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生產中如何做到環保
南京金陵化工廠隸屬南京市化學工業總公司,是化工塑料穩定劑和電子工業化工原料定點生產企業。企業佔地4.3萬平方米,在冊職工700多人。企業總資產7500萬元,年生產能力2萬多噸。產品注冊「雄獅」商標,主要產品採用國外同類產品先進標准組織生產,是化工部、江蘇省、南京市優質產品。優質產品產值率達90%以上。粒狀氧化鉛及無塵復合穩定劑為國家級新產品。無塵復合穩定劑是PVC加工中熱穩定劑的更新換代產品,具有良好的工藝性能和良好的環保功能。企業通過GB/T1900Z-ISO9002質量體系認證,產品質量可靠,環保工作深入。 環保工作是造福子孫後代的大事,亦是該廠歷年來的頭等大事。從整治「跑、冒、滴、漏、臟、亂、差」入手,到近年來的轉向依靠科技進步,採用清
企業可持續發展的推進器 ——南京金陵化工廠有限責任公司環保工作紀實 南京金陵化工廠有限責任公司於2003年9月份成立,企業前身是南京金陵化工廠,是國內塑料助劑和電子助劑骨幹生產企業,企業佔地4.3萬平方米,現有職工556人。企業主要產品為氧化鉛、復合鉛鹽穩定劑、HA穩定劑、二鹽基亞磷酸鉛、三鹽基硫酸鉛、硅酸鉛、硬脂酸鹽等系列產品,年生產能力達2萬噸。主要產品採用國外同類產品先進標准組織生產,是國家、省、市優質產品。 自「八五」以來,該公司始終堅持「整治現場、內治公害、保護職工健康,治理污染、外治公害、造福子孫後代」為根本立足點和出發點,積極做好環境保護工作。把以鉛污染為主的環境治理工作作為企業生存第一要務,採用靜電抑塵和WK微孔除塵技術相結合治理鉛塵污染,採用斜板沉降、微孔滲透和生化技術相結合治理含鉛廢水,逐步轉向依靠科技進步,採用清潔工藝組織生產。 1991~2003年,在企業生產規模不斷擴大的同時,廢水中鉛年排放總量從962Kg下降到150Kg。企業先後榮獲「全國環保先進企業」、「全國化工環保先進企業」、國家級「質量效益型企業」、化工部「清潔文明工廠」、「長江流域達標企業」、2001~2002年度「江蘇省文明單位」、南京市「節水型企業」,多次獲市「環保先進企業」稱號。 近年來,該企業在貫徹ISO9002標準的程序文件中,規定了環保工作的質量職責,做到事事有記錄、有檢查。企業還成立了全廠工藝、質量、環保三級管理網路,每個生產工段都有一套污水處理裝置。與此同時,將環保管理入經濟責任制考核,把工業污染排放總量與經濟指標掛鉤考核。使企業的環保工作逐步走上規范化、定量化管理。 「八五」以來是金陵化工快速發展的時期,企業在新改擴建項目時始終堅持做到「三同時」並嚴格執行環境影響評價、環保審批驗收制度。近年來,企業先後投入近450多萬元對總排、鍋爐水磨除塵、氧化鉛尾氣、生產廠區噪音、排污口等多個項目進行了治理,並全部通過了市、區環保局組織的達標驗收。 推行清潔生產是從源頭抓污染的有效途徑。一是結合技術改造實現清潔生產,採用具有高效、低耗、污染小的新工藝、新設備。例如:採用新工藝生產的片狀硬脂酸鉛與原來生產的粉狀硬脂酸鉛相比,既節約了能耗,又從根本上減少污染物(COD、鉛、懸浮物、粉塵)的產生。二是有針對性地加強管理,通過局部改造等措施,把污染物排放量降低到最低限度。例如:將HA工段過去的直排廢水引入到鍋爐房作為水磨除塵器用水,年節約自來水費15萬元左右;2003年將經過總排處理過的廢水進行回收再利用,作為生活及生產用水,此舉年節約水費10萬元左右。將硬鹽工段過去直接排放的三級乾燥尾氣,通過管道引入一級乾燥器,提高了進氣溫度,不但節約了能源,而且還降低了粉塵污染。 在加強環境治理實施清潔生產的同時,金陵化工不忘實施環境育人。近年來企業組織全廠幹部、黨員、團員青年利用工余和節假日義務勞動,建成了1200平方米的大草坪,移栽樹木500餘株,全廠主幹道添置了路燈、地燈60多盞,對全廠線路和管網進行了改造;為多個工段生產班組安裝了空調等。職工的生產和工作環境改善了,干勁更足了,積極性更高了,生產銷售節節攀升,促進了企業經濟建設的大發展。(附圖片) 環境優美的金陵化工廠 清潔生產給金陵員工帶來了良好的生產環境
