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環境影響評價報告書審批後還需要公示嗎
是的。
環境影響報告書審批程序
1. 建設單位帶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和項目立項批文到省環保廳環評處匯報並填寫項目登記表;
2. 委託具有環境影響評價(簡稱「環評」)資質單位編制建設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
a. 建設單位發出建設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編制的委託書;
b. 簽訂編制環境影響報告書的合同書;
c. 環評單位踏勘建設地點及周圍情況;
d. 編制建設項目的監測計劃,由建設單位委託具有環境監測資質單位進行監測。監測項目視項目情況確定;涉及到地下水的項目,還需進行地下水監測與評價
e. 環評單位編制建設項目的公示報告,由建設單位在當地主要媒體公示;
f. 環評單位依據國家、省市有關環境、規劃等有關文件(見資料清單)編制環評報告書;
g. 環評單位會同建設單位等進行公眾參與調查,填寫公眾參與調查表或進行項目的公眾聽證會(視項目情況定);
h. 報告書基本完成後由建設單位在當地主要媒體進行第二次公示,聽取公眾對建設項目的意見;
i. 形成報告書的上報稿,上報省環保局。
3. 省保護廳(局)環評處接到環評報告書上報稿後,委託省環境工程評估審核中心召開報告書的審查會:
a. 評估中心與建設單位簽訂評估合同;
b. 商討會議地點並組織專家對報告書進行審查;
c. 與會專家及所有與會人員踏勘現場,提出與建設項目有關的技術等問題;
d. 由建設單位簡要介紹項目情況,由環評單位介紹報告書的編制情況;
e. 與會人員對報告書及項目進行發言,給出項目建設與否及報告書的修改意見等;
f. 會上形成評估意見;
4. 環評單位根據評估會與會專家及有關人員發言和評估意見,修改報告書(時限5天)。完全按照上述意見修改的報告書(報告書審批稿)再報評估中心及環保廳(局);
5. 省環保廳(局)召開建設項目審批會,沒有問題的話,省環保廳(局)發出建設項目的批復文件。如對建設項目提出要求或要求完善報告書,則另行上審批會。
6. 建設單位拿到省環保廳(局)的批復文件可按照環評報告書和批復文件中要求的事項,進行初步設計和建設。
7. 項目建成後,建設單位向省環保廳(局)提出試運行申請,批准後方可試運行。試運行3月以內,建設單位必須向省環保廳(局)提出環境保護驗收(省審項目由省環境監測中心站簽訂驗收合同,合同具體內容和費用),經驗收合格後方可正式生產。
以上是國家和省環境管理的基本程序,個別地方可能有出入。
『貳』 如何看環評做污水處理方案
環境影響評價現在是項目必備的一個過程,裡麵包含的內容非常回廣泛,可以從中提取很多設答計方案需要的原始要求和參數。
設計規模及水量
環評裡面會有規模數據,以及每天消耗的自來水水量,按照80%的比例可以算出污水量
對周邊環境的影響、排放標准
環境裡面有項目的地址,市區,郊區?環境保護區,不同地域排放標準是不同的,有針對性的設計才可以選定比較好的處理方案
項目用電及周邊居民的評價
針對環評預估環保投資額度和要求使用的能源方式,對用電量的要求來考慮污水處理設施的功耗及能源方式;按照周邊居民的要求考慮污水處理站的雜訊和臭味的影響,這在方案設計中也因該考慮、
項目的生產工藝、污水性質
環評中也詳細的污水怎麼產生的,以及污水性質。可以給方案設計提供依據、
『叄』 污水處理廠需要環評報告書還是環評報告表
根據國家《分類管理名錄》:生活污水處理廠,日處理量5萬噸以上的是做報告書,以下的做報告表;工業廢水處理站全部做報告書。
『肆』 農村建造污水處理廠,需要環保部門出示環評報告書嗎
建生活污水處理廠,你需要找專門環評機構給你做環評報告書(新建、擴建日處理10萬噸及以上)或報告表,然後環保部門批。
