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關於水中糞大腸菌群數的測定
1.管的規劃不定,最好是帶蓋子的10-50ml的玻璃管,一般要最少做5個平行。
2.培養基都可以自己配的,建議用簡單的lb培養基即可,葯品為蛋白腖和nacl(固體用agar)。
3.塞子或蓋子都可以,但一定要加。
4.需要超凈台、高壓滅菌鍋、調溫搖床這些必備儀器。
糞大腸菌群是生長於人和溫血動物腸道中的一組腸道細菌,隨糞便排出體外,約占糞便乾重的1/3以上,故稱為糞大腸菌群。糞大腸菌群不是細菌學上分類命名,而是根據衛生學方面的需要,而設定的一類與糞便污染有關的一組細菌,是能在44.5℃24h內發酵乳糖產酸產氣的需氧和兼性厭氧的革蘭氏陰性無芽孢桿菌。糞大腸菌群為一群需氧及兼性厭氧的菌群,呈革蘭氏陰性反應,能在普通培養基上生長繁殖;其生化活動能力較強,能發酵多種糖類,產酸產氣,其特點是能較快發酵乳糖,糞大腸菌群在乳糖培養基中於.37℃下進行培養,在24h內能使乳糖發酵產酸,還有甲酸解氫酶進行分解甲酸,生成氫氣和二氧化碳,產生大量氣體,這時,若加入伊紅美蘭指示劑,分解乳糖所產生的酸(帶陽電荷)與伊紅相染呈紫色且有金屬光澤,故常用此特性來鑒定識別糞大腸菌群。
具體操作如下:
(1)發酵(產酸產氣)試驗
將試樣液以無菌接種於雙倍乳糖膽鹽發酵管(其內放有倒置的小玻璃管,以收集氣體)內,置44'e培養箱中培養24—48h,由於乳糖膽鹽培養基是一種具有選擇作用的培養基,其中膽鹽具有抑製革蘭氏陽性菌的作用,若觀察到發酵管內不產酸(有酚紅指示劑指示)不產氣,則報告試樣為糞大腸菌群陰性,未檢出,檢測結束。
若發酵管內產酸產氣,則繼續進行下列檢測。
(2)鑒別培養
將有產酸產氣的發酵管內試樣培養液接種到伊紅美蘭瓊脂培養基平皿上,置37℃培養18~24h;同時將該培養液接種到蛋白腖水中,置44℃培養24h。
(3)驗證實驗
菌落觀察:在上述平皿培養基上,仔細觀察菌落生長情況:大腸菌群在伊紅美蘭瓊脂培養基上其典型菌落是呈深紫色、圓形、邊緣整齊、表面光滑、濕潤、常具有金屬光澤,或呈紫黑色不帶或略帶金屬光澤及粉紫色,中心較深的菌落。
革蘭氏染色、鏡檢:將以上典型的(或近似的)大腸菌群菌落進行革蘭氏染色、鏡檢,若革蘭氏染色呈陽性(紫色)反應,則報告糞大腸菌群呈陰性,未檢出。若革蘭氏染色呈陰性,檢測還需進行下一試驗,以待進一步證實。
靛基質試驗(吲哚試驗):對前已培養好的蛋白腖水中,滴人靛基質試劑(對二甲基氨基苯甲醛試劑),進行靛基質反應,若液面呈玫瑰紅色,呈陽性反應,則報告糞大腸菌群呈陽性,檢出;若液面仍是棕黃色,則報告糞大腸菌群呈陰性,未檢出。
(4)檢測程序
將上述檢測糞大腸菌群的操作步驟可歸結為以下程序圖示。
(5)檢驗報告
當發酵管內產酸產氣,觀察試液平皿上為典型糞大腸菌群菌落,並經革蘭氏染色、檢鏡試驗為陰性(—)及靛基質試驗為陽性,則報告該試液經檢測檢出糞大腸菌群。其他結果均為未檢出糞大腸菌群。
㈡ 醫療機構污水允許大腸桿菌的檢測值是多少
首先要看哪類醫療機構,如果是傳染病、結核病醫療機構,大腸桿菌菌群回數不得高於100MPN/L。
如果是綜合醫療答機構或其它醫療機構,那就要看排放標准。如果直接排放到自然界,執行污水排放標准,大腸桿菌菌群數不得高於500MPN/L。 如果排入市政管網,執行預處理標准,大腸桿菌菌群數不得高於5000MPN/L。
㈢ 城市污水處理廠進水類大腸桿菌群應該設計多少
一般污水處理進水類大腸菌群很少限定,主要因為:一、沒必要,大腸菌群數對後續處理設施影響較小;二、難界定,污水在管網內輸送過程中可能會造成大腸菌群數的增減。
㈣ 請問國家污水排放一級B類的標準是什麼
