渣、沼液管網鋪到田頭,龍頭一開,沼渣、沼液就可流到田裡作肥料。將沼液噴灑在農作物的葉面上,還可以減少病蟲害。據了解,嘉興市一年使用沼液的農作物面積達到5萬畝,就可節約化肥1500噸。
除此以外,沼氣池處理不完的污水可通過人工濕地「消化吸收」。南湖區余新鎮余南村密密麻麻種著一片美人蕉和蘭花草。這200平方米污水處理池設計很簡單,層層鋪上大鵝卵石、小鵝卵石、粗沙和細沙,美人蕉和蘭花就栽在沙土上。利用鵝卵石表面上長出的微生物來吸附污水中的污染物,再用植物發達的根系來吸收微生物,污水通過管道進入池中,再通過管道排出的,就是達標的清水了。附近的村民說,這既是一個環境凈化器,又是一處綠色景觀。
隨著豬糞污染防治工作初見成效,竹林村又呈現出江南水鄉的秀美景色。
⑦ 小型養鴨場鴨糞處理技術
據測定,一隻鴨平均每天排出鮮糞100克,每萬只鴨每天產糞達1噸。按肉鴨飼養周期50天計算,就要產出50噸。一個年上市量100萬只鴨的鴨場,每年就要產糞5000噸。這些源源不斷排出的糞便,是現代化禽畜場發展中必須探討的問題。
目前,採用傳統地面墊草飼養和舍外散養相結合的飼養方式,對糞便的處理還停留在傳統的墊草返田的方法上。將含有墊草的鴨糞堆漚發酵,而後作為臘
肥施於麥田或用作稻田基肥。
傳統的糞便處理方法,帶來諸多問題:
1、需要大面積堆場;
2、需要大量墊草;
3、臭氣沖天,蚊蠅孳生,污染空氣,影響鴨場防疫;
4、鴨糞淋刷流淌,嚴重污染周圍;
5、增加糞便往返運輸量,影響經營效益;
6、鴨糞堆肥是農田的優質有機肥料,但傳統的處理方法,使堆肥機械鋪撒技術難推廣,不適應農業現代化需要。
如為圖方便,就近農田施肥過多,則禽類中氮氧化物所產生的硝酸鹽也會造成水源污染。所以規模經營的養禽場必須要有相適應的現代化禽糞處理設備和技術。
近年來,國內外已有許多處理禽糞的報導,其中不乏成功的實例。對禽類的處理途徑不外乎三種:用作能源、飼料和肥料。據測定,禽糞中含氮1.64%、磷1.54%、鉀0.85%,是養分均衡、含量較高的有機肥;含有各種有機物25.5%,可作為能源原料;含粗蛋白質7.94%,其中蛋氨酸0.11%、賴氨酸0.43%、胱氨酸0.1%,可作用飼料。
規模化禽場的禽類處理,首先必須對傳統的養鴨棚舍設施、飼養工藝進行改革,增加飼養密度達到集約化生產,創造禽糞機械搜集條件,提高經濟效益。
改革的途徑可以設想為:
一是將開放式舍外散養改為關閉式舍內飼養。把鴨糞集中於棚舍內,便於搜集,同時又能減少沖洗污水的處理量,減輕對環境的污染;
二是飼養中由容器喂水或長流水給水改為全方位乳頭式飲水。把傳統飼養工藝的耗水量壓低到20%以下,保持棚舍乾燥,降低糞便含水量,是鴨糞機械搜集的重要前提;
三是由傳統的地面墊草飼養改為全網板飼養。
根據農場實際情況,大瀛鴨鴨公司年肉鴨飼養量發展到百萬只後的禽糞處理,可以設想三個方案。
第一個方案:用作生產沼氣的原料。
禽糞一直被認為是製取沼氣的好原料,據報導每千克禽糞可產沼氣0.094-0.125m3。前進農場是全國沼氣使用最大的一個單位,全場共擁有沼氣地下發酵池105隻,地面池2隻,池容量達5756m3;貯氣罐55隻,計1100m3;輸氣管道35KM,用戶達1620戶;日供氣夏天1300m3,冬天1600m3,年供氣46萬m3以上(不含輸送損耗)。現採用的產氣原料主要是檸檬酸下腳料,輔以牛糞、釀造漿水等。目前這些原料是由南通、上海、崇明等地購進的,每年耗資35萬元以上,是農場沼氣化中一大負擔,曾多次尋找原料新出路。百萬只肉鴨場的建成,就能提供5000噸凈鴨糞,這是我場沼氣工程的佳音。按每噸鴨糞產氣100M3計算,就可滿足全場用氣的需要.
鴨糞經過沼氣發酵,不僅能生產廉價、方便的能源——沼氣,而且發酵後的殘留物是一種優質的有機肥料。
第二個方案:用作水產養殖的飼料。
據我場水產隊實踐,在草、鯿、鯉魚等飼料中搭配以一定比例的鴨糞,可降低飼料成本30%左右。這是鴨糞再利用中最簡便有效的出路之一。我場共有養殖水面為700畝,每畝魚塘以每年施用禽糞1噸為最適宜,可消耗百萬只鴨場所產鴨糞的14%。
第三個方案:用作肥料。
鴨糞是N、P、K含量豐富、迅速見效的優質肥料,用於農田能起到改良土壤,增加有機質,提高土壤肥力的作用。在農場種植業現代化生產情況下,能解決鴨糞的堆集、粉碎和機械撒施的技術,其應用前景和效果就會更顯著。設想把鴨場定期收集的純鴨糞運至田頭堆場,用塑料薄膜密封,發酵滅蠅,於夏種、秋播前用機械粉碎,然後用施肥機撒施於大田,作為水稻和麥子的基肥。但這一方案沒有發揮其再利用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