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處理焦化廢水,好氧池鹼度多少
我認為你說的條件還是不足以判斷.
簡單的分析可能是廢水中缺少N或P元素,建議回分析後每天補加尿素答、磷酸氫二鈉,如有需要還應該適量添加硫酸亞鐵.
最好還是請專業的污水處理專家到現場根據實際工況進行分析指導,不然就算找出來原因也無法制定具體方案並確定葯物投加量.
2. 工業廢水中焦化廢水生化處理後尾水成分主要是什麼
焦化廢水的特點
焦化廢水主要成分有揮發酚、礦物油、氰化物、苯酚及苯系化合物、氨氮等,屬於污染物濃度高,污染物成分復雜,難於治理的工業廢水之一。其處理的關鍵之處在於:
酚含量高
廢水中酚含高,有的高達2~12g/L。由於酚的可生化性差,需用萃取法或其它物化法進行預處理加以回收利用。當它的含量高時,還是有很大的回收價值。
氨氮含量高
焦化廢水中氨含量高,有時高達2000mg/L。高濃度的氨不僅難以用生化法去除,而且其對生化處理單元有一定的毒害作用,嚴重時可殺死活性污泥,破壞整個生物處理系統。因此,該高含氨氮廢水在進入污水處理站之前,要設蒸氨預處理過程。
經過蒸氨預處理的廢水氨氮濃度在100~300mg/L左右,如果要處理到國家一級排放標准15mg/L以下,氨氮的去除塵器仍為該類污水處理工藝選擇時首先要考慮的問題。
難降解有機物含量高
焦化廢水中含有大量苯系、萘系及雜環類難降解有機物,通常的好氧活性污泥法難以直接處理達標。因此,在好氧法前,需改善其可生化性,提高BOD:COD值。
關鍵工藝的選擇
焦化廢水的處理方法主要分為物化法和生化法。
物化法
物化法由於要消耗大量的化學葯劑,運行成本非常高,所以很少採用。現在普遍採用生化法。
生化法
生化法可分為普通活性污泥法、A/O法、A2/O、SBR法,以及它們的各種變體。其中:
(1)普通活性污泥法在過去採用較普遍,但是由於焦化廢水的可生化性差,難以使COD及氨氮達標。即使延長廢水在好氧池中的停留時間,也不可能使氨氮達到一級標准。
(2)A/O法對氨氮有很好的去除效果,但由於焦化廢水的COD較高,可生化性差,難以使COD達標。
(3)SBR法操作復雜,針對性不強,同時去除COD和氨氮的效果不好。
(4)A2/O法既可以先改善廢水的可生化性,又可以高效地去除氨氮,因此,它非常適合處理焦化廢水,為焦化廢水的首選方案。
3. 焦化廢水處理成本現目前大概是多少啊,還請各位有經驗的朋友幫忙分析一下,感謝!
如果算上蒸氨,得七八十塊錢一噸,主要是浪費在蒸汽上面了(濟鋼焦化廠在負壓內蒸氨方面較有研究容,如果能夠實現負壓蒸氨將大幅度降低蒸氨廢水量和蒸汽浪費)。
生化處理一般七、八塊錢左右(不考慮土建和設備的折舊),管理得好也可能略微低一些。葯劑費和電費參半。主要能耗是在風機上,其他的主要是迴流泵和提升泵等泵類設備,通過合理布置高程可以合理避免多級提升,減低這部分費用。葯劑則主要是鹼,其次是聚合氯化鋁和聚丙烯醯胺。有時候生化池也需要補充一些磷酸氫二鈉、葡萄糖之類。通過合理的設計和運行過程的精細管理,我認為焦化廢水的生化處理噸水成本控制在8元以內不成問題。
深度處理我目前也拿不準,我們的項目目前連續運行還不足一個月,未統計出詳細數據。預計初期在6元左右就可處理到回用,3元左右即可做到國家一級排放標准(我們山東省執行的是半島流域污染物綜合排放標准,更嚴格一些)。但是後期費用不可預料,因為涉及膜的壽命,及樹脂填料的使用壽命問題。
4. 您好,能把焦化廢水處理的相關資料發給我嗎,謝謝。
焦化廢水特點抄:
焦化廢水襲所含污染物包括酚類、多環芳香族化合物及含氮、氧、硫的雜環化合物等,是一種典型的含有難降解的有機化合物的工業廢水。焦化廢水中的易降解有機物主要是酚類化合物和苯類化合物,砒咯、萘、呋喃、眯唑類屬於可降解類有機物。難降解的有機物主要有砒啶、咔唑、聯苯、三聯苯等。焦化廢水的水質因各廠工藝流程和生產操作方式差異很大而不同。一般焦化廠的蒸氨廢水水質如下:CODcr3000-3800mg/L、酚600-900mg/L、氰10mg/L、油50-70mg/L、氨氮300mg/L左右。