② 化工廠如何做好環保工作
化工廠環保工作分四個階段來說:
1、在化工廠建設前期做好環境保護評價工作,確定化工廠所在位置或者其工藝生產過程對周邊環境沒有較大影響,不威脅周邊生態環境。
2、在化工廠建設期,要根據化工廠不同生產裝置特點做好環保措施,比如有毒有害裝置罐區做好地下防滲措施,高風險化工生產裝置設置安全儀表系統等措施,防止化工生產裝置因意外情況發生爆炸事故而引發環保災難。
3、在化工廠運營管理期,做好日常化工生產裝置及儲運設施日常檢查和維修,確保化工廠安全平穩運行,減少事故幾率,從而減少非正常狀態對環境的影響。同時做好廢氣、廢水、和廢渣的無害化處理,將化工廠對環境的影響降到最低。
4、在化工廠停產報廢期,做好化工生產裝置及罐區報廢拆除工作,做到無害化處理,消除安全隱患。
③ 工業生產中如何做好環境保護
<正> 南京金陵化工廠隸屬南京市化學工業總公司,是化工塑料穩定劑和電子工業化工原料定點生產企業。企業佔地4.3萬平方米,在冊職工700多人。企業總資產7500萬元,年生產能力2萬多噸。產品注冊「雄獅」商標,主要產品採用國外同類產品先進標准組織生產,是化工部、江蘇省、南京市優質產品。優質產品產值率達90%以上。粒狀氧化鉛及無塵復合穩定劑為國家級新產品。無塵復合穩定劑是PVC加工中熱穩定劑的更新換代產品,具有良好的工藝性能和良好的環保功能。企業通過GB/T1900Z-ISO9002質量體系認證,產品質量可靠,環保工作深入。 環保工作是造福子孫後代的大事,亦是該廠歷年來的頭等大事。從整治「跑、冒、滴、漏、臟、亂、差」入手,到近年來的轉向依靠科技進步,採用清
企業可持續發展的推進器 ——南京金陵化工廠有限責任公司環保工作紀實 南京金陵化工廠有限責任公司於2003年9月份成立,企業前身是南京金陵化工廠,是國內塑料助劑和電子助劑骨幹生產企業,企業佔地4.3萬平方米,現有職工556人。企業主要產品為氧化鉛、復合鉛鹽穩定劑、HA穩定劑、二鹽基亞磷酸鉛、三鹽基硫酸鉛、硅酸鉛、硬脂酸鹽等系列產品,年生產能力達2萬噸。主要產品採用國外同類產品先進標准組織生產,是國家、省、市優質產品。 自「八五」以來,該公司始終堅持「整治現場、內治公害、保護職工健康,治理污染、外治公害、造福子孫後代」為根本立足點和出發點,積極做好環境保護工作。把以鉛污染為主的環境治理工作作為企業生存第一要務,採用靜電抑塵和WK微孔除塵技術相結合治理鉛塵污染,採用斜板沉降、微孔滲透和生化技術相結合治理含鉛廢水,逐步轉向依靠科技進步,採用清潔工藝組織生產。 1991~2003年,在企業生產規模不斷擴大的同時,廢水中鉛年排放總量從962Kg下降到150Kg。企業先後榮獲「全國環保先進企業」、「全國化工環保先進企業」、國家級「質量效益型企業」、化工部「清潔文明工廠」、「長江流域達標企業」、2001~2002年度「江蘇省文明單位」、南京市「節水型企業」,多次獲市「環保先進企業」稱號。 近年來,該企業在貫徹ISO9002標準的程序文件中,規定了環保工作的質量職責,做到事事有記錄、有檢查。企業還成立了全廠工藝、質量、環保三級管理網路,每個生產工段都有一套污水處理裝置。與此同時,將環保管理入經濟責任制考核,把工業污染排放總量與經濟指標掛鉤考核。使企業的環保工作逐步走上規范化、定量化管理。 