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化纖工廠會產生什麼污染
排放氯氣、氨氣、二氧化硫,氧化碳、硫化氫、苯胺、硝基苯、苯、硝酸要是長期生活回在這樣的環境下,答必定感染呼吸道,身上難免長紅斑,重則皮膚潰爛,噪音污染會影響周邊居住區,水污染亂排放有魚、魚死,有樹、樹枯。
㈡ 化學纖維製造廢水怎麼處理
化學纖維廢水中有機物含量高,含各種有毒物質,廢水處理可生化性差,廢內水呈酸性或鹼性,且含有容醛類、氰類、苯類等有毒物質,易對微生物產生毒害作用。
化學纖維廢水常見處理方法
廢水→格柵→均質池→中和池→預處理池→生物處理單元→深度處理→出水排放
由於化纖廢水呈酸性或鹼性,所以在處理前必須中和,使其pH在中性范圍內。一般對酸性廢水加鹼中和,對鹼性廢水加酸中和,有條件的地方也可採用酸鹼廢水混合中和。廢水經pH調節後,需進行預處理去除SS及油類物質,如利用氣浮除油、混凝沉澱除懸浮物及部分有機物等。預處理過程能改善廢水的可生化性。經預處理後的廢水進入生物處理單元,大部分的有機物及其它污染物得到有效去除。為了使出水達到更高標准或回用要求,需進行深度處理,如活性炭吸附、砂濾、生物炭池等。更多需要可以繼續咨詢,希望能夠幫助到您。
㈢ 化纖廠污水怎樣處理
你是要達到什麼要求,
是處理到三級標准排到工業園區管網
還是你們自己處理版了排放。
如果只做到權三級標准,那麼到還簡單些。不知道你有具體水質數據沒有,化纖廠污水要自己處理後直接排放成本比較高點。
我個人建議你到污水寶項目服務平台去找專門處理化纖廠污水的公司,他們比較有經驗。污水寶上的環保公司很多,你可以讓他們給你出建議和方案。
最好是多比較幾家。
㈣ 人造纖維對環境有啥污染
纖維(Fiber): 聚合物經一定的機械加工(牽引、拉伸、定型等)後形成細而柔軟的細絲,形成纖維。纖維具有彈性模量大,受力時形變小,強度高等特點,有很高的結晶能力,分子量小,一般為幾萬。
纖維大體分天然纖維、人造纖維和合成纖維
[天然纖維]指自然界生長或形成的纖維,包括植物纖維 (天然纖維素纖維)、動物纖維 (天然蛋白質纖維)和 礦物纖維。植物纖維包括:種子纖維、韌皮纖維、葉纖維、果實纖維。種子纖維是指一些植物種子表皮細胞生長成的單細胞纖維。如棉、木棉。韌皮纖維是從一些植物韌皮部取得的單纖維或工藝纖維。如:亞麻、薴麻、黃麻。葉纖維是從一些植物的葉子或葉鞘取得的工藝纖維。如:劍麻、蕉麻。果實纖維是從一些植物的果實取得的纖維。如:椰子纖維。動物纖維 (天然蛋白質纖維) 包括:毛發纖維和腺體纖維。毛發纖維: 動物毛囊生長具有多細胞結構由角蛋白組成的纖維。 如:綿羊毛、山羊絨、駱駝毛、兔毛、馬海毛。絲纖維: 由一些昆蟲絲腺所分泌的,特別是由鱗翅目幼蟲所分泌的物質形成的纖維,此外還有由一些軟體動物的分泌物形成的纖維。如:蠶絲。
[人造纖維] 人造纖維是利用自然界的天然高分子化合物——纖維素或蛋白質作原料(如木材、棉籽絨、稻草、甘蔗渣等纖維或牛奶、大豆、花生等蛋白質),經過一系列的化學處理與機械加工而製成類似棉花、羊毛、蠶絲一樣能夠用來紡織的纖維。如人造棉、人造絲等。
[合成纖維] 合成纖維的化學組成和天然纖維完全不同,是從一些本身並不含有纖維素或蛋白質的物質如石油、煤、天然氣、石灰石或農副產品,加工提煉出來的有機物質,再用化學合成與機械加工的方法製成纖維。如滌綸、錦綸、腈綸、丙綸、氯綸等。
纖維是天然或人工合成的細絲狀物質.在現代生活中,纖維的應用無處不在,而且其中蘊含的高科技還不少呢。導彈需要防高溫,江堤需要防垮塌,水泥需要防開裂,血管和神經需要修補,這些都離不開纖維這個小身材的「神奇小子」。
穿得舒服, 禦寒防曬,是我們對衣服的最初要求,如今這個要求已很容易達到。海藻碳纖維做成衣服後,穿著時能長期使人體分子摩擦產生熱反應,促進身體血液循環,因此能蓄熱保溫,而防紫外線輻射的纖維製成衣服便可減少我們夏日撐傘的麻煩。
不過現在人們不僅要求穿得暖和,還增加了許多新要求,纖維都能一一滿足:過去的年代曾經流行過 「滌蓋棉」、「丙蓋棉」,面料外滌里棉,是因為棉和肌膚的親和性好,而滌與丙綸結實耐磨,方便洗滌。現在的新材料有了顛覆性的轉變,可以「棉蓋滌」、「棉蓋丙」,新型的抗菌導濕纖維,比通常的纖維直徑?穴10μm一100μm?雪要小,織成的面料可以使汗液透過,卻不附著,這樣汗液便被排到外層的棉布層,衣服貼身面便可隨時保持乾爽……千變萬化,只為了幫我們穿著更舒適。
