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液態發酵白酒蒸餾是放在鍋里煮嗎
白酒的製作方法:
所用設備:
1.原料處理及運送設備。有粉碎機、皮帶輸送機、斗式提升機、螺旋式輸送機、送風設備等。
2.拌料、蒸煮及冷卻設備。有潤料槽、拌料槽、絞龍、連續蒸煮機(大廠使用)、甑桶(小廠使用)、晾渣機、通風晾渣設備。
3.發酵設備。水泥發酵池(大廠用)、陶缸(小廠用)等。
4.蒸酒設備。蒸酒機(大廠用)、甑桶(小廠用)等。
我國的白酒生產有固態發酵和液態發酵兩種,固態發酵的大麴、小曲、麩曲等工藝中,麩曲白酒在生產中所佔比重較大,故此處僅簡述麩曲白酒的工藝。
製作方法:
1.原料粉碎。原料粉碎的目的在於便於蒸煮,使澱粉充分被利用。根據原料特性,粉碎的細度要求也不同,薯干、玉米等原料,通過20孔篩者佔60%以上。
2.配料。將新料、酒糟、輔料及水配合在一起,為糖化和發酵打基礎。配料要根據甑桶、窖子的大小、原料的澱粉量、氣溫、生產工藝及發酵時間等具體情況而定,配料得當與否的具體表現,要看入池的澱粉濃度、醅料的酸度和疏鬆程度是否適當,一般以澱粉濃度14~16%、酸度0.6~0.8、潤料水分48~50%為宜。
3.蒸煮糊化。利用蒸煮使澱粉糊化。有利於澱粉酶的作用,同時還可以殺死雜菌。蒸煮的溫度和時間視原料種類、破碎程度等而定。一般常壓蒸料20~30分鍾。蒸煮的要求為外觀蒸透,熟而不粘,內無生心即可。將原料和發酵後的香醅混合,蒸酒和蒸料同時進行,稱為「混蒸混燒」,前期以蒸酒為主,甑內溫度要求85~90℃,蒸酒後,應保持一段糊化時間。若蒸酒與蒸料分開進行,稱之為「清蒸清燒」。
4.冷卻。蒸熟的原料,用揚渣或晾渣的方法,使料迅速冷卻,使之達到微生物適宜生長的溫度,若氣溫在5~10℃時,品溫應降至30~32℃,若氣溫在10~15℃時,品溫應降至25~28℃,夏季要降至品溫不再下降為止。揚渣或晾渣同時還可起到揮發雜味、吸收氧氣等作用。
5.拌醅。固態發酵麩曲白酒,是採用邊糖化邊發酵的雙邊發酵工藝,揚渣之後,同時加入曲子和酒母。酒麴的用量視其糖化力的高低而定,一般為釀酒主料的8~10%,酒母用量一般為總投料量的4~6%(即取4~6%的主料作培養酒母用)。為了利於酶促反應的正常進行,在拌醅時應加水(工廠稱加漿),控制入池時醅的水分含量為58~62%。
6.入窖發酵。入窖時醅料品溫應在18~20℃(夏季不超過26℃),入窖的醅料既不能壓的緊,也不能過松,一般掌握在每立方米容積內裝醅料630~640公斤左右為宜。裝好後,在醅料上蓋上一層糠,用窖泥密封,再加上一層糠。發酵過程主要是掌握品溫,並隨時分析醅料水分、酸度、酒量、澱粉殘留量的變化。發酵時間的長短,根據各種因素來確定,有3天、4~5天不等。一般當窖內品溫上升至36~37℃時,即可結束發酵。
7.蒸酒。發酵成熟的醅料稱為香醅,它含有極復雜的成分。通過蒸酒把醅中的酒精、水、高級醇、酸類等有效成分蒸發為蒸汽,再經冷卻即可得到白酒。蒸餾時應盡量把酒精、芳香物質、醇甜物質等提取出來,並利用掐頭去尾的方法盡量除去雜質。
8、原酒儲存一段時間,勾兌成品,符合國家相關標准就可以出售了。
