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賓館需要辦排水證嗎
開賓館需要來哪些條件:
1、房屋建自築質量符合國家商業用戶質量標准;
2、以每隻床位實際使用面積4平方米以上,總床位30隻以上;
3、旅館業的住宿登記、計算機信息管理、會客登記、旅館貴重物品寄存管等安全管理制度;
4、達到環要求:樓上沒有居民居住,且距離周邊居民住宅20米。
2. 廠房出租做的污水零直排工程怎麼會計分錄
污水零直排工程的會計分錄,借記經營費用,貸記銀行存款,如果費用大,可以分開時間攤銷。
3. 浙江創新開展老舊小區改造考評工作
住建部官網1月27日披露,浙江創新開展老舊小區改造考評工作。浙江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城建處一級調研員郎利民表示,城鎮老舊小區改造綜合考評,主要採用互看、互查、互學、互比、互促的方式,在不給基層增加考核壓力的前提下,達到互相促進、共同推動的目的,為2021年改造800個老舊小區開好頭、起好步,打下良好的基礎。
城鎮老舊小區改造是重要的民生工程、發展工程。自2019年浙江省被列為全國城鎮老舊小區改造試點省以來,全省上下積極探索、勇於實踐,試點工作取得階段性成效,受到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充分肯定。兩年來,全省已啟動實施987個老舊小區改造項目,計劃投資約145億元,惠及群眾46萬戶。
為營造全省各地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工作比學趕超、創先爭優的氛圍,推進各地進一步創新思路方法、完善政策舉措,浙江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在考評工作方面推出新舉措。考評工作按照市縣自評、交叉互查、第三方專業機構評價的流程,分11個組,由各地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門分管領導帶隊,聚焦統籌領導、監督檢查、項目推進、資金籌集、長效管理等機制建設情況,組織開展了綜合考評。
在老舊小區改造評分標准方面,主要考評城鎮老舊小區改造的責任主體和實施主體是否明確、審批流程是否優化、工作流程是否規范、改造內容是否豐富、改造和驗收標準是否明確,以及改造前徵求群眾意見和方案公示的情況等。
在老舊小區改造考評加分項方面,浙江省將資金籌集機製作為此次綜合考評的一個加分項。引入社會資本,居民出資參與改造,統籌使用各級各部門財政資金,管線單位或國有專營企業出資參與改造,爭取地方政府專項債、金融機構信貸支持等方面形成機制並有實例的,可以在考評中獲得加分。
在老舊小區改造長效管理方面,重點關注是否實施了專業化物業管理或者准物業管理,是否建立健全城鎮老舊小區住宅專項維修基金歸集、使用、續籌機制,是否建立了多部門聯合執法機制,是否加強老舊小區日常監管等。
為保證考評工作成果,浙江省在省級層面組織各設區市互相檢查工作進展情況,互比互看行動力度、投入力度和幹部作風等,相互學習借鑒各地推進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工作的先進措施、辦法,推動工作落細落實。
接下來,浙江省將按照「能改則改、願改盡改」的原則,把城鎮老舊小區改造與「污水零直排」建設、歷史文化街區保護等統籌起來,努力實現「綜合改一次,一次改到位」,以改造帶動全面提升,實現基礎設施完善、居住環境整潔、社區服務配套、管理機制長效、小區文化彰顯、鄰里關系和諧。
4. 從《政府工作報告》看2015年上海將有哪些新變化
2015年1月25日,在上海市第十四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上,上海市市長楊雄作政府工作報告。2015年上海將有哪些新變化?上海市市長楊雄提出了2015年的主要任務。
1. 做好自貿區區域擴展工作 拓展「單一窗口」功能