「八五」以來是金陵化工快速發展的時期,企業在新改擴建項目時始終堅持做到「三同時」並嚴格執行環境影響評價、環保審批驗收制度。近年來,企業先後投入近450多萬元對總排、鍋爐水磨除塵、氧化鉛尾氣、生產廠區噪音、排污口等多個項目進行了治理,並全部通過了市、區環保局組織的達標驗收。 推行清潔生產是從源頭抓污染的有效途徑。一是結合技術改造實現清潔生產,採用具有高效、低耗、污染小的新工藝、新設備。例如:採用新工藝生產的片狀硬脂酸鉛與原來生產的粉狀硬脂酸鉛相比,既節約了能耗,又從根本上減少污染物(COD、鉛、懸浮物、粉塵)的產生。二是有針對性地加強管理,通過局部改造等措施,把污染物排放量降低到最低限度。例如:將HA工段過去的直排廢水引入到鍋爐房作為水磨除塵器用水,年節約自來水費15萬元左右;2003年將經過總排處理過的廢水進行回收再利用,作為生活及生產用水,此舉年節約水費10萬元左右。將硬鹽工段過去直接排放的三級乾燥尾氣,通過管道引入一級乾燥器,提高了進氣溫度,不但節約了能源,而且還降低了粉塵污染。 在加強環境治理實施清潔生產的同時,金陵化工不忘實施環境育人。近年來企業組織全廠幹部、黨員、團員青年利用工余和節假日義務勞動,建成了1200平方米的大草坪,移栽樹木500餘株,全廠主幹道添置了路燈、地燈60多盞,對全廠線路和管網進行了改造;為多個工段生產班組安裝了空調等。職工的生產和工作環境改善了,干勁更足了,積極性更高了,生產銷售節節攀升,促進了企業經濟建設的大發展。(附圖片) 環境優美的金陵化工廠 清潔生產給金陵員工帶來了良好的生產環境
④ 在環保公司做污水處理工程前途如何
環保公司的待遇確實有的不怎麼樣。但大型國際公司還是不錯的。進入這樣的公司當然需要有經驗的(我說的是經驗不是工作經歷),所以,作為新人能務實地做好基礎工作,以後肯定會有很好的發展。
⑤ 企業如何應對污水處理
目前,我國新建有污染的企業,建設時要配套建設污水處理等污染治理設施,這些要求一般在項目的環境影響評價文件或環保部門對項目環評的批復中都有體現,我國相關環境保護法律法規也做了明確、硬性的規定。 但是,在實際工作中我們卻發現,每個企業都建污水處理廠,在某種情況下,可能會造成重復建設。那麼,廠廠都建污水處理廠有必要嗎?筆者認為,要區分以下不同情況,來決定企業該不該建設污水處理廠。 一是在經濟開發區、工業聚集區或工業園區,提倡建集中式的園區污水處理方式。這樣對於廠區僅有生活污水或只排放含低濃度有機廢水的排污企業,可省去建設污水處理廠的投資。污水在廠區只要簡單處理,即可通過管道將污水排入集中式污水處理廠進行處理,實現達標排放。對於排放高濃度有機廢水的企業,污水要經初步處理,使污水中化學需氧量的濃度達到接管標准後,方可排入集中式污水處理廠深度處理。建設工業園區污水處理廠,可大大減少單獨建設污水處理廠的設備、儀器、電力和人員以及資金等不必要消耗,具有良好的社會效益、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 二是在同一地區有多個同類廠或排污成分相近的企業,可以集中建設污水處理廠共用。在這方面,德國的做法值得我們借鑒。在德國最大的內陸港城市杜伊斯堡,有兩家大型的葯品廠和一家造紙廠,這3家企業合建了一家污水處理廠,並使之形成一家獨立的股份制企業,再由政府出人、出策來管理和監督。一旦附近有新的企業成立,或者有企業准備新建污水處理系統,政府就會建議他們不必自己興建,只需要鋪一條管道把污水排進3家企業合力建設的污水處理廠就可以。 同時,那些處理後的水又會被這3家企業循環利用,或者按照需求以低於地下水的價格出售給當地的園林和綠化部門以及一些企業和庄園,作為工業和農業用水。 像這樣由幾家企業合力建設污水處理廠的方式,比較適合中國的國情,在中國應該會有廣泛的市場。