各行各業好幫手
而纖維更大的作用早已不僅停留在日常穿著了,粘膠基碳纖維幫導彈穿上「防熱衣」,可以耐幾萬度的高溫;無機陶瓷纖維耐氧化性好,且化學穩定性高,還有耐腐蝕性和電絕緣性,航空航天、軍工領域都用得著;聚醯亞胺纖維可以做高溫防火保護服、賽車防燃服、裝甲部隊的防護服和飛行服;碳納米管可用作電磁波吸收材料,用於製作隱形材料、電磁屏蔽材料、電磁波輻射污染防護材料和「暗室」(吸波)材料。
纖維在環保上也是好幫手。聚乳酸作為可完全生物降解性塑料,越來越受到人們重視。可將聚乳酸製成農用薄膜、紙代用品、紙張塑膜、包裝薄膜、食品容器、生活垃圾袋、農葯化肥緩釋材料、化妝品的添加成分等。
纖維在醫葯方面的應用已非常廣泛。甲殼素纖維做成醫用紡織品,具有抑菌除臭、消炎止癢、保濕防燥、護理肌膚等功能,因此可以製成各種止血棉、綳帶和紗布,廢棄後還會自然降解,不污染環境;聚丙烯醯胺類水凝膠可能控制葯物釋放;聚乳酸或者脫乙醯甲殼素纖維製成的外科縫合線,在傷口癒合後自動降解並吸收,病人就不用再動手術拆線了。
在建築領域,防滲防裂纖維可以增強混凝土的強度和防滲性能,纖維技術與混凝土技術相結合,可研製出能改善混凝土性能,提高土建工程質量的PP纖維,對於大壩、機場、高速公路等工程可起到防裂、抗滲、抗沖擊和抗折性能,在國家大劇院、上海市公安局指揮中心屋頂停機坪、上海虹口足球場等大型工程中已露了一手。
生活難離新材料
隨著生物科技的發展,一些纖維的特性可以派上用場。類似肌肉的纖維可製成「人工肌肉」、「人體器官」。聚丙烯醯胺具有生物相容性,一直是人體組織良好的替代材料,聚丙烯醯胺水凝膠能夠有規律地收縮和溶脹,這些特性正可以模擬人體肌肉的運動。
膠原是人體中最多的蛋白質,人體心臟、眼球、血管、皮膚、軟骨及骨路中都有它的存在,並為這些人體組織提供強度支撐。合成納米纖維能在骨折處形成一種類似膠質的凝膠,引導骨骼礦質在膠原纖維周圍生成一個類似於天然骨骼的結構排列,修補骨骼於無形之中。
蜘蛛絲一直是人類想要模仿製造的,天然蜘蛛絲的直徑為4微米左右,而它的牽引強度相當於鋼的5倍,還具有卓越的防水和伸縮功能。如果製造出一種具有天然蜘蛛絲特點的人造蜘蛛絲,將會具有廣泛的用途。它不僅可以成為降落傘和汽車安全帶的理想材料,而且可以用作易於被人體吸收的外科手術縫合線。
纖維的充填能有效地提高塑料的強度和剛度。纖維增強塑料屬剛性結構材料。
纖維增強塑料主要有兩個組分。基體是熱固性塑料或熱塑性塑料,用纖維材料充填。通常基體的強度較低,而纖維填料具有較高的剛性但呈脆性。兩者復合得到的增強塑料中,纖維承受很大的載荷應力,基體樹脂通過與纖維界面上的剪切應力,支撐了纖維傳遞了外載荷。
熱固性塑料纖維增強塑料略寫成FRP(fiber reinforced plastics),熱塑性纖維增強塑料略寫成FRTP(fiber reinforced thermoplastics).若用玻璃纖維增強則前綴G,如GFRP、GFRTP;如用碳纖維增強前綴C;用硼纖維則前綴B;用芳綸聚醯胺纖維(Kevlar)增強則前綴K。
增強塑料以玻璃纖維使用占優勢,其品種很多,無鹼玻璃(E-glass)為常用普通纖維,鹼金屬氧化物含量很低,具有優良的化學穩定性和電絕緣性。高強度玻璃纖維(S-glass)含有鎂鋁硅酸鹽等成分,具有比E-glass纖維高10%-50%的強度。由於化學成分和生產工藝的不同,還有高模量、中鹼和高鹼等各種玻璃纖維。碳纖維具有較大的剛性和優良的耐腐性,常用於增強熱固性塑料。硼纖維本身是鎢絲和硼的復合材料,具有較高的彈性模量,但纖維較粗且製造成本高。常用環氧樹脂作基體。低密度的芳綸纖維國內已經躬行並使用,它用於承受拉應力的纜繩和承力構件。
表面處理是在纖維表面塗覆表面處理劑,表面處理劑包括浸潤劑及一系列偶聯劑和助劑。偶聯劑能在纖維與基體樹脂間形成一個良好黏合界面,從而有效提高兩者的黏結強度,也提高了增強塑料的防水、絕緣和耐磨等性能。
__________
注記:在數學里也有類似的「纖維」的概念,詳見詞條「曲面纖維化」。實際上,這一概念與日常生活中的「纖維」概念完全一致。
纖維實驗
纖維:21或22號切片
膠原纖維被伊紅染成粉紅色,為粗細不等的束狀結構,交叉排列,有的較直或呈波浪形,其中的原纖維大多看不清。
彈性纖維染成藍紫色,單條分布而不成束,纖維粗細不等,有分支,並交織成網。
高倍鏡下繪圖,顯示部分疏鬆結締組織。
