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二道溝在哪
二道溝在朝陽北路之南、延靜東里之北分為兩支。一支向北注入紅領巾公園內湖泊;一支向東南流淌,經八里庄南里、十里堡北里、甘露園居民住宅區,注入廟高碑店北路暗溝,之後流進通惠河。
『貳』 朝陽路與朝陽北路之間的河是什麼河
二道溝河
真是問著了,我住過一陣子京棉新城,窗口就對著這條河。它是自紅領巾公園湖泊東南出來,從高碑店北路暗溝流入通惠河。
『叄』 朝陽路的歷史發展
朝陽路,北京通往通州的40里京通大道,是一條名副其實的古道,它隨元大都誕生而誕生,從1271年至今已有700多年歷史,它經歷了元、明、清、民國四個朝代,以及1949年解放後的新中國時期,漫漫歷史長河,無疑是一條歷史悠久的古道。
朝陽路與同處北京東部的通惠河都是元代所建,年代相仿,為歷史上京城兩大水陸交通和經濟命脈。 「朝陽路」是20世紀50年代修整道路後才起的名字,而它的前身則是元大都齊化門外的驛路。
元朝初年,統治者放棄了遼金兩代的都城(大致位於原宣武區的西部),在高梁河水系(包括今天的積水潭、什剎海、北海、中海等)建起了元大都,成為明清北京城的前身。大都城有11個城門,其中的東南門名為「齊化門」。齊化門建成後,車馬由此進城出城,逐漸形成一條土路,是元大都東去的驛路,供政府傳遞文書之用。當時,這條路兩側多是野地,只有零星幾個驛站,非常荒涼。 民國時,朝陽門外非常荒涼,那時的朝陽路還是一條石板路,其上有幾道深深的車轍,路中央是一條腥臭的排水溝。石路兩側,零星分布著一些村莊,八里庄就是其中之一。以石板路為界,路南稱為「前八里庄」,路北稱為「後八里庄」。八里庄有門、郭、張幾個大姓,村民主要是菜農,圍著菜地居住,這邊四五戶湊一堆兒,那邊七八戶湊一堆兒,雖然看上去零零散散,但加在一起也有2700戶,是這一帶首屈一指的大村了。
民國年間,八里庄人主要種大白菜、芹菜、菠菜、香菜、黃瓜,抗戰勝利後又開始種西紅柿。種的蔬菜,一部分留給自己家吃,一部分拉到天橋去「發貨」,賣菜掙錢,養家糊口。平日里,村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只有到了過年過節的時候,八里庄人才能喘口氣,點點燈籠,放放風箏,放放炮仗,村子頓時熱鬧起來。
那時的八里庄,除了朝外的石板路,還有一條要道:二道溝。這條溝是一條大旱溝,最深處有四五丈,可以走大車。它西起朝陽門外元老胡同下四條(今朝外北街與工人體育場南路相接處附近),東到通縣(今通州區)。後八里庄北邊還有幾個大窯坑,是六里屯村民燒磚取土留下的,一下雨就積水,長滿了葦子,很是荒涼。前八里庄附近,有一塊墳地。
八里庄西邊,直到小豬店(今小庄),都沒有什麼大村。西邊最近的鄰居,從地名上說應該是慈雲寺。慈雲寺是座古廟,佔地約20畝。據《宸垣識略》記載,系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敕建,曾有御書石匾。寺廟附近也是大片的菜地,只有幾戶人家,很難把它稱作村落。
八里庄東邊,以朝外石板路為界,路北有座「紅衣廟」(也有人說是紅牆廟),大致相當於今鑫帝大廈的位置。據說,清朝的皇帝經過這里,也要停下來到廟里燒香。廟的附近,現在的京棉新城一帶,有一座鮮為人知的務達海墓。墓主愛新覺羅·務達海(1601年-1654年),是清太祖二弟穆爾哈齊第四子。早年屢次率部擊敗明軍。順治元年(1644年),隨多爾袞入關。順治十一年(1654年),務達海前往福建鎮壓鄭成功,中途身染重病,只得返京,不久病死,謚號「襄敏」,就埋葬在這里。墓丘早已平覆,民國年間就很難找到具體位置了。從古墓一直向南,在石板路南邊,有個村莊叫十里堡(pù)。堡字也寫作「鋪」,是驛站的意思。十里堡因為距朝陽門十里而得名,很可能也是在雍正年間形成村落的。