但真正操作起來還有一些法規或政策的「杠杠」要突破。另外,在市場經濟的大背景下,政府的角色也要隨之轉變,要擔當起「中間人」的角色,做好協調和服務工作。 三是企業污水中如果有特殊物質需要處理或獨處一地的,需要建設自己的污水處理廠。經濟開發區、工業聚集區或工業園區污水處理廠一般都是採用生物法處理有機廢水。而化工廠、製革廠等企業排放的廢水中,往往含有有毒、有害物質,這些物質對集中式污水處理廠處理污水使用的菌種構成威脅,甚至可以導致處理設施的菌種死亡。因此,這些工廠的廢水不能直接進入工業園區污水處理廠處理,企業需要建設自己的污水處理廠。另外,獨處一地的企業,也需要建自己的污水處理廠。
⑥ 如何治理企業排污
陽光、空氣和水源是人類生存的依賴,任何破壞和污染的行為,都可能製造出環境噩夢。
繼霧霾天氣之後,企業排污引起的水資源污染也引起了大家的關注。環保部在2012年2月下旬至3月,組織北京、天津、河北等六省(市)環保廳(局)排查華北平原的工業企業發現:55家企業存在利用滲井、滲坑或無防滲漏措施的溝渠、坑塘排放、輸送或者存貯污水。
《2010中國環境狀況公報》顯示,全國地下水質量狀況不容樂觀,水質為優良—良好—較好級的監測點總計為1759個,佔全部監測點的42.8%,2351個監測點的水質為較差—極差級,佔全部監測點的57.2%。這種局勢還在加劇。國土資源部近幾年的調查顯示,有40%的城市地下水水質在不斷惡化。
水質在惡化的同時,企業的排污現狀卻沒有停止,並且出現愈演愈烈之勢。為什麼企業敢如此膽大妄為?首先是我國的立法不夠完善。我國規范地下排污方面的法律主要是《水污染防治法》,其中七十六條明確規定「利用滲井、滲坑、裂隙或者溶洞排放、傾倒含有毒污染物的廢水、含病原體的污水或者其他廢棄物的……處五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下的罰款。對於動輒百萬、千萬的污水處理設備來說,輕重不言自明。法律之下,企業還敢向地下直接排放未處理的工業廢水,根源在於現實中的法治不力,不能觸及企業主的根本利益,他們鋌而走險也就不難理解。
立法不完善與法治不力只是問題的表象,在執法的過程中,環保部門的孤軍奮戰更是讓執法大打折扣。環境問題的解決需要政府內部多部門的協力,孱弱的環保部門緊靠一己之力難以解決全部問題。在政府內部,司法機關的介入則會補齊環保部門的「短板」。
2010年紫金礦業污染事件中,如果依照《水污染防治法》處罰,只能「按照水污染事故造成的直接損失的百分之三十計算罰款」,但司法部門介入後,依照《刑法》中「重大環境污染事故罪」對相關責任人進行起訴,則可突破行政處罰的「百分之三十」門檻,按照實際定損對責任人處以罰金,最終紫金礦業被處以3000萬元罰款。由此可見,司法部門的有效介入對於增強環保監管威懾力是有益的。
造成企業肆無忌憚排放污水,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中國維權機制的不健全,尤其是「公益訴訟」制度不健全。如果國內的公益訴訟較為完善,任何一名受到不良空氣污染、水體侵害的公民個體,都可以直接以公益訴訟的名義,向相關企業要求維權、向法院起訴行政不作為者的話,相信也會對企業形成威懾。
西方國家尤其是美國,公益訴訟制度已相當完善和成熟,然而中國目前卻還沒有真正落實這種制度,公益訴訟在目前的中國還只是一種理論,而且在中國,公益訴訟的實施限制條件極多,無論在法規層面還是實際操作層面都步履維艱,由公民或社會團體為原告提起並得到立案的公益訴訟案例少之又少,暫時還很難起到填補環境監管漏洞的重任。
環境被無限制地透支下去,地下水更新和自凈非常緩慢,一旦被污染,所造成的環境與生態破壞,往往長時間難以逆轉,最終人們也會成為環境的犧牲品。