註解:膠原纖維、彈性纖維、成纖維細胞、巨噬細胞、肥大細胞和漿細胞
㈤ 廢水有哪些危害及如何處理
1、含酚廢水有何危害,怎樣處理?含酚廢水主要來自焦化廠、煤氣廠、石油化工廠、絕緣材料廠等工業部門以及石油裂解制乙烯、合成苯酚、聚醯胺纖維、合成染料、有機農葯和酚醛樹脂生產過程。含酚廢水中主要含有酚基化合物,如苯酚、甲酚、二甲酚和硝基甲酚等。酚基化合物是一種原生質毒物,可使蛋白質凝固。水中酚的質量濃度達到0.1一0.2mg/L時,魚肉即有異味,不能食用;質量濃度增加到1mg/L,會影響魚類產卵,含酚5—10mg/L,魚類就會大量死亡。飲用水中含酚能影響人體健康,即使水中含酚質量濃度只有0.002mg/L,用氯消毒也會產生氯酚惡臭。通常將質量濃度為1000mg/L的含酚廢水.稱為高濃度含酚廢水,這種廢水須回收酚後,再進行處理。質量濃度小於1000mg/L的含酚廢水,稱為低濃度含酚廢水。通常將這類廢水循環使用,將酚濃縮回收後處理。回收酚的方法有溶劑萃取法、蒸汽吹脫法、吸附法、封閉循環法等。含酚質量濃度在300mg/L以下的廢水可用生物氧化、化學氧化、物理化學氧化等方法進行處理後排放或回收。
2、含汞廢水怎樣治理,含汞化合物有何特性?
含汞廢水主要來源於有色金屬冶煉廠、化工廠、農葯廠、造紙廠、染料廠及熱工儀器儀表廠等。從廢水中去除無機汞的方法有硫化物沉澱法、化學凝聚法、活性炭吸附怯、金屬還原法、離子交換法和微生物法等。一般偏鹼性含汞廢水通常採用化學凝聚法或硫化物沉澱法處理。偏酸性的含汞廢水可用金屬還原法處理。低濃度的含汞廢水可用活性炭吸附法、化學凝聚法或活性污泥法處理,有機汞廢水較難處理,通常先將有機汞氧化為無機汞,而後進行處理。
各種汞化合物的毒性差別很大。元素汞基本無毒;無機汞中的升汞是劇毒物質,有機汞中的苯基汞分解較快,毒性不大;甲基汞進入人體很容易被吸收,不易降解,排泄很慢,特別是容易在腦中積累。毒性最大,如水俁病就是由甲基汞中毒造成的。
3、含油廢水有何特性,怎樣治理?
含油廢水主要來源於石油、石油化工、鋼鐵、焦化、煤氣發生站、機械加工等工業部門。廢水中油類污染物質,除重焦油的相對密度為1.1以上外,其餘的相對密度都小於1。油類物質在廢水中通常以三種狀態存在。(1)浮上油,油滴粒徑大於100µm,易於從廢水中分離出來。(2)分散油.油滴粒徑介於10一100µm之間,懇浮於水中。(3)乳化油,油滴粒徑小於10µm,不易從廢水中分離出來。由於不同工業部門排出的廢水中含油濃度差異很大,如煉油過程中產生廢水,含油量約為150一1000mg/L,焦化廢水中焦油含量約為500一800mg/L,煤氣發生站排出廢水中的焦油含量可達2000一3000mg/L。因此,含油廢水的治理應首先利用隔油池,回收浮油或重油,處理效率為60%一80%,出水中含油量約為100一200mg/L;廢水中的乳化油和分散油較難處理,故應防止或減輕乳化現象。方法之一,是在生產過程中注意減輕廢水中油的乳化;其二,是在處理過程中,盡量減少用泵提升廢水的次數、以免增加乳化程度。處理方法通常採用氣浮法和破乳法。
4、重金屬廢水來源及其處理原則是什麼?
重金屬廢水主要來自礦山、冶煉、電解、電鍍、農葯、醫葯、油漆、顏料等企業排出的廢水。廢水中重金屬的種類、含量及存在形態隨不同生產企業而異。由於重金屬不能分解破壞,而只能轉移它們的存在位置和轉變它們的物理和化學形態。例如,經化學沉澱處理後,廢水中的重金屬從溶解的離子形態轉變成難溶性化台物而沉澱下來,從水中轉移到污泥中;經離子交換處理後,廢水中的重金屬離子轉移到離子交換樹脂上,經再生後又從離子交換樹脂上轉移到再生廢液中。因此,重金屬廢水處理原則是:首先,最根本的是改革生產工藝.不用或少用毒性大的重金屬;其次是採用合理的工藝流程、科學的管理和操作,減少重金屬用量和隨廢水流失量,盡量減少外排廢水量。重金屬廢水應當在產生地點就地處理,不同其他廢水混合,以免使處理復雜化。更不應當不經處理直接排入城市下水道,以免擴大重金屬污染。對重金屬廢水的處理,通常可分為兩類;一是使廢水中呈溶解狀態的重金屬轉變成不溶的金屬化合物或元素,經沉澱和上浮從廢水中去除.可應用方法如中和沉澱法、硫化物沉澱法、上浮分離法、電解沉澱(或上浮)法、隔膜電解法等;二是將廢水中的重金屬在不改變其化學形態的條件下進行濃縮和分離,可應用方法有反滲透法、電滲析法、蒸發法和離子交換法等。這些方法應根據廢水水質、水量等情況單獨或組合使用。
5、怎樣處理含氰廢水?
