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請問一下甲醇熱迴流的具體操作,謝謝!
由合成工序閃蒸槽來的粗甲醇在正常情況下會直接進入本工序的粗甲醇預熱器預熱至65℃,然後進入預塔。而在精餾工序短時停車或負荷低於合成工序時,粗甲醇則會被引導至粗甲醇貯槽,並通過粗甲醇泵送至預熱器。預塔頂部出來的蒸汽溫度約為73.6℃,壓力為0.0448Mpa,會先經過預塔冷凝器,在約68℃處將大部分甲醇冷凝下來,冷凝下來的甲醇會被送入預塔迴流槽。未被冷凝的氣體則進入膨脹氣冷卻器,由循環水冷卻至約40℃,在此過程中又有部分甲醇被冷凝下來,並一同進入預塔迴流槽。預塔迴流槽內的液體將通過預塔迴流泵送回預塔作為迴流,迴流量需根據實際情況調整。
從膨脹氣冷卻器出來的氣體,主要是粗甲醇中的溶解氣體及低沸點物如二甲醚等,會被送往轉化工序作為燃料,流量與壓力則需按轉化工序的要求設定。預塔塔底的甲醇溶液(預後甲醇)溫度大約為85℃,流量則需根據加壓塔進料泵的運行狀況來確定,該溶液會被送至加壓精餾塔。預蒸餾塔所需的熱量則由轉化工序的轉化氣經控制後,通過預塔再沸器提供。為防止粗甲醇中的有機酸對設備的腐蝕,需要在預塔下部加入一定量的稀鹼液,使塔底甲醇溶液的pH值維持在8左右,鹼液需在配鹼槽中配製,再通過鹼液泵加入。
從加壓塔進料泵來的預後甲醇進入加壓塔後,塔頂出來的甲醇氣體溫度約為121℃,壓力約為0.574Mpa,會經過冷凝器/再沸器將甲醇冷凝下來,同時也作為常壓精餾塔的再沸器供能。冷凝下來的甲醇會進入加壓塔迴流槽,迴流槽中的甲醇的一部分會經迴流液冷卻器冷卻並由加壓塔迴流泵打入加壓塔,流量需根據實際情況調整;另一部分則會經加壓塔精甲醇冷卻器冷卻到約40℃後作為產品送往精甲醇計量槽。加壓塔所需的熱量則由造氣工序的轉化氣經控制後,通過加壓塔再沸器提供。塔底液體則會被送至常壓精餾塔。
從常壓精餾塔塔頂出來的氣體溫度約為66℃,壓力為0.008Mpa,會經常壓塔冷凝器冷凝,冷凝下來的甲醇會由常壓塔精甲醇冷卻器冷卻到約40℃後進入常壓塔迴流槽,並經常壓塔迴流泵將一部分迴流至塔頂,迴流量需根據實際情況調整;另一部分則作為產品送往精甲醇計量槽。塔底的液體則會由回釜液泵送至污水處理。
本工序的含醇排凈液會由封閉系統收集在地下槽中,再由地下槽泵送至粗甲醇貯槽,這樣可以避免在設備、管道檢修時排出的含醇排凈液對環境造成污染。
在生產過程中,常壓塔頂會出現不凝氣的積累,這會影響塔的操作。這部分不凝氣的排放可以通過觀察常壓塔頂的溫度、壓力對應關系來判斷。不凝氣的排放通常會通過常壓塔頂的排氣系統進行處理。
❷ 熱虹吸式再沸器的工作原理是什麼
熱虹吸式再沸器實際上是一個靠液體的熱對流來加熱冷流體的換熱器。當再沸器內的液體被加熱後變成氣液混和物,密度變小,從上面進入塔釜,而塔釜底部的液體因密度較大,自動流向再沸器,這樣塔一塔釜底一再沸器-塔釜頂;形成一個自然循環,釜內液體不斷被加熱,汽化。而再沸器內的供熱相則根據改變換熱面積的大小來改變供熱多少。加大冷凝液排出量,則換熱面積增大,供熱增多,減少冷凝液排出量,換熱面積減小,供含檔衫熱量少。