⑦ 如何做好環保工作
1、加強宣傳教育,提高環境意識。
環境保護關繫到全民族的生存、發展和國家的興旺發達,保護環境實質上就是保護生產力。進一步提高對環境保護工作重要性的認識。
進一步加強環境保護宣傳教育,廣泛普及和宣傳環境科學知識和法律知識,切實增強環境意識和法制觀念,提高遵守環境保護法律法規的自覺性是做好此項工作的前提。
充分利用媒體宣傳環境保護的科學知識和法律知識,鼓勵公眾參與環境保護工作,檢舉和揭發各種違反環境保護法律法規的行為,使人人了解環保,支持環保。
2、完善環境經濟政策,切實增加環境保護投入。
保護環境必須充分利用法制和經濟的手段。完善並落實各項有利於環境保護的經濟政策和措施。要切實增加環境保護投入,吸引高水平的環保技術,提供社會專業的環保服務。大力發展環保產業,增加環保產業在經濟中所佔比例。
3、健全環境管理機構,加強環保隊伍建設
隨著經濟體制改革的深入,市場機制在經濟生活中的調節作用越來越強,企業經營機制也在發生相應變化。「經濟發展靠市場,環境管理靠政府」。
要健全和強化環境管理體系,充實環保隊伍,加強環保第一線執法力量,強化監督管理。我局在新形勢下,振奮精神,轉變作風,緊緊圍繞經濟建設這個中心,積極為經濟大發展服務,以監督帶服務,以服務促管理。
(7)污水企業如何做好環保擴展閱讀:
做好環保工作的注意事項:
1、消費於本地,構思於全球。
從我做起,從小事做起,要清楚自己的每個舉動都牽扯全球。
2、節能燈。
如果真的希望為環保做點什麼,使用LED節能燈。LED照明的初期成本高,燈泡的價格是普通熒光燈的幾倍,而後期使用成本低,耗電量低壽命長。普通熒光燈則是初期成本低,壽命一般,耗電量比LED高些,比白熾燈低得多。
3、綠色出行。
如果需要開車上班的人,可以選擇排量小耗油低的汽車。但是如果能選擇公共交通,騎車,步行當然是最低碳的。很多城市公交車都有自己的車道,地鐵,BRT都設計非常合理人性化。
⑧ 企業污水處理的辦法
為使污水經過一定方法處理後,達到設定的某些標准,排入水體、排入某一水體或再次使用等的採取的某些措施或者方法等。
現代污水處理技術,按處理程度劃分,可分為一級、二級和三級處理。
一級處理,主要去除污水中呈懸浮狀態的固體污染物質,物理處理法大部分只能完成一級處理的要求。經過一級處理的污水,BOD一般可去除30%左右,達不到排放標准。一級處理屬於二級處理的預處理。
二級處理,主要去除污水中呈膠體和溶解狀態的有機污染物質(BOD,COD物質),去除率可達90%以上,使有機污染物達到排放標准。
三級處理,進一步處理難降解的有機物、氮和磷等能夠導致水體富營養化的可溶性無機物等。主要方法有生物脫氮除磷法,混凝沉澱法,砂率法,活性炭吸附法,離子交換法和電滲分析法等。
整個過程為通過粗格刪的原污水經過污水提升泵提升後,經過格刪或者篩率器,之後進入沉砂池,經過砂水分離的污水進入初次沉澱池,以上為一級處理(即物理處理),初沉池的出水進入生物處理設備,有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法,(其中活性污泥法的反應器有曝氣池,氧化溝等,生物膜法包括生物濾池、生物轉盤、生物接觸氧化法和生物流化床),生物處理設備的出水進入二次沉澱池,二沉池的出水經過消毒排放或者進入三級處理,一級處理結束到此為二級處理,三級處理包括生物脫氮除磷法,混凝沉澱法,砂濾法,活性炭吸附法,離子交換法和電滲析法。二沉池的污泥一部分迴流至初次沉澱池或者生物處理設備,一部分進入污泥濃縮池,之後進入污泥消化池,經過脫水和乾燥設備後,污泥被最後利用。
各個處理構築物的能耗分析
1.污水提升泵房
