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蒸餾酒精為什麼最高是95%
因為根據物理化學的知識,乙醇能夠和水形成恆沸混合物,這種恆沸混合物在專一定的屬壓力下,組成和沸點都固定,其中乙醇的百分含量是95%,沸點為78℃。所以用簡單蒸餾無論如何只能得到 95%的乙醇
因為蒸餾是靠加熱,利用乙醇的沸點低於水將其與水分分離,但只要加熱水肯定就要蒸發,所以無論如何都會有少部分水分以水蒸氣的形式混入蒸餾出的乙醇中。使得濃度不能達到1
Ⅱ 2000ml濃度95%的酒精,配製成75%的酒精,加多少蒸餾水,計算公式是怎樣的
2000×95%÷75%-2000
Ⅲ 怎樣用液相色譜法測蒸餾出的乙醇濃度
原理:首先是利用重鉻酸鉀氧化乙醇成為醋酸。3CH3CH2OH+2K2CrCO7+8H2SO4 →3CH3COOH+2Cr2(SO4)3+2K2SO4+11H2O,氧化乙醇後剩餘的重鉻酸鉀則與碘化鉀作用,生成游離的碘。K2Cr2O7+6KI+7H2SO4 →4K2SO4+Cr2(SO4)3+7H2O+3I2 最後游離的碘再被硫代硫酸鈉還原,2Na2S2O3+I2→ 2NaI+Na2S4O6 從而根據氧化乙醇所消耗的重鉻酸鉀量計算出乙醇含量。
參考檢測方法:
1、試劑制備:
(1)0. 1 N 標准重鉻酸鉀溶液: 精確稱取重鉻酸鉀 4. 9g,溶解後移入1 000ml 容量瓶中,稀釋到刻度。
(2) 0. 1 N 硫代硫酸鈉溶液: 稱取硫代硫酸鈉約 25 , 溶解後移入1 000ml 容量瓶中, 稀釋後定容至刻度。
(3) 硫代硫酸鈉溶液的標定: 吸取標准重鉻酸鉀溶液20ml 於500ml 的三角瓶中, 用量筒加入濃硫酸5ml 及碘化鉀 2g, 蓋塞在暗處 放置 5min, 加水約 200ml, 用待標定的硫代硫酸鈉溶液滴定, 當溶液由橙色為 止 。 從 硫 代 硫 酸 鈉 的 用 量 計 算 出 濃 度 。
2 、樣品的測定
(1) 微量乙醇的提取: 稱取樣品適量,置燒瓶中,連接冷凝器在瓶底加熱蒸餾,收集蒸餾液於100ml 容量瓶中,達到刻度為止,蓋上瓶塞,混合均勻。
(2) 乙醇的氧化: 在200ml的三角瓶中放入0. 1 N 的重鉻酸鉀20ml,用量筒取濃硫酸5ml, 緩緩地倒入,然後滴入蒸餾液10ml, 並不斷振盪, 連接冷凝管, 放在石棉網上加熱迴流,使瓶中溶液輕微煮沸 10min。
(3) 游離碘的生成:待迴流過的溶液冷卻後,用水沖冷凝管,使全部溶液無損地盛在200ml三角瓶中,然後小心地將溶液移入500ml三角瓶,用水約 200ml 沖洗200ml的三角瓶,同時加入碘化鉀1g , 蓋塞,放置暗處5min 。
(4)滴定:自滴定管中滴入0.1N的硫代硫酸鈉溶液,當溶液的顏色由橙色變成淺黃色時, 加澱粉溶液 5ml,繼續滴定溶液由蘭色變為綠色為止,記下消耗的硫化硫酸鈉溶液的毫升數。0.0115—消耗1毫克當量的重鉻酸鉀所能氧化的乙醇克數。
Ⅳ 怎樣蒸餾酒精
酒精生產中由於發酵醪中含有許多雜質,而且都具有不同的揮發系數,這些雜質對成品酒精質量影響很大。因此,要把這些發酵過程中產生的必然產物排除,其主要方法還是需要通過蒸餾過程,蒸餾過程擬排除的雜質越徹底,對酒精蒸餾的操作就要求越高。蒸餾過程中提高酒精質量應注意以下幾方面:
(1)必須嚴格控制進醪、供汽、冷卻水量,以便能蒸餾出質量穩定的酒精成品。
(2)三塔蒸餾時,適當加大排醛塔的供汽量,使排醛更徹底,並需適量抽出1~2%的酯醛酒(有的小廠如果採用間斷蒸餾,放出的酯醛酒量可減少到0.3~0.4%),同時使脫醛濃度適當的降低。
(3)加大精餾塔的迴流量,以便更多的排除雜質,使酒精質量得以提高。
(4)除在精塔的中部盡量提出雜醇油外,尚須在提出雜醇油處的幾塊塔板上提出少量的雜醇油,以盡量降低酒精中酯類的含量。
(5)在精餾塔的上部(一般從頂層起計,約在第九塊板處),設置一外接管口,流加適當的氫氧化鈉,以降低酒精中酸酯的含量,同時對提高酒糟的氧化性試驗指標,也有很大幫助。