虹吸原理:就是連通器的原理。而虹吸管里灌滿水,沒有氣,來水端水位高,出水口用手掌或其他物體封閉住。此時管內壓強處處相等。一切安置好後,打開出水口,雖然兩邊的大氣壓相等,但是來水端的水位高,壓強大,推動來水不斷流出出水口。
1、管內先裝滿水(或液體)。
2、管的最高點距上容器的水面高度不得高於大氣壓支持的水柱高度。
3、出水口比上容器的水面必須低。這樣使得出水口液片受到向下的的壓強(大氣壓加水的壓強)大於向上的大氣壓。保證水的流出。
通過熱交換,一般是對流或輻射,將待加熱或待冷卻的介質與換熱器工作介質進行熱交換,從而達到介質溫度參數滿足使用的要求,無所謂最不最好,不同工作環談腔境選擇不同工作原理蠢運的換熱器。
❸ 常減壓蒸餾的原理,工藝流程
常壓蒸餾和減壓蒸餾習慣上合稱常減壓蒸餾。
常壓蒸餾原理:溶液受熱氣化,氣化的溶劑經冷卻又凝為液體而回收,回收的液體是較純凈的溶劑,從而使提取液濃縮。
減壓蒸餾原理:藉助於真空泵降低系統內壓力,就可以降低液體的沸點,有些有機物就可以在較其正常沸點低得多的溫度下進行蒸餾。
常壓蒸餾工藝流程:原油經加熱爐加熱到360~370℃,進入常壓蒸餾塔(塔板數36~48),塔頂操作壓力為0.05MPa(表壓)左右,塔頂得到石腦油餾分, 與初餾塔頂的輕汽油一起可作為催化重整原料,或作為石油化工原料,或作為汽油調合組分。常壓塔側線出料進入汽提塔,用水蒸氣或再沸器加熱,蒸發出輕組分,以控制輕組分含量(用產品閃點表示)。通常常一線為煤油餾分,常二線和常三線為柴油餾分,常四線為過汽化油,塔底為常壓重油(>350℃)。
減壓蒸餾常用於實驗,流程:
磨口儀器的所有介面部分都必須用真空油脂潤塗好,檢查儀器不漏氣後,加入待蒸的液體,量不要超過蒸餾瓶的一半,關好安全瓶上的活塞,開動油泵,調節毛細管導入的空氣量,以能冒出一連串小氣泡為宜。當壓力穩定後,開始加熱。液體沸騰後,應注意控制溫度,並觀察沸點變化情況。待沸點穩定時,轉動多尾接液管接受餾分,蒸餾速度以0.5~1滴/S為宜.蒸餾完畢,除去熱源,慢慢旋開夾在毛細管上的橡皮管的螺旋夾,待蒸餾瓶稍冷後再慢慢開啟安全瓶上的活塞,平衡內外壓力,(若開得太快,水銀柱很快上升,有沖破測壓計的可能),然後才關閉抽氣泵。
❹ 精餾塔的操作原理
精餾塔是進行精餾的一種塔式汽液接觸裝置,又稱蒸餾塔。有板式塔和填料塔兩種類型。根據操作方式又分為連續精餾塔與間歇精餾塔。
蒸汽從塔底進入,與下降液進行逆流接觸,兩相接觸中,下降液中的易揮發(低沸點)組分不斷地向蒸汽中轉移。蒸汽中的難揮發(高沸點)組分不斷地向下降液中轉移,蒸汽愈接近塔頂,其易揮發組分濃度愈高,而下降液愈接近塔底,其難揮發組分則愈富集,達到組分分離的目的。由塔頂上升的蒸汽進入冷凝器,冷凝的液體一部分作為迴流液返回塔頂進入精餾塔中,其餘的部分則作為餾出液取出。塔底流出的液體,其中的一部分送入再沸器,熱蒸發後,蒸汽返回塔中,另一部分液體作為釜殘液放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