2015年,將認真做好自貿試驗區區域擴展工作,在全市復制推廣自貿試驗區改革經驗。深化投資管理制度創新,完善負面清單管理模式,推出一批新的擴大開放舉措。深化貿易便利化改革,實行貨物狀態分類監管試點,拓展國際貿易「單一窗口」功能,實施國際船舶登記等制度創新。推進自貿試驗區與國際金融中心聯動建設,健全本外幣一體化的自由貿易賬戶功能,擴大人民幣跨境使用,開展個人境外投資等試點,加快人民幣資本項目可兌換進程。深化事中事後監管,加快建設信息共享、聯動聯勤等服務管理平台,完善專業監管制度。對標國際通行規則,探索建立行政公開透明、公平競爭、權益保護等制度。
2. 實施一批重大科技項目 全力建設科創中心
2015年,將在民用航空發動機與燃氣輪機、腦科學與人工智慧等領域實施一批重大科技項目,在新能源汽車、機器人與智能製造等領域布局一批重大創新工程。積極支持基礎前沿研究、戰略高技術研究、產業共性關鍵技術和社會公益技術研究,培育創新源泉。
3.推動4G網路向全市域覆蓋 構建網路與信息安全應急基礎平台
2015年,將繼續加強智慧城市建設。提升信息基礎設施能級,推動第四代移動通信網路向全市域覆蓋。加強信息技術在交通、醫療、城市管理等領域的推廣應用,拓展大數據、雲計算、物聯網等示範應用。強化信息安全,基本建成網路與信息安全應急基礎平台。
4.推動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 淘汰落後產能800項左右
2015年,將制定實施政府采購、資金支持、人才落戶等「四新」經濟發展政策。促進人民幣跨境支付系統、保險交易所等功能性機構落地。加快建設大宗商品市場。落實擴大消費政策措施。推動大飛機、北斗衛星導航、集成電路等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促進信息服務、旅遊會展、健康養老等生產性服務業和生活性服務業加快發展。落實固定資產加速折舊等政策,鼓勵傳統產業改造升級。嚴格執行安全、環保、能效、質量等標准,淘汰落後產能800項左右。推進桃浦、南大、吳淞、高橋等區域轉型發展,探索科技創新、商務商貿、文化創意等多功能、復合型社區建設。
5.再開建88公里軌道交通線 加快臨港、前灘等區域開發建設
2015年,上海要開工建設8號線三期、15號線、18號線等88公里軌道交通線,推動在建的128公里軌道交通線加快建設,建成11號線迪士尼段、12號線西段、13號線部分區段,新增運營線路40公里。加快建設洋山深水港區四期、北橫通道、沿江通道、滬通鐵路上海段等重大工程,建成嘉閔高架部分區段等項目。基本建成世博園區央企總部集聚區和虹橋商務區核心區主體項目,做好迪士尼樂園及配套項目建設和運營准備,加快臨港地區和前灘、徐匯濱江等區域開發建設,全面推進黃浦江兩岸濱江公共空間貫通工程。
6.繼續提高養老金水平 新增7000張公辦養老床位
2015年,將提高養老金水平,穩妥實施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養老保險制度改革。完善社會救助體系,積極發展慈善事業。增加養老服務供給,鼓勵社區居家養老,擴大老年宜居社區建設試點,新增7000張公辦養老床位,新建40家老年人日間服務中心。全面推進醫養結合,強化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對機構養老、社區居家養老的服務支撐,新增50家養老院內設醫療機構。健全養老服務梯度補貼機制,制定社會力量參與養老服務的鼓勵政策,實施養老護理隊伍建設規劃,完善需求評估和行業監管體系。
7.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 綜合改造舊住房11.5萬套
2015年,將新建籌措各類保障性住房和實施舊住房綜合改造11.5萬套,基本建成10萬套,健全保障性住房供應管理長效機制,加快大型居住社區配套建設。拆除中心城區二級舊里以下房屋55萬平方米,推進郊區城鎮舊區改造,繼續開展城中村改造。改造2000萬平方米居民住宅二次供水設施、90萬戶老舊小區供電設施。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