焦化廢水處理:
預處理
生物處理前的預處理方法通常是物理和化學方法,如氣浮法、吹脫法、混凝沉澱法、折點氯化法等,主要目的是使二級生化處理工藝的進水達到可生化處理的范圍。
5. 我單位是焦化廠廢水,使用工業AAO 處理蒸氨廢水,現在想請教的是排泥是否每天都要排
排泥是否每天排要根據裝置的規模等情況定的,有的大型裝置剩餘污泥是連續排放的,專只是排多排少而已,中小屬型裝置一般都是間歇排的,一年多不排泥是不對的,雖然泥量少,但長期不排泥會更糟。導致污泥老化,微生物菌種死亡,好氧池的泡沫顏色深不能說是污泥老化,
污水處理,找北京甘度
6. 焦化廢水處理;生化進水 COD BOD 氨氮 總氮 是多少 出水COD BOD 氨氮 總氮
焦化廢水是煤制焦碳、煤氣凈化過程中產生的工業廢水, 主要污染物來自蒸氨廢水。COD一般版5000左右,bod1500左右,氨氮權50-500(主要看蒸氨段效果),另外揮發酚和氰化物含量也比較高。出水的話工藝不同處理效果不同,比較成熟的工藝出水能降到COD100,BOD20,氨氮15。
7. 焦化廢水生化處理,進水氨氮濃度高要求是多少
這個不一定,要看採取什麼工藝,原水水質如何,是否符合營養比,是否採取特殊的菌種等等.比如:一般的A/O法基本上要求在30以下,很少能處理超過40PPM的.
但如果系統設計留有餘量,停留時間長,系統生化性高,流程長的話,也可以處理50以上甚至更高的.
而對於特殊的工藝,如IC+A2/O等,就可以處理更高的,我這邊的垃圾滲濾液進水濃度在300左右,正常情況下難以達標,但通過控制營養比,採用特種菌和延長停留時間等等措施,目前出水非常好,也非常低,可以達到0.2PPM以下呢.
我個人覺得,你問的有點泛,也即生化處理這個工藝,面太廣,比如,好氧也是生化處理,厭氧也是生化處理,SBR是生化處理,UASB也是生化處理,IC同樣也是的.
如果用上面單純的工藝,效果肯定差,而進水要求肯定要求低一些,而組合起來的話,再控制好參數,要要求就可以提高了.
所以個人覺得吧,這個沒有一個定值,如果真要加一個極限的話應該在500以下吧,超過500應該很難生化法處理了..因為通常情況下,高於1000的話直接空氣吹脫就可以了,有實驗數據表明,1000的濃度經過空氣吹脫後可以降到140左右.
8. 焦化廢水的處理工藝
擴建工程包括原有系統改造及新建兩部分。根據焦化廢水處理的成果,結合原有的廢水處理工藝,新擴改工程採用A1-A2-O生物膜工藝。
盡量不改變已有廢水處理設施的功能和結構,充分利用已有廢水處理構築物的處理能力,對老系統進行改造,在原有的A/O系統基礎上增加一個厭氧酸化池,即改為A1-A2-O生化系統。新建一套A1-A2-O生化系統,兩套系統各承擔一半的處理水量。 (1)從各車間出來的生產廢水及生活污水統一進入調節池,調節池的主要作用是均衡廢水的水質和水量,保證後續生化處理設施運行的穩定性。由於廢水的含磷量極少,故在調節池中加入磷營養鹽,提供微生物所需的營養。
(2)調節池出來的廢水由兩台泵分別提升至新老兩套A1-A2-O生化系統,在生化處理系統中,廢水的降解過程如下:
a. 焦化廢水首先進入厭氧酸化段。在該段,廢水中的苯酚、二甲酚以及喹啉、異喹啉、吲哚、吡啶等雜環化合物得到了較大的轉化或去除,厭氧酸化段的設置對於復雜有機物的轉化與去除是十分有利的。因此,廢水經過厭氧酸化段後水質得到了很好的改善,廢水的可生化性較原水有所提高,為後續反硝化段提供了較為有效的碳源。
b. 在缺氧段進行的主要是反硝化反應,從酸化段出來的廢水進入缺氧段,同時好氧段處理後的出水也部分迴流至缺氧段,為缺氧段提供硝態氮。另外,由於焦化廢水中所含反硝化碳源不足,需在缺氧池中加入甲醇作為補充碳源。經過缺氧段的處理,硝態氮被轉化為氮氣,達到脫氮的目的。同時,廢水中的大部分有機物得到了去除,使廢水以較低的COD進入好氧段,這對於好氧段進行的硝化反應是十分有利的。