含氰廢水主要來自電鍍、煤氣、焦化、冶金、金屬加工、化纖、塑料、農葯、化工等部門。含氰廢水是一種毒性較大的工業廢水,在水中不穩定,較易於分解,無機氰和有機氰化物皆為劇毒性物質,人食入可引起急性中毒。氰化物對人體致死量為0.18,氰化鉀為0.12g,水體中氰化物對魚致死的質量濃度為0.04一0.1mg/L。含氰廢水治理措施主要有:(1)改革工藝,減少或消除外排含氰廢水,如採用無氰電鍍法可消除電鍍車間工業廢水。(2)含氰量高的廢水,應採用回收利用,含氰量低的廢水應凈化處理方可排放。回收方法有酸化曝氣—鹼液吸收法、蒸汽解吸法等。治理方法有鹼性氯化法、電解氧化法、加壓水解法、生物化學法、生物鐵法、硫酸亞鐵法、空氣吹脫法等。其中鹼性氯化法應用較廣,硫酸亞鐵法處理不徹底亦不穩定,空氣吹脫法既污染大氣,出水又達不到排放標准.較少採用。
6、農葯廢水的特點及其處理方法是什麼?
農葯品種繁多,農葯廢水水質復雜.其主要特點是(1)污染物濃度較高,化學需氧量(COD)可達每升數萬mg;(2)毒性大,廢水中除含有農葯和中間體外,還含有酚、砷、汞等有毒物質以及許多生物難以降解的物質;(3)有惡臭,對人的呼吸道和粘膜有刺激性;(4)水質、水量不穩定。因此,農葯廢水對環境的污染非常嚴重。農葯廢水處理的目的是降低農葯生產廢水中污染物濃度,提高回收利用率,力求達到無害化。農葯廢水的處理方法有活性炭吸附法、濕式氧化法、溶劑萃取法、蒸餾法和活性污泥法等。但是,研製高效、低毒、低殘留的新農葯,這是農葯發展方向。一些國家已禁止生產六六六等有機氯、有機汞農葯,積極研究和使用微生物農葯,這是一條從根本上防止農葯廢水污染環境的新途徑。
7、食品工業廢水污染特點及其處理方法是什麼?
食品工業原料廣泛,製品種類繁多,排出廢水的水量、水質差異很大。廢水中主要污染物有(1)漂浮在廢水中固體物質,如菜葉、果皮、碎肉、禽羽等;(2)懸浮在廢水中的物質有油脂、蛋白質、澱粉、膠體物質等;(3)溶解在廢水中的酸、鹼、鹽、糖類等:(4)原料夾帶的泥砂及其他有機物等;(5)致病菌毒等。食品工業廢水的特點是有機物質和懸浮物含量高,易腐敗,一般無大的毒性。其危害主要是使水體富營養化,以致引起水生動物和魚類死亡,促使水底沉積的有機物產生臭味,惡化水質,污染環境。
食品工業廢水處理除按水質特點進行適當預處理外,一般均宜採用生物處理。如對出水水質要求很高或因廢水中有機物含量很高,可採用兩級曝氣池或兩級生物濾池,或多級生物轉盤.或聯合使用兩種生物處理裝置,也可採用厭氧—需氧串聯的生物處理系統。
8、怎樣處理造紙工業廢水?
造紙廢水主要來自造紙工業生產中的制漿和抄紙兩個生產過程。制漿是把植物原料中的纖維分離出來,製成漿料,再經漂白;抄紙是把漿料稀釋、成型、壓榨、烘乾,製成紙張。這兩項工藝都排出大量廢水。制漿產生的廢水,污染最為嚴重。洗漿時排出廢水呈黑褐色,稱為黑水,黑水中污染物濃度很高,BOD高達5—40g/L,含有大量纖維、無機鹽和色素。漂白工序排出的廢水也含有大量的酸鹼物質。抄紙機排出的廢水,稱為白水,其中含有大量纖維和在生產過程中添加的填料和膠料。造紙工業廢水的處理應著重於提高循環用水率,減少用水量和廢水排放量,同時也應積極探索各種可靠、經濟和能夠充分利用廢水中有用資源的處理方法。例如浮選法可回收白水中纖維性固體物質,回收率可達95%,澄清水可回用;燃燒法可回收黑水中氫氧化納、硫化鈉、硫酸鈉以及同有機物結合的其他鈉鹽。中和法調節廢水pH值;混凝沉澱或浮選法可去除廢水中懸浮固體;化學沉澱法可脫色;生物處理法可去除BOD,對牛皮紙廢水較有效;濕式氧化法處理亞硫酸紙漿廢水較為成功。此外,國內外也有採用反滲透、超過濾、電滲析等處理方法。
9、怎樣處理印染工業廢水?