8. 實施高中學業水平考試新制度 完善終身教育體系
2015年,將加快構建大中小學一體化德育體系,系統推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推行義務教育學區化、集團化辦學,促進優質教育資源共享。實施高中學業水平考試新制度,建立學生綜合素質評價體系。推進中高職和應用本科貫通培養改革試點。全面實施高校骨幹教師教學激勵計劃,加強高水平學科和新型智庫建設,建立高校科研成果分類評價制度。啟動營利性與非營利性民辦學校分類管理試點,完善終身教育體系,深入推進教育國際化和信息化。
9.調整基本醫療服務價格 發展中醫葯事業
2015年,加快轉變公立醫院運行機制,加強全面預算管理,調整基本醫療服務價格。推進社區衛生服務綜合改革,建立基於基本項目的服務評價和補償機制,啟動分級診療制度建設試點。擴大葯品帶量采購試點,推進葯品和醫用耗材采購信息公開。鼓勵社會辦醫,發展中醫葯事業,完善院前急救體系,加強公共衛生服務和健康城市建設。
10.增強安全意識 強化安全責任體系
切實增強安全意識,全力保障城市安全;強化安全責任體系,從嚴落實政府部門監管責任,嚴格落實區縣、鄉鎮屬地管理責任,依法強化企業安全生產主體責任,加強目標考核,嚴肅問責制度,切實做到守土有責、守土負責、守土盡責。
2015年,將強化重點區域和人員密集場所的安全防範,完善大人流安全管理機制,加強各類大型活動安全風險的科學評估和應急准備,強力推進軌道交通、機場車站、旅遊景點、大型商場等人員密集場所的應急管理單元建設。
11.深化街道體制改革 取消街道招商引資職能
2015年,將增加街道統籌社區發展職能,取消街道招商引資職能,全額保障街道經費支出,實行市、區職能部門職責下沉准入制度。完善鄉鎮治理體制,要依法賦予鄉鎮城市管理綜合執法權,加強鎮管社區建設,做實基本管理單元,實施鄉鎮差別化管理,推動區縣綜合執法力量下沉街鎮。完善居村治理體系,要加強居民村民自治機制建設,建立居委會、村委會依法協助行政事項的清單和准入機制。
12. 深化城市網格化管理 新增140公里公交專用道
在完善城市管理長效機制方面,2015年上海要深化城市網格化管理,設立街鎮城市網格化綜合管理中心,推動網格化管理項城市住宅小區和農村地區拓展,推進網格化管理與大聯動、大聯勤、「12345」市民服務熱線的融合互動。加大城市管理頑症整治力度,鞏固擴大整治成效。加強住宅小區綜合治理,健全物業服務市場機制,著力解決小區難題頑症。完善綜合交通體系,推行中心城區道路擁堵分級管理,深化公交行業改革,新增140公里公交專用道,優化公交線網,創建國家公交都市。
13.整建制創建國家現代農業示範區
上海將在2015年整建制創建國家現代農業示範區。要著眼於提高農業勞動生產率和農產品附加值,構建新型農業經營體系,進一步發展家庭農場和農民合作社聯社。同時,積極發展生態農業、觀光農業。加大農業科技應用推廣力度,完善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大力培養新型職業農民。加強農田水利設施和林網化建設,推進蔬菜生產核心基地建設,確保地產農產品生產供應和質量安全。整合財政支農政策,將涉農資金主要用於支持純農地區發展,對純農地區實行差別化考核。
14.推進城鄉發展一體化 新增非農就業崗位10萬個
2015年,上海要致力於轉變農村生產生活方式,繼續推動城市建設重心向郊區轉移、公共資源配置向郊區傾斜,加快形成與城鄉發展一體化相適應的體制機制和政策體系。
加快薄弱地區教育、衛生等設施補點建設。新增非農就業崗位10萬個。實施城鄉職工統一的失業保險制度,統一城鄉低保制度。
15.改造27座老公園 新建綠地1000公頃
2015年,將啟動實施第六輪環保三年行動計劃。深化長三角區域大氣污染聯防聯控,深入實施清潔空氣行動計劃,全面完成中小鍋爐、窯爐清潔能源替代和黃標車淘汰,加強揮發性有機物和揚塵治理,推進秸稈綜合利用。將啟動實施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加快污水處理廠提標改造,實現建成區直排污染源全部納管。強化海洋生態環境保護。加強農田、水源保護區和工業區土壤污染防治。加快生活垃圾末端處置設施建設,深化生活垃圾分類減量「綠色賬戶」試點。積極開展環境污染第三方治理。加強綠化建設。加快郊野公園、外環生態專項建設,新建一批林蔭道,改造27座老公園。推進崇明生態島建設。新建綠地1000公頃,立體綠地40萬平方米,森林覆蓋率達到15%。