『伍』 建設項目環評公示 什麼意思
建設項目建設前公示是為了讓周圍群眾知道該項目的建設情況,然後他們會有什麼意見反饋。公示只是其中一種公布信息的活動,還要有公眾意見收集的環節,還要有反饋的。
公眾參與是為了提高環評工作的科學性和公正性,反映受本項目建設影響公眾和有關專家的意見,根據《環境影響評價法》的規定,按《環境影響評價公眾參與暫行辦法》(環發2006[28]號)的要求開展公眾意見調查和信息公開工作。評價單位協助建設單位開展此項工作,並進行技術指導。
公示目的
1、促使公眾了解項目建設的目的、規模、建設地點等,及項目建設過程中、建成後可能對公路沿線帶來的各方面影響及擬採取的對策和措施,讓公眾對其發表意見,滿足其知情權,以便取得公眾的充分理解、支持和合作。
2、通過對當地群眾長期居住、生活環境的親身體驗和直觀感受的征詢結果,可幫助分析該地區環境污染特徵和各環境要素的現狀質量水平,以表徵環境影響評價的客觀程度,保護公眾的切身利益。
3、公眾對環境影響評價所涉及到的自然環境、社會經濟、農業生態、生產生活要素等資源較為熟悉,用公眾參與的形式,邀請他們參與環境資源保護措施的擬定,了解他們的要求,可使本評價提出的各項環保措施更加切實可行,保證措施的有效性和針對性。
4、使公眾有機會對項目建設的可行性充分發表意見,保證項目建設實現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的和諧統一。
(5)環境影響評價污水處理項目公示擴展閱讀:
環境影響評價工作程序
1、准備階段
研究有關文件進行初步的工程分析和建設項目環境影響區的環境現狀調查,識別建設項目的環境影響因素,篩選主要的環境影響評價因子,明確評價重點,確定各單項環境影響評價的范圍和評價工作等級。
2、正式工作階段
進一步的工程分析充分的環境現狀調查和監測,開展環境質量現狀評價,進行環境影響預測,評價建設項目的環境影響,開展公眾意見調查,提出減少環境污染和生態影響的環境管理措施和工程措施。
3、環境影響報告編制階段
分析匯總正式階段所得的各種資料和數據,從環境保護角度確定項目建設的可行性,給出評價結論,提出進一步減緩環境影響的建議並完成報告。
環境影響評價是建立在環境監測技術、污染物擴散規律、環境質量對人體健康影響、自然界自凈能力等基礎上發展而來的一門科學技術,其功能包括判斷功能、預測功能、選擇功能和導向功能。
『陸』 試炮營的污水處理廠是怎樣環評的
全國的環評審批辦理手續都一樣。
1、委託有資質的環評公司。你拿著發改委的立回項文件以及可研報告去答找環評公司,環評公司會派人到你的加工場地進行現場勘查。
2、環評公司編制環評報告。在環評公司編制環評報告的時候,及時和環評公司進行溝通,以保證你的環評質量。
3、環保局委託評審。報告出來後,送給環保局,如果需要評審的話,評審完了,會提出一些意見,環評編制的人員要根據評審意見進行修改。
4、環保局審批。你完了拿上修改好的報告書,交個當地環保局,環保局還有公示的,公示完了後會給你出具批復文件,拿到審批文件後,這樣環評手續就算完畢了。
『柒』 污水處理廠二期工程還要做環評嗎
肯定需要做環評的。
『捌』 多個污水處理廠一個立項 可以分開環評嗎
立項主要是根據項目性質,環評主要針對建設地點和對環境的影響,兩者專針對性不屬同,是可以分別辦理的。
比如,某個縣打包實施農村道路建設工程,道路東一條西一條,立項可以打包,但環評肯定不行,必須按照建設地點及周邊環境特點進行具體環境影響評價,必須分開做。
『玖』 項目環評中污水處理工藝和可研報告中的工藝不一致的情況下應該如何處理
一定要以環評報告的工藝為准!可研報告太粗略,不可能很准確,環評報告是環評單位編制的,很專業,而且環評專家評審的時候是以環評報告為準的,可研基本上不看。這點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