打開1947年《北平市城郊地圖》,可以清晰地看到在這條路范圍內,有自然村落近100個,其中以名人墳地為村落的有近20個,以廟宇名的村落近30個,還有年代久遠已經無主的墳墓不計其數。這就是自元大都到1949年600多年朝陽路沿途的建築面貌。 朝陽路,到解放時,只是北京通往河北省通州的一條40里京通大道。北京所管轄的范圍自朝陽門外到大黃庄、花園閘一線,南北輻射南至通惠河兩岸,北抵東直門以東的高楊樹一線,整個地域面積約32平方公里(1958年後擴大至八里橋北)。在這片廣袤的土地上,除朝陽門外元代建設的東岳廟外(屬歷史文物),餘下的只是一些低矮的商鋪和簡易的民居。
解放初期,對朝陽路影響最大的是北京紡織工業區的建設。
北平解放後,1949年4月設立了八里庄鄉,隸屬郊二區,後來先後改屬第十四區、第十區、東郊區、朝陽區。1956年2月,在興建棉紡廠的同時,撤銷了鄉的建制,始建八里庄街道,行政管轄范圍東至十里堡京包鐵路以西,西到紅廟、西大望路(含馬道口),南至通惠河,北到六里屯,面積約12平方公里。
從1953年到1957年,開始執行發展國民經濟的第一個五年計劃。1953年,根據首都城市區域規劃,中共北京市委和紡織工業部決定在北京東部的八里庄興建大型的紡織工業區。這里說的「八里庄」是廣義的,不僅僅指東八里庄一個村子,還包括了慈雲寺、十里堡等地,是鄉鎮一級的概念,也就是現在八里庄街道的前身。
1954年9月,位於十里堡的京棉一廠率先建成投產;1955年和1957年,位於八里庄的京棉二廠、位於慈雲寺的京棉三廠先後建成投產。三個工廠共有紗錠234376枚,自動織布機7284台。除了一廠和三廠的個別設備是從東德、日本引進的之外,其餘全部是國產設備。每個廠子投產第二年就達到設計的生產能力。這樣,在「一五」計劃期間,在八里庄地區建成了93萬平方米的紡織工業區,一舉結束了北京「有布無紗」的歷史。
1958年,北京的棉紗產量達到了18萬件,棉布產量高達2.45億米,做到了印染坯布全部自給,80%的產品開始出口至東南亞國家,為國家換取了大量外匯。紡織行業堪稱解放初期北京的創匯大戶,成為那個時代北京國民經濟的一面旗幟。
從上世紀50年代開始,伴隨著工廠的建立,八里庄地區新型的生活區也嶄露頭角。從慈雲寺到八里庄,再到十里堡,京棉三廠、二廠、一廠的宿舍,向西向東一字排開。以朝陽門外石路為界,路南是廠區,路北是生活區,一一對應,職工上班非常方便。生活區內,新建了大量三層高的紅磚樓,作為職工宿舍。附近大量植樹,做了相應的綠化,樓間點綴著一個個「小花園」。生活區設有醫院、澡堂、理發室、中小學校、商店、禮堂(供文藝演出和放電影之用)、體育場等配套設施,可謂一應俱全。後八里庄的二道溝,原來是條走大車的旱溝,此時被辟為熱電廠循環水道。
1955年,築成了一條長1075米的八里庄路,北起後八里庄北側,南至朝陽路,連接了前、後八里庄。1958年,由八里庄街道辦事處牽頭,因地制宜,以後八里庄北邊的幾個窯坑為中心建設公園,湖水面積約330畝。在工程期間,附近學校動員了成千上萬的少先隊員挖湖、植樹、種花,為了紀念少先隊員做出的貢獻,公園被命名為「紅領巾公園」。人們從朝陽路邊的職工宿捨出發,經過先期修好的八里庄路,可以方便地到達紅領巾公園南門。1960年,朝陽路上開通了由沙灘到十里堡的12路無軌電車(現在112路的前身),大大方便了紡織城居民進城。