如果是單純蒸餾過程的技術細節,那就很細了,要點:輕、松、緩、勻,見氣撒糟、探氣撒糟、斷花取酒、掐頭去尾、高溫餾酒、底鍋黃水、適時調味、蒸糠攤涼等等。
⑵ 純糧白酒第一次蒸餾後要再第二次蒸餾是和糧一起發酵還是等蒸餾時再倒進去一起蒸餾。
你描述的是兩種工藝。
一個是清蒸清入,一個是清蒸混入。其實還有一個工藝就是混蒸回混入。你怎答么樣操作都可以。
⑶ 白酒和洋酒主要區別是什麼為什麼味道差距那麼大白酒是發酵,洋酒是蒸餾,這種說法對嗎
蒸餾酒方面的區別:
我國高度白酒是蒸餾酒
白酒原料是糧食。經過固態法發內酵,採用多種微生容物發酵,生成大量香味物質,通過蒸餾提取出來,然後經過貯存,勾兌調味生產出的產品。
洋酒分為很多種。
比如高度XO為例:原料是葡萄,經過液態發酵,然後蒸餾貯存,勾兌調味生產。
原料不同,使用的微生物種類也不同,兩者蒸餾的方式不同,固態法蒸餾香味物質相對集中;液態法蒸餾,香味物質蒸餾時因沸點不同,分層流出。
所以口感會區別很大。
不經過蒸餾的釀造型酒水:外國酒、本國酒有很多。
比如葡萄酒、啤酒等。
這些酒質量、口感就會很相似。
不過葡萄酒分為干型、半干型、甜型。口感區別很大。
同樣的啤酒原料、生產工藝的不同,口感也會有很大的區別。
大麥芽乾燥的溫度、啤酒花的使用量等。
⑷ 清酒是屬於蒸餾酒 還是發酵酒 中國清酒網上說清酒是發酵酒 白酒是蒸餾酒 是真的嗎
清酒屬於釀造酒,也就是發酵酒;白酒屬於中國獨有的蒸餾酒。
清酒一般有以回下幾種:
中國清酒以谷粟(答小米)古法發酵釀造,酒液金黃透明,酸甜爽口,醇厚優雅,酒精度在12%至16%VOL之間。
韓國清酒一般可分為「純米」和「本釀造」兩大類,酒精度皆介乎15至17度之間。
日本清酒是以大米與天然礦泉水為原料,經過制曲、制酒母、最後釀造等工序,通過並行復合發酵,釀造出酒精度達18%左右的酒醪。
⑸ 製作白酒時是發酵時添加稻殼還是蒸餾時添加稻殼
在白酒製作時添加谷殼的作用:作輔料及疏鬆糟醅的作用。一般在糧食中添加,避免糧食顆粒之間粘結;在糟醅中添加,可以起到疏鬆及調酸作用。白酒中一般都需要混合一些稻殼來蒸糧的。
⑹ 發酵酒和蒸餾酒的區別是什麼
1、 釀造原理不同:
發酵酒:直接藉助酵母的作用,把含澱粉和糖質原料的物質內進行發酵,容產生酒精成分。
蒸餾酒:在藉助酵母產生酒之後,還要進行一次或多次的蒸餾過程提取,最後才得到蒸餾酒。
2、 酒精度數不同:
發酵酒:酒精度數偏低一點,
蒸餾酒:酒精度數相對而言偏高。
⑺ 發酵酒和蒸餾酒怎麼區分
1.蒸餾酒是將發酵而成的酒精溶液,利用酒精的沸點(78.5℃)和水的沸點(100℃)不同,將原發酵液回用烤酒設備蒸餾得到答的酒。
拓展資料:
蒸餾酒是乙醇濃度高於原發酵產物的各種酒精飲料。白蘭地、威士忌、朗姆酒和中國的白酒都屬於蒸餾酒,大多是度數較高的烈性酒。製作過程為先經過釀造,後進行蒸餾後冷卻,最終得到高度數的酒精溶液飲品。
⑻ 發酵酒和蒸餾酒的區別是什麼
發酵酒,是指用制酒原料直接發酵,使之產生酒精,從而而製成的酒。
如葡萄版酒、米酒、老黃權酒之類都是發酵酒。
蒸餾酒,是指先使高粱、玉米、等制酒原料經過接菌、發酵等手段,產生酒精,
然後,再用蒸餾法,把酒精提取出來,成為白酒,這樣製成的酒叫蒸餾酒。
⑼ 白酒發酵到蒸餾過程。出酒率低是什麼原因造成的謝謝啦
原因有以下六個方面:
1、生料酒麴的質量