印染工業用水量大,通常每印染加工1t紡織品耗水100一200t.其中80%一90%以印染廢水排出。常用的治理方法有回收利用和無害化處理。
回收利用:
(1)廢水可按水質特點分別回收利用,如漂白煮煉廢水和染色印花廢水的分流,前者可以對流洗滌.一水多用,減少排放量;
(2)鹼液回收利用,通常採用蒸發法回收,如鹼液量大,可用三效蒸發回收,鹼液量小,可用薄膜蒸發回收;
(3)染料回收.如士林染料可酸化成為隱巴酸,呈膠體微粒.懸浮於殘液中,經沉澱過濾後回收利用。
無害化處理可分:
(1)物理處理法有沉澱法和吸附法等。沉澱法主要去除廢水中懸浮物;吸附法主要是去除廢水中溶解的污染物和脫色。
(2)化學處理法有中和法、混凝法和氧化法等。中和法在於調節廢水中的酸鹼度,還可降低廢水的色度;混凝法在於去除廢水中分散染料和膠體物質;氧化法在於氧化廢水中還原性物質,使硫化染料和還原染料沉澱下來。
(3)生物處理法有活性污泥、生物轉盤、生物轉筒和生物接觸氧化法等。為了提高出水水質,達到排放標准或回收要求.往往需要採用幾種方法聯合處理。
10、怎樣處理染料生產廢水?
染料生產廢水含有酸、鹼、鹽、鹵素、烴、胺類、硝基物和染料及其中間體等物質,有的還含有吡啶、氰、酚、聯苯胺以及重金屬汞、鎘、鉻等。這些廢水成分復雜.具有毒性,較難處理。因此染料生產廢水的處理.應根據廢水的特性和對它的排放要求.選用適當的處理方法。例如:去除固體雜質和無機物,可採用混凝法和過濾法;去除有機物和有毒物質主要採用化學氧化法、生物法和反滲透法等;脫色一般可採用混凝法和吸附法組成的工藝流程,去除重金屬可採用離子交換法等。
11、怎樣處理化學工業廢水?
化學工業廢水主要來自石油化學工業、煤炭化學工業、酸鹼工業、化肥工業、塑料工業、制葯工業、染料工業、橡膠工業等排出的生產廢水。化工廢水污染防治的主要措施是:首先應改革生產工藝和設備,減少污染物,防止廢水外排,進行綜合利用和回收;必須外排的廢水,其處理程度應根據水質和要求選擇。一級處理主要分離水中的懸浮固體物、膠體物、浮油或重油等。可採用水質水量調節、自然沉澱、上浮和隔油等方法。二級處理主要是去除可用生物降解的有機溶解物和部分膠體物,減少廢水中的生化需氧量和部分化學需氧量,通常採用生物法處理。經生物處理後的廢水中,還殘存相當數量的COD,有時有較高的色、嗅、味,或因環境衛生標准要求高,則需採用三級處理方法進一步凈化。三級處理主要是去除廢水中難以生物降解的有機污染物和溶解性無機污染物。常用的方法有活性炭吸附法和臭氧氧化法,也可採用離子交換和膜分離技術等。各種化學工業廢水可根據不同的水質、水量和處理後外排水質的要求,選用不同的處理方法。
12、酸鹼廢水的特性及其處理原則是什麼?
酸性廢水主要來自鋼鐵廠、化工廠、染料廠、電鍍廠和礦山等,其中含有各種有害物質或重金屬鹽類。酸的質量分數差別很大,低的小於1%,高的大於10%。鹼性廢水主要來自印染廠、皮革廠、造紙廠、煉油廠等。其中有的含有機鹼或含無機鹼。鹼的質量分數有的高於5%,有的低於1%。酸鹼廢水中,除含有酸鹼外,常含有酸式鹽、鹼式鹽以及其他無機物和有機物。
酸鹼廢水具有較強的腐蝕性,需經適當治理方可外排。治理酸鹼廢水一股原則是:(1)高濃度酸鹼廢水,應優先考慮回收利用,根據水質、水量和不同工藝要求,進行廠區或地區性調度,盡量重復使用:如重復使用有困難,或濃度偏低,水量較大,可採用濃縮的方法回收酸鹼。(2)低濃度的酸鹼廢水,如酸洗槽的清洗水,鹼洗槽的漂洗水,應進行中和處理。
對於中和處理,應首先考慮以廢治廢的原則。如酸、鹼廢水相互中和或利用廢鹼(渣)中和酸性廢水,利用廢酸中和鹼性廢水。在沒有這些條件時,可採用中和劑處理。
13、選礦廢水中含有哪些浮選葯劑,怎樣處理?
選礦廢水具有水量大,懸浮物含量高,含有害物質種類較多的特點。其有害物質是重金屬離子和選礦葯劑。重金屬離子有銅、鋅、鉛、鎳、鋇、鎘以及砷和稀有元素等。在選礦過程中加入的浮選葯劑有如下幾類:
(1)捕集劑.如黃葯(RocssMe)、黑葯[(RO)2PSSMe]、白葯[CS(NHC6H5)2];
(2)抑制刑,如氰鹽(KCN,NaCN)、水玻璃(Na2SiO3);
(3)起泡劑,如松節油、甲酚(C6H4CH30H);
(4)活性刑,如硫酸銅(CuS04)、重金屬鹽類;
(5)硫化劑,如硫化鈉;
(6)礦槳調節劑,如硫酸、石灰等。
選礦廢水主要通過尾礦壩可有效地去除廢水中懸浮物,重金屬和浮選葯劑含量也可降低。如達不到排放要求時,應作進一步處理,常用的處理方法有:
(1)去除重金屬可採用石灰中和法和焙燒白雲石吸附法;
(2)主除浮選葯劑可採用礦石吸附法、活性炭吸附法;
(3)含氰廢水可採用化學氧化法。
14、冶金廢水可分為幾類,其治理發展趨向是什麼?