上世紀50年代,北京市開始拓寬修補破舊的朝陽門外石板路,定名為「朝陽路」,這一名稱沿用至今;1958年,朝陽路貫通通州到八里橋北,這一道路沿續至今。 到1978年北京市進入改革開放新時期。在京通快速路、朝陽北路修建之前,朝陽路是北京東部唯一一條東西向的城市主幹道路;後加之京通快速路、朝陽北路、三環路、四環路、五環路相繼貫通,朝陽路成為了北京市交通網路的東區連接干線。
九十年代開始,朝外大街開始脫胎換骨的改造,京廣大廈為當時全國之最高。1993年,國務院批準的《北京市城市總體規劃》明確提出,規劃建設北京商務中心區(CBD)。1998年,北京市規劃局在《北京市中心地區控制性詳細規劃》中,將北京商務中心區的范圍確定為朝陽區內西起東大橋路、東至西大望路,南起通惠河、北至朝陽路之間約3.99平方公里的區域。2009年5月,北京市政府決定將北京CBD沿朝陽北路、通惠河向東擴展至東四環,新增面積約3平方公里。隨之,一直到現在,各種形式的高層建築、超高層建築如雨後春筍般撥地而起。國貿三期,高330米,為目前北京最高建築。
中央電視台新址,高234米,一座聯體鐵塔矗立於朝陽路南側三環路交叉口的東南角;人民日報社新辦公樓,高150米,一座圓形塔樓建設於朝陽路北側人民日報社院內。兩座大樓成為朝陽路新的地標建築。
從上世紀末開始,朝陽路紡織區開始改造,甘露園青年路的建材一條街進行改造,興隆庄改造等等,一股舊城改造的勢頭不斷向東延伸。
現在,朝陽路日益發展升級,兩邊的新開發建設商業大廈和住宅小區越來越多,多家知名商業機構和公司企業紛紛入駐。朝陽路與青年路、朝陽北路、姚家園路等輻射道路一起,共同構成北京東部日趨輝煌、蓬勃發展的「朝青板塊」。朝陽路已成為一條集商業、辦公、新聞、教育、居住、休閑、醫療等於一體的城市交通主幹道,而且必將越發便利、現代、繁華。
『肆』 北京裝聯通寬頻咨詢87318470是嗎是不是朝陽區民政局對面那個聯通營業廳
請按以下方法找附近營業廳:可登錄手機營業廳客戶端,點擊「服務」>「查詢」> 「其它業務查詢」> 「附近營業廳」,可查詢路線定位等。
『伍』 九台區的行政區劃
1947年,將四家子區劃歸雙陽縣管轄,雙廟子區劃歸長春縣管轄,全縣設城關區等9個區。1948年,調整為20個區,增盧家區等,區下設村。
1949年,將長春縣雙廟子區劃回九台縣管轄,增升陽區,全縣轄22個區,198個村。1950年,將各區名重新按序數命名。1955年,將長春市卡倫區劃歸九台縣管轄,全縣轄23個區,212個村。1956年,改為4個鎮、77個鄉。
1957年,將泡子、吉家、布海、雙廟子、升陽、長山鄉劃歸德惠縣管轄,德惠縣太合、義合、城子街鄉劃歸九台縣管轄。
1958年初,改為2個鎮、30個鄉。撤銷卡倫鎮等。此後又劃分為九台鎮、營城鎮、沐石河、其塔木、上河灣、土們嶺、龍家堡、波泥河、朝陽、城子街、卡倫11個公社。
1960年,增舍嶺、加工河、飲馬河、西營城、放牛溝、胡家、盧家、慶陽、城郊9個公社,全縣轄20個公社。1961年,增六台、葦子溝、三台、紀家、雞鳴山、興隆、二道溝7個公社,全縣轄27個公社。
1964年,撤銷胡家公社,設立胡家回族鄉,全縣轄2個鎮、1個民族鄉、24個公社。1965年,增卡倫鎮,全縣轄轄3個鎮,1個民族鄉,24個公社。
1969年,全縣轄3個鎮、25個公社(民族鄉在成立革委會時撤銷)。1976年,撤銷城郊、朝陽、舒嶺3個公社,增九郊、春陽、沿江3個公社。