進入污水處理廠的污水經過粗格刪進入污水提升泵房,之後被污水泵提升至沉砂池的前池。水泵運行要消耗大量的能量,占污水廠運行總能耗相當大的比例,這與污水流量和要提升的揚程有關。
2.沉砂池
沉砂池的功能是去除比重較大的無機顆粒。沉砂池一般設於泵站前、倒虹管前,以便減輕無機顆粒對水泵、管道的磨損;也可設於初沉池前,以減輕沉澱池負荷及改善污泥處理構築物的處理條件。常用的沉砂池有平流沉砂池、曝氣沉砂池、多爾沉砂池和鍾式沉砂池。
沉砂池中需要能量供應的主要是砂水分離器和吸砂機,以及曝氣沉砂池的曝氣系統,多爾沉砂池和鍾式沉砂池的動力系統。
3.初次沉澱池
初次沉澱池是一級污水處理廠的主題處理構築物,或作為二級污水處理廠的預處理構築物設在生物處理構築物的前面。處理的對象是SS和部分BOD5,可改善生物處理構築物的運行條件並降低其BOD5負荷。初沉池包括平流沉澱池,輻流沉澱池和豎流沉澱池。
初沉池的主要能耗設備是排泥裝置,比如鏈帶式刮泥機,刮泥撇渣機,吸泥泵等,但由於排泥周期的影響,初沉池的能耗是比較低的。
4.生物處理構築物
污水生物處理單元過程耗能量要佔污水廠直接能耗相當大的比例,它和污泥處理的單元過程耗能量之和占污水廠直接能耗的60%以上。活性污泥法的曝氣系統的曝氣要消耗大量的電能,其基本上是聯系運行的,且功率較大,否則達不到較好的曝氣效果,處理效果也不好。氧化溝處理工藝安裝的曝氣機也是能耗很大的設備。生物膜法處理設備和活性污泥法相比能耗較低,但目前應用較少,是以後需要大力推廣的處理工藝。
5.二次沉澱池
二次沉澱池的能力消耗主要是在污泥的抽吸和污水表明漂浮物的去除上,能耗比較低。
6.污泥處理
污泥處理工藝中的濃縮池,污泥脫水,乾燥都要消耗大量的電能,污泥處理單元的能量消耗是相當大的,這些設備的電耗功率都很大。
針對各個處理構築物的節能途徑
1.污水提升泵房
污水提升泵房要節省能耗,主要是考慮污水提升泵如何進行電能節約,正確科學的選泵,讓水泵工作在高效段是有效的手段,合理利用地形,減少污水的提升高度來降低水泵軸功率N也是有效的辦法,定期對水泵進行維護,減少摩擦也可以降低電耗。
2.沉砂池
採用平流沉砂,避免採用需要動力設備的沉砂池,如平流沉砂池。採用重力排砂,避免使用機械排砂,這些措施都可大大節省能耗。
3.初次沉澱池
初次沉澱池的能耗較低,主要能量消耗在排泥設備上,採用靜水壓力法無疑會明顯降低能量的消耗。
4.生物處理構築物
國外的學者通過能耗和費用效益分析比較了生物處理工藝流程,他們認為處理設施大部分的能量消耗是發生在電機這類單一的設備上,因而節能應從提高全廠功率因數、選擇高效機電設備及減少高峰用電要求等方面入手。他們提出的節能措施既包括改善電機的電氣性能,也包括解決運轉的工藝問題,還包括污水廠產物中的能量回收(Energy
Recovery)。
曝氣系統的能耗相當大,對曝氣系統能耗能效的研究總是涉及到曝氣設備的改造和革新。新型的曝氣設備雖然層出不窮,但目前仍然可劃分為2類:第1種是採用淹沒式的多孔擴散頭或空氣噴嘴產生空氣泡將氧氣傳遞進水溶液的方法,第2種是採用機械方法攪動污水促使大氣中的氧溶於水的方法。微孔曝氣,曝氣擴散頭的布局和曝氣系統的調節這些都是節能的有效措施。在傳統活性污泥處理廠曝氣池中辟出前端厭氧區,用淹沒式攪拌器混合的節能、生物除磷方案。這一簡單的改造可以節省近20%的曝氣能耗,如果算上混合用能,節能也達到12%。自動控制系統的應用於污水處理節能,曝氣系統進行階段曝氣,溶解氧存在濃度梯度,既減少了能耗,又可以改善處理效果,減少污泥量。
生物膜法處理工藝採用厭氧處理可以明顯降低能量的消耗。
5.二次沉澱池
二次沉澱池中對排泥設備的研究和排泥方式的改善是降低能耗的有效方法。
6.污泥處理