c. 廢水經過缺氧段的處理後進入好氧段。在好氧段,由於廢水中所含氨氮較高而COD較低。因此,在這里進行的主要是硝化反應,在好氧段需投加純鹼溶液提供硝化反應所需的鹼度。廢水經過好氧段的處理後,氨氮基本可全部轉化為硝酸鹽氮(硝酸鹽氮通過迴流至缺氧段,在缺氧段最終轉化為氮氣後得到有效脫氮),同時,有機物得到進一步的降解,使最終出水COD達標。
(3)廢水經生化系統處理出來後,經過混凝沉澱池進行泥水分離,在混凝部分投加聚鐵,以增加沉澱部分污泥的沉澱性能,並且進一步降低出水COD。
(4)從二沉池排出的剩餘污泥定時排至污泥濃縮池進行濃縮穩定處理,濃縮池上清液迴流至調節池再次進行處理,濃縮池污泥排入污泥貯池中,定時由污泥脫水機進行脫水處理。脫水前需加入PAM與污泥進行絮凝反應,提高污泥脫水效率。 (1)控制進水水質水量
根據焦化廢水主要來源水質水量的原始統計數據,以及設計方案的規定,進入污水處理系統的廢水水質水量必須達到設計要求
(2)廢水預處理
為降低後續生化處理負荷,減輕有毒物質的沖擊負荷,同時為穩定後續生化處理效果,利於操作管理,廢水進入系統以前需進行預處理。
a. 控制進水COD含量 進水COD波動過大,會對系統運行帶來很大沖擊。因此,根據設計要求應嚴格控制進水COD在設計要求范圍內。
b. 控制進水水溫
來自老廠區的終冷廢水、蒸氨廢水和5#、6#焦爐蒸氨廢水因水溫很高,需經板式冷凝器及霧化冷卻器冷卻到38℃以下再排入調節池。
c. 控制進水中油類含量
煤氣冷凝廢水及各處清濁分流的濁水經重力隔油、氣浮除油處理(含油低於30mg/L),使含油量低於影響微生物正常生長的濃度後,再排入調節池。
c. 降低氨氮
部分蒸氨廢水先通過固定氨分解裝置,將其氨氮濃度由800 mg/L降低到250 mg/L後,排入調節池。
d. 降低灰分
9. 焦化蒸氨廢水經污水處理合格後可以當回配水嗎
你好,焦化廢水據我所了解是很難完全處理達標的,即便處理達標成本也是很高版的,蒸氨廢水處理以後,最好用權作熄焦!!如果回用,看回用到哪,從新回用到生化系統會使其他難以降解的物質繼續累積,久之就會導致出水變差。
10. 焦化廢水處理方法
1 預處理
生物處理前的預處理方法通常是物理和化學方法,如氣浮法、吹脫法、混凝沉澱法、折點氯化法等,主要目的是使二級生化處理工藝的進水達到可生化處理的范圍。在預處理工藝中,吹脫法主要是用於蒸氨,氣浮法用於除油
2 生物處理
強化反硝化/硝化工藝是先進的生物脫氮技術應用到焦化廢水治理領域的一種生物處理工藝,使氨氮和COD去除率達到90~96%以上,比較以往的治理工藝,強化反硝化/硝化工藝具有系統適應能力強,運行穩定、操作簡單、成本低、去除污染物范圍廣的特點。
HSB(High Solution Bacteria)是高分解力菌群的英文縮寫,是由100多種菌種組成的高效微生物菌群,其中47種經中國台灣經濟部標准局的專利認可,專門應用於廢水處理。根據不同廢水水質,對微生物篩選及馴化,針對性的選擇多種微生物組成的菌群並將其種植在廢水處理槽中,通過對微生物生長不息、周而復始的新陳代謝過程,分解不同污染物形成相互依賴的生物鏈和分解鏈,突破了常規細菌只能將某些污染物分解到某一中間階段就不能進行下去的限制。其最終產物為CO、H2O、N2等,達到廢水無害化的目的。
3 深度處理
當前國內焦化廢水處理主要依照的標準是《污水綜合排放標准》(GB8978-1996),COD一級標準是100mg/L,氨氮是25mg/L。隨著國家水質標準的提高,主流工藝AO及其變形工藝對城市生活污水和工業廢水進行的二級生化處理後,出水要達到回用標准可能還有一段距離,尤其是COD的去除率有待進一步提高,需要進行深度處理。在深度處理工藝中,高級氧化憑借其反應時間快、去除污染物徹底、處理後的廢水可完全回收利用等優勢,專家預計不久會用在各種廢水深度處理中,尤其是高濃度工業廢水領域。此外,膜處理技術也有其自身的優點,如高效的分離過程、低能耗等,而且隨著膜技術日益成熟,相信也會用於廢水的深度處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