基本控制項目最高來允許排放濃度(日自均值) 單位 mg/L
一級標准
序號 基本控制項目
A 標准 B 標准
二級標准 三級標准
1 化學需氧量(COD) 50 60 100 120①
2 生化需氧量(BOD5) 10 20 30 60①
3 懸浮物(SS) 10 20 30 50
4 動植物油 1 3 5 20
5 石油類 1 3 5 15
6 陰離子表面活性劑 0.5 1 2 5
7 總氮 (以N 計) 15 20 - -
8 氨氮(以N 計)② 5(8) 8(15) 25(30) -
2005 年12 月31 日前建設的1 1.5 3 5
9
總磷
(以P 計) 2006 年1 月1 日起建設的 0.5 1 3 5
10 色度(稀釋倍數) 30 30 40 50
11 pH 6-9
12 糞大腸菌群數(個/L) 103 104 104 -
註:①下列情況下按去除率指標執行:當進水COD 大於350mg/L 時,去除率應大於60%;
BOD 大於160mg/L 時,去除率應大於50%。
②括弧外數值為水溫>120C 時的控制指標,括弧內數值為水溫≤120C 時的控制指標。
㈤ 醫院污水處理糞大腸菌群1600個/L合格嗎
根據醫療機構水污染物排放標準的規定,醫院污水處理後,糞大腸菌群不得大於100個,因此1600個/L是不合格的。
㈥ 污水處理廠大腸桿菌是每毫升有幾個對嗎
國家規定「糞大腸菌群數」一級排放A標准為10³個/L,一級排放A標准為10^4個/L,二級排放標准為10^4個/L.三級不做規定。
每毫升幾個還是沒問題的
㈦ 水中糞大腸菌群的測定
化妝品檢測項目中糞大腸菌群的檢測流程:
10g/mL樣品+90mL滅菌生理鹽水 →10mL+10mL雙倍乳糖膽(含中和劑)培養基→糞大腸菌群 44.5℃,48h培養
註:在化妝品檢測項目中,如果樣品含有油脂性的成分,如精油,在樣品前處理中需加入液體石蠟、吐溫80、生理鹽水進行均質,使樣品能夠均勻分散開來。
糞大腸菌群又是一個什麼樣的微生物呢?下面我們來詳細介紹下:
大腸菌群:大腸菌群並非細菌學分類命名,而是衛生細菌領域的用語,它不代表某一個或某一屬細菌,而指的是具有某些特性的一組與糞便污染有關的細菌,這些細菌在生化及血清學方面並非完全一致。
定義(GB2010):在一定培養條件下能發酵乳糖、產酸產氣的需氧和兼性厭氧革蘭氏陰性無芽孢桿菌。
糞大腸菌群:大腸菌群的一種,又稱耐熱大腸菌群,培養溫度:44.5±0.5℃,糞大腸菌群是化妝品檢測項目中必檢的微生物項目。
大腸埃希氏菌:((Escherichia. coli )通常稱為大腸桿菌。根據不同的生物學特性將致病性大腸桿菌分為5類:
致病性大腸桿菌(EPEC)、
腸產毒性大腸桿菌(ETEC)、
腸侵襲性大腸桿菌(EIEC)、
腸出血性大腸桿菌(EHEC)、
腸黏附性大腸桿菌(EAEC)。
您可能感興趣的檢測服務:
㈧ 為什麼污水處理廠糞大腸菌群的排放標准為1000
我國污水廠排放來標準的糞大腸指標源為1000個/升。因為城鎮污水處理廠接納大量居民生活污水、醫療機構排水,其中含致病菌和病毒等微生物。研究表明,污水中糞大腸菌群數量與腸道致病菌數量存在相關關系,當污水中糞大腸菌群數超過1174 個/L 時,即可在污水中檢出病原菌,因此將糞大腸菌群數作為特徵指示性指標對這些微生物進行控制。污水消毒的方法有化學法和物理法,如氯消毒、紫外線消毒和臭氧消毒等。
㈨ 污水中細菌總數測定法用的是哪個標准,謝謝!
醫院污水不測細菌總數的,以糞大腸菌群值反映水的污染狀況。標准參照《醫療機構水污染物排放標准 GB 18466-2005 附錄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