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蒸餾和沸點的測定實驗原理
實驗目的:1.了解蒸餾(常量法)和微量法測定沸點的原理和意義。
2.掌握蒸餾和微量法測定沸點的方法。
實驗葯品:工業乙醇10 mL,無水乙醇(少量,用於微量法測沸點),甘油
儀器設備:電熱套,B型管,標准磨口儀
2.蒸餾操作:①加料及沸石;③通冷凝水;④加熱;⑤蒸餾完畢先撤熱源,再停止通水。
3.微量法測沸點時,液體樣品不能加得過多;加熱速度需要控制。
2. 蒸餾和沸點的測定
蒸餾裝置安裝好後,取下溫度計接頭,把要蒸餾的液體經長徑漏鬥倒入圓底燒瓶里。漏斗的下端須伸到蒸餾頭支管的下面。若液體里有乾燥劑或其他固體物質,應在漏鬥上放濾紙,或放一小撮松軟的棉花或玻璃毛等,以濾去固體;若液體較少時,可直接用傾斜法小心將液體倒入圓底燒瓶里,如果用濾紙過濾,將要損失較多的液體。操作方法是把圓底燒瓶取下來,把液體小心地倒入圓底燒瓶里。
加熱前需往圓底燒瓶投入2~3粒沸石。沸石是把未上釉的瓷片敲碎成半粒米大小的小粒。沸石的作用都是防止液體暴沸,使沸騰保持平穩。當液體加熱到沸點時,沸石產生細小的氣泡,成為沸騰中心。在持續沸騰時,沸石可以繼續有效;如果中途停止加熱,那麼在再次加熱蒸餾時,應補加新的沸石。如果事先忘記加入沸石,則決不能在液體加熱到近沸騰時補加,因為這樣往往會引起劇烈的暴沸,旅緩使部分液體沖出瓶外,有時還會發生著火事故。應該待液體冷卻一段時間後,再行補加。如果蒸餾液體很粘稠或含有較多的固體,加熱時很容易發生局部過熱和暴沸現象,加入的沸石也往往失效。在這種情況下,可以選用適當的熱浴加熱,例如,可用油浴或電熱包。
選用合適的熱浴加熱或在石棉網上加熱,要根據蒸餾液體的沸點、粘度和易燃程度等情況來決定。利用煤氣燈加熱石棉網空氣進行加熱時,蒸餾燒瓶不能直接放在石棉網上,瓶底距離石棉網距離0.5~1cm。
用套管式冷凝管時,套管中應通自來水,自來水用橡皮管接到下端的進水口,而從上端出來,用橡皮拆空模管導入下水道。
加熱前,應再次檢查儀器是否裝配嚴密,必要時,應做最後調整。開始加熱時,可以讓溫度上升稍快些。開始沸騰時,應密切注意蒸餾燒瓶中發生的現象;當冷凝的蒸氣環由瓶頸逐漸上升到溫度計水銀球的周圍時,溫度計的水銀柱就很快地上升。調節火焰或浴溫,使從冷凝管流出液滴的速度約為每秒鍾1~2滴。應當在實驗記錄本上記虧返錄上第一滴餾出液滴入接受器時的溫度。當溫度計的讀數穩定時,另換接受器集取。如果溫度變化較大,須多換幾個接受器集取。所用的接受器都必須潔凈,且事先都須稱量過。記錄每個接受器內餾分的溫度范圍和質量。若要集取的餾分溫度范圍已有規定,即可按規定集取。餾分的沸點范圍越窄,則餾分的純度越高。
蒸餾的速度不應過慢,否則易使水銀球周圍的蒸氣短時間中斷,致使溫度計上的讀數有不規則的變動;蒸餾速度也不能太快,否則易使溫度計上的讀數不正確。在蒸餾過程中,溫度計的水銀球上應始終附有冷凝的液滴,以保持氣液兩相的平衡。
蒸餾低沸點易燃液體時(例如乙醚),附近應禁止有明火,絕不能用燈火直接加熱,也不能用正在燈火上加熱的水浴加熱,而應該用預先熱好的水浴。為了保持必需的溫度,可以適時地向水浴中添加熱水。
當燒瓶中僅殘留少量液體時,應停止蒸餾。
3. 蒸餾及沸點的測定
1,蒸餾及沸點的測定 一實驗目的:
掌握蒸餾的原理及方法。
了解測定沸點的意義,掌握蒸餾發測定沸點的原理及方法。
4. 有機化學蒸餾及沸點測定的討論怎麼寫啊寫啥
蒸餾時容易出現的問題,
比如:
1.沒加沸石或沒加磁子攪拌作為氣化中心容專易爆沸,
2.減壓蒸餾時先加熱屬再減壓,容易導致液體爆沸沖出
3.蒸餾時加熱溫度(外溫)應該控制在多少合適?
4.收集餾分時該怎麼做?
等等,這些都可以拿出來討論的。
測沸點:
1.溫度計應該使用哪種溫度計? 酒精的?水銀的?煤油的? 為什麼?
