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民用建築室內給水立管和排水立管可以一起並排敷設嗎
民用建築室內給水立管和排水立管不可以一起並排敷設。
生活給水引入管和污水排出管外壁的水平距離不得小於1.0m。
全國民用建築工程設計技術措施/給水排水(2 0 0 9 年版)
2 . 6 . 2 2
明敷管道在
排列時, 給水管應在冷凍水管、排水管的上面;
在熱水管、蒸汽管的下面。當金屬管道共用一個支架敷設時(冷凍管、熱水管、蒸汽管均須有符合要求的保溫措施) ,管外壁(或保溫層外壁)
距牆面宜不小於0 . 1 m , 距梁、柱可減少至0 . 0 5 m ; 而管道外壁(或保溫層外壁) 之間的最小距離宜按下列規定確定: DN
小於等於3 2 m m 時, 不小於0 . 1 m ; DN 大於3 2 m m 時, 不小於0.1 5 m 。管道上閥門不宜並列安裝,
應盡量錯開位置, 若必須並列安裝時, 管道外壁最小凈距: DN 小於5 0 m m ,不宜小於0.2 5 m m ; D N = 5 0 ~
15 0 m m , 不宜小於0 .3 0 m 。
② 請教高手:建築給排水設計中 一棟建築的污水排出管和給水的引入管的埋設深度(覆土厚度)一般是多少
要看你當地的凍土深度和車行道下埋深大於0.7m,非車行道下0.6m的要求,所以根據各地的條專件同埋深是不同的(給水以管屬中心計,排水以管底計算要讓管上壁滿足這個要求)。橫管是有坡度的起始端一般-0.5,我們設計時H+0.350為本層標准加後面數字,F不清楚…
③ 城市道路施工中污水,雨水管道鋪設的溝槽開挖是否是同
很明顯,修路的同時必然會先修雨水管道,先保證道路能正常使用(道路雨水回能及時排除)一方面是答使道路不積水,保證使用;二也是保護道路不被雨水泡壞。後期根據需要了再敷設給水管、污水管,當然還有供暖管道,燃氣管道。
④ 求高人指教下,污水管道與採暖熱力管道,給水管道與採暖熱力管道是否可以布置在同一個管溝裡面
給水管道與採暖熱力管道可以
污水管道與採暖熱力管道不清楚,,應該不可以,,污水好像必須單設地溝或直埋
⑤ 給水泵房與污水泵房是否可以合建
合建可以,但要把給水抄管路和污水管路按照規范的要求進行必要的隔離,保持一定的距離。
且即使是合建,也要把給水泵房和污水泵房徹底間隔分開。
在相關的給排水設計規范裡面應該是有這種類似的技術要求條款的,建議咨詢相關設計專業人員,然後查找相關的規范。
⑥ 中水管道的布置與敷設和給排水的區別
收集來原水的管道設計源跟分流制排水相似,一般只收集生活廢水不收集生活污水,工業用水視處理要求和處理成本而定。末端是排到原水集水池而不是污水井。
中水供水與給水設計相似,現在一般用變頻給水。要注意的時供水末端(用水點)要有防誤飲誤用的措施。在管道埋設中與生活給水管和排水管之間也有距離的強條規定。
可以自己找2009版的給排水規范和2006年的中水規范詳細了解。
⑦ 給水管 雨水管 污水管地面埋設深度順序
給水管最上面, 雨水管中, 污水管最下面。
如果都是初始埋設回,深度不一定哪個答深,如果不是初始埋設,污水管長的話肯定是污水管深,因為雨水管會每到一個街區就會就近排入水體。
1.雨水管道
雨水管道是收集地面天然雨水並輸送到天然水體的管道。
2.污水管道
污水管道是收集經人們使用過的污廢水管道,通常先輸送到污水處理廠處理達到排放標准後再排入水體或供循環使用。
3.給水管
給水管作為一種綠色、節能、環保管材,不生銹、不結垢、不縮徑、流體阻力小、可有效減低供水能耗、提高用水點給水量,是一種理想的管網用管道。
⑧ 室外給水管與污水管可以覆埋在一起嗎
設計規范規定管頂覆土:人行道下0.6米,車行道下0.7米,還要在冰凍線以下。至於實際操作雨水起頭最淺處控制0.7米,污水深於雨水,保證交叉位置不撞。另外小區內各種管線較多,熱力給水燃氣電力都應在雨污水上層走管
⑨ 市政工程直埋給水,排水,採暖等管線是否可以同溝敷設
你好!
規范是可以的,一般不放在一起。
如果放在一起,各類管線之間需要一定的平面和豎向凈距控制。
參見《城市工程管線綜合規劃規范》GB50289-98!
還有一種處理,就是聯合管溝形式,採用分管廊通道,同溝槽敷設。
如有疑問,請追問。
⑩ 現在給排水規范污水管與屎管可共用嗎
您指的
屎管
是說廁所的出水管么
理論上是不可行的
廁所的出水管是需要先接到化糞內池容之後才能出水
但是,化糞池的進水管同樣也接收了生活其他種類的污水
而一些的污水廠,沒有化糞池,廁所出水直接進入粗格柵
所以,實際上,對於小規模的廁所沒有嚴格的規定
對於人口多,排污量大的要求比較嚴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