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用石灰或三聚磷酸鈉去除鍋爐水垢是煮爐時間一定要24小時以上嗎
1、石灰絕對復不可以!!這個本來制就是含鈣的物質,怎麼可以用來煮含鈣的水垢啊?
2、三聚磷酸鈉可以,磷酸三鈉也可以,不一定煮24小時,這個跟濃度相關。濃度大,時間就可以少
3、有專門的鍋爐除垢劑賣的,是有機磷酸鹽和酸的復配物,效果優於任何單一的軟水劑。
4、六偏磷酸鈉確有軟水作用,但是不耐高溫,基本上不能用來除垢。
Ⅱ 清除鋁製品油漬厚厚的油痂
用碳酸鈉去除油污效果比較好,原理方法見下:油垢清洗劑就是家庭用清洗劑的一種,它能有效地除去廚房中各種炊具、鋁製品上的污垢、油垢,洗滌效果明顯,而且使用也非常方便。也可用於清洗金屬零件。
2. 原料
(1)氫氧化鈉:亦稱苛性鈉、燒鹼。白色固體,呈粒狀、片狀、棒狀或塊狀。是強鹼,對
皮膚、織物、紙張等有強腐蝕性。吸濕性較強,在空氣中易吸收水分和二氧化碳逐漸變成碳酸鈉。易溶於水,同時強烈放熱,廣泛用於造紙、人造絲、染色、肥皂、石油和其它化學工業。本劑中作為除油垢的主要成分。選用工業品。
(2)磷酸三鈉:又稱磷酸鈉。在乾燥空氣中易風化。加熱至100℃失去結晶水而成無水物。溶於水,在水溶液中幾乎全部分解為磷酸氫二鈉和氫氧化鈉,所以溶液呈強鹼性。用作軟水劑、鍋爐清潔劑、金屬防銹劑等。起清潔作用的主要成分。本劑中作為除垢劑。選用工業品。
(3)三乙醇胺:簡稱TEA,分子式N(CH2CH2OH)3。無色粘稠液體。具有吸濕性。露置於空氣中,顏色逐漸變深。能與水或醇混合,微溶於苯及醚中。本劑中起緩釋作用。選用工業品。
(4)碳酸鈉:亦稱蘇打、純鹼,有時也稱鹼灰。是重要的工業用鹼,有無水物、一水物、七水物及十水物。易溶於水,水溶液呈強鹼性。易吸收空氣中的二氧化碳而生成碳酸氫鈉。無水碳酸鈉呈白色粉末或細粒。不溶於醇和醚中,用途極廣,是玻璃、造紙、洗滌劑、肥皂等工業的重要原料。本劑中作為洗滌劑。選用工業品。
(5)十二烷基硫酸鈉:陰離子表面活性劑,白色或淡黃色固體,溶於水呈半透明溶液,對鹼、弱酸和硬水都較穩定。在本劑中作為表面活性劑,增加清洗劑成分對油垢的滲透力。選用工業品。
(6)硅酸鈉:又稱液體水玻璃或硅酸鈉泡花鹼。分子式XNa2O·YSiO2。無色或青綠色玻璃狀固體或粘稠液體。廣泛用於防腐、造紙、制皂及紡織等工業。本劑中作為增稠劑。選用工業品。
3. 配方(重量份)
氫氧化鈉 80
磷酸三鈉 80
三乙醇胺 35
碳酸鈉 80
硅酸鈉 100
十二烷基硫酸鈉 2~5
水 1000
4. 制備方法
在玻璃容器中放入水,並將氫氧化鈉溶解於水中,待固體氫氧化鈉全部溶解後,加入磷酸三鈉,攪拌並使之徹底溶解。然後再加入其餘原料,攪拌混勻即可。
5. 使用方法
使用時將清洗劑用毛刷塗於有油垢部位表面,然後靜置3~5分鍾,再用廢牙刷或棉紗類物品擦洗,污垢即可除去,最後用清水沖洗干凈,表面即光亮如新。
本品中要用到強鹼氫氧化鈉和中強鹼磷酸三鈉,接觸和處理時應小心謹慎。不能與皮膚直接接觸,需要接觸時應戴耐鹼手套。
Ⅲ 磷酸三鈉去除鐵銹原理
磷酸三鈉與四氧化三鐵反應,而由於鈉活動性比鐵強,所以磷酸三鈉不會與鐵反應
Ⅳ 洗衣粉和肥皂的去污效果是不是互相抵消
不是的.有人以「肥皂是鹼性,洗衣粉是酸性」為依據說二者不宜混用,否則會酸鹼內中和,抵消去污作用。果容真如此嗎?