冶金廢水的主要特點是水量大、種類多、水質復雜多變。按廢水來源和特點分類,主要有冷卻水、酸洗廢水、洗滌廢水(除塵、煤氣或煙氣)、沖渣廢水、煉焦廢水以及由生產中凝結、分離或溢出的廢水等。冶金廢水治理發展的趨向是:
(1)發展和採用不用水或少用水及無污染或少污染的新工藝、新技術,如用干法熄焦,煉焦煤預熱,直接從焦爐煤氣脫硫脫氰等;
(2)發展綜合利用技術,如從廢水廢氣中回收有用物質和熱能,減少物料燃料流失;
(3)根據不同水質要求,綜合平衡,串流使用,同時改進水質穩定措施,不斷提高水的循環利用率;
(4)發展適合冶金廢水特點的新的處理工藝和技術,如用磁法處理鋼鐵廢水.具有效率高,佔地少,操作管理方便等優點。
㈥ 化纖廢水的特點是什麼
其廢水成份復雜, 常含有強酸、強鹼、纖維素和半纖維素、醇類、果膠等版, 以及各種有毒物質權, 如PET廢水中主要污染物為乙二醋、乙二醇、乙酸乙甘醇、對苯二甲酸及其中間產物和低聚物;PTA廢水中主要含苯二甲酸、對二甲苯、苯甲酸、乙酸甲脂、醋酸等污染物;聚醋廢水中含有、PTA、乙醛、EG、二甘醇、三甘醇、紡絲油劑等污染物質。 化纖廢水中有機物含量高,COD在1000-10000mg/L之間, 有時更高。廢水可生化性差,BOD/COD一般均小於0.25。廢水呈酸性或鹼性, 且含有醛類、氰類、苯類等有毒物質, 易對微生物產生毒害作用。廢水若不經處理或僅經預處理直接排放, 將會對受納水體及周邊環境造成嚴重危害。
㈦ 化纖廠水污染
根據《石家莊市重點流域水污染綜合治理實施方案》(石政發[2007]44號)和石家莊人民政府《關於水質考核點位責任目標與財政掛鉤的通知》(石政發 [2007]60號)精神,為進一步加強飲用水源地污染防治工作,堅決打擊偷排偷放、超標排放污染物的違法行為,盡快改善我縣重點流域水環境質量,做好今年及「十一五」後三年的水污染防治工作,特製定本專項行動方案。
一、指導思想
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大和省委七屆三次全會精神,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堅決摒棄重經濟增長、輕環境保護的落後觀念,採取超常規手段和果斷措施,做到認識到位、措施到位、監管到位、處罰到位、追究責任到位,大力推行污染減排,確保我縣綿河、冶河重流域水質進一步好轉,促進全縣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為建設省會西部生態經濟強縣打下良好基礎。
二、主要工作目標
按照市政府確定的我縣地表水水源保護區水環境質量階段目標要求和全縣主要污染物化學需氧量(COD)排放總量控制目標任務,2008年底前冶河出境斷面水質達到地表水III類水質標准;主要水污染物COD年排放量控制在6500噸,在2005年的基礎上削減13%;縣城污水處理廠建成並投入運營,縣城污水集中處理率達到80%,全縣污水處理率達到80%以上。2010年底前,冶河出境斷面水質穩定達到地表水III類水質標准;主要水污染物COD年排放量控制在6000噸,在2005年的基礎上削減20%;縣城污水集中處理率達到100%,中水回用率不低於90%,全縣污水處理率達到95%以上。
三、重點工作任務
(一)進一步加大對排污企業的監管力度
1、從現在起,利用一個月的時間,對綿河、冶河、甘陶河水源保護區內的工業企業進行全面排查,特別是要詳細核查近兩年來在國家、省、市各種環保專項檢查活動中發現問題的企業及被掛牌督辦企業,落實整改要求的完成情況。對查出嚴重超標的違法排污企業及屢查屢犯、偷排偷放的企業,要及時上報縣政府並暫收排污許可證;縣政府對此類企業將全部下達停產整治決定,有關部門要組織實施停電、停水、停供炸葯等措施。對不能穩定達標的企業,一律依法責令限期整改,限期整改時間不得超過1個月,其間要限產限排,確保排污達標,逾期不完成整治任務的,報請縣政府批准,依法責令停產或關閉。
2、環保部門要進一步強化「量化管理、點狀監督、責任到位、公眾參與」管理模式,加強對重點排污單位、工業集中區水污染處理設施的監管力度,保證處理設施穩定達標運行。環保部門要將佔全縣污染負荷80%以上的26家水重點單位,作為重點環境監管對象,每月至少進行2次現場監察,每年進行4次以上監督監測。對明知故犯、陽奉陰違、屢查屢犯、擅自閑置污染治理設施、偷排偷放污染物的企業,一律責令停產整治,同時給於高額高限處罰和依法足額追繳排污費,並追究有關單位和個人的行政責任;情節嚴重的,吊銷其排污許可證,甚至依法責令關停。
3、縣環保局要對我縣二級水源保護區內已封堵的48個排污口進行逐一檢查。對沒有封堵排污口或封堵不嚴偷排偷放的、封堵排污口後另設暗道偷排的企業,一經查出一律責令限期整改,並給予高額高限處罰。逾期不能完成整改措施,依法責令停產整治。
4、進一步規范縣城內餐飲企業(含學校食堂、單位食堂,下同)的排污行為,嚴禁餐飲污水直接或超標排放。縣政府授權縣環保局,對排放餐飲污水不能達到國家《污水綜合排放標准》三級標準的餐飲企業責令限期治理,分期分批實現達標排放。限期治理要求及期限由縣環保局另行提出要求。
5、所有水污染物排放企業和單位,要切實加強對污水處理設施的管理,確保正常運轉;所有安裝在線監測設施的企業,要加強對在線監測設施的維護和管理,發揮自動監測的作用,凡未與環保部門聯網的企業,必須於今年年底前完成聯網,否則,一律責令停產整治。