毫無疑問,生料酒麴的質量,是出酒率高低的關健。質量好的生料酒麴,能將原料內的澱粉和糖全部發酵為酒精,出酒率自然就高。更深一層次說,質量好的生料酒麴,不僅能水解原料中的支鏈澱粉,還能水解原料中的直鏈澱粉,甚至還能將原料中的纖維素水解並發酵成為酒精。
2、釀酒原料澱粉和糖份的含量
毫無疑問,釀酒原料的澱粉和糖份含量高者,其出酒率自然就高,例如大米的澱粉含量為74%,玉米的澱粉含量為62%,自然採用大米釀酒,其出酒率當然就比玉米的出酒率高。
但是,大米是粳米還是秈米,玉米是黃玉米還是白玉米;是早稻還是晚稻都有區別,都會影響到出酒率。還有,大米是老米還是新米,是碎米還是顆飽滿者,對出酒率也有一定的影響,更不需說霉的病的原料了。
3、原料發酵不完全徹底
釀酒原料發酵不完全徹底,是指原料內所含的澱粉沒有完全轉化為糖,糖沒完全發酵為酒精,其殘余澱粉、殘余糖還很多。釀酒原料發酵不完全徹底,有很多因素影響和制約,下面還將論及這里即不多述。釀酒原料發酵不完全徹底,不僅直接影響到出酒率,而且在蒸餾時還會造成焦鍋、煳鍋和淤鍋現象,這些現象一旦產生,不僅是出酒率問題而是廢品問題。
4、原料在發酵時由於密封不嚴而產酸
在發酵時由於密封不嚴,外界空氣大量進入發酵容器,同時空氣中的雜菌也隨之進入。尤其是從空氣中進入發酵容器的醋酸菌大量繁殖而造成醪液的酸敗。眾人皆知,發酵醪液的酒精成分即是醋酸菌的營養。醋酸菌吸收酒精營養後大量繁殖從而使酒變為醋。酸敗的發酵醪液不但出酒率不高,而且其酒質也很差。
5、蒸酒設備的影響
傳統的甑桶在蒸餾酒醅時,其酒醅就能起到濃縮酒精的作用,但用於液態醪液的蒸餾卻沒有濃縮酒精的機制,而且對醪液內的酒精成份還不能充分的提取。換句話說,採用傳統的甑桶來蒸餾生料發酵醪液,不僅50度以上的高度酒得酒率不高,酒尾過多過長,而且不能將醪液內的酒精分子提盡而影響出酒率。
6、工藝和機械的損失
釀酒原料在粉碎、發酵、蒸餾和搬運的過程中,必然造成機械的、人工的損失。其損失的大小對出酒率都有不同程度的影響。根據專家計算,在正常情況下,這種損耗率約為5%左右,如果操作不當和人為的疏忽大意,這種損耗率更高,當然也就體現在出酒率上了。所以,為了保持和提高出酒率,應將釀酒原料的損耗降到最低限度。
⑽ 蒸餾酒與發酵酒的區別是什麼
1、蒸餾酒是將發酵而成的酒精溶液,利用酒精的沸點(78.5℃)和水的沸點(100℃)不同,將原發回酵液用烤酒設答備蒸餾得到的酒。
2、蒸餾酒的製造過程一般包括原材料的粉碎、發酵、蒸餾及陳釀四個過程,這類酒因經過蒸餾提純,故酒精含量較高。按制酒原材料的不同,大約分為中國的白酒、法國的白蘭地、威士忌、伏特加、龍舌蘭、朗姆酒等。
(10)白酒是發酵還是蒸餾擴展閱讀
蒸餾酒是乙醇濃度高於原發酵產物的各種酒精飲料。白蘭地、威士忌、朗姆酒和中國的白酒都屬於蒸餾酒,大多是度數較高的烈性酒。製作過程為先經過釀造,後進行蒸餾後冷卻,最終得到高度數的酒精溶液飲品。
釀造酒(FermentedAlcoholicDrink)又稱發酵酒、原汁酒,是借著酵母作用,把含澱粉和糖質原料的物質進行發酵,產生酒精成分而形成酒。其生產過程包括糖化、發酵、過濾、殺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