(6)除改變以上操作可以提高酒精質量外,尚可以增加多塔精餾流程(粗餾塔→排醛塔→精餾塔→最終精餾塔......),使產品再次或多次得到精餾;排雜、提純的機會,藉以提高酒精質量
Ⅳ 為什麼蒸餾酒中乙醇濃度不高
我國在宋代開始製造蒸餾酒。釀造的酒中乙醇的濃度不會太高,因為酒中乙醇的回濃度超過10%時,就抑制了酵母菌的答活動能力,發酵作用也就停頓下來了,取得烈性的濃酒必得通過蒸餾過程。李時珍只說其蒸餾法是「用濃酒和糟入甑,蒸令氣上,用器承滴露」。但這是傳來的經驗,沒有提及我國自己設計的蒸餾裝置。清代以後,我國民間酒坊採用蒸餾工藝就比較普遍了。蒸餾酒的出現是造酒進步史上的又一個飛躍。
Ⅵ 工業生產中用蒸餾法來提高酒精度,這種方法的依據是什麼
酒精沸來點是75度,水的沸點是源100度。當溫度在80度的時候水還沒有沸騰,但是酒精已經變成蒸汽了,這個蒸汽是100%的酒精原液,純度最高。這些蒸汽碰上冷凝管又從氣態變成液態,就是變成高純度的酒精溶液了。這個溶液會和空氣中的水分結合,所以100%純度酒精溶液是不存在的,最多隻能達到99.9%的純度。
Ⅶ 蒸餾技術最多讓酒精度高到多少
用蒸餾的方式 提高酒精度,那麼最高可以達到95%的濃度。因為95%的酒精溶液為共沸溶液。即水與乙醇共同蒸發不能在分離。
Ⅷ 酒精蒸餾的實驗報告
一、實驗目的:
⑴了解蒸餾提純液體有機物的原理、用途。
⑵掌握蒸餾提純液體有機物的操作步驟。
⑶了解沸點測定的方法和意義。
二、實驗原理(參照本章)2.2.1.1
三、儀器與葯品
⑴儀器
100ml圓底燒瓶 100ml錐形瓶 蒸餾頭 接液管 30cm直型冷凝管 150℃溫度計200ml量筒 乳膠管 沸石 熱源等
⑵葯品
乙醇水溶液(乙醇:水=60:40) 95%的乙醇[1]
四、實驗步驟:
⑴儀器的安裝
安裝的順序從熱源開始,按自下而上、自左至右的方法。高度以熱源為准。各固定的鐵夾位置應以蒸餾頭與冷凝管連接成一直線為宜。冷凝管的進水口應在靠近接收管的一端,完整的儀器裝置圖見2-5。
安裝過程中要特別注意:各儀器介面要用凡士林密封;鐵夾以夾住儀器又能輕微轉動為宜。不可讓鐵夾的鐵柄接觸到玻璃儀器,以防損壞儀器;整個裝置安裝好後要做到端正,使之從正面和側面觀察,全套儀器的各部分都在同一平面。
⑵蒸餾操作
①加料
將60%乙醇水溶液60ml通過長頸漏鬥倒入圓底燒瓶中,再加入2-3粒沸石,按圖2-5安好裝置,接通冷凝水[2]。
若蒸餾液體很粘稠或含有很多固體物質,加熱時易發生局部過熱和暴沸,此時沸石失效。可選用油浴加熱。
②加熱
開始加熱時可大火加熱,溫度上升較快,開始沸騰後,蒸汽緩慢上升,溫度計讀數增加。當蒸汽包圍水銀球時,溫度計讀數急速上升,記錄第一滴餾出液進入接收器時的溫度[3]。此時調節熱源,使水銀球上始終有液滴,並與周圍蒸汽達到平衡,此時的溫度即為沸點。
③收集餾出液
在液體達到沸點時,控制加熱,使流出液滴的速度為每秒鍾1-2滴。當溫度計讀數穩定時,另換接收器收集記錄下各餾分的溫度范圍和體積。95%乙醇餾分最多應為77-79℃。在保持加熱程度的情況下,不再有餾分且溫度突然下降時,應立即停止加熱。記下最後一滴液體進入接收器時的溫度。關冷凝水,計算產率。
要求:a.測定所給乙醇的濃度。
b.收集前餾分和77℃~ 79℃的餾分。
c.記錄乙醇的沸程。
d.測定收集的乙醇濃度和殘留液的濃度。
本實驗約需要4小時
五、附 注
[1]蒸餾法只能提純到95%的乙醇,因為乙醇和水形成恆沸化合物(沸點78.1℃),若要製得無水乙醇,需用生石灰、金屬鈉或鎂條法等化學方法。
[2]接通冷凝水應從下口入水,上口出水,方可達到最好的冷凝效果。
[3]加熱記錄溫度時,熱源溫度不能太高或太低。太高會在圓底燒瓶中出現過熱現象,使溫度計讀數偏高;太低,溫度及水銀球周圍蒸汽短時中斷,使溫度計讀數偏低或不規則。
Ⅸ 工業酒精的濃度為百分之95,用蒸餾方法能否得到百分之99的酒精
一般來說只用蒸餾的方式是沒有辦法得到99%的酒精的。
由於酒精和水會形成共沸物,所以常規的蒸餾方式只能得到95%的酒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