以上工作要在2008年1月10日前完成。逾期未能完成排查任務,要追究環保部門責任;對排查出的違法排污企業沒有實施停產整治的,追究有關部門人員責任。
(二)加快產業結構調整和重點污染源治理
1、縣發改局同縣環保局協調配合,依照國家法律、法規、國務院節能減排綜合性工作方案、國家產業政策和行業發展規劃、環保政策及排放標准,結合我縣實際情況,開展重點行業的污染企業整治工作。要進一步優化產業結構,加快淘汰規模小、污染重的落後生產能力。分階段取締排放不達標的年產1萬噸以下廢紙造紙企業。2007年底前取締排放不達標的年產3000噸以下廢紙造紙企業,2008年2月底前,取締排放不達標的年產5000噸以下廢紙造紙企業,2008年底前,取締排放不達標的年產1萬噸以下廢紙造紙企業。
2、縣發改委、縣環保局負責,嚴把建設項目審批關,二級水源保護區內嚴格禁止新建各種類型的造紙、化工、印染等重污染項目。從現在起,原則上不再建設10萬噸以下的普通輕質碳酸鈣生產企業。積極發展碳酸鈣深加工產業,提高碳酸鈣產品附加值和競爭力。
3、加強對重點水污染源的治理。華能上安電廠、微水電廠要加大幹排灰改造工作力度,進一步減少沖灰水的使用。石家莊化工化纖廠、三五一四廠、縣化肥廠、裕興制衣廠、翼凌機械製造廠要進一步加大廢水處理力度,大幅度降低水污染物排放,要採取循環利用和中水回用等措施,逐步實現廢水零排放。
(三)強化重點區域動態管理,全面實施重點污染源自動監控
1、環保部門要及時掌握企業排污狀況,動態調整轄區范圍內的重點污染源和入河污染源檔案,建立動態資料庫。要加強企業排污許可證管理,2008年底前,所有排污單位必須申領排污許可證。禁止企業無證或超總量排污。
2、環保部門要加強建設項目的後期環境監管,確保環境保護「三同時」制度的落實。建設項目試生產期間應在3個月內進行驗收,最長不超過1年。逾期不申請環保驗收或驗收不合格的,必須停止生產,絕不允許以試生產為名違法排污。
3、環保部門負責,對造紙、醫葯、紡織、印染、化工、鋼鐵、食品、釀造、皮革、電鍍等10個重污染行業日排水量100立方米或日排COD30千克以上的企業和城鎮污水處理廠安裝在線監控裝置,並與環保部門聯網,實行全天侯、全自動監控。2008年6月底前,國家、省、市控重點污染源和污水處理廠的污染物排放情況都要納入自動監控范圍。
(四)加快籌建縣城污水處理廠
按照市政府要求,我縣縣城污水處理廠必須在2008年底前建成並通過驗收。試運行時要完成進水口、出水口COD自動監控裝置安裝工作,並與市、縣環保部門聯網。建設行政主管部門要克服一切困難,站在建設綠色井陘、生態井陘的高度,抓緊抓好污水處理廠籌建工作,爭取今年年底前完成各種審批手續和開工准備工作,春節過後立即開工建設,力爭提前建成並投入運行。發改、財政、環保等有關部門要積極協調配合,共同推進污水處理廠建設工作。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強領導。縣成立重點流域水污染防治專項行動領導小組,李彥明縣長擔任組長,王永華副縣長擔任副組長,縣發改局、財政局、環保局、建設局、水務局、工商局、監察局、電業局為成員。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辦公室設在環保局,辦公室主任由政府副縣長王永華擔任,副主任由縣環保局局長王順海擔任。
(二)加強部門聯動。發改局、財政局、環保局、建設局、供電局等有關部門要各司其職,各負其責,密切配合,齊抓共管,盡快建立流域水污染防治機制。縣發改局要把涉及水污染的建設項目納入計劃,從產業政策、投資建設等方面,加強指導和監督,並加強對有關產業結構調整、淘汰落後生產能力、工藝和設備以及企業改造工作的指導和檢查。縣財政局要安排落實水污染防治相關工作所需資金,並研究制定我縣污水處理費用的收費政策、標准及徵收使用辦法。縣建設局要加快縣城污水處理廠的建設工作。縣工商局對未辦理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審批手續的,不予注冊登記或發放營業執照。供電局要按照政府決定,對違法排污企業採取停電、限電措施。環保局負責對水污染防治工作實施統一監督管理,堅決行使評優創先一票否決權;積極協調各有關部門做好水污染防治工作,定期將有關工作情況向縣委、縣政府進行匯報。要針對部分地方存在地方保護、企業偷排偷放和超標排污現象,加大查處力度。依照監察部、環保總局《環境保護違法違紀行為處分暫行規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環境污染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和最高人民檢察院《關於瀆職侵權犯罪案件立案標準的規定》,對責任人予以嚴肅查處。
(三)發揮輿論和社會監督作用。進一步加強環境宣傳,及時宣傳報道正面典型,對領導不力、工作不實、進展緩慢的部門要進行輿論監督,對典型違法行為要堅決予以曝光,並跟蹤報道整改進度。
㈧ 化纖廢水應該怎樣處理才能把危害降到最低
化纖廢水成份復雜, 常含有強酸、強鹼、纖維素和半纖維素、醇類、果膠版等, 以及各種有毒物質權,
如PET廢水中主要污染物為乙二醋、乙二醇、乙酸乙甘醇、對苯二甲酸及其中間產物和低聚物;PTA廢水中主要含苯二甲酸、對二甲苯、苯甲酸、乙酸甲脂、醋酸等污染物;聚醋廢水中含有、PTA、乙醛、EG、二甘醇、三甘醇、紡絲油劑等污染物質.