污泥處理系統節能研究主要集中於污泥處理的能量回收。從污水污泥有機污染物中回收能量用於處理過程早在上世紀初就已投入實踐,但能源危機之前一直不受重視。目前有兩種回收途徑:一是污泥厭氧消化氣利用,一是污泥焚燒熱的利用。
消化氣性質穩定、易於貯存,它可通過內燃機或燃料電池轉化為機械能或電能,廢熱還可回收於消化污泥加熱。因此利用消化氣能解決污水廠不同程度的能量自給問題。林榮忱等人比較了沼氣發電機和燃料電池兩種利用形式,認為燃料電池能量利用率高,具有很好的發展前途。對消化氣的最大化利用是提高能效的主要方式。沼氣發電機組並網發電的研究和應用在國內已有應用實例,是大型污水處理廠的沼氣綜合利用的可行途徑。
另外一種能量回收方式是將城市固體廢物焚燒場建在污水處理廠旁,將固廢與污水污泥一起焚燒,獲得的電能用於處理廠的運轉。
城市污水處理的能耗分析研究與節能技術和手段的發展往往並不同步。由於污水處理能量平衡分析方法研究的欠缺,節能措施的制訂和實施常常超前。而多數節能途徑和手段常常由處理廠的操作管理人員結合各處理設施實際情況提出,具有經驗性和個別性,不一定能適用於其他污水廠甚至是工藝相似的污水廠;另一方面,從廣義上說,污水處理學科領域的技術創新、新材料和新設備的使用都蘊涵著節能增效的潛力,因而節能的途徑和手段往往是很寬泛的。
國內外城市污水處理廠發展概況
水是經濟發展和社會可持續發展的一個重要因素。隨著城市規模的不斷擴大和人口的增加,水環境污染成了一大難題。城市污水是目前江河湖泊水域污染的重要原因,是制約許多城市可持續發展的主要原因之一。「環境保護」是我國的基本國策,中國可持續發展的戰略與對策制定的2000年治理目標,要求城市污水集中處理率達20%。目前,我國正處於城市污水處理事業的大發展時期,尤其隨著國家西部大開發戰略的實施,中國中西部環境與生態保護已被提上首要議事日程。
城市生活污水處理自200年前工業革命以來,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城市污水處理率已成為一個地區文明與否的一個重要標志。近200年來,城市污水處理已從原始的自然處理、簡單的一級處理發展到利用各種先進技術、深度處理污水,並回用。處理工藝也從傳統活性污泥法、氧化溝工藝發展到A/O、A2/O、AB、SBR(包括CCAS工藝)等多種工藝,以達到不同的出水要求。我國城市污水處理相對於國外發達國家、起步較晚,目前城市污水處理率只有6.7%。在我們大力引起國外先進技術、設備和經驗的同時,必須結合我國發展,尤其是當地實際情況,探索適合我國實際的城市污水處理系統。
結合我國實際情況,參考國外先進技術和經驗,建設城市污水處理廠應符合以下幾個發展方向:
(1)總投資省。我國是一個發展中國家,經濟發展所需資金非常龐大,因此嚴格控制總投資對國民經濟大有益處。
(2)運行費用低。運行費用是污水處理廠能否正常運行的重要因素,是評判一套工藝優劣的主要指標之一。
(3)佔地省。我國人口眾多,人均土地資源極其緊缺。土地資源是我國許多城市發展和規劃的一個重要因素。
(4)脫氮除磷效果。隨著我國大面積水體環境的富營養化,污水的脫氮除磷已經成為一個迫切的問題。我國最新實施的國家《污水綜合排放標准》(GB8978-1996)也明確規定了適用於所有排污單位,非常嚴格地規定了磷酸鹽排放標准和氨氮排放標准。這就意味著今後絕大多數城市污水處理廠都要考慮脫氮除磷的問題。
(5)現代先進技術與環保工程的有機結合。現代先進技術,尤其是計算機技術和自控系統設備的出現和完善,為環保工程的發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目前,國外發達國家的污水處理廠大都採用先進的計算機管理和自控系統,保證了污水處理廠的正常運行和穩定的合格出水,而我國在這方面還比較落後。計算機控制和管理也必將是我國城市污水處理廠發展的方向。