首先,肥皂(主要成份脂肪酸鈉鹽和泡花鹼)和洗衣粉(主要成份烷基苯磺酸鈉和三聚磷酸鈉)全是鹼性化工產品,其PH在9~11之間,根本不存在所謂「酸鹼中和」之說;
其次,肥皂的主要成份脂肪酸鈉會與水中的鈣、鎂離子結合成沉澱,影響去污力。而洗衣粉中所含的三聚磷酸鈉具有絡合鈣、鎂離子,軟化硬水的功效,可以使肥皂的去污能力得以提高而不是降低;
第三,肥皂中的脂肪酸鈉與洗衣粉中的烷基苯磺酸鈉可產生「協同去污效應」,提高了二者的去污能力。
第四,肥皂能抑制洗衣粉的發泡能力,使衣物易於漂洗過清。由於二者混用有諸多益處,在當今市面上出售的高效低泡洗衣粉中本來就含有3~5%的肥皂成份。
因此,說二者不能混用的人,根本就不懂它們的性質
Ⅳ 熬銀耳湯留下的黑色糖垢怎麼去除
糖垢的清洗
法使糖汁濃縮過程中在晶種周圍沉澱析出而不在加熱管上積垢。
四、積垢的清除方法
1.化學除垢法
(1)鹼液煮罐法 是使用純鹼或燒鹼去除糖垢的方法。鹼煮通常撞用純鹼或燒鹼中的一種,有時加人少量磷酸三鈉和食鹽作輔助除垢劑以提高煮洗除垢效應。
鹼液煮罐法是最常用而比較有效的化學除垢法,無論是用亞硫酸法的糖廠還是碳酸法的糖廠都適用。具體使用燒鹼還是純鹼視具體積垢情況而定。
鹼液除可溶解一部分積垢外,主要作用在於把某些堅硬難除積垢轉變成疏鬆成分,以利再利用機械方法或酸處理方法加以去除。
含硅酸鹽垢多的糖垢宜用燒鹼處理以利發生CaSiO3+2NaOH=Ca(OH)2+Na2SiO3的反應;而硫酸鹽垢多的糖垢宜用純鹼處理以利發生Na2CO3+CaSO4=CaCO3↓+Na2SO4反應。
加入食鹽可增加SiO2在鹼液中的溶解度,並使一部分硅酸鈣和草酸鈣轉變為可溶性氯化鈣而使積垢轉為疏鬆狀態。
煮罐使用的鹼液濃度一 般為4%~6%,有時添加相當於鹼量30%的食鹽。煮罐溫度控制在105~115℃,煮罐時間由幾小時到十幾小時不等。煮罐後的殘液仍有一定鹼度,經去除沉澱後仍可重復循環使用,但使用次數不宜過多。
2)純鹼—磷酸鹽煮罐法 純鹼對碳酸鹽積垢去除效果不好,而磷酸鈉對碳酸鹽、硫酸鹽、硅酸鹽積垢都有一定去垢效果,因此用磷酸鹽煮罐效果較好,煮洗後使原來堅硬難除積垢變為疏鬆與加熱管脫離,在用機械通洗時易於剝落並對舊積垢有很好去除作用。但磷酸三鈉價格較高,通常與純鹼配合使用。具體配方為:Na3PO42%,Na2CO310%~12%,NaCl 3%~4%。因此法成本較高使用受到限制。
(3)酸液煮洗法 通常使用鹽酸也可去除糖垢,鹽酸的作用是化學反應溶解碳酸鈣、磷酸鈣等污垢。在鹽酸中加入一定量食鹽利用氯離子的同離子效應可增強鹽酸的去垢效果。
用鹽酸煮洗時,濃度控制在1%~2%,如將濃度提高到4%~6%,可提高煮洗效果但應添加緩蝕劑。用4%~6%鹽酸和2%~5%食鹽作酸洗液,常溫需浸洗4~5h使積垢軟化,再用鋼刷可擦洗干凈。若升溫至70℃以上煮洗5h,積垢丁乙乎能全部溶解。
目前也有使用在鹽酸中加入丙烯酸—馬來酸酐共聚物螯合劑的清洗方法。有機高分子螯合劑把鈣離子整合形成可溶物加快積垢的溶解,使用時為防止腐蝕也要加人0.2%緩蝕劑。
(4)酸—鹼煮洗法 對於難處理的糖垢可採用酸—鹼煮洗法,即先鹼煮使積垢變松,再用酸煮以進一步溶解積垢。具體工藝為在3%NaOH,2%~5%Na2CO3,2%~5% NaCl鹼煮掖中在0.05~0.1MPa下煮沸4h,再用7%鹽酸和適量緩蝕劑組成的酸煮液在60~70℃煮洗4h。在鹼煮之後必須用水沖洗蒸發罐以清除溶解出來的積垢並洗去殘余鹼液以減少後續酸煮的鹽酸消耗,同樣在酸洗之後也用水沖洗蒸發罐以進一步清除積垢。
在鹼法和酸法煮洗中常加有輔助除垢劑,棕了氯化鈉外還有氟化鈉,氟化銨。氟化物可湖溶解積垢中的硅酸鹽,破壞積垢的內部結構,使積垢開裂易於處理。通常含SiO2多的積垢應加入氟化銨和氟化鈉作輔助除垢劑。
用酸煮法清洗蒸發罐時,酸液中常加入的緩蝕劑是糠醛和廢糖蜜。這類緩蝕劑韻優點熬嘎無毒。也可用烏洛托品或高效緩蝕劑Lan—826。但酸洗後要用清水沖洗干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