化纖廢水中有機物含量高,COD在1000-10000mg/L之間, 有時更高.廢水可生化性差,BOD/COD一般均小於0.25.廢水呈酸性或鹼性,
且含有醛類、氰類、苯類等有毒物質, 易對微生物產生毒害作用.廢水若不經處理或僅經預處理直接排放,
將會對受納水體及周邊環境造成嚴重危害.化纖廢水的處理方案一定要找專業的廠家來出。
㈨ 化纖行業的廢水如何進行處理
廢水→格柵→均質池→中和池→預處理池→生物處理單元→深度處理→出水排放內
由於化纖廢水呈酸性容或鹼性,所以在處理前必須中和,使其pH在中性范圍內。一般對酸性廢水加鹼中和,對鹼性廢水加酸中和,有條件的地方也可採用酸鹼廢水混合中和。廢水經pH調節後,需進行預處理去除SS及油類物質,如利用氣浮除油、混凝沉澱除懸浮物及部分有機物等。預處理過程能改善廢水的可生化性。經預處理後的廢水進入生物處理單元,大部分的有機物及其它污染物得到有效去除。為了使出水達到更高標准或回用要求,需進行深度處理,如活性炭吸附、砂濾、生物炭池等。
㈩ 印染廠的污水對人體有哪些危害,是否會導致視力模糊,頭暈,胃痛......
印染廠的污水來自生產加工的各個工序, 污染物的成分也不盡相同。纖維材料上的雜質除化學纖維含雜質較少外, 其他纖維都含有大量雜質。這些雜質是通過退漿、煮練、洗劑等工序進入廢水的。對於不同用途的纖維織物所使用的漿料和化學葯劑不同,所造成的污染物和對人體的危害也就不同。
印染廢水的危害:
1 .印染廢水中染料的危害
印染廢水色度造成的主要因素是染料。據估計,全世界紡織用染料生產為40多萬噸,印染加工過程中約有10% ~20%染料作為廢水排出,進入江湖、大海和地面水中。廢水中的染料能吸收光線,降低水體透明度,影響水生生物和微生物生長,不利於水體自凈,同時易造成視覺上的污染。嚴重污染的水體會影響到人類的健康。因此,對染料的排出必須嚴格控制,尤其是對那些毒害嚴重的染料,如酞青銅鹽類染料和一些偶氮類染料。
2 .印染廢水中重金屬的危害
對鉻、鉛、汞等重金屬鹽類,用一般生化方法難以降解,因此它們在自然環境中能長期存在,並且會通過食物鏈等危及人類健康。在日本就曾發生過重金屬汞和鎘污染而造成的水俁病、痛痛病等公害事件。重金屬鉻在印染加工中用量相對較多,染色工藝中常用重鉻酸鉀作氧化劑和媒染劑,印花輥筒的制備耗鉻量也很大,也被確認能致癌,應特別注意排放和綜合利用。
3 .其它物質的危害
對於那些易產生甲醛的樹脂整理劑、有機金屬阻燃劑、含鉻防水劑、部分陽離子型柔軟劑等危害程度較大,又不能用傳統方法處理的污染必須嚴格控制和排放。一般的酸、鹼、鹽等物和肥皂等洗滌劑雖然相對無害,但它們對環境仍有一定的影響。近些年,許多含氮磷的化合物大量用於凈洗劑,尿素也常用於印染各道工序,使廢水中總磷氮含量增高,排放後使水體富營養化。中國池塘大面積死魚和近海水域發生赤潮就是明顯的水體富營養化的例子。因此,對這類物質的使用量也應有所控制,不能不加限制地大量使用。
印染廢水含大量的有機污染物,排入水體將消耗溶解氧,破壞水生態平衡,危及魚類和其它水生生物的生存。沉於水底的有機物,會因厭氧分解而產生硫化氫等有害氣體,惡化環境。
印染廢水的色澤深,嚴重影響受納水體外觀。造成水體有色的主要因素是染料。目前全世界染料年總生產量在60萬噸以上,其中50%以上用於紡織品染色;而在紡織品印染加工中,有10%~20%的染料作為廢物排出。印染廢水的色度尤為嚴重,用一般的生化法難以去除。有色水體還會影響日光的透射,不利於水生物的生長。在使用化學氧化法去除色度時,雖然能使水溶性染料的發色基被破壞而褪色,但其殘余物的影響仍然存在。印染廢水大部分偏鹼性,進入農田,會使土地鹽鹼化;染色廢水的硫酸鹽在土壤的還原條件下可轉化為硫化物,產生硫化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