1981年,撤銷胡家公社,設胡家回族鄉公社,全縣轄3個鎮、1個民族鄉、24個公社。
1983年,改公社為鄉;撤銷沿江鄉,設立奔卡滿族鄉;全縣轄3個鎮、23個鄉、2個民族鄉。
1984年,撤銷上河灣、其塔木、土們嶺、河石河、西營城、飲馬河、城子街鄉,設立上河灣、其塔木、土們嶺、沐石河、西營城、飲馬河、城子街鎮;全縣轄10個鎮、16個鄉、2個民族鄉。
1985年,撤銷卡倫、龍家堡鄉,設立龍家堡鎮;全縣轄11個鎮、14個鄉、2個民族鄉。
1988年4月26日,經省政府批准,撤銷營城鎮,將其所轄區域並入九台鎮;全縣轄10個鎮、14個鄉、2個民族鄉。
1988年10月,九台市設10個鎮,其中城區設九台鎮和營城鎮,農村設9個鎮,即上河灣鎮、其塔木鎮、土們嶺鎮、沐石河鎮、西營城鎮、飲馬河鎮、城子街鎮、卡倫鎮、龍家堡鎮;16個鄉,即雞鳴山鄉、放牛溝鄉、九郊鄉、葦子溝鄉、春陽鄉、興隆鄉、紀家鄉、慶陽鄉、盧家鄉、六台鄉、胡家回族鄉、莽卡滿族鄉、三台鄉、二道溝鄉、加工河鄉、波泥河鄉,308個村。
1989年,撤銷九台鎮,設立團結、工農、南山、火石嶺、營城街;全市轄5個街道、9個鎮、14個鄉、2個民族鄉。
1992年11月,撤銷興隆、葦子溝、放牛溝鄉,設立興隆、葦子溝、放牛溝鎮;全市轄5個街道辦事處、12個鎮、11個鄉、2個民族鄉。
1997年,全市面積3375平方公里,人口81.5萬。轄5個街道、12個鎮、11個鄉、2個鄉:團結街道、工農街道、南山街道、營城街道、火石嶺街道、土們嶺鎮、西營城鎮、沐石河鎮、其塔木鎮、上河灣鎮、飲馬河鎮、龍家堡鎮、卡倫鎮、放牛溝鎮、城子街鎮、興隆鎮、葦子溝鎮、九郊鄉、盧家鄉、二道溝鄉、加工河鄉、波泥河鄉、雞鳴山鄉、紀家鄉、春陽鄉、慶陽鄉、六台鄉、三台鄉、胡家回族鄉、莽卡滿族鄉。1998年3月4日,經吉林省政府批准,卡倫鎮更名為卡倫湖鎮。
2000年6月30日,經吉林省政府批准,九台市放牛溝鎮更名為東湖鎮。全市轄團結、南山、工農、營城、火石嶺5個街道,東湖、沐石河、城子街、其塔木、上河灣、西營城、土們嶺、飲馬河、龍家堡、卡倫湖、葦子溝、興隆12個鎮,九郊、春陽、紀家、慶陽、盧家、六台、胡家回族、莽卡滿族、三台、二道溝、加工河、波泥河、雞鳴山13個鄉;310個村,1986個自然屯。
2000年末(或2001年初)全市撤鄉並鎮。2002年,九台市轄3個街道、13個鎮、2個民族鄉。總人口83.2萬人.其中非農業人口19.8萬人。(306個村委會、10個居委會)
2003年,九台市轄:九台街道、營城街道、九郊街道、土們嶺鎮、西營城鎮、沐石河鎮、其塔木鎮、上河灣鎮、龍家堡鎮、卡倫湖鎮、東湖鎮、城子街鎮、興隆鎮、葦子溝鎮、紀家鎮、莽卡滿族鄉、波泥河鎮、胡家回族鄉。
2004年8月,九台市轄3個街道,13個鎮,2個鄉,10個社區,310個村委會:九台街道(辦事處駐曙光大街)、九郊街道(辦事處駐團結街)、營城街道(辦事處駐營城街)、卡倫湖鎮(鎮政府駐卡倫街)、上河灣鎮(鎮政府駐上河灣)、其塔木鎮、土們嶺鎮、沐石河鎮、西營城鎮、城子街鎮、龍家堡鎮、葦子溝鎮、楊家澆鍋)、興隆鎮(鎮政府駐趙朝陽溝)、東湖鎮(鎮政府駐放牛溝)、紀家鎮(鎮政府駐青雲堂)、波泥河鎮、胡家回族鄉(鄉政府駐胡家屯)、莽卡滿族鄉(鄉政府駐舍嶺)。
2006年1月6日,長春市人民政府辦公廳發布長府辦發【2006】1號文件,將東湖鎮、卡倫湖鎮、龍嘉鎮所轄行政區域劃歸長春市二道區管轄。行政區域調整前:九台市位於北緯43°51′-44°32′、東經125°25′-126°30′,以莽卡滿族鄉東三家屯、波泥河鄉耿家屯、卡倫湖鎮太平溝屯、上河灣鎮四合子屯為東、南、西、北四個極點,市境南北寬75公里,東西延長87.15公里,總面積3375.27平方公里。
