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勾兌白酒與農村穀物蒸餾酒哪個好
白酒的生產過程中有勾兌這個環節,目的是為了白酒口感最佳,同時把回生產過程中不同窖池答、不同生產時期的原酒的質量差找到平衡。使產品更加穩定。所以勾兌這個環節是所有白酒企業生產過程中必須有的過程,包括五糧液、茅台、水井坊、郎酒、蒙古王酒等等。
農村小作坊釀造的白酒受的技術制約、資金制約、管理制約,白酒質量不穩定、隨著釀酒師傅的心情變化。
所以相比較而言,勾兌的白酒要好於農村小作坊白酒。
② 武松打虎「三碗不過崗」,古代的酒濃度很高嗎
我們看很多小說里為了凸顯主角英雄豪氣,都喜歡在「酒」上面做文章。《水滸》裡面的英雄好漢們都是大碗喝酒大塊吃肉, 武松在景陽岡喝「三碗不過崗」連喝18碗,然後還能打死老虎,堪稱英雄好漢。那麼,古代的酒度數大概有多高,18碗酒換成現代的大概是個什麼量。
中國古代的酒最早是以穀物自然發酵產生的,你可以理解為夏天穀物水果存放著,天熱一不小心就發酵了。古人嘗了一下,還行,於是就成了最早的酒。就像現在自釀葡萄酒,拿葡萄洗凈壓榨之後自然發酵就行了,早期的酒度數很低,就幾度,當飲料喝都成。
武松在景陽岡喝的「三碗不過崗」,號稱喝了三碗就醉,這其實並不虛假,釀造的低度米酒也能做到,就是傳說中的見風倒。
在貴州有很多農村地區至今還有自釀的米酒,度數很低,喝起來香甜可口,但是醉起來不省人事。曾經在六盤水地區喝過一種類似米酒,喝起來就像飲料,度數應該就是十幾度的樣子。正常的茶杯,我喝了幾杯,起來的時候跟人有說有笑,一出門一股風吹來瞬間不省人事,從中午吐到晚上十二點。想來「三碗不過崗」大概就是如此, 由此看來,武二郎的酒量也還是不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