結論
污水處理是能源密集(energy intensity)型的綜合技術。一段時期以來,能耗大、運行費用高一定程度上阻礙了我國城市污水處理廠的建設,建成的一些處理廠也因能耗原因處於停產和半停產狀態。在今後相當長的一段時期內,能耗問題將成為城市污水處理的瓶頸。能否解決耗污水廠的能耗問題,合理進行能源分配,已經成為決定污水處理廠運行效益好壞的關鍵因素。能耗是否較低,也是未來新的污水處理廠可行性分析的決定性因素,開發能效較高的污水處理技術,合理設計及運行污水處理廠,必將是未來污水處理廠設計和運行的必由之路。
污水處理的目前的難點在於降低水中的高含量的氯離子、氟離子
⑨ 環境保護 污水處理有哪些措施
保護環境已經成為我國經濟持續發展的基本國策,因此,污水處理應符合我國制定的環境保護法規和方針政策。在環保的規劃設計中,必須把生產觀點和生態觀念、環境保護結合起來統籌考慮,把治理污水和改進生產工藝、實行清潔生產結合起來統籌考慮。通過系統的分析和考證,尋求比較合理的治理方案。污水處理環保管理的主要原則歸納起來有以下幾點, 對於一些傳統的、低產值的、污水治理難度極大的垃圾產品應該下決心用高產值的、技術含量高的產品置換掉。如果某產品的年利潤還抵不上每年用於污水的治理成本,這樣的產品應下決心停止生產,換上污染少且易於治理達標的產品。(2)加強管理,減少污染 企業管理也是防治污染的一個重要因素。如設備的跑、冒、滴、漏;不按操作規程辦事造成的生產事故或產品報廢等導致的大量高濃度污水的產生;用大量的水沖洗設備與地面,造成污水量的增加;冷卻水與生產污水未做到「清濁分流」,都會增加污水的水量和污水的治理難度。(3)建立區域性的小型污水處理廠 對工廠比較集中的地方,不必套用「誰污染,誰治理」的原則,而應該加強各企業間的聯系,統籌考慮污染的治理對策,若有必要和可能,可將各個工廠的污水集中處理,建立統一的污水處理廠,實行「誰污染,誰出錢」的治理方法。因為各個工廠由於產品的不同,污水的水質也不是一樣的,如有的工廠的污水是酸性的,而有的工廠的污水卻是鹼性的,放在一起處理可以減少中和葯劑的處理費用;有的工廠排出的高鹽分低COD的污水,而有的工廠的污水卻是高濃度易生物降解的,如果單獨處理的話,都是治理難度很大的污水,但如果放在一起進行生化處理,由於水質條件的改善,不僅可以減少污水的處理難度,而且可以提高處理效率。(4)提高水的循環利用率。 為了減少污水水量,首先應該在污水產生的源頭上多做文章。如可以考慮水的循環利用、或多次重復利用,提高水的循環利用率,盡量減少外排水量。在國外,某些先進企業水的循環利用率已經達到96%以上,而上海生產企業水的循環利用率還停留在20-30%的較低水平,尚有很大的潛力可以挖掘。提高生產用水的循環利用率不僅可以減輕環境污染,而且還能減少新鮮水的補充用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緩和日益緊張的水資源問題。在污水處理時,也應該盡量考慮處理出水的循環使用。(5)回收利用和綜合利用 污水中的污染物,都是在生產過程中進入水中的原材料、半成品、成品和反應介質(如溶劑),特別是精細化工生產中一些化學反應往往不能十分安全,產品的分離過程也不可能十分徹底,因此在污水中尤其是在反應母液中常含有一定數量的有用物質。排放這些污染物質,就會污染環境,造成危害。但若加以回收利用或綜合利用,便可以變廢為寶,化害為利;或以廢治廢,取長補短,綜合治理,就可以節省水處理的費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