2014年10月20日,國務院發布關於吉林省行政規劃的批復,九台市撤銷縣級市改為長春市市轄區,命名為長春市九台區。
2014年12月20日,九台撤市設區揭牌大會成功舉行。撤市設區,標志著九台結束了82年的建縣歷史。
2015年9月,長春市人民政府辦公廳發布長府【2015】45號文件,將東湖鎮、卡倫湖鎮所轄行政區域劃歸回長春市九台區管轄。
2015年12月,吉民行批【2015】3號文件,將卡倫湖、東湖、紀家、土們嶺、波泥河、興隆、葦子溝等7鎮撤鎮建街道。 地表徑流
九台區河流水系比較發達,屬富水區。擁有一江三河(松花江、飲馬河、沐石河、霧開河)等大小30條河流,河流總長207.7公里,松花江由小錦州入境,經莽卡、其塔木、三台3個鄉鎮,流長52.5公里,流域面積佔全市總面積的27%。沐石河為松花江下游支流,源泉地為6股泉水及地下水洪而成,河長92公里,九台段長41公里。飲馬河為松花江下游一支流,全長384公里,九台段為62公里。霧開河是飲馬河支流,河長129公里,流域面積1170平方公里,境內為52.2公里。
地下水
地下水地下水資源不豐富,且分布不均,河谷地區水資源比較充裕。西部、西北部以較貧乏。東南部低山丘陵地區風化裂隙中含孔潛水水量小,埋深不定。只有在構造斷裂和接觸帶附近,在地層有利於地下水富集條件下,形成斷裂富水帶,可以打井開采地下水。 地表水的補給與排泄、埋藏條件,對地下水的有無、多少起決定性作用。1988年、1989年九台市降水較少,1990年遭受了歷史罕見的乾旱。全市有35條小河斷流,地下水位下降1.20~1.50米。
礦泉水
境內礦泉水資源豐富,通過省級鑒定的有5處,分布在春陽鄉、九郊鄉、飲馬河鎮、土們嶺鎮和營城街道。礦泉水類型為偏硅酸型和碳酸型。
水質
水質評價九台市大部分地區為重炭酸鈣鈉和鈉鈣型水,礦化度低但普遍缺碘,有些地方含錳偏高。境內水質比較好,基本適於工農業生產和生活用水的要求。 80年代末90年代初,隨著經濟的發展,流入小南河的工業廢水和居民生活污水劇增,水質退化嚴重,執行國家五級標准。2000年,小南河沿岸企業及生活污水通過暗管排放至城區外,城區內水質有明顯改善。 沐石河、霧開河為季節性河流,污染較輕,沿河幾乎無污染,第二松花江主要受吉林市排放的污水污染。飲馬河污染較嚴重,執行國家三級標准,除pH值不超標外,其它指標均超出國家標准,主要污染物為氨氮、揮發酚、石油、磷等流。 九台區位於吉林省中部的松遼平原,屬於季風區中溫帶半濕潤地區。春季乾燥、多風、升溫快;夏季濕熱、多雨;秋季溫和、涼爽、降溫快;冬季漫長、寒冷、降雪少。1988~2000年間,7月份平均氣溫最高,為23.3攝氏度,1月份平均氣溫最低,為零下16.3攝氏度,13年間,平均氣溫5.3度。
九台區屬中溫帶大陸季風性氣候:四季分明。年平均日照2900小時,無霜期140—155天。年平均氣溫4.7℃、平均氣溫年較差39.5℃,平均氣溫日較差12.3℃,年≥10℃活動積溫2880℃ 年平均降水量577毫米,年平均風力 8級以上大風日16天左右,多西南風向,平均風速3.4米/秒。 地形