16.拓展網上政務大廳辦事功能強化「12345」市民服務熱線功能
統籌硬體資源、數據採集、信息應用,完善基礎資料庫。出台信息共享管理規范,推動各部門政務平台互聯互通。拓展網上政務大廳辦事功能,探索建立政府服務「單一窗口」制度。擴大政府數據資源向社會開放。強化「12345」市民服務熱線功能。
參考:人民網:從《政府工作報告》看2015年上海將有哪些新變化
http://sh.people.com.cn/n/2015/0125/c134768-23675871.html
5. 椒江區污水零直排一期2021年度實施項目章安街道EPC項目總承包是哪個設計院
這種EPC項目,又是政府實施的公共基礎設施項目,你查詢一下招標公示就知道了。每個城市或者設區的城市,每個城市或者每個區都有招標公示網站。去查詢就可以了,那是公開免費的。
6. 污水零直排的好處
1、對生產、生活和經營活動產生的污水實行截污納管、統一收集,經處理達標後再排放到外環境,實現城市污水收集、雨污分流。
2、截污納管是消除黑臭水體的治本之策,污水就地處理最終目的也是控源截污。將治水工作從點轉面、從治標向治本轉變的關鍵之舉。
(6)污水零直排建設自評報告擴展閱讀:
晴天所有污染源的收集和雨天溢流污染的控制是實現「污水零直排」的關鍵之舉,但工程實踐中卻存在諸多問題。例如,在截污納管中採用箱涵截污等大截排系統做法,截污效果卻越來越差;污水主管道運行水位長期處於偏高位狀態,導致管道內污水溢出漫溢河道等。
這些問題從表面上看是污水收集和處理在能力上的不匹配,深層原因卻是污水處理及收集能力建設規劃缺少科學合理的設計。
應對河湖沿線的排水口逐一排查,按照沿線周邊管網建設情況,嚴格對照《城市黑臭水體整治——排水口、管道及檢查井治理技術指南(試行)》進行分類。
屬於分流制的污水直排口,應立即進行改造並接入現有市政污水管網,或進行中轉接駁截污或設置污水應急處理設施再接入新建污水管道。
屬於分流制的雨水排水口,應結合初期雨水污染負荷和溢流污染情況,在管渠末端設置污水凈化設施或雨水調蓄池,待降雨結束後,再將儲存的雨污水通過管網輸送至污水廠處理。屬於雨污混接的雨水排水口和合流制排水口,應優先進行點源雨污分流改造,或增設截流井進行截污。
屬於河湖沿岸的居民區排水口,特別是城中村污水直排口,雨污分流改造難度大,應加快實施舊城改造,或建設過渡期分散式污水處理設施,待污水處理達標後,再安全排放。
7. 到2022年累計改造不少於2000個老舊小區
近日,浙江省政府辦公廳印發《關於全面推進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工作的實施意見》。《意見》提出,到2022年累計改造不少於2000個城鎮老舊小區;到「十四五」期末,基本完成2000年底以前建成的需改造城鎮老舊小區改造任務。
同時,浙江省住建廳負責人表示:「能改則改、願改盡改,明年改造800個老舊小區。」
《意見》強調,把城鎮老舊小區改造與「污水零直排」建設、歷史文化街區保護等統籌起來,積極借鑒未來社區理念,努力實現「最多改一次,一次改到位」,打造以人為核心的現代化城市平台。
據觀點地產新媒體了解,《意見》中的城鎮老舊小區是指城市、縣城和建制鎮建成年代較早、失養失修失管、市政配套設施不完善、社區服務設施不健全的住宅小區(含單棟住宅樓),不包括以自建住房為主的區域和城中村;重點改造2000年底前建成的城鎮老舊小區,已納入棚戶區改造計劃的,不得列入城鎮老舊小區改造計劃。
此外,《意見》還提出,完善配套支持政策,對實施綜合整治改造的項目,精簡審批事項和環節,構建快速審批流程,積極推行網上審批,提高項目審批效率;制定城鎮老舊小區改造技術規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