2.溫度計的測溫小球應該出在哪個位置測出的沸點才更准確?為什麼?
3.我們在高海拔地區和低海拔地區測得的沸點會有什麼區別?為什麼?
等等,可以討論的很多,就看你是不是真的用心去做和思考這個實驗啦? 要是只是玩玩,當然不知道該討論什麼了,我本科時做基礎有機實驗很有感觸的,嘿嘿! 專心做實驗和來混實驗的人,完全不一樣。
5. 用乙醇進行蒸餾及沸點的測定,實驗現象是什麼啊
1、用乙醇進行蒸餾及沸點的測定,實驗現象是:78度左右出現恆沸物,瓶內有內無色容液體
。
2、實驗原理
將液體加熱至沸,使液體變為氣體,然後再將蒸氣冷凝為液體,這兩個過程的聯合操作稱為蒸餾。蒸餾是分離和純化液體有機混合物的重要方法之一。當液體混合物受熱時,由於低沸點物質易揮發,首先被蒸出,而高沸點物質因不易揮發或揮發的少量氣體易被冷凝而滯留在蒸餾瓶中,從而使混合物得以分離。蒸餾法提純工業乙醇只能得到95%的乙醇,因為乙醇和水形成恆沸化合物(沸點78.1℃),若要製得無水乙醇,需用生石灰、金屬鈉或鎂條法等化學方法。
6. 蒸餾及沸點的測定
常壓蒸餾和沸點的測定
一:實驗目的
1.了解常壓蒸餾及沸點測定的原理
2.掌握常壓蒸餾提純和分離液體有機化合物的操作技術和方法。
二:實驗用品
儀器:蒸餾燒瓶,蒸餾頭,直形冷凝管,溫度計,筒,長頸玻璃漏斗,錐形瓶,加熱套,變壓器,沸石,鐵架台,鐵夾。
試劑:乙醇,乙酸乙酯。
7. 乙醇的蒸餾及沸點的測定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乙醇的蒸餾及沸點的測定的注意事項有:
純粹的液體有機化合物在一定的壓力下具有一定的沸點,且沸程極小(1~2℃),但是,具有固定沸點的液體不一定是純粹的化合物,因此沸點測定不能作為液體有機化合物純度的唯一標准;
沸石必須在加熱前加入,如加熱前忘記加入,補加時必須先停止加熱,待被蒸物冷至沸點以下方可加入。若在液體達到沸點時投入沸石,會引起猛烈的暴沸,部分液體可能沖出瓶外引起燙傷或火災,如果沸騰中途停止過,在重新加熱前應加入新的沸石;
蒸餾時的速度不能太快,否則易在蒸餾瓶的頸部造成過熱現象或冷凝不完全,使由溫度計讀得的沸點偏高;同時蒸餾也不能進行得太慢,否則由於溫度計的水銀球不能為蒸出液蒸氣充分浸潤而使溫度計上所讀得的沸點偏低或不規則。
實驗現象是:78度左右出現恆沸物,瓶內有無色液體 。
實驗原理:將液體加熱至沸,使液體變為氣體,然後再將蒸氣冷凝為液體,這兩個過程的聯合操作稱為蒸餾。蒸餾是分離和純化液體有機混合物的重要方法之一。當液體混合物受熱時,由於低沸點物質易揮發,首先被蒸出,而高沸點物質因不易揮發或揮發的少量氣體易被冷凝而滯留在蒸餾瓶中,從而使混合物得以分離。蒸餾法提純工業乙醇只能得到95%的乙醇,因為乙醇和水形成恆沸化合物(沸點78.1℃),若要製得無水乙醇,需用生石灰、金屬鈉或鎂條法等化學方法。
8. 大學有機化學實驗中——蒸餾及沸點的測定的幾個思考題
溫度計的上限與蒸餾瓶的下線在同一的水平線上是為了讓所測得的溫度的誤差不是太大;加沸石是為了蒸餾是發生爆沸;(3.4)不能,因為有些物質混合後的沸點不變。
9. 關於化學基礎實驗的乙醇的蒸餾與沸點的測定 有些疑問 跪求高手
個人感覺,應該有以下幾個原因:
1,大氣壓力
2,乙醇的純度
3,溫度計的選用
希望對你有用。
10. 蒸餾及沸點的測定結果為什麼不一致
方法不同。蒸餾是混合物,並不是單一物質,對沸點也是有一定影響,並且蒸餾法測得的是蒸氣的溫度,沸點測定測罩帶量的是液體的溫度,一種液體被加熱時其蒸汽壓逐漸增大,當增大到與外界勢於液面態腔的總壓力相等時,就有大量氣泡從液體內部逸出,即液體沸騰物閉蘆,這時的溫度為該沸點,方法不同,存在大量誤差,所以結果不一致。蒸餾指利用液體混合物中各組分揮發性的差異而將組分分離的傳質過程。