九台區西部、中部為沖積平原二級階地(台地),東部、南部、西南部多為低山丘陵(半山區),全區地形呈西南東北狹長形狀,東西長87.75公里,南北寬75公里。地勢由西南向東傾斜,形成了西南高、東北低、中間崗川不等的自然格局。九台區內大小山嶺,均系長白山系哈達嶺山脈之餘脈。全區山嶺多分布在東南、南部、西南和東北部,八台嶺海拔580.1米,為九台區最高峰。全區有松花江、飲馬河、沐石河、霧開河等4條主要江河,隨著地勢走向,均由南向北,流入德惠境內,由此四大流域,形成了廣闊的沖積平原。全區地形最低點是慶陽鄉新開嶺村馬家營子屯,海拔160.5米。地表結構大體上是「三山、一水、六分田」的狀況。九台區土地為低山丘陵和平原兩大類別。
地貌
九台區的丘陵山脈佔全市總面積的30%,約990平方公里。其山脈屬長白山支脈大黑山脈,由西南蜿蜒至東北。經由波泥河鄉、加工河鄉、二道溝鄉、土們嶺鎮、沐石河鎮、盧家鄉、胡家回族鄉、莽卡滿族鄉、六台鄉、上河灣鎮。其中沐石河鎮八台嶺山最高,海拔為580.1米,其塔木鎮的四楞山海拔570米,沐石河鎮的樺樹背山海拔528米,莽卡鄉的馬達山海拔522米,土們嶺鎮的馬鞍山海拔280米。
『陸』 九台水利局休整治小南河管地標段長度可以縮短么
摘要 本招標項目長春市九台區小南河生態綜合整治工程勘察設計招標已由長春市九台區政府采購管理工作辦公室以建設工程采購招標申請表JT-083批准建設,項目業主為長春市九台區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建設資金來自財政資金,出資比例為100%,招標人為長春市九台區住房和城鄉建設局。項目已具備招標條件,現對該項進行公開招標。2.項目概況與招標范圍項目名稱:長春市九台區小南河生態綜合整治工程勘察設計招標建設地點:長春市九台區;工程規模:本工程小南河主河道及其支流河道治理總長度為84.56km,包括規劃城區段河道治理總長度22.67km,規劃農村段河道治理總長度61.89km。其中小南河河道生態綜合整治總長度為37.28km,二道溝河道生態綜合整治長度約為9.23km,官地河河道生態綜合整治總長度約為14.76km,楊家河河道生態綜合整治長度約為22.03km,營城河河道生態綜合整治長度約為1.26km。
『柒』 企業把污水注入地下,地上的人會得癌症
2008年以來,山東沙窩屯和劉庄兩個村子就癌症死亡的不下人,村裡的癌症發病率明顯增高,大都以老年人居多,其中最年輕的一個年僅38歲。自從化工廠生產兩年後才有的現象,這僅僅是巧合嗎?」這里夏天基本上是不敢開窗戶的,弄不清什麼時候就飄過來一股令人窒息的氣味兒,有時候晚上睡覺能被濃濃的刺鼻氣味熏醒,年輕人抵抗力還行,那些上了歲數的老人,久而久之就會莫名的發病。劉庄村和沙窩屯村僅僅隔著一條馬路,前一段村裡的老人體檢,又有幾人被查出癌症,其實這都在村民預料之中了,雖然不願意提及癌症這兩個字,但殘酷的現實必須面對。沙窩屯和劉庄兩個村莊已經成為令人恐懼的「癌症村」,好多知情的外地人來這都不敢喝水。
山東寧陽縣國家莊村,村裡得怪病的、突然死亡的越來越多,死因不是肺癌、骨癌,就是腦血栓、腦溢血。國家莊村外是一片化工園區,隨著國家莊村外的化工廠越來越多周邊的空氣、水源受到嚴重的污染,被稱為「奪命化工園區」。
河北省廊坊市夏墊村近幾年不完全的癌症和白血病死亡數據就達28人。而這些病的罪魁禍首可能和鮑邱河有關。據了解,鮑邱河沿岸的南寺頭村、馬坊、芮屯、趙溝子、諸各庄、韓家府、金庄、後店等村莊都有人死於癌症,且呈現遞增趨勢。記者采訪了該村的一些村民,他們說,晚上睡覺都不敢開窗戶,鮑邱河散發的惡臭一下就涌進屋裡,令人窒息。有村民告訴記者說:他們村裡一家姓楊的孩子被發現患有重度貧血,他鄰居家的孩子也被確診是同一病症,血液里發現了有毒顆粒,最後不得不把房子低價賣了,離開了這里。
環保系統對中國七大水系的408個地表水監測斷面檢測顯示,其中Ⅰ~Ⅲ類水質斷面佔46%,Ⅳ、Ⅴ類佔28%,劣Ⅴ類佔26%,素有三大湖之稱的太湖、滇池和巢湖水質均為劣Ⅴ類。按照國家環保標准,Ⅰ類和Ⅱ類水可以作為飲用水水源,Ⅲ類和Ⅳ類水只可以用於灌溉,Ⅴ類及劣Ⅴ類水質甚至不可以用於灌溉——但實際上,中國很多地方根本無法執行這一規定。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環境與健康相關產品安全所所長金銀龍說:「流行病學研究表明,飲用水中的污染物尤其是有機物暴露與慢性疾病產生有顯著關系,尤其是肝癌、胃癌等消化道腫瘤。在飲用水安全得不到保證的地方,人群中就會患有大量與水污染相關的傳染性疾病。在中國的37種法定傳染病中,通過水傳播的疾病有8種。2006年,中國上報法定傳染病發病人數460.9萬,其中靠水傳播疾病的發病人數127.8萬,佔27.7%。」
2007年5月,國土資源部公布了一個驚人的數據——中國受污染的耕地約1.5億畝,形勢嚴峻。而自1997年以來,癌症成為中國人的第一死因,每年有近130萬人死於癌症。調查表明,很多死於癌症患者,本身就來自水污染嚴重的地區。水是致命中樞癌細胞的DNA周圍的水與健康人細胞周圍的水的結構不同,美國紐約史蒂文癌症中心研究員雷蒙對106名死於各種癌症的人的細胞研究發現:圍繞在癌細胞的DNA周圍的水與健康人細胞周圍的水的結構是不同的。
『捌』 有知道興隆這個地方的嗎河北的,聽說那邊夏天避暑去不錯,想在那邊弄套便宜的房子
哈哈,俺家興隆平安堡的,可以告訴你啊,我們這里夏天真的很涼快,家裡的空調,一夏天都開不了個3,5次,至於房子嗎,現在價格升的很快,要買就盡快,正在修北京到沈陽方向的高速鐵路哪,在興隆有站,2,3年以後房價肯定大漲。我們這兒有山有水,天然的地理環境優勢,不發展旅遊簡直就是浪費了,就現在來說,還有好多北京人過來旅遊哪,放心,不出五年,興隆絕對會成為北京,天津周邊最受歡迎的旅遊景區,選擇我們這里,絕對沒錯。
寫了這么多不給分說不過去啊
『玖』 周公解夢夢見平坦的道路上挖了幾道溝,躍過溝後甚至污水又把道路沖垮過不去了.
夢中的路,通常象徵生活道路,發展方向,或是事業發展歷程。
夢見在路上行走或開車,還表示你正在實現目標或通往成功的道路上。
夢見平坦寬闊的大路,表示你眼前心情愉快,預示事業一帆風順。
夢見崎嶇狹窄的道路,表示你要經歷坎坷磨煉,或是心中有痛苦難以排解。
夢到布滿荊棘的坎坷道路,預示你要經歷磨煉,但只要堅持努力,定會取得不平凡的成功。
『拾』 鳳凰河二溝污水處理工程的鳳凰河二溝污水處理工程背景
多年來,由於在起源地郫縣的茅草堰左支及其分支周邊就有排污單位11家(專8家瓜子屬加工廠,2家塑料廠和1家砂洗廠)將污水直接排入河道,流經區域內更有10萬餘人口的生產生活污水、餐飲廢水、灌溉廢水隨溝渠直接排入鳳凰河二溝。沿河另外還有不少機械加工,木材加工,塑料回收等小作坊、小企業及一家大型軍工企業。由於該區域在成都三環路以外,清污分流系統不完善,管理難度大,衛生條件差,污水偷排現象嚴重,環境極為惡劣。鳳凰河二溝的水被鑒定為發黑發臭的劣Ⅴ類水。而鳳凰河二溝與沙河交匯處距下游沙河上的成都市自來水二廠約0.5km,距下游成都自來水五廠約2km,嚴重影響取水質量。為了治理該條河流, 2007年4月建成了西南地區最大的土地治污工程,工程佔地327畝,污水日處理量2萬立方米(工程流程見圖2—1)。工程通過兩個系統對鳳凰